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瑛大師文集—法義 (圓瑛大師講述)
圓瑛大師文集—法義
圓瑛大師講述
洪啟嵩、黃啟霖主編
三乘教義
佛教大乘教理行果
題扇(提楞嚴全經要旨)
三乘教義
各位居士:圓瑛昨日因事來京,承本寺廣明方丈暨首都佛學研究會,請講佛理,因未能久留,只作短時間三晚之講演,講題是‘三乘教義’。‘三乘’是釋迦佛對三種根性眾生所說之法。‘乘’是車乘,運載為義,譬喻為名。
對小根眾生,說四諦法,名‘聲聞乘’,亦即小乘。
對中根眾生,說十二因緣法,名‘緣覺乘’,亦即中乘。
對大根眾生,說六度法,名‘菩薩乘’,亦即大乘。
中小二乘,但能自度,不能度人;喻如小車,只能自載,以力量小故。
大乘不獨自度,兼能度人;喻如大車,可以廣載,以力量大故。
我佛釋迦牟尼(譯能仁寂默)應時出世,所謂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何為一大事因緣?就是要廣度眾生,個個令成佛道,是名一大事因緣。法華經雲:‘為欲開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佛知乃是真知,而無所不知;佛見乃是真見,無所不見。一切眾生本具佛之知見,故曰大地眾生本來是佛。只因迷了本性,將佛知佛見,埋沒在‘五蘊’身中。猶如真金,埋沒在礦山之中,惟有礦師能識,開礦乃可出金。眾生本具佛之知見,惟佛能知,故佛為眾生開之。又雲:‘為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示者,指示。于眾生身中指出佛之知見,而不離于眾生平常日用中,終日見色聞聲,無非全體大用。又雲:‘欲令眾生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生’‘佛’本來一體,只因‘迷’‘悟’攸分。迷時:則全體佛知見,即成眾生知見;悟時:則不離眾生知見,即是佛之知見。又雲:‘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既然開示令悟,則眾生自可依悟起修,因修得證,入佛知見,圓證無上佛道;佛一代中度生大事,不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已!佛于菩提樹下,初成正覺,即欲以自覺之道,普覺一切眾生,首說華嚴大教,轉根本無上*輪,無奈大法不契於小機,小乘眾生,有眼不見舍那身(佛之報身),有耳不聞圓頓教,如來不得已,從本起末,隱大施小,開方便門,說出‘三乘’教法,漸次修證,欲令眾生由此‘三乘’出離生死,趣至涅槃。
一、小乘教義
小乘教義,即‘聲聞乘’。聲聞者,聞佛所說四諦聲教,由此得證阿羅漢果,故曰‘聲聞’;佛以音聲而作佛事,謂之聲教。何謂四諦?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諦者,實義。此四諦中,有苦樂二種因果,依因感果,皆諦實不虛之理,故名曰‘諦’。
(一)‘苦諦’:是三界內生死的苦果。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而言,各有界限故。
欲界,是‘五趣雜居地’。何謂五趣?一者天趣,指六欲天,有男有女,未離欲故。六天之中,生天愈高,欲心愈輕。頌曰:‘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熟視他暫視,是則名為六天欲。’以修上品十善為因。十善者:身三善(不殺、不盜、不淫),口四善(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三善(不貪、不嗔、不癡),所感欲界之報為‘果’。二者人趣,以五戒為因。五戒者:一、不殺生害命,二、不偷盜財物,三、不行奸犯淫(惟在家學佛五戒居士不得犯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食肉,所感人道之報為果。三者地獄趣,以五逆十惡為因,所感八熱八寒之報為果。四者餓鬼趣,以嗔恚嫉妒為因,所感曆劫饑虛之報為果。五者畜生趣,以愚癡暗昧為因,所感宰割烹煎之報為果。尚有阿修羅趣,合之便為六趣。六趣即六道,依因趣果,故名為‘趣’。梵語阿修羅,此雲非天,以無天德故,因中雖修十善,猶帶嗔慢之心,是為善惡雜修,故不感天報,比天不及,比人則勝。所住之處,在大海中心點,須彌山之內,亦有宮殿在海底,入海二萬一千由旬,乃至入海十六萬八千由旬者。阿修羅有胎、卵、濕、化四生區別,福報亦有勝劣。此中所言五趣雜居地,不列阿修羅,乃將阿修羅攝在四趣之中。胎生阿修羅,人趣攝之;卵生阿修羅,鬼趣攝之;濕生阿修羅,畜生趣攝之;化生阿修羅,天趣攝之,故‘欲界’但名五趣雜居地。
