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科學

介乎科學與神學之間的哲學佛教學

中國人民大學第二期愛國宗教人士研修班  釋自度

關鍵字:哲學乃是某種借乎科學與神學之間的東西(英國哲學家羅素)。科學是在經驗基礎上構成邏輯的、可以重複的東西;神學以信仰、情感體會、思想觀念、感悟為內涵;哲學有科學的成分,但不能就是科學,提示也可以是信仰。借乎科學與神學獲得感覺的同時,提示否定不了,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關於哲學的定義問題。二、佛教與宇宙觀。三、佛教的人生觀。四、佛教的認識論、方法論。

有人說:宗教學是最大的學問,其他學問都是宗教學的分支,宗教學把弄懂了的東西交給科學去實踐研究,把稍微弄懂了還沒有完全弄懂的東西交給了哲學去思考,把弄不懂、還沒有弄懂的東西留給了自己。科學要產生哲學問題,產生宗教問題,要想生活好就要有工業,工業是個實踐的體現,農業文明轉工業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必然,是所有民族都要走的路,只有科學才能掌握物質生產的規律,從理論原則出發看實踐,又從實踐出發看理論。人怎麼樣認識世界,在認識的過程中,科學就產生了,超出了科學的界限,哲學的方法就產生作用,世界的總規律,科學解決不了。數學回答不了社會的發展規律,生產實踐就是人對自然界的改造,人與自然界是個什麼關係?人能不能創造物質?科學產生這個問題,但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勞力者和勞心者是什麼關係?人與人究竟是一個什麼關係?應該的關係怎麼來,不是科學產生的。隨著科學文明的發展,關係也更加複雜了,這也是哲學對宗教的涉獵和思考。科學解決不了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哲學不與宗教相聯繫就產生不了哲學的用處,很多問題哲學是解決不了的。科學、哲學解決不了人的最初,經驗以外,哲學只是一個猜想,人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哲學的界限,哲學就解釋不了這個問題。人生的意義,哲學、科學解決不了,死亡也是這樣,當哲學涉及到深層的問題,宗教就出場了。

哲學的答案不是最終的,哲學沒有最終的答案。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什麼規律?還有集郵的心理需要?爬山的心理需要等,哲學沒有回答。對人與人的關係、人生的哲學認識,作為哲學家可以保持平靜,是因為有了哲學對自身的修養,對於處理人的煩惱,對於物質關係有了一個境界,過去的否定宗教,是哲學科學的偏見。愛思考、愛捉摸問題的人很容易與宗教產生共鳴,辯證法把唯物與唯心之間劃條線,長期以來誰也沒有駁倒誰,難不住就讓他去鬥,這是人類智慧的恥辱。世界觀的指導,方法論的指導變為人的一種境界、一種修養。

宗教的中心是人的問題,對於人的理解,很早就有思考。有人寫了西方哲學人學觀念史,把人的觀念演化作了梳理,把人的關係分成了九種,再加上馬克思主義對人的理解共有十種:1、宗教人,從宗教的角度理解人。2、文化人,從文化的角度理解人。3、自然人,處於自由狀態的那種人。4、理性人,迷信科學,迷信理性,單向度化。5、生物人,主要是從達爾文的演化、生存理解人。6、文明人,西方凱西爾認為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是符號的動物,有了人、山、水的符號,大家就可以看,想真實的東西。7、行為人,從人的行為上、從心理的刺激反映上研究人。8、心理人,對人的認識又深入了一步。心理學家認為人的需要層次,當低級的問題解決了以後,,就會由生理的需要升到安全(因為有刑罪,還有社會生活,得到後的失去問題)的需要,再上升到歸屬與愛的需要,上升到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但出現問題後,又會從自我實現放棄到生理需要的層次。9、存在人,從人的角度對人加以研究,主要是精神上的一種存在。10、馬克思主義對人的理解,帶有生物人、自然人、行為人、存在人、自由人的聯合體。哲學人學的主要問題是人性問題和人的存在問題,對人性的分析,哲學問題往往上升到宗教的高度。人的本性就是自由,俄羅斯利用自由做了好事,也做了壞事,所以自由問題對俄羅斯學者是個難以承受之輕的沉重負擔。為什麼?戈巴契夫的改革就是這個問題,就是給人自由,結果垮了,上臺的是葉利欽(就像宗教大法官與耶穌基督之間)。在1415世紀的西歐,宗教大法官為什麼能安排她們生孩子、生活及各種活動,就是因為給了麵包,神性和動物在食色面前,神性是軟弱無力的,哲學家到現在為止還各說一端。什麼是好的生活?什麼是善的行為?由於人性的複雜,哲學史兩千年都沒有很好的回答,倫理學研究的道德很複雜,倫理不存在不同時代、不同區域的永恆真理,過去、現在、未來時代的不同,區別善惡的表現看法就不一樣。

