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孝寺皈依讀本》
明生法師 編輯
第一篇關於皈依
1、什麼是皈依?
答:皈依,或叫歸依。皈字是由“白”與“反”二字組成,取反染成淨的意思。皈是回頭、回歸,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依,是依靠、依止。皈依,就是覺悟到今是昨非或感到人生苦惱,然後把我們的全部身心託付、依止三寶。皈依,也指信仰佛教者的入教儀式。
2、為什麼要皈依?
答:生活在這個世間,承受著來自各個方面的種種煩惱、痛苦和壓力,內心很難寧靜。求受皈依就是在尋求精神的家園,以佛法僧三寶為依止,做佛陀的學生,以佛陀的教導作為生活的準則,遵從佛陀的教誨,接受法師的指導,糾正我們在生活當中許許多多錯誤的行為和想法,獲得心靈的寧靜和解脫,去除煩惱、痛苦和壓力,使人生更加幸福、圓滿。
3、所皈依的對象?
答:所皈依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關於佛、法、僧三寶的解釋有很多種,下面簡單介紹受皈依者必須認識的兩種:
其一:佛寶,狹義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廣義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釋迦牟尼涅槃了,現實之中的金、銀、木雕、泥塑等佛像都是佛寶;法寶,指釋迦牟尼佛所宣講的經、律、論三藏教典,是佛告訴我們正確做人、做事的道理;僧寶,是指由四個出家受了大戒的僧人所組成的六和僧團,所有的出家師父都是僧寶之一。
其二、按六祖惠能大師“自性三歸”來解釋,佛、法、僧分別代表覺、正、淨三種道理。佛是梵語佛陀的簡稱,翻譯為中文就是“覺”,所以佛是指每個人都具有的覺悟本性,覺而不迷是為佛寶;法是指每個人本性中的正知、正見,正而不邪是為法寶;僧是梵語僧伽的簡稱,翻譯為中文是“清淨的和合眾”,所以僧是指每個人的清淨自性,淨而不染是為僧寶。
初學佛者,一定要從前面的那一種三寶入手,通過外在的佛像、經典、僧侶來啟迪我們內在自性的覺、正、淨,而不能好高騖遠,直接說皈依覺、正、淨。
4、佛法僧為什麼稱為寶?
答:因為佛、法、僧能夠產生無量的功德,發揮無盡的妙用,能使眾生斷惡修善,能幫助眾生去除精神上的痛苦而獲得快樂、幸福,乃至於能幫助眾生斷除生死輪回,獲得究竟解脫。大家能夠皈依三寶,拜佛、聞法、親近高僧是因為多生累劫所種的的善根、善緣,不是金錢所決定的。佛法僧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就如同世間的無價珍寶,所以把佛法僧稱為寶,是眾生的真正皈依處。
5、皈依有什麼功德利益?
答:皈依三寶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從現實來講,是給我們的心靈找到了一個美好的家園,讓我們的精神有了一個寄託之處,可以淨化我們心靈,提升我們道德修養,改善、和睦我們的人際關係和家庭關係,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從信仰的角度講,皈依三寶就種下了解脫輪回的種子,命終之後得生善處,不墮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據《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講,如果真心皈依三寶,將有三十六位善神日夜衛護,使您獲得吉祥、幸福。
另外,有的寺院或內有寺院的景區,憑皈依證可以減、免門票。當然,如果以此為目的而來皈依,其出發點是錯誤的。
6、信仰佛教必須皈依嗎?
答:信仰是每個公民的個人自由,皈依與否也是個人自由,任何人都無權干涉。佛教的寺院是開放的,不皈依也可以去燒香禮佛;佛教的經典是公開發行的,不信仰佛教也可以閱讀。佛教歡迎所有有情眾生信仰佛教和來寺院皈依,但不會強迫任何人信仰佛教和皈依。
但是,如要信佛,應從皈依三寶著手,皈依三寶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如果不皈依而信佛、學佛,就如同學校的旁聽生,竟管也能學到東西,但是是沒有學籍的,得不到身份的認可。所以,只有皈依之後,並且如法信奉、理解、行持佛教的教規教義,才能稱為真正的佛教徒。
7、我對佛教有好感,也拜佛、誦經、尊敬僧人,但沒皈依,算是佛門弟子嗎?
答:不算,只有皈依三寶了之後才正式成為佛門弟子。想成為真正的佛弟子,是必須皈依的,正如入黨需要宣誓一樣,這是從內心表現出來的一種懇切的承諾、一種渴仰的祈求、一種生命的新生、一種虔誠的皈投,通過如法、莊嚴的皈依儀式,在佛、法、僧三寶前至誠宣誓受持三皈,這不僅是表達自己將三寶作為人生依賴的願望,從信仰的角度來講,由此也能獲得三寶加持,獲得幸福吉祥。
8、除了皈依三寶之外,還需要皈依其他的嗎?
答:皈依三寶就可以了,不必再皈依其他的了,因為佛、法、僧三寶足以指導我們成就圓滿的人生,獲得幸福快樂。而且,其他教派的教主、教典、教徒以及天魔、鬼神、邪師等都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歸依處,所以沒有再向他們皈依的必要。
另外,藏傳佛教中除了皈依三寶之外,還需皈依上師,這在佛教中是比較特殊的教派。但是,在大正藏裏,佛所說的所有經典中也沒有“皈依上師”的語句,按理講,上師也應屬於僧寶之一,所以皈依三寶就可以了。
9、皈依三寶之後,可以信奉其他的宗教嗎?
答:皈依佛教之後,是不允許信奉其他宗教的。因為在皈依的條文中要求皈依的人要“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皈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說。皈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眾。”對於其他宗教,我們可以尊重它,與異教徒之間彼此尊重、和諧相處。至於皈依,則應該皈依究竟圓滿的佛教,不應該舍好求次。
10、皈依三寶之後,可以看其他宗教的書籍嗎?
答:皈依之後,首先是學習佛教的基本規矩和禮儀,然後研讀三藏經典和歷代高僧大德的著述,樹立正知正見,在對佛教的教理有了正確的認識和深入的瞭解了之後,完全可以閱讀其他宗教的書籍,通過比較,相信您會發現佛法的偉大、殊勝之處,絕非其他宗教的道理所能媲美。
11、能否只皈依三寶中一寶或二寶?
答:只皈依三寶中一寶或二寶,這是不可以的。因為佛法僧是構成佛教的三因素,缺一不可。佛陀當初在鹿野苑度憍陳如等五比丘,並為他們講苦、集、滅、道“四諦法”,是佛教成立的標誌。佛陀為佛寶,“四諦法”為法寶,五比丘為僧寶。如果只皈依三寶中的一寶或二寶,這樣的皈依是不完整的,表明您尚不完全信仰佛教,說明您成為佛教弟子的條件尚不成熟,可以暫時不皈依。皈依,必須皈依完整的三寶。
在清末、民國時期,有個別的在家居士,自認為比出家僧人強,認為僧人不值得皈依,自稱“二寶居士”。這是不如法的,因為佛法之中,三寶是不能分家,強予三寶分家,他便破壞了佛法,一個違背佛法而又破壞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學佛的善果,那是永遠不會有的事。縱觀古今中外,佛法高深如維摩詰、勝鬘夫人菩薩居士等,實修實證如傅翕、龐蘊全家,權勢富貴如頻婆娑羅王、梁武帝等國王君主,輩份如佛陀之父淨飯王,文采李白、白居易、王維、蘇東坡等大文豪,這些大德居士沒有誰自稱是“二寶居士”的。自稱“二寶居士”者,是貢高我滿的表現,也忘記佛法是由僧人結集成為經典然後流傳下來的恩德,也是對自己本性中具備“清淨僧寶”的否定。真是佛弟子的話,如果覺得僧人素質、道德低下,大可以出家現僧寶像來振興佛教,而不是自稱“二寶居士”。
12、只有給我們主持皈依儀式的皈依師才是我們的師父嗎?