色界者:‘四禪四地’,此色字,不是色欲之色,乃是色身之色:因欲界第六天,知欲可厭,修離欲定,此定修成,上生色界。初禪名離生喜樂地,離欲界之生,得初禪喜樂,此定即名離生喜樂定。此定中尚有覺觀,乃加功進步滅除覺觀,得生二禪,名定生喜樂地,定名亦同。此定中尚有喜心浮動,乃加功進步,滅除喜心,得生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定名亦同。此定中樂想浮動,乃加功進步,滅除樂想,得生四禪,名舍念清淨地,苦樂雙舍,不但無‘苦’,並‘樂’亦亡,定名亦同。四禪各三天,共十二天。第四禪天中,更有‘無想外道天’,外道因中,修無想定,得生此天,壽命五百劫;生此天已,修定半劫,即得入定,在定中四百九十九劫,以為得阿羅漢道,實則未得自謂已得,未證自謂已證;到最後半劫,定力已散,譭謗三寶(佛、法、僧),墮入地獄。四禪天中,更有‘五不還天’(一無煩天、二無熱天、三善見天、四善現天、五色究竟天。),乃是第三果阿那含聖人所居。不還者,因斷欲界九品思惑盡,故不還來欲界受生,名曰五不還天。自初禪至此,共十八天,稱十八梵天,屬色界。
無色界,有‘四空’‘四地’並色身亦無。一者空無邊處地,由第四禪,厭色為礙,乃以定力滅色歸空,定力成就得生此天。二者識無邊處地,因空境太寬難緣,由是舍空緣識。三者無所有處地,因識心大多難緣,由是舍識緣無所有,將七識(末那)粗分,伏而不行。四者非想非非想處地,因觀識處,有想如瘡,無所有處無想如癡,乃觀非想非非想。識心粗分已伏,故名非想;細分仍在,名非非想。如燈將殘,半滅半明,此四天名‘無色界’,合上‘欲界’‘色界’名為三界。
三界之內的依報正報,無不是苦果,不但‘三途’是苦,即‘人’‘天’趣中,上至非想非非想處,總不出‘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三惡趣’眾生,是苦而又苦,是為‘苦苦’。‘人趣’有生、老、病、死四苦,及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亦‘苦苦’攝。‘天趣-’六欲天至第三禪天,雖有天報之樂,樂不長久,亦有終盡,名為‘壞苦’。第四禪天以上與四空天,雖無苦樂二受,而有舍受,猶未離苦,有行陰念念遷流之苦,名為‘行苦’。行者,即遷流之義,刹那生滅,念念不住,如流水相似。佛說:‘苦諦’,即是說三界之內五趣眾生,依報正報,無不是苦果,令眾生知苦生厭,發心修行。
(二)‘集諦’:是三界內生死苦因。三界依正苦果,並非無因而生,果不離因。如世間種子之與結實,‘種子’為因,‘結實’為果;若無種子,安能結實!?生死苦因:就是粗細煩惱之惑,積集在眾生心中:依惑而造業,依業而受報,報即是苦果,依‘集諦’之惑,招感而成故。‘集’是招感性,是能招苦果之苦因也。此苦集二諦是三界內之苦因苦果。
(三)、‘滅諦’:是出三界外之樂果。‘滅’非真諦,滅卸煩惱苦因,會歸真諦,故名‘滅諦’。而得方便有餘涅槃(不生不滅義),證阿羅漢果,輪回永卸,超出三界。
(四)‘道諦’:是超出三界外之樂因。‘道’即所修之道,共有七科,合為三十七道品:一者四念處,二者四正勤,三者四如意足(亦名四神足),四者五根,五者五力,六者七菩提分,七者八聖道分。此三十七品,即修行之法,可以對治‘集諦’煩惱之苦因。依此循序而修,自可離生死苦,得涅槃樂。此滅道二諦是出三界之樂因樂果。佛為‘小乘’人說此‘四諦’之法。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斷‘三界’內分段生死,證阿羅漢果,是為聲聞乘教義。
二、中乘教義
中乘教義,即‘緣覺乘’。‘緣覺’者:修十二因緣之法,覺悟無生,得證辟支佛果,故名緣覺。十二因緣有十二支,亦名十二有支;有因有果,故名曰‘有’,亦具二重因果。
