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

淺議九華山地藏信仰
  

人格化的菩薩和菩薩的應化
  

九華山作為地藏菩薩道場,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較之于文殊菩薩道場、普賢菩薩道場和觀音菩薩道場,因其供奉的地藏菩薩確有所指、實有其人,使地藏成為人格化的菩薩,地藏信仰也是獨樹一幟。
  地藏菩薩是佛祖釋迦牟尼十分讚歎的大願菩薩,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多有提及。佛經記載:地藏菩薩是古佛化身,在釋迦既滅之後,彌勒未生之前,就已證得佛的法身,現無量身,遍及十方世界,為是度脫眾生,神力智慧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後人概括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是地藏菩薩濟世宏願最顯著的特點,也正是由於這個特點,地藏信仰在信眾心中有其獨特的尊崇地位。此其一。其二,地藏菩薩尤其關注在地獄中受苦受難的"罪鬼",被人們奉為"幽冥教主",地藏信仰深深紮根本土文化,信眾把他和中國民間信奉的"冥府十王"放在一起祭供,勸喻積善行德。與本土傳統文化的融攝會通,使地藏信仰更為中國化,在漢文化圈佛教界,地藏信仰也就更能深入人心。
  唐代以前,地藏像是一菩薩像,手持錫杖,慈悲莊嚴。唐以後,在寺院裏以金地藏為標準,地藏變成了比丘形象,光頭或頭戴風帽,身著袈裟,雙手各持寶珠或錫杖。持錫杖表示愛護眾生和持戒精嚴,握寶珠表示能滿足眾生的一切願望。侍立他身邊的是一對父子,年輕的是道明和尚,年長的為閔公閔讓和尚,他們是本土最早跟從金地藏出家的徒眾。金地藏從故土攜來的白犬也就變成了其座騎"善聽"、"地聽"、"諦聽"。
  從地藏塑像的變化演繹,到信眾認為地藏菩薩與古新羅金地藏的關係,學者們多有研究,成果碩豐,本文不想贅述,但正是這種關係,使人們普遍認為九華山供奉的地藏菩薩既為人格化的菩薩,又為菩薩應化,使地藏菩薩"應化在閻浮東土之九華"有其理論根據。《地藏十輪經》中佛說"此善男子(指地藏菩薩)為欲成熟諸有情故,於十方界,或現天身,或佛身,或菩薩身,或獨覺身,或聲聞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常居穢土,現出家僧相,讓信眾可親、可敬、可信,地藏信仰自唐以來,漸為隆盛,風行中國,波及海外。
  從釋譯名議地藏信仰
  地藏菩薩久成佛道,憫念眾生,獲得了無量的功德。民國版《九華山志》《釋名》篇載:"地藏者,有二義,一以喻德,二以顯行。一所謂喻德者,地如大地,有住持、生長、負荷三義,因此菩薩于久遠劫來,分形說法,教化六道眾生,令眾生得所依止,此住持義也。所化眾生,除已成佛者外,或尚行菩薩道,或仍滯乘小乘界,或終在凡夫,流浪生死。菩薩不舍教化,令眾生道力增長,此生長義也。釋迦如來在忉利天宮,以婆娑眾生,於彌勒下生以前,殷勤付託。囑令度脫,此負荷義。地藏如寶藏、有伏藏,足用、贖命三義。謂此菩薩具有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秘藏。眾生雖同具而鮮發現,不得受用,如寶藏之隱伏,此伏藏也。此之秘藏,具足無邊功德,應用無窮,如寶藏之足用,此足用義也。眾生性具無價寶珠,為煩惱六賊所覆,意識惡王所害,菩薩教化,令開寶藏,用贖常住慧命,此贖命義也。喻之以藏。又地,即心地。能載能生,即性藏。可出可納,無不從此法界流,名之為出。無不還歸此法界,名之為納。此菩薩證如來藏性,入一實境界,全體大用,互攝無遺,故名地藏也。二所謂顯行者,謂大菩薩多從所觀境而立名,此菩薩,觀地獄苦,發菩提心,證得地獄界之三德秘藏,能救十方大地獄苦,故名地藏。又此菩薩,常發大願,普任持一切大地,普任持一切種子,普令眾生隨意受用,其威神力,能令大地一切草木花果,皆加生長,藥苗果實成熟潤澤,香潔軟美,因此菩薩以大地為所觀境,而證得如來藏性,故名地藏也。"此釋名,究其實質,簡約地說,就是地藏菩薩在行菩薩道時,用方便說法的法門,教化眾生,令眾生增長道力,開發自己體內的寶藏,認識到自具的無量寶珠,不為煩惱所覆,心內有佛,獲得解脫,自由出入,隨意受用,證得菩提覺悟。