答:皈依之後,所有的出家僧人都應稱師父,因為我們皈依三寶中的“僧”是指僧團,而不是某一位法師。嚴格意義上講,一位出家僧人是不能稱為“僧”的,四位以上出家並受過具足戒的僧人才能稱為“僧”。主持皈依儀式的皈依師只是“僧”的其中之一,他代表佛教僧團主持皈依儀式,在佛前證明、接受、指導您的皈依。所以,給我們主持皈依儀式的皈依師只是我們的師父之一,所有的出家人都是我們的師父。
13、在這座寺院皈依之後可以去別的寺院嗎?
答:完全可以去,因為佛教是一個整體,不能存在山頭主義思想,不能拉幫結派搞小集團,所有的寺院都是皈依弟子們精神家園,凡是佛教寺院都可以去禮佛上香和參加宗教活動。至於其他宗教的活動場所,如果對佛教沒有全面、深入地認識瞭解者,不去最好。
14、可以多次在不同的法師前重複皈依嗎?
答:可以通過多次皈依來強化、提升皈依的信心,但不要錯誤地以為皈依次數越多功德就越大,因為皈依的功德來源於內心深處對三寶的堅定信仰。也不要以在某某高僧、名僧前受皈依為炫耀的資本,如果對三寶有虔誠和堅定的信仰,一次皈依也就夠了。
15、皈依之後必須吃素嗎?
答:皈依的條文中只要求我們“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徒眾”,沒有規定皈依之後必須吃素。眾所周知,素食不但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也有很大的功德,可以培養、增長我們的慈悲心,所以佛教提倡素食以淨化我們的身心,但不禁止受過皈依的在家居士吃葷。
基於學佛者的慈悲、戒殺,以及為了我們的身心健康,建議大家都吃素,如果因為生活習慣不能做到素食的,佛教也允許吃“三淨肉”或者於一月中在某幾日吃素,以此逐步達到斷食葷腥的目的。孟子曾有“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的話語,所以建議我們皈依學佛之後都吃“三淨肉”。所謂“三淨肉”,即: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專為我而殺。
16、皈依之後可以結婚嗎?
答:皈依只是信奉佛教,成為佛教的在家弟子,不是出家弟子,所以皈依之後是可以結婚,佛教不會干涉的,不存在因為皈依佛教而影響到您的婚姻和家庭的因素。因為佛教是勸人為善,教人善待他人,受持皈依之後反而能促進您的婚姻和家庭更加穩定、美滿、和諧,所以建議您以及您的家人都皈依,共同建立佛化家庭。
17、自己皈依三寶,而家人信仰其他宗教,應該如何相處?
答:佛教是提倡包容、和諧的宗教,對一切有情眾生都要用慈悲心善待,對自己的家人,不管他信不信仰宗教,也不管他信仰什麼宗教,都要真心善待,千萬不要因為信仰的不同而影響到家庭關係。信仰佛教者,更應該比為信仰之前做得更好,先不要想到去改變家人的信仰,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家人,潛移默化,讓他們體會到信仰佛教的人就是好。在適當的時候可以交流彼此宗教的道理,讓他自動放棄原來的信仰,決不可強迫改變他人的信仰。
18、皈依之後每月或固定時期需要向寺院繳納會費嗎?
答:皈依時,寺院要向皈依者頒發皈依證書,寺院要收取皈依證的工本費;皈依之後不需要每月或固定時期向寺院或個人繳納會費。當然,到寺院進香、捐功德款、供養僧人,這些都是取決於自願,佛教不搞攤派,更不會向信眾索要財物。如果您遇到化緣、攤派、索要財物的寺院或出家人,這是違反國家宗教法規和佛教教義的不當行為,您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
19、皈依師的資格是如何認定的?
答:主持皈依儀式的皈依師一般都是由寺院住持擔任,如果住持有事務不能主持皈依儀式,一定都是委託出家、受戒多年,無論是對佛法的學習和修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堪為人師的法師代替,不會隨便找個人草率對待的。而且,在家居士是沒有資格擔任皈依師的。
20、皈依者的法名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答:一般在皈依的時候,會給皈依者取一個具有佛教氣息的法名。常見的前面一個字是代表皈依的輩分,後面一個字一般都是您名裏的一個字,如果您的名中的字不合適,也有可能會另外給您一個字。當然,如果有緣的話,師父也可能會不按輩分,給您取一個很有個性的法名。
皈依按字輩取法名,決不是有私家收徒拉小集團的目的,其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因為皈依師的宗派和法脈傳承,各個宗派或法脈都各自的字輩流傳下來;二是改一個具有佛教氣息的法名,可以給皈依者在修學的道路起到鼓勵、鞭策、警醒的作用。
21、皈依的居士能姓釋嗎?
答:皈依的在家居士,法名是不會更改您原來的姓氏,也就是說在家居士是不能姓釋的。釋是出家僧人法名用的姓,來源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個字。中國僧人姓釋始于東晉道安法師,道安法師宣導:“佛以釋迦為氏,今為佛子者,宜從佛之氏,即姓釋。”佛在《增一阿含經》中也告訴門下弟子:“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于如來所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無複本姓,但言沙門釋迦子。”“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由經文可知,沒出家的皈依居士是不能用“釋”為姓的。
22、可以代替他人皈依、或者遙受皈依嗎?
答:皈依的完成,首先是在自心中對三寶有信仰,願意皈依三寶,並懂得皈依的意義,然後由僧人主持舉行皈依儀式,迎請諸佛賢聖降臨壇場證明功德,以莊嚴的儀式讓受皈依者對三寶生起堅固的信心。
如果別人不信佛,代替他皈依也毫無用處的。但是,在民國時期的印光大師曾有過通過書信收皈依的先例,但是印光大師決不是草率了事,在《印光大師文鈔》中他告訴受皈依的人:“汝人在數千裏外,遙祈受皈。禮宜預於三日前,朝暮志心禮佛,或二十四,或四八,或百八若干拜,以懺宿業。至本日清晨,即於佛前禮拜畢,自宣我弟子某某,遙稟吾師印光之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從今以往,乃至壽終,決不皈依天魔外道,及外道典籍,與外道徒眾,一頂禮。如是三說,三頂禮。再拜若干拜,即已。”
所以,我們不提倡代人受皈依或通過書信、電話、網路歸依,如果沒有特殊原因,還是請到僧人處接受皈依,即使舉行簡單的皈依儀式也是好的。
23、皈依有些什麼條件?
答:《全國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第三章,第十條規定:“皈依三寶,須本人自願,愛國守法,品行端正,有一定信仰基礎,經佛教徒介紹,皈依師方可接受。接受皈依弟子,應鄭重如法進行。皈依須填表登記個人姓名、簡歷及介紹人等,交寺院保存。”
另外,患有精神病者,以及神志不清者,不能皈依。
24、皈依之後有些什麼要求?
答:凡受了皈依的居士,要自覺遵守三皈依的相關條文和所受持的戒律,維護佛教的良好形象,不得看相、卜卦、劃水治病、裝神弄鬼等,不得和邪教、外道廝混。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儘量參加佛教的集體活動,積極學習佛法知識,不得信奉邪說異端,不得借修寺庵之名,串門化緣,騙取錢財;不得在寺院僧人之間撥弄是非,造成僧團不團結。要尊敬父母師長,和睦家庭,敬老護幼,團結鄰居,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25、在正授皈依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答:有。據聖嚴法師所著的《戒律學綱要》中講:歸依的緊要關頭,便在三說三歸的正授之時,納受三歸依的無作戒體,也就在此正授之際。最好能於正授三歸之時,作一種觀想:說第一遍三歸依文的時候,由於自己的發心功德,感得十方大地震動,並有功德之雲,從十方地面冉冉上升;說第二遍三歸依文的時候,十方湧起的功德之雲,徐徐彙集於自己的頭頂上空,結成華蓋之狀;說第三遍歸依文的時候,此一雲集的華蓋,即成漏斗之狀,緩緩下注於自己的頂門之內,遍滿於全身,並由身內擴展出去,使自己的身心,隨著功德雲的擴展彌蓋,而充塞於十方世界——到此為止,自己納受了三歸的戒體,自己的身心,也跟戒體的功德一樣,與宇宙同等體量了。
26、皈依之後,皈依者的正規稱謂是什麼?