一流轉門——是苦因苦果:‘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此十二支,連環鉤鎖,相續不斷;能令眾生流轉生死,故名流轉門。流者:遷流不息,如流水一般;轉者:輪轉不停,如車輪一樣。依惑、業、苦三字,約三世而論因果:過去二支因(無明與行),現在五支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三支因(愛取有),未來二支果(生老死)。依過去世‘惑’、‘業’二支之苦因,受現在‘識’等五支之苦果;複由現在世‘惑’、‘業’三支之苦因,再受未來世‘生’、‘死’二支之苦果;來世再起‘惑’、造‘業’,再來世又要受苦。惑業苦三,相續不斷,流轉無窮,生死長劫,實可悲湣,是以熏動如來大悲心,為說十二因緣法,如下表:
無明──┐
├過去二支因┐
行───┘ │
識───┐ ├過去現在一重因果
名色──┤ │
六入──┼現在五支果┘
觸───┤
受───┘
愛───┐
取───┼現在三支因┐
有───┘ ├現在未來一重因果
生───┐ │
├未來二支果┘
老死──┘
何謂‘無明’?即是迷惑心,無所明瞭,故稱無明。試問迷惑甚麼?乃是迷‘我’‘法’二種空理。執著五陰的身心,認為實我;執著萬有的形象,認為實法。此即所謂無明妄惑。六道眾生,皆不免有此無明妄惑的。
今先講‘我執’之迷,後說‘法執’之迷。眾生不了‘身’,‘心’為五陰幻報,本來無‘我’,卻執五陰(色、受、想、行、識)以為實我,是為我執無明。‘五陰’又名‘五蘊’,蘊是積聚義,陰是蓋覆義;謂積聚色等五法蓋覆真性故。眾生之身即是‘色’陰,和合地水火風四大而成,屬於色法。皮肉筋骨屬‘地大’,地有質礙之義;痰淚精血等屬‘水大’,水有流溢之義;周身熱氣屬‘火大’,火有溫暖之義;四支運轉屬‘風大’,風有搖動之義。前三大易信,惟有手足運動屬風大,人多難信。今舉事證明:如人身中風大不調,則成瘋病。瘋病在手,則手不能動。故知此身乃是和合四大以成,假名為我,本來無我可得。眾生之心:乃是受、想、行、識四陰的功用,屬於‘心法’。‘受陰’以領納為義,屬前‘五識’:‘眼識’領納‘色塵’,‘耳識’領納‘聲塵’,‘鼻識’領納‘香塵’,‘舌識’領納‘味塵’,‘身識’領納‘觸塵’。觸者:無知之物與有知之身相合,則成為‘觸’。例如衣服,掛在衣架,則為‘色塵’;一穿身上,方成‘觸塵’;以領受塵境,故名為‘受’。‘想陰’以取像為義,屬第六‘意識’。‘意識’有想像前五塵境界,分別是非好醜等,而起愛憎之心,故名為想。‘行陰’以遷流為義,屬第七‘末那識’;此識恒審思量,念念相續,遷流不斷,故名為行。‘識陰’以執持為義,屬第八‘阿賴耶識’,執持一期壽命;此識若在,壽命不盡,此識一離,則為壽終;第八識為人生的主人翁,投胎時先來,舍報時後去。‘八識規矩頌’曰:‘去後來先作主翁。’後四陰屬心法,前一陰屬色法。色法四大,本無知之物;因心法旋令覺知,故肉身針刺知痛。心法四陰,乃有知之性,本是一精明,因地、水、火、風壅令留礙,故見聞嗅嘗覺知,六用分隔。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嘗,在身曰:覺,在意曰:知。吾人乃色、受、想、行、識五陰組織而成。觀察五陰之中,本來無‘我’;五陰之外,亦無有‘我’。眾生妄執五陰幻報為‘我’,非我執‘我’,是謂我執之迷。迷卻我空真理,故曰無明。受、想、行、識四陰,亦有以受想行三陰,指受、想、思三心所,‘識陰’通指八個識。現前所講,‘受陰’指‘前五識’者,以八識雖皆有受,而‘前五識’受力偏強故。‘想陰’指‘六識’者,以六識想力最大故。‘行陰’指‘七識’者,以七識思力極勝故;如急流水遷流不住。‘識陰’指‘第八識’者,以八識執持全身故;若無八識見分,映在諸根,則前七識皆無了別功用。今約八識分配四陰亦不遺漏心所。是否有當,請質高明。
次說‘法執’之迷。眾生不了諸法皆空,本非實有,妄執萬有以為實法,是為法執無明。世間萬有,從緣生滅、幻妄為相,皆由‘無明’幻力所成。如空中華,空原無華,病眼妄見,病者執為實有。病眼由身中火氣所成,空華由病眼虛妄而見。眾生亦複如是,由心中‘無明’之惑,薰成見病,妄見世間有一切‘法’。若無‘無明’,則無‘妄見’;既無妄見,自不見一切法。如好眼之人,但見萬里澄空,清淨無礙,本無空華。眾生妄執萬有為實法,是為‘法執’之迷。迷卻‘法空’真理,故曰:‘無明’。
由‘無明’緣‘行’:行是業行,因‘無明’惑,而造善惡不動之業行,惑業是過去世二支苦因,能招現世五支苦果。