人生問題是一門大學問,尤其是生與死是人生兩大課題,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二千多年前佛陀證悟的正是解開這兩大謎題的真理。了悟真理的佛陀,告訴我們如何安住身心,和諧群我、去除煩惱、超越輪回,指導我們規範生活、認識自己、透視人生的真相,幫助我們圓滿完成自己。

一、關於哲學的定義問題

什麼是哲學?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觀認為,哲學是對自然、社會、思維的概括和總結,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總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是意識形態領域裡的起主導作用和領導作用的意識形態。但當今對哲學本身的認識,五花八門,也有互相衝突的,沒有認可基本定義,古往今來世界上沒有一個哲學家對哲學的理解能夠得到廣大哲學家的普遍認同,到現在為止什麼是哲學這個問題,不同哲學家有不同的回答,按西方哲學家的標準(中國過去沒有哲學,沒有哲學家,中國只有哲人的哲學思想)。哲學要講世界的本體是什麼?人是怎麼認識世界的,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概念。孔子的思想對世界,尤其是對亞洲、對中國的影響這麼大,但孔子的思想沒有什麼概念,《論語》沒有概念,仁的明確定義沒有,沒有邏輯推理的完整體系。哲學在傳統上包括了形而上學、知識論、倫理學的研究。這些學科試圖回答對於世界的起源,知識如何獲得,以及善惡等觀念的問題。基本上,哲學的基本方法是運用理性對於這些問題提出論證。但是,哲學的實際範疇與定義不確定。哲學一詞,原於西文而譯自日本。日本從文部省令,提倡研究西洋學說後,即有了這個名稱。究其哲學的意義,原同於中國『明哲』『聖哲』之例,不過,直譯西文之義,應為『愛智學』。歐洲哲學,本於希臘,在希臘初究哲學時代,原為渴望真理,得償所欲。累日窮年,孜孜不倦,益加以承平之際,生活問題已經寬裕,人民又達其充滿和愛之境,處處都資以樂趣與團結,也就流為一種專究學理者的哲學派。此雅典諸國所由群居諸哲學者,薈萃一堂。日本尋於宇宙如何解析,萬物若何起源,以成其為哲學上之愛智階級,與尋常謀衣食住三端之徒回然不同。就中國之周秦諸子,與六朝所稱三玄──易老莊及宋明理學、道學等,並與之哲學相類。印度之數、勝、尼牙耶、吠檀陀諸論,及五明之內明學,外道六十二見、九十六見之見學,與西洋所究的哲學,也大體相仿。故會以方言,哲學一名,得有愛智、玄、理、道、明、見等種種異稱。哲學也可以說是理性對於信仰的研究,同時還有理性對人與自然規律的總結。哲學之應當學習並不在於它能對於所提出的問題提供任何確定的答案,而是在於這些問題的本身;原因是,這些問題可以擴充我們對於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豐富我們心靈方面的想像力,並且減低教條式的自信,因是這些都可能禁錮心靈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於通過哲學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靈會變得偉大起來,因而就能夠和那成其為至善的宇宙結合在一起。釋迦牟尼的時代,從世界文化歷史的角度來說,在這個階段,先後不出一個世紀,東方西方的歷史演變,雖然都是一片紊亂,但卻哲人輩出,蔚為奇觀,中國有老子、孔子等人;印度有釋迦牟尼的哲人僧團;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都是影響後來人類文化垂數千年之久的人。

