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用書目 |
說明 |
引用書目計分古藉、今著、論文、期刊、工具書五類。 |
翻譯出版年份加[1999]以區隔著作年份。 |
未注版次者皆為初版。 |
1.經典及注疏 |
《論語》孔丘弟子撰,朱熹四書集注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本) |
《禮記.祭義》卷四十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 |
西漢‧司馬遷,《史記》。收錄於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四》(台北.鼎文書局,1991七版) |
東漢‧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藉,1981) |
晉‧常璩撰、劉琳校注,1985,《華陽國志校注》(四川:巴蜀書社) |
晉‧葛 洪,《抱朴子》(台北:大化,1987) |
晉‧皇甫謐,《高士傳》收錄於《古今逸史》(台北:藝文出版社,1966)第四函 |
宋‧王義慶著/鄭晚晴輯注,1988,《幽明錄》(北京:文化藝術) |
梁.慧皎,梁.《高僧傳》 (T50/2059) (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T/經號2059) |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T55/2145) |
梁.蕭 統,《文選》(台北:藝文,1979) |
梁.蕭 繹,《金樓子》(叢書集成新編第二十一冊)(台北:新文豐,1985) |
梁.劉勰著/趙史邑注譯,1991,《文心雕龍讀本》台北:貫雅文化事業初版 |
蕭子顯,楊家駱主編《南齊書》(台北:鼎文,1978) |
姚思廉,楊家駱主編《陳書》(台北:鼎文,1978) |
魏‧魏收著,楊家駱1980校,《魏書.釋老志》,收錄於《新校本魏書并附西魏書四》台北:鼎文書局六版 |
宗 性,《名僧傳抄》收錄於《卍續藏》第一三四冊,或單行本《名僧傳抄.補續高僧傳》(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一版) |
唐.姚察,姚思廉合著,楊家駱主編《梁書》(台北:鼎文,1975) |
唐.道宣,《續高僧傳》(T50/2060) |
范 曄,《後漢書》(台北:鼎文,1981) |
李延壽,《南史》(台北:鼎文,1976) |
房玄齡等,《晉書》(台北:鼎文,1976) |
沈 約,《宋書》: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三》,(台北:鼎文書局,1980六版) |
趙宋.贊寧,《宋.高僧傳》(T50/2061) |
趙宋.朱熹匯編/林松、劉俊田、禹克坤譯注,《四書》(台北:台灣古藉,1996) |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1980)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六輯 |
趙 翼,《廿二史劄記》(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
清‧章學誠、葉璊校注,1984,《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里仁書局) |
清.嚴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代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一版1995六刷) |
永 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台灣商務,1983) |
清.劉世珩,《南朝寺考.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
高楠順次郎等編,1994,《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2.專書 |
1)中文部分 |
王貴民,1993,《中國禮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
王國良,1984,《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
王余光,1995,《中國歷史文獻學》台北:天肯文代 |
方立天,1993,《中國佛教研究》台北:新文豐 |
冉雲華,1995,《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 |
牟宗三,1977,《佛性與般若》。臺北:學生書局 |
1999,《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初版八刷 |
余英時,1976,《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 |
呂 澂,1979,《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 |
1984,《中國佛教人物與制度》收於《 現代佛學大系》台北:彌勒1993五刷,《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 |
呂大吉,1993,《宗教學通論》台北:博遠 |
汪文聖,1995,《胡賽爾與海德格》臺北市 : 遠流 |
杜維運,1997,《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十四版 |
李幸玲,1995,《六朝神滅不滅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九號抽印本 |
李宗侗,1991,《中國史學史》台北:文化大學 |
李天命,1993,《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台北:鵝湖出版社在台四版 |
沈清松,1990,《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 |
周中一,1982,《佛學研究》台北:東大 |
吳汝鈞,1992,《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
卓新平,1990,《西方宗教學研究導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唐君毅,1967,《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學生書局 |
曹仕邦,1980,《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 |
許冠三,1995,《新史學九十年》台北;唐山 |
黃懺華,1966,《印度哲學史綱》台北:真善美出版 |
陳士強,1993,《佛典精解.傳記部》上海:古藉出版社 |
陳榮華,1998,《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 |
郭博文,1980,《經驗與理性-美國哲學分析》台北:聯經 |
