更新日期:2010/05/22 21:41:20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5/22 21:39:03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華嚴一乘十玄門探玄
目錄
我寫十玄門探玄的緣起…………………………………………………………… (1)
前言………………………………………………………………………………… 1
總釋大義…………………………………………………………………………… 4
同時具足相應門…………………………………………………………………… 27
因陀羅網境界門…………………………………………………………………… 34
秘密隱顯俱成門…………………………………………………………………… 40
微細相容安立門…………………………………………………………………… 43
十世隔法異成門…………………………………………………………………… 46
諸藏純雜具德門…………………………………………………………………… 50
一多相容不同門…………………………………………………………………… 54
諸法相即自在門…………………………………………………………………… 56
唯心回轉善成門…………………………………………………………………… 71
托事顯法生解門…………………………………………………………………… 75 (2)
華嚴一乘十玄門探玄
杜順和尚說
大唐終南太一山至相寺釋智儼撰
釋智諭敬撰探玄
我寫十玄門探玄的緣起
大眾要求修學華嚴一乘十玄門,修學方式是大眾集體研討。我的健康情形已不
如以前,空城計的人馬──老弱殘病。還是空下來多念佛為是,所以當時沒答應。因為這是一件很吃力的工作,弄不好不是領導大眾研討,反而變成被大眾領導了。
事後想想,不能因為自己健康不佳,便耽誤大眾學佛。自己還能支持,便須領 導大眾精進。於是便勉強答應下來。
越老越不成材,喜歡打如意算盤。暗想,何不借大眾修學的機會,寫一本十玄 門探玄?既可省力,又可集思廣益,當然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想法。不過雖有偷工之嫌,卻無減料之過。這便是我寫十玄門探玄的緣起。
智諭于西蓮淨苑 (1)
前言
華嚴一乘十玄門,系初祖杜順和尚所說,二祖智儼所撰,是知非杜順親筆。不 過智儼承杜順宗旨,當系一脈相承也。
十玄門系華嚴宗教義之根本,華嚴宗教理深玄,皆依十玄門而開發之。二祖智 儼,三祖法藏,四祖澄觀,皆依十玄門開展其華嚴思想。若通十玄門義旨,則可入華嚴玄海,故此十門名一乘十玄門,取義由此十門,可通達華嚴玄海也。
十玄門系顯法界緣起,通緣起玄旨,故又名十玄緣起,亦名法界緣起。而法界 無界,即實相無相,緣起無量,即實相無不相。故法界緣起者,因亦實相,果亦實相,唯實相一乘,故又名一乘緣起。
華嚴經雲,一切唯心造,故十玄緣起,即是性起。猶大海起浪,一水起萬重浪 p-1 ,萬重浪皆是一水。又如一室千燈,光光相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十玄緣起 ,即性起也。 杜順和尚:
和尚號法順,俗姓杜,故名杜順。十八出家,凡世間聾遇之者,必能聞能語 。至於驅園圃蟲,誡惡性馬,德及異類,所不可測。療唐太宗疾,上因賜號帝心尊者。師遊歷郡國,皆勸人念阿彌陀佛。
正觀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坐化於南郊義善寺,雙烏入房,異香留室。肉身入 塔,位於樊川北原。
曾說華嚴一乘十玄門,未筆於書,乃弟子智儼所撰。教理深玄,惜後人欠于發 揮,致教觀微瑕,稍遜天臺也。
有弟子謁五台,知是文殊化身。大正藏第四十五冊,記載有文,謹錄於後: 終南山杜順禪師緣起
其禪師有一弟子。奉事以經三十餘年。其弟子常思。向五台禮拜文殊菩薩他日 忽然諮量和上。弟子意欲向五台禮拜。願和上慈悲放某甲去。和上再三苦留不得。 p-2 其禪師遂放去。汝去早來。吾待汝。遂拜辭和上。經旬月方到五台。志誠頂禮。忽 遇一老人雲。汝彼從何處來。弟子答言。從終南山來。汝有何意來。故來禮拜文殊菩薩。老人雲。文殊菩薩不在此間。弟子問老人曰。在何處。老人報雲。在終南山 。杜順禪師是。其弟子驚怪報老人曰。是弟子和上奉事經三十年。老人曰。汝雖奉 事。由來不識。汝火急即回夜頭到即見。若隔宿即不見也。汝便行即得。其人極怪。來經一月方到。今日回。若為投宿可到。信此老人語。即回須臾到西京。其日 薄晚甚怪。便且過諸善知識家。皆是不錯逡巡。間鼓聲動。即擬趁南門出。早被閉了。甚悵望不得出城。遂善知識家。寄宿之上鼓動。即出城急行到山。其和上昨 夜早已滅度訖。其人甚怨恨。不得見和上別。極悲哽果。如五台老人言。方知是文殊菩薩。其禪師述華嚴法界觀十玄止觀義海等章。見行於世。此乃是文殊菩薩化身 耳。 至相尊者:
華嚴二祖智儼,居至相寺,故號至相尊者。俗姓趙,生於開皇二十年。侍杜順 和尚,盡得華嚴玄旨。發揮六相之義,大振華嚴宗風。卒年七十二。 p-3
總釋大羲
【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者。不同大乘二乘緣起。但能離執常斷諸過等。
此宗不爾。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也。】
一乘即是一心,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故曰一乘。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心即是法,法即是心,萬法生滅,覺心不動。猶一水起萬重浪,萬重浪是一水,浪有起伏,水性不動,既知水性不動,浪何嘗動?
一乘緣起,即性起也。性起者,起而無起,無起而起,猶浪起伏宛然,水性不 動湛然,浪即是水,水即是浪。故知浪為水,則起而無起。知水為浪,則無起而起。
既是一乘,故起止皆是自體。一切法無非緣起。故一切法各各界別不同,所以 稱法界。緣起則無性,無性則無界,故法界無界,無界法界,分別而無分別,無分別而分別,此是自體法界義。
大乘二乘緣起,即三乘緣起。三乘緣起與一乘緣起不同,三乘緣起,緣來則聚 p-4 ,緣去則散。一乘緣起不然,緣來不聚,緣去不散。何以故?一性常泯,萬相俱寂 故。所以三乘緣起,聚則離於斷過,散則離于常過。故曰但能離執常斷諸過。
此宗一乘緣起不爾,一即一切,無過不離,無法不同。猶一水即萬重浪,一起 一切起,一伏一切伏,故無過不離,無法不同。
【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所言因者
。謂方便緣修體窮位滿。即普賢是也。所言果者。謂自體究竟寂滅圓果
。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謂十佛世界海及離世間品。明十佛義是也。】
今且就此華嚴一部經宗,通明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法界無界,故法界 緣起即一乘緣起。緣起雖有差別,然緣起無性,分別即無分別,故因亦自體,果亦自體,故曰法界緣起,不過自體因之與果。
所謂因即方便隨緣而起修,方便緣修體證既窮,行位既滿,即普賢是也。普賢 是法界因,十佛是法界果,因與果,同是法界自體。所以果者,即法界自體究竟寂滅圓果。
十佛境界,亦是法界自體,猶水之與浪,故曰一即一切。十佛者:一、正覺佛 p-5 ,二、願佛,三、業報佛,四、住持佛,五、化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 三昧佛,九、性佛,十、如意佛。(見六十華嚴卷三七離世間品第三三)
【問文殊亦是因。人何故但言普賢是其因人耶。答雖複始起發於妙慧。圓
滿在於稱周。是故隱于文殊。獨言普賢也。】
問:文殊普賢同是因人,何故獨言普賢為因人呢?答:文殊表智,普賢表行。 雖然始起發于妙智慧,然智慧圓滿,在於稱周之普賢行。是故隱于文殊,獨稱普賢。
雲何稱周?以普賢行稱理,故曰稱。一一行周遍法界,故曰周。
【亦可。文殊普賢據其始終。通明緣起也。】
亦可文殊普賢據其始終,發乎於始,而成乎於終。然始終如一,通明一乘緣起 。無始則無終,無終亦無始,猶路是一條,而有兩端,雖有兩端,而路原是一條。
【今辨此因果二門者。圓果絕於說相。所以不可以言說而辨。因即明其方
便緣修。是故略辨也。】
今辨此因果二門者,文殊普賢為其圓滿因,十佛境界為其圓滿果也。然十佛境 p-6 界之圓果,絕於言說,不可以言語文字相而辨也。所謂因者,不過明其方便緣修, 是故略辨普賢耳,不可執相而求也。
【問不思議法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於因門說耶。答此等雖是果德。對緣
以辨果。非是究竟圓寂之果。是故與因同一會說也。】
不思議法品,是六十卷及八十卷華嚴之入法界品,及唐般若譯之四十卷華嚴之 不思議佛境界品。該品亦明果德,何故於因門說普賢耶?答:不思議佛境界品,雖明果德,但系對緣辨果,非究竟圓寂之果,所以該品與因同一會說。今明究竟圓寂 之果,所以普賢說為因人。
【今約教就自體相。辨緣起者於中有二。一者舉譬辨成於法。二者辨法會
通於理。】
今約教法就法界緣起,皆自體因之與果而辨緣起,於中有二,一、舉譬辨成於 法,二、辨法會通於理。舉譬辨成於法,明其相也。辨法會通於理,明其性也。
【所言舉譬辨者。如夜摩天會菩薩雲集品說雲。譬如數十法增一。至無量
。皆悉是本數智能故差別也。】 p-7
舉譬辨成於法者,如夜摩天會菩薩雲集品雲,譬如數十法,增一至無量,皆悉 是本數,智能故差別。
此品即八十華嚴升夜摩天宮品。偈為精進林菩薩所說,原偈為「譬如算數法, 增一至無量,數法無體性,智能故差別。」
意謂十數,由一累進而成,無一則無十,無十亦無一,如是累進,可至無量。 是知一即無量,無量即一,各無體性,無有差別。但以智慧分別故,乃有一與十之差別。此即是說,法界緣起,本無體性,本無差別。以智慧分別故,乃見其差別相 也。
【今舉此十數為譬者。複有二門。一異體門。二同體門。】
十數為一,一成十數,複有二門,一、異體門,二、同體門。
【就異體門中複有三。一者一中多多中一。如經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
一。輾轉生非實。智者無所謂。此約相說也。二者一即多多即一。如第
七住經雲。一即是多多即一。義味寂滅悉平等。遠離一異顛倒相。是名
菩薩不退住。此即約理說也。】
異體門中複有三,「三」似為「二」之誤。 p-8
一、一中多,多中一。並引經為證,經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輾轉生 非實,智者無所畏。此是約相而言。
二、一即多,多即一。引第七住經文為證,經雲,一即是多多即一,義味寂滅 悉平等,遠離一異顛倒相,是名菩薩不退住。此是約理而言。
【今約十數明一中多多中一者。若順數從一至十向上去。若逆數從十至一
向下來。】
約十數明一中多,多中一。若順數從一至十向上去,若逆數從十至一向下來。 從一至十,乃一的因緣成十,如是則十無自性。從十至一,乃十的因緣成一,如是則一無自性。一與十皆緣起法,無有自性,故輾轉生非實。
【如一者一緣成故。一中即有十。所以一成故。若無十一即不成。無性緣
成故。一中即有十。所以一成故。二三四等一切皆成也。若一住自性十
即不成。十若不成一亦不成也。】
其實所謂一者,乃十中之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所緣成也,所以一中即有十,若 無有十,一則不成。何以故?一無自性,由緣成故。據理可知,既一數無性緣成,由於一成,則二三四等,亦皆無性緣成。由一向上去,乃有二三四乃至十也。若一 p-9 有自性住於自性,則不能成十,故十即不成。十若不成,則一亦不成。以一與十,皆無性緣成故。
【問既其各各無性何得成其一多耶。答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普賢境界相
應。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減也。如維摩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又論
雲。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
問曰:既然各各無性,何得成一成多呢?
