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寺的宗喀巴大師靈塔殿

王雲峰

 

宗喀巴大師駐錫卻隆時,至尊文殊懸記說他逝世的時間,即是現在。大師因此想到應當往生他方刹土(即佛國世界)時,怙主無量壽佛現身,壽命獲得延長,直到63歲的時候。所以在那階段中,懸記說大師遺體300年時,將被迎請到印度的說法,如果未做發心(即發願祈禱)和修福佛事以遮止的話,也肯定是懸記所說的時間了。但主要由於一切智(即佛)宗喀巴大師對西藏眾生特別慈悲,並常願大寶佛教在此間西藏長久住世之力,遺體也發生久住西藏之緣,為這裏眾生作福田的廣大加持。由於這一發心之力,及西藏眾生的積善之力,不僅使過去迎請大師遺體的時間得到了延長,而且暫時還肯定不會到來。

  那麼將到什麼時間迎請呢?我們不具神通的一般凡夫,是難以下斷語的。但按佛經所講,所謂釋迦王佛的教法,將從中土向北發展,又由北再往北而大興,後來再度於中土而興盛。其中所說的中土,是指印度,從印度算起的北方,是指西藏。所謂由北再往北而大興,是說從西藏而至霍爾(即蒙古地區)等諸大地區大興起來,此後再漸次返回中土印度興盛起來。現在(著者當時)佛教的主流是:文殊怙主上師宗喀巴的教法,由西藏而至漢、蒙等地興盛的階段,此後才是再在印度大興的時間。揣想在那些先後階段中,或許大師的遺體也有被迎請到印度的可能。

  以上是法王周加巷所說。寫到這裏,我這個才疏學淺的俗人突發奇想:大師的遺體在“文革”中被焚,骨灰融入滔滔雅魯藏布江水,最後向南流入印度大地,是否這即是應驗了至尊文殊的懸記呢?對我這一揣測之言,首先祈請上師、三寶恕罪,同時希望智者指教。

  我們一行懷著虔敬的心情來到新建的宗喀巴大師靈塔殿。走進高敞的殿門,便看見正對殿門、用金黃色的銅皮包裹的臺階狀供案上,低處是一排高低不等的酥油燈,像是用白銀或白銅制做的,呈扇狀排列;高處又是一排呈扇狀排列的金燈,其間有一盞十分別致,是一個銅鑄的人跪在地上,雙手舉燈碗於頭頂。這兩排高低錯落的酥油燈,閃爍著柔和的光芒,映照著供案後的佛像金光閃閃。酥油燈的中間低處,則是一排淨水碗。

  大殿正中靠後,即是高大的靈塔,塔頂直達殿頂,估計從殿基到塔頂至少有六七米高。透過圍在靈塔外的玻璃罩看去,整座靈塔用銀皮包裹,部分地方鎏了金,其間鑲嵌著碩大的紅珊瑚、綠松石、瑪瑙等珠寶。靈塔前面的低案上,主供宗喀巴大師和甲曹節、克珠節“師徒三尊”銅質鎏金像,神態逼真,莊嚴美妙。我們先向大師靈塔拋獻哈達,有幾位拋獻哈達很有經驗,他們先把長長的哈達卷起來,只留下一小段,然後用力斜拋出去,結果拋得又高又遠,有的哈達一直落到塔頂,有的則掛到塔瓶處。之後再從供案旁的小入口走進去,向靈塔前的宗喀巴大師塑像敬獻哈達。大師靈塔的周圍,已見不到歷任甘丹賽赤的靈塔,只在四周的牆壁上,以紅色為底,用金色繪著歷任甘丹賽赤的說法像。

