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1/29 09:40:41
尊貴薩迦崔津法王
學習次第 : 進階

200971 4 開示於澳洲SIBA中心

文殊雜誌編譯小組譯


三、發菩提心

第三品是發菩提心,這部份說明發起菩提心的過程。發心有兩種:一種是小乘聲聞緣覺的發心;另一種是大乘菩薩的發心,大乘菩薩的發心又分唯識派(Mind-Only school / Cittamatrin)的發心和中觀派(MiddleWay school / Madhyamika)的發心。唯識派始創於彌勒怙主,至無著菩薩,然後傳至月官(Candragomi)及其他大師,最後此派傳到西藏,為早期的噶當派所修習,後又為格魯派所修習。中觀派始創於文殊菩薩,至龍樹菩薩及其他大學者如寂天菩薩等,此派傳入西藏後,為其他藏傳佛教派別所修習。因此,傳入西藏的大乘佛學有這二派學說。

別解脫戒(Pratimoksha vows)、菩薩戒(Bodhisattva vows)和密乘戒(Mantrayana vows),都可依儀軌而獲得。禪定戒(Dhyani vows)、無漏戒(uncontaminated vows)和勝義菩提心(absolute enlightenment mind)則非依儀軌而獲得,它們是藉由禪定修持、證量現起而獲得。

根據彌勒菩薩的說法,生起世俗菩提心的因有五個: 一、經善知識講解什麼是菩提心和它的利益;二、由於自己的種性自然甦醒,成為趣入菩提心的原因;三、行者已於往昔積聚無量功德;四、由聽聞佛法而感受大乘教法之殊勝、菩提心和成佛的種種功德;五、行者持續修習信心,行持種種善業。經這五個原因,行者具備生起菩提心的順緣。


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是依儀軌而生起的。行者透過善知識,經儀軌來受持,伴隨自心種性的自然甦醒、功德的積聚、不斷聞法與行持善業而獲得世俗菩提心,這是透過儀軌來授持。「勝義菩提心」並非透過儀軌來授持,它只能通過禪定來獲得。因此,行者首先必須積聚功德,這好比要攀登東面的山嶺必先登上西面的山嶺一樣,行者必須先積聚福德資糧,才可進而積聚智慧資糧。智慧資糧指能了知並通達智慧。福德資糧可通過供養佛、修慈悲心等來積聚。通過這些,行者積聚廣大功德,然後再經禪定修習,把方便和智慧兩者結合,這樣行者將能見到諸法實相,這稱為「見道」(path of seeing)。當到達「見道」的境界,即已通達勝義菩提心。在此之前,我們只是運用凡夫的觀念來理解勝義菩提心,某程度上,仍是以相對的認知去嘗試理解究竟實相是什麼模樣。簡單來說,世俗菩提心可依他人如上師處獲得,勝義菩提心則要經過禪修親自証悟才可生起。


願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又分「願菩提心」(wishing enlightenment mind)和「行菩提心」(entering enlightenment mind)。「願菩提心」,指行者了解到一切有情其實跟自己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全都渴望脫離痛苦並且獲得快樂,雖然每個人都渴望快樂,由於無明愚痴,卻造作更多的痛苦的因,摧毀一切快樂的根源;因此,實際上他們的希求和行為完全對立,正因如此,他們都處於痛苦中。若要救度眾生,使他們完全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並引導他們獲得快樂,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必須證得圓滿正覺之佛果位。由於對一切有情生起真實無謬的慈心和悲心,為了救度他們,行者從內心發願成佛,這就是「願菩提心」,單單生起此願心已具有很大功德。

只是發願並不能達成圓滿正覺之佛果位。成佛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目標,必須非常精進,並且盡最大努力才行,除了發願,還須實際行動。譬如你想去一個國家或某些新的地方,首先你會生起想去那地方的念頭,有了去的念頭之後,你開始準備行裝並且踏上旅途,直至你達到這個目的地前,這是「行菩提心」。當發願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成佛後,你所付出一點一滴的努力,如聞思修以達到成佛的目標,這些都可稱為「行菩提心」。有些人雖然從未接受過善知識的教導或聞法,但只要存有這個願心,就可以在佛陀、菩薩或上師前發誓,這樣就變成「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是這樣來受持菩薩戒。若你持守戒律,那麼它就變成正確的誓言。佛陀具有大慈悲和大善巧,因此造了不同的長短律儀供不同根基的有情受持。


願菩提心的簡略律儀

簡略菩薩律儀只有一條戒律,這就是:行者必須擁有強烈的願心,為一切有情而成佛。這是為十分繁忙的人如國王或統治者等而設,他們世務繁忙,不能持守繁雜的戒律,因此,佛陀對他們說:你只需持守為眾生而欲成佛的強烈心願即可。