梁啟超,198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
陶希聖,武仙卿,1979,《南北朝經濟史》台北:食貨出版社 |
張儐生,1987,《魏晉南北朝史》台北:幼獅文化再版 |
傅偉勳,1990,《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 |
1991,《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 |
卿希泰,1997,《中國道教史》台北:中華道統 |
湯用彤,1957,《魏晉玄學論稿》北京市:人民社 |
1988,《漢魏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板穚:駱駝出版社 |
1992,《理學、佛學、玄學》台北巿:淑馨 |
湯錫予,1982,《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鼎文書局 |
1990,《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 |
楊惠南,1978,《吉藏》台北:東大 |
楊郁文,2000,《佛教聖地隨念經註解》台北:甘露道 |
楊耀坤,1994,《中國魏晉南北朝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
詹 英,1982,《《文心雕龍》的風格學》北京:人民文學 |
鄔昆如,1975,《現象學論文集》台北:先知 |
1992,《哲學概論》台北:五南 |
鄔昆如、高凌霞,1996《士林哲學》台北:五南 |
趙仲邑,1991,《文心雕龍譯注》台北:貫雅 |
魯 迅,1990,《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出版 |
1990,《中國小說史.六朝之鬼神志怪書》台北:谷風出版社 |
1993,《古小說鉤沈》上海:古藉出版社,第三函第七、八冊 |
劉大杰,1993,《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 |
劉 鋒,1994,《道教的起源與形成》,臺北市:文津 |
鄭郁卿,1990,《高僧傳研究》台北:文津 |
蔡美麗,1990,《胡賽爾》台北:東大 |
蔡仁厚,1988,《中國哲學史大綱》臺灣:學生書局 |
薛惠琪,1995,《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
謝重光,1990,《漢唐佛教社會史論》台北:國際文化 |
錢 穆,1988,《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東大 |
關永中,1997 《神話與時間》,台北:台灣書店 |
釋道安,1978,《中國大藏經翻譯刻印史》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 |
釋印順,1968,《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臺北:正聞 |
1981,《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灣新竹,正聞三版 |
1982,《佛教史地考論》臺北:正聞出版社。 |
1986,《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 |
1992a,《般若經講記》。臺北:正聞 |
1992b,《中觀今論》。臺北:正聞 |
1992c,《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 |
1992d,《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修訂二版 |
2)譯文部分 |
笛卡兒(Descartes)著,錢志純、黎惟東譯,[1984],《方法導論.沈思錄》(A Discourse on Method Meditation and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台北:志文 |
涂爾幹(Durkheim)著,芮傳明等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 |
Daniel J. Adams著,林瑞隆譯,[1989]二版,《聖經詮釋學》台南:豐生出版社 |
魯道夫.奧託(Rudolf Otto)著,成窮等譯,[1996],《論「神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舒曼(Karl Schumann)編,李幼蒸譯,[1994],《純粹現象學通論》臺北市 : 桂冠 |
R. Keesing著,張恭啟,于嘉雲等譯,[1989],《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 |
杜普瑞(Louis Dupre)著,[1988],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台北:幼獅 |
麥奎利(Macquarrie, John),何光滬、高師寧合譯,[1992],《二十世紀宗教思潮》(Twentieth-Century Religious Thought) 台北:桂冠出版社。 |
T. R. V. Murti著,郭忠生譯,[1984],《中觀哲學》台北:華宇 |
畢普塞維克 (Pivcevic, Edo) 著,廖仁義譯,[1991],《胡賽爾與現象學》 臺北市 : 桂冠 |
Robinson, Richard H.著,郭忠生譯,[1996]《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Early Mâ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南投:正觀出版社 |
夏 普(Eric J. Sharpe )著,呂大吉等譯,[1991]《比較宗教學──一個歷史的考察》臺北:久大、桂冠 |
馬克斯.韋伯(Weber, Max) ,[1993],《宗教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劉援、王予文譯,臺北市:桂冠 |
韋勒克(Wellek, Rene,)華倫(Warren, Austin)著,王夢鷗,許國衡譯,[1976],《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 |
William James著,郭博文,[1990],《真理的意義》,台北:聯經 |
William R.G. Collingwood,[1985],陳明福譯,《柯靈烏自傳》台北:故鄉出版社 |
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1993],《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商務印書 |
水野弘元,釋達和,陳淑慧譯,[1991]《佛教的原點》台北:恒沙 |
中村元,[1953],《中國人之思惟方法》,徐復觀譯,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
[1989],《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結構群譯,台北:結構群 |
