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月稱論師造法尊法師譯入中論卷一敬禮聖曼殊室利童子第一菩提心極 ...
頌曰: 如不許車異支分亦非不異非有支不依支分非支依非唯積聚復非形此中一品、異
品、能依品、所依品、具有品,此五品如前已說。積聚品與形狀品,更當成立。為明彼義。
頌曰若謂積聚即是車散支堆積車應有此雖於前已說,今更說者,是為顯示餘過失故。
入中論
月稱論師造 法尊法師譯
入中論卷一
敬禮聖曼殊室利童子
第一菩提心極喜地
為令悟入中觀論故造入中論。茲於諸佛菩薩先應讚嘆者,即是諸佛第一勝
因,救脫繫縛生死牢獄無量無依眾生為相之薄伽梵大悲故說。
聲聞中佛能王生 諸佛復從菩薩生 大悲心與無二慧 菩提心是佛子因
由得圓滿無上法王,較聲聞獨覺菩薩尤為圓滿自在,即聲聞等亦承其命,
故諸佛世尊名曰能王。要從諸佛乃生聲聞等,以諸佛出世無倒宣說緣起,彼由
聞思修習,乃能隨其信樂滿足聲聞等果故。
設有一類唯聞佛說緣起善達勝義,而不現生證般涅槃,然彼行者於他生亦
必能獲得所求果報,如定業果。聖天云:「現已知真實,現未得涅槃,他生決
定得,猶如已造業」。中論亦云:「若佛不出世,聲聞已滅盡,諸辟支佛智,
無依而自生。」能得正教授之果,故名聲聞。如云:「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等。或從諸佛聽聞無上正覺妙果之道,為求者宣說,故名聲聞。法華經云:「
我等今者成聲聞,聞佛演說勝菩提,復為他說菩提聲,是故我等同聲聞。」雖
諸菩薩亦有彼義。然唯宣說自不修行,乃是聲聞,故異菩薩。
佛陀是覺悟真實之義,其名於聲聞、獨覺、無上正覺三處俱轉,故佛聲亦
詮獨覺。獨覺之福慧展轉增長勝出聲聞,然無福智資糧、大悲、一切相智等,
劣於正覺,故名為中。此亦不依他教自然智生,唯為自利而自覺悟,故名獨覺
。聲聞獨覺,要由如來說法乃得出生,故曰能王生。但諸能王復從何生?論曰
:「諸佛復從菩薩生」。設作是念:豈非菩薩亦從如來說法而生,名佛子乎!
云何諸佛世尊從菩薩生耶?此有二緣,菩薩亦得為諸佛世尊之因,謂時位差別
及勸令發心。約時位說,以如來是菩薩之果故;約勸發心說,如曼殊室利菩薩
,勸釋迦牟尼世尊及餘諸佛,最初發菩提心。最究竟果,待其主因,故說諸佛
從菩薩生。
由圓滿因最尊重故,既說因應供養,則果應供養自可知故。諸佛世尊如大
藥樹給無量果,則於彼嫩芽等尤應勵力愛護。為令會中三乘有情趣大乘故,讚
嘆菩薩。如寶積經云:「迦葉!如初月為人禮敬過於滿月。如是若有信我語者
,應禮敬菩薩過於如來。何以故?從諸菩薩生如來故」。此以聖教正理成立諸
佛從菩薩生。
又諸菩薩以何為因?論曰:「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悲謂
哀愍,行相體性如下說。無二慧謂離有無等二邊之慧。菩提心如法遍行經云:
「菩薩應由菩提心了達一切法,一切法與法界相等,新生無住一切法。由所知
能知空故,皆遍了知,如自所了達法,願諸有情皆能通達。菩薩所發此心,名
菩薩菩提心,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心。無上心,慈故和愛心,悲故不退心,喜故
無悔心,捨故無垢心,空故不變心,無相故無障心,無願故無住心」。菩薩正
因,即此悲心、無二慧、菩提心之三法。如寶鬘論云:「本謂菩提心,堅固如
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邊慧」。
頌曰: 如不許車異支分亦非不異非有支不依支分非支依非唯積聚復非形此中一品、異品、能依品、所依品、具有品,此五品如前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