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3/16 22:32:06
學習次第 : 進階

不依止的過患

濟群法師

 

   若不如法依師,此世易為病擾,或為魔侵,後世墮於惡趣,感受無量苦惱。

   《五十頌》雲:“勿令阿闍黎,少分生煩惱。無智相違背,定入阿鼻獄。受種種極苦,說之深可怖。由謗阿闍黎,於中常止住。”

   昔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雲:“但聞四句偈,若不奉為師,百世生犬中,複當生賤族。”(此偈勇譯誤為經說,當更正。)

   複次,諸未生之功德不生,諸已生者失壞。常與不善知識及惡友為侶,亦令功德損滅,過失增長,生出多種不可愛樂之事。故於一切能感苦果之因,悉應斷之。

 

  在闡明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後,宗大師進一步為我們解說了不依止的過患,論中主要歸納為三點。此處所說的不依止,主要是指不如法依止。

   1.此世易為病擾:失去善知識的護佑,很難有健康如法的生活,現生容易被身心兩方面的疾病纏繞。

   2.或為魔侵:同時還容易被眾魔侵擾。佛教所說的魔,包括煩惱魔、五蘊魔、生死魔、天魔四種。煩惱魔,是我們內在的無始無明及貪嗔癡三毒。五蘊魔,是色受想行識帶來的障礙。生死魔,即生死帶來的痛苦,佛法認為,死亡是我們最大的疾病,隨時會結束現有的暇滿人身。天魔,即魔王波旬,是他化自在天天主,眾生在解脫生死前都在他的掌控之下,當人們修行達到一定程度時,他便會前來幹擾,惟恐人們修行有成,脫離他的勢力範圍。

   3.後世墮於惡趣,感受無量苦惱:若不依止善知識如法修行,很容易造作惡業,使來生墮落惡道,感受無量無邊的苦惱。具體內容,在思惟惡道苦的章節將詳細闡述。

   “《五十頌》:勿令阿闍黎,少分生煩惱。無智相違背,定入阿鼻獄。受種種極苦,說之深可怖。由謗阿闍黎,於中常止住。”阿鼻獄,八大地獄之一,又名無間地獄,受苦沒有間斷,是造極重罪業者墮落之地。《事師法五十頌》說:切勿使上師生起絲毫煩惱,作為弟子,如因缺乏智慧而和師長意願相違背,自行其事,必將墮落阿鼻地獄。其中所遭受的深重苦難,說起來實在可怕之極,令人恐怖。如果造作誹謗師長的罪業,將常處地獄受苦而難有出離希望。

   “昔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雲:但聞四句偈,若不奉為師,百世生犬中,複當生賤族。”過去,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曾經說過:只要從他人那裡聽聞四句偈頌,就應該尊奉為師。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將百世墮落狗身,即使轉生為人,也是出生卑賤,為人輕視。古人說的“一字之師”也是同樣道理,只要受教於人,即使僅僅是一個字,也應視為師長。雖然師長對我們的教授程度有多少和深淺的不同,但同樣要以恭敬心待之。

   “複次,諸未生之功德不生,諸已生者失壞。常與不善知識及惡友為侶,亦令功德損滅,過失增長,生出多種不可愛樂之事。”諸已生者,指曾經如法依止的功德。如果不如法依止善知識,尚未生長的功德便無法生長,已經生長的功德也會因缺乏引導而在內心逐漸邊緣化,最終被煩惱遮蔽。此外,當我們遠離善知識之後,就很容易與惡友和惡知識相應,這同樣會令功德損減,煩惱過失增長,引發種種令人不快的結果。

   “故於一切能感苦果之因,悉應斷之。”所以,對於這些招感苦果的因緣,應該全部斷除。如法依止善知識,才是遠離苦因的關鍵所在。

   以上,說明瞭不如法依止的種種過患。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此處所說主要針對已經確定師徒關係的情況。如果雙方並沒有相互認可,沒有依止關係,那麼,偶然從其聽聞四句偈而不奉為師長,不會有特別嚴重的過失。如果將這些過患擴大化,可能會使某些初學者對聞法產生畏懼,這是需要注意的。

 

六、總明其義

 

   須知,共所稱許之喇嘛瑜伽教授者,即如上說。若僅少次緣念,殊嫌不足。必行者心生決定,於具德引導不錯之善知識,應長時依止。

   如伽喀巴(噶當格西)雲:“於依師時,恐有所失而折本。”蓋不知依止法,將無利而有虧損,此依師法(故如法依師)比較余法尤為重要,以其為究竟利樂之根本故。我輩煩惱粗重,又不知事師法,或知而不行,多生眾罪,此須努力懺改防護。誠能如是,不久當如常啼菩薩及求善知識無厭足之善財矣。

 

