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11 00:09:42
尊貴第九世創古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金剛總持簡短祈請文」釋論 – 創古仁波切著

禮敬勝德金剛總持

對於本噶蔣巴桑波大師所著《金剛總持祈請文》的義理,可以用兩種方式來講解:念誦方式的觀修次第,和以祈請文為教本的禪修次第。

一、 念誦方式的觀想次第

一般而言,大手印的修持需要依靠加持之道,而得到加持的唯一方法,就是具備虔敬心。虔敬心的生起要仰賴祈請,而祈請的物件就是實義傳承的祖師們,向他們祈請也就足夠了。包括岡波巴大師、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和戈倉巴大師都曾允諾:「未來精勤實修大手印的行者們,透過專一地祈請,將能生起覺受和證悟。」因此,想要求得解脫和遍知佛果的我們,應該不要畏懼,要生起歡喜和意樂之心,來做如下的觀想和祈請:

清晰觀想自身為本尊,或者清晰觀想自己的凡夫身即是本尊。在自身的頭頂上一個手肘高處的虛空中,有一朵象徵不染輪回過患的多彩蓮花,以及象徵方便和智慧雙運的日輪和月輪。在其上方,端坐著大寶法王噶瑪巴杜松虔巴,他和大恩傳授我們大手印口訣教授的根本上師無二無別。

法王的膚色淺藍,示現年長者的樣貌,滿頭銀髮,現比丘相,著三法衣,頭戴配著金翎的黑寶冠。在法王的頭頂上,端坐著岡波巴大師中譯注1,年老白髮,頭戴岡波巴法帽。在大師頭頂上有密勒日巴尊者,膚色淺藍,頭髮飄散,身披白色布衣。尊者之上是馬爾巴大譯師,有著紅褐色的皮膚,長髮披散,蓄山羊胡,身披紫黑大氅、紅色披風。其上是大智者那洛巴,膚色紫黑;其上是大成就者帝洛巴,膚色是深藍色帶他們二位都束著頂髻,以骨飾莊嚴,身著成就者傳承的裝束。再上面端坐著金剛總持,膚色是藍色,兩手分別持有金剛杵和鈴,置於心間,穿戴圓滿報身佛的莊嚴,和多種殊妙絹帛的服飾。

杜松虔巴的周圍,清晰聚集著于明光大手印得自在的噶舉上師眾:帕莫竹巴、達波貢初、帕榮巴、吉天頌恭、湯巴劄西巴、嶺惹巴貝瑪多傑、祥采巴尊珠劄巴、雅桑巴等等。接著觀想從無量佛淨土,迎請如前所觀的上師眾們來到前方,並且融入頭頂自己所觀想的上師眾,合一無別。心專注一意在此所緣境上。

接著,以熱切的信心和虔敬,如遙呼上師一般地作祈請,以美妙的曲調唱頌祈請文。就算不會唱優美的曲調,因為經典說:「如狗嚎叫般地祈請。」瑜伽行者可以依照自己的覺受而隨興地唱頌曲調,這樣的曲調就是最好的莊嚴。透過如此祈請唱頌,行者們因為敬信感戴而全身寒毛直豎,淚如泉湧,覺受燦然增長。因此,禪修的開端,即是敬信仰慕之心。

接下來,所有傳承祖師皆化成光,融入到主尊杜松虔巴。然後杜松虔巴也化光,融入到自己。這時心中要想:「從金剛總持到根本上師,所有噶舉祖師們的身口意和我的身口意,如水融入水一般合一無分別,因而得到全然的加持。」這時,心中無論生起任何念頭,於心性當中都無所修整,遠離想要變得更好的期待,也沒有害怕變得糟糕的疑慮,只是直接在無造作、自然的自心本性中放鬆。這時如果妄念紛飛,也視其為大海的波濤一般,無有善惡的分別,如此而修定。這即是禪修的正行。

以上結合祈請和觀修的方式,具有極大的加持,這也可以說是噶舉派共同的祈請方式,而且非常有力量,因此應持續致力於清晰觀想和祈請。

二、 以祈請文為教本的禪修次第

分為:講說口訣傳承的殊勝,講說具此殊勝的主頌,以講說行持和道地而作的發願迴向等三部分。

1. 講說口訣傳承的殊勝

金剛總持帝洛那洛巴,
馬巴密勒法王岡波巴,
普明三世遍知噶瑪巴,
四大八小傳承持有者,
直達采派具德竹巴等,
于甚深道大印得自在,
達波噶舉無比眾生怙,
于諸噶舉上師作祈請,
持有傳承記述祈加持。