二、佛教與宇宙觀

四方上下謂之宇,往古來今謂之宙;其內容包含時間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與空間上的四維上下;蘊含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的無窮無際。關於宇宙的問題,佛陀於不同時地作過說明,內容深廣,後世佛弟子從各種不同角度探討,使得佛教的宇宙論內容廣闊,學派林立。佛教對宇宙的說明是多方面的,從宇宙的系統形狀來說,是世間論;從成立要素來分析,有萬法論;從宇宙的轉動研究,有因果論;從現象來談,有緣起論;從實相說,有本體論(指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由以上諸說可知佛教對宇宙的觀察和瞭解,已超越現代科學家,這些立論實為人類欲探討宇宙奧秘的寶貴資料。對於大千世界的組成(在宇宙中存在著數不盡的三千大千世界),佛經稱為十方恒沙世界,十方微塵世界;科學家說銀河系之上是星雲團,這個星雲團有一百個銀河系,難怪佛教講到世界都是說無量無邊;說到眾生,就是無數無盡不可說。對於有情世間(宇宙世界在佛教大可分為器世間有情世間”),以須彌世界而言,有情眾生所存在的處所,有所謂[三界]之說,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對於世界的成、住、壞、空,佛教講無常,是因為洞悉宇宙萬物乃至有情生命不斷經過成、住、壞、空四劫,無時無刻都在變異之中,生滅迴圈不已。對此佛教有詳盡的說明,實非目前科技所能證知的。對於十方國土,佛教講說的佛國淨土,在時間上是[豎窮三際],在空間上則橫偏十方的。對於色空不二的宇宙觀,佛教認為宇宙是[無始無終]的,沒有起點與終點,因此無所謂宇宙的起源與創造之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在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中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有心不可執無色,無色不可執有心,在辯證法上於對立而統一,于無盡的未來中物質不滅,精神亦不滅。

三、佛教的人生觀

佛教的人生觀是科學的、是辯證的,是合乎真理的,因此,佛教的人生觀能引導人類走向和平幸福的境地。例如佛教的重要教義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非常科學的。

1、諸行無常:諸行,是指世間上一切行行色色的事務。這些事務,若依佛法來觀察,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可以從兩個道理來說明:一、三世遷流不住,所以無常;二、諸法因緣生,所以無常。什麼是三世遷流?過去、現在、未來叫做三世。一切法在世間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故說無常。何謂諸法因緣生是無常?因為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因緣離散則消滅,因緣是無常的,由因緣所生之法,自然也是無常。比喻人生由過去的業識來投胎,到瓜瓜出世,由幼而成長,以致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後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三世遷流不住,生命實實在在是無常的。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滅,刹那間變換莫測。而宇宙萬事萬物也是如此。一切現象是時時刻刻刹那生滅,刹那變化,換句話說,是世間上的存在而已,也可以說是永遠的過程而已。世界的生住異滅,氣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鈞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遠如此,都是流動變化的狀態。在流動之中,並無任何一個不變的東西。

再說宇宙一切事物,依物理學來說,沒有一樣是靜止的,即都是動的,即是無常。如一朵花,以肉眼來看,它是靜的,若用佛眼來觀察,則知各種元素都是動的,且在遷流不息的新成代謝中。從各種元素的變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漸凋謝,它雖然也曾鮮豔一時,但終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們知道它是無常的。

2、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是從縱的實踐上講,時間上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從橫的空間來說,時間上萬有諸法,沒有一樣是獨自存在的東西。人,都喜歡執我,都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我的頭,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我的父母,我的妻子兒女,從這上面生出自身的自我愛,和我所有物的境界愛。凡事都以我為主體,好像離開了這個我,就什麼都沒有了。而佛法對諸法做理性的透視則說無我,在一切諸法中,沒有一個常住不變,固定自在的我可得;因為可以稱為我的,必須具有恆常的、主宰的、不變的、自在的四個定義。但是,現在被我們認為是我的這個身體,數十寒暑,從生而老,無時不在生滅遞嬗,哪裡是恒常固定不變呢?身體是四大所聚,、五蘊結合而成,緣聚而生,緣散而滅,哪裡是自主的呢?身體眾苦所聚,生理上有饑、冷、疾病、疲勞等苦,精神上有瞋怒、哀懼、失意等苦,當為眾苦逼迫時,欲離而不能,哪裡有自在可言?由此可知,一切諸法中,所謂的我是無法成立的,故說諸法無我。

