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21 22:22:11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2/21 22:19:15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宋代居士佛教研究 碩士/謝智明 指導教授:張清泉
居士即指在家學佛修道的佛教徒而言,他們不僅在政治、經濟上全力扶持僧團,亦協助護持參與民間的佛教活動。同時亦憑藉其較高的文化素養,護持佛教活動的推展,從事撰著篇章以闡釋佛理,記述編纂佛教文獻,或是弘揚佛法教義,增添擴充佛教的內涵,進而形成規模宏大的居士佛教。
在眾多的佛教徒中,居士介於佛教僧團與一般佛教信眾之間,發揮承上啟下的功能。對於佛教僧團而言,居士與僧侶的交遊接觸相當普遍,是大力支持僧團運作的後盾,提供僧侶安穩的修行環境。一旦遇有排佛毀佛的言論、勢力出現時,居士可憑藉其政經上的社會影響力,輔助僧侶共同協力抵抗,發揮護持佛教的外護功能。
對於一般佛教信眾而言,居士與世人一同在社會中生活,彼此互動機會頻繁,方便居士在世俗間弘揚傳道。居士憑藉其通達佛教義理的基礎,可向世人介紹宣揚學佛的理念,培植一般人學佛的機緣,吸引其加入學佛的行列,進而參與各類佛教團體的活動。可見居士是佛教僧團與一般佛教信眾之間的聯絡橋樑,彼此互依互存,共同建立佛教文化的穩定發展。
宋代居士佛教蓬勃的發展,對後世產生相當深遠的影響,建立後代居士佛教可大可久的發展基礎,使居士佛教在近代佛教躍為主流,在佛教界扮演舉足輕重的力量,足見宋代是居士佛教發展里程碑中的關鍵階段,是相當值得探討的課題。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希望能達成以下之目的:一是探討宋代居士佛教的發展背景,二是研究宋代居士的參禪學佛風氣,三是探究宋代居士的淨土理念與結社風氣,四是分析宋代居士的佛學思想與修行活動,五是檢視宋代居士的護教活動,六是歸納宋代居士佛教的評價。
根據研究的成果顯示,宋代居士與僧侶道友的社會交遊,主要表現在參禪學佛與淨土結社方面,居士從參禪與結社的活動中,增進與僧侶和同參道友的互動機緣,從修持道業中獲得法喜充滿,進而廣為宣傳學佛理念,拓展宋代居士佛教蓬勃發展的氣象,具有相當重要的時代意義。
居士在研究佛典經論之際,學有所得而抒發研教心得,有些居士專精於一宗的思想,有些比較、會通各宗學術觀點,或是融合儒釋道三教的學說等等。除了鑽研教理之外,從修行活動中配合解行相應的理念,實踐信解行證的修學次第。此外,佛教發展的興盛因素,有賴於僧侶與居士的合作護教,居士護教的表現方式相當多樣,有些撰寫護教文章以釐清排佛者的論點,進而肯定佛法有助於社會教化人心的功能,並致力於參與護教活動等,為護持佛教貢獻一己的心力。
宋代居士投入參禪學佛,參與淨土結社,抒發佛學思想,落實修行活動,發揮護教理念,融合入世與出世的修行生活,實踐福國淑世的慈悲精神,建立優質的人格典範等,成為在家修道者的榜樣。進而提昇居士佛教的風氣與素質,更可為現代人學佛修道提供具體可行的方案,彰顯宋代居士佛教的價值意義。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89/碩士/謝智明 指導教授:張清泉
電子全文
期刊論文 |
東初:〈宋代的佛教〉,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中國佛教史論集(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
牧田諦亮著、如真譯:〈趙宋佛教史上契嵩的立場〉,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中國佛教史論集(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
方豪:〈宋代佛教對社會及文化之貢獻〉,現代佛教學術叢刊○7《中國佛教史論集(三)》(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
克里斯廷.于.格林布萊特著、王世安譯:〈袾宏和晚明居士佛教〉,《世界宗教研究》第三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8月) |
鄧克銘:《大慧宗杲之禪法》(台北:東初出版社,1986年) |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 |
潘桂明:〈宋代居士佛教初探〉,《復旦學報》第一期(上海:復旦大學,1990年1月) |
鄧克銘:《張九成思想之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 |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
蔣義斌:〈大慧宗杲看話禪的疑與信〉,《國際佛學研究年刊》創刊號(台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1年12月) |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92年) |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
楊惠南:〈看話禪和南宋主戰派之間的交涉〉,《中華佛學學報》第七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4年) |
楊曾文:〈南宋圭堂居士《大明錄》及其三教一致思想〉,《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中輯》(台北,1995年7月) |
蔡方鹿:〈佛教與二程理學〉,《宗教哲學》第二卷第一期(台北:宗教哲學研究社,1996年1月) |
麻天祥:〈永明延壽與宋代禪宗的綜合〉,《世界宗教研究》第四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2月) |
黃啟江:《北宋佛教史論稿》(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
蔡方鹿:〈朱熹對佛教的借鑒與吸取〉,《宗教哲學》第四卷第三期(台北:宗教哲學研究社,1998年7月) |
蘇樹華:〈儒佛文化的比較研究〉,《宗教哲學》第四卷第三期(台北:宗教哲學研究社,1998年7月) |
潘桂明:〈居士、居士佛教及其源流〉,《佛學研究》第七期(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8年7月) |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
蔣義斌:〈張商英護法論中的歷史思維〉,《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1998年) |
楊渭生等著:《兩宋文化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
魏承思:《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
賴永海:《中國佛教文化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
于凌波:《于凌波佛學論文選集》(台中: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2000年) |
林義正:〈儒佛會通方法研議〉,《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集(台北:華梵大學,20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