這部分談到了:方便智慧無二的大密、第六佛部的金剛總持中譯注2,具備四種教傳的大瑜伽士帝洛謝饒桑波,行持二十四種苦行、依靠象徵的灌頂面趨入雙運位的大班智達那洛巴,吉祥喜金剛化身人形,精通兩種語言的馬爾巴確吉羅卓,雪域成就之王密勒薛巴多傑,以及由佛陀所授記的無比醫生法王岡波巴。以上是所有噶舉派別共同的祖師,接著是他們的弟子:從普明三世遍知的歷代尊勝噶瑪巴所分出的岡倉噶舉,殊勝岡波竹清寧波大師的送波噶舉,跋絨達瑪旺秋大師的跨絨噶舉,帕竹多傑嘉波大師的帕竹噶舉,以上是噶舉的四大教派出所從眾生怙主帕莫竹巴大同所分出的直貢、達隆、竹巴、雅桑、綽普、修賽、也巴、瑪倉噶舉,是噶舉的八小教派出所持有這些傳承的大師和成就者們,如天空的繁星般降臨。

尤其是傳自怙主吉天頌恭的直貢噶舉、傳自塘巴劄西巴的達隆噶舉、傳自祥采巴尊珠劄的采巴噶舉等三派,傳自大成就者林傑惹巴的弟子藏巴嘉惹的具德竹巴噶舉等,佛行事業如虛空般無盡。他們對於甚深金剛乘圓滿次第的究竟法門——近道大手印,得到了圓滿證悟,並以口訣的方式指引,如經指引三身、五具和一味等不同的教授方式開示弟子子,使得眾多傳承的弟子們,因此而於大手印得自在。

向以上的上師們如此祈請:「不斷降臨的無比眾生怙主——達波噶舉等,我作祈請。我願追隨諸位噶舉上師的腳步,如同你們一般聽聞密續口訣,修持不動搖的禪定,最終證得無修法身的佛位;我願如是持有珍貴的傳承!祈願我能如同傳承祖師們的傳記記述的行持一般,此生即證得大用印殊勝的成就。祈求您們的加持,讓我有力量帶領有緣的眾生,步入這條善妙的法道並且證得果位。

此時,為了強烈生起對傳承祖師的虔誠和信心,應該閱讀由夏瑪卡覺巴大師所寫的《金剛總持傳》,同時讀誦帝洛巴、那洛巴、馬爾巴、密勒日巴和岡波巴大師的傳記,《噶舉道歌集》中馬爾巴四大弟子的傳承歷史、四大八小的法源、郭譯師旋努巴所撰寫的《青史》、巴沃祖拉成瓦大師所寫的《賢者喜宴》、遍知貝瑪噶波大師所寫的佛教歷史書《弘教大日》、司徒確吉炯內大師所寫的噶舉金髮祖師的傳記《月水晶》等法源、傳記、歷史和法嗣源流。總而言之,應該盡力地透過閱讀這些書籍和其他各種方式,讓自己生起信心和虔誠。

在教導他人的時候,也要仰賴傳記和法源歷史,向學生解說祖師們一開始是如何為了求法,歷經千辛萬苦地依止上師,之後又如何捨棄世間俗務,樹立起實修的幢幡,最後如何在一生當中證得雙運金剛總持的果位,進而行持如虛空一般廣大的佛行事業等等不共的殊勝功德,讓學生能生起不退轉的堅固信心。

2. 講說具此殊勝的主頌

此段分為四個部分:共加行、不共加行、上的修持方法、觀的指引方式。

2.1 共加行

教雲離欲即為修行足,
于諸飲食財寶無繫念,
斷離此世貪網之行者,
無著名聞利養祈加持,

就如教雲:「斷離輪回貪欲,即為修行之足。」對於今生諸種世間八法、飲食、財寶等受用、名聲等等一切現象,應該無有繫念和貪愛,要如同山林之子一般,身披薄霧清煙之衣,捨棄飲食、衣著和名聲。除了正法之外,絲毫沒有其他的想望,徹底斷離對此世的貪網,修持將心轉離輪回的四種方法:思維具備十八瑕滿的人身實是極為難得的話思維無常,隨時都可能會死,任何人最終都會死亡,並且很快即將死亡率思維死時將隨善惡業而行,無法自主地選擇苦樂;思維無論隨業飄蕩而生於三界輪回的任何一處,都無法脫離三種痛苦。修持這轉心的四共加行,由衷斷舍對三界輪回的貪執。對修持如是斷離輪回貪執的禪修足之行者,祈請祖師們加持:「祈願不要遇到各種名聞利養的暫時魔障,就算無法避免地遇到,也能無有執著。祈求您賜予加持!」這即是教導共加行的偈言。

