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對眾生苦難不能感同身受

黃勝常

問:在修學大乘菩薩道的過程中,對世間無常之法雖能認同,但對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大災難,不只不能感同身受,常常還覺得跟自己無關。請問黃老師,這是為什麼?

  答:對於眾生的苦難“不能感同身受”,就無法建立與眾生的“同體大悲”。這顯示出我們修“大悲心”的障礙。我們到底造了什麼業,才會起這樣的障礙呢?

  悉達多太子以慈眼觀眾生時發現,原來一切眾生都活在互相欺淩、逼迫、吞噬的生態中,因而得出“世間皆苦”的結論來。

  近代的思想家們也提出“生存競爭;自然淘汰;適者生存”的道理。更有甚者,許多經濟學者認為戰爭是調節人與自然關係的有效手段,換句話說:戰爭是控制人口氾濫的好辦法。

  說開了,眾生之間的基本互動關係就是“爭鬥”。

  我們攀緣到這六道輪回的鬥爭場中來受生,本就帶著極大的爭鬥心來的,我們每個人今生的經歷都在為此作證。且不論在社會上求生存及改善生態的鬥爭,就是在親情和男女之間互動,也只是不斷地爭鬥。例如老是在計較著你欠我的,還是我欠你的;你欠我多,還是我欠你多。講來講去,還是逃不過佛陀的最高總持:“汝負我命,我還汝債。”(《楞嚴經》)

  既然我們都活在這樣的生態、心態之中,對他人的苦難必定不能、也不要去“感同身受”。因為我們的感受應當是“幸災樂禍”才正常呀!

  就算偶爾發起的“同情心”、“憐憫心”,也只不過在表達:

  一,自身對苦難的無力與恐怖;
  二,未能身受的罪惡感與僥倖心;
  三,自欺的幸福感與憍慢心,在找尋力感的體現。

  不管怎麼樣,真正的慈悲心是起不來的。

  只有當我們厭離對世間的貪愛,放舍對三不堅法——身命財的攀緣,出離了世間這個鬥爭場,不再作為競爭者的一員,這時,我們才不再“幸災樂禍”,我們才會有心量去感受別人的苦難。若能“感同身受”,即是大悲!

  問:我是個修學大乘佛法的佛教徒,在面對世間種種弱內強食的現象,不要說發起慈悲心了,連怖畏心都起下來:請問黃老師,該怎麼辦?

  答:這是因為人道對許多弱肉強食的現象賦予了合理化的解釋,譬如許多宗教都認為,天生萬物是上帝神明賜給人類享用的。近代史上也有不少科學家、思想家們,為了替資本主義發展開路,也提出“生存競爭,自然淘汰”的觀點。這種種都在為“弱肉強食”提供合理化的理論根據,我們也中了不少這樣的“毒”,因此難起怖畏心。

  佛子應依佛法中因緣果報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依因緣果報之法,一切眾生都有生老病死,都有成住壞空之時。換句話說,你我及一切眾生都有“弱”時,也都有被“強”者所欺所傷乃至所“食”之時。

  什麼是三惡趣?就是充滿弱肉強食的地方。如果我們於“弱肉強食”不能起怖畏心,則先問自己是不是心甘情願為強者所食?再問問自己是不是心甘情願去三惡趣報到?再問問自己願不願見一切眾生墮於三惡道?願不願見眾生為強者所食?

  如是,怖畏心便發起了。


  【編後語】依據關於眾生的平等心進行自他相換的換位思考,將自己看成災難中的受難者,或將受難者換成是自己,是使自己對他人痛苦“感同身受”,進而擴大心量、發起大慈悲心的有效方法。

 


上一篇(諾那上師為香港修息災護摩) 回目錄 下一篇(什麼是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