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寂靜

涅槃之研究

釋性儀 

 

本文榮獲九十一學年度第一學期李炳南、詹煜齋居士獎學金●釋性儀

摘要

 

“涅槃”一詞在四部《阿含經》中經常出現,佛陀說法的本懷就是開示鼓勵弟子觀察世間及五蘊的無常相而修證解脫,以達到不生不滅的境地。涅槃一詞最早出現在《聖婆伽梵歌》,經過《奧義書》至佛陀時代已成為修證得不生不滅解脫的代名詞,佛滅後部派佛教的紛爭,一直到後起的中觀學派及唯識學派,都仍舊討論何謂涅槃,且開展出不同角度的詮釋。從阿含部中,可明確找到佛陀的種種開示,描述涅槃解脫的境界是無上安穩、寂滅、清涼、真實;也就是斷除生死,證得涅槃境界。修證得解脫的方法,則是觀察緣起,修持八正道,舍離五蓋,斷五下分結、五上分結。

 

關鍵字:涅槃 解脫 五蘊 八苦 中道 三十七道品 安般念 五下分結 五上分結 漏盡

 

一、前言

 

涅槃解脫寂滅的境界乃是原始聲聞乘修行者的解脫極果,非常殊勝且安樂。在原始佛教中,世尊說法的本懷是解除眾生的苦惱,因此所有的開示都集中在教導弟子如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世尊本人也修證得涅槃而解脫三界的生死煩惱苦痛,永不退轉地證入諸法的本寂處,是平靜、安穩、清涼、無苦、無熱惱的狀態。明確地為身心常處於熱惱八苦的眾生,指示一條清楚正確的信仰及修行道路,那就是信仰及修行不只為求得世間之種種順利、福樂、成就或過人的五種神通,而是開啟覺性,徹底證悟諸法因緣生、因緣滅的中道而實踐八種正道以趣向無苦的不生不滅境地。掃蕩從古印度思想《奧義書》以來認為有一不滅的梵我永恆存在的錯誤見解。佛陀說涅槃法乃是相對於生死煩惱而說,因為有苦痛,所以教導離苦痛之法,其結果是出離雜染煩惱,名之為涅槃。所以,涅槃的重要性應在於如何去達到,而非只強調涅槃之境界及解脫快樂,若能依佛陀之教導而行,就可體證之。在阿含經中有句話,有八正道就有阿羅漢——涅槃。然而,涅槃離言說相,離文字相,只是相對於生死苦而說有一不生不滅的境地,證悟後的聖者連這個境地也是不存在的。張曼濤先生的《涅槃思想研究》一書可說已徹底的研究了涅槃,包括思想的起源與開展,非常詳盡。

 

本文將以四部《阿含經》及《大般涅槃經》為主,著重在探討何謂涅槃?修證涅槃的重要及如何修證涅槃?研究方法則是以詮釋經文再加以發揮。

 

二、何謂涅槃

 

“涅槃”乃梵文Nirva-n.a 之音譯。就字義解釋,Nir是否定辭,va-n.a是吹,有吹散或消滅之義,此詞在佛教中被借為熄火之意,以表示熄滅貪嗔癡三毒之火,故解脫的聖者稱為證入涅槃。哻其所代表的含義有許多,如清淨、止息、無為、無漏、無死、無上等等。哷佛教的許多用詞承襲古印度思想《奧義書》及六十二派外道哸,但佛陀透過徹底覺悟後修正其概念和用法,如“中道”、“修苦行”都是。哠從四部《阿含經》中佛陀的許多開示,可發現涅槃的意義為寂滅、清涼、清淨、真實。如《雜阿含經》卷二,佛陀告諸比丘:

 

解脫已,于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唎

 

解脫就是于諸世間都無取,無所著,則自覺涅槃。涅槃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的。勉強可說為不生、無熱惱、無雜染、非虛幻、不變化而穩固的狀態。就是要弟子們體察生命的無常及苦痛而透視世間的真實相,對於世間一切不實在且變動的人事物,儘量持守不取著的態度,才容易出離煩惱。從舍利弗的回答也可瞭解雲何涅槃: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涅槃者,雲何為涅槃?舍利弗言:涅槃者,貪欲永盡,嗔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唃