願菩提心的中等律儀

中等的菩薩律儀,行者需要知道種種能導致退失菩提心的原因,並須依止方法加以對治。退失菩提心的第一個原因是,由於成佛須經歷很多不同階段,還要照顧無量有情,這實在是非常困難,行者因感畏怯而產生放棄成佛的念頭。對治之法是獲得殊勝的力量,應這樣思維:其實每一位有情都具佛性,包括小小的昆蟲在內。跟它們不同的,我既已獲得人身,更擁有能辨別是非的智慧,我已幸運地具足一切成佛所需的條件,因此,放棄菩提心是多麼錯誤的想法。

古時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七條蟲同在一片樹葉子上生存,這片樹葉被風刮落到大海中飄浮,風又把這片樹葉吹到一座佛像前,並且繞了佛像三圈。當然這些蟲並不知道它們在哪裡,亦對佛像一無所知,但是由於風吹動的緣故,使它們順時鐘繞了佛像三圈,因此這七條蟲在來世轉生為七個低下階級之女,由於她們出身於低賤,所有人都藐視並欺負她們,她們靠採集草木,將賺到的錢,都拿來供佛,因而增長功德。由於所積聚之功德,她們在來世轉生為國王的七個公主,於其國內遇到迦葉佛(Kashyapa)並虔誠供養,佛預言她們都將證得佛果。另一個故事,是關於一隻狗追趕一頭豬而繞塔三圈。

那隻豬因繞佛塔種下善因,來世受生為人,並出家為僧,最後證得阿羅漢的果位。還有許多這類故事,即使小蟲也可以邁出正確的一步。若朝著正確的方向,即使低級的動物也有證得圓滿菩提的一天。通過這些思維,行者應屏棄畏懼怯弱之心。

退失菩提心的第二個原因,是由於見不到修持的效果而感到氣餒,生起放棄菩提心的念頭。有些人行種種善,卻換來更多痛苦。他們因修持布施,而變得更加貧窮;因謹守戒律,而得更多病患;他們謹慎地修持,但在身心上卻生起更多的痛苦煩惱。這些人感到心灰意冷,因而想要放棄菩提心。

這時,行者不應放棄,因為當你騎著菩提心之馬,你將會從一個地方走向另一個更美好的地方,故不應感到氣餒。


當我們面臨死亡的時候,通常都有三個主因:一、壽命的耗盡;二、 善業的耗盡;三、福德的耗盡。以上其中一個耗盡或兩個耗盡或三個同時耗盡都可導致一個人死亡,故當中可以有七種不同的組合。若只是其中一個耗盡,譬如只是壽命耗盡,可以修持長壽儀軌、放生、或救護將被屠宰的動物、或救護其他即將要死的生命來延壽。若是福德耗盡,可多作供養三寶、或布施給有需要的人士和病患等等。若是善業耗盡,可作更多強而有力的善業來轉移死亡的厄運。若是兩個原因同時耗盡,這比較困難,但仍然有改變的可能。若是三個原因都耗盡,則無法挽救。如同燃料耗盡之時,火勢將自然熄滅,並不是由於修行無效果而導致死亡,這是由於法爾如是,緣盡則滅。

另外,業報有三種:一、在今生受報的非常強烈之業力;二、來世才受報之業力;三、多生後才受報之業力。這一切都取決於業力的大小,不論是善惡業,若對象、動機和事物非常強烈特殊,它的果報必會在今生成熟。若你並沒有承諾或作意要做什麼,只是在他人影響或強迫下去做,這只是非常薄弱的業力,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多世後業果才會成熟。因此,那些修持非常精進,但在敬信方面卻充滿很多疑惑的人,這是因為他們的業力還未成熟。當我們遇到困難,應思維因果業報,因果業報非常微妙,只有獲得遍智才能對每個細節作出解釋,否則,一般人是無法理解當中奧妙。因此,通過思維這些,並做正當的事情,不該因見不到修持的效果而感到氣餒。


退失菩提心的第三個原因,是由於見到世間充滿著痛苦而感到無能為力。一般來說,人都離不開生、老、病、死四種苦。

無論做了多少善事,別人總是趁機利用,甚至損惱對待,不但沒有為你對他們所做的表示感恩,還要抱怨並加以傷害。要面對這些情況並繼續幫助有情,實在相當困難。這裡提及的有情指無邊有情,要幫助無邊有情實在是非常困難。為了克服這些,我們應清楚知道,任何事情其實都如幻象或魔術戲法一般。無論經歷多長的時間,了知時間只是凡人的心理概念,非真實之智慧。一剎那的時間可能對另一個人來說是非常漫長的;同樣,一劫(aeon)的時間對另一人來說也許不算怎麼長。因此,無論面對任何痛苦和困難,行者都不應感到氣餒,應繼續修持下去。

