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1/29 04:37:08
|
尊貴阿貝仁波切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文殊雜誌編輯小組譯
(大乘莊嚴經論是二十二章大乘莊嚴經論其中一章,也是彌勒五論第一論,是由無著尊者自兜率天帶回人間傳授的法教。)
當我們領受法教時,正確的發心至為重要。我們應如是思維:
『聽聞佛法,是為利益無數眾生。』
弟子們聽聞佛法時,應如此發心。同樣地,傳授佛法的導師,也應當激發弟子的信心,藉由傳授佛陀教法,使眾生離苦得樂。上師傳法時,應將此列為首要目的。對一切眾生來說,正念正見非常重要。
聞法信受的功德無量,對自身更會產生實際可見的法益。聽聞佛法的功德,遠勝過供養三千大千世界無數諸佛的功德。即使只是聽聞、為人講誦一句佛偈,也勝於大千世界供養千佛的功德。正確的發心與供養,即使只是以一朵花供佛,也有功德,能使後生善處,但三世功德有限,且不能成為開悟的因緣。然而聽聞佛陀教法,並思維佛法,將了悟苦難因緣,並因此開悟。所以,聽聞佛法的功德遠勝供養。
聽聞佛陀教法,並思維佛法,能使人了悟無明苦因,而終得解脫。一般說來,領受佛陀法教,有兩種過程不可或缺:那便是聽聞佛法,與思維佛法。兩者當中,思維佛法更為重要。若學而不行,則不會有任何結果。但實踐之前,也必須領悟法教,對所行有所了悟。因此學法為實踐之本。
所有實踐中,皆有助緣。例如,修習吠陀經,修習方法便是聽聞此經,並誦唸經句。同樣地,對信奉苦行的耆那教徒而言,苦行便成為修行目標。而修行佛法便不假外求。「心」是我們的關切所在,因此,藉由佛陀的教導,我們得以了解如何客觀看待己心,將心本身當做觀修對象。
我們在此探討的彌勒大乘莊嚴經論,內容是在深思了悟、並禮讚佛陀之德。彌勒菩薩在這部經裡,對佛陀德行作了詳細闡釋,但仍不夠完整。因此薩迦班智達的著作,對彌勒大乘莊嚴經論,作了適切補充。我們為何要了解佛陀生平與其德行?是為了修行佛法,藉由了解佛陀德行,而發心學佛,直到對佛深發信心。因此對我們的信仰對象,我們必須有足夠的了解。
見到對佛深發信心的人,我們需要向其學習,以發心向佛。對佛法發心,只需信解,而不到理解的階段。但這樣的信心並不堅固,因為這樣的信心從外而來,非由思慮而得。因此雖有法益,與了悟佛法的功德相比,微不足道。但若因了解佛陀德行,因而生起信心,信心便會因此確立,而產生強烈確信,不會退轉。
我們必須培養三種信心。第一種信心是清明的信心。當我們了解佛陀德行、見到佛陀如此明心見性與確信,我們便會生起信心,依止佛陀。
第二種信心是信賴的信心。 這時我們對佛陀的正法產生堅定確信,相信這是唯一正道。此時我們對佛法已產生更深了解,對實踐佛法也將產生使命感。
第三種信心是增上的信心。這是渴仰的信心,已將開悟當作終極目標,對此升起強烈願望。這會使人走向聞思修證之道,一心追求開悟。
我們在這裡研讀彌勒大乘莊嚴經論,以對佛陀的無量德行致敬。佛陀德行無量無邊,非筆墨能形容。無論如何生花妙筆,也不能寫盡佛陀德行。佛陀的無量福德,便是佛陀的殊勝行之一。
如月稱菩薩教示,禽鳥展翅高飛,即使其志千里,終須落地停歇。這不是因為禽鳥沒有翱翔的天宇,而是禽鳥自身的限制。同理可證,無論學者或詩人如何費盡心思的鑽研歌頌佛陀德行,他們的學問才華也有其侷限。這不是佛陀德行已盡,而是為佛立書之人,本身能力有限。即使彌勒菩薩,以巧妙言詞泛論佛陀德行,薩迦班智達仍認為彌勒菩薩言有未盡,即使兩位大師,也不能窮究佛陀一切德行。佛陀福德無量,無法一言以畢之。無論如何費盡唇舌,也不能盡述。佛陀德行的無量無邊,是佛的殊勝行之一。
佛陀德行有兩種層次,分別為:共有之德與獨有之德。共有之德亦為一切眾生所有,獨有之德只有佛陀與開悟者才具備。這裡說的第一種德行,是無量慈悲。「無量」一詞,指的是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慈悲無量無邊。眾生數量亦無窮無盡,佛陀的慈悲,能遍及一切眾生,因此佛陀的慈悲無量無邊。佛陀慈悲無量無邊,第一為使一切眾生現世安穩,第二為引領眾生,開悟成証,得究竟解脫,得成佛智。這是佛陀的終極目標。
佛陀說法,根據眾生根器利鈍,隨宜解說方便法門。對只求三世安穩者,佛陀便示教,使其後生善處。對懷抱更高目標者,如修行別解脫道的菩薩與大乘佛法者,便教授三乘佛法,使其能証得究竟解脫,佛陀教法具備這兩個目的。
