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

《道次第》修學的目標和重點   

濟群法師
—2006年講於西園寺青年佛學進修班

  《道次第》屬於藏傳佛教的典籍。說到藏傳,不少人會等同于密宗,覺得我又不修密宗,不必學此。其實,本論是關於顯教部分的建構,修學內容和漢傳佛教相通。也有人覺得,我學淨宗,抱定佛號即可,不用費心學教。還有人覺得,我學禪宗,一招直入如來地,何須次第步驟?
   但我們要知道,一句佛號看似簡單,但念得相應並不容易。因為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內涵極其深廣。若不解其中深意,念的不過是一個符號,一些音節。這樣的念,自然不會有份量,不會在內心產生什麼作用。如果按照《道次第》的修學理路,對皈依、出離心、菩提心具備正確認知,以憶念三寶的心來念,以出離輪回的心來念,以利益眾生的心來念,才能將心力調動起來,和彌陀心心相印,感應道交。
   參禪也是同樣,法門本身固然圓頓快捷,不拘一格,尤其在當前這個速食文化的時代,這種迅速成就的方法,確實令人心嚮往之。但是,見性要見什麼?成佛要成什麼?如果對此模糊不清,是根本頓不起來的。末法時代的眾生,多半煩惱深厚,習氣堅固,沒有相當的前期準備,即使有幸得遇大善知識,也無法直接指到那顆被塵勞層層包裹的心。歷史上,言下頓悟的公案似乎不少,但對象都是塵勞很薄、根機很利的法器。而對那些煩惱堅如鐵壁的眾生,善知識的一指禪也是無能為力的。當然,根機並非固定不變,也是可以轉化的。這就需要基礎,也就是前行。
   所以說,《道次第》對修學各個法門都有幫助。
   本論全稱為《菩提道次第》,其中又有《廣論》和《略論》之分,基本架構相同,只是對義理的詮釋和開顯有廣略不同。菩提道,即成佛之道。這是一條以凡夫為起點,以無上菩提為終點的道路。如何從起點抵達終點?各宗有不同修行方法。《道次第》的意義在於,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常規道路。所謂常規,也就是適應面極廣。對鈍根固然合適,對利根同樣需要,可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一、道前基礎

   《道次第》包含修學要素、次第及實踐方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依循這一套路,修學就不至徬徨迷惑、不得要領。其結構是由道前基礎開始,依次進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如果把三士道的建構比做樓房,道前基礎的作用就相當於地基。基礎穩固了,才能拔地而起,更上一層。
   道前基礎的內容,主要包括端正聞法態度、認識暇滿人身的意義和親近善知識等。

   1、聞法態度
   首先是聞法心態,這直接關係到我們對法的接受程度。關於這個問題,論中從正反兩方面作了闡述,也就是離三種過,具六種想
   三種過,為覆器、垢器、漏器。所謂覆器,就是充耳不聞,有如倒扣的器皿;所謂垢器,就是充滿成見,有如汙穢的器皿;所謂漏器,就是法不入心,有如殘破的器皿。這是聞法必須避免的三種過失。事實上,這些問題在當今學人中依然普遍。
   六種想,就是於己如病者想,於說法者如醫師想,於教法起藥物想,于修行起療病想,於如來作正士想,于正法起久住想。這些都是必須具備的認知。惟有意識到現有生命存在的問題,意識到自己是無明的患者,生死的患者,煩惱的患者,才能對法生起迫切希求,把法師當做醫生,把教法當做藥物。這樣,所聞教法才能真正起到對治作用。

   2、珍惜人身
   此外,我們還要認識到現有身份的價值,也就是《道次第》所說的暇滿、義大、難得。這種能夠聞法的暇滿人身,本身就蘊含著巨大價值。可以說,成佛的價值有多大,這一身份的價值就有多大。因為它是成佛的基礎,也是成佛的起點。如果僅僅用來生存,用來過日子,實在是對這一身份的極大浪費。人身的價值不在於生存本身,而在於通過生存去實現更高的目標。對佛弟子來說,這個終極目標就是成佛作祖,就是解脫一切煩惱,盡未來際地利益眾生。
   認識到現有人身的價值,當倍加珍惜,避免因無知而揮霍時光。因為人身難得易失,一旦無常來臨,不知何時才能得生為人。無始以來,我們曾經歷無數輪回,也錯失無數機會。但過去的已然過去,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當前這一念。
   或許有人會說,我們還很年輕,來日方長,不必著急。事實上,誰能保證自己一定可以活到明天?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人因意外事故死去,他們在臨終前,大約也不相信自己下一刻就要失去生命。所以,趁還活著的時候,趕緊用來修行,用來實現人身的最高價值。若不具備這一認知,或是懈怠,或是彷徨,或是被世間種種誘惑所轉,很難提起勇猛精進之心。