古時有位非常偉大的因明邏輯學家陳那(Dignaga),他著寫了邏輯學的重要著作。

當時,他居於深山洞穴,並著手寫作。每當他開始寫論首的皈敬文,總被人破壞。於是有一天,陳那寫道:「此論有著重大意義和目的,如果你這樣做是為了好玩,請不要破壞它。如果你這樣做是為了挑戰我,想和我辯論,你一定要親自來跟我挑戰。」那個外教徒來了,他們辯論了好幾天,外教徒結果輸了,即使如此,他並沒有歸順佛道。

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陳那感到非常沮喪,他心想,無論付出多少的慈心和悲心,䁻無法利益他人,他又覺得:「連一個有情,我都沒有能力引領他循入佛道,何況要令無邊有情獲得解脫?」他非常沮喪,在一塊木頭上寫了放棄菩提心的念頭,然後把木頭扔向天空,並對自己說,當木頭掉落到地上的時候,他將放棄菩提心的修持。扔到天空的木頭並沒有掉下來,當陳那抬起頭,便看見文殊菩薩手持那塊木頭,對他說:「我的兒子,你不應這樣做,放棄菩提心這個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你不應放棄,你應繼續幫助眾生。」如同這樣,行者應努力克服氣餒和沮喪,並繼續增長菩提心。


200972日.第二天教學】

正如昨天我向你們開示,首先必須建立正確的發心,若一個人以正確的發心和態度來聞法,那麼菩薩主要修持的六波羅蜜(Six Perfections)都已包含在其中。這是因為,當接受教學前,弟子先獻曼達供。這曼達代表著自己的身體、財富,特別是自己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積聚的一切善行,總集其中。在意念上,你觀想獻上整個宇宙,包括須彌山、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等,這不只一個宇宙體系,而是把無量的世界和供養全部獻予上師,上師以授予教學和解釋佛法意義為法施的顯示。解釋佛法的意義,使人知道什麼是善和什麼是惡,實踐棄惡崇善就是良好的道德行為,這是持戒。聽聞佛法時身心都能安忍於聞法就是六度的第三—忍辱。

樂於修持種種善行,並且盡己所能去做,故而坐在這裡聽聞佛法,這是六度的第四度—精進。當你專注於教學中的每一字每一詞和其中意義,這是六度的第五—禪定。通過聆聽和分析教學,你將獲得智慧,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實相,這是第六—般若。整個菩薩道的主要修持是六波羅蜜,如果凡事都以正確的發心和知見去做,即使只是聽聞佛法這行為本身,都已包含六波羅蜜的修持在其中。因此,你應以正確的發心和態度來聽聞這教學。

現在所開示的《牟尼密意顯明論》,是薩迦班智達所著寫,它是依據彌勒怙主的《大乘經莊嚴論》為綱領,《大乘經莊嚴
論》是一部非常浩瀚的著作,當中說明了整個大乘修行的基、道、果。在《牟尼密意顯明論》開首,薩迦班智達首先說明佛的種性,這是因為佛的種性是最基本的,一切都從這基礎開始,我們可以踏上修行之道,都是由於我們具有佛性,因為佛性的存在,我們才有証悟成佛的希望,所以首要說明的就是種性。


接著,薩迦班智達解釋如何修持佛法。

修持須由佛法啟蒙開始,這必先通過皈依。皈依是所有佛法的根本,它是所有戒律和修道的加行與基礎,亦是區別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依據。一個人出生於佛教家庭並不意味著他是佛教徒,只有當他皈依佛、法、僧三寶後,並且相信四法印才可算是正式的佛教徒。四法印是:一、一切和合現象都是無常(諸行無常)。二、一切情緒都是痛苦(有漏皆苦)。三、一切事物無自性(諸法無我)。四、證悟超越概念(涅槃寂靜)

第三項解釋的是菩提心。菩提心分為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兩種,而世俗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這跟我們平常希望去某個地方,然後展開旅程一樣;首先我們希望為利益一切眾生而成佛,這是願菩提心;然後我們實際進入菩薩道展開修持,這是行菩提心。


願菩提心的廣義律儀

願菩提心的律儀有略、中和廣三種。簡略及中等律儀在昨天經已開示。今天,我們會開示廣義律儀,主要內容有三點:一、生起願菩提心的原因。二、增長願菩提心的助緣。三、保護願菩提心免受損害的方法。


生起願菩提心的原因

願菩提心的生起源於慈心和悲心。每一位母親都疼愛自己的兒女,希望他們身心都健康快樂。每位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持續地獲得快樂,這就是願他們擁有樂及樂因。縱使我們每人在某程度上都有慈心,例如,我們都關愛自己的親屬和朋友,這是一種有限的慈心。我們必須對一切有情生起同體的慈心,就像每位母親疼愛自己的兒女,我們希望每位有情都具足樂及樂因。因此,在最初建立慈心是相當重要。