‘行’緣‘識’:識即第八‘阿賴耶識’,現在世而來投胎者是。此識隨業受報:于父母有緣之處,見有明相發現,神識聰利,即刻到父母身邊,忽起一念愛心,流愛為種,納識為胎,流一念愛心,為受生之‘種子’,納‘八識’于父精母血之中,而成胞胎。‘識’緣‘名色’,名色即是‘心色’。‘心’無形相但有名字,故曰:名色。‘名’屬隨業投胎之心識;‘色’即赤白二渧之色法。‘心’‘色’和合方能成胎。
‘名色’緣‘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胎十月滿足,出胎成人,六根具足。而眼根能入色塵,耳根能入聲塵,鼻根能入香塵,舌根能入味塵,身根能入觸塵,意根能入法塵,故名‘六入’。
‘六入’緣‘觸’:觸者接觸。孩童時天真純樸,六根對境,但接觸而已。
‘觸’緣‘受’:年至稍長,知識稍開,根境相對,即知領受。從‘識’至此,共有五支,是現在世之苦果;合前二支乃前因今果,是一重因果也。
‘受’緣‘愛’:年至成人,意識攀緣諸塵境界,分別好醜,而起愛憎。見順情境,心生愛著;見違情境,心生憎惡。
‘愛’緣‘取’:對境既起愛憎。於所愛境,念念貪求,必取而得之。於所憎境,念念厭離,必舍而去之。今雖單舉‘愛’‘取’,以愛字含有‘憎’字在內,‘取’字含有‘舍’字在內。
‘取’緣‘有’:上二支‘愛’‘取’,屬現在世之惑,依惑必定造業。‘有’即是業,有善惡等業。此三支是現在世之苦因。
‘有’緣‘生’:既有苦因,現陰身滅,中陰身生,依業受報,依因感果,必定受生。
‘生’緣‘老死’:既已受‘生’,則後陰之身,自然從少至老,遷流代謝,必至於死。如然香相似,漸漸消殞。此二支是未來世之苦果。合上三支乃今因後果,又是一重因果也。如是輾轉,果上再造因,依因再感果,因果不昧,相續長劫,無有了期,故名流轉門。
三、還滅門——是樂因樂果。‘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自‘無明’滅,則無有‘惑’;無‘惑’,則不造‘業’;無‘業’自不受‘報’。苦因既斷,苦果自除,故得複還真理,滅除生死,故名還滅門。
佛為‘中乘’人說此十二因緣之法。此人利根,一聞之下,便知‘無明’為生死根本;即下手用功斷‘無明’,‘無明’一滅,其餘十一支,不斷自滅。如砍樹者,從根砍斷,則全樹皆倒。可出三界內‘分段生死’,證辟支佛果,是為緣覺乘教義。
三、大乘教義
大乘教義,即‘菩薩乘’。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譯雲‘覺有情’,簡稱‘菩薩’。乃是大道心眾生,不獨自利,兼能利他。今據覺有情三字,當約菩薩修行,作三番解釋:一、自利釋:乃是已經覺悟‘我’‘法’二空之有情,故不同‘凡夫’之不覺。二、約利他釋:是能宏揚教法,普覺法界之有情,故不同‘二乘’之自覺。三、約兩利釋:發菩提心,上求佛覺;依慈悲願,下度有情,故同十方諸佛,三祇煉行,百劫修因,求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此三種意義,故名覺有情。
稱為大道心眾生者,以是‘大乘’機故,具有七種大:
(一)有‘大根’: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億佛所,種諸善根,值佛既多,根機故大。
(二)有‘大智’:因根機既大,故智慧不凡,不為世間六塵之所迷惑,不為世間五陰之所覆蓋;觀照分明,智慧故大。
(三)解‘大理’:因智慧既大,故能解悟大乘一心之理。一心者,一真如心也。非是眾生所認色身中之肉團心;因肉團心但是一團肉,假名為心,無有功能作用。亦非終日緣慮分別之妄想心,此妄想心是前塵分別影事,無有真實自體。‘真如心’為萬法之本源,為眾生之慧命,具‘體’、‘相’、‘用’三大。其體則豎窮三際(過去、現在、未來),無始無終;橫遍十方(四方四維上下)無邊無表。其相則具足恒沙,稱性微妙功德。其用則出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此心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變者:能為十法界諸法所依,不為諸法所變。隨緣者:隨迷緣,則成六凡法界;隨悟緣,則成四聖法界。如水隨寒氣之緣,則結成冰,隨暖氣之緣,複融為水。菩薩解悟此心,聖凡同具,生佛平等。一切眾生,皆具此‘真如’之心。‘迷’之則為不覺之‘眾生’,‘悟’之則為本覺之佛性,修之則證妙覺之佛果。悟此一真如心,是為解大理。