答:皈依之後,佛經中把皈依者男的稱為“優婆塞”、女的稱為“優婆夷”。優婆塞翻譯為中文就是近事男,義為親近、奉事三寶的男性;優婆夷翻譯為近事女,義為親近、奉事三寶的女性。
現實生活中,僧人一般把皈依者稱為“居士”,或冠其姓或法名稱“某某居士”,居士對僧人則自稱“弟子”或“三寶弟子”,居士相互之間則統稱“師兄”,或冠其姓稱“某師兄”,但無“師弟”、“師妹”的稱呼。
27、皈依之後要遵守哪些戒律呢?
答:皈依之後,除了要遵守“終不皈依天魔外道;終不皈依外道邪說;終不皈依外道邪眾”外,佛教還提倡皈依弟子要遵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條戒律。佛教五戒,其內涵與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常完全一致,不殺生是為仁,不偷盜是為義,不邪淫是為禮,不妄語是為信,不飲酒是為智。五戒是做為一個人所具備的基本準則,遵守此五戒,下一世還能得人生,這一生也能得到五種善報:不殺生得健康長壽報;不偷盜得財物富饒報,不邪淫得愛人忠貞報,不妄語得真實信用報,不飲酒得聰明智慧報。所以,要想得到圓滿幸福的人生,請受持佛教五戒。
佛教是非常人性化的宗教,對有些暫時還遵守不了的戒律,比如不飲酒這條戒律,因為工作應酬的需要不能遵守,是可以選擇暫時不受持這一條戒律的。也就是說,對五戒中的某一條戒可以選擇受持或者不受持。能夠五戒全受是最好不過,受持五戒名為滿分優婆塞(夷),受持其中的四戒名為多分優婆塞(夷),受持其中的三戒名為半分優婆塞(夷),受持其中的二戒名為少分優婆塞(夷),受持其中的一戒名為一分優婆塞(夷)。
28、能具體說說五戒的內容嗎?
答:對於五戒的內容,簡要說明如下:
不殺生:即不得故意殺死人和一切有生命的動物。殺父母、殺老師、殺聖賢的罪最重;其次殺人也構成重罪;殺動物的罪相對為輕。對於家裏的蟑螂等害蟲,以驅走為宜,如果誤殺,當替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淨土。不殺生相當於儒家所講的“仁”。
不偷盜:凡是有主之物(包括集體、公有財產),未征得物主的同意,不得故意盜取、騙取、強奪、霸佔、吞沒、偷稅或變相據為己有。構成重罪的是盜取或佔有財物的等值金額夠所在國家的法律判處死刑。不偷盜相當於儒家所講的“義”。
不邪淫:除了夫歸之間正常的男女關係外,不得與其他任何男女發生性關係。當今社會的賣淫、嫖娼、包二奶、當第三者,都屬於邪淫範圍。邪淫的罪過,分為三品:與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親行淫者,為上品罪;與夫婦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為中品罪;與自己的妻子于非時、非道行淫者,為下品罪。不邪淫相當於儒家所講的“禮”。
不妄語:不妄語包括不妄言、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四個範疇。妄語是說反話,不是言是,是言不是;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言聞,聞言不聞。兩舌是挑撥離間,東家說西,西家說東。惡口是譭謗、攻訐、罵詈、諷刺、尖酸、刻薄語等。綺語是花言巧語、誨淫誨盜、情歌豔詞、說笑搭訕、南天北地、言不及義等言語。受了五戒的人,皆應隨時檢點自己的言語,不得故意說以上四類言語。妄語之中,出於欺騙的目的,自己未證聖果聖法,而自稱已證聖果聖法,以及妄說見佛、見菩薩、見鬼神等,這些名為大妄語,罪過最重。不妄語相當於儒家所講的“信”。
不飲酒:不得故意飲酒、吸食毒品和麻醉藥物。釀酒雖然不傷生害命,飲酒也不犯法,酒卻最能使人犯罪,由於酒精的刺激,可以罵人、打人、殺人、強姦、放火。因為飲酒之後可能導致罪惡行為的產生,為了遮止因飲酒而造成犯戒的罪惡,所以佛教制定不飲酒戒。不飲酒相當於儒家所講的“智”。
第二篇佛教基本常識
1、何謂佛?
答:“佛”是梵語“佛陀耶”的簡稱,意為智者,覺者。“佛”之一字有體有用,從其本體上講是智慧,從其作用上講是覺悟。所以,佛也就是證得究竟圓滿的智慧的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
按“佛”的字形上來講,左邊為“亻”,右邊為“弗”,合在一起即不是人,不是一般的凡人,是證悟到宇宙人生真理的聖人。也說明了佛從人中來,他通過修行,斷除了所有煩惱,證得了圓滿智慧,從而成為大眾共同尊重的人。
2、何謂佛教?
答:淨空法師對佛教的解釋是:“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知覺名佛菩薩,不覺為凡夫。修行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看法、想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佛教的修行綱領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並以戒定慧三學,以求達到此目標。修學的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事修六度,遵普賢行願,歸心淨土。佛之教化能事畢矣!”
簡單來講,佛教是一門教育。
3、佛教教育的綱領是什麼?
答:七佛通誡偈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首偈語概括了佛教的內容和佛教徒應遵守的基本守則。“諸惡莫作”就是所有一切惡事、壞是都不要去做;“眾善奉行”就是所有一切善事、好是都要努力去做;“自淨其意”就是要清淨自己的意識,淨化、純潔自己的心靈;“是諸佛教”就是說這是所有佛的教化綱領。
4、佛與我們的是怎麼樣的關係?
答:我們稱佛教教祖為“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是最初的老師,根本的老師,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與佛是師生關係。信仰佛教的人都是佛的弟子,佛的弟子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尼七眾。
在理上講,一切有情都有佛性,只要我們努力按照佛所教導的方法去修行,都可能成佛。佛是已成之佛,我們是未成之佛,所以我們與佛是平等的關係。佛不同其他宗教的上帝或真主,上帝是至高無上、是唯一的,不可能人人都成上帝;而佛教,人人都可以成佛。
5、何謂菩薩?
答:菩薩,梵文菩提薩埵,簡稱菩薩,意譯是“覺有情”,就是已經自覺並努力幫助他人覺悟、尚未覺行圓滿的人。簡單來講,菩薩便是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眾生以覺他的有情眾生。從廣義上講,一切利益他人、幫助他人的人,都可以稱之為菩薩。
答:佛教強調我們自心的作用,如佛經中講的“是心是佛”,入惠能大師講的“菩提只向心覓”,所以佛教注重的是內心智慧的開發。但是,障深慧淺的眾生要開發內心的無漏智慧,尚需借助外在的事物來提醒,寺院塑佛菩薩的形象不是用來搞偶像崇拜的,佛菩薩的塑象其實是形象教學,每一尊佛菩薩都有他的光輝事蹟,每一尊佛菩薩的名字、形象都蘊涵很深的教育意義,代表了某一種道理,寺院塑造佛菩薩的形象,就是在提醒大家要學習佛教的道理、學習佛菩薩的事蹟和行為,在禮拜時通過觀想來淨化我們的身心,不是在搞偶像崇拜。如果把佛像當成偶像來崇拜,那就誤解寺院塑造佛像的目的了。
7、寺院中的哼哈二將代表什麼道理?
