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7 08:48:38
學習次第 : 進階
密宗灌頂論(上)
陳健民
序
去年,一位美國朋友到我家裏來看我,同時給我帶來了一部古老殘破的西藏密宗經書,這本書是多年以前他在紐約一家古玩店裏收集來的,翻閱內容,始知是紅教《大幻化網本續》所出的《寂靜忿怒本尊灌頂儀軌》,及其他各種灌頂儀軌。我於是開始將這部儀軌譯成英文,近年來,歐、美各國對佛法的興趣似乎日漸濃厚,對西藏密宗有興趣的人尤其多,也許這本書的問世,能對佛法西渡有一點小小的貢獻,於是我請求陳健民先生寫一部《灌頂論》,準備將來譯成英文,闡明密乘灌頂的精義與正見。陳先生本在西竺閉關,無暇著述,卻很慈悲的答應了我的要求,集其數十年來聞、思、修慧的精英,完成了這部空前的論著,真是值得密乘學人慶倖的事。我學佛多年,參訪的老師和聞受的教法自信也不算少,但在一切的師友中,無人能超過我對陳先生的景仰與敬佩。陳先生的論著不是淺識者所能瞭解,陳先生的成就與造詣,也不是等閒人所能窺測,陳先生的論著每每遠勝漢族和西藏大德的著作,這實非胡吹瞎捧,把陳先生的著作和那些“名著”比較一下,就知道我不是過分其辭了。
他這部論有三大特色:
第一、西藏大成就者著述中所論雙運法理,每不肯發揮盡致,欲隱欲顯,看來殊不痛快。陳先生這裏標舉五大理由,集中各派教授及其本人如理思維、如法行持所得經驗,將心分、氣分、能斷、所治,說得十分透闢,使譭謗雙運的閉口,使冒濫修習的吐舌。
第二、這一部論雖說是《密宗灌頂論》,然而一部密宗修習完整次第,可以在他第二章灌頂條件中看出。假若有人把此論前後各灌標舉的條件,編成一個修習密宗次第,不但可作聞思的依據,也可作修證的標準,較之讀其他的金剛乘道次第滿部虛文,旁通曲引,摸不出頭腦的,大不相同。
第三、陳先生有著他本人的獨到的主張。譬如四灌分行,這在西藏也沒有人行過,或談到過,他有古代印度大德秘密傳記的史實作根據,誰也不能反對,漢地如欲重興密法,實有參酌此論的必要。
最近,西洋第一流的思想家們,開始瞭解佛教的偉大精深,他們當中頗有些人認為,要挽救人類思想的崩潰,必須向東方的佛教學習,我們東方佛教徒們,應該努力向他們介紹佛教之教義。在東方佛教復興和西方佛教萌芽的呼聲中,我相信陳先生精深獨到的《灌頂論》,不但能為東方的密乘學人一開眼目,同時亦將成為未來歐、美密乘學人所依據的聖典和南針。
張澄基
一九五六年三月於紐約
密宗灌頂論
攸縣陳健民撰
東莞劉銳之校
敬禮大灌頂王金剛持根本上師貢噶活佛法師足下!