  在此,宗大師又對整個依止法的內容作了一番總結。

   “須知,共所稱許之喇嘛瑜伽教授者,即如上說。”稱許,表示贊同。喇嘛,為上師。瑜伽,為相應之意。我們要知道,藏傳佛教各教派共同推崇的上師相應法,也和以上所說的一樣。上師相應法,是藏傳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門,教導弟子們如法依止上師,包括身口意三業的依止。

   “若僅少次緣念,殊嫌不足。必行者心生決定,於具德引導不錯之善知識,應長時依止。”如果只是偶爾憶念或觀想上師功德,顯然是不夠的。修學者應當明確認識到,對於具足德行、能夠給予我們正確引導的善知識,應當不間斷地長期依止。親近善知識的方式有二,一是終身依止,不離左右;一是四處參訪,廣學多聞,如善財童子。但對善財童子示現的修學方式,我們也不可盲目照搬。尤其是對於初學者,如果今天讀此經,明天讀彼論;今天依止這位,明天依止那位;今天修學這一法門,明天又學另一法門,還美其名曰“廣學多聞”,結果往往是在給自己製造混亂。因此,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有時候,一位師長和一個法門就足以令我們終身受用。還要注意的是,不論一門深入還是廣學多聞,都應具備一定的基礎。如果智慧和根機不夠,且無主次之分,必然學得泛而不精。阿底峽尊者的大弟子仲登巴,自從見到尊者後,便終身依止,精勤侍奉,始終未曾離開,最後成為尊者的重要傳人。所以,我們要正確理解“親近善知識”和“廣學多聞”之間的關係。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尤其在當今教界,真正的善知識難值難遇。很多人跑來跑去,修學未必有多少長進,反而跑得浮躁不安,甚至跑出一身煩惱習氣。所以說,“於具德引導不錯之善知識,應長時依止”,對今天的我們有極強的針對性。

   “如伽喀巴:於依師時,恐有所失而折本。”噶當,即弘傳阿底峽尊者修學思想的噶當派。格西,為具備一定佛學素養的善知識。這一段是格西伽喀巴對事師的精闢開示:在依止善知識時,如果不能如法依止,不僅無法在其引導下修行有成,反而會造下不少罪業。

   “蓋不知依止法,將無利而有虧損,此依師法比較余法尤為重要,以其為究竟利樂之根本故。”之所以會這樣,正是因為不知如何依止,所以非但得不到利益,反而有所虧損。由此可見,如法依止善知識比修學其他法門更為重要,因為那是獲得佛法究竟利樂的根本。如果根本不曾建立,也就談不上其他了。

   “我輩煩惱粗重,又不知事師法,或知而不行,多生眾罪,此須努力懺改防護。誠能如是,不久當如常啼菩薩及求善知識無厭足之善財矣。”常啼菩薩出自《般若經》,他四處參訪並親近弘揚《般若經》的菩薩,為求法歷盡艱辛,後發心供養菩薩,因無錢而賣自身血肉作為供養。善財童子則出自《華嚴經》,為尋訪善知識四處遊歷,即著名的“五十三參”。他們都是如法依止善知識的典範。我們這些劣根凡夫,自身煩惱粗重,又不知依止善知識的善巧方法,或是雖然知道卻不認真行持,這樣就會引發諸多罪業。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應當努力懺悔,並從身口意三業進行防護。若能如法依止善知識,不久就會像常啼菩薩和善財童子那樣修學有成。

   以上指出的三個問題,如煩惱粗重、不知事師法、知而不行,也是今天的人經常違犯的。在佛學院中,學生往往喜歡評論這個法師如何,那位老師如何,拿著放大鏡尋找他人短處,這種串習正反映了我們內心的汙濁。有什麼樣的心,就會和什麼相應。汙濁的心,自然會去尋找汙濁,就像蒼蠅追腥逐臭那樣。此外,捨不得放棄自身不良習氣,捨不得讓自尊心受到半點影響,也是凡夫的一大特徵。我們現在聽了意樂依止、加行依止,究竟能做到幾分?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那只是法師說說而已,或者覺得那是說給別人聽的,或者會覺得不那麼做也一樣修得好——這就是“知而不行”。如何戰勝這些不良習氣?必須切實觀修善知識的功德。這並不是善知識需要我們讚歎,而是我們需要通過這種觀修來引發內心的良好潛質,使心和佛法相應,和修行相應。

   在《道次第》中,宗大師將依止法定位為入道根本,其作用有如樹根,根部健壯,整棵樹才會枝繁葉茂。如法依止的過程,就是逐步與善知識相應的過程。一方面,是通過具體行持來完成;一方面,是通過不斷觀想來完善。只有時時親近師長,不斷緣念師長功德,才能令師長在學人心目中建立崇高且無可替代的地位。也只有這樣,師長傳授的教法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才能具有教化的力量,才能使我們在解脫道和菩提道上穩步前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