答:哼哈二將是民間的通俗稱呼,佛教稱之為“水火金剛”,是佛寺鎮守山門的金剛力士。水火金剛同塑於一處,是體現出佛門包容的教理。對一般人來說,水火是不相容的,但是佛教提倡包容,所以把水火金剛同塑在寺院山門處,提醒大家到寺院來了之後要學習佛門的包容,建立和諧的人際、社會關係。同時,也提醒人們進寺院來要注意防水防火,因為寺院大多是木質建築和清淨之地,所以大家進來之後就不要亂扔煙頭(防火)和亂吐口痰(防水)。
8、彌勒代表什麼道理?
答:彌勒是梵語的音譯,意譯為慈氏。佛教對“慈”的解釋是給與眾生快樂。我們現在看到的彌勒像是我國五代時期浙江奉化雪竇寺布袋和尚的形象,他身寬體胖、大肚能容、笑容可掬的形象代表了佛教的大慈,因為要給別人快樂首先要自己快樂。要怎麼才能獲得快樂呢?學彌勒菩薩大肚量,包容一切,以大慈心,現喜悅相。給別人快樂是佛教對慈的解釋,要想給與別人快樂,首先得自己快樂,彌勒笑呵呵的塑像正是在說明這個道理。
9、四大天王代表什麼道理?
答: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天王”,俗稱“四大金剛”。
東方持國天王,“持國”的意思就是熱愛國家、護持國土,保護人民。他手持琵琶,琵琶,代表緩急適中,做事不可操之過急,要行中道,就像彈琴一樣,弦松了,彈不響,弦緊了,它就斷了,只有緩急適中,諸音微妙,辦事才能圓滿。
南方增長天王,“增長” 就是告訴我們的德行要增長、品德要增長,乃至學問、智慧、才藝、能力都要增長,包括我們的生活水準也要提升。他手持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寶劍,在佛教中代表智慧,掌握了智慧,幹什麼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西方廣目天王,“廣目”,即能以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也是在提醒我們在生活中要開闊眼界多觀察,細心觀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遇事更要多觀察,眼見為實,不能道聼塗説。他一手握龍,一手拿珠子,龍表示變化,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珠子表不變,因為萬事萬物的變化中也有不變的規律。這是告訴我們,多觀察就可以掌握萬變的事物,獲得不變的規律,才能從容應對人生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情況。
北方多聞天王,“多聞”,是在提醒我們要廣學多聞,要多聽別人的別人的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這位天王手拿一把傘,傘有防護的功能,這是告訴我們,外要防日曬雨淋,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內要防我們的心靈不要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所侵蝕,只有具備健康的身心,才能為大眾作貢獻。
10、韋陀有什麼含義?
答:韋陀菩薩為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將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將之首,是僧團、寺院及齋供之最著名的護法神,職責是護法安僧。他將護持賢劫千佛中九百九十九尊佛出世,為他們做護法,是賢劫中最後以為成佛者,名樓至佛!
他面如童子,表示對佛教懷有赤子之心;手持金剛降魔杵,表示有能力摧邪輔正、除魔衛道。韋陀塑像有三種形式,分別代表不同的含義:其一、韋陀雙手合十,降魔杵橫在胸前,這也表示合十歡迎外來的僧人在這個寺院掛單常住,這是十方叢林寺廟標誌之一;其二、手中的降魔杵是觸地而立,降魔杵觸地是暗示這個寺院資金、物資雄厚猶如大地,能夠承受外來僧人在這個寺院掛單常住,也是十方叢林;其三、韋陀的降魔杵則或扛於肩上,表示此寺為子孫寺廟,不歡迎外來的僧人在這個寺院掛單常住。
11、文殊菩薩代表什麼道理?
答:文殊,全稱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吉祥,因他出生時,家裏出現十大吉祥瑞兆。西元前六世紀,與釋迦同時代,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婆羅門族姓,父名梵德,從母右脅而生,身紫金色,墮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寶蓋,隨複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相同。在大乘佛教裏,文殊是諸菩薩上首,駕獅子侍釋迦如來之左側,文殊以“大智”著稱,為七佛之師,代表理論。文殊的塑像有多種,獅子,表示智慧勇猛威武。有的手握蓮華,象徵智慧的高尚純潔;有的手握寶劍,表示智慧能斷除一切煩惱;有的騎乘孔雀,表示飛揚自在。其在中國的應化道場在山西五臺山。
答:梵語三曼多跋陀羅,譯曰普賢、遍吉,此菩薩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純一妙善,故稱普賢。普賢以“大行”著稱,代表實踐。他與代表理論的文殊菩薩相結合,表示佛法的圓滿成就。普賢侍釋迦如來之右側,乘六牙白象,白表示自性法身清淨無染,象有大力,堪能負重,表示普賢行願廣大,難行能行,能普渡眾生;六牙象徵菩薩修行的六度法門。其在中國的應化道場在四川峨嵋山。
13、觀音菩薩代表什麼道理?
答:觀世音菩薩在諸菩薩當中以“大悲”著稱,《六祖壇經》裏說:“慈悲即是觀音”,所以她代表大悲。她相貌端莊慈祥,手持淨瓶楊柳,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普救人間災難。在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她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觀世音菩薩過去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未來阿彌陀佛涅槃後,將補處成佛,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她在中國的應化道場在浙江普陀山。
14、地藏菩薩代表什麼道理?
答:據《地藏十輪經》講,由於此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為地藏。地藏菩薩塑像多為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寶珠。所謂“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地藏菩薩像座下有一頭形似獅子的怪獸,名曰:“諦聽”。
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咐囑,在釋迦寂滅後、佛彌勒降生前這段時間裏,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地藏菩薩就到最艱苦的地獄裏度罪苦眾生,解除其苦厄,並立下大誓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因此地藏在諸菩薩中以“大願”著稱,因為地藏菩薩的大願是為了救助他的母親而發的,所以地藏菩薩也代表“大孝”。其在中國的應化道場在安徽九華山。
答:阿彌陀佛,意譯為無量光佛,或無量壽佛。在佛教中,光明象徵智慧,長壽是因為有福德,所以阿彌陀佛代表智慧無量、福德無量。阿彌陀佛現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前身原是國王,後放棄王位,出家為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大願,通過無量劫修行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曾經發願:願意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只要稱念他的佛名,臨命終的時候,他就會來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佛弟子見面念阿彌陀佛,除了祝願對方智慧無量、福德無量之外,還有提醒要時常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的意思。
答: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又有人稱之為消災延壽藥師佛,為東方琉璃淨土的教主,在中國佛教一般用以祈求消災延壽。相傳他在成佛時曾發下十二大誓願,願除一切眾生病苦,治無明痼疾,令一切眾生身心安樂。藥師佛能夠醫治百病,解除各種頑疾苦痛,消災延壽,減除災害病苦,免除九橫死之災。藥師佛像一般是左手執藥器,名無價珠,右手結定印,身披袈裟,結跏趺坐於蓮花臺上。藥師如來的脅侍菩薩,一般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合稱為“東方三聖”。
答:佛祖釋迦牟尼,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在今尼泊爾境內與印度交界的提拉科特)淨飯王的兒子。本名喬達摩·悉達多,為悉達多,意為“一切義成就者”,他出生於西元前623年。當他十七歲的時候,國王為他娶鄰國公主耶輸陀羅為妻。太子娶妻生子後,向他父王請示出宮遊玩,國王同意他的請求。太子乘車出遊了東西南北門,看到人生老病死的慘境,感悟到人的生命無常。他慎重思索,如何才能解脫人生諸苦。回宮後,他向國王請求出家修行,遭到國王拒絕。於是他乘馬離宮,四天神托起太子的坐騎逾越城池而去,這一年他29歲。他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經過六年茹苦修行,35歲時,在佛陀迦耶菩提樹下,經過七天七夜的禪思靜慮,戰勝了來自各方面的煩惱魔障的干擾,終於徹悟了人生無盡苦惱的根源和解脫輪回的方法,獲得了無上大覺而成佛。此後他創立了能使眾生離苦得樂、圓滿解脫的佛教,被大眾尊稱為釋迦牟尼,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悲智雙運,究竟圓滿,故號為能釋迦牟尼。如果簡單來講,釋迦牟尼就是“釋迦族的聖人”、“釋迦族的智者”的意思。
寺院大雄寶殿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像,多以坐像為常見,也有立像和臥像的。坐像是釋迦佛佛結跏趺坐於蓮臺上,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說法印。頭上有肉髻,螺發,雙耳垂肩,眉目修長,雙眼微睜。眉間有白毫,背後是火焰紋的圓光。
第三篇 佛教基本禮儀
一、到寺院進門有什麼規矩?
