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郭玫君/台北報導】

面對台灣產業經營與挑戰,在今天「為台灣經濟開路高峰論壇:台灣產業的機遇與挑戰」上,多位企業負責人向政府疾呼,要讓台灣快轉,人力資源是個重點,大學教育要跟社會及產業結合,有效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主張,黑手要學士化,教育部應該把科技大學定位為培養世界級學士黑手的搖籃。企業界今天聚焦人力問題,盼政府立刻端出解決之道。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說,大學被論文(SCI及 SSCI)的要求所導引,無論教學、研究逐漸脫離台灣產業需求,使學生完全沒有實務經驗,才導致電機系畢業、高考及格的人,卻不懂得馬達。他認為,產業要升級,人的訓練及大學的配合,都很重要。此外,台灣學生英文能力普遍不夠好,台灣產業要延伸到印度設廠,可能會面臨找不到人的窘境。

他主張,大學要回歸原本本業,讓人才供給跟社會資源結合。大學、政府研發法人宜有較高的視野,對前瞻技術的研發與專利佈局要有完整的思考。

對於國內學術與企業脫節的問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說,有人說,沒有柏克萊、史丹佛,美國矽谷不會那麼好,反之亦然。

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說,台灣是一個海島型經濟,如何讓台灣擁有強烈的全球運作生命力相當重要,要發展高值化產業,都希望有很好的人才及投資環境。他認為,政府應該讓研究、學術跟企業,在研發商品化上有更大的能量,朝市場導向發展。

他也談及台灣人力問題。13年來,台灣平均薪資所得少了885元,大學生薪資未漲反降,台灣因為沒辦法使所有人都充分就業,無法把產業往上升級,這些政府要思考的問題。無法高比例就業的原因,我們給的就業機會比較少,這也跟畢業生專業能力有待加強相關。

卓永財也提到,目前的勞工政策和產業有很大差距,是政府要思考的問題。他認為,勞委會也要有人力資源的概念,當年他很死腦筋的不引用外勞,但發現這條路走不通。本國勞工很多不做三班,但貴重機台怎麼跑?產業怎有競爭力?高精密也有些製程比較差,本國勞工不願做。勞委會要從人力資源角度重新檢視,目前很多勞工政策是國營事業勞工去參與,還有國立大學教授,他們沒有失業的問題,作決策跟產業有很大的差距。

除人力問題,企業界也強調,開放是政府當務之急。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直言,「保護一定是死路,開放才是活路」。施振榮說,開放是一個手段,使台灣變強,才能掌握機會。而且開放後,需要保護的負擔相對較小。看美國產業發展大企業被淘汰的歷史,確知既得利益者的保護心態,最終一定會導致失敗。要解決這問題,就必須突破保護心態,讓有條件的人能享受犧牲,沒條件的人,則有保護輔導的機制。

 

【2012/06/25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