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第七品中,解釋斷煩惱、去貪愛的方法,因為煩惱障礙解脫行,而對外境的貪著是煩惱生起、住著、增長的原因,所以必須善觀因緣法,確立無自性的主張,斷除對境界的貪著,以進趣菩提。而第八品解釋如何在清淨行中了解勝義諦。月稱在前八品以喻說的方式,令眾生從聞法中,思維喻說的內涵,從感性層面內化修行體驗。在九至十六品中,透過遮難他派教義,開顯中觀諸法無自性之勝義,令聞法者,確立無自性的主張,從根本上拔除自性見。思維喻說的內涵,體解無自性的理論,兩者i相輔相成,無論感性、理性上都能達到調和,飛越輪迴的大海,至究竟涅槃城。所以《四百論注》前後十六品,實踐與理論結合,組成一完整的修學體系。

在第七品中,觀察對境--愛著處--有,可從兩方面說:

一、如實知現世有,二、現世有是苦,不應執著,也遮除希望_來世有的快樂。先略述如實知現世有,輪迴的苦海沒有邊際,對於迷惑於青春而生起憍慢心,不怖畏無邊的苦海而說:「所謂青春和老死像在路上賽跑,恰好我跑在前面,青春的狀態是沒有一定的,所以不需要生起憍慢心(2偈)。」或者「在生死苦海中漂泊,不是依自己的願望趣向人天等六道,不能自主卻思如自在者,對於有不生起怖畏沒有比他更愚痴的,有智慧的人在他力的控制下,對有沒有不恐懼的(3偈)。」「此有是善趣,於六根不具足,智慧薄弱,不可喜經驗之有,那有智慧的人看待這世間是殺人處(7偈)。」「這有的自性動搖,起伏不住,心無所著而醉狂,聖人等認為是醉狂處(8偈)。」

特別從不定的狀態、不自在的醉狂處說有,此有的世界在世間法上不得不簡別合理和不合理,對愚痴的人有此必要,但就實質上說是無意義的,沒有究竟的意義。說:「法是依世間之國家、種族、家族、習慣而定,因此而設定婚姻等的規定,種種的規定稱為法,依場所和時間之差別而有不同,因此自性決定的法是不可得的,所以對法不應執著(9-11偈)」。

對有的生起要生怖畏,說:「關於見一事之果,是由大種所造,心所起,次第輾轉而增多,此一最初因是不能見的,見一事無窮盡的增長,而有恐懼的人,見這世界的生起如何不生起怖畏呢?(10偈)」。此是對有之觀察,見眾生往來生死,本際不可得。如:《中論》觀本際品十一第一頌「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生死無有始,亦復無有終」,此亦是探究無始無明,在怖畏有之上,希望有遮斷的方法,這有執是從無始以來,脅迫於有執之根本,怖畏陷入無邊的深坑,如何根絕有執?生起無自性的見解,理解緣起的勝義。

其次在本品中,需注意對善趣所生的執著,注釋者敘述如下:「由於惡趣、八難種種苦迫,不是好的住處,由於善業,到達善趣,遠離了惡趣的苦迫,應是適宜的住處,所以不應厭捨善趣。」在其他地方也見到如上的敘述,如先前所說對來世有的執著,在本品中看到應厭離善趣而不斷反覆敘述斷此執的方法。即為了得到天上的樂而修善業而說,賢聖人對天界也和9地獄生起同樣的恐怖(14偈)。或有人說,為了得到快到快樂的感受,追求所愛的境而造作福業、淨法,而說:「可愛之境是善業所得,希望解脫的人觀察它如不淨染著的家,是損害的根本,生起煩惱之故,是放逸處,由於如此應當捨棄。因為它不能成就利益,為了可愛之果而聚集資糧是無意義的(20偈)。或對於未來希望得到殊勝的果,而說:「為了得到未來的果報而對淨行執持貪著,見到未來的邊際時,難道不害怕?放棄應怖畏的邊際的話,對未來的果、淨行的欲望,也應捨棄。」(22偈)。或是「希望果之相清淨,就如同傭人的酬勞一般,福德和酬勞是相等的,自他樂所生因的福是殊勝的,這福也是輪迴的原因,因此希望善的賢聖人怎麼會去做不善呢?」(23偈)

又前面所說,應捨棄執著善趣之樂而行善,此與《中論》第二第一偈,第三品第三偈,第七品第十五偈,第十品第十三偈,第二十五品第七偈等有相同的理趣83。 說:「過去樂不可得,已經滅了的緣故,未來樂並ㄕs在,還沒生起的緣故,現在樂也不可得,因為不停留,因此沒有真正的快樂。渴望樂的享受,努力聚集樂的因,是為甚麼呢?(13偈)」於此觀察三世的樂受,受的產生,法相宗是以根、境、識三和合而生受之心所,注釋者從「過去處云云……心剎那動搖」觀察三世,是「過去識」和內容的心性觀察。在探究斷有執的方法之過程上,特別在無自性空上,如對樂之因,本品指示心性觀察之觀行,這在最後解釋並歸結,說:「雖對不能戰勝顛倒智的人而言,是雜染的因,如戰勝顛倒之自性,見機械和幻術師和所造的幻法自性空的人,就不是雜染的因,見趣=有如幻法等是緣起物,非實有自性的人,超越依顛倒生起的生死,離開罪福之所作事,到達涅槃。(24偈)」即沒有顛倒心之生起,有=趣之法,觀察法無自性空,於觀察中實修心之無自性空,若要探求此中觀說思想之類型,其中以署名為龍樹著作之《大乘二十頌論》84 特別顯著。

中華佛學研究 第二期 頁129~152(民國八十七年),
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2,pp.129~152 (1998)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注.
第七品斷貪愛的方法》初探

釋見愷

中華佛學研究所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2/2-6.HTM


上一篇(俱舍論-----惠空法師) 回目錄 下一篇(尊貴的 提婆生平與四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