總說密宗一切設施,皆果位方便別說。灌頂為上師金剛持對弟子五方佛總體自性,施與未來實修成證果位光明大灌頂之前行方便之認可與保證事業。懿歟休哉!何等寶貴!末世少有能如量重視者,不得不論焉。
初揭灌頂真義,于此通達,次則灌頂條件可以推知。條件具足,則第三章灌頂證量自然生起。然後末法流弊知所防止,向道基礎知所建立。故第四結歸要言以勸讀者。此本論理論之體系也。
第一章 灌頂真義
欲知金剛乘灌頂真義,先當了達密宗不共滾打①菩提心及不共極果大樂智慧身二事。於此二事之先,又當了知:共,則顯教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不共,則密教《大幻化網經》開出普賢王如來法身中,安住其心輪四十二寂靜尊,安住其頂輪五十八忿怒尊,如是等一切佛,從本具足,非惟正因。彼佛五種化、報、法、體性、大樂智慧身,一切德相全部具足,無少闕欠;惟以無始忽然一念無明妄動,造五毒業,受五道苦,不知發起五種菩提心,不解追求本具之五種佛身。其後得遇佛祖出世,或逢大善知識,稟承教授,能發願菩提心,以開發本具之化身佛;發行菩提心,以開發本具之報身佛;發勝義菩提心,以開發本具之法身佛;發三摩地菩提心,以開發本具之體性身佛;發滾打菩提心,以開發本具之大樂智慧身佛。前二菩提心,依般若乘修習四攝、六度萬行。第三菩提心,依般若乘理,證取勝義諦空性;然皆須經三阿僧祗劫,方克證果。行者為欲疾速取得佛果,即身究竟,渡脫五道父母故,乃追求密乘,非謂可以舍顯乘教授而唯取密乘也。第四三摩地菩提心,具詳龍猛菩薩所造金剛頂瑜伽部攝《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中,明載依父母所生身,而證佛果。故瑜伽部灌頂,亦同為金剛持與五方佛總體自性之弟子所發生之關係。按《頻伽》藏經秘密部所載《阿闍黎大曼荼羅灌頂儀軌》,初引金剛薩埵入弟子身心,次灌頂中,令弟子想心中有蓮月,上有金剛杵,此即建立滾打菩提心基礎矣。金剛薩埵即實修雙運法因位本尊;其極果即是大樂智慧身。金剛者,智慧也;薩埵者,大樂也。其咒《百字明》內“弭婆嚩素睹”使喻,義即與我大樂也;“弭婆嚩阿努[口*洛]訖睹”義即與我無上智慧寶也;“弭婆嚩素補”使喻,義即與我妙色也;“弭婆嚩薩嚩悉朕”義即與我一切悉地也。如上四句,已昭示其主旨。心中所觀,及其手中所持之金剛杵,上下各五股,即表五大五智,實為滾打菩提心之標幟;其後進修無上瑜伽部之雙運法時,即觀此父杵于母蓮宮中而行等持。然以瑜伽部就印度婆羅門種姓具有好淨習氣而設,於彼糞掃階級,食肉種姓所堪忍法不能接受,惟於天界眉目嬉笑之欲樂上,而修其空樂不二法門。是故東密五秘密眼法,但本天界欲樂方式而昇華之,故當經十六生方可成佛,東密行人于此並不否認。無上瑜伽部前瓶灌五種,大致與瑜伽部同。其後第二秘密灌頂、第三智慧灌頂、第四勝義灌頂,則就人本位欲樂方式而昇華之,令開發滾打菩提心,以修不共秘密雙運要訣而設施。其認可與保證事業,前四種菩提心,本文不具論。最後滾打菩提心,為密乘極果大樂智慧身之正因,能攝盡前四種菩提心,是真正即生即身②成佛之道,故本論專就此言之。
第一節 瓶灌真義