答:法爾如是,此由法界實德緣起力用,一切法本來無性即緣成,緣成即無性 所致。普賢境界相應者,自體因果,本來如此也。由於法界緣起,無性隨緣,隨緣無性,自體因果故,所以一多常成而不增減也。
引經論為證。維摩詰經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即無自性也。中論雲,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空則無自性,以不住自性故,一切緣起法得成。
【問此門攝法界。為盡為不盡耶。答亦有盡義。亦無盡義。何者十中一即
是盡。一中十具說即無盡也。又複知。一中等皆具盡不盡義也。】
問:此一中十,十中一法門,攝法界為盡,為不盡呢?答此攝法界,亦有盡義 p-10 ,亦無盡義。何以故?十中一則有盡,一中十具足說即無盡。
何故如此?因為十中一,一為本數,是故有盡。一中十若具足說,則十百千萬 ……十十無盡。
再者,既然一中有十,十中有一,如是則一中,及二三四等中,皆有盡不盡義 。
【次明一即多多即一者。還同前門中向上去向下來也。如似一即十緣成故
。若一非十十不成也。從上向下來亦如是。十即一緣成故。若十非一一
不成也。】
以上明一中十,十中一,次明一即多,多即一。此還同前門,一而十即向上去 ,十而一即向下來。
若向上去,則一便是十的成就因緣,所以一即十。若一非十,則十便不得成就 。從上向下來,亦複如是。十而一,則十是一的成就因緣。若十非一,一亦不得成就。
【問何但一不成十亦不成。答如柱若非舍爾時則無舍。若有舍亦有柱。即
以柱即舍故有舍複有柱。】 p-11
問:為何一不成十亦不成?答:譬如有柱支持,方有舍的存在,無柱的支持, 舍便不能存在,所以若無柱,爾時則無舍。同時若有舍,必是柱的支持。故柱即舍,舍即柱也。
【一即十十即一故。成一複成十也。】
既然柱即舍舍即柱,成柱複成舍。是故一即十,十即一,成一複成十也。
【問若一即十此乃無有十。那得言一之與十。乃言以即故得成耶。答一即
十即非一者。非是情謂一。所謂緣成一。緣成一者非是情謂一故。故經
雲。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淺智者著諸法。見一以為一也。】
問:若一即十,應是有一而無十(似應為:若一即十,應是無一而有十)。怎 得言一之與十?複言以一與十相即,故得成一複成十呢?答:所謂一即十則非一,十即一則非十。非一非十者,非是情謂之一、十也,是緣成之一、十,緣成無性, 故非一非十,而一而十,是以言一即十,十即一,成一複成十。
經雲:「一亦不為一,為欲破諸數,淺智著諸法,見一以為一。」 p-12
一亦不為一,緣起無性故。為欲破諸數,一切數論法有相有為法,皆以緣起無 性破也。淺智之人取相著法,是以見一執為定一也。
【問前明一中十。此明一即十。有何別耶。答前明一中十者。離一無有十
而十非是一。若此明一即十者。離一無有十。而十即是一緣成故。】
問:一中十與一即十,有何差別?答:一中十者,離一無十,而十與一有別, 即是無分別而分別。換句話說,一與十無分別,而不壞一十曆然。所謂一即十者,離一無十,而十即是一。何以故?一與十互相緣成故。依一而成十,依十而成一, 全一即十,全十即一。故離一無有十,而十即是一也。
【問若一多要待緣成者。為是同時為是先後耶。答緣成故常同時而先後。
所以然者一即十十即一故常同時。而向上去向下來故有前後也。】
問:一與十要待緣成,為是同時,為是先後呢?答:若依緣成,依一而有十, 依十而有一,便是常同時而有先後。何以故?雖常同時,而向上去由一至十,向下來從十至一,故有先後也。
【問既有明先後去來。即是有增減。何名不動本相耶。答雖先後去來而常
不動故。經雲。不來相而來也。如一即多而不動一相。如此一相亦非情 p-13
謂一。多亦如是。雖多即一而不壞多相。亦非情謂多。】
問:既有先後去來,應有一至十為增,十至一為減,不應言不動一、十之本相 。答:雖有先後去來,皆是隨凡情假相而說,非依理性說也。于理常不動,於事相常去來。以理約事,則常去來常不動。以事約理,則常不動常去來。例如經雲,不 來相而來,即以事約理也。例如虛空不動,而有東方虛空,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 ,乃有去來相,故常不動常去來。
故一即多而不動一相,以一相者,緣成無性,故不動也。但此一相,非是凡情 所謂的一相。多即一而不壞多相,亦非凡情所謂的多相。因為一多互相依緣而立,動一則動多,壞多即壞一。所謂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也。
【問此之一多既是緣成不同情謂者。為是本來有此一多。為是始有耶。答
今本有不有者。為欲就智辨本有。為自就一多體辨耶。若自就一多體辨
不論智者。體即息諸論道。同於究竟圓果離說相故。今若辨一多者約智
說也。如經雲智能差別故。又雲智者無所畏。故約智說一多也。】
問:一多既是緣成,不同凡情見者,為是本有一多?為是始有一多呢?答曰: 當知一多,本有不有,何以故?諸法緣成無性故。 p-14
汝欲就智能辨本有?為欲就自體性之一多辨本有呢?若就自體性之一多辨本有 ,而不論智能。則體性一道清淨無有分別,便息諸言論之道。因為自性究竟圓滿果德,離言說相故。今辨一多相者,是約智慧分別而說也。
經雲,智能差別故。以智慧差別,所以分別一多也。經又雲,智者無所畏。智 者於無分別中,分別一切法,雖分別一切法,而實無分別。故約智分別說,乃有一多也。
【問若約智故其本有者。以智照故本有。答如室中空。開門見時此空即是
本有。如涅盤經見佛性已即非三世攝。】
問:若約智故「辨」其本有者(文中似漏一辨字),應是以智故,辨本有也。 既以智照故本有,應是有本有。
答意是說明「本有非有」。答:譬如室中空,本非一非多,開門見此空時,謂 此空即是本有。其實空性非一非多,空性隨緣,假現一多。此所謂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而此空性,非一多攝。如涅盤經雲,見佛性已,非三世攝。
【問亦得是始有以不。答見時如言有。不見不言有故亦名始有。】 p-15
問:可否見空時,謂是始有呢?答:如果見時言有,不見時言不有,故亦名始 有。
當知,見時言有,不見時言不有,乃凡情見也。若以理推求,本有非有,既然 非有,焉有始有?
【問若一多之體由智照故。即通本有及本不有者。此智照時得通有照不照
以不。答本有故智即非照。本不有故由智。故照明知亦通照不照。一切
諸法例如此也。】
問:若一多之體,由智照故,通本有及本不有者,然則此智照,亦通有照有不 照否?答:若照見本有時,則智非如理之照,故曰智即非照。若照見本不有,一切法本空,是智如理照也。故知此照,亦通有照有不照也。智照者如理,不如理者, 非智照也。文中應為「本不有故,由智故照。」
一切諸法例如此者,總結全文。明異體門竟,以下明同體門。
【二明同體門者還如前門。相似還明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
二明同體門。先示原則,仍用一中多,多中一,一即多,多即一之原則。
【今就一中門說者。還明向上去向下來。其中逆順各具十門。】 p-16
就一中多多中一門,仍依向上去、向下來說明。逆順各具十門者,順數從一至 十,逆數從十至一,故曰各具十門。
【今略舉其始終。約十一而說者。如似一中十緣成故。若無十一不成二三
亦如是。十即一亦如是。】
略舉其始終者,謂一與十互為因緣而成也。一為緣成乎十,則一為始十為終。 十為緣成乎一,則十為始一為終。
約十一為例而說者,像一中十,一是由十所緣成故。如果無十,一則不成。其 餘二三四……等,亦複如是。十中一的道理,亦複如是,十是由一所緣成。
【問此同體門中。與前異體門中有何別耶。答前異門言一中十者。以望後
九故名一中十。此門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
問:異體門與同體門,有何不同?答:異體門中,所謂一中十者,是對其餘二 三四……等九,以言一中十也。今此同體門言一中十者,謂一中即有九,不對其餘 九數,故謂同體也。
【問若一中即有九者。此與前異體門一即十有何別耶。答此中言一有九者 p-17
。有於自體九而一不是九。若前別體門說者一即是彼異體。十等而十不
離一。】
問:既然一中有九者,與異體門一即十,有何差別呢?答:今同體門中言一有 九者,是有於自體九,而一卻不是九。
理由是這樣的,諸法隨緣起,乃有一與十之差別,故一不是九。然隨緣無自性 ,故為同體。同體者,一與二三四……等,皆自體差別也。換句話說,無性是自體 ,隨緣是差別,無性即是隨緣,故是自體差別也。
別(異)體門說一即十者,謂一即是彼異體二三四乃至十等,而十等不離一也 。以一與十互相緣成故,所以十等不離一。
【問一中既自有九者應非緣成義。答若非緣成豈得有九耶。】
問:一中自有九者,應該不是緣成義。答:緣成方有一切法,若非緣成,則其 餘九數,豈得有耶?