答:入寺門、殿門,靠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門的正中央。進時,若靠門左側行,則先邁左腳入,從右側行則先邁右腳入。藏族認為,門檻是佛的肩膀,不能踩或在上面蹲、坐。漢地則沒有這種認為,但為了自身的安全和形象,進出還是不能踩,或在上面蹲、坐。入殿內,須身心恭敬,言行舉止需要莊重,不得輕浮粗魯。
二、在大雄寶殿拜佛有什麼禁忌?
答:進入大雄寶殿首先是禮佛,禮佛完畢之後方可瞻視或繞行。一般來講,大雄寶殿中央有一個大的拜墊,那是寺主或舉行佛事時主法的法師用的,一班人不可在上面禮拜。大拜墊後面有三個小一點的拜墊,我們可以在這三個小拜墊上禮佛,或向兩旁的墊凳,按佛像的男左女右去拜用。拜時應自莊重,不苟言笑,不必管別人的訕笑與輕視,一心禮佛。凡有人在禮拜時,不可在他的頭前行走。
三、見到僧人應如何對待?
答:見到僧人不能直呼法名,應稱師父,或稱法師;如果知道是方丈應稱大和尚。見到僧人應合十、問詢或頂禮。合十,合掌當胸,合十為禮,此禮等於問好之意。問訊,先合掌當胸(合十)稍彎身,合掌之手順著向地時,立即將右手之中、無名、小指疊於左手之中、無名、小指上,二手之食指尖相結作半圓形,不可為尖形,二手之拇指尖也相結,直身,此禮舉向上至兩眉際間,此手印叫毗盧遮那印。向他頂禮時,假若他說一禮,不必在繼續強拜,凡人禮佛、坐禪、誦經、飲食、睡眠、經行、入廁的時候,俱不可向他禮拜。見僧人對面行來,應側面合掌,讓僧人先過。對僧人尊敬會增加自己的福德。
四、為什麼要拜佛?
答:大凡信仰,是有一個崇敬的物件和崇敬他的思想與主張。宗教的信仰,也如是。對他所崇拜的教主自然會禮拜、讚歎、仰慕,由此產生出一股宗教氣氛,使靈性發韌而昇華。有的宗教只是做些祈禱,而不主張禮拜“偶像”。佛教主張禮拜佛、菩薩聖像,當然它有很豐富含義在內,不是偶像崇拜。
佛在世時就有佛像的存在,當時優填王因思念佛陀,就用旃檀木雕刻了佛像,為造佛像之始。《圓覺經》說:“若複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故最初的佛像是弟子們為了解決對佛陀的思念而造的,有見賢思齊的作用。佛經說:“禮佛一拜,罪滅河沙。”諸經典中,常贊禮拜、供養佛像之功德利益,故今佛弟子以佛像做禮拜、供養、觀想之修持所用。
同時,拜佛也是一種運動,對身體有極大的好處。
五、禮佛的動作應該如何做?
答:拜佛宜從佛制,其拜與俗制不同,茲將拜法詳述如下:
1、兩手(十指併攏)和掌(斜向上)當胸,站於蒲團之前,兩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離約二寸左右,足尖距離約八寸;
2、分右掌向下,按於蒲團之中心,左掌不動,兩膝跨開,跪於蒲團上;
3、以左掌按於蒲團之前左邊;
4、以右掌從中心移於蒲團之前右邊,兩掌相離六寸許;
5、以頭按於兩掌中間之蒲團上;
6、以兩手掌向外邊翻轉(手心向上,意在以兩手承佛足,頭面接足禮);
7、以兩手曲指反轉,仍按於蒲團之原處;
8、頭離蒲團由伏而起;
9、以右掌移於蒲團之中心;
10、以左掌離蒲團,置於胸前如合掌之狀;
11、以右掌用力撐起(兩膝同時離蒲團),合于左掌當胸,此為一拜,至少三拜,多則以三數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12、拜畢後尚有一禮,如世俗之作揖,名曰問訊,乃剛拜畢兩手合掌當胸時,即以所合之掌微側向下(是時鞠躬)放至近腹處。後以右掌置於左掌之內,疊成拳式,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齊(是時已直齊躬),再以兩手徐徐放下合掌當胸,手心向上,右手疊至左手至上,兩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也,此為拜佛禮畢,頭再略一低而已,手便撒開而退。
六、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答: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 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七、供養佛、菩薩一定要燒香嗎?
答: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淨平等)也行,佛教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來供養佛菩薩,但絕對不可以用酒肉等葷腥之物來供養佛菩薩。其實,最好的供養是善心、虔誠心、清淨心,既不花錢,又環保。
八、燒香的含義是什麼?
答:第一、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第二、表示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第三、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癡”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九、禮拜佛菩薩,上幾支香為宜?
答: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十、為什麼有的寺院不許燒大香?
答:寺院是公共活動場所,一般會限制燒大香,加上節假日人流量多,燒大香稍為不慎就會灼傷他人,濃煙滾滾,不利環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無邊罪業。一定要燒大香的信眾,可將大香交給寺院管理人員,同意安排焚燒,焚燒時,寺院裏的法師也會為你們祈禱。
十一、應該怎樣上香?
