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9/02 23:57:54
學習次第 : 進階
見道 莫守空境
元音老人文集菁華錄
莫守空境
梁山禪師上堂,園頭站出來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就是說,妄念紛飛,不可收拾的時候,怎麼對付?梁山說:“識得不為冤。”意思是,你既已知道妄念紛飛,不必睬它,任它自生自滅,不跟它跑。跟它跑是流浪,壓制它是“搬石頭壓草”,都不行。跟它跑、壓制它,都是用的冤枉功夫,認識清楚,不跟它跑,就不冤枉了。園頭說:“識得後如何?”認識清楚了,怎麼處理這妄念啊?梁山說:“貶向無生國裡!”本來無生,有就是沒有,不睬它就是了,久久妄念自然不起,這就是貶向無生國裡。園頭說:“莫是他安身立命處麼?”意思是,妄念不起就是安身立命處嗎?這樣就究竟了嗎?梁山說:“死水不藏龍。”意思是,死住於念頭不起的境界,是走了錯路。死定就像一潭死水那樣,不藏龍——沒有什麼用處。園頭說:“如何是活水裡龍?”梁山說:“興波不作浪。”什麼事都可以做,就是“興波”。但毫無掛礙,一點也不往心裡掛,做了就等於沒有做,這就是“不作浪”。園頭接著說:“忽然傾湫倒岳時如何?”傾湫倒岳,把山嶽都沖倒了,好大的波浪啊!就是說忽然大發脾氣,怎麼樣啊?梁山果然從法座上走下來,一把抓住園頭,說:“闍黎!莫教濕著老僧袈裟角。”發脾氣只是“菩薩心腸羅刹面”,嚇嚇對方,教育他人而已,毫無嗔怒之心。看似傾湫倒嶽之勢,還不曾弄濕袈裟角呢!看他古人一問一答,相續得恰如其分,如箭鋒相拄。若非見地透徹,焉能如是?
摘自《碧岩錄》講座
不用功的人勿論。真肯用功者往往著空相,以為空而不動是道而不知斯道重在識得本來,不著相,不為境轉而能活潑潑地起用方得真實受用。
如雲際參南泉問:“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如何是如來藏?”泉曰:“與汝往來者是。”(意即妄念來去不停之處也)際曰:“不往來者如何?”(意指空而不動也)泉曰:“亦是。”際進問曰:“如何是珠?”(此問是正著)泉召曰:“雲際。”際應諾(急須在此處著眼,這應諾的是誰?),而不識(可惜許,這漢竟懵然錯過)。泉呵曰:“去!汝不會我語!”
由此可見,只住空而不識本來者只是金而非寶珠。欲得真實受用,須於識得本來後綿密保任,除盡舊習,方能漸臻玄奧。常住空中只能煉成土木金石般的死水一潭,是病非道。故真明心見性者絕不常住死空也。
一般人總以為明心見性的人是時時一念不生地住在默然空中的,否則,即不名開悟。其實發明心性即為大總持,能起一切妙用而無所不具。若一念不生的守住空境,不能活潑潑見之於用,即死在空相上,非但不能得真實受用,也無從徹見全身。
昔有一會和尚曾參南泉來,有僧問:“和尚見南泉後如何?”會默然。僧又進問雲:“和尚未見南泉前怎麼生?”會曰:“不可更別有也。”觀此語會和尚著在默然空裡。所以玄沙和尚說他:“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斯道須淨裸裸、赤灑灑;縱橫自在、與奪無拘;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定亦得、動亦得;行住坐臥無可無不可,方是真悟。
《禪海微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