當已建立慈心,這時才可以生起悲心。當你真正由衷的希望每一有情具足快樂及樂因,你就會察覺到事實上眾生並不快樂,雖然每個人都嚮往快樂,由於無明愚痴,而身陷痛苦中,縱使大多數人都以獲得快樂為目標,但他們所造的因卻一步一步趨向痛苦。當看到這些時,你希望每一眾生都能離於苦及苦因,即為悲心。慈心和悲心即是生起願菩提心的主因。


增長願菩提心的助緣

有關增長願菩提心的助緣,有以下七種方法:


一、依止善知識。

這是指你的上師能夠告訴你及指引你正確之道路。


二、對佛法僧三寶生起真誠的勝解信。

這不僅僅是基於迷信或無知的盲信,而是依理解而生起信心,運用自己的智慧來了解三寶的殊勝。只聽說佛陀有多偉大,這樣是不能令自己信服的,因每個人都可以稱讚他們所信奉的宗教始創者或某人是多麼的偉大。佛陀的偉大在於他的教言——佛法,能改變我們的心。通過佛法,我們成為更好的人,並且變得更加平和。佛法調伏我們的心,減少我們的煩惱;煩惱即一切痛苦的來源。在道果的教學中,談到四正量及四耳傳(Four authenticities),而生起確信。首先,你必須在心相續中生起相當的覺受量,當這真實體驗生起時,這將會說服你,教授予你這樣殊勝教學的上師是多麼偉大,因為有這麼偉大的導師,你才可獲得這樣的覺受量,這時你會相信上師是真實無偽的。這是因為具證量的訣竅極為難得,如果缺少上師的訣竅,根本不可能獲得任何覺受的生起。這些教授並不是上師自己創立的,而是根據佛陀的言教而留傳下來。這裡所指的教授涵蓋一切佛法,不論是共或不共的。這樣如理修習,於心中生起覺受,而如實知道佛法是善的。無論初、中、後,三時都是善的。這樣從理解而來的虔信,將增長行者的菩提心。


三、識別和避免的魔的行為(deeds of Mara);

魔指貪執等五毒,通過認識它們,而避免各種邪行。


四、向十方諸佛菩薩祈請;

祈請他們加持,使我們免受魔的影響,斷除所有邪行,並使我們記著修持生起菩提心所帶來的種種功德。


五、認識輪迴和涅槃的過患;

正如我們所知,輪迴充滿種種過患。即使從我們自己的經驗都可以看到,從最高的天界到最底的地獄,除了痛苦別無其他,沒有任何地方值得留戀。而另一端的涅槃,那裡並無痛苦,還有很多殊妙之處,但這並不是行者的最終目標。在那裡行者處於一種靜止狀態,雖然沒有痛苦,但圓滿正覺的功德並沒有展現出來,你仍被某些障礙所蔽而未能達至遍智佛果。因此,住於涅槃境界未能利益其他有情眾生,這是成就最終證悟的最大障礙。


六、憶念諸佛菩薩的種種功德;

例如,憶念他們廣大的神通顯現和超越世間的知見,具足遍知智慧和善的品質。


七、對成辦自他二利而生起歡喜和熱忱心。

以上七個方法可增長我們的菩提心,通過這些方式,你會意識到輪迴的過患,對於曾經造作的惡業生起懺悔心。你還止息涅槃的過失,不希求涅槃境界。最終的證悟對自他都有重大的意義,行者對此將抱持很大的意樂和希求。因此,對上師和三寶都懷有虔敬的信心,沒有任何魔業或邪行能出現在你的修行道上。通過這些,你將獲得諸佛菩薩的加持,克服一切不順違緣,具足一切善緣,讓菩提心逐漸增長。


第三是保護菩提心免受損害的方法。有五種法可導致已生的菩提心退轉:

一、對上師及三寶失去信心,並且對他們起嗔心。

二、對他人之財物生起嫉妒心。例如,見到他人財富圓滿而心生嫉妒,這導致退失菩提心。

三、愛己勝他的心,只想到自己的利益。

四、不願意以善巧方便來作廣大利生事業,反之,只作些次要的修持來希求達到圓滿正覺。

五、不知諸佛菩薩的殊勝功德,因而對獲得這些功德並無興趣。

以上這些能使你退失菩提心。其對治的方法,行者應思維諸佛菩薩的種種功德及其廣大事業的善巧方便,內心對此應生起希求和熱忱,來增長信心,並且愛護他人。通過這些,行者可防止菩提心之退轉。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