答:上香時,將香點燃後,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杆,大姆指頂著香的尾部,安置胸前,香頭平對菩薩聖像,再舉香齊眉之後,放下平胸,開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時默念:“供養十方三世三寶。”第二支香插右邊,插時默念“供養曆生父母師長。”第三支香插左邊,插時默念:“供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和我某某的冤債障類。”
插香的第二種方法是先右,念:“誓斷一切惡。”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後中,念:“誓度一切眾生。”
插香的第三種方法是最簡單的,和第一法一樣,但念得比較簡單,第一支香插中間,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念:“供養法。”第三支香插左邊,念:“供養僧。”總括而簡單。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願此香華雲,直達三寶所(或念:“直達諸佛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
如果是上環香,就要以點燃之處向佛,兩手像持長香的方式一樣,舉香時,只要口中默念:“供養十方三世三寶。”願此香華雲,直達三寶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時,就要用雙手大指和食指拿著香的兩頭,中指、無名指、小指都張開伸直,高舉齊眉,前後放進香爐;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過送入;第二支則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樣。觀想默念的方法都和上長香時一樣。
第四篇授三皈、五戒儀軌
(壹)、授居家二眾三皈儀規
(一)請師
- 受三皈依者齊集大殿對面立。
- 鳴引磬,接鐘鼓,轉向上;頂禮三拜,一問訊。
- 轉身再對面立。
- 引禮師引為首者,迎請和尚。
- 和尚到大殿已,頂禮三拜;為首者執香旁立。
- 和尚升座,拈香,斂衣而坐。
(二)禮佛(舉香贊)
性覺靈明,寂照真常。昔迷今悟露堂堂,三寶是慈航。一瓣心香,皈禮法中王。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三)求受皈依(維那師雲)
夫宅中寶藏,非指示而莫曉;衣裏明珠,必解說而方知。若不依僧,安能聞法?苟非佛法,無以出塵。今居士等,身處世俗,念欲皈真,理須求請明師,乞受淨法。我今為汝等恭請某堂上某和尚,為汝等作三皈本師。請師之語,汝合自陳。恐汝未能,我今教汝。稱自己名(受皈依者,即各稱自己法名)。其餘言詞,皆隨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o o(各稱法名)今請大德為三皈本師。願大德為我作三皈本師。我依大德故,得受清淨三皈。慈憫故!(如是三請,每請一叩首,第三遍“慈憫故”上加一“大”字。然後長跪而聽。)
(四)和尚開示(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等,汝今既已殷勤申請,可為汝作三皈本師。所有言詞,聽我開導。
原夫佛未禦宇,邪師說法,言皆是妄。法不契理,盲引癡愚,欲升反墜。佛出世間,如杲日麗天,群昏灼破;似皓月當空,諸有清涼。諸佛誠為反邪歸正之導師,與樂拔苦之慈父!良以一切智,窮徹因果,若性若相,靡不實知。兩足尊,圓滿福慧,若折若攝,無非利物。自佛始證無上菩提,初游波羅奈國,耶輸伽父,信受三皈。教源肇起於西天,法水漫流於東土。直至於今,在家二眾,四生九有,咸沾恩澤。汝等欲受三皈者,准律所明,共有五種三皈:一、翻邪三皈;二、五戒三皈;三、八戒三皈;四、十戒三皈;五、具足戒三皈。然今所受,是第一種三皈也。複於所皈三寶,而有住持一體之別。若不知之,恐執相昧理,偏理廢相。是故我今先為示明:
所言“住持三寶”者,如來出世,夜觀明星,樹王得道,是為“佛寶”;依一實相,說四諦法,是為“法寶”;初度陳如五人,召善來比丘,是為“僧寶”。佛滅度後,以刻鑄圖繪如來遺像,是為“佛寶”;貝葉黃卷,三藏聖教,是為“法寶”;剃發染衣,嚴淨毗尼,紹弘佛化,是為“僧寶”。所言“一體三寶”者,以一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雙忘雙照,三智圓覺,是自性“佛寶”;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是自性“法寶”;此覺慧與理事和合,是自性“僧寶”。而住持一體,悉稱寶者,不為世間法之所侵淩故,不為煩惱之所染汙故。
所言“皈依”者,《顯宗論》雲:“救濟之義。以皈依三寶,能息無邊生死苦輪,遠離一切大怖畏故。”須知,舍住持三寶,別無一體三寶;離一體三寶,更無住持三寶。住持是相,相即性中之相;一體是性,性即相中之性。性如鏡面,相如影像,鏡裏觀花,花不離鏡;水中望月,月不在水。亦真亦假,如夢如幻;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性相一如,二而不二。迷之者,流轉生死;悟之者,成等正覺。
汝今既能深信皈依“住持三寶”,則本有“一體三寶”,法爾具足。如是性相不乖,理事雙明,方為真正受三皈者。(上文請再詳講一遍)汝等已諦聞我語,能一一信解否?
(受皈依者應即答雲):“能解。”
汝既能解,能一一如法受持否?
(受皈依者應回答雲):“能如法受持。”
(五)請聖(和尚鳴尺,開示雲)
善男子!汝等既能如法受持三皈者,應當先請十方三寶,以為依怙之尊。次屈一切萬靈,而作鎮嚴之主。汝等起立合掌,至心作觀,隨我啟請。稱自己名。(受皈依者稱自己法名o o)
(和尚起座,拈香作梵。海眾合掌,齊音同和)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o o(各稱法名)一心奉請:
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證明受皈。(三請,每請一叩首)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o o(各稱法名)一心奉請: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脫木叉。十二分經,權實教典。離欲真淨,甚深法寶。謹運一心,皈命頂禮!(三請,每請一叩首)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o o(各稱法名)一心奉請:
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淨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傳南山律宗諸大律師。中興律祖,慧雲馨公大和尚。某某堂上某某老和尚。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證明受皈。(三請,每請一叩首)
香花迎,香花請。o o(各稱法名)一心奉請:
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土地,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祗。惟願不違本誓,監壇護戒。(三請,每請一叩首)
(如是一、二、三請已竟,和尚就座而坐。受皈依者,仍複長跪合掌,誠諦而聽。)
(六)懺悔(和尚鳴尺,雲)
上來迎請三寶證明。今則三寶慈光,攝照汝等。竊恐曠劫至今,造諸惡業,障閉心源,不堪納受。是故汝等,應對三寶前,生大慚愧,生大怖畏。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求哀懺悔。稱自己名。(受皈依者稱自己法名o o)隨我語言,一一自說:(和尚合掌作梵舉二句,受皈依者照複二句。受皈依者,唱每第二句末字畢,叩首。俟和尚唱每第一句末字,起身,惟並不氣力。如是三番,求其懺悔。)
我弟子o o(各稱法名)
從於無始,以至今生,毀破三寶,作一闡提。
謗大乘經,斷學般若。殺害父母,出佛身血。
汙僧伽藍,破他梵行。焚毀塔寺,盜用僧物。
起諸邪見,撥無因果。狎近惡友,違背良師。
自作教他,見聞隨喜。如是等罪,無量無邊。
故於今日,生大慚愧。克誠披露,求哀懺悔。
惟願三寶,慈悲攝受。放淨光明,照觸我身。
諸惡消滅,三障蠲除。複本心源,究竟清淨。
(以上和唱三遍)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七)受皈(和尚鳴尺,雲)
汝等對三寶前懺悔已竟,罪業必定消除,身心自然清淨。汝當外托事儀,內明理觀,而起廣大慈護之心,遍緣一切情非情境。於此境上,誓願斷惡修善,利濟眾生。心境緣覽,系法於心。心法和合,名曰三皈體。皈依之語,汝合自陳。恐汝未能,應隨我語,端身合掌,至心皈依。
我o o(各稱法名)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
(如是三番皈依,三叩首)
(和尚鳴尺,雲)
上來三皈,正是納體於心。更加三結,得法圓滿,謂之三番羯磨。汝當至心,隨我語道:
我o o(各稱法名)皈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自在天魔等。皈依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所尊。慈憫故。(如是依師自說畢,一叩首。三說三叩首。下皆同此。)
我o o(各稱法名)皈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來所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是我所尊。慈憫故。
我o o(各稱法名)皈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眾。皈依清淨福田僧,是我所尊。慈憫故。(以上各三遍)
(八)發願(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汝等既皈依三寶,已獲本體,則心有所皈,身有所依。當起妙用,發大誓願。所言妙用大願者,應觀苦、集、滅、道四諦,而發四弘誓願:一觀三界九有一切眾生,未度苦諦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迷真逐妄,不思出離。是故汝今發願,度盡眾生。二觀三界九有一切眾生,未解集諦,十使、見思、五住等惑,纏縛不脫,隨業報生。是故汝今發願,斷盡煩惱。三觀三界九有一切眾生,未安道諦。戒定般若,十二部經。無熏聞思,不知修學。是故汝今發願,勤學法門。四觀三界九有一切眾生,未得滅諦。迷覺體者,不信佛心;悟覺體者,分證未圓。是故汝今發願,必成佛道。汝今既知觀境發願,當以慧照現前。隨我語言,至心合掌。恭對三寶前,發四弘誓願。(和尚說一句,受皈者複一句。四句畢,一叩首。共三遍。)
我o o(各稱法名)眾生無邊誓願度。
我o o(各稱法名)煩惱無盡誓願斷。
我o o(各稱法名)法門無量誓願學。
我o o(各稱法名)佛道無上誓願成。
(九)顯益勸囑(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汝今已發四弘誓願,則智為先導。但堅信行,有願必從。汝雖身同世俗,心是菩薩。所獲功德,不可思議。《校量功德經》雲:“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如來,如稻麻竹葦。人以四事供養,滿二萬歲。諸佛滅後,各起塔廟,複以香花種種供養。其福雖多,不如有人以純淨心,皈依三寶所得功德。”汝今當生大歡喜,生稀有想。愈增深信,愈堅弘願。出煩惱淵,至菩提岸。即今所受三皈,以為出世正因。慎勿退失,謹守修行。汝能依教奉行否?(受皈依者應答雲)
能依教奉行!
