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法師生於西元八三五年,於十九歲時因因遇到一名僧侶授予「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而放棄已就讀一年的大學明經科,加入山岳修行的行列。

空海法師於延曆二十三年(八○四年),與最澄法師隨遣唐使入唐(中國)求法,抵唐之後,展轉到長安(今西安),後訪寺擇師,在翌年的三月,投青龍寺惠果法師門下,受到惠果法師的傾囊相授,同年十二月,惠果法師示寂,空海於是四處參學,次年(八○六年)十月回國,留唐二年多。回國時攜回大量的佛教經典,對日後日本佛教影響甚大。

空海法師所傳的密法受到朝野的歡迎,又因得到嵯峨天皇的支持,在弘仁七年敕准以高野山為真言宗的總本山,作為傳法修觀的道場,弘仁十四年受賜東寺,積極以東寺為中心,展開弘法活動,因此後人稱他所傳的密教為東密。他的弘法活動顧及民眾,遍及全國。又仿中國唐朝縣鄉辦學,在平安京設立「綜藝種智院」,聘請僧俗教師講授佛儒道,不分僧俗貴賤都可入學,是日本最早的平民教育學院,也是最早的私立大學。

空海法師盡其一生發揮了多方面的天賦,同時完成了真言宗宏大的教學體系。他主張「即身成佛」,但並非一蹴即成,而是有其次第的。在《辨顯密二教論》中,他提出自己的教判理論,以真言為最高,依次是華嚴、天台、三論等宗,又在《十住心論》一書中,將一切教法,按信奉者的心境,分成十個階段,稱為十住心;這部書將外道與世間道德納入整個思想體系中,空海法師示寂之後,真言宗在教理上的變化並不大,後代之所以發生分派,主要在修行儀式的日趨複雜,而引起意見上的爭執。

在最澄和空海兩位法師到中國的前後,也有不少僧侶同時來中國求學,所謂的「入唐八家」,就是指最澄、空海、宗叡、惠運、圓行、常曉、圓仁、圓珍等八人,他們所學的都與密宗有關,因此回國後,所傳的也都是密教化的佛教,由於教相判釋的不同,便形成最澄一派的台密,和空海一派的東密。開啟天台宗的最澄,和創立密宗的空海,他們最大的貢獻,是將由中國傳去的佛教加以日本化,使成為以皇室和國民為重點的國家佛教。

空海法師(西元774~835年)(高仰崗 整理)

○唐朝學僧、日本密宗祖師~空海法師
  (七七四|八三五)日本真言宗開祖。讚岐(香川縣)人,俗姓佐伯直。十五歲至京都研習儒學,後入大學明經科,逐漸接觸佛教,得《求聞持法》一部,乃跋涉各地高山大川,求寂靜無人之境,勤修苦行。延曆十二年(七九三)入佛門,師事和泉槙尾山寺之勤操,法名教海,後改為如空,研究三論及大小乘教義。十四年,在東大寺戒壇院受具足戒,改名空海。十五年,曾於夢中感得大日經,然未能解悟。後於久米道場東塔下發現《大日經》,由於對其中的梵字真言及印契等,不甚了解,遂於延曆二十三年來唐,在福州長溪縣登岸,北上歷訪長安諸大德,而於青龍寺之惠果阿闍梨處承續密宗之嫡傳,受傳法阿闍梨位灌頂,密號「遍照金剛」,成為最早受習真言教學之日本人。

  日本大同元年(八0六)攜帶內典、外典等數百部書冊歸返本國。翌年,在京都久米寺講授大日經,三年,敕許弘通真言宗。四年,入宮論說即身成佛之義,挫敗華嚴宗之道雄、天台宗之圓澄等諸碩德。弘仁元年(八一0),在於高雄山寺,補任東大寺別當之職。三年,修金剛界灌頂,授與最澄、和氣真綱等人,未久,再修胎藏界灌頂,授與最澄、賢榮等人,為日本兩部灌頂之嚆矢。 弘仁七年,敕賜高野山之地以建寺宇。九年,賜師「傳燈大法師」之號,任內供奉十禪師之職。十年,寺院落成,號金剛峰寺。十四年,受賜東寺,與高野山同為永久之密教道場。東寺之堂舍結構、佛像造形、年中行事、僧眾威儀等,悉倣唐朝青龍寺之風貌。

  天長五年(八二八),創建綜藝種智院,教授道俗弟子諸學,普及庶民教育,確立密宗教學。該院亦為日本最早之私立學校。

  承和元年(八三四),得仁明天皇的敕許,仿唐朝設內道場作法,而於宮中設真言院,創辦「後七日御修法」。承和二年,於高野山入寂,世壽六十二,被尊為日本真言宗高祖,諡號「弘法大師」,時人則多稱「高野大師」。 師之著作極豐,教義方面有《即身成佛義》、《祕藏寶鑰》、《十住心論》、《辨顯密二教論》、《性靈集》等,另有《大悉曇章》與《篆隸萬象名義》(辭典)等。關於文學方面有《文鏡祕府論》、《文筆眼心鈔》、《高野雜筆集》等。此外,師又長於書法,墨寶有《風信帖》、《灌頂歷名》、《七祖贊》、《三十帖冊子》等。亦曾指導密宗美術,對社會教化之功可謂既廣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