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五義~霍韜晦~華岡佛學學報第六期
頁311-325


傳統上,是把客觀的宇宙攝于心、識。即所謂「三界唯
心,萬法唯識。」但此一心,識之概念是未經判別的。因為
若是此心直接生起萬法,此心即是超越的主體; 若此心經過
阿賴耶識而攝取萬法,此心則是經驗之主體。


超越的主體著重主體通于理想世界,為成佛問題舖路的
是如來藏緣起說; 經驗的主體,著重主體之通于現實實界,
為現實上的一切法立根源的是賴耶緣起。
由識中種子化為對象為客觀存在,舊譯為「識」(VIJNAPTI)
與主體意識的識 (VIJNANA) 相混。 本文旨在正視此一分別
,而申唯識五義之真義。

一、唯識

唯識問題過去討論極多,傳統的解釋,「識」代表主體
,因此唯識即是唯心,例如中國唯識宗的代表人物窺基 (六
三二--六八二) 就是以「『唯』謂簡別,遮無外境。『識』
謂能了,詮有內心」(《唯識述記序》)來規定。這一個觀
點,影響中國佛學界千餘年,其實,「識」的原義,在唯識
學裡是有不同用法的。

首先,傳統觀點是採取一種宇宙論的立場把客觀上的一
切法收歸主體,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已成一流行講法
。但實質上,這種心識觀念是未經判別的。三界唯心的講法
原出《華嚴經》「十地品」:「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
另外在「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中說:「心如工畫師、畫種
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這也很近於萬法唯識
的思想。問題是:此心是直接的生起萬法,抑經過阿賴耶識
的曲折而收攝萬法﹖則有待於理性研尋。結果,由於問題的
重點不同,結論亦異:著重主體之通於理想世界,為成佛問
題鋪路的是如來藏緣起說;著重主體之通於現實世界,為現
實上的一切法立根源的是賴耶緣起說。前者所提出的主體是
超越主體,後者所提出的是經驗主體,所以唯心、唯識從宇
宙論的觀點看來,亦有兩個立場。

~《中論》「四句」之研究~ 唯識五義


上一篇(783~太虛大師的唯識思) 回目錄 下一篇(781~-二十唯識論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