【問一體雲何得有九。答若無九即無一。】
問:一體雲何有九?答:如果無九,一亦不成。
因為一體無性能隨緣,隨緣故有一切法。如果一體不能有九,既然無九,當是 p-18 亦無一。何以故?九者由一組成故。
【次明同體門中一即十者。還言一者一緣成故一即十。何以故若十非一一
不成故。一即十既爾。一即二三亦然。逆順各十門亦然。】
前明同體門中,一中十義,次明同體門中,一即十義。同體門一即十者,還如 前言,「一」者,乃二三四乃至十,一一緣所成,故曰一即十。
何以故?因為諸法緣成,若非二三四……十等緣起,一不成故。一即十既然如此,同理可知,一即二三四等亦然。至於逆數從十至一,順數從一至十,亦皆互相 緣成。
【問此中言自體一即十者。與前同。體一中十有何別耶。答前明同體中有
十而一非是十。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為異也。】
問:此言自體一即十者,與同體一中十,有何差別?答:前言同體一中十(文 中同體下,漏缺「一」字,應為「前明同體『一』中有十」),系謂一非是十。此言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也。是以為異。
【問此明一體即十。為攝法盡以不。答隨智差別故亦盡亦不盡。何者如一
若攝十即名為盡。若具說即無盡。】 p-19
問:此言一體中即有十,是攝法盡呢?還是攝法不盡?答:隨各人智能差別, 故亦盡亦不盡。若人執著,謂一攝十而已,是則有盡。若人具說,了達十十無盡,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乃至無量,便是無盡義。
【問為自門無盡。為攝餘門亦無盡耶。答一無盡餘所無盡。若餘不盡一亦
不盡。若成一一切即成。若不成一一切不成。】
問:所謂無盡者,為是自門無盡,抑攝二三四……等餘門無盡?答:一無盡,餘二三四等亦無盡。若餘不盡,一亦不盡。因為一攝十十無盡,其餘二三四……等 ,亦攝十十無盡。故若餘二三四……等不盡,一亦不盡。何以故?一乃至十,皆緣 成故,一成一切成,一不成一切不成。因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
【是故此攝法即無盡。複無盡成一之義。於三四義由若虛空。即是盡更不
攝餘。故名無盡故亦攝盡不盡也。】
因為一與十互攝互入重重無盡,同時「十」「百」「千」「萬」等亦複無盡。 是故此攝法,即無盡複無盡,以一切法無盡緣起故。所以成一之義,於二三四義亦成。若依緣起無性如虛空者,即是盡義,更不攝餘。以緣起無性,無性緣起,攝入 p-20 無盡故,所以名無盡者,亦攝盡不盡義也。以緣起無性,雖是盡義,而無性乃成無盡緣起,故名無盡者,亦攝盡不盡也。
【問既言一即攝盡者。為只攝一中十亦攝他處十。答攝他十亦有盡不盡義
。何以故離他無自故。一攝他處即無盡而成一之義。他處十義如虛空故
有盡。上明舉十數為譬說竟。】
問:既言一攝餘盡者,為是只攝一中十盡呢?抑亦攝一以外他處十盡?答:攝 他處十亦有盡不盡義。何以故?一切法互相緣起得成故,所以離他則無自。是以此一,攝他處無盡,方成一之義也。若論他處十義無性如虛空者,則有盡也。
以上舉十數為譬解說竟。
【此下明約法以會理者凡十門
一者同時具足相應門(此約相應無先後說)
二者因陀羅網境界門(此約譬說)
三者秘密隱顯俱成門(此約緣說)
四者微細相容安立門(此約相說) p-21
五者十世隔法異成門(此約世說)
六者諸藏純雜具德門(此約行行)(應為此約行說)
七者一多相容不同門(此約理說)
八者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
九者唯心回轉善成門(此約心說)
十者托事顯法生解門(此約智說)】
約法會理,凡舉十門。一一門皆可入華嚴玄海。
【就此十門亦一一之門皆複具十會成一百。所言十者。一者教義。二理事
。三解行。四因果。五人法。六分齊境位。七法智師弟。八、主伴依正
。九逆順體用。十隨生根欲性。】
此一一門,複具一、教義,二、理事,三、解行,四、因果,五、人法,六、 分齊(際)境位,七、法智師弟,八、主伴依正,九、逆順體用,十、隨生根欲性等十種,會成一百。
【所言教義者。教即是通相別相三乘五乘之教。即以別教以論別義。所以
得理而忘教。若入此通宗而教。即義以同時相應故也。】 p-22
教義者,所謂教,即是言教。所謂義,即義理也。
教有通相別相之不同。別相例如三乘教、五乘教等。三乘五乘,以其教有別, 故其論義亦別。教者所以顯理,理者所以成教,故得其理而教可忘矣。今此一乘教,乃為通相。若入此通宗,即教即義,以教義同時相應故。不同三乘五乘,教別義 亦別。
【第二理事者。若三乘教辨即異事顯異理。如諸經舉異事喻異理。若此宗
即事是理。如入法界等經文是體。實即是理相彰即是事。】
理事者,以三乘教辨于理事,便是即異事顯異理。例如諸經中,舉異事譬喻異 理者是。例如舉苦為喻明集理,舉修道喻明滅理。此因明此果,彼因明彼果。若此一乘圓宗,即事是理,更無分別。因為一切事相,同是一性故,猶如一切浪,同是 一水。所以十玄緣起,即是性起。例如入法界品等經文,是理體之實,然相彰即是 事。精彰即是事,應為「相」彰即是事。故理透事表,事達理源也。
【第三解行者如三乘說。解而非行。如說人名字而不識其人。若通宗說者
即行即解。如看其面不說其名而自識也。相顯為行。契窮後際為解。】 p-23
解行者,依三乘說,解非是行,例如說人名字而不識其人。若依此一乘通宗, 即行即解,例如見其面,雖不呼其名字,而自識其人。
是知,解者通其理,行者顯其事。事相顯則為行,於理契窮後際則為解。
【第四因果者。修相為因契窮為果。】
因果者,行修事相為因,契合窮竟為果。
【第五人法者。丈殊顯其妙慧。普賢彰其稱周。明人即法也。】
人法者,文殊顯妙智能,普賢彰稱理周遍。文殊普賢人也,妙慧稱周法也,斯 即明人即法也。
【第六分齊境位者。參而不雜各住分位。即分齊境位。】
分齊(際)境位者,參和混同而不雜,各住分位,即分齊境位。
【第七法智師弟者。開發為師相相成即弟子。】
法智師弟者,授者為師,受者為弟,能授能受為智,所授所受為法。開發者, 以法開發其智也。開發為師相,相者相助也。相助有成,即是弟子。
【第八主伴依正者。舉一為主餘即為伴。主以為正伴即是依。】
主伴依正者,一法為主,餘法為伴,主為正伴為依。 p-24
主伴者,舉例言之,如一室千燈,燈光為一。然融合之燈光,彼此互攝互入, 重重無盡。一燈入一燈,一燈入千燈,千燈入一燈,千燈入千燈。故一法為主,餘法為伴,法法為主,法法為伴,斯謂主伴圓融也。
【第九逆順體用者。即是成壞義也。】
逆順體用者,逆則壞義,順則成義。逆順成壞者用也,然由體起用,用全歸體 ,一而二,二而一。
【第十隨生根欲性者。隨緣常應也。如涅盤經雲。此方見滿余方見半。而
月實無虛盈。若此宗明者。常增減而常無增減。以同時相應。】
隨生根欲性者,隨眾生根欲性而示現也,故曰隨緣常應。
如涅盤經雲,月輪在天本無異,然眾生望之,此方見滿,余方見半,而月體實 無盈虧。
以此一乘圓宗明者,一切法常增減,而常無增減。以增減無增減,乃自體同時 相應,猶見月之盈虧然。
【然此十門體無前後。相應既其具此十門。余因陀羅等九門亦皆具此十門
。何但此十門。其中一一皆稱周法界。所以舉十門者成其無盡義也。】 p-25
然此同時具足相應等十門,一時具足,體性無有前後。相應(同時具足相應) 既具此十門,其餘因陀羅網等九門,亦皆各具此十門。甚而言之,何止具此十門,乃至一一門皆稱理周遍法界。所以舉十門者,取其十十無盡義也。 p-26
同時具足相應門
【今釋第一同時具足相應門者。即具明教義理事等十門同時也。】
今釋第一同時具足相應門,謂具明教義、理事、解行、因果、人法、分際境位 、法智師弟、主伴依正、逆順體用、隨生根欲性等十門,同時具足相應也。
【何以得如此耶。良由緣起實德法性海印三昧力用故得然。非是方便緣修
所成故得同時。】
何以教義理事等十門,同時具足呢?良由法界緣起實德法性,海印三昧力用故 ,得如此也。
海印三昧,又名海印定。譬如大海,能印一切萬象,一切萬象皆入海印。猶一 水能現波瀾萬狀,波瀾萬狀皆是一水。法界緣起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海印三昧力用,即自體性起,不同方便緣修所成,須是先修因而後致果,因果不得同時 。 p-27
【今且據因是同時者。若小乘說因果者。即轉因以成果。因滅始果成。】
今據因果同時(因「是」應為因「果」),而說明之,於三乘中先說小乘,三 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今說小乘,即聲聞、緣覺也。小乘說因果者,系說因轉變果方成,因滅後果方成,故因果不得同時。
【若據大乘因果亦得同時。而不彰其無盡。如似舍緣以成舍。因果同時成
而不成餘物。以因有親故。所以成有盡。】
大乘即菩薩乘。大乘雖亦說因果同時,但不彰互攝互入重重無盡的道理。重重 無盡的道理,如一室千燈,燈光互攝互入。此入彼,則彼攝此,彼入此,則此攝彼。是以一燈入一燈,一燈攝一燈;一燈入千燈,千燈攝一燈;千燈入一燈,一燈攝 千燈;千燈入千燈,千燈攝千燈。如此則攝入無盡。
大乘之因果同時,不彰重重無盡。譬如造舍之因緣,僅僅成舍,不成餘物。以 大乘有親因疏緣差別不同故,所以因成果有盡。不如海印三昧,一成一切成。例如一水成波時,同時便成一切波,波與水同時具足。
【若通宗明因果者。舉緣以入親。是故如舍成時。一切法皆一時成。若
有一法不成者。此舍亦不成。】 p-28
若此一乘通宗明因果則不同,一乘通宗明因果者,一切緣入於親因。例如一 水成萬浪,只要一重浪入于水,則千萬裏外千萬重浪,皆入于水,無一重浪例外。 如果有一重浪不成,則重重浪皆不得成。所謂一成一切成。據理可知,譬如舍成時,一切法皆一時成。若有一法不成,此舍亦不成。
【如似初步若到一切步皆到。若有一步非到者一切步皆非到。】
例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一步皆是千里分之一步。若有一步非千里之行,則 一切步皆非千里之行。故初一步到,一切步皆到,若有一步非到,一切步皆非到。
【故經雲。雖成等正覺不舍初發心。又如大品經雲。非初不離初。非後不
離後。而明菩提也。】
引經為證。成等正覺不舍初心者,言始終為一,無始則無終。猶千里之行與初 始一步為一,若無初始一步,則千里之行不成。
非初不離初,成等正菩提,雖非初發心,但不離初發心。非後不離後,初發心 雖非成等正覺,但不離成等正覺。此言菩提始終因果也。
【問既言一步即到者。何須用第二步耶。答汝言一步即到者。為多是即一 p-29
以不。又言何用第二步者。此第二步為是一即多以否。若初步是多一。
第二步即一多者。雲何乃言一步到不用第二步耶。答若不一是多一。多
亦不是一多者。何但一步不能到。雖行多步終是不到。故知一步與多步
常有到不到義。】
問:既一步即到,何用第二步?