 

一切諸煩惱在《阿含經》中可分為三十種,如貪、慳、誑、諂、怒、惱、嫉、悔、無明等。唋

 

雖然佛滅後興起的部派佛教諍論涅槃的境界及狀態問題,但主要的有餘和無餘涅槃的觀念則和原始佛教的涅槃觀相同。圁有餘涅槃指現世證得解脫涅槃,五蘊依身仍在;無餘涅槃指聖者入滅,舍離五蘊身。此為一般承認且較通行的概念,之後,中觀學派提倡一切法自性空寂,因此說言:“無得亦無至,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涅槃。”圂其涅槃觀和原始佛教的教導仍同。佛陀說涅槃本性是寂滅,只因眾生的煩惱貪執而產生生生滅滅的幻象世間及苦惱,因此教導正確的透過修持而體證寂滅。佛陀少用“本性空寂”來說明,因為印度古來的傳統宗教及《奧義書》思想,存有梵我合一及神我常住的觀念埌,若用“本性”將容易導致誤解有一永恆常住不變的真性,用空寂則被誤解為虛無,因此佛陀多就緣起生滅面來闡釋真理,導引生存于現實苦痛中的眾生有一清楚明確的修行目標,那就是以觀察苦集滅道四聖諦而解脫煩惱苦痛及滅除貪嗔癡三毒,結果就是證得涅槃解脫。堲這是世尊徹底覺悟修證真理後所清楚洞見的真象,也是佛教最吸引理性者的教導,更是引導修行者真正趣向徹底解脫的正道。唯識學派則提到四種涅槃,其中的有餘和無餘涅槃也和原始的思想一樣。埕

 

解脫有兩個層次:一是證入初果,斷除邪見、戒禁取、疑,絕不會再墮落三惡道。另一是證入阿羅漢果,得漏盡解脫,五上分結斷色貪、無色嗔、掉舉、慢、無明,永出三界生死輪回的種種苦惱。寂滅涅槃是佛陀演說佛法的目的所在,因為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世尊鼓勵修行者要欲法、念法、樂法,因為雖無法馬上究竟解脫,但保證可以在不久的未來解脫,或是享受梵天清淨的天樂。其他的未究竟解脫的涅槃,如“五下分結盡,得中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生般涅槃。若不爾者得有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無行般涅槃,或上流般涅槃。”但都已確定不再退轉為凡夫,經過一生或七生或在不還天將取證涅槃。埒

 

三、涅槃在佛法中修證的重要

 

《佛遺教經》及《大般涅槃經》載,佛陀囑咐弟子:“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闇,世實危脆,無堅牢者。”垺“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雖是金剛之體,亦複不免無常所遷。生死之中極為可畏,汝等宜應勤行精進,速求離此生死火坑,此則是我最後教也。”埆

 

佛陀以覺悟者的經驗,認為修證解脫是當務之急,說偈強調:“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垽

 

在四部《阿含經》中,佛陀的說法主要就是勸勉比丘,以修證涅槃解脫為最終目標,因為那是無苦無惱無病、究竟安穩之處。如《雜阿含經》垼中,世尊勉勵諸比丘修持最上、最殊勝的目標就是涅槃寂滅:

 

汝當舍離有身顧念。樂於涅槃寂滅之樂為上、為勝。彼聖弟子已能舍離有身顧念,樂涅槃者,歎善隨喜。垸

 

要修證涅槃解脫,須體會到世間的無常變動劇烈苦,所謂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垶,以及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苦。其中以“五蘊熾盛苦”最為逼迫,因為五蘊習慣性的欲望及貪著取著,沒有外境的逼迫,仍不斷煎熬著身心,這就是佛陀特別強調要修禪定以對治受想熾盛的原因。也才可能體會到其他眾生也有相同的苦迫,而發起精進心,培養解除他人苦的能力。這和菩薩道並不衝突,重要的是不忘失菩提心。佛陀又讚歎涅槃法為最上,如《增壹阿含經》中記載:

 

雲何名為自歸法者,所謂諸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無欲、無染、滅盡、涅槃。然涅槃法于諸法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垿

 

世尊就是為涅槃而為弟子說法的,如《雜阿含經》言:“世尊覺一切法,即以此法調伏弟子,令得安隱,令得無畏,調伏寂靜,究竟涅槃。”

