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的三性與二諦

主要研究的是瑜伽行派如何以此派特有的三性思想,來詮釋作為佛教基本教義之一的二諦思想,以及在以三性概念為理論架構下,其所展現出來的二諦觀有何特殊之處。


二諦思想自原始佛教,然而隨著思想史的發展,二諦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乃至不同的學派、論師間也有不同的解釋。而這種對於二諦不同的解釋,同時也是表現出該時期、該學派或該論師之佛學的基本思想。


由於二諦思想的發達可說是始自龍樹,而且後來亦成為中觀學派論述的中心思想,因此,一般人常以中觀學派為二諦思想的代表,而忽略了瑜伽行派的二諦說,實則在瑜伽行派中亦有其特有的二諦觀,而這種二諦觀乃是建立在「顯了相」、「三性」、「三無性」以及「識顯現」的基礎之上,因此本論主要即以此來討論瑜伽行派的二諦說。


本論分為七章:第一章為序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方法、目的以及現代的研究成果;第二、三章則就唯識諸論,分別探討瑜伽行派之三性與三無性之概念;第四、五章則分別就中觀學派與瑜伽行派的二諦說進行討論;第六章則是處理中觀學派與瑜伽行派之間的爭論,第七章為結論,乃總結各章所討論之結果。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88/博士/088PCCU0259009

研究生:陳一標   指導教授:李志夫  全文影像全文影像瀏覽 

中文資料:(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印順法師
〔1946〕 《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75年六版)
〔1970〕 《唯識思想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修訂一版)
〔1982〕 《辨法法性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89年四版)
牟宗三
〔1989〕 《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書局。(修訂五版)
呂澂
〔1978〕 〈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唯識典籍研究(一)》,pp.291-322。
〔1982〕 《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93,四刷)
法尊法師
〔1990〕 《法尊法師佛學論文集》,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 《入中論講記》,台北:佛教出版社。
法尊法師譯
〔1989〕 《入中論釋》,台北:佛陀文教基金會。
林鎮國
〔1993〕 〈「唯識無境」的現代論爭─管窺英語唯識學界研究趨勢〉,《鵝湖學誌》第三期,pp.137-156。
徐梵澄 譯
〔1990〕 《安慧三十唯識疏釋》,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山雄一等著、李世傑譯
〔1984〕 《中觀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
曹志成
〔1994〕 《空有之諍的研究-以清辨對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為解釋線索》,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 《清辨二諦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榮灼
〔1990〕 〈論唯識學與華嚴宗之「本性」──對《佛性與般若》之兩點反思〉,《鵝湖學誌》第四期,pp.79-96。
〔1991〕 〈「即」之分析──簡別佛教「同一性」哲學諸型態〉,《國際佛學研究年刊》vol.1,pp.1-22。
〔1992〕 〈唯識學之「真」「妄」問題〉,《鵝湖學誌》8,pp.1-28。
陳一標
〔1994〕 《真諦唯識思想之研究──以『轉識論』為中心》,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南
〔1988〕 〈成唯識論中時間與種熏觀念的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五期,pp.249-273。
熊十力
〔1984〕 《佛家名相通釋》,台北:洪氏出版社。(再版)
演培法師
〔1978〕 《解深密經語體釋》,台北:天華出版社。(1989,二版)
〔1978〕 《成唯識論講記》五冊,台北:天華出版社。(1995,三刷)
〔1978〕 《唯識法相及其思想演變》,台北:天華出版社。(1990,二版)
葉阿月
〔1976〕 〈虛妄分別的還滅緣起之特質〉,《內明》,46,pp.3-8。
〔1980〕 〈vijbana(識)與vijbapti(表識)的研究〉,《文史哲學報》,第29期,pp.51-118。
蔡伯郎
〔1994〕 《中邊分別論之三性說》,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竟無
〔1977〕 《唯識抉擇談》,台北:廣文書局。
霍韜晦
〔1980〕 《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註》,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三、日文資料:(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山口益
〔1942〕 《佛教における無と有の對論》,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6.08修訂發行)。
〔1967〕 《安慧阿遮梨耶造中邊分別論釋疏》,東京:破塵閣書房。
山口益、野澤靜証 合著
〔1977〕 《世親唯識の原典解明》,東京:法藏館。
下川邊季由
〔1990〕 〈世親における唯識の概念〉,《佛教學》28,pp.53-72。
上田義文
〔1958〕 《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
〔1958〕 〈"Parinama"について〉,《名古屋大學文學部十周年紀念論集》,pp.135-160。
〔1964〕 〈彌勒.無著.世親におけるPratibhasaの意味〉,《干潟博士古稀紀念論文集》,pp.41-52。
〔1965〕 《唯識思想入門》,東京:あそか書林。
〔1966〕 〈Vijbanaparinamaの意味〉,《鈴木學術財團研究年報》2,pp.1-14。
〔1976〕 《大乘佛教思想の根本構造》,京都:百華苑。
〔1978〕 〈初期瑜伽行派の哲學を研究する方法の問題〉,《鈴木學術財團研究年報》14,pp.1-11。
〔1980〕 〈安慧說と護法說との相違の根本は何か〉,《京都女子學園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10,pp.3-31。
〔1982〕 《攝大乘論講讀》,東京:春秋社。
〔1982〕 《大乘佛教の思想》,東京:第三文明社。
〔1987〕 《梵文唯識三十頌の解明》,東京:第三文明社。
〔1988〕 〈瑜伽行派的根本真理〉,許洋主中譯,《諦觀》55,pp.57-84。
小谷信千代
〔1978〕 〈唯識說における法と瑜伽行〉,《佛教學セミナ-》28,pp.45-63。
〔1980〕 〈瑜伽師地論と大乘莊嚴經論〉,《佛教學セミナ-》32,pp.32-54。


延伸閱讀:【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

上一篇(璀燦古今-從敦煌藝術探討) 回目錄 下一篇(中國民間文學中財神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