佛的四種無量德行當中,前三個開示眾生苦樂的因果,使他們能離苦得樂。此三種德行分別為慈心、悲心與歡喜心。慈心、悲心與歡喜心皆是佛陀說法的第一個目的,為使眾生三世安穩,離苦得樂。佛的第四個無量德行,則是平等心。佛對一切眾生皆無分別心,無論親疏遠近、知交仇讎,皆怨親平等。眾生對人會生起愛憎心,佛陀則超越了執著對立,對一切有情眾生,一視同仁。佛的平等是究竟的平等,這是佛的第二目的,使眾生得究竟解脫。經文上稱佛「歡喜視眾生」,這句話同樣可指一切眾生。這裡說的仁慈,和四無量德行中的慈心不同,這仁慈是四無量德行的總和,要讓眾生立於絕對的歡喜境界。佛陀欲讓一切眾生了悟因果,離苦得樂,常發歡喜心。這是佛的第一個意圖。佛亦願眾生得無上喜樂與解脫,這是佛的第二目的。因此彌勒菩薩如此開示:「佛陀具足二種善願。」
我們有三種方式以禮敬佛陀:身語意三供養。身供養方面,我們可行五體投地大禮拜,身體五個重要關節接觸地面,發深信心與虔誠心。語供養方面,我們可讚誦佛陀德行,或誦讀回向文,如:「我禮敬佛陀」;意供養方面,我們可對佛陀德行,產生強烈依止感,以向佛致敬,並因而發更深切的信心,再行身供養和語供養。
身語意三供養皆可從兩方面獲益:供養能消業障,尤其是去除慢心,更能累積福報,去除五欲。大覺悟者如佛陀,便因供養的法益而成佛。佛陀前生不只禮敬自己的精神導師,也對值得尊敬、佩服與學習的人物致敬。因此,開悟之後,佛陀不只成為天、人與非人,甚至花草山石等一切眾生的禮敬對象。一切自然,皆禮敬這位大覺者。這一切皆是佛陀前生禮敬無數對象的功德。
佛陀傳記當中有個段落,記載一比丘名叫阿那律,發心受持戒律,但因必須敬禮,出家前曾是理髮匠的優波離。因優波離來自低下的社會階級,使阿那律心生疑慮,而請教佛陀,不知禮敬低下階級是否合宜。佛陀當然回答阿那律,必須禮敬優波離。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斷盡煩惱,為了能夠斷無明煩惱,我們必須認清煩惱,進而對症下藥,治癒煩惱。例如,我們的許多行為,皆是痛苦的根源,但大多人面對苦惱的態度,則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們無法自視謙卑,如果我們正確修行,我們便會開始了解,我們的小我,小於一切眾生的總和。這一念會消除我慢,使我們培養謙卑。藉由修行,我們將認清妄念,並正確對治心魔。
俗世眾生如聲聞緣覺,皆具備四無量功德的種子,但遠遠不及佛陀甚深無量的德行。佛陀德行無量無邊。藉由了悟佛陀德行,並發心效法,可在自身種下四無量功德的種子,並逐漸生根增長。這會逐漸使我們具備四無量功德。
四無量功德是佛陀最重要的法教之一。
四者之中,對一切眾生生起仁慈與悲心至為重要。生起慈悲心,並行悲憫行,拔苦與樂,是無上的德行。實踐大乘法教時,慈悲永遠是首要根本。心懷慈悲,因而生起菩提心、佈施心、好的德行,且虛心受教。因為慈悲無比切要,因此剖析慈悲內涵亦甚為迫切,慈悲本質為何,我們該如何實踐慈悲。我們需深思慈悲意涵,並藉此反躬自省:「一如我想離苦得樂,眾生亦如是。」如此一來,我們便會了悟離苦得樂的願望是普世皆然,因此我們需發起拔苦與樂的大願。有情眾生難得究竟解脫,因為他們始終受外緣牽動,如罵詈與種種迫害。處境雖憐,眾生卻對自身處境無知無覺。他們渴求解脫,卻不得其法。
他們完全被自心汙染,而深受其苦,卻無力掙脫。深陷苦海,卻無人指引,無可依怙。我們必須深切了解眾生苦難,對苦難眾生以及他們的處境發大悲心,以引導他們離苦得樂。
為了生起慈悲心,我們必須了解慈悲的本質,使我們體悟慈悲心的重要。僅僅嘗試心生慈悲,便可能自然而然慈悲對待有情眾生。藉由不斷修持,將逐漸使慈悲成為我們人格的第二特質。
此刻,我們也許尚未具備清淨無染的慈悲心,因而,我們必須創造鍛鍊慈悲的性情。而後當我們漸漸習以為常,便會不假思索、自然而然的生起慈悲心。藉由循序漸進的培養慈悲心,慈悲終會自然生起。
因此修行並不需要通曉佛理,只要實踐慈悲,通達開悟所需的法教、德行、基礎與種種階段的修持,便全在我們的掌握之中。
當我們心存慈悲,開悟一事,便存於己心,不假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