初瓶灌頂真義者,行人雖本具大樂智慧身佛,堪作金剛大總持,然以無始以來,無明障蔽,生起五毒,輪轉五道,本具佛德不能自行開顯,自顧形穢,常存下劣心理,甘作凡俗雜務;雖在聞思中得識如來藏理,而私心自反,不敢向上承當,原有五毒習氣,一時不能頓除。瓶灌之設,為令弟子除其下劣凡庸之見,由上師金剛持無異,觀想瓶內有本尊父母雙雙③,融化甘露,作灌頂所依物;又迎請五方父佛母佛,持此寶瓶等物為弟子灌頂,甘露盈溢④至頂;想如來藏中五方五佛,分別由此瓶灌中所攝五種灌頂,現起頂嚴。茲為眉目清醒,便於比較觀摩起見,瓶灌中五種灌頂所攝認可與保證事業,分別標號排列,說明如次:
第一,寶瓶灌頂者 瓶代表東方不動佛
1.甘露洗滌全身後保證:
A.其在灌前,凡夫下劣身見執著已除盡。
B.八識田中,瞋煩惱種子永無雨露灌溉、滋長花果之可能。
C.所行之瞋煩惱罪業已清淨。
2.甘露充實盈溢至頂後認可:
A.灌後常為不動佛及東方一切如來之所護念。
B.為金剛部行母之所擁護。
C.于修道上,能現起我即不動佛佛慢。
D.于證果時,能轉識蘊及第八識成大圓鏡智。
E.轉水大業劫氣成水大智慧氣。
F.能調伏一切瞋性眾生。
又瓶者,表童瓶身寶也,即表佛身金剛,故為初瓶灌頂,身灌之首,非謂惟此瓶灌而已。其後寶冠灌頂、金剛檸灌頂、鈴灌頂、名灌頂四 者,皆屬身灌。
第二、寶冠灌頂者 此冠即代表南方之寶生如來。
1.甘露滌身後保證:
A.其在灌前,凡夫下劣、不平等、小我、執著,已除盡。
B.八識田中慢煩惱種子,永無雨露灌溉、滋長花果之可能。
C.所行慢煩惱罪業已清淨。
2.甘露溢頂後認可:
A.灌後常為寶生佛及南方一切如來之所護念。
B.為寶生部空行母之所擁護。
C.于修道上,能現起我即寶生佛佛慢。
D.于證果時,能轉受蘊及第七識成平等性智。
E.轉地大業劫氣成地大智慧氣。
F.能調伏一切慢性眾生。
第三、金剛杵灌頂者 杵代表西方阿彌陀佛
1.甘露滌身後保證:
A.其在灌前,凡夫貪圖下劣欲樂俗見除盡。
B.八識田中貪煩惱種子,永無雨露灌溉、滋長花果之可能。
C.所行貪煩惱罪業已清淨。
2.甘露溢頂後認可:
A.灌後常為阿彌陀佛及西方一切如來之所護念。
B.為蓮花部空行母之所擁護。
C.于修道上,能現起我即阿彌陀佛佛慢。
D.于證果時,能轉想蘊及第六識成妙觀察智。
E.轉火大業劫氣成火大智慧氣。
F.能調伏一切貪性眾生。
此中有可疑者:西方為蓮花部,又為一切如來語金剛,何不用蓮花代表,而用杵耶?蓋對男性弟子而設,正欲以此杵為受用西方蓮花種姓佛母之工具也。又西方語金剛者,屬法部,一切佛法從此方出生,檸能代表五大五智,能包括一切法故。又西方雖屬佛語,然瓶灌所攝屬身,故用柞。
第四、鈴灌頂者 鈴代表北方不空成就佛
1.甘露滌身後保證:
A.其在灌前下劣、妄自菲薄、無有佛分之疑心除盡。
B.八識由中疑煩惱種子,永無雨露灌溉、滋長花果之可能。
C.所行疑煩惱罪行已清淨。
2.甘露溢頂後認可:
A.灌後常為不空成就佛及北方諸如來之所護念。
B.為事業部空行母之所擁護。
C.于修道上,能現起我即不空成就佛佛慢。
D.于證果時,能轉行蘊及前五識成成所作智。
E.轉風大業劫氣成風大智慧氣。
F.能調伏一切疑嫉眾生。
第五、名灌頂者 輪即代表中央毗盧遮那佛
1.甘露滌身後保證:
A.其在灌前下劣、愚癡、不解佛性本具之障除盡。
B.八識田中癡煩惱種子,永無雨露灌溉、滋長花果之可能。