(四)發‘大心’:既悟大理,則發廣大平等慈悲之心:發慈心欲與一切眾生以安樂;發悲心,欲拔一切眾生之苦惱;故冤親平等,視大地眾生,猶如一子。如楞嚴經雲:‘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是為發大心。
(五)修‘大行’:即發大心,則修自他兩利之行;其行乃‘六度’行:一、佈施度慳貪;二、持戒度諸惡;三、忍辱度嗔恨;四、精進度懈怠;五、禪定度散亂:六、智慧度愚癡。佈施等六種,即如來所說菩薩應修‘大乘’之法行;慳貪等六種,即眾生所有弊惡之心病。以此法行之藥,而度自他心病,方能成就兩利,是為修大行。
‘佈施度’有三:布者散佈,施者施與。一、‘資生施’:凡財物可以資養生命者,謂之‘資生’。財有‘內財’‘外財’。外財,即身外之財物;內財,即身內之頭目腦髓等。菩薩修行佈施度,不獨外財可施,即內財之‘身命’亦所不惜。如釋迦如來過去修菩薩行:有一世為屍毗國王,割肉以喂饑鷹;有一世為薩埵菩薩,捨身以飼餓虎;難行能行,難舍能舍,難忍能忍。二、‘法施’:隨順眾生機宜,廣說三藏教法,善巧方便,開導饒益,不辭勞倦。三、‘無畏施’:凡眾生遇有危難苦厄之事,心生怖畏,菩薩為其安慰擁護,令離怖畏,而得安樂。如觀世音菩薩,十四無畏,利濟眾生。
‘持戒度’亦三:菩薩所持之戒,是大乘戒法。一、‘攝律儀戒’:無惡不斷,亦不以小惡而為之;如以一星之火,能燒須彌之山。二、‘攝善法戒’:無善不修,亦不以善小而不為;如以滴瀝之水,漸漸能盈大器。三、‘饒益有情戒’:‘有情’即眾生之代名詞,凡有識情未盡者,通稱有情。菩薩則廣修萬行,而饒益之。
‘忍辱度’亦三:‘忍’者忍耐,忍受之義。一、‘事忍’:見來侮辱之人,及與受辱之我,所有中間辱境,能以忍力,逆來順受,不與計較,退一步,讓三分,或辱境難耐時,作一種反想,必定是我前生辱他,故今生他來辱我,可以不記在心,放下罷了,是為事忍。二、‘觀忍’:當辱境之來,起智慧觀察,他來辱我,何者是我,這個色身,本來無我;我見既已不立,人見自然亦亡。‘人’‘我’皆空,辱境何存,是為觀忍。三、‘慈忍’:受人之辱,非獨不生嗔恨,不圖報復;反起慈心,念他無智,湣他墮落,想用種種方便,說法教化而度之,是為慈忍。
‘精進度’亦三;精者不雜亂,進者不退轉。一、‘莊嚴精進’:勤修萬行因華,莊嚴一乘果德,不敢中途退怯。二、‘攝善精進’:攝持一切善法,其心勇猛直前,不敢稍存放逸。三、‘利生精進’:以利益眾生事業,認為自己責任,不敢有所疲倦。如地藏王菩薩願雲:‘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其精進為何如!世俗有人說佛教是消極的主義,彼實末曾研究佛教,不知大乘菩薩,積極救世;驢胎馬腹,是其行處;地獄鬼趣,隨類化身,其積極,誰可與比。
‘禪定度’有多種,不能俱演,今略舉三種說之: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出世上上禪’。‘禪定’梵語‘禪那’,譯雲靜慮。‘靜’即是‘止’,‘慮’即是‘觀’;非緣慮分別之慮。欲修禪定,先依靜處易於攝心;次則端身正坐,調其外身,不偏不倚,不俯不仰;後則調其氣息,將其中濁氣,唇齒微開,放其出去,外面清氣,收些進來,再把鼻息,徐徐調順,不急不緩;此為修禪定之前應注意之數點。修定時,將所有緣慮分別,一齊放下,令心得止。但‘止’而無‘觀’,就要落於‘昏沉’;心中曖昧,如同‘無記住’一般,這不是‘禪定’。必須提起慧照,照著一句話頭。古人所立話頭頗多:如參‘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如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如參‘念佛是誰?’,隨參那一句,都可。要用心光觀照,提起疑情,參這一句話頭;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只好起疑情去參,如何是我本來面目。但不可起分別,這樣是那樣不是,若起分別,又要落於掉舉,心中馳散,如同妄想一般,這也不是禪定。‘禪定’之法,務必‘止’‘觀’雙修,‘止’中有‘觀’不落昏沉。‘觀’中有‘止’,不落掉舉。即古德所謂:‘寂寂惺惺是,無記寂寂非,惺惺寂寂是,妄想惺惺非’。‘止’‘觀’雙運,這才是禪定。如車兩輪,如鳥二翼,闕一不可。