3、涅槃寂靜:涅槃寂靜是說不論世間如何動亂,最後終歸於寂靜;不論萬法如何差別,最後終歸於平等。動亂歸於寂靜,差別歸於平等,寂靜、平等,這就是涅槃的境界。依佛法來說,達到涅槃的境界,以寂滅了一切的煩惱和生死,而到了離苦得樂的境地,亦即圓滿一切智德,寂滅一切惑業的果位。人生,雖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但人的真如本性卻永遠涅槃寂靜。

依量子論的觀點,我們也能體會到一切事物本性空寂、無有常性的真義。一切物質可以完全變化成能量,儲藏於空間中;同樣的,空間中彌漫的能量經過聚集後,也會形成物質。猶如水遇熱,蒸發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又變成冰,水、水蒸氣、冰三者的外在表現不一樣,但其內在的本質是一樣的。因此,我們知道物質和能量的相互變換,在轉變中,品質並沒有絲毫消滅,也沒有絲毫成長,只是方式上的轉變。

人是有生命的的物質,因此和其他物質一樣,可以轉變成另一形式的存在,但這轉變並不代表斷滅,如佛教所說六道輪回,即是說明此理。所以,在現象上,人與畜牲是不同的,但本體上則完全平等,誠如明代陶望齡[戒殺詩]雲:物我從來本一真,幻形分處不分神。由此可見,佛教的人生觀是科學的,是符合人生實際情況的,它可以引導我們圓滿無上的佛果,佛教不但為現實所需要,更是未來一切眾生的希望。無常無我是自然界的現象,緣起性空是自然界的理則,地水火風是自然界的元素,真如自性是自然界的本體,如是我們不要忘了,我們有一個靈明不昧,能與大自然感應的真如自性,若能與大自然界的人、事、物和諧交融,便能離苦得樂

四、佛教的認識論、方法論

佛教的創立,開始於佛陀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之後的覺悟,他悟到了作為最終解脫的涅槃境界(成佛),有了這種對涅槃境界的直覺,就會伴生出對涅槃成佛的景仰、渴慕和追求;為了進入這種境界,佛陀逐漸形成了四聖帝、八正道、十二因緣四攝六度四法印等一整套止觀並行、定慧雙修的傳道修行法門。初轉*輪進行傳道後,有了越來越多的追隨者,隨之而結成僧伽團體。有了一個社會化的集體,自然要求集體成員奉行共同的教義,執行共同的紀律,實行共同的行為規範,佛教的戒律規定由之產生。總之,隨著佛教信仰者的組織化,形成了佛教哲理的教義化,涅槃悟道的目的化、宗教生活的戒律化、宗教行為的規範化的一個體制化的佛教。

如果對後來佛教哲學做較為深入地研究,給人的第一映射就是,以原始佛教為基礎在印度——以及後來在中國——發展起來的佛教哲學體系是極其繁多和錯綜複雜的。經過許多代人以及一大批哲人思想家的共同努力,佛教思想中產生了逐漸完善的並有著細微差別的豐富的理論體系。佛教學說指出了兩條獲得徹底解脫(涅槃)的途徑:一是通過合乎邏輯的思維獲得正確的認識,這是一個不斷攀升的階梯;二是堅持不懈地實行嚴格的修正(冥想)。關於第一條途徑,權威人士認為有四個體系在佛教中最具有代表性,其它許多體系都是由這四個體系派生出來的。關於第二條途徑,那就是禪宗的印證。