C.所行癡煩惱罪業已清淨。
2.甘露溢頂後認可:
A.灌後常為毗盧遮那佛及法界一切佛之所護念。
B.為佛部一切空行母之所擁護。
C.于修道上,能現起我即毗盧遮那佛佛慢。
D.于證果時,能轉色蘊入第九識成法界體性智。(第九識者,即阿摩羅識,出《大佛頂首楞嚴經》、《金光明經玄義》,直稱為佛識,或曰不動識。)
E.轉空大業劫氣成空大智慧氣。
F.能調伏一切癡性眾生。
此名即是上師金剛持對以五方佛總體自性之弟子一種授記,異日成佛,即用此名。如燃燈佛授記我祖號釋迦牟尼。
總上五種,皆屬第一瓶灌,此灌取得五佛嚴頂大加持力,破除四魔中之天魔及一切外魔,清淨凡夫下劣庸常之見,認可能修無上瑜伽部生起次第,及顯空不二大手印道;清淨一切身業,由此修習,堪得金剛持身金剛成就,通達五明身與智慧自在,果位中證得化身佛;或即生未成,於經死有、中有後,現起受生時,可乘此灌修習功德,得生所修本尊刹土。
*此後阿闍黎灌頂者
謂五種瓶灌後,修習生起次第,已有證德,或修瑜伽部三摩地菩提心,證得五相成身,堪為人師,堪繼密法傳統,故當授以阿圖黎位,等同金剛大總持。此灌以攝持並調伏眾生為主,故必開許禁住行,授以三種不共之三昧耶,此屬本灌之特殊要點。一為杵三昧耶,密意即表如意幢;二授鈴三昧耶,密意即表智喜蓮;三授印三昧耶,則明明授與具相佛母。故古德薩拉哈遇其佛母后,始自慶倖曰:“吾今始可為真金剛持也。”而或具小乘見者,反以其用佛母而饑之,弗顧也。唐密《阿闍黎大曼荼羅灌頂儀》曰:“汝於貪欲處;莫生厭離心。”蓋已涵有此意,特未正式授以父佛、母佛雙運之實修方法耳。蓋為瑜伽部大阿闍黎能了知此種密意即足矣。此種瑜伽部阿闍黎,以未得無上瑜伽部前後四種灌頂,故不能傳授無上瑜伽部一切法軌。
至若無上瑜伽部,亦於瓶灌後即授以阿闍黎灌頂,而不候四種灌頂圓滿後舉行者,蓋有說焉。依拙見揣之:初瓶灌在四灌中,成金剛持之身金剛;第二秘密灌頂,成金剛持之語金剛;第三智慧灌頂,成金剛持之意金剛;第四勝義灌頂,成金剛持金剛三業無分之體性耳。金剛持大阿闍黎,重要在身金剛之長住,故以金剛身能統攝餘三故,故於瓶灌後即舉行之,此其理由一。再者,四灌中第一瓶灌,外灌頂也,重在五佛寶冠之頂嚴;第二秘密灌頂,內灌頂也,重在內身五輪;第三智慧灌頂者,密灌頂也,重在父佛、母佛之雙運;第四勝義灌頂者,密密灌頂也,重在勝義光明與幻身雙運。後三皆內證德相所由生,前一瓶灌關係于金剛持大阿闍黎威儀最巨,實為攝持弟子之重要標幟,故當於瓶灌後舉行之,此其理由二。若論其阿闍內證實德,則能修習圓滿四灌所認可諸道次第後,再行執行大阿闍黎任務,非惟不違反次第,亦且更莊嚴切實也。是以古德落吉朗波所造《金剛亥母灌頂儀軌》,此灌列在第四灌圓滿以後,正先得我心也。苟有惟得瓶灌,即授阿闍黎位,未經後三灌者,亦只有傳授無上瑜伽生起次第以下諸法之自在。
第二節 秘密灌頂真義