現在有人修靜坐法,或觀丹田,或觀氣海,或煉精化氣,或煉氣化神,此種功用,都是有相有為之法;修之但得一種衛生利益,或得出神些小功用,全不是了生脫死工夫。
今就第一種‘世間禪’說之:‘世間’者,世界之間,上二界中,‘色界’有四種禪,‘無色界’有四種禪,但是有漏禪定,次第而進。‘色界’初禪得‘離生喜樂定’,二禪得‘定生喜樂定’,三禪得‘離喜妙樂定’,四禪得‘舍念清淨定’。‘無色界’滅色歸空:有‘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此八種定,都是有‘入定’、‘住定’、‘出定’:有為功用,未得無為,在定縱經多劫,因煩惱之惑未斷,生死之苦不離,報盡還來,散入諸趣,是為‘世間禪’。
次說‘出世間禪’,即三乘聖人所得之‘禪’。阿羅漢、辟支佛,此二乘人雖得‘滅盡定’,想受滅,第六‘意識’不行;其定力只能斷界內煩惱,破除‘我執’,未破‘法執’;不能從空出假,入廛垂手,教化眾生。菩薩大乘人所修之禪定,乃是自性本定,略兼修成。如首楞嚴王大定,以法界為定體,近具根中,遠該萬法;即動即靜,統事理之無遺;不入不出,該動靜而一致。此與二乘所得之‘禪’,皆是無漏,是為‘出世間禪’。
再說‘出世上上禪’,即如來所修所證,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任從萬變紛紜,究竟一心不動;如太虛空相似,寂湛常恒,是為‘出世上上禪’。
‘智慧度’亦三:俱約大乘說。一者‘真智’,真智者實智也。稱于真如實理而起之智,依理而起還照於理;如摩尼寶珠之光,依珠所起之光,還照於珠。真如理,即本有真心。此心圓滿周遍,真實不虛,無妄無偽,故謂之‘真’,不動不變,故謂之‘如’。以如如智,照如如理,是謂真智。二者‘俗智’,‘俗智’者,‘權智’也。權巧方便之智;能照世出世間,十法界一切諸事,種種名,種種相,種種差別因緣,無不徹照明了,是謂俗智。三者‘中智’,‘中智’者,中道智也。不偏之謂中,不偏於空,不偏於有,空有乃是二邊;以中智照空時,了知‘真空’不空,具足‘妙有’,則全真即是‘俗’;以中智照有時,了知‘妙有’非‘有’,具足‘真空’,則全俗即是‘真’。真俗圓融,空有無礙。如觀鏡中像,若言其空,幻相宛然,若言其有,體不可得。空有雙彰,真俗一致。如是照了,是為中智。
菩薩修此六度,有‘事度’‘理度’之分。‘事度’者,不離事相,未稱真理故,如修佈施度,有能施之我,有受施之人,所施之財物等。修‘事度’者,是為權教菩薩。‘理度’者,稱合真如之理而修。真如離一切相,故修諸度時,‘三輪’體空,無能施者,無受施人,無中間物;離相清淨,稱合真理。修‘理度’者,是為實教菩薩。修行六度,具足萬行,自利利他,智悲並運,乃為修大行。
(六)經‘大時’者: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梵語‘阿僧祇’譯雲‘無數’。菩薩修行六度,必經三個無數劫之時間。如釋迦佛初從古釋迦佛發心修大乘行,值遇七萬五千佛至屍棄佛止,為第一阿僧祇劫。次從屍棄佛起,值遇七萬六千佛至燃燈佛止,為第二阿僧祇劫。又從燃燈佛起,值遇七萬七千佛至毗婆屍佛止,為第三阿僧祇劫。于此三祇修集福慧,修前四度圓滿,則福德具足;修後二度圓滿,則智慧具足,是為經大時。
(七)求‘大果’者:即成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佛果。梵語‘阿耨多羅’,此雲‘無上’,‘三藐’此雲‘正等’,‘三菩提’此雲‘正覺’。雖有翻義,諸經之中皆不翻者,由最初翻譯法師以此九字,乃是三覺圓滿,超越九界以獨尊之號;即是佛果之稱,故留梵音不翻。
何謂三覺圓滿超越九界呢?今從下釋上,‘正覺’者:真正覺悟,覺悟大地眾生,本來是佛,個個具有本覺之‘佛性’,是為自覺;異於六凡法界之不覺。‘正等’者:真正平等,因覺悟自他平等,生佛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了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若肯稱性起修,皆當作佛,由是生起利他之心,輾轉化導,是為覺他;異於二乘法界之自覺。‘無上’者:無有何人能在其上。因自覺,覺至一心本源,智慧圓滿,則慧足;覺他,普覺法界有情,功德圓滿,則福足。福慧兩足成無上道,是為覺滿:異于菩薩法界之分證。二乘雖得‘自覺’,但覺‘我空’之理,未覺‘法空’之理,又只能自覺,不能‘覺他’,不得稱三藐三菩提。菩薩雖能自覺覺他,不過分證,未曾覺至心源,不為滿證。即使等覺菩薩,尚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如十四夜月,未能十分圓滿,不可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惟佛一人,三覺圓,萬德具,堪受此稱;菩薩志在‘菩提’,是為求大果。