 

世尊為涅槃故,為弟子說法。火種居士,我諸弟子于此法中,得盡諸漏,得心解脫,得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埇

 

如果從第一義諦而言,涅槃解脫和生死苦痛只是相對的,因為有我愛所以要修行解脫,如果無有我則也就無有所謂解脫。如《圓覺經》提到的觀念:

 

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埐

 

雖然此經較晚出,但也完全同于《阿含經》及般若空宗中觀學派垹的說法。

 

《中阿含經》就提到涅槃是相對的:

 

不多聞者,以多聞為般涅槃。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般涅槃。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般涅槃。妄言、兩舌、粗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般涅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般涅槃。埁

 

所以,生死輪回者,以不生死輪回為涅槃了。

 

四、如何修證涅槃

 

修學佛法——覺悟之法,最重要的就是修持實踐。確立正確的修持方法和目標再正精進不放逸夎,就容易成就解脫果。知有生老病死之苦才會發起求涅槃之心,也就是如四聖諦所言要知苦才能斷集,要慕滅(寂滅涅槃)才會修道。

 

求無上安穩的涅槃是名為聖求。《阿含經》中佛陀指出很多的修行專案和法門,依之精勤而修則能解脫生死大苦聚,達到涅槃解脫的清涼境。在《長阿含經》中佛陀演說一切趣向涅槃之法:

 

雲何一法趣於涅槃?謂能精勤,修身念處。雲何二法趣向涅槃?一謂為止,二謂為觀。雲何三法趣向涅槃?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雲何四法趣向涅槃?謂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意念處、法念處。雲何五法趣向涅槃?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奊

 

能精勤修身念處娙,修止修觀,修三三昧,是般若經中最常提倡的修法,修四念處,修五根,其實這些方法都是增上定學的部分,包含於三十七道品中,也就是有系統而又次第清楚的修法,表示若不透過修禪定,是不容易解脫的。另外六隨念娖、七覺支(意)、八正道、九善法、十法,已包含八正道、正解脫、正智。娭安那般那念可俱修四念處,七覺支,所以功德很殊勝。娮以下從他經中概括的舉出歸納的幾個方法:

 

1.修習八正道

 

《中阿含經》言:

 

尊者舍梨子複告諸比丘: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槃。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娕

 

佛陀開示若精進修習戒、定、慧、解脫四種法,能斷生死輪回之苦,即成為人天的上等福田,可令供養者獲福無量。八正道即包含了戒、定、慧、解脫四法。比丘聞法後即斷盡煩惱,於一切法能心開意解,成為阿羅漢。如《大般涅槃經》言:

 

世尊即說偈曰:戒定慧解脫,我若不久聞,不能疾得證。無上正真道。汝等宜精進,修習此四法,能斷生死苦,天人上福田。千二百比丘,即于諸法,漏盡意解,成阿羅漢。娏

 

2.觀察四聖諦

 

在同樣的經中又言,能精勤觀察苦、集、滅、道四聖諦,則能出離生死,到解脫處。在觀察四聖諦中已包括瞭解透視世間的八苦,染著於一切有漏法就是生死苦的主要原因,透過八正道的修持則能解脫,且要精勤為他人宣說此解脫法。世尊在《大般涅槃經》中告諸比丘:

 

有四聖諦,當勤觀察。一者苦諦、二者集諦、三者滅諦、四者道諦。若人精勤,觀此四法,速離生死,到解脫處。……汝等比丘,若於此法,已究竟者,亦當精勤為他解說。娗

 

不淨觀和安般念(數息法)是兩個最主要的修定法門,能夠對治貪愛色身及名色的欲望。一般人最難放下感官(眼耳鼻舌身)的欲望及享樂,因為心的欲望及妄想如猛火熾然,苦痛也就在五欲的享樂之後隨之而來,不僅造下極大惡業甚至喪身失命。層出不窮的社會亂象,都是肇因於此。

 

3.觀五蘊(陰)熾盛苦——生厭、怖畏、防護、離欲

 

《雜阿含經》卷三十一提到:

 

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思惟。於彼法生厭、怖畏、防護。生厭、怖畏、防護已,以甘露門而自饒益。如是寂靜,如是勝妙,所謂舍離。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娊

