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3/16 17:47:46
|
尊貴日宗仁波切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以中觀應成的角度看“視師如佛”
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
以中觀應成的角度而言,我們有談到一切的萬法都是「僅由分別心」而安立出來的。在談到「視師如佛」的概念時,一方面必須要培養對師長的信心,一方面如果能夠藉由之前所談到的概念去作思惟的話,是比較容易現起視師如佛的感受。但是,是不是每一位上師,他都一定是佛?這並不一定。並不是每一位上師他都是真佛。但是雖然他不是真佛,如果能夠生起強大的信心,甚至能夠思惟一切唯分別心所安立的內涵的話,是有辦法藉由依止這位上師,而得到佛的加持。因為要將上師當成是佛來看待,是必須要具備有許多的因緣條件,最重要的不外乎就是必須對上師生起強大的信心。既然一切的萬事萬法,它僅僅都是透由心去安立的話,就表示沒有一者它完全是固定的。比如透由心在安立的當下,法它是會改變的,而且在心所安立的境界之上,它也必須要具備有許多的因緣條件。而且你也必須要能夠瞭解,佛陀的事業是無量無邊,他不會認為在某一個地方有佛陀的事業,某一個地方沒有佛陀的事業。既然佛陀的事業它是遍一切法界的話,就表示只要弟子他能夠生起強大的信心,在上師的那個方面,甚至在佛的那個方面,他就能夠示現出幫助你的面貌。既然他的事業是廣大無邊的話,就表示他能夠透由示現各種的面貌來幫助你,而在這個當下你就能夠得到佛的加持。所以並不是上師本身他是不是佛的問題,而是你用什麼樣的角度來看你的上師。如果你只是把他當成一位凡夫的話,你就只能得到凡夫的加持;縱使他只是一位凡夫,但是你藉由信心,再加上思惟分別心安立境的特色,甚至你思惟到佛陀的事業是遍及法界的話,實際上在此當下,你就能夠得到佛的加持。因為沒有一尊佛他是自方成立,也沒有一尊佛他是有自性的,既然他不是自方成立,也不是有自性的話,就表示這樣的境界,完全都是透由心去安立它的。所以縱使他是一位凡夫,但是透由心的安立,還是有辦法得到佛的加持。
比如我們在受完歸依之後都會談到,不管是看到佛像,或者是看到唐卡,當你在看到這些佛像時,都必須要生起真佛想,也就是他跟實際上的佛是無二無別的,他就如同一尊真佛一般。但是實際上以我們凡夫的角度而言,我們會認為,他就是一尊佛像,他根本就不是真的佛。如果你能夠登上大乘的資糧道,實際上在看到這尊佛像時,就如同是看到佛的化身。如果你自己的條件在不斷的增上,甚至登上了初地,在登上初地的那一刻開始,你所看到的佛像,就是如同看到佛的報身。所以這並不是境界它本身是不是佛的問題,而是你本身的條件,甚至你過去所造的業是否清淨,甚至你心相續當中的教證功德,要是有辦法顯現的話,所看到的這一切,有可能是我們一般的凡夫所沒有辦法看到的。所以從這個例子,也可以去思惟,境界它本身是不是佛的這一點並不是很重要,而是我用什麼樣的角度?或者是我自己本身的條件為何?我們自己要去衡量。因為縱使境界它本身,或許這個人他真的就是佛,但是你沒有辦法將他當成佛來看的話,縱使他是一尊真佛,你也沒有辦法得到佛的加持。相反的,縱使所看到的境界不是佛,但是透由信心,甚至你自己本身的條件足夠的話,你把他當成一尊佛來看,就能夠得到佛的加持。所以這樣的例子,跟我們這邊所談到的,一切的境界僅是透由分別心來安立的這一點,是可以多去思惟的。如果一切的萬事萬法它都是僅僅透由分別心去安立的話,就表示它不是固定的形態,也就是它會不斷的改變。你用什麼樣的心,用什麼樣的角度在看這一件事情,在思惟這一件事情的當下,實際上你所緣的境界,就是在此會不斷的改變。
過去有許多的公案都是有如此的內涵,比如狗牙它能夠變成舍利的公案。實際上狗牙它的本身並不是佛陀的舍利,但是如果你能夠對著這樣的境界生起強大的信心,你認為它就是真的佛陀的舍利,而對他作祈請,作加持的話,一方面一切的萬法是透由心在安立的,一方面佛陀的事業是廣大無邊的。也就是因為佛陀他的事業是廣大無邊,是遍滿法界的緣故,在這個當下,你要是能夠對於這種境界,生起無比強大的信心,佛陀的加持就是在此同時而會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