前瓶灌主要對治庸凡下劣心,令起佛慢,而修起分三密三金剛;依正二報,莫不儼然自成本尊身,是以如來藏最外第一重下劣凡夫我執,從此破除。今第二秘密灌頂主要對治者,即由前第一層障粗重我執,煩惱所生心理作用,積習凝固,而成生理上各種糾纏結構。在肉身之構成則為煩惱脈,在生理之作用則為業劫氣;致令如來藏本具之金剛身,空色脈與智慧氣不能開顯。左右二脈隨其凡夫喪失正直菩提心後,亦自失其正直脈路,常生歪心、斜心、機械心、城府心、迂曲心、奸滑心、陰險心、欺詐心、餡媚心、狂妄心、井心、黑心、惡毒心、蛇心、狼子野心等,由此全身諸脈,亦委蛇曲折,糾纏甚緊。蓋心理上有一心自私,生理上必有一脈自縛。如此左右二脈,糾纏彌綸於全身;特於菩提心流露機構(相當於內分泌腺部位)之重要五輪,盤根錯節,糾纏更緊更密;而直貫此五輪,代表法身之中脈,無由開展;在中脈中心,心輪之如來藏,童瓶身寶,更無由顯露。其交互糾纏於頂者,即貪煩惱脈,本具之五十忿怒狀如來,無由顯露;其糾纏於喉間(相當於甲狀腺、副甲狀腺部位)為瞋煩惱脈,如來藏諸報身佛,不能開顯;其糾纏於心間者(相當於胸腺部位。胎兒及初生後第二年最大,其時天真尚未喪失故。至於成年,此腺消失,蓋其天真已漸消失故。)為癡煩惱脈,如來藏四十二寂靜狀如來,不能開顯;其糾纏於腹間者,為慢煩惱脈,如來藏中一切如來功德藏,不能開顯;其糾纏於小腹以下者(相當於副腎部位)為疑煩惱脈,如來藏中一切如來俱生喜智,不能開顯。故須特別注重發起五大五智兼具之滾打菩提心。前瓶灌行者,雖對能灌之甘露,生起珍重滾打菩提心之信心,並發出同樣滾打菩提心願,然未直接取得上師金剛持金剛身內滾打菩提心之加持,亦未認可及傳授必修之自身滾打菩提心道。本灌頂則父上師當與母上師平等聯結,成其大金剛持實德,而故意放出滾打菩提心,令弟子領取吞服,以此秘密物勝灌頂,作開發弟子滾打菩提心之勝緣,故稱秘密灌頂。由此灌頂:
1.保證以前四種菩提心已有實際之證量,對後一滾打菩提心見,已無疑貳之心,具足初瓶灌實修功德,及接受本灌之先決條件。(詳第二章灌頂條件中)
2.認可此後能修滾打菩提心道,即是修習自身氣、脈、明點、拙火、金剛拳等,漸次積集,感召空色明印或實體明印現前助伴之勝因。即此勝因,以取得請求第三智慧灌頂之條件。
由得此第二秘密灌頂,能超五方佛,直接取得第六金剛持父佛、母佛滾打菩提心之秘密加持力;破除如來藏第二層氣脈之障,及四魔中之蘊魔、一切病魔;清淨凡夫下劣身見執著;具足能修無上瑜伽部氣、脈、明點甚深內道,及現空(前瓶灌中所攝顯空者,外顯也,此灌現空者,內現也。)不二大手印道之自在;清淨一切語業(語由氣故)。由此修習,堪得金剛持語,金剛成就,通達四無礙辯語,與智慧自在;果位中證得報身佛。或即身未成,亦可於經死有後,現起中有時,與如來藏自行開發之報身佛合體成就;此詳《中陰救度法》中,不贅。
第三節 智慧灌頂真義
第二秘密灌頂,雖用上師金剛持父母雙運滾打菩提心,然惟是加持弟子自身五輪功德開顯。若在此二灌後,修習認可之道,於氣脈已有調整自在,防護明點亦有把握,則當正式運用明印,故有舉行第三智慧灌頂之必要。智慧者,母佛之德相也,母佛之作用也。故此灌之重要設施,惟是由上師金剛持交付弟子以母佛,令彼等持修習,依次於各輪認識四空、四喜,是其總目的。于此灌修道次第中,建立於母佛九種姿態及意趣上,修習色空不二、聲空不二、香空不二、味空不二、蓮外之觸空不二,至能於極貪境上,仍可保持初灌生起次第之定力與勝觀,及二灌中之氣脈拙火,真大力用,然後可實行蓮內樂空不二;於降、提、持、散諸法,極其嫺熟,然後方能於明點懸住杵頂時,親見俱生喜智光明。本灌修持到此時,則有舉行第四勝義灌頂之必要,以後再述。是故,此第三智慧灌頂,如絕句詩中之第三句,實為密宗灌頂之重心。