   3、親近善知識
   親近善知識,也是學佛的重要保障。藏傳佛教就特別強調依止法的重要性。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在今天這種善知識難遇的時代,如果不確定對方是具格善知識,絕對依止是有一定風險的。佛典中,在強調依止善知識的同時,也強調依法依法不依人,強調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套保障系統。
   所謂自依止,不是說依賴自己的想法,不是跟著自己的情緒跑,而是說,修行首先要靠自己努力。世間有很多事可以請別人幫助,但還有很多是無法代勞的。餓了,必須自己吃飯;病了,必須自己忍耐;煩惱了,必須自己解決。修行同樣如此。但是,當我們說靠自己時,千萬不要以為是相信現前的感覺。因為凡夫的想法充滿我執,充滿變化。所以佛陀又告誡我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這就需要法依止,要依法得解脫。但學法離不開善知識指導,由親近善知識,而能聽聞正法,這正是依止善知識的意義所在。我們是為學法而親近善知識,不是為了建立某種個人關係,更不是為了任何世俗目的。作為善知識,不僅要對修行地圖瞭若指掌,更要親自走過。跟隨這樣的嚮導,我們就不必擔心迷路,擔心途中艱險了。因此,《道次第》特別將親近善知識作為入道根本,也就是修行之路的保障。

二、兩大目標

   道前基礎之後,進入正式的修行階段,本論安立了上中下三個層次。下士道,即通常所說的人天乘,主要修學內容包括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中士道,即通常所說的聲聞乘,是以解脫為修行目標,主要修學內容為發出離心、念輪回苦等。上士道,即通常所說的菩薩乘,是以無上佛果為修行目標,主要修學內容為發菩提心、行菩薩行等。
   三士道中,又以解脫和無上菩提為佛法特有的修學目標。因為下士道的念死、念惡道苦是為了激發解脫之心。此外,得到人身也是為了獲得一次修行機會,而不是以此為足。

   1、成就解脫
   下士道的修行是為解脫奠定基礎,而上士道的修行同樣沒有離開解脫,是將自己成就的解脫經驗延伸出去,將解脫物件由個人擴大到眾生。從這個意義上說,解脫正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之道。
   如何才能解脫?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現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態不好,時時糾纏於煩惱中,需要緩解,需要釋放。那麼,煩惱究竟是什麼?怎樣才能從源頭根除?這就需要知道,煩惱從何而來。從表面看,煩惱似乎都是由某種外因引起,但根源就在於無明,在於我執。這個依託基礎越堅固,煩惱生起的力量就越強大。一旦證得無我,煩惱就沒有著落了。如果不覺得被傷害,不覺得被欺騙,煩什麼?惱什麼?
   心是煩惱生起的基礎,但同時,心也具有解除煩惱的力量,那就是內心本具的覺性力量。禪宗說明心見性,所見正在於此。如果見到心的本質,面對各種念頭和情緒時,才會擁有自主的能力。否則的話,時刻都會被它們帶著跑,成為煩惱的受害者
   修行,關鍵是把握生命的自主權。解脫道的修行有五分法身,分別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其中,核心內容就是空性慧,這是解脫的根本力量。那麼,怎樣才能見性?就像尋找一個從未謀面的人,到人潮如織的地方去找,無疑是相當困難的。這就需要不斷清理現場,到目標所剩無幾時,才能作出有效判斷。戒和定的修行,正是起到簡化內心環境的效果。
   心是什麼?就是由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組成,只是這種轉換迅速而難以察覺,所以在感覺中是相續的。在這些念頭中,力量並非均等,而是有強有弱,有大有小。尤其是我們特別在意的事,可能會長時間在心中徘徊不去。在武俠小說中,不少人一生就是為了報仇。換言之,他的生命就是被一個念頭所佔據。
   這個念頭從哪裡來?不是說某個念頭天生就有力量。念頭也是緣起法,需要經歷產生和成長的過程。比如我們與某人產生矛盾,生起一念嗔心。如果設法對治,就能化干戈為玉帛;如果耿耿於懷,嗔心就會得到滋養,得到強化。所以,念頭都是我們培養起來的。只要不斷賦予其能量,就會使它迅速膨脹,力大無比。
   在我們內心深處,總會有一些陰暗而令人痛苦的心結,我稱之為心靈陷阱。怎樣打開這些心結?首先是通過重新思考來轉換觀念。比如對誰心懷不滿,想起就寢食難安。這就必須認清負面情緒的過患,明白那是在折磨自己,對解決問題沒有絲毫幫助。然後再依所學佛法進行檢討,從而化解情緒。同時,追尋煩惱產生的源頭,從根本予以斷除,而不是一味縱容。對那些不健康的需求來說,滿足只會使之得到營養。所以說,凡夫追求快樂的方式,往往是在製造痛苦之因,和真正的快樂是南轅北轍的。
   這就是一種心理治療,當然還不究竟。究竟的治療,必須開發空性慧並安住其中。具備這種無漏、無限的智慧,也就具備了解脫能力。