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1989],《大乘佛教思想論集》,台北:天華 |
左藤達玄,釋見憨譯,[1997],《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市:香光書鄉 |
謝和耐,耿昇譯,[1994] ,《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台北:鼎商 |
韓廷傑譯,[1996a],《島史》台北:慧炬 |
[1996b],《大史》台灣高雄:佛光 |
鼉山雄一著,吳汝鈞譯,[1978],《佛教中觀哲學》高雄:佛光出版社 |
路易斯.杜普列(Dupre, Louis) ,[1986],《人的宗教向度》(The Other Dimension),傅佩榮譯,臺北市:幼獅 |
張憲譯,[1992],《笛卡兒的沉思 現象學導論》臺北市 : 桂冠 |
3)外文部分 |
Allen, Douglas, 1978 Structure and Creativity in Religion: Hermeneutics in Mircea Eliade'' s Phenomenology and New Direction. New York: Mouton Publishers. |
Bultmann,Rudolf “Is Exegesis Without Presupposition Possible?” in New Testament and Theology and Other Basic Writings, ed. and tr. Schubert M. Ogden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84), pp. 145-153. |
Durkheim, Emile, 1965,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Ellwood, Robert |
[199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Translation by Karen E. Fiel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
Hume). Trans. by Constantin Bounda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Descartes. R. 1968.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escartes, trans by Elizabeth S. |
1968, Vol. I, Discourse on Method, Pt Ⅵ |
Eliade Mircea ,[1958], translated by Rosemary Sheed,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New York: Sheed & Ward |
[1982], trans. by Derek Coltman,Ordeal by Labyrinth- Conversations with Claude-Henri Rocque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74,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On Religion: Speeches to its Cultured Despisers, tr. John Oman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58) |
Gadamer, H-G.1977, Philosophy Hermeneutics. (D. E. Linge, Tran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Gernet, Jacques,1956, Les aspects économiques du bouddhisme dans la société chinoise du Ve au Xe sléicle. |
Haldane, C. H. LL. D. and G. R. T. Ross, M. A. , D. Phol. (Camgridge UniversityPress) |
Har Dayal,1932,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 London: |
Husserl E., [1970], tr. by Dorion Cairns, Martinus Nijhoff, 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簡稱CM) The Hague, Fourth Impression. |
1973, 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Trans by Cairns. D. (Martinus Nijhoff. Hogue). |
James,1975, The Meaning of Truth, The Works of William James ,ed. Predson Bowers and Ignas k. Skrupakelis, Cambridge : Havrd University Press |
John H. Kieschnick ,1997,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Joseph J. Kockelmans ed., 1967, Phenomenology :The Philosophy of Edmund Husserl and Its Interpretation,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pp.17~8。 |
Kant,Immaneul The Pralogisms of Pure Reason, from Critigue of Pure Reason, trans by Nouman Kemp Smith. |
Lancaster , “ The Oldest Mahayana sutra: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Buddhist development”, Eastern Buddhist, New Series Vol. VIII, NO. 1, 1975, p. 36。 |
Leeuw,G. van der1967, 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 Gloucester: Peter Smith, |
1986 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Phanomenologie der Religion). Trans. by J.E. Turne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Max Müller F., 1873, Introduction of Science of Religion,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 |