此時,應該多閱讀龍樹菩薩撰寫的《親友書》、《俱舍論》前五品中提及的小乘和共法的輪回定義、岡波巴大師所著的《解脫莊嚴寶論》中的前行法、寂天菩薩所寫的《入菩薩行論》第四品到第七品,以及巴楚吉美確吉汪波大師所寫的《普賢上師言教》,和康楚雲滇嘉措的《大手印了義炬》(此著作主要在教導前行)中關於「轉心四思維」的部分等。應拜讀這些相關著作,真正將心轉離輪回。

為他人講授時,可以詳細解說以上的典籍,或是講解其主要涵義,讓學生瞭解總體的輪回,特別是自己今生的目標,明瞭征服怨敵、護守親友等等世俗的事務,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如此,他們就能確信:只有修持佛法才是唯一的長遠之計。

2.2 不共加行

教雲虔敬即為修行首,
上師開啟教誡寶藏門,
于諸恒常祈請之行者,
加持生起無偽之虔敬。

就如教雲:「無偽(無造作)的虔敬心,即為大手印修行的不共加行,它猶如人首(頭部)一樣。」因此,生起虔敬收是非常重要的,而其支分,首先是依憑著基礎:

一、 以皈依和發心建立修持的基礎;
二、 藉由金剛薩埵修誦法,清淨自心的罪障,使自己成為堪能生起覺受和證悟的法器;
三、 藉由獻供曼達而積聚福慧兩種資糧;
四、 尤其是向上師們——為自己開啟如此甚深教誡實藏之門的根本上師和傳承祖師們,恒常祈請而精進地修持上師相應法。

此外,還有大手印不共的加行:祥修的所緣緣、增上緣、因緣和等無間緣等,讓此四緣能在心中生起等的修持。對於正確精進作上述修持之行者,祈請上師們賜予加持:「請加持讓我心中生起殊勝的無偽之虔敬。」如此,即是不共前行的總體及其分支。

此時,應該仔細研讀先前提到的《了義炬》、《普賢上師言教》中不共加行的部分、《入菩薩行論》的發心四品、戊初多美大師所著的《佛子行三十七頌》、《解脫莊嚴寶論》中皈依發心相關的章節、《隨念三寶經》、蔣貢羅卓泰耶所撰寫的《修心七要》的相關釋論等修心方面的典籍,並且心中憶念其義理,精進修持四十萬次的四加行,對其要點產生確信。同時,應該附帶地領受從皈依三寶開始的居士戒,一直到比丘戒的任何一個別解脫戒,和發菩提心的兩種菩提心戒,並且多閱讀《沙彌五十誦》、律典、二戒律等典籍,瞭解戒律內容和持戒方式,進而能夠精進地持守戒律。有時,出家眾也應該精進於布薩等清淨學處的三事儀軌。同時,應該修持自宗不共的馬爾巴、密勒日巴和岡波巴大師的上師相應法。

教導他人時,應該按照上述典籍的內容而教授,講解何謂皈依的對境、方式和利益一致不懺悔罪障的過患,淨罪方面共同的懺罪四力的懺悔方式,不共的金剛薩埵修誦法的修持;獻供曼達方面,有總體積聚福慧二資糧的方法,個別的獻供曼達的方式,修「斷行」者施供身體而積聚資糧的法門;上師相應法方面,修持的根本即是虔誠心,此心依靠上師而生起,從上師身得受四種灌頂等,對這些涵義要清楚瞭解。七種別解脫戒和菩提發心的學 ,要適宜地給予適當的物件,同時清晰講解相對應的所取所舍,讓學生們清楚明白實際修持的方法。