   2、成就菩提
   對聲聞行者來說,一旦解脫,就所作已辦,安享涅槃之樂去了。但對菩薩行者來說,不僅要成就解脫的智慧,還要成就利他的慈悲。因為智慧,所以不住生死。因為慈悲,所以不住涅槃。其實,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憫之心,但這種悲心是被我執處理過的,是建立在個人好惡的基礎上,狹隘而又渺小。怎樣才能發起廣大的悲心?首先要學會理解他人,接納他人。
   我們審核一下,自己有沒有理解別人的能力?能夠理解到什麼程度?在什麼層面可以理解,超過什麼層面就不能理解?通常,我們最能理解的就是自己。不論自己做些什麼,哪怕幹了壞事,都能找到無數藉口,但要理解別人就比較難。一方面,在程度上比較淺,只能初步理解;一方面,在物件上比較窄,對不感興趣或有利害衝突的人就不願理解,不願同情。
   再如我們對眾生的接納,有的心中只能裝一個人,有的心中可以裝兩個人,有的心中可以裝更多人,但無論裝多少,終歸是有限的,因為這種慈悲是建立於我執之上。而菩薩道的修行是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就是將自己和眾生視為一體,沒有任何好惡之分,親疏之別。這就必須通過菩提心的修習來打破自我。
   沒有這個處處設置障礙的,才能解脫自在,獲得真正的自由。社會也在提倡自由,如言論自由,信仰自由等等,但這只能給大眾提供一個寬鬆的環境,究竟的自由是在我們內心而非別處。如果內心還有執著和煩惱,即使生存環境再自由,我們一樣會被煩惱所縛,成為我執的囚徒。自由,是相對不自由而言;自在,是相對不自在而言。我們想要自由自在,就必須剷除內心不自由、不自在的生長因素。
   以上,簡單介紹了佛法修學的兩大目標。兩者的共同點都是解脫,不同是在於,僅限於個人解脫還是發願和眾生共同解脫。

三、三士道修學提示

   學習《道次第》,需要瞭解各個環節的修學重點,更要瞭解其中的內在聯繫。這樣才能將不同的修學內容貫穿起來,環環相扣。

   1、下士道重點
   下士道的憶念內容,主要是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皈依三寶等。很多人不願想死,覺得這似乎很不吉利。但不想並不能阻止死亡到來,事實上,死亡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現實。如果毫無準備,臨終時就會措手不及,不想死,可又不得不死,實在是死不瞑目。
   有人說,研究哲學就是為死亡做準備的。其實,生死也是一切宗教的永恆主題,是修行需要解決的重要內容。念死的修行,可以幫助我們審視現有行為的價值,使我們變得更清醒。通常,我們總是忙於工作,忙於家庭,忙於種種享樂。但所有這些,一旦死亡到來,又有哪一樣可以帶走?可以為我們安排未來去向? 
   或許有人會說,活著要有成就感。可成就感又是什麼?今天面對不如你的人,似乎很有成就感;明天碰到遠勝於你的人,又會帶來失落感。只要追求成就感,必然伴隨著失落感,伴隨著挫折感。反之,如果擁有平常心,就不會有這些起伏不定的情緒了。
   想到死亡,想到三惡道苦,想到生命在輪回中的處境,就會發現,尋找生命的依賴和歸宿才是當務之急。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始終都在尋找依賴。少年時依賴父母,依賴老師;成人後依賴家庭,依賴事業。但我們所依賴的這一切是不是真正可靠呢?稍加分析就會發現,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不可保信的。乃至今世須臾不離的色身,最終也是靠不住,帶不走的。惟有三寶,才是我們真正的依賴處。
   三寶,除了佛像、經典、僧伽這些住持三寶外,還有內在的自性三寶。佛者,自性之覺;法者,自性之正;僧者,自性之淨。我們依賴三寶,從究竟的意義而言,正是依賴生命內在的自覺力量。