(十)回向(和尚鳴尺一下,斂衣起座,合掌雲)
授皈依功德圓滿,大眾合掌,同音念佛回向。(維那師舉)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大眾念佛,畢,引禮呼:受皈依者,禮謝和尚三拜。起立於旁。維那師舉回向偈,大眾同接和)
受皈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
(和尚下座,禮佛三拜畢,回向贊竟,二引禮鳴手磬先行,受皈者次之,和尚居末,如常儀送歸方丈,複回座前,禮謝大眾三拜。)
(貳)、皈依簡要儀式
——摘自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
歸依師禮佛坐定之後,受歸依者雙膝長跪,兩手合掌,歸依師略為開示歸依三寶的意義之後,即教受歸依者念悔過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接著便是三歸依的正授與三結: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盡形壽歸依法,盡形壽歸依僧。”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再念:
“我某甲,歸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天魔外道。
我某甲,歸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外道邪說。
我某甲,歸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外道徒眾。”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之後,教發四弘誓願:
“我某甲,眾生無邊誓願度。
我某甲,煩惱無盡誓願斷。
我某甲,法門無量誓願學。
我某甲,佛道無上誓願成。”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歸依師略示歸依的功德,並策勉依教奉行,即教念回向偈:
“歸依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諸佛淨樂土。
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至此歸依功德圓滿,歸依師下座禮佛之後,受歸依者,禮謝歸依師。普通三拜,實則禮佛;禮僧,但有一拜即可。
(三)、授居家二眾五戒儀規
(一)請師
一、受三皈依者齊集大殿對面立。
二、鳴引磬,接鐘鼓,轉向上;頂禮三拜,一問訊。
三、轉身再對面立。
四、引禮師引為首者,迎請和尚。
五、和尚到大殿已,頂禮三拜;為首者執香旁立。
六、和尚升座,拈香,斂衣而坐。
(二)禮佛(舉香贊)
三皈納體,五戒培基。浣滌遮障法憑師,心淨受堪宜。仗佛弘慈,信香拜禱祈。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三)求受淨戒(引禮師雲)
善男子善女人等,聞磬聲,至誠頂禮三拜。長跪(受戒者向上跪下。引禮師續雲)
合掌(受戒者各合掌,至心靜聽。)
(維那師雲)
夫改往從新,須皈三寶而求護。除愆植福,必稟五戒以嚴持。不遇明師,難聞淨法。今為汝等恭請某堂上某和尚,為汝作三皈五戒本師。而況此師誨人無倦,接物有方。汝端秉一心,隨我申請。請師之語,汝合自陳。恐汝未能,我今教汝。稱自己名。(求戒者各稱自己法名)
(維那師續雲)
其餘言詞,皆隨我道:(大眾隨維那師唱)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各人稱自己法名)今請大德為三皈五戒本師。願大德為我作三皈五戒本師。我依大德故,得受清淨戒。慈憫故。(三請,每請一叩首。第三請,慈字上加“大”字)
(四)和尚開導(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汝等既已殷勤申請,可為汝授三皈五戒。所有言詞,聽我開導。
夫戒者,生善滅惡之基本,超凡入聖之種子。才登戒品,便絕輪回。受持不昧于初心,始終無犯;慈護謹防於微念,止作雙持。三乘道果以躋登,五分法身而克證。吾佛世尊開方便門,戒例多品。初唱三皈,次申五戒。乃依五戒,增入十具。因托十具,三聚重宣。良由修道階次,心行非一。皆由淺以至深,從微而及顯。究竟歸元,本無二三。善男子!汝今欲求稟受優婆塞、優婆夷,三皈五戒者,應先了知名德、性相、體用之義。庶幾心境相應,授受如律。若不知者,雖已僥倖,但獲少益。是故我今先為汝語。
梵語“優婆塞”,此雲近事男。梵語“優婆夷”,此雲近事女。謂親近三寶,廣修眾善,承事供養,植種福田故。三皈者,以佛法僧三寶,具足無量真淨功德。能息眾生無邊生死苦輪,遠離大怖畏故。其始修心,則依佛法僧受三皈。五戒者,謂斷殺、盜、邪淫、妄語、飲酒,此五名曰學處。是近事者,所應學故。又名學跡,若有遊此,便升大智慧殿故。又名徑路,一切律儀,妙行善法,皆得轉故。又名學本,諸所應學,以此為本故。又名五大施,謂以攝取無量眾生故,成就無量功德故,以能增長種種功德故。斯乃三皈五戒之名德性相也。體用者,體謂戒之當體,依本具理體而發;用謂行持力用,依所發戒體而行。然五戒以三皈為體。其正秉受三皈之時,當起殷重慈護大悲心,偏緣一切情與非情境。境從心現,心外無境。此境非有表色,即是一切塵境之體,亦即得戒之因。若未緣想領受已前,與已無系。發心緣想之後,恒依自心。而戒法為能依,心是所依。心法不一不異。名曰戒體。得是體已,任運止惡,任運修善,名曰力用。汝今既詳聞瞭解,果能依教奉行否?
(求戒者同答):能依教奉行!
(五)請聖(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適聞三皈五戒,名德性相體用之義。理合從聞生解,由解受持。汝等起立,端秉虔誠。至心奉請三寶萬靈,而為證護。各稱自己法名,隨我迎請。
(和尚起座,拈香作觀舉請。大眾起立,同音一齊唱和。其受戒者,請聖三遍,每一請畢,作禮一拜。下准此。)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稱法名)一心奉請:
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證明受戒。(三請,每請一叩首。下同。)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人法名)一心奉請:
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脫木叉。十二分經,權實教典。離欲真淨,甚深法寶。謹運一心,皈命頂禮。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人法名)一心奉請:
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淨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傳南山宗諸大律師。中興律祖慧雲馨公大和尚。兩都宏戒三昧光公大和尚。中興止作見月體公大和尚。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證明受戒。
香花迎,香花請。(各人法名)一心奉請:
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土地,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詆。惟願不違本誓,監壇護戒。(如是一二三請畢,和尚複座而坐。引禮呼彼受戒者仍再長跪,合掌恭聽。)
(六)懺悔(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上來迎請三寶,證明受戒。此時三寶慈光,照其座筵,靡不徹見。又恐汝等從無始來,罪業深重,障閉本心,污染身器,不堪容納清淨妙戒。今者應對三寶前,懇禱懺悔,洗滌愆尤。然後乃可授受。懺悔之語,汝合自陳。恐汝未能,我今教汝,稱自己名。(求戒者各稱自己法名)隨我言詞,至心懺悔:
我,弟子某某(各人法名)
從於無始,以至今生,毀破三寶,作一闡提。
謗大乘經,斷學般若,殺害父母,出佛身血。
汙僧伽藍,破他梵行。焚毀塔寺,盜用僧物。
起諸邪見,撥無因果。狎近惡友,違背良師。
自作教他,見聞隨喜。如是等罪,無量無邊。
故於今日,生大慚愧,克誠披露,求哀懺悔。
惟願三寶,慈悲攝受,放淨光明,照觸我身。
諸惡消滅,三障蠲除。複本心源,究竟清淨!