2.3 止的修持方法

教雲毋逸即是修正行,
隨顯即司體性自如如,
住于任運無整之行者,
遠離所修妄心祈加持。

在如此做完加行的修持之後,就如經典和口訣的教導所雲:「毋逸於外境、亦不散於內相妄念,如此專一修持,即是禪修的正行。」直觀隨顯妄念體性——不去做修整改變的自如如,此於造作的平常心,不追憶過去、不計畫未來、亦不揀擇現在的心,對於住于如此任運自然、無整無作之行者,祈請上師加持:「願我能遠離一切『希望修得更好』、『擔心修得不好』、『我正在禪修』、『我不在禪修』、『有所修和能修者』、『掉舉昏沉』等等的執著妄心。祈求您們賜予加持。”以上這個偈文指出了如何修持止的禪修。

此時,應該仔細地閱讀小乘典籍,如《俱捨論》後三品提及的道與補特伽羅的內容,大乘典籍中的《入菩薩行論》和《解脫莊嚴寶論》的<禪定品>,大手印不同的禪修次第——達波扎西南傑的著作《月光大手印》,第九世法王噶瑪巴旺秋多傑的教言《了義海》、《除無名黯》、《直指法身》等著作中有關止禪的禪修次第內容。

禪修時,要准備好禪修墊,保持穩定,掌握住身體的要點。按照小乘的共法而言,如果貪欲強烈,應修不淨觀;嗔心強烈,應修慈悲觀;愚癡強烈,應修因緣觀;妄念強烈,應修數息等,應修持這些“淨行禪定法”。若以大乘的共法而言,依靠斷捨外取等俗世法,和內在貪心等妄念,來嫻熟止禪的修習。按照不共的口訣教法而言,可以依靠不淨物,如小木條、小石子等而修止,或者依靠淨物,如佛像等而定心安住;或者依靠氣息來持心、無所依而持心等法門。要令止禪臻至圓滿,使其堪能成為修持觀禪的基礎。

此處也間接地教導了本尊生起次第的觀修方法。要修持本尊法,應該領受自宗岡倉噶舉的勝樂金剛、紅觀音和金剛亥母等三位本尊的灌頂和教授。同時應該領受喜金剛《二品續》和金剛亥母的注疏等的教導和更深入的禪修指導,進而精進於外、內、密的修持。或者也可以熟習時輪金剛、喜金剛、密集金剛三者等各自主要本尊的念修法門,精進修持直到生起暖兆。

在教導他人時,需要按照前述典籍和教本的內容,逐步地引導學生直到完全熟悉止禪的修持,不應該魯莽地直接給予觀禪的教授。應該要等到學生實際經驗到了止禪的征兆生起後,才開始觀禪的教學。至於本尊的生起次第觀修和咒語持誦等法門,令成熟的灌頂、能解脫的教授等,也需依修持的次第而漸次地給予教導。

2.4 觀的指引方式

教雲妄念體性即法身,
所顯非真宛然而顯現,
不減幻有顯現之行者,
證悟輪涅不二祈加持。

在止的禪修圓滿之後,如同自在的成就者們教云:“如實了悟到任起妄念的體性,即是法身。”直觀心之體性時,心的體型(所顯)即是遠離一切認知分別,體性是非真、也不實存的空性。但是同時,其明分卻無礙地宛然而顯現:體性為空,自性為明,相狀無礙(不減)之神妙變現(幻有),從三身中顯現。對於如是修持之行者,祈請上師們:“願能證悟‘輪回非過患、涅槃非功德’輪涅不二的平等性;祈求您們的加持。”這一段觀的禪修偈文,即是在大手印禪修之上所給予的指引。

此時,應該多閱讀佛陀二轉法輪(無相法輪)所開示的空性次第的相關典籍,如《中論》、《入中論》等典籍;佛陀三轉法輪時所強調的明光如來藏的相關典籍,如《寶性論》、第三世法王噶瑪巴讓炯多傑的教言《明示如來藏》、《辨識智論》。另外,應該閱讀《入菩薩行論》和《解脫莊嚴寶論》當中的<智慧品>。透過理性地學習而對“空性法界和明性本智的無別雙運”有所肯定,進而生起確信。

同時,應該多學習《了義海》第三部大手印不共的甚深導引典籍,和《月光大手印》禪修次第當中觀禪的相關教授,還有大手印本文和注釋合編的《勝王寶庫》等實修教本。重點是:切勿讓如此赤裸的心性,被自己理智的假設和理解所污染,要能如實地證悟大手印的實相。