1970,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Edmund Husserl, tr. by Dorion Cairns, Martinus Nijhoff, The Hague, Fourth Impression |
Morick. H. (ed) 1970,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Reading form Descartes to Strawson.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New York) p. 78。 |
Murti T. R. V. 1960 ,“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a study of the Madhyamika System”,English: G. Allen and Unwin |
Otto Rudolf ,1958 The Idea of the Holy(Das Heilige). Trans. by John W. Harve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eus, J.Samuel |
[1959],trans. by John W. Harvey , The Idea of the Holy , Australia : Penguin Books |
1950,The Idea of the Hol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6 Reconstructing Eliade.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icoeur, Paul |
Polkinghorne, Donald E.[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Human Scienc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Radhakrishnam S.,1951, “Indian Philosophy”London:V1;592-93 |
Roche. Maurice“phenomenology, Language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and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3,p. vii. |
Ryle. G. 1949, The Concept of Mind, (Barnes & Noble, Inc., Also in paper back: Baltimore: Penguin Books. |
Spence, D.[1982]. Narrative truth and historical truth. New York :Norton. |
Strong J. 1983, The Legend of King Awok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
Thayer, H. S., Meaning and Action: A Critical History of Pragmatism, (Indianapolis:Ho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p. 21。 |
Sharpe , Eric 1983 Understanding Religion, London :Cerald Duckworth and Company Ltd. The Old Piano Factory |
Wilfred Cantwell Smith, 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8). |
3.學位論文 |
1)博士論文 |
王鏡玲,1999,《神聖的顯現:重構艾良德宗教學方法論》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
王志楣,1996,《從《弘明集》看佛教中國化》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朴宰雨,1990,《《史記》《漢書》傳紀文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
宋安咼,1987,《中國寓言傳記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呂光華,1990,《南朝貴遊文學集團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曹志成,1996,《清辨二諦思想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
陳榮華,1983,《胡塞爾自我學(Egologie)研究-從笛卡兒的「我思」到胡塞爾的意識》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
逯耀東,1971,《魏晉史學的轉變及其特色》──以雜傳為範圍所作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楊茂秀,1980,《想像西方近代及當代知識論與心靈哲學之間的一個困擾問題之研究》台北:輔仁中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
劉苑如,1996,《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
劉 渼,1998,《劉勰《文心雕龍》文體論研究》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
賴賢宗,1996,《實踐與希望:康德的 “道德信仰” 及其爭議 康德、費希特和青年黑格爾論倫理神學及其方法論的反省》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
顏尚文,1989,《梁武帝「皇帝菩薩」理念的形成及政策的推展》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鍾彩鈞,1980,《二程聖人之學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謝明勳,1992,《六朝志怪小說他界觀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2)碩士論文 |
王仁宏,1991,《知識與方法──笛卡兒《規則》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
朴成文,1992,《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哲學研究所 |