   2、中士道重點
   從下士道的修行來說,念死無常、念惡道苦可以幫助我們對三寶生起信心。從中士道的修行而言,則能幫助我們生起出離心。出離不是出世,不是逃避這個世界,而是要出離生死,出離輪回。當然,如果我們發願和眾生不棄不離,像地藏菩薩那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屬於菩提心的實踐,另當別論。但我們要知道,菩薩在輪回中是自在的,而不是像我們這樣身不由己,無法自主。有些人可能不相信輪回,那麼,我們是否相信煩惱?是否感到眾生在煩惱中互相折磨?相信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事實上,輪回不只是外在的,因為煩惱就是輪回的實質,就是輪回的源頭。
   漢傳佛教是大乘,不少人因此忽略了出離解脫的修行,甚至將出離心和菩提心對立起來。其實,兩者並不矛盾。出離心是我要出離輪回、出離生死的願望,而菩提心則是把這種願望普及到一切眾生。兩者在目標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出離的所緣不同而已。一是限於個人,一是由此及彼。就像我們的房子著火時,如果只顧自己趕緊脫身,就是聲聞的出離心。如果不忍大眾葬身火海,發願帶領他們共同出離,就是大乘的菩提心。
   但不論發出離心還是菩提心,都要具備解脫的能力。否則的話,利他固然是一句空話,自己也是流轉輪回,難以自保。

   3、上士道重點
   菩提心和出離心的差別,就在於出離物件是個人還是眾生。兩者不僅沒有任何矛盾,而且,菩提心必須以出離心為基礎。如果不願出離,菩提心是不可能真切的。因為你還看不到輪回險惡,即使想著利益眾生,但因為對世間充滿貪著,這種利他心很快會因染汙而變質。就像過去有很多起義軍,開始也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但得到一定利益後,就開始貪著享樂,腐敗變質。這也是因為沒有出離心的基礎,一旦誘惑出現,就被欲望、煩惱和我執緊緊抓住,再也想不到眾生了。
   當你什麼都沒有的時候,想著利益他人似乎不難,因為只要關起門來想想,不需要有任何實際付出,也不需要面對形形色色的眾生。但利他不是一套說法,必須面對眾生去檢驗。菩提心的成就標準,就是對每個眾生都能心生慈悲,而不是把眾生度盡。如果那樣,沒有一個菩薩能圓滿慈悲。因為眾生是無量無邊的,而且菩薩度眾需要時節因緣,並非一廂情願的事。你想利益對方,也許有的眾生未必不樂意:你說佛法好,他還覺得吃喝玩樂好!你說修行好,他還覺得醉生夢死好!
   如果不瞭解緣起的道理,即使有心利他,也可能處處碰壁。我以前講佛法時,常常想:佛法這麼好,怎麼他聽了沒有感覺?後來才發現,所謂好與不好,關鍵是在他是否有這個需要,是否有這個認識。而不是說我們覺得好,對方也會覺得好。其中還涉及每個眾生不同的根機,不同的福德因緣。
   簡單地說,菩提心就是出離心的擴大,是我要利益一切眾生的願望。當我們這麼說的時候,是不是發自內心?是不是迫切想去實現?很多時候,我們會說這樣那樣的道理,但很可能只是說給別人聽的,只是說說而已,並未想到進一步落實。所以,第一步要做的,是把這種說法變成發自內心的願望。這就需要受菩提心戒,通過宣誓,在十方三寶前將這種願望確定下來。然後還需要反復修習,使這一願望落實於心行,並不斷強化,不斷提純。對凡夫來說,即使生起一些高尚的願望,開始也未必很純,往往還夾雜著自我及貪嗔癡,這就需要提純,把其中的雜質一一剔除。
   所以,發菩提心有四個基本步驟:一是使願望變成自己真正的想法,二是使想法成為心理力量,三是從普通心理成為強大的心理,四是從強大的心理成為單純的心理,唯一的心理。這個過程,離不開空性正見的指引。
   正見是幫助我們透徹生命真相,並對世間保持觀照的認知。生命的延續是一個重複的過程,如果看不清其中真相,無非就是重複貪嗔癡,重複凡夫品質,在生命的低級重複中流轉。學佛所要做的,是認識自身潛在的佛菩薩品質,然後不斷熟悉,不斷重複。所以說,修行就是一個擺脫錯誤、重複正確的過程。你重複什麼,你就是什麼。