  地藏菩薩譯名也有其演繹變化,晉時稱大地藏菩薩(《華嚴經入法界品》),也有稱持地藏菩薩(《維摩伽經即入法界別譯》),唐時稱地藏王菩薩(《本生心地觀經》)"以名召德,以德彰名",功德無量無邊,名號也是無量無邊,地藏菩薩是般若大智慧,已經達到了"能天能人"的最高境界,他既對廣大眾生泛施佛法,同時也在踐行不施的菩薩正行。
  作為地藏菩薩的應化身,金地藏在九華山修行弘法數十載,沒有創立學派,也鮮有佛教著述,在佛教裏,視佈施為其主要功德之一。佈施有法施和財施,"法施"是指用佛教的思想理論來勸人事佛,這其中包括著述,從筆者所掌握的資料看,金地藏無"法施"史料(指著述)可查,這又怎麼解釋呢?般若智慧不著相,不二法門是般若智慧的精髓,《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八十一雲:"在天而天,處人而人,原規章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其為治也,故應而不為,因而不施;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廣。"《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卷二對此做了進一步的說明:"雲何菩薩不損一物,不施一人?若菩薩善能行施無量無數,于十方世界修佈施行,相續生起。釋曰,菩薩舍自愛,攝一切眾生為自體,一切行道一切財物,悉屬眾生故。財非己有,用者非他,彼物彼用,豈關於我。若能如此運心,則是善能行施。複次菩薩舍自愛,攝一切眾生為自體,一切眾生行施,即菩薩行施故。菩薩起隨喜心,得無量施福,亦是不損一物,不施一人。名善能行施。"可見,以"不損一物,不施一人"作為菩薩道的境界,要求行使"不施"的人要從"心"上用功,拋棄"我"執,到"無我"的境界;做到的捨棄"自愛",體現了更大的泛愛,也就與眾生融為一體,我即是眾生,眾生即是我。"無我"從佛教倫理學的意義上來說,就是"利他"的崇高道德觀的體現之一。
  究上述《釋名》"喻德"、"顯行"二義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點,如從喻德來講,他"分形說法",以自己的榜樣作用去感化眾生,於無形中變有形,這就做到了"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廣"。地藏菩薩用一顆淨心,舍去自愛,攝一切眾生為自體,用無我的智慧,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的宏願去廣度眾生,實現以讓眾生得益的前提,因此他"不損一物,不施一人",但是卻施與千人萬人。
  從顯行來看,地藏菩薩以觀境立名,重在開發人的心性,還原證得自己的如來藏性,將能緣與所緣兩者統一,觀境與得果合一。所以,地藏菩薩大願圓滿,他就是不施一物,也踐行了廣施善度的無上願力,具有了無量的功德。金地藏、地藏王菩薩、地藏信仰,是中韓友誼的見證,也是兩國間佛教文化交流的黃金紐帶。
  本文參閱民國版及新版《九華山志》、《金地藏研究》和《金地藏研究續集》、黃夏年先生著述,也蒙本會同仁斧正、賜教。

 


上一篇(地藏菩薩 安忍不動 猶如) 回目錄 下一篇(地藏菩薩本跡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