(以上唱和三遍)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七)問遮難(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汝懺悔往業既竟。我依《善生經》,先問七種遮障已,方可為汝受戒。其中有無,不可覆藏,一一實答。稱自己法名。(求戒者各稱自己法名)
第一、汝曾盜現前僧物否?(若無當答無,若有當答有,下皆准此)
第二、汝曾於六親男女中行淫否?
第三、汝曾汙破僧尼梵行否?
第四、汝曾于父有病時,舍去不顧否?
第五、汝曾於母有病時,舍去不顧否?
第六、汝曾于師長有病時,舍去不顧否?
第七、汝曾殺害發菩提心眾生否?
(八)受三皈(和尚鳴尺雲)
適間為汝懺悔無始往愆,問明現生遮障,則身心無染,道器純潔。我今為汝秉宣三皈,正是納體之時。汝當對三寶前,發廣大慈悲、無損害心,遍緣一切情與非情境。而於境上誓斷惡修善,利濟眾生。汝果能發此上品心,今所受者,是如來上品三皈五戒。各稱自己法名。(求戒者各稱自己法名)隨我語言,至心領受。(和尚說一遍,求戒者各自說一遍)
我(各人法名)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如是三番皈依,三叩首。)
(和尚鳴尺雲)
上來三皈,正是納體於心。更加三結,得法圓滿,謂之三番羯磨。汝當至心,隨我語道。(和尚教說一遍,求戒者各自說一遍)
我(各人法名)皈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自在天魔等。皈依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所尊。慈憫故!(如是三番。語畢,一 一 三叩首。下皆准此)
我(各人法名)皈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來所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是我所尊。慈憫故!
我(各人法名)皈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眾。皈依清淨福田僧,是我所尊。慈憫故!
(九)宣戒相(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受三皈竟,汝已得戒體。再為宣五戒相,以便護持。一切經教,莫不深贊戒者。良由三界眾生,往來五道。所謂天、人、畜生、餓鬼、地獄,全守五戒則人相具足,滿十善則天報恒隨。反斯二種,則三途出沒,萬苦交加。一戒二戒尚得人身。壽夭高卑,由戒多少。汝今若能全持五戒,謂之滿分優婆塞。若持四戒,謂之多分優婆塞。若持三戒,謂之半分優婆塞。若持二戒,謂之少分優婆塞。若持一戒,謂之一分優婆賽。是故先問決定,次與受之。汝今果能受持幾分優婆塞戒?(求戒者如各受滿分,應各答雲:)
“能受持滿分!”(求戒者如僅受多分、半分、少分或一分者,應各自照改。“能受持多少分。”四戒為多分。三戒為半分。二戒為少分。一戒為一分。)
(和尚鳴尺雲)
既能受滿分戒者,稱自己法名。(求戒者各稱自己法名)
汝隨我語,一一受持。(若彼或答多分。半分。少分或一分。應隨彼能持者而與受之,勿得強為多受。能持一戒,功德有歸。若犯一戒,苦報難遣。世尊律制如斯,授受師當稱量。)
(和尚問雲:)
第一、不殺生,是優婆塞(優婆夷)戒。汝盡形壽能持否?
(求戒者應答雲:)
答:能持。
第二、不偷盜,是優婆塞(優婆夷)戒。汝盡形壽能持否?
答:能持。
第三、不邪淫,是優婆塞(優婆夷)戒。汝盡形壽能持否?
答:能持。
第四、不妄語,是優婆塞(優婆夷)戒。汝盡形壽能持否?
答:能持。
第五、不飲酒,是優婆塞(優婆夷)戒。汝盡形壽能持否?
答:能持。
第一不殺生,乃至第五不飲酒,是滿分優婆塞(優婆夷)戒。汝於中一一戒,真能持否?
答:能持。
(和尚鳴尺雲:)
汝今既受持滿分優婆塞、優婆夷戒者,佛制令汝畜禮懺衣。然衣而名禮懺者,唯聽許作諸佛事,懺悔之時披著。除是以外,一切時中,若往來城邑,出入市里,皆不得著。若詣庵寺,當以囊盛隨行。如在家宅,可以掛置淨處。須知出家五眾之衣,若離身名犯,是故應當恒著。在家二眾之衣,若恒著名犯,是故應當離身。汝今知之,能奉行否?
答:能依教奉行!
(和尚雲:)
既能依教奉行。引禮大德,可將縵衣,令彼著身,口中誦偈。(引禮接和尚手中禮懺衣,教畢展開披著,口中教誦偈雲:)
善哉解脫服,盋吒禮懺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
(展具之儀如常,不必誦偈。待彼披衣訖,引禮呼雲:撩衣,頂禮三拜!仍複長跪合掌。若無衣受居家五戒皆得,非同出家五眾,若借衣或無衣不允許稟受,必要先當備具。)
(十)發願(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諦聽。《阿含經》雲:“設有善男子,善女人,不發願而持戒者,得少許福田。”此謂行願相資,方成妙用。若修福業而無願者,譬若五彩巧繪,文錦雖佳,不以膠和,終不堪久。亦如陶家瓦器,坯質已就,不經火煆,終不堪用。是故我今授汝三皈五戒畢,當教發願。汝應至心合掌,隨我言詞,對十方三寶,發其誓願。(待和尚道一句,彼依言說一句,至終方叩一首)
我(各人法名)至心發願。願此五戒功德,不墮三途八難。持此功德,惠施法界一切眾生。皆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得聞佛乘。悟無生忍,證不退位。還入娑婆,化諸有情。親見彌陀,永斷生死。(如是三遍發願,三叩首。)
(十一)勸囑(和尚鳴尺雲:)
善男子!發願既畢,我今略示汝五戒功德。汝當諦聽。《善生經》雲:“若人受三皈五戒,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舉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受五戒者,其福過彼,不可稱計。”又《校量功德經》雲:“四大洲中,滿二乘果。盡形供養,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受持五戒,所得功德不可思議。以諸福中,三寶勝故。”汝今受持,已得如是功德,應當珍敬守護。所言護者,如人護雙目,如王護獨子。如渡護浮囊,如敵護城郭。若於此五戒中,犯其前四重者,更不得增進餘戒,更不能生長善法。佛法戒海雖然廣大,普攝一切眾生,唯不攝破戒之人。猶若死屍,海水不容。汝切不可負優婆塞、優婆夷之名行!宜當遵調禦師之制言。汝能如是守護奉行否?
(受戒者應答雲:)依教奉持!
(十二)回向(和尚鳴尺一下,合掌雲:)
授戒圓滿,大眾同音,念佛回向。
(維那舉腔,大眾同和:)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數百聲)(念佛將終時,和尚起身下座,至中位,唱回向偈。和尚唱一句,頂禮一拜;受戒者接唱次句,頂禮一百。末句共問訊)
(和尚唱)授戒功德殊勝行(和尚拜),
(大眾唱)無邊勝福(和尚起)皆回向(大眾拜)。
(和尚唱)普願沉溺(大眾起)諸有情(和尚拜),
(大眾唱)速往無量(和尚起)光佛刹(大眾拜)。
(和尚唱)十方三世(大眾起)一切佛(和尚拜),
(大眾唱)諸尊菩薩(和尚起)摩訶薩(大眾拜)。
(齊合唱)摩訶般若(大眾起、齊問訊)波羅蜜。
(引禮師呼:)
禮謝和尚頂禮三拜。(受戒者各向上頂禮三拜。引禮師續雲:)
禮謝各執事師頂禮一拜。(受戒者各向上頂禮一拜。禮畢,送和尚回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