當知,一水萬浪,萬浪一水。若以水約浪,第一重浪與千萬重浪同體,以同是 一水故,故一者多之一,多者一之多。凡夫情見,見浪不見水,謂多與一不同。智者見浪知是水,故知一者多一,多者一多,方顯一乘義。
故答曰:汝謂初步即到者,此一步是否多之一呢?第二步以後為多步,此多步 是否一之多呢?若初步是多之一,第二步乃至余步是一之多,原是一體,何言一步到,不用第二步呢?
「答」若不一是多一,應無「答」字,同時應為「若一不是多一」。
若一不是多一,多亦不是一多,何但初一步不能到,縱第二步以後之多步,終 亦不到。以一步多步,性質皆同故。故知一步與多步,常有到不到義。若見浪不見水,則此浪不到彼浪。若見浪知是一水,則此浪到一切浪。故由多至一,此一即是 p-30 不到義。由一至多乃至無量,即是到義。
【因中尚爾者。果中亦無果義。故涅盤經雲。智者應當定說亦有亦無。】
以上所說,系說明據因是同時,因中尚且與果同時,乃至與教義理事等十門同 時,當然果中亦是同時了。故果中亦無絕對的果義。換句話說,因與果乃至教義理事等十門,皆具亦有亦無義。雖有而非常,雖無而非斷。無性隨緣無即有,隨緣無 性有即無。
涅盤經雲:「智者應當定說,亦有亦無」。如心經雲空即色,色即空。空者無 也,色者有也。
【今舉一步到者。即是法界緣起海印定力說到不到。不同情謂說到不到。】
今舉一步到之例,是法界緣起海印三昧力說到不到也。法界緣起海印三昧力者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一到一切到也。非同凡情所謂,到非不到,不到非到。例如全水是浪,全浪是水,說水一切皆水,說浪一切皆浪。
【故經雲。唯應度者乃能見之。而複不失因果。不墮斷常。故經雲。深入
緣起斷諸邪見斯之謂也。】
故經雲,唯應度者乃能見之。應度者,即破無明見法性之人。既見法性,故能 p-31 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
而複不失因果,不墮斷常。雖因果同時,而不失因果。執有則墮常,執無則墮 斷。見法性者,不執有不執無,故不墮斷常。故經雲,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深入緣起者,知諸法性相一如也。無性隨緣現諸法,故雖無性而不墮斷見。諸法緣現無 自性,雖緣現而不墮常見,所以斷諸邪見。
【問若因果同時即因成果。因即成果那得言不失因果耶。答如地論雲。依
緣二種義示現二種時。依因義者名為因。依果義者名為果。豈得失於因
果耶。又且既言因果同時那得言失。若其失者何名因果同時耶。因果同
時既如此。教義理事等同時亦然。】
問:若因果同時,即因之時便成果,因即是果,焉得謂不失因果?答如地論雲 ,依緣起有二種義,示現二種時。依因義謂之因時,依果義謂之果時。故雖同時而不失因果。
例如水與浪同時,而水為因浪為果。若依水義則為水,若依浪義則為浪。水與 浪雖同時,然不失水浪宛然。再者,既言因果同時,已說明有因有果,那得言失?若失者,那得言「因果」同時? p-32
因果同時既如此,教義理事等同時亦然。
【問既言同時相應者。今舉因果一事。即得具前教義等十門以否。答今但
舉十門者欲成其無盡。若論三種世間圓融。可但一事具此十門。亦具無
盡無量法界虛空法門。成其無盡複無盡。若但就別事說不成無盡者。只
同大乘義也。】
問:今舉因果一事,即得同時相應,其餘教義理事等十門,是否亦同時相應呢 ?答:何止此十門同時相應,一切法皆同時相應。今但舉十門為例者,乃取其十十無盡耳。若論三種世間──一、眾生世間,二、國土世間,三、智正覺世間,法法圓融。任取一法,何止具此十門?亦具無盡無量法界虛空法門,如是方成其無盡複 無盡之義也。
如果但就別事說,此因僅限成此果,不是一成一切成。一成一切成者,例如一 水成一浪時,同時亦成一切浪。如果但就別事說,不成無盡者,那麼僅同大乘義,非是一乘義。
大乘與一乘不同者,大乘乃菩薩乘,一乘乃佛乘。 p-33
因陀羅網境界門
【第二因陀羅網境界門者。此約譬以明。亦複具有教義等十門。】
第二因陀羅網境界門,天帝釋殿上寶網,名因陀羅網,故此是約譬喻明法界緣 起。此因陀羅網境界門,亦複具有教義理事等十門。
【如梵網經。即取梵宮羅網為喻。今言因陀羅網者。即以帝釋殿網為喻。
帝釋殿網為喻者。須先識此帝網之相。以何為相。猶如眾鏡相照眾鏡之
影見一鏡中。如是影中複現眾影。一一影中複現眾影。即重重現影成其
無盡複無盡也。】
例如梵網經,系取梵王殿上寶網為喻,今言因陀羅網,系以帝釋殿上寶網為喻 。
因陀羅即帝釋天主也,網是漢語,故因陀羅網者,系梵漢雙舉。具譯漢語,應 為「帝網」。此網之相,眾珠所成,故曰帝網天珠。此網珠珠互映,影現重重。一珠現一珠,一珠現千珠,千珠現一珠,千珠現千珠。如是影複現影,重重無盡。 p-34
猶如眾鏡相照,影現重重。一鏡中現千鏡之影,千鏡中現千鏡之影。如是影複 現影,重重無盡。
再舉例言,例如一室千燈,燈燈相照,光光相融,此燈有彼燈之光,彼燈複有 此燈之光。光光相映,無盡複無盡。
此喻即明法界緣起,攝入重重,無盡複無盡。
【是故如第七地贊請經雲。於一微塵中各示那由他無量無邊佛於中而說法
。此即智正覺。世間。】
以下引經,以三種世間明法界緣起重重無盡。三種世間者,智正覺世間、器世 間(亦名國土世間)、及眾生世間。
今先明智正覺世間,如第七地贊請經雲,於一微塵中,各各有那由他(譯曰億 ),無量無邊佛於中說法,此即智正覺世間。
【又雲。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圍。世間不迫迮。此即據器世間
。】
經中又雲,於一微塵中,現無量佛國土,須彌山金剛圍山。金剛圍山,即鐵圍 p-35 山。世間不迫迮,迮者窄也。此即據器世間言也。
【又雲。于一微塵中現有三惡道天人阿修羅。各各受業報。此即據眾生世
間。】
經中又雲,於一微塵中,現有三界六道一切眾生,鬼畜生地獄,在三惡道受報 ,天人阿修羅,在三善道受報,各不相礙。此即據眾生世間言。
【又雲。如一微塵所示現。一切微塵亦如是。故於微塵現國土。國土微塵
複示現。所以成其無盡複無盡。此即是其法界緣起。如智如理實德如此
。非即變化對緣方便故說。】
又雲,如一微塵示現三種世間,一切微塵,亦如是示現。故於一微塵現三千大 千世界(所謂國土者,即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磨為微塵,一一微塵,亦複示現三千大千世界。如是攝入重重,成其無盡複無盡。此即是法界緣起也。
如智如理,實德如此。契入如如理體之智,謂之如智。何為如如理體?如如者 ,一切法攝入重重,無盡複無盡也。於一乘教言如理者,一即無量,無量即一,重重無盡,法界緣起,即是如此。 p-36
于一知無量,於無量知一,便名如智。于諸世間如是知,便名智正覺世間。此 為法界緣起實德也。
非即變化,對緣方便故說,此簡非也。此乃法界緣起實德,非是變化假現,故 亦名真如法性。不同變化,對緣方便假現故說,對緣方便假現,非是真如法性也。
【若是大乘宗所明。即言神力變化故大小得相入。或雲菩薩力故入。又言
不二故入。不同一乘說。】