朴敬姬,1982,《世說新語中人物品鑒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杜正宇,1999,《西魏北周時期具官方色彩的佛教義邑》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
宋新民,1981,《變文因緣類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宋家復,1992,《章學誠的歷史構想與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一般歷史組 |
巫淑如,1996,《千姿百態人物畫卷-《史記》人物形象塑造技法論析》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李卓穎,1994,《分類疆界與身份──西陽雜俎與東漢到唐代之目錄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李玉琦,1999,《魏晉玄學聖人觀之演變》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李建儒,1993,《海德格的存有與上帝問題》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
李錫鎮,1981,《兩漢魏晉論體之形成及演變》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
李正秋,1991,《威廉.詹姆士徹底經驗論研究》台灣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李建儒,1993,《海德格的存有與上帝問題》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
李建忠,1991,《政教關係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 |
金旻鍾,1986,《先秦至六朝文學功能論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吳家煜,1982,《佛洛依德宗教思想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 |
林時民,1982,《劉知幾及其《史通》》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 |
林悅棋,1998,《生命原型的心境遇合─生命象徵之探索》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 |
洪千惠,1997,《東漢郊祀與宗教祭祀制度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馬緯中,1997,《法與宗教之研究:論現代法治國下的宗教自由》台中:中興大學法研所 |
紀志昌,1998,《魏晉隱逸思想研究--以高士類傳記為主所作的考察》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唐敏銳,1986,《六朝書論研究》南投: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 |
梁承德,1991,《沈約及其作品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陳 靜,1980,《漢書論贊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陳介英,1990,《韋伯論宗教的社會學意義-理念、制度與行為》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 |
陳昌明,1986,《六朝「緣情」觀念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陳桂市,1987,《幽明錄宣驗記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 |
陳立民,1978,《胡塞爾著《笛卡兒沈思錄》一書之研究-超驗現象初探》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
黃耀崇,1993,《左傳霸者的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黃紹英,1997,《先秦傳記文學發展過程的考察》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黃志洲,1990,《出三藏記集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黃鈺云,2000,《整體生命觀:以靈性經驗為中心的生態學觀點》,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
黃耀崇,1993,《左傳霸者的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黃雪梅,1999,《慧解脫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陸豔冰,1999,《阿育王柱所呈現的世界觀》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曹德啟,1998,《曼陀羅的永恆回歸─婆羅浮圖》,台北: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 |
許德平,1969,《金樓子校注》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張蓓蓓,1983,《魏晉人物品鑒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張永政,1997,《讀者閱讀政治人物傳記式書藉之印象研究-以『李登輝的一千天』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張淑容,199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與宗教觀》,台北: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 |
張錦池,1994,《知識之證成:可靠性理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
楊素娥,1998,《榮格分析心理學派之神話觀》,台北:輔仁大學宗教系 |
葉慧玲,2000,《元雜劇中「夢」的探析》,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
趙永吉,1999,《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的遊戲觀念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廖卓成,1987,《梁啟超的傳記學》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廖宏昌,1985,《六朝文筆說析論》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