  大家在殿中留連忘返,以各自的方式向宗喀巴大師朝禮祈禱:或向靈塔磕長頭;或頭靠伏在靈塔邊緣,感受大師的加持之力;或順時針沿靈塔轉幾圈,消業祈福。我呢,急急忙忙照完一張又一張像,虔敬地瞻仰靈塔前面帶微笑的宗喀巴大師像,不禁肅然起敬,被他那偉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看著他那慈祥的金臉,從黃袈裟露出的圓滿的右臂,以及雙手在胸前演法的莊嚴姿態,令人不由自主地聯想到600年前大師在西藏所開創的偉大的宗教改革事業。大師17歲一路騎馬及步行來西藏求法,到拉薩之前,就在現在甘丹寺的山腳下駐節,當時大師過著艱辛的求法生活。後來大師以超群的智慧學修贏得了西藏廣大僧俗信眾的崇敬,收徒傳法,又回到這裏講經苦修,之後創建了甘丹寺,最後圓寂于甘丹寺,所以甘丹寺是大師一生事業開花結果的聖地。甘丹寺的建成,標誌了大師創立的格魯派正式以獨立於其他教派的形象昂然卓立於西藏大地,並成為西藏佛教的主宰,進而影響到海內外。甘丹寺在拉薩著名的三大寺中最尊貴的原因,即在於此。

  我再抬頭仰望殿后的大師靈塔,雖然它依然高大精美,但它已不是原來的樣子。以前的靈塔,供奉著大師的法體,為方便人們瞻仰,旁邊有一個小木門,透過木門,能看到大師的肉身。據解放前一些有幸瞻仰了大師肉身的人說,大師的頭髮已長過膝,指甲盤到了上肩,黃帽袈裟,仍如新的一般。對這一神奇的說法,佛教徒是深信不疑的。我也曾聽第六世貢唐倉大師這樣說:“‘文革’中他們要火化大師肉身,從寶塔中抬大師法體時,看到大師頭上長出的頭髮一直拖到腳下,把頭髮盤了幾盤,才隨肉身一起抬出了寶塔。”

  眼前的這座大銀塔,裏面是一座小金塔,是用國家為重修大師靈塔所撥的黃金所建。信教群眾覺得太小,又在小金塔的外面修了這座高大的銀塔。第六世貢唐倉大師晚年的最大心願,就是把外面的大銀塔全部飾金,並在虔誠弟子的捐助下準備了足夠的黃金。可惜世事多變,好事多磨,大師在圓寂前未能實現這一願望。想到這裏,我不禁淚濕雙眼,雖然紅塵滾滾,人心難測;世事無常,變化多端。然而有多少事,成功與否並非是因為客觀條件不允許,而是由於無端的人為因素。但願上師的加持之力,眾生的積善之力,政府的支援之力形成強大的合力,使我們活著的人有福氣實現貢唐倉大師的這一願望吧!

  依依不捨離開宗喀巴大師靈塔殿,我們在寺管會喇嘛的引導下,沿上上下下的石板坡路,到各佛殿朝拜。年輕的華木喬喇嘛,則一個人沿著山間小道,一直走到寺院左首高峻石山的半山腰,去朝拜宗喀巴大師當年靜修的聖跡。後來他氣喘吁吁趕來與我們會合,我問他“去了哪里?”他滿是汗水的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興奮和喜悅,十分自豪地說:“我去了後山朝拜,然後沿寺院轉了一大圈。你沒有去,太可惜了!”我抬頭向高處遠望,那裏隱隱顯出白色房子的輪廓。我也很想去朝拜一下,但看到其他人已向大經堂走去,只好遺憾地對華木喬說:“等宗喀巴大師靈塔飾金工程完成開光時,我一定去朝拜!”

 

相關文章:
甘丹寺創建六百周年 藏傳佛教史地位重要 緣氣:(7986)
甘丹寺 格魯派最早建造 規模最大的寺院 緣氣:(8567)
西藏甘丹寺舉行盛大展佛活動 吸引萬名信眾朝拜佛像 緣氣:(7450)
甘丹寺的大經堂 王雲峰 緣氣:(4177)

上一篇(格魯派始祖宗喀巴大師) 回目錄 下一篇(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