如果是大乘宗所明,即不知系法界緣起實德如此,而說是神力變化故,得以大 小相入。或者說菩薩神力,故得大小相入。又言不二故,得大小相入。不會互攝互入,重重無盡義,所以不同一乘所說。
【問若此宗明相入不論神力。乃言自體常如此者。斯則渾無疆界。無始無
終何緣得辨因果教義等耶。答以隨智差別故舉一為主。餘則為伴。猶如
帝網舉一珠為首眾珠現中。如一珠即爾。一切珠現亦如是。】
問:若此宗明一多相入,不論神力變化,乃言法性自體常如此者,豈不渾然而 無分界?既無分界,便無始無終,然則怎樣得分辨因果教義等呢? p-37
答:智之用能分別,故隨智分別而有差異。故舉一為主,餘則為伴。
例如一室千燈,燈光似融為一,然實則千光互融。何以知之?若滅去五百燈, 其光立暗,是知光雖似一,實是千光互融。此時一燈入千燈,千燈入一燈,千燈入千燈,互攝互入重重無盡,唯智能辨。任舉一燈,則其餘燈光為伴。所以一法為主 ,餘法為伴,法法為主,法法為伴。主伴圓融,無盡複無盡。
猶如帝網天珠,珠珠互映,舉一珠為首,余珠於中映現。一珠映現如此,一切 珠映現亦如是。是故雖自體如是,以智分別,故有因果教義等不同。
【是故前經舉一菩薩為主。一切菩薩圍繞。一一菩薩皆悉如是。又如諸方
皆來證誠同其名號。一切十方證誠皆亦如是。所以成其無盡複無盡。而
不失因果先後次第。而體無增減。】
以一法為主,餘法為伴,法法為主,法法為伴故,所以前經曾舉,一菩薩為主 示現成佛,一切菩薩圍繞。所謂一佛出世,千佛護持。
一菩薩如此,一一菩薩皆悉如此。又諸方菩薩皆來證誠護持同其名號,(似是 同尊其名號曰佛也),十方菩薩各各為主成佛,一切菩薩證誠同其名號,皆亦如是。所以一法為主,餘法為伴,法法為主,法法為伴,成其無盡複無盡。而不失因果 p-38 先後次第,卻體性不動,無有增減。
【故經雲。一切眾生盡成佛。佛界亦不增。眾生界亦不減。若無一眾生成
佛眾生界亦不增。佛界亦不減也。】
以主伴圓融體無增減故,所以經雲,縱使一切眾生盡成佛,佛界不增,眾生界 不減。縱使無一眾生成佛,眾生界不增,佛界不減。猶如所有水起浪,浪不增水不減。水澄無浪,水不增浪不減。 p-39
秘密隱顯俱成門
【第三秘密隱顯俱成門者。此約緣起說也。還具前教義十門。】
第三秘密隱顯俱成門,系約緣起邊說。
諸法實相,實相無相,故諸法本無相,而相隨緣現。隨此緣則此相顯彼相隱, 隨彼緣則彼相顯此相隱。故秘密隱顯俱成門,系約緣起邊說。此門亦是具前教義理事等十門。
【所言隱顯者。如涅盤經半字及滿字。昔說半字故半字即顯。滿字即隱。
今日說滿字。即滿字即顯半字即隱。此即約緣而說隱顯。】
所言隱顯者,例如涅盤經,說半字教時,半字即顯滿字即隱,說滿字教時,滿 字即顯半字即隱。故此是約名相而說隱顯。
涅盤經以半字喻聲聞小乘,以滿字喻大乘。涅盤經卷五,佛說譬喻,譬如長者 唯有一子,心甚愛重。詣師受學,恐其稚力未堪,暫授半字,而不教誨毗伽羅論。(毗伽羅論,此譯字本論,用譬滿字)。……半字者喻聲聞弟子所學九部經,毗伽 p-40 羅論者,所謂方等大乘經典……
【又如月喻品雲。此方見半他方見滿而彼月性實無虧盈。隨緣所見故有增
減。此即是大乘宗中說。】
又如月喻品雲,此方見月半,他方見月滿,只是所見不同,而彼月性,無有虧 盈。以隨所見因緣,故有半滿增減。
似這種隨所見,而見半滿增減者,只是大乘宗之見,一乘通宗則無此分別見。
【若通宗辨者不待說與不說。常半常滿隱顯無別時。如彼月性常滿而常半
。半滿無異時。】
一乘通宗所見則不同,一乘通宗如實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於一見無量, 於無量見一。知常半常滿,隱顯同時,更無別時。如彼月性,常滿而常半,半滿無異時。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
【是故如來於一念中。八相成道生時即是滅時。同時俱成故。所以稱秘密
。】
以一切法隱顯同時故,所以如來於一念中,八相成道。 p-41
佛示現成道,自始至終,有八相狀,謂八相成道。八相者,一、降兜率,二、 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滅。天臺四教儀則謂:一、降兜率,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 ,七、轉法輪,八、入涅盤。
如來於一念中八相成道,以一切法隱顯同時,生時即滅時故。一切法隱顯同時 ,故稱秘密。
【如似十數一即十一即是顯。二三四至十即為隱。】
又以十數為例,謂一即十時,則一顯二三四等則隱。事實上二三四等,各各皆 即十,若謂二三四等各各即十時,則餘數即隱。
【又眼根入正受即是顯。於色法中三昧起即名隱。而此隱顯體無前後。故
言秘密也。】
眼根入正受,是眼見色時也,眼見色時即顯。三昧者定也,若於色法中入定, 則眼不見色,即名為隱。而此隱顯體無前後,是言秘密也。 p-42
微細相容安立門
【第四微細相容安立門者。此就相說。】
微細相容安立門,系就法相說。法相有大小方圓穢淨等,皆能相容安立也。
【如一微塵。此即是其小相。無量佛國須彌金剛山等即其大相。】
例如一微塵即是其小相,無量佛國土須彌山金剛山等,即是其大相。
每一小世界,有一須彌山,一佛國土有百億須彌山。金剛山或謂即須彌山,或 謂即鐵圍山。
【直以緣起實德無礙自在致使相容。非是天人所作故安立。】
緣起實德者,隨緣無性也。以隨緣無性,故能無礙自在,致使一切法相容安立 。此是法性如是,非是天人造作所安立者也。意謂法性如此,非有人以神通力,所安立者。
【如似一微塵中有穢國土。而即於此微塵中具有不可說淨國。在此微塵中 p-43
而于彼穢國不相妨礙。而此淨國之相仍亦不失。】
例如於一微塵中,有穢國土,亦有不可說淨國土。以一法攝一切法,一切法入 一法故,淨國土不礙穢國土,而淨國土之相,仍然而不失沒。以穢淨等相,皆緣起無性,故不相妨礙。
【乃至有諸國土屍羅盆幢形三方及四維等國。在此一微塵中常不相妨礙。】
乃至諸國土形狀各別,有的國土屍羅盆幢形,有的國土三方形,有的國土四維 形。同在一微塵中,而彼此不相妨礙。
屍羅盆幢,不見翻譯。或者屍羅盆幢,即屍羅幢。屍羅幢此譯為玉,以清涼寶 玉,而造之幢也。屍羅譯為清涼,以清涼玉所為之幢,故曰屍羅幢。
【故普賢品雲。一切諸世界入於一微塵中。世界不積聚。亦複不離散。】
故普賢品雲,一切世界入於一微塵中,世界不積聚,亦複不離散。
【故知。若與普相應能於一微塵中見不可說國土。而不雜亂不增不減。豈
可須彌納芥子將為難事哉。理事等十門安立相容亦如是。】
何謂普?普者是一切法互攝互入重重無盡。一入多則多攝一,多入一則一攝多 ,多入多則多攝多,攝入重重,是謂之普。 p-44
故若與普相應,便能於一微塵中,見不可說國土。而諸國土,不雜不亂,不增 不減。因為一真法界,無形無相而橫遍豎窮,橫遍豎窮而無形無相。是故增一毫則多,減一毫則少。故於一微塵中,有不可說國土,而不雜亂亦無增減。豈以須彌納 芥子,而為難事也。其餘教義理事等十門,安立相容亦如是。
【問此相容門與前因陀羅網門有何別耶。答諸門隱映互相顯發重重(複重
重成其無)盡者。即是因陀羅網門中攝。若諸門一時具顯不相妨礙。即
是相容門中攝。】
問:相容門與因陀羅網門,有何差別?