此句得力,如人之肩,前挑前二種灌頂證德,後挑第四灌頂之勝義。前雖二句,後雖一句,然後句結束,意味深長,故以第三句挑之,適相平也。《佛地經》所雲:“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者,前二灌,事也;後一灌,智也;第三灌頂,即一味受用之重心。此灌不得力,則無上瑜伽部全無有支點可以據矣。此灌真義能明,則餘三灌頂可迎刃而解。故作者特為此第三灌,詳述五種理由於後:
竊按:第一瓶灌後修習生起次第,以任何一本尊兮魯噶身皆無不作抱母佛觀者,此種觀想,毫無流弊。第二秘密灌頂後,于自修本尊父母身中觀想、修習氣、脈,明點道,此法亦不正式用明印,亦毫無流弊,何以本灌頂中必用實體明印耶?西藏古德中如紅教者,則不建立非用不可之說,依其他方法,如妥噶等,可以獲得空色明印,其後後出之薩迦派,及由薩迦脫胎之迦魯派,則皆力主非用實體者不能現起勝義光明,更不能證得無學雙運位雲。良以古人貪心薄,定慧力強,依甯馬派不共大圓滿無上智妥噶法,可以自證光明幻身雙運;今人貪心強,定慧力薄,必貪境上調練其控制力,透過此關;方可見勝義光明,乃至修習幻身光明雙運,故二說皆有理由。時代不同,吾人自當從其後者。茲將其所以必用實體明印之理由,詳述五項如次:
1.上師金剛持所交明印,具足大加持力,能令弟子認識俱生智喜。例如:無我母為畢哇巴祖師行第三灌時,畢哇巴即於當時親證第六地功德。其後數百年中,香巴噶居派祖師抽米朗足朝印度時,無死虹身大成就女祖師勒古媽從天下降,為彼行三灌頂,登時證得第二地功德。畢哇巴成就無死大樂智慧身後,老女弟子蘇卡洗底依之受第三灌頂,亦同樣得加持,頓時由六十一歲老婦轉成十六歲無死虹光身佛母。其後數百年,抽米朗足朝印度時,(彼曾七次朝印度,遇無死祖師百零八尊。)蘇卡洗底女祖師從七重天下降,為彼舉行第三灌頂,並終身相處以度弟子。事詳拙著《塔鬘集》各祖師略傳中。此為加持理。
2.為透境而顯空樂不二,故必用實體明印。良以觀想明印所現相似空色,明印隨心而生,其時心隨法行,非是心隨煩惱行;然在實體明印上,其九種姿態及意趣,能挑起行者一切粗重煩惱,由境方現起,而非由觀方自現,故能於極重多變之貪欲境上,獲得證取空樂無二之資糧。諺雲:“閉門造車,出門未必合轍。”故觀想者遠不如實際者之契合修持也。如蜂采蜜,花如煩惱,蜜如證量,花愈美麗,蜂之活動愈緊張,而收蜜之量愈增多。故有用實體明印之必要。此為透境理。
3.為對治如來藏本具之兮魯噶第三重細障,令其本具兮魯噶容易開顯,故當用實體明印。蓋在初瓶灌修習起分,調練於依正之粗顯細點兩重瑜伽,其心已略得自在,可破第一重障,不復有下劣凡庸執著矣。在修第二灌頂後,氣脈已略得自在,可破第二重氣脈之粗障。茲第三重細障者,即是心與氣二者不能合一自在也。自從一念無明忽然而起,氣即離心,不得自在:無明緣行,行者即是氣也(此語雖無明文見於密典,然作者依修持經驗,敢作此斷語。《圓覺經》曰:“妄想緣氣”,亦可佐證。)氣從此如狂馬失調,心騎其上,更生狂妄,於是心氣不得無二自在,以順法行。而煩惱脈中,惟有業劫氣運行,由此複增新煩惱。其本具之智慧氣(智慧氣即是心氣無二之氣;業劫氣即心氣分離之氣。)