劉嘉琪,2000,《伊里亞德象徵論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劉守成,1980,《萊爾「心靈的概念」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
劉嘉誠,1997,《《中論》解脫思想之意涵》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劉苑如,1990,《搜神記暨搜神後記研究-從觀念世界與敘事結構考察》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
劉國平,1993,《司馬遷的歷史哲學》台灣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劉慧珠,1992,《齊梁竟陵八友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劉佩容,1994,《同理心與基督徒的愛》台北: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 |
盧景商,1990,《六朝文學體裁觀念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蔡錚雲,1976,《Husserl現象學與其晚期展向之詮釋》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
蔡智惠,1986,《涂爾幹思想研究─以「宗教生活之基本形式」為重心》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
蔡英俊,1980,《六朝「風格論」之理論與實踐探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 |
蔡芳定,1884,《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之美學批評法》台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
蔡瑄瑾,1995,《裴松之家學傳承及六朝史學的演變》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
薛惠琪,1993,《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顏智英,1991,《昭明文選與玉台新詠之較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羅文駿,1997,《榮格〈評太乙金華宗旨〉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 |
4.期刊及單篇論文 |
王春南,1983.04,〈塔字和第一座塔考─新辭源〉塔條質疑),《南京大學報》pp. 100-2 |
王順民,1998.07,〈人間佛教的遠見與願景──佛教與社會福利的對話〉,《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pp. 227~253 。 |
王夢鷗,1978,〈中國文體論之研究〉,刊於《文學季刊》第六期 |
方立天,1990,〈中國佛教的特質〉,收錄在《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
巴 宙,1977,〈喬達摩佛陀之凡聖問題〉收錄於《佛光學報》第二期,台灣高雄:佛光 |
方立天,1998.11月,〈佛道互動──以心性論為中心(上)〉,《哲學與文化》,25卷11期 |
史葦湘,1983.06,〈劉薩訶與敦煌莫高窟〉《文物》卷1983:6,pp. 5-13。北京:文物編緝委員會 |
全漢昇,1980,〈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業〉,《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9 冊,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出版pp. 19-32。 |
成建華,2000,〈從「緣起論」看佛教的「無我」思想〉收錄於《中國佛學》第三卷第一期。(台北:) |
宋立道,1999.07,〈《弘明集》所反映的佛教觀念〉,《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pp. 35~51 |
杜維運,1985,〈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序〉收錄於《聽濤集》台北:弘文館 |
李明濱,1997,〈俄國的佛寺與佛學研究〉收錄於《第一屆當代宗教學學術研討會》(台灣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
李玉歊,1989,〈中國早期佛塔溯源〉,《故宮學術季刊》第六卷第三期,pp. 75-104 |
李幸玲,1997,〈格義新探〉,《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 ,pp. 127~157 |
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
李孝本,1980,〈北周之破佛資料篇〉,《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5 冊,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pp. 277-289 |
李豐楙,1993,〈正常與非常:生產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國立成功大學:《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系) |
呂有祥,1999,07,〈佛教辯證思維淺釋〉,《宗教哲學》,5卷3期 |
武金正,1999年春季號,〈解放神學與後現代主義的趨勢〉,《神學論集》,119期 |
林本炫,1999 .06,〈社會網絡在個人宗教信仰變遷中的作用〉,《思與言》,37卷2期 |
林保堯,1988.09,.〈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略考--造像記文的用語、紀年、意旨試析〉,《東方宗教研究》第二期,pp. 1-52 |
林伯謙,1998.05,〈北傳佛教與中國素食文化。,《東吳中文學報》第 4 期,pp. 93-138 |
林本炫,1996,〈國家、宗教與社會控制:宗教壓迫論述的分析〉,思與言,第34卷第2期 |
林安梧,1999.06,〈迎佛牙文化現象之哲學考察〉,《思與言》37卷2 |
期 |
周伯戡,1999.06〈讀僧叡〈小品經序〉〉《台大歷史學報》第23期 pp. 157-198 |
馬世長,1981,〈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應故事畫〉,收錄於《敦煌研究》期刊,敦煌市:甘肅人民出版社試刊第一期 |
孫修身,1985,〈劉薩河和尚事蹟考〉《1983年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pp. 272-310。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 |