當知法界緣起,本無有二,只是所見角度不同,乃有二門差別而已。
答:若見一切法,互相隱顯,例如本是一月無有盈虧,然見半時則滿隱,見滿 時則半隱,教義等諸門亦如是。如是重重複重重,成其無盡者,便是因陀羅網門中攝。若於一見無量,教義等諸門一時俱顯,而不互相妨礙,便是相容門中攝。 p-45
十世隔法異成門
【第五十世隔法異成門者。此約三世說。】
第五十世隔法異成門,系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說。
【如離世間品說。十世者過去說過去。過去說未來。過去說現在。現在說
現在。現在說未來。現在說過去。未來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
在。三世為一念。合前九為十世也。】
如離世間品說,十世是三世的廣說。三世各有三世,例如過去有過去,過去有 未來,過去有現在;現在有現在,現在有未來,現在有過去;未來有未來,未來有過去,未來有現在;乃成九世。如是過去未來現在,不出一念,故合為十世。
依理推尋,三世複三世,亦成無盡複無盡。一念為十世,十世為一念,仍是一 即無量,無量即一也。
【如是十世以緣起力故。相即複相入而不失三世。】 p-46
如是十世,以緣起力故,相即複相入,不失三世。
例如過去以未來現在因緣而立,故過去與未來現在,相即複相入,而不失過去 ;現在以過去未來因緣而立,故現在與過去未來,相即複相入,而不失現在;未來以過去現在因緣而立,故未來與過去現在,相即複相入,而不失未來。
【如以五指為拳不失指。十世雖同時而不失十世。】
舉例說明,例如五指成拳,而不失五指。十世雖然同時相即相入,而不失十世 。
【故經雲。過去劫入未來。現在劫入過去。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入現在
。】
文中似有錯誤,似為「過去劫入未來,現在劫入過去,未來劫入現在。」此是 說三世互入。
【又雲。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有劫入無劫。無劫入有劫。】
經又雲,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有劫入無劫,無劫入有劫。此仍是說相入 的道理。所謂無劫者,即空劫也。 p-47
【又雲。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現在是過去。菩薩悉了知。】
經又雲,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現在是過去,菩薩悉了知。
此言三世相即。經文似應為過去即未來,未來即現在,現在即過去。然未見原 經文,不敢武斷。
【又雲。無盡無數劫能作一念頃。非長亦非短。解脫人所行。】
經又雲,無盡無數劫,能作一念頃,非長亦非短,解脫人所行。
此言一念十世,十世一念,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若人證此道理,便得 大自在,故曰解脫人所行。
【如是。十世相入複相即。而不失先後短長之相。故雲隔法異成。】
所以過去未來現在十世,相入複相即,而不失十世先後長短之相,故雲隔法異 成。
法有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法複有過去未來現在,未來法複有未來過去現在,現 在法複有現在未來過去。雖然十世不出一念相入複相即,然十世先後之差別相宛然,是謂隔法異成也。
換句話說,雖然一切即一,萬重浪唯是一水。然一切法相宛然,猶如重重浪雖 p-48 是一水,而不失重重浪,宛然先後差別之相。如是之謂,隔法異成也。
【教義理事等十門相即相入。而不失先後差別之相。故名異成也。】
教義理事等十門,亦複相即相入為一法。雖為一法,而不失先後差別之相。這 便稱為隔法異成也。 p-49
諸藏純雜具德門
【第六諸藏純雜具德門者。此約諸度門說。】
第六諸藏純雜具德門,所謂諸藏者,系約諸度言。簡言之即佈施淨戒忍辱精進 禪定般若六度,廣言之即前六度,複加方便、願、力、智等四度合為十度。此諸度包括萬行,所以亦可謂萬行純雜具德門也。
【何者如似就一施門說者。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
諸度等行。故名為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
何者如似,意謂好象甚麼呢?好象諸度中,若以施門而言,則一切萬法皆悉名 施,所以名純。既言一切萬法皆悉名施,當然佈施即具一切萬法,此之謂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妨礙,故名具德。
此是說法界緣起,主伴圓融。一法界中,法法圓融。一法為主,法法為伴,法 法為主,法法為伴。例如一室千燈,燈光融鎔,一燈為主,燈燈為伴,燈燈為主,燈燈為伴。 p-50
如是則千燈入一燈,名之為純。一燈具千燈,稱之為雜。一燈與千燈,不相妨 礙,謂之為具德。
【如大品經一念品明。從始至終不出一念。即名為純。而此一念之中具於
萬行。即名為雜。雖爾而與此中純雜義別。】
又引大品經一念品,說明與此門之同異。
大品經一念品所明,「從始至終不出一念,即名為純,而此一念之中,具于萬 行,即名為雜」。雖然如此,但與此門中純雜義有別。
【何者如彼經一念者。同是無得相應不明緣起德用。若此明純者。若約施
門一切皆施。若說忍門一切皆忍。說忍門者諸行如虛空。即名為純。而
此忍門具足諸門。即名為雜。純雜不相亂故名具德。故不同彼念品。】
何者?謂何以大品經一念品,所明之純雜,與此門中所明純雜義別呢?
因為彼經所謂一念者,是同無所得相應。同無所得相應者,唯明性空也。彼經 所明,從始至終不出性空,故曰從始至終,不出一念。彼經不明緣起德用,故與此門所明純雜義有別。
此門所明者,謂法界緣起,主伴圓融。一法為主,餘法為伴,法法為主,法法 p-51 為伴。若施門為主,一切皆施,一切皆為伴也。若說忍門為主,一切皆為伴,皆忍 也。若忍為主時,一切諸行皆如虛空。以一切諸行,皆與忍為伴故。如是則名為純。此是緣起德用,與空無所得不同也。而忍門為主時,於此忍門,具足餘門,以其 余諸門為伴故,是名為雜。純雜主伴不相亂,故名具德。所以與彼經一念品不同也 。
【又問此與六度相攝義有何別耶。答六度相攝義者。如似以施攝諸度。而
諸度非是施。若此明者以施攝諸門。無門不是施。以緣起力故不同六度
相攝。】
問:此六度相攝義,有何差別?
六度相攝者,若說佈施,則持戒亦佈施,忍辱亦佈施,精進亦佈施,禪定亦布 施,般若亦佈施;若說持戒,則佈施亦持戒,忍辱亦持戒,精進亦持戒,禪定亦持戒,般若亦持戒。其餘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亦複如是。
答:六度相攝義者,如果以施攝諸度,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仍維持其本 義,不過助成佈施而已。故曰諸度非是施。
然此門所明者,若以施攝諸門,則諸度無不是施。此門是以法界緣起主伴圓融 p-52 力故,成其純雜具德,故不同六度相攝也。
【故一攝於九十而九十等皆是一。是故名為純。而一內即具九十等。是故
複名雜。故知。不同相攝義。】
故一攝於九十,而九十等皆是一。所謂九十者,十數也,即八九十等也。此門 所言一攝八九十,而八九十等皆是一,是故名為純。而一即具八九十等,是故複名雜。所以應知,此門不同六度相攝義。
【問此與大品相資義複有何別耶。彼中資者闕一即不成。此中十數闕一亦
不成。彼此二未審有何別耶。答彼言相資者而能非是所。今言十成一而
一即是十。所以不同資義。】
問:此與大品經相資義,有何差別呢?相資者,相藉助也。彼大品經中藉助者 ,缺一即不成。此門中十數相資,缺一亦不成。彼此二者,有何不同呢?
答:彼大品經所言相資者,有能所之分,而能非是所。今言十成一,而一即是 十,所以不同。
此中所言十成一,系言一為主,則餘數為伴;若二為主,亦餘數為伴。乃至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各各為主,亦餘數為伴。故十成一,而一即是十也。 p-53
一多相容不同門
【第七一多相容不同門者。此約理說。】
第七一多相容不同門,此約理說。以事相有別,理體無礙也。
【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即體無先後。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
。此即緣起實德非天人所修。】
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雖一多互入,然理體無有先後,同時相容。雖 同時相容,而不失一多之事相,故曰不同。
今舉例說明,例如一室千燈,燈光融鎔互相涉入。一燈入千燈,一入多也。千 燈入一燈,多入一也。燈燈皆然,故曰相容。
然而一燈入千燈之同時,千燈即入一燈,理體無有先後。而且千燈各各同時互 入,重重複重重。雖然千燈同時重重互入,而不失一燈千燈之事相,故曰不同。如是者,稱一多相容不同門。
一多相容者,以理融事,故事相宛然而理體無礙。一多不同者,以事顯理,故 p-54 理體無礙而事相宛然。故法界緣起者,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也。以無礙故,所以能 一入多,多入一,重重無盡。
此即法界緣起實德,法爾如是。非天人假以修行,方如是也。
【故經雲。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自在願
力故能爾。】
經雲,以一佛土滿十方,一入多也。十方入一亦無餘,多入一也。世界本相亦 不壞,生滅謂之世,界別謂之界,言世界生滅界別之事相亦不壞,即是不同義。自在願力故能爾,非是假造作力方如此,而是法爾如是,不假作為之自在願力,故能 如此也。
【又如普賢品雲。一切眾生身入一眾生身。一眾生身入一切眾生身。又雲
。一切諸世界令入一塵中。世界不積聚。亦複不雜亂。須彌入芥子。此
即不說也。】
又如普賢品雲,一切眾生身,入一眾生身,多入一也;一眾生身,入一切眾生 身,一入多也。此約眾生世間而言。又雲,一切諸世界,令入一塵中,世界不積聚,亦複不雜亂。此約器世間而言,謂相容無礙也。
餘如須彌入芥子,相容無礙,此處即不多說,同理當知也。 p-55
諸法相即自在門
【第八諸法相即自在門者。此約用說。】
第八諸法相即自在門,此約用說。
約用說者,猶大海起浪,水為其體,浪為其用。約浪而言,萬重浪同是一水, 故萬重浪相即自在。體無差別,而用現差別相,差別即無差別,故一切差別,相即自在也。
【還就約教義理事等十門。】
還就約教義理事等十門,亦複差別而無差別,彼此相即自在。
【取其三種世間圓融無礙自在。故一即攝一切。成其無盡複無盡。以其無
盡故相即複相入。此約用以說。】
三種世間者,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此三種世間,雖 然其用差別,而體性則同。猶如萬重波浪,其相其用各別,而其體性同為一水。故三種世間,差別而無差別,圓融無礙自在。 p-56
故一即攝一切,成其無盡複無盡。猶一水攝一切浪,一切浪同為一水。以一切 浪同為一水故,是以每一重浪皆攝一切浪。於是一重浪攝一切浪,一切浪複攝一切浪,成其攝入重重,無盡複無盡。以其攝入無盡故,所以相即複相入。猶萬重浪同 是一水,重重浪相即複相入也。故諸法相即自在門者,此約用說也。
【問此明其無盡複無盡。相即複相入。與前因陀羅網。及微細相容門有何
差別耶。】
問:此明無盡複無盡,相即複相入。與因陀羅網境界門,及微細相容安立門, 有何不同呢?
【答如譬說同體門中說者。若就隱映相應互相顯發。重重複重重成其無盡
者。即是因陀羅網門攝。若諸門一時具顯不相妨礙者。是相容門攝。若
就三世圓融無礙自在。相即複相入成其無盡複無盡者。即是此門攝。】
答:如譬說同體門,即因陀羅網境界門也。譬說同體門所說者,系就隱映相應 互相顯發,論其重重複重重,成其無盡也。譬如帝網天珠,珠珠相映,此珠攝彼珠,則彼珠入此珠。彼珠攝此珠,則此珠入彼珠。如是珠珠互攝互入,重重複重重, p-57 成其無盡也。
若論微細相容安立門,則教義理事等諸門,一時具顯,而不相妨礙,即相容門 中攝。
如果就眾生、國土、智正覺等三種世間,雖顯用不同,然以同體故,乃得圓融 無礙自在。猶一水起萬重浪,以同為一水故,所以重重浪圓融無礙自在。如此相即複相入,成其無盡複無盡者,即此諸法相即自在門攝。
【問若如是相即複相入成其無盡複無盡者。此乃渾無疆界。何始何終何因
何果耶。答此據法界緣起體性成其無盡複無盡。故先後因果不失。雖不
失先後而先後相即複相入。故成其無盡。】
問:若如是相即相入無盡複無盡者,即是渾無疆界。既無分界,何為始何為終 ,何為因何為果呢?