及中脈,經第二灌頂修習後,雖欲奮勇開顯,然其上方鼻出入道及下方杵出入道,皆因心氣無二之力弱,無由展布;而此力弱之原因,則一面固系本身煩惱脈之糾纏,一面亦系原有少許智慧氣(世智辨聰皆由此出),因世俗貪欲,流泄殆盡。無論其守戒力強與否,邪淫已犯與否,其智氣常因觸貪境而自然漏失。故不僅漏失明點方為漏失,即心理上貪、愛、無明。不正見四者,亦通稱四漏,蓋即漏失智慧氣也。因此非加強智慧氣力,令大智慧中脈上下行道皆得開放,則不能收入一切業劫氣於中脈,以化成智慧氣;更不能集成智慧明點,使全部如來藏一切忿怒本尊、寂靜本尊完全開發。又當知者,上方智氣,惟二鼻孔氣息平勻微細時,方起出入作用,此在修第二灌時已有調練;下方則惟杵孔為智氣出入道,必假大樂境,方有開發吸入之機會,故有用實體明印之必要。且下方智氣出入道,有優於上方者二:一則因下方智氣有明印之助力故。良以男性,脈表方便,氣表智慧;女性則脈表智慧,氣表方便。故女性由體內脈支援形成之各部分,如乳、蓮等,皆令人生貪心,而激發智慧;而其蓮中海螺脈內所含方便氣,一觸即具大力用。無修持者,則因此力而疾漏明點;有修持證量者,則二性脈與脈相抵,氣與氣相投,明點與明點相融洽,即可利用明印之方便氣大力作用,加強自身之智慧氣逆沖中脈,適可補救男性智慧氣力用不足之缺點;在女性方面亦收互為補救之效。二則下方智氣所依密輪,為五氣中遍行氣之中樞,(本論非專論氣脈,欲知其詳,可讀本人筆受之《甚深內義》一書。)而如來藏或童瓶身寶,依住心輪清淨幻身與勝義光明雙運之據點,亦在心輪;心氣不二智慧身,亦在心輪。此上三者,依觀點不同而有異名,實則惟此一如來藏也。此心輪受各種煩惱脈之糾纏,較之餘輪更為繁重嚴密,蓋以煩惱大本營在此,命氣亦在此,第八識亦在此,凡夫造業之無明根本亦在此,聖人成佛之明行道根本亦在此;其心輪糾纏最外層,即是以密輪為策源地之遍行氣所行一切諸脈,故欲開心輪,必先利用密輪之遍行氣,而發動此遍行氣力用,則在接近此輪之下方杵道,攝歸此遍行氣,以直沖中脈;一面使中脈內智氣加強,一面使心輪外糾纏脈業劫通行氣解松,故下方杵道,實為修持重要據點。且未來心輪開放,如來藏一切如來遍滿全身,即由此遍行氣,運輸一切中脈內所化智慧明點於全身各脈中。一智慧明點即一如來,一智慧脈即一如來之壇城。其特勝於上方智氣之作用有如此者。且運用下方智氣時,上方智氣亦同時運用;而運用上方智氣,苟不用明印,則下方智氣杵道,例在封閉之列,則不能兼行下方智氣矣。而所謂智氣者,無論上下方,皆為能破第三重細障心氣無二之氣也。黃教宗喀巴祖師,文殊化身,所著《金剛道廣論》,說明必用明印之理由,與此處所論遍行氣略同;而白教於心氣無二之理論與修法,尤有特到之處,各派皆奉為圭皋,要皆建立必用明印也。此為除障理,讀者宜細心玩味。本人數十年聞慧、思慧之結晶及修習之經驗,已在其中披露一斑矣。
4.為佛不共無漏通,及此下諸神變通力易獲得故,必用實體明印。由於雙運實修上運行智慧氣開發中脈,則實證如來藏中法身光明,具足他心通及不共無漏通等;又令智慧明點入住融於中脈,從下而上,依次開發六輪,每輪之開發皆具有特別之功德,條例如次:
A.密輪開發,能見俱生智,通達勝義見道,實證初、二地功德。於氣,則風大得自在,足捷身輕,落地如棉;于心,則得成所作智。
B.臍輪開發,通達一切佛語,佛所說十二分教,無礙了知,實證三、四地功德。於氣,則地大得自在,具足那曙衍那神力;於心,則得平等性智。