此處也附帶提到方便道的修持法:在圓滿了續典當中的念修法之後,應該學習父續的圓滿次第法門“三寂靜”,和無二續的圓滿次第法“六和合”。尤其應該學習闡述自宗不共密意,由第三世法王噶瑪巴讓炯多傑所撰寫的教言《甚深內義》,其中包含整體續典,特別是母續圓滿次第的內容。透過精進於“那洛六法”的修持,真正從內心展現大手印的覺受。

教導他人時,有關解脫道大手印的部分,應該依照前述的經典和禪修教本,透過見解的引薦,讓學生們生起確信,尤其是透過止靜時的指引、動念時的指引和顯現時的指引等方式,讓學員了解:相為心、心為空、空任運、任運自解。此時,應該按照班智達的“文字指引”和瑜伽士的“直接傳授”的方式,讓弟子由內心生起覺受並且體認出來,不要讓學生成為空唱高調和盲修瞎練的偏執行者。至於方便道的法門,只能傳授給那些精進志求解脫的弟子,切勿犯下“向有口無心之人揭示密意”的過失。

3.以講說行持和地道而作的發願迴向

世世不離清淨上師尊,
受用正法圓滿勝功德,
五道十地功德悉圓滿,
願速證得金剛持果位。

我們祈請:“在一切生生世世中,都能夠依止並且不離清淨具德的善知識和上師尊;透過聽聞、思維和實修,而得以受用甚深廣大正法的圓滿殊勝功德;祈願五道十地的功德皆悉圓滿,次第步上道地的位階,究竟能夠迅速證得金剛持圓滿佛的果位。”此處,圓滿地說明了從最初的依止上師,一直到究竟成佛前的行持和五道十地的階次。

此時,應該多去閱讀《解脫莊嚴寶論》的<依止善知識品>和<五道十地果位事業品>,《寶性論》的<菩提>、<功德>、<事業>三品,開示智度密意之道地次第的《現觀莊嚴論》等論典。另外,可多閱讀五道十地的相關論著和清楚教導大手印不共修次第中的專一、離戲、一味、無修等四瑜伽,和每個瑜伽的上、中、下三次第,共十二次第內容的著作。應該要了解從初學者開始,一直到金剛總持果位之間的道、地、果的征兆。

對於福薄而無法親見圓滿佛陀的我們而言,具有極大恩德的,就是具德的真正上師。恩德勝於千佛的上師,他的身體就是僧寶、言語就是法寶、心意就是佛陀的體性,應明瞭這一點,並且常隨上師,受用正法。

為他人講解時,要次第地為學生介紹上述諸多經典、教本中的道地功德;並且提醒學生要能常隨具德的上師而受用正法;見解雖然如同天空般高廣,卻要從最細微處去謹慎地重視業力因果;雖然證悟萬法皆空,仍要重視積累資糧、淨除罪障的功課。

對於那些無法學習大經大論,也無法精進於實修的法友,應該多為他們講說岡波巴大師的《聖倒寶曼論》、大手印口訣《八部道歌寶庫》和遍知讓炯多傑的《一句心要語》等典籍。要盡力地精進實修,生起寂靜調柔的學習征兆,和無有煩惱的實修征兆。

這篇<金剛總持簡短祈請文>的簡短釋論,是第十六世噶瑪巴開啟前往西方各國弘傳佛陀珍貴教法門扉之際,在眾多僧眾的請求之下寫成。然而,由於我先天、後天的功德淺薄,也不具備任何實修的覺受和證悟,無法以自身的力量來撰寫,因此內容都是引據昔日智者和成就者們的教言。如此,在文字的意義上能滿足那些喜歡略義的人們,同時也讓喜歡廣義、具備大智慧和精進的人們,了解如何去聞思大經大論和如實修持深義口訣的方法。

這篇釋論,是由法王噶瑪巴的末座弟子、釋迦比丘噶瑪羅卓仁露瑪威僧格,或者大眾慣稱堪布創古祖古的這位懶惰者,寫於錫金隆德講修法輪林的寺院中,僧眾結夏安居之處。

祈願撰寫此文的善妙功德,成為佛教珍寶廣弘開展的善因

中譯注1 藏文原文作「無比達波醫生」,岡波巴大師的別名。
中译注2 文中标示超黑体字处,即为偈颂本文。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