   對於人生來說,每天想什麼、做什麼極其重要。因為我們想過、做過的一切,都會在內心留下痕跡,形成心靈因果。說到因果,人們更多是從外在去理解,覺得現在做了什麼,將來有什麼報應。其實,和生命的內在因果相比,外在因果是微不足道的。
   從佛法觀點來看,我們的所思所行都是功不唐捐的。因為它是在內心播下一顆種子,是代表某種心理力量得到重複,也是決定生命未來的直接力量。我們未來會成為什麼?關鍵就在於現在想什麼,做什麼。
   生命是緣起的,想法會產生行為,行為會形成習慣,進而演變為性格,演變為人格,並決定未來命運。我們希望未來是什麼,現在就應該從因地努力。過去的已然過去,未來的尚未到來。我們真正能夠把握的就是現在,就是當下這一念。
   《道次第》講到三士道,我還加了一道,就是動物道。如果一個人以生存、過好日子作為生命目標,這種狀態和動物是沒有區別的。因為它們也會覓食,也會為生存忙碌,這是一切動物的本能。如果我們沒有更高的生命目標,和動物實在沒有本質差別。
   我們已經得到暇滿人身,僅僅用來生存,實在是極大的浪費。不要以為我們有多少錢,有多高地位,就代表了今生的價值。其實那都是身外之物,是夢幻泡影。真正的價值,是生命蘊含的成佛潛質。如果忽略這種內在寶藏而向外馳求,實在是得不償失。當然,我們要在社會生存,沒有相應財富是不行的,但不要將之作為唯一目的,那樣就本末倒置了。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踏實修學。依循《道次第》的指引,在建立人道德行的基礎上,進一步修習解脫道、菩薩道,完成生命品質的提升。


   問答:
   問:如何處理出離心和工作、生活的關係?
   濟:出離心並不是對世俗生活的厭惡,而是一種超越。如果定位不准,確實容易和工作、生活產生抵觸。對於在家居士來說,出離心最好和菩提心掛鉤。這樣,我們在保持超然心態的同時,還有積極利益眾生的動力。

   問:大乘學人如何協調求往生淨土、永不退轉與大慈大悲、救度眾生的矛盾?
   濟:往生淨土、永不退轉是一種修行境界,代表你已拿到極樂世界的綠卡,取得長期居留權。之後,就要發心到十方國土救度眾生。尤其是不忘娑婆,想到家鄉眾生還在苦難中,需要幫助,需要救度。兩者是不矛盾的。

   問:什麼是傳承?需要經過某種儀式才能學習《道次第》嗎?
   濟:真正的傳承,在於你對法義的領會,而不僅僅是一種形式。《道次第》的內容和顯教是相通的,我們完全有能力直接從法義本身去把握,那是最直接的傳承。事實上,《道次第》所說的皈依、業果、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都是佛法的基本內容。宗大師的貢獻,是將這些內容各就各位,使之次第井然,層層遞進。所以本論的殊勝是在於建構,而不是法義本身。有些對藏傳佛教盲目崇拜又缺乏教理基礎的人,往往把《道次第》神秘化,這是不利於本論弘揚和大眾學修的。

   問:我很討厭蚊子,怎麼對它們生起理解和同情?
   答:你討厭蚊子,可它並沒有愛憎的分別。在蚊子眼中,我們的身體不過一種營養美味的飲料。就像我們餓的時候回去找食物充饑,在蚊子的感覺中,我們只是可以吃的東西。就像很多人心中,覺得雞是一道菜,從未想到雞也是生命,也有喜怒哀樂,兒女情長。有沒有人這麼去理解雞?以後你們注意觀察,會發現它們和人沒什麼兩樣。有了這樣的平等心,就能對蚊子乃至一切眾生生起理解和同情,而不是從自我出發,本能地討厭,本能地對立。

   問:什麼是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
   濟:沒有原則的慈悲,很可能會縱容對方,對他有害無益。佛教雖然提倡大慈大慈,但對眾生並不是有求必應。抉擇標準就在於,能給對方帶去快樂,帶去利益。眾生有很多要求都是無明的產物,一味滿足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比如吸毒者需要毒品,我們能為他提供幫助嗎?
   方便就是多種手段。比如我們弘揚佛法,需要以各種方式加以引導,但也要有一定原則。如果不擇手段,最後可能會出現很多不法行為,使佛教的神聖性受到玷污。

 


上一篇(阿秋喇嘛 (蔣陽龍朵加參) 回目錄 下一篇(自他相換換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