具此七大,乃是‘大乘’,而能自他兼利。不同凡夫之不覺,不同二乘之自覺,發廣大心,自覺覺他,是為菩薩義。此種三乘教義,為研究佛學者之所應知。今僅大略講之,若欲識詳細,請廣閱藏經,方信佛法甚深如大海。今雖三乘並講,惟願諸位信解大乘教義,依之修證,由是漸次成就佛道;普濟眾生,則善甚矣!(慧度筆記)
佛教大乘教理行果
諸位!佛法甚深,猶如大海,非香象莫窮其底。圓瑛才庸智淺,只嘗染指之味,今承貴校寵招講演佛學,略述一二,惟希指正!
我佛釋迦牟尼,舍金輪王位,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悟明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眾生,即動物之總名稱。十法界除佛法界,其餘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上為四聖。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此類比天則劣,比人則勝,居須彌山,人不能見,鬥爭心極重)、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此為六凡。從菩薩起,九界皆可稱眾生。所雲本來是佛者,因各各具有本覺佛性,雖然現今迷而不覺,而本覺佛性,仍各不失,所以我佛當時臘月八夕,觀見明星出現,忽然悟道成佛,三歎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即佛之通號)智慧德相,祗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智慧德相者,即眾生本具佛性之靈知妙用也。妄想執著者,即眾生我執、法執,二種心病也。心病若除,則靈知妙用任運現前。譬如銅鏡,本具光明照用,因一向未磨,塵垢障蔽,所以光明不能透露,不可謂無光明。眾生亦複如是,本來是佛,具有靈知妙用,因一向未修,妄想日積日厚,我法二執不離,所以佛果不能證得。佛因覺悟此理,成佛後欲以自覺之道,普覺眾生,所以即說華嚴大乘教法,以轉無上根本*輪,無奈眾生根機大小不一。
大根者,久植德本,根機勝利,能見舍那佛身,能聞自頓大教。小根者,雖在法會,根機愚鈍,不見舍那佛身,不聞圓頓大教。如來觀察大教,不契小機,悲懷不置,由是不得已隱大施小,而說阿含小教,即小乘教,令眾生破除我執,轉凡成聖;然後再說大乘教,令得轉小成大。乘者,車乘,有運載義,此從喻立名,小乘能除我執之病,能運眾生,從凡夫地,而至二乘地,如果大乘能除我法二病,能運眾生,從凡小地而至如來地。
何謂我執?眾生妄執此身為我,不了色心假合,本非真實,一期幻報,有生必滅。因眾生迷無我之真理,妄執實我,即是心病,此病一起,即能生貪嗔癡等種種諸病。現今世人,皆認此身為我,皆存愛我之心,於是百計營求,貪財為我受用,貪色供我娛樂,貪名圖我榮耀,貪食養我肢體,貪睡求我安逸,一一皆是為我,若有拂我所貪之財色名食睡五者,即起嗔怒之心。不知財色名食睡,為地獄五條根,即因貪嗔而造種種惡業,隨業墮落。請世人一一觀察,無不是因我而起貪嗔等病,而造諸業,而受種種之報。
何謂法執?眾生妄執世間一切諸法,出世間二乘涅槃,菩薩所有修證,不了隨業妄現,皆如夢幻,迷法空理,妄執諸法,心外實有,亦是心病。界內眾生,心起法執,必定造業,界外眾生,心起法執,不能究竟。大凡世人身軀有病,無論內科外枓,可請中西醫,用中外藥品,而能療治。而眾生我法二執心病,雖中西醫最著名之醫士,與最良好之藥品,悉皆罔效,惟有如來法藥,方克有功。法藥即大小兩乘之教,能治眾生我法二執之病,是為法藥。
佛說兩乘之教,不出教理行果四種階級。如表:
┌教——聲名句文——能詮之教
│理——即是教中——所詮之理
四種者┤
│行——依理所起——進修之行
└果——由行所證——諸乘之果
┌起信
│生解
眾生依此而┤
│造修
└得證
