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學術研究的潮流、社會各界對於人才的能力需求、與國家教育的推動走向等,都聚焦在「創造力」之上。但這些創造力的概念與發展,大抵都偏向以西方心理學的理論來代表,所呈現的結果是龐雜多元但卻缺乏統整性,並且也缺少了本土化、東方社會文化的創造力特質之發掘與應用。筆者經過深細的省思後,列出目前創造力的十五個有待突破的問題,並歸納出創造力應朝著「本質性」、「跨領域性」、「實用性」、「超越性」等特質的研究,方能有效回應前述的十五個問題。
筆者在第一章對於本研究的進行,提出了四個不同的研究階段,以及各階段適合的不同研究方法,來達到各階段的研究目標。在研究的信實度方面,筆者亦提出多元檢核、「體用可逆反應」的原理,以檢核研究的成果,是否掌握到真正能發生作用的創造力核心本質;在第二章,筆者則從歷史事實的歸納中,發現「惠能頓教禪思想」是華人文化中,能歷千年流傳而不墜、能傳播至海內外、能跨越不同社會階層與區域文化、並展現其創造性成就與影響者;第三章則結合了紮根理論原理與哲學架構,建構出壇經文本中,頓教禪思想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印心論,以及社會哲學觀等完整的思想體系與系統概念圖,可作為西方創造力理論當中,局部性觀點的統合參考;第四章是筆者以跨學科領域的觀念角度(數學、大腦科學、管理學、物理學……等)出發,對於頓教禪的思想,作一新的多元詮釋,因而發現其具有「跨領域性」、「圓融性」的特質;另外則以成中英本體詮釋學的十大原則等概念,檢核其「本質性」的特質;最後,再以創造詮釋學的五種層次與演進的精神,檢核其是否具有「超越性」、「實用性」的特質,結果顯示頓教禪的思想,皆能符合這些詮釋方法的精神,同時兼具跨領域性、本質性、超越性、實用性等特質;第五章時,筆者則是深入探討頓教禪的創造力理論基礎與精神特質,並與西方創造力觀點作差異的比對,進而發現頓教禪特有的創造力觀點,對現代創造力教育、研究或學習上,有著全然不同的視野與啟發的作用,進而建構出新的創造力教育觀點。
本研究從古代的中華文化思想(惠能頓教禪法),與西方現代教育的創造力觀點,作一東西方創造力觀點的激盪與融合,並進而以禪學為體,西學為用,結合兩方所長,建構出有本質、有體系的新創造力教育學架構。未來希望能將此以理論架構,予以進行實踐、應用,經由實務上的應用、回饋,能對此一創造觀做出不斷修正,也希望能發展出教材、課程,對國內創造力的發展上,產生實質有效的助益。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97/碩士(Master)/研究生:李政哲   指導教授:何英奇 ../../images/extensearch.gif延伸查詢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延伸閱讀:【
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利美園地


上一篇(天臺法華三昧之研究) 回目錄 下一篇(四部阿含 - 阿含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