孫智燊,〈胡色爾現象學與唯識學思想初探〉,《中國佛教》第二十八1~5期 |
桑靖宇,1999.07月,〈維根斯坦後期哲學與龍樹〝空〞的思想之比較〉,《宗教哲學》,5卷3期 |
耿 寧,〈從現象學的角度看唯識三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四卷,第一期 |
曹仕邦,1980,〈《晉書》立僧傳之歷史意義〉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5 冊》(台北: 大乘文化) |
〈中國佛教史傳與目錄源出律學沙門之探討〉(上),載於《新亞學報》第六卷第一期。 |
陳振崑,1998.12,〈由唐君毅對於道德意識與宗教意識的對比分析,論宗教意識的「超主體性」〉,《哲學與文化》25卷12期, |
陳祚龍,1973.05,〈劉薩河研究--敦煌佛教佛教藝術解析之一〉《華岡佛學學報》卷3,pp. 33-56。台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
陳榮華,1996.01,〈葛達瑪(H. Gadamer)遊戲概念中的存有學〉《哲學論評》19期,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系,pp. 159-196。 |
陳寅恪,1980,〈明季演黔佛教考序〉收錄於《陳寅恪文集之三》上海:古藉 |
陳 直,1980,〈漢晉人對《史記》的傳播及其評介〉,收入吳澤編,《中國史論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陳世驤,1970,〈中國詩之分析與鑒賞示例〉,收於《陳世驤文存》台北:志文出版社,) |
傅偉勳,1990.04,〈《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pp. 118~147。 |
1997.07,〈從中觀的二諦中道到後中觀的台賢二宗思想對立--兼論中國天台的特質與思維限制〉《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
曾永義,1983,〈從西施到梁祝〉一文,陳鵬翔主編《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
逯耀東,1975,〈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收錄於《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八卷,第六期 |
1980,〈從《隋書.經藉志.史部》的形成論魏晉史學轉變的歷程〉收錄於《食貨月刊》10卷4期 張曼濤著,1983,〈涅槃思想研究〉收錄於藍吉富編《現代佛學大系》冊34台北:彌勒出版社初版 1982,〈魏晉志異小說與史學的關係〉收錄於《食貨月刊復刊》第十二卷,第二期 |
1992,〈史傳論贊與《史記》「太史公曰」〉收錄在《新史學》第三卷第二期,台北 |
〈司馬遷「通古今之變」的「今」之開端〉,載《輔仁歷史學報》第五期 |
黃茜芳,2000.01,〈用身體挑戰禁忌〉,《典藏》 |
黃承武,1999.10.19,〈幽浮紀事〉《聯合報》37版 |
陸豔冰,1998,〈阿育王的統一與並治〉,《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
楊惠南,1999.07,〈智顗的二諦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四期pp. 43-68 |
顏尚文,1990.10,〈梁武帝受菩薩戒及捨身同泰寺與「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東方宗教研究》新一期pp. 43-89 |
1996,〈北朝佛教社區共同體的法華邑義組織與活動-- 以東魏〈李氏合邑造像碑〉為例〉,《台大佛研究中心學報》第一期,pp. 167-184 |
1998,〈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經》與「佛教國家」的建立〉《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pp. 99-128薩孟武,1980.10,〈南北朝佛教流行的原因〉,《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5 冊,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出版,pp.137-154。 |
張瑞德,1981,〈心理學理論用於中國傳記研究的一些問題〉,《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九期 |
張展源,1995.02,〈伽達瑪美學之批評〉《中國文化月刊》台北:中國文化月刊雜誌社,第184期 |
鄔昆如,1997,〈哲學的十大問題,第九講──「神」〉,《哲學與文化》4卷6期 |
詹秀惠,1983.06,〈洛陽伽藍記的作者與成書年代〉,《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刊》第1期,pp. 51~61。 |
劉增貴,1986,〈論後漢的人物評論風氣〉收錄於《中國史學論文選集.第六輯》台北:幼獅劉苑如,1996,〈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點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集刊》8期,.03 |
劉若愚,1978.06,〈中西文學理論綜合初探〉,杜國清中譯,刊於《現代文學》復刊第四期 |
劉苑如,〈六朝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點的考察〉,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6.03,《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八集, |
鄭學禮,1988.07,〈三論宗中道思想的真理與邏輯觀〉,《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七期,pp. 32~45 |
1991.01,〈三論宗之哲學方法〉,《臺大哲學論評》台北:台灣大學 |
霍熙亮,1993.02,〈莫高窟第72窟及南壁劉薩訶與涼州聖容佛瑞像史跡變〉《文物》卷 1993:2,pp. 32-47。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
賴鵬舉,2000.07,〈中國佛教義學的形成──東晉外國羅什「般若」與本土慧遠「涅槃」之爭〉,《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pp. 349-391 |
1997.10,〈中亞的禪法〉,《圓光佛學學報》,桃園:圓光出版社,pp. 63-78 |
1993.10,〈東晉慧遠法師〈法性論〉義學的還原。收錄於期刊《東方宗教研究》第三期(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研究中心)pp.32~7 |
賴姿蓉,1996.06,〈琉璃身心‧水月世界--法身寺禪修之旅〉,《人生雜誌》第 154 期,台北:人生雜誌社盧秀文,1991.08,〈劉薩訶研究綜述〉《敦煌研究》卷1991:3,pp. 113-115。敦煌:《敦煌研究》編輯部 |