答:此據法界緣起體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成其無盡複無盡。一即一切 ,故體性雖一,而不失先後因果。一切即一,故雖不失先後因果,而先後因果相即複相入,故成其無盡。
例如一水成萬重浪,雖為一水,而不失重重浪先後因果。雖重重浪各有先後, p-58 然仍是一水,故相即相入,成其重重無盡。
【以先後相即複相入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如前章門。一即一切無盡亦複
無盡。二三亦複爾。】
以先後相即複相入,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例如一水成萬重浪,以萬重浪同是一水故,重重浪相即複相入故,所以初浪便 同最後浪。
如前章門者,即如一多相容不同門。如一多相容不同門,一即一切,無盡複無 盡。餘數二三四五等,亦複即一切,無盡複無盡。猶如重重浪同為一水,初浪即同一切浪,其餘二三四五……乃至重重浪,皆同一切浪,故曰亦複爾。
初發心在初住,既然初住即成正覺,其餘二三四五……住,乃至行位、回向位、地位等,一切皆成正覺也。因為用雖不同,體本為一。
【故此經歎初發心功德雲。彼一念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可
盡。此即明其一即一切成其一切無盡。】
引經雲,彼一念功德,歎初發心功德。以與正覺同體故,所以深廣無邊際。如 來分別說,窮劫不可盡。以一即一切,一切複一切,無盡複無盡也。 p-59
【又雲。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足。修諸度諸地功德行。此即是從二三
至九十皆成無盡。】
又雲,經又雲也。初一念功德即無量無邊,何況於無量無數無邊劫,具足修諸 度(諸波羅蜜),諸地功德行呢?
初一念既成無盡功德,其餘二三四……至八九十,皆成無盡功德。
【以是故從十信終心。至十住十行及十回向地等。皆悉明成佛者。良由始
終相即複相入成無盡故。】
以是故從十信終心,十信終心即登初住,登初住者,初發菩提心也。乃至十住 ,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皆明成佛者,良由始終相即複相入成無盡故。始終相即相入者,全體起用,全用歸體也。
【問如前明果德絕於說相。雲何十信終心即具佛果德用耶。若十信同果德
者。即果德是可說之相。何不可說耶。】
問:如前明果德絕於說相。十玄門開始,「明一乘緣起自體法界義」文中有雲 ,「今辨此因果二門者,圓果絕於說相」云云。既然果德絕於說相,雲何十信終心即具佛果德用呢?若十信終心同果德者,則果德是可說相,焉謂不可說耶? p-60
【答因位菩薩有果德者。欲彰果德是不可說。是故歎德文雲。菩薩在此一
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
答:十信終心,是因位菩薩。因位菩薩有果德者,系由於果德是不可說,乃由 住、行、向、地等,而彰之也。例如水性濕,而濕性不可見不可說,因波浪而彰之。波浪即是水,水即是波浪。水不可見,因波浪而見,波浪無以立,因水而立。水 無分別,不礙波浪有前後大小起伏。雖然浪有前後大小起伏,不礙水性不動。故果 德雖不可說,不礙以因位菩薩而彰。雖以因位菩薩而彰,不礙果德絕於言說相。
是故歎德文雲,菩薩在此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例如水成一切浪,此一重 浪即是水,全體起用,全用歸體,故此一重浪,即攝一切浪。雖攝一切浪,而不礙浪有前後大小起伏。
【問若一地即攝一切諸地功德。一即一切初即攝後者。一門即具何用餘門
也。答若無餘門一門即不成故。】
問:若一地即攝一切諸地功德,一即一切,初即攝後。是則一門即已具足,何 p-61 用餘門呢?答:若無餘門,一門即不成也。
例如全浪皆是水,有水方成此初浪。若無餘浪,是即無水,若無水者,初浪即 不成也。
【如一升即攝一鬥。若無一升此鬥即不成。】
文中舉升鬥為喻。一升攝一鬥者,無一升則不成鬥也。
【問若無升即無鬥者。今舉一升即得一鬥以不。若一升不得一鬥。一行不
得具一切行。答十升合成一鬥。既無其升時將何作鬥。故如無升即無鬥
。有升即有鬥。今舉升即鬥。鬥升之外無別升鬥。如龜毛兔角不可得。】
問:若無升即無鬥者,今舉一升,即得一鬥否?如果舉一升不得一鬥,同理可 知,舉一行亦不得一切行。換句話說,舉一地亦不得一切地功德。
答:十升合成一鬥,若無其升,將何成鬥?故無升即無鬥,有升即有鬥。升之 與鬥,體同用別耳。故舉升即是鬥,其體同也。雖是同體,升與鬥異,其用別也。雖然用別,以同體故,所以鬥升之外,更無別升鬥也,如龜毛兔角般不可得也。
【初心即成佛。成外無別修。其相如虛空。是故言初心成佛者。非謂不具 p-62
諸功德。】
同理可知,初發心即成正覺者,成佛外更無別修。是則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也 。
其相如虛空者,虛空無分別,言其體也。虛空無分別,而不礙有十方虛空,言 其用也。雖有十方虛空,而其體依然無分別。故知全體起用,無分別而分別。全用歸體,分別而無分別。
是故言初發心即成正覺者,非謂不具住行向地等,諸功德用也。
【如經說。普莊嚴童子一生具見聞佛法。即得三昧即至後際見佛。滅度後
複得三昧。如經一生得見聞。若熏習二生成其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
一緣起大樹而此三生只在一念。猶如遠行到在初步。然此初步之到非謂
無于後步。明此童子得入果海。非不久植善根。】
普莊嚴童子事,見六十華嚴卷四,經文略謂:
「……有王名愛見善慧,有子名普莊嚴童子。時彼童子,見佛(一切功德本勝須彌山雲佛)無量自在功德,善根因緣故,即得十種三昧。名曰諸佛具足功德三昧 ,普門方便三昧,淨方便雲三昧,教化眾生三昧,一切音聲充滿三昧,無量功德誠 p-63 向三昧,如實覺諸法三昧,廣地方便海三昧,勝解脫三昧,一切智光三昧,……
……爾時普莊嚴童子,聞經名,現三世一切諸佛集會,世界微塵數修多羅以為 眷屬,得一切法具足三昧,一切法來入安住菩提心三昧,法界師子光方便三昧,法 眼清淨三昧……
……普莊嚴童子,見一切度離癡清淨眼王如來,即得念佛三昧,普門海藏三昧 ,無量智持轉法三昧,甚深法樂三昧。時佛說經,名一切法界自性離垢莊嚴,有世 界微塵等修多羅,以為眷屬,普莊嚴童子,聞是經已,即得一切法普門歡喜三昧,入一切法方便海三昧。」
普莊嚴童子,一生具見佛聞法,即得三昧,即至後際見佛。滅度後複得三昧, (即見一切度離癡清淨眼王如來,複得念佛三昧等)。如經一生得見聞,若熏二生成解行,三生得入果海。同一緣起大樹,而此三生,只在一念。
按:華嚴宗雲有四人一生疾成佛(見華嚴一乘成佛妙義──大正藏四五冊七七 九頁中欄)四人者,一普莊嚴童子,二兜率天子,三善財童子,四法華經龍女。不過普莊嚴童子,為分段身即成佛,以初發心即成正覺故,故曰一生成佛。(見一乘 p-64 成佛妙義)
然若依經文,普莊嚴童子實曾經歷多劫。六十華嚴卷四雲「……時彼世界過百 歲已,有佛出世,如是次第,有十須彌山塵數如來,出興於世,其最初佛,名一切 功德本勝須彌山雲……有王名愛見善慧……有子名普莊嚴童子……爾時一切功德本勝須彌山雲如來,壽五十億歲,彼佛滅度後,有佛出世,號一切度離癡清淨眼王如 來……」。是知普莊嚴童子,曾曆多劫。
所以華嚴一乘成佛妙義有雲,問:普莊嚴童子徑二佛世界塵數劫修成佛,何故 一生成佛?答:此人分段身即成佛(初發心即成正覺),故一生成佛。(按語終)
猶如遠行,到在初步。千里之行,成於初步,若無初步,即不成千里。
然此初步之到,非謂無後步千里之行。所以普莊嚴童子得入果海者,在於一生 ,初發心即成正覺義。非謂普莊嚴童子,不久植善根。以一即一切,故初發心即成正覺,是以說普莊嚴童子一生成佛。
【問既言久修始得者。雲何言一念得耶。答言久修行善根者。即在三乘教
攝。從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終具足。】 p-65
問:既言久修始得,何言一念得呢?答:言久修行善根始得者,是三乘教攝。 因為三乘人,不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知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故說久修行善根始得。若從三乘入一乘,如實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念即無量劫, 無量劫即一念。則知一念,即始終具足成佛義也。所以非是法有差別,乃三乘見有 差別。
【故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乃至具足慧身不由他悟。譬眾流入海。纔入
一滴即稱周大海無始無終。若余江河水之深不及入大海一滴。】
故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為一法界故,唯有一佛乘故,一即一切故。 乃至具足成就智能法身佛,依是一法界,依是一乘緣起自體法界,故不由他悟。
譬如眾流入海,才入一滴,便稱性周遍大海,與大海水同為一味,無始無終, 無大無小,無此無彼。與其餘江河水比較,江河之水雖深雖廣,不及入大海一滴之水。因為此一滴水,深廣同于大海故。
【故即用三乘中修。三乘多劫不及與一乘中一念。故下明善財從文殊所。
發心求善知識。經歷一百一十城已。而不如一念得見普賢菩薩。故知得 p-66
入此緣起大海。一念豈不成佛耶。】
故知用三乘修行,時經多劫,不及一乘中一念圓融。以三乘智能,不知一即一 切故。
故下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自文殊菩薩始,經歷一百一十城,而不如 一念間得見普賢菩薩。故知得入一乘緣起大海,一念豈不成佛耶?