 

《雜阿含》卷五也提到,於色受想行識離欲、滅盡:

 

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於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娞

 

觀察六根觸對六塵境生六識亦是無常法,不染著,也可趣向涅槃:

 

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涅槃道跡,雲何為涅槃道跡?謂觀察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是名涅槃道跡。娳若比丘眼識於色,不愛樂染著。不愛樂染著者,不依於識。不觸、不著、不取故,此諸比丘得見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識法亦複如是。孬

 

4.修七覺支能得現法漏盡涅槃或阿那含果宧

 

戒清淨義,漸漸至心,由心至見,由見至無猶豫,由無猶豫淨至於行跡,由淨行跡得至於道,由於淨道得至知見,由淨知見得至涅槃。宭

 

5.三十七道品法能令到解脫處

 

諸比丘,我昔為汝說何等法,汝思惟之,勿生懈怠。三十七道品法,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汝應修習精勤思惟,此法能令到解脫處。複次比丘,一切諸法皆悉無常,身命危脆猶如驚電,汝等不應生於放逸。宬

 

然而又不能著於涅槃,只因為有貪嗔癡,所以說有涅槃也。

 

若彼比丘漏盡阿羅漢,所作已辦,舍於重擔。……至於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壞淫、怒、癡之所致也。尃

 

6.佈施也能速證涅槃

 

佈施衣服、飲食、靴履、香華都能各獲十種果報,第十是速證涅槃。

 

若有眾生,奉施飲食,得十種功德:一者得命,二者得色,三者得力,四者獲得安無礙辯,五者得無所畏,六者無諸懈怠,為眾敬仰,七者眾人愛樂,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屖

 

證入涅槃並不同於滅度入涅槃,證入是指出離了一切煩惱、執著及所有生死苦痛的境地,但不一定得馬上滅度入般涅槃,就是連五蘊身都舍離、無作用。《大般涅槃經》中提到魔王要佛陀快快入滅,不要再教導眾生出離煩惱之法,但佛陀回答道:“今者未是般涅槃時,所以者何?我四部眾未具足故,所應度者皆未究竟,諸外道眾又未降伏。如是三答,魔王聞已,心懷愁憂。”屔

 

這也印證前面所提有餘涅槃是聖者斷煩惱證入仍有生身,無餘涅槃則是入滅,連五蘊身都舍離了。其實這也才符合徹底覺悟者——佛陀的本意,本來修證得解脫是當生就能成辦的,得解脫後還需要遊化人間,隨緣說法利益有情,佛陀及諸大弟子阿羅漢都是展現如此的狀況,並不必等到死後才能解脫。

 

五、結論

 

涅槃本是不可言說相,佛陀運用善巧方便從否定、肯定二方面加以闡述,並分析世間苦惱之實相,強調修證涅槃的重要性。而且仔細演說教導修行的方法,不離八正道及四聖諦,出離五欲及觀五蘊,依循三十七道品次第而修,則能除一切煩惱。

 

然而,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故言“悟後起修”,涅槃亦複如是,從原始佛教談到部派,再從部派談到中觀學派及唯識學派的涅槃定義及主張後,最重要的還是依法踏實修持,方不致如貧人數他寶,自無半毛錢。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並非以言說概念而有所差別。大乘的特點是:能頓悟不生亦不滅是涅槃義而正觀空性;然而必須依法而修,因為重要的是:“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峬v

 

參考書目

 

1.四部《阿含經》大正藏1.2冊

 

2.《大般涅槃經》大正1冊

 

3.《圓覺經》大正17冊唐 佛陀多羅譯

 

3.《中觀論頌》大正30龍樹菩薩造

 

4.《成唯識論》大正31護法造唐玄奘翻譯

 

5.《涅槃思想之研究》張曼濤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6.《阿含要略》楊郁文編著臺北:東初出版社1993

 

7.《大乘大般涅槃經》之研究屈大成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8.《原始佛教思想論》木村泰賢臺北:商務印書館1989

 

9.Peter Fingesten East is East Philadelphia: Muhlenberg press 1956

  


上一篇(佛教之涅槃觀) 回目錄 下一篇(什麼是涅盤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