今對貴校,但講大乘之教理行果,即如教育家,對小學程度則授以小學教科書,對大學程度必授以大學教科書,若對大學諸君,而談小乘學說,恐反生疑,故獨講大乘之教理行果。
一、教者:如來開示眾生之言教,具有聲名句文四法,能詮如來道理,令人起信,佛法大海,信為能入。大乘之教,說萬法唯心,四聖六凡,十法界依正因果種種諸法,皆唯心所現,心為諸法之體,諸法是心之用,此心非是肉團心,乃是人人本具之如來藏心。藏心有二義:一不變隨緣義:真體不變,能隨染淨諸緣。二、隨緣不變義,雖隨染淨諸緣,其體依然不變,藏心如水,染淨諸緣如冷暖之氣,水隨冷氣之緣,則結成冰,雖結成冰,全體是水。若隨暖氣之緣,複融為水,切勿離冰,更覓乎水。信此者,為信大乘教。
二、理者:即教中所詮唯心之理,萬法唯是一心,心外本來無法。譬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外更無實器可得,心外無有實法可得,亦複如是。令人解此大乘之理,不起法執,即能對治眾生法執之病,于界內諸法不起貪著,於界外涅槃不生法愛。解此者,為解大乘理。
三、行者:即依理所修圓頓之行,不同凡夫著有之行,亦不同外道小乘著空之行。凡外小乘所著空有二邊之行,皆非成佛真因。大乘菩薩所修稱理觀行,先悟理非空有,故不著空有二邊,而修自他兩利之行。自利行,雖知上無佛道可成,任運圓修三觀,圓斷二執,求成佛道。利他行,雖知下無眾生可度,任運圓修六度,圓具萬行,普度眾生。正所謂修習空華萬行,晏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裏魔軍,大作夢中佛事。此中四喻,皆喻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雖修萬行,普度眾生,修即無修,不著度生之相;雖坐道場,而成佛道,得無所得,不著成佛之相;雖是降魔,渾如鏡像;雖是說法,即大作佛事,不異夢境:修此者,為修大乘行。
四果者:即依因行所感之果,有分證滿證之別。分證者,破一分無明,見一分法身,證菩薩果。滿證者,煩惱惑盡,菩提智滿,證入佛果,名得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佛居十界之尊,無有何人更加其上。
正等——佛得真正平等,了知萬法惟是一心。
正覺——佛得至正滿覺,圓證一心具足眾德。
此即究竟極果,證此果已,二執(我執法執)永盡,二死永亡(三界內分段生死、三界外變易生死),福慧兩足,名得涅槃(此是梵語,譯雲不生不滅)。證此者,為證大乘圓極之果。
諸公身列大學界,今日之學者,即他日之博士,一切學說,皆應研究。況佛學可以解釋哲學之疑點,又與德智二育有密切之關係,請閑嘗研味,自可獲益。圓瑛講演不充分處,統希原諒!
題扇(提楞嚴全經要旨)
梵語首楞嚴,華文譯為一切事究竟堅固,事依理起,法自心生,一切事法,究到根本源頭,即是不生滅不動搖之真心。此心名為如來藏性,亦即首楞嚴定,人人本有,個個不無,為諸佛之心宗,是眾生之慧命,乃萬法之本體,實禪門之要關。十方如來,依而修之,得成無上菩提;一切眾生,迷而背之,備受無邊生死。佛以阿難請修佛定,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三定別名),最初方便,故問阿難,最初發心,破其無處非心無體。三番破識,破其全體是妄,欲令舍之;十番顯見,顯其徹底是真,欲令用之;此舍識用根四字,以為楞嚴要旨。迨阿難既領本具真心,更為普融萬法,會四科即性常住,融七大即性周遍,歸極於三如來藏性,令開圓解,照了如來密因,以答奢摩他之問。次則阿難既開圓解,欲請圓修,求登華屋之門,希入三摩之地。如來示以二決定義:一者以因同果,若以生滅心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二者從根解結,但向同一門深入,自可解六結,而破五陰,令起圓修,即是了義修證,以答三摩之問。後則阿難欲知禪那,修證聖位。佛為示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諸菩薩廣修萬行,帶果修因,定慧雙融,自他兩利,中中流入,薩婆若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以答禪那之問。請答相應,正說首楞嚴經已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