是知一乘緣起一即一切,系華嚴一生成佛義。
【至如初坐用心之徒但取靜心即言成佛者。此亦謂。佛成在而不得是圓極
之成。如諸江河亦得是水。未得同于大海之水。】
至於有一般人,只觀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佛,只觀世尊初坐用 心之徒,即謂但取靜心即言成佛。雖然但取靜心,此亦名成佛。然而不是圓極之成,圓極之成,乃一念成佛。譬如江河雖亦名水,但不及大海之水。
【此中通辨一念成佛義者。若小乘說要三大阿僧祇劫滿百劫。修行相好業
始得成佛。行若滿意欲不成佛亦不得。故無一念成佛義。】
此中若與三乘較,通辨一念成佛義者,譬如小乘說,須要三大阿僧祇劫滿,再 經百劫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業,始得成佛。如果行三大阿僧祇劫及百劫滿 p-67 ,便截然不同,意欲不成佛,亦不可得也。
故無一念成佛義,一念成佛者,一即一切,初發心即成佛,無始終之分別。
【若大乘明一念成佛義者凡有二種。一者會緣以入實性無多少。故明一念
成佛義。如大品經一念品義是也。二者行行既滿取最後念。名為成佛。
如人遠行以後步為到。此亦分用緣起。】
大乘明一念成佛義者,凡有二種。以上所說,系一乘一念成佛義,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無有分別。至於大乘明一念成佛義者,凡有二種。一者會入緣起無性,無性為諸法實性,無性則不可得,故無分多少而為一念也。例如大品經一念品義是 也。一念品在明一切法無性空,一切法無所得,成其一念。然一念品,只明空義, 不明緣起德用。只明無量即空,不明空即無量,故不明緣起德用,是以不同一乘。
二乘一切行行既滿,取最後念名為一念成佛。如人遠行,以最後步為到。此亦 分別緣起之用,不同一乘一念成佛義。
【而明三僧祇劫修道。地前是一僧祇。初地至七地是二僧祇。八地至十地 p-68
是三僧祇。】
而明三大阿僧祇劫修道。地前是一阿僧祇,即初住至十回向為一阿僧祇;初地 至七地是二阿僧祇;八地至十地是三阿僧祇。
【然亦不定由有一念成佛。故明知不定。若一乘明一念成佛。】
雖雲三僧祇成佛,然亦不定,因為由有一念成佛。故很明白地知道不定,如果 以一乘說明,便是一念成佛。
【如大乘取最後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後望初初念即是成。何故以因果
相即同時應。】
例如大乘取最後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何以故?因為若以一乘論,最後一念與 最初一念,相即相入同時具足故。既然相即相入,所以後念望初念,即是初念成佛也。何以故?初念為因,後念為果,因果相即相入同時具足相應也。
【故欲論其成者。成複成成複成。眾生欲在後成佛者。在後複在後在後複
在後。】
故若以大乘取後念論成佛者,即是成後複成,成後複成。何以故?以眾生欲取 後念成佛者,不知後複有後,後複有後。因為過去複有過去,過去複有過去,這樣 p-69 便落無盡過了。
【故不思議品雲。諸佛如來非不先覺。為眾生故於念念中新新斷結。亦不
住學地而成正覺。】
故不思議品雲,諸佛如來非不先覺一念成佛,然為度眾生故,於念念中,示現 新新斷結。例如諸佛如來,雖先覺一成一切成,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然為度眾生故,示現三僧祇成佛。亦不住有學地而成正覺,初發心為有學地也。諸佛如來 ,雖知初發心即成正覺,然不住初發心位,猶久修善根也。
【故今舉一念成者。即與佛同時位未見究竟。故複有淺深之殊。】
故今舉一念成佛者,即與佛同時,以因果相即相入故。不過行位未見究竟耳, 故有深淺之差別。例如大海之浪,非不同為一水,但不礙有遠近大小之殊。
【如人始出門及與久遊他土。雖同在空中而遠近有別。】
例如有人方始出門,與久遊他土之人,雖同在一虛空中,而有遠近之差別。虛 空雖然為一,然有十方之殊,雖有十方之殊,而虛空為一,即此理也。
【是故信住等位各各言成佛者。而複辨其淺深。此須善思之。】
是故信住行向地等覺等位,各各皆言成佛,雖然成佛是一,而複辨其行位之淺 深。此種道理,須善思之。 p-70
唯心回轉善成門
【第九唯心回轉善成門者。此約心說。】
第九唯心回轉善成門,此約唯心說。
一乘者,即一心也。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說心一 切心,說法一切法,故曰一乘,亦曰一真法界。
【所言唯心回轉者。前諸義教門等。是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之所建立。若
善若惡隨心所轉故雲回轉善成。心外無別境故言唯心。】
所言唯心回轉者,前義教理事等諸門,並是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之所建立。
如來藏性清淨真心,亦名自性清淨心。此心自性清淨,清淨隨緣成萬法,萬法 緣成,故仍歸一道清淨。萬法即一道清淨,一道清淨能成萬法。萬法有來有去,清淨無來無去,故如來藏性清淨真心建立萬法,則無來無去而來而去。萬法歸如來藏 性清淨真心,則來而無來,去而無去。如是方成一乘教義。
所以若善若惡,隨一心而回轉,故雲回轉善成。以唯一心建立,心外更無別法 p-71 ,故言唯心。所謂心外無別境者,境即法也。
【若順轉即名涅盤。故經雲心造諸如來。若逆轉即是生死。故雲三界虛妄
唯一心作。】
若順心性而轉,便名涅盤,故經有雲,心造諸如來。若違逆心性而轉,便是生 死。故經有雲,三界如空華,是虛妄的,一心虛妄造業,乃虛妄受三界果報。
【生死涅盤皆不出心。是故不得定說性是淨及與不淨。】
所以生死涅盤,無有定性,皆不出心之所轉。是故不得定說性是淨──涅盤, 亦不得說性是不淨──生死。
【故涅盤雲。佛性非淨亦非不淨。淨與不淨皆唯心。故離心更無別法。】
自性清淨心,即是佛性。故涅盤經雲,佛性非淨,亦非不淨,淨與不淨,皆唯 心轉。順轉則淨,逆轉則不淨。故離心更無別法。
【故楞伽經雲。心外無境界無塵虛妄見。】
故楞伽經雲,心外無境界,無塵虛妄見。
塵者六塵也,一切法幻現本空,故曰無塵。六根取六塵者,皆眾生虛妄見也。 p-72
【問若心外更無別境。有無皆由心成者。如人先見障外有物。別有人去物
時心由謂有。爾時物實無何名由心成耶。】
問:若心外更無別境,境之有無,皆由心成者,假如有人,先見障外有物。例 如先見屋外有物。而別人去其物時,屋內人心由(猶字之誤)謂有。但爾時物實已無,以此例可知,何名由心成耶?
【答若隨虛妄心中轉者。此障外物亦隨心之有無。此亦心隨去物不去物而
轉。】
答:此正隨虛妄心而轉也,例如障外物之有無,皆隨心之有無而有無。物本隨 緣假現,性本空寂,眾生虛妄心取相執著,心謂其有則見有,心謂其無則見無。心謂去物則見無,心謂不去物則見有。有與無非法也,以法性空故,皆眾生見也。若 去其見,則不見有亦不見無。故知此去不去物,亦隨心而轉也。
【若論如來藏性真實淨心說者。此物不動本處。體應十方。性恒常轉縱移
到他方。而常不動本處。此即緣起自在力。然非是變化幻術所為。】
若論如來藏性真實淨心說者,自性清淨,無性隨緣,則空即有,雖有而不礙空 p-73 ,以全空成有故。隨緣無性,則有即空,雖空而不礙有,以全有成空故。此物有即 空,故不動本處。此物空即有,故體應十方。此物性空隨緣,故雖性恒常,而能轉移十方。縱隨緣轉移他方,而性恒常不動本處。
此無性隨緣,隨緣無性,即緣起自在力,法爾如是,非是變化幻術所為。
【是故雖複七處九會。而不離寂滅道場。維摩雲。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
不見相而見。此之謂也。】
佛說八十華嚴,七處九會所說,六十華嚴,七處八會所說。
寂滅道場,化身佛入有餘涅盤處。例如釋迦牟尼佛,尼連河旁菩提樹下金剛座 上,便是其寂滅道場。七處九會不離寂滅道場者,示現七處九會弘揚華嚴,而不離當下也。
維摩詰經雲,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即不離寂滅道場,而來而 見也。 p-74
托事顯法生解門
【第十托事顯法生解門者。此約智說。】
第十托事顯法生解門,此約智說,智慧分別事相而顯其理。理不自顯,借事而 顯,猶水不自顯,借波而顯。理以事顯,事以理成,智者察事,便知其理,故此門系約智說。
【言托事者如經舉金色世界之事。即顯始起於實際之法。一切幢一切蓋等
事是行體也。】
言托事者,即托事顯理也。如經舉金色世界之事,金色世界,乃文殊菩薩淨土 之名。舉其事即顯始起於實際之法。實際亦曰真際,即真如也。一切事相,皆真如理體之所顯現。
一切幢一切蓋等事,是行體也。體者,事相之所依,體不變而現一切幢一切蓋 等事相。體一而事相無量,無量事相總歸一體。此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托一切事顯一法體,令眾生生解也。 p-75
【又如法界品雲。開樓觀門相見彌勒菩薩所行因事至菩提道場。以樓觀則
菩提相。所以言顯法主解也。】
六十華嚴入法界品三十四之十五,善財童子于海澗國,大莊嚴藏園林,嚴淨藏 大樓觀中,見彌勒菩薩。菩薩彈右指開樓觀門,善財童子即入,觀察樓觀,廣大無量,猶如虛空……
所見種種,皆彌勒菩薩,因地所行至菩提道場功德事。以樓觀即菩提所現之相 ,所以言顯法主(生字之誤)解也。
【若大乘宗中所明亦托事以顯法。即以異事顯於異理法。】
大乘宗中,所明亦托事顯法。然不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而是以異事顯異理 。例如大乘宗中,於三乘事,顯三乘理。不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此中以事即法故隨舉一事攝法。無盡故前舉旛幢等。皆言一切。所以不
同大乘說也。此中明因果者如一乘說也。】
此中一乘緣起,全事即理,全理即事,故隨舉一事,即攝法重重無盡。例如全 水是浪,全浪是水,初重浪系由水顯,重重浪皆由水顯。故一重浪攝一切浪,重重浪皆攝一切浪,如是攝入無盡。 p-76
故前文舉旛幢(蓋)等,皆是言一切也。所以一乘不同大乘。
此十玄門明因果者,是一乘說。一乘說因果者,說因一切因,說果一切果。例 如全水即浪,全浪即水,水為因浪為果,說水一切水,說浪一切浪。此即一乘因果也。 p-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