蔡纓勳,1986,〈僧肇般若思想(以不真空論為主)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0期pp. 383~485 |
蔡彥仁,2000.12,〈經典詮釋與文化匯通──以吳雷川為例〉台北:政治大學「經典詮釋」學術會議宣讀 |
蔡維民,1999.09,〈從「宗教」與「宗教感」的理解來省思人文宗教──兼論批判理論宗教觀〉, 《哲學與文化》26卷9期 |
蔡瑞霖,〈世親「識轉變」與胡塞爾「建構性」的對比研究──關於唯識學時間意識的現象學考察〉,《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薩孟武,1980,〈南北朝佛教流行的原因〉,《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5 冊,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出版,pp.137-154。 |
饒宗頤,1987,〈劉薩河事蹟與瑞像圖〉《敦煌國際討論會文集(石窟考古編)》pp. 336-349。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 |
釋恆清1996,〈《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一期,pp. 31-88 |
2000,〈《大智度論》略譯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pp. 155-165 |
釋如嵩,1999.05〈《大智度論》法身說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市:福嚴佛學院 |
玉城康四郎著,李世傑譯,[1989],〈唯心的追究〉《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 |
1985,〈軸解脫構造〉日本佛學會編《世尊觀》京都:平樂寺書店 |
中村瑞隆,1953.12,〈法身系譜〉,《宗教研究》第一三七期 |
石川海淨,1953.10,〈佛身思想源流就《大崎學報》第100期 |
加藤伸孝,1974.12,〈法身思想史的展開〉《京都家政短大研究紀要》第十三期 |
神林隆淨,1942.07,〈法身就〉《宗教研究》112,113期 |
河村孝照,1969.03.〈大乘捏槃經法身思想一考察〉,《東洋學研究》第3期,東京:東洋學研究所 |
森江俊孝,1973.12,〈梁三大法師感應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九州大學第二十四回學術大會紀要(一) [Indogaku Bukkyogaku Kenkyu]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第 22 卷, 第 1 號,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
藤下洸養,1973.03,〈方便法身意義-- 救濟者資格二種法身論理〉,《龍谷大學論集四百號--親鸞聖人御生誕八百年記念特集》 [Ryukoku Daigaku Ronshu]第400卷,京都:龍谷學會雲井昭善,1982,〈原始佛教〉《佛教思想解脫》京都:平樂書店 |
篠原亨一,1994.07,‘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Function of the Hol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中華佛學學報》第 7 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
Huang Chi-chiang,1998.07, ‘Consecrating the Buddha : Legend, Lore, and History of the Imperial Relic-Veneration Ritual in the T''ang Dynasty’《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pp. 483~533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
Richard Robinson, 1957.06,Some Logical Aspects of 'Nagarjuna''s' System,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pp. 291-308。 |
Beatrice Lane Suzuki,1948, Mahayana Buddhism, London: David Marlow Ltd.; , pp. 36-48 |
A. L. BAWHAM, 1959,The Wonder that was India, p. 277, New York: Grove Press, Inc. |
Hajime Nakamura, 1958.07, “Buddhist Logic Expounded by Means of Symbolic Logic”, Jou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
Whaling,Frank ,1985, “introduction” in F. Whaling e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II. Berlin: Mouton Pubilishers. pp. 1-19 |
Habito Ruben L.F.,1976.12,〈「法身」二種〉,印度學佛教學研究愛知學院大學第二十七回學術大會紀要(一) [Indogaku Bukkyogaku Kenkyu]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第 25 卷, 第 1 號,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 |
5.工具書 |
林尹、高明主編,1993普及版,《中文大辭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
陳育仁等主編,1997,《劍橋百科全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
釋慈怡主編,1976,《佛光大辭典》台灣高雄,佛光出版社 |
小口偉一、堀一郎監修,1961,《宗教學辭典》東京:東京大學 |
安傑利斯/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1999,《哲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
Eliade, Mircea. 1987, (ed.)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 Macmillian Publishing Company |
Brugger,Walter.編,項退結譯,[1989],《西洋哲學辭典》臺北市 : 華香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