C.心輪開發,得法身佛,智力增廣,光明顯現,無分內外,通達修道智,實證五、六地功德。於氣,則空大得自在,飛行空際,無有障礙;于心,得法界體性智。
D.喉輪開發,得報身佛,一切教化辯證,皆得自在,通達十方各國方言,實證七、八地功德。於氣,則火大得自在,入水不溺,能溶解一切物質;于心,得妙觀察智。
E.頂輪開發,證無學道,光明地道,一時圓滿。于氣,則水大得自在,能入火不焚,身柔光滑;於心,得大圓鏡者。
F.頂髻輪開發,刹那圓證從本以來普賢王如來位,顯現果位光明大灌頂,此則灌頂最後之目的也,現證無上智,亦有十一、十二地之說。 (如上各輪開發功德,分別以佛果、地道、神通、心氣配列橫說,並非同時成就如是功德之直說;若誤為同時成就之德相,則何以喉輪報身佛僅有七、八地菩薩之功德耶?當知就佛果言,六輪分別配列是一直線;就菩薩地言,六輪另系一直線也。)
或曰:修第二灌道,專用上方中脈出入道,豈不能開發三脈六輪耶?嘗見不用三灌明印之大德,亦具有神通,何耶?對曰:前五通,即世間禪定亦能獲得,況修二灌,氣、脈、明點更易證取;蓋雖非中脈根本上開發,然於六輪支脈上略有開發亦可得通。然此第三灌之神通,普通者及如來不共者,皆全部開發。良以第三灌道在見俱生智後,已與第四灌道配合,苟不與此勝義光明配合,所得神通皆不究竟,雖與第四灌頂配合,然此四灌真義之產生,實由於第三灌;第四灌頂特加以上師之指示與認可而已,非別有其他修法也。四灌之道,正為離修垢而設也。故其重心仍在第三灌,故成為必用實體明印最重要理由之一。此為佛通理。
5.金剛乘道主要目的,在究竟利他;其手段則在即生提早成佛。而一切金剛持阿闍黎大事業,其基本原理在從真空出妙有;其基本功力則在五智、五大之相應。而此具體辦法,深合緣起真實力用,則無過於父佛、母佛雙運所成大事業也。故有用實體明印之必要。度生中息、增、懷、誅四法,皆可在母佛蓮宮中佈置壇城,而以父佛金剛施行之。此金剛者,即是五大、五智相應之標幟也。上來瓶灌後,與以金剛阿闍黎灌頂時,即已開許明禁行,惟具體而微耳。
此三灌認可之法,修習成證,則必實具其作用矣。故不惟修道位中必用明印,即在證果後亦有用明印必要;不惟在生身事業上有用明印必要,即在無住涅槃中,受用和合一味事智,雖已由實體轉成空色明印,然此空色明印與涅槃前實體明印屬一體。譬如麻巴大祖師生前有九位元實體明印,其涅槃前,九位元實體明印依次化光入于麻巴自身,然後自身亦化虹光,光明中所現空色父佛母佛雖已無實體,而此空色,當知即是前此之實體也。此為事業理。
深思哉!母佛也!竊嘗定此空樂根本與余三根本,為密宗之四維,此中限於題材,未及廣贅。此灌保證二灌所修氣脈道已得證量認可,能修事業手印雙運明禁行;由得此第三智慧灌頂,取得母金剛持之實體雙運加持力,破除如來藏第三重心氣不合障,及四魔中之煩惱魔,清淨行者心境能所執著,具足能修無上瑜伽雙運尊勝行堪能,及樂空不二大手印道自在,清淨一切意業。由此修習,堪得金剛持意金剛成就,通達四喜、四空道意,與智慧自在。在未與四灌配合以前,果位中許配法身佛;既與四灌配合以後,出生勝光幻身。無學雙運,則配最後極果大樂智慧身佛。如即身未成,可於死有中現起光明時,證得法身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