否定的邏輯——在佛陀看來,無明是所有人生煩惱的初始原因,痛苦的根源就是盲目的生命意志。佛教哲人們發展出一種奇特的方法,一種否定的邏輯。印度南部的龍樹菩薩使這一方法得以完善,他的邏輯探討主要表現為四種理論,在所有這四種理論中,否定的邏輯佔據著中心地位。

1、在整個後期佛教哲學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二諦學說就是源自龍樹,他把諦(真理)分為數諦和真諦。認為,佛陀為那些被無明所覆蓋的凡夫俗子說法時,採用俗諦,承認世界和眾生的真實存在;當他為那些已經能夠洞察真理的人說法時,就採用真諦,否認世界和眾生的真實性,只有從俗諦入手,才能達到真諦:

A=俗諦 B=真諦

對普通的理智來說是真實的東西,而達到一個更高的角度再看它時,它可能就是不真實的了,原來的真諦這時就會變成俗諦:

AB=俗諦   C=真諦

依此類推:

ABC=俗諦  D=真諦

就這樣以一種不斷上升的階梯形式越來越接近更高一級的普通真理(這一點容易使人想起黑格爾和馬克思的辯證法思想)

2、龍樹的第二個理論就是所謂的四重推論法。任意一個需要用回答的問題都可以用變通的方式給以回答,既可以直接回答,也可以直接回答。或者回答是且否,或者既非是由非否。他把最高真實稱為,認為它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

3、在龍樹提出的所謂八不理論中,既不也不的否定概念也被用於人生諸種現象,他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這就是說,最高真實是隱藏於這一切現象背後的。

4、人能夠達到的最高真理就是中道,龍樹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種相對的、依存的關係,一種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它們本身沒有一種獨立的實體性。這就是所謂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只有排除了這些因緣關係和假借的名相,我們才能獲得最高真理,獲得中道

佛教的四種主要體系,在佛陀的格言中,既有一切皆有,又有反復出現的一切皆無四大皆空的詞句。自佛滅後西元一世紀期間,有些學派選擇了第一種觀點,從而形成了一種現實主義的形而上學;其它學派選擇了第二種觀點,併發展出一種虛無主義的否定存在的體系。

禪宗不是一種通常意義上的哲學,它沒有一套自成一體的思想體系,也不是一種通常意義上的宗教。雖然禪宗起源於印度,但是,它的真正特徵卻是形成於中國——禪宗在中國特別是日本一直保持到今天,在整個佛教歷史過程中是最重要的和傳播最廣的教派之一,作為佛教思想的反映,它既傾向於靜思冥想,又不排斥實踐應用,顯然與上述四個體系的邏輯辯證方法有區別的。

從某種程度上說,它無與倫比地吸收了各個民族的世界觀體系——不僅僅是佛教。禪宗在信徒的觀點裡,只有深入體悟,才能對它有所瞭解。對局外人來說,禪宗是很難理解的,比純粹的哲學意義上的佛教要難理解得多。禪宗拒絕哲學原理和宗教信條的共同原因在於,禪宗信徒認為,捆縛在語詞、概念、固定的原理或嚴格的行為規範之中會阻礙他們認識真理,這也同樣適用於佛陀自己的學說。佛陀悟道後是在一種靜默心會中把他的思想傳給弟子的,然後再由這個弟子通過一個不間斷的鏈條把它傳之久遠。這表明了禪宗的基本原則:我此禪宗,單傳心印,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于自性中,萬法皆見,一切法自在性,名為清淨法身。心者: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性者: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靜思冥想的禪宗信徒都是面向現實生活的人,因為禪宗教義要求信徒把他們獲得的真知灼見直接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生活本身就是思想,行、住、坐、臥就是神聖的思想。只要人的心裡還滿是有於無、生與死、相對與絕對、原因與結果這樣的觀念,他就會被語言和概念束縛住,因而會遠離真理。只有當他不再是個旁觀者、批評者、熱衷於思想者、空談家和邏輯家,而是直接面對生活的現實,那麼他就會預見到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真理。

 


上一篇(科學、哲學與佛學的時間、) 回目錄 下一篇(淨宗玄門與現代前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