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何學佛?

我們學佛後的女人,應該如何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女,做一個合格的居士。

  常聽人說女人是五漏之身,因為女人自身所具的劣根性,故常被人輕賤,乃至自輕自賤。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細想不是沒有其道理,看看女人自身的諸多弱點就不難得知——自私、虛榮、輕信他人、傳播是非、易受人蠱惑……,不是說男人就不具備這些人性的弱點,只是在女人身上似乎體現得更為普遍和突出。

  那麼我們學佛後該如何克服自身的這諸多劣勢,而轉變為優勢呢?讓我們來讀一讀《印光法師文鈔》或許能找到答案。

  佛陀在世時教導弟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一點在《文鈔》中被反復強調。

  在《複焦易堂居士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今之講男女平權者,多皆不知女人之權大於男人多難稱喻,世道之亂,亦由女權不振所致,世道欲治,當令女人無負天職,各各恪守其權,光嘗謂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在家操得大半,以其克盡婦道,相夫教子,于國於家,利在不知不覺中”。

  在《複葉玉甫居士書》中這樣說道:“又世少善人,由於家庭無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要,以人之幼時,日在母側。其薰陶性情者,母邊最多,是以女人以相夫教子為天職,使無賢女,何有賢妻、賢母哉。由是言之,善教兒女,令知三世因果,實為平治天下、正本清源之道……”

  句句良言,曆人耳根,滌人濁思,做好一個母親是何等的不易。母親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榜樣。小思影和陳果如果不是出於對母親的信任或順從,也不會體無完膚,乃至丟掉性命。生命是寶貴的,佛教教我們慈悲為懷,善待生命,尊重生命,愛惜生命,自殺的方式又怎能追求到所謂的“圓滿”呢?母親是個多麼偉大的稱呼,我們能無愧於這個稱號嗎?我們教給了孩子什麼?我們是合格的母親嗎?每一個女人都應該捫心自問。兩個花季少女的不幸遭遇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母愛是純潔無私的,要讓這種愛昇華到幫孩子完成人格的塑造,還需我們不斷地學習前人的經驗,為他們提供正知正見,正確引導他們,以防悲劇重演。所以做個母親不容易,做個好母親就更難了,細細想來,怎不叫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中國出過許多偉大的母親。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一個母親的教育方式對一個人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

  俗話說:家有賢妻夫禍少。每一個人在太陽底下都有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位置是緊要的。有事業基礎和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業,如果需要專做主婦,那就做個高高興興的主婦,用你的智慧打理好全家的生活。無論做什麼都是在修六波羅蜜,轉變觀念不做怨婦很關鍵。

  袁了凡先生的太太不識字,卻幫丈夫行願常做善事,每天做了多少善事就用鵝毛筆在日曆上畫圈記錄,這是何等的賢!

  岳飛夫人李氏謹遵夫訓,成全了岳飛的忠義,柴娘娘識大體、明事理,照顧岳家老小,這是何等的重情重義!

  人們都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好女人,反過來令人擔憂的事也屢屢發生,腐敗官員行賄受賄,多是妻子吹了耳邊風,貪慕錢財、不撈白不撈的心理在作怪,或是第三者為始作傭者,之所以會這樣皆由不常這樣想:“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複不少,但是不饑不寒,何羨大富大貴?樂天知命,隨遇而安。”(《複鄧伯誠居士書》中印光法師語)

  印光法師在《一函遍複》中講:“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愛兒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兒女、惠婢僕實為世間聖賢之道,亦為佛教敦本之法。”

  古有代父從軍的花木蘭,十一歲救父的緹索,今有許許多多敬父母、愛公婆的好媳婦,為我們做出了為孝的典範。

  在圓明講堂,常看到面帶菜色的老阿婆顫巍巍地把一點點積攢起來的錢或衣服捐給慈濟辦,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每天到講堂清理衛生間的75歲的老居士要步行一個小時回家,為的是省下一元錢車錢用來捐助慈善事業。有位拄著拐杖的老居士注意到衛生間的水箱三分鐘沖一次很浪費,就勸告大家節約用水……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讓我們油然而生一股敬意,讓我們體會到他們把佛陀的教化融進了現實生活中,勤儉節約、無私奉獻、利樂有情,在平凡和平實中展示著做人的道理。

  還有很多的義工媽媽,在默默地做著為人服務的善事,講堂電腦間的吳居士、王居士、林居士……生病了還堅持去校對經書,禮拜天也不休息,置一天不得在電腦前呆一小時的忠告於不顧,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從網站瞭解到佛法,從而不被阿彌陀佛東挪西湊的大雜燴歪理所蠱惑,還佛教以本來面目。

  綜上可見,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女,與做一個合格的居士是相通的。作為女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循佛陀的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做一名優秀的女佛教徒。

 


上一篇(借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反思企) 回目錄 下一篇(真實修行平等舍心的五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