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5 23:13:19
學習次第 : 進階

出世間讚 第一講

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一)2007427 上午

早安!今天一開始的時候,最主要談的佛法內容,我會以介紹的方式來解釋佛法,而且會以講義來教授。當然我也非常的高興,再一次的見到你們,因為有一些面孔是我曾經看過的。我們都是想要快樂的生活,至少在心靈上我們有這樣的本錢,可以讓內心更加的寧靜,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但是我們可以保持內心的和平。我覺得內心自然的性質,如果能夠透過智慧的抉擇,可以使內心更加的和平、更加的寧靜,這個就是我今天要解釋的最主要的目的。所以無論是宗教信仰者,或者是非宗教信仰者,無論是佛教徒、基督教徒,甚至於回教徒,或者是其他的宗教信仰者,大家都想要一個內心的安樂和和平。所以我今天要解釋的最主要的內容,不只是依據這個講義教授以外,最主要談的是內心真正的安樂,如何透過不同的方法,去提升內心的愛還有慈悲。

當然每個宗教信仰都有說到,不同的培養或者提升愛和慈悲的方法,他們有他們自己的信仰,就像有一個造物主。當然造物主這種的想法,確實是非常強而有力的,透過對造物主的相信,可以提升自己的愛和慈悲,這也是絕對會有的。但是還有一些宗教信仰,不認為有造物主的存在,這一些的宗教信仰,是透過另外一種的方法,或者另外一種的途徑,來提升內心的愛以及慈悲的。最主要的就是去選擇不同的途徑或方法的時候,最主要是要配合自己的能力,或者配合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合適的根器來抉擇,這是很重要的。

因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還有不同的傳統信仰,很明確的一點,就是在佛教徒裡面,或者是跟隨佛陀的弟子,雖然是佛陀在世的時候,但是衪的弟子也有不同的這種說法,和不同的這種見解,也就是因此,衪必須要分開的說出不同的佛法宗義。雖然這些宗義的內容都不同,但是這些佛法內部的宗義,不同的這種說法卻是來自於同一個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子呢?是因為這些不同的想法,可以適應、剛剛好對這種不同根器的弟子有幫助的緣故,實際上確實是如此。所以很明顯的我們可以知道,上百億萬人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文化背景,所以我們需要不同的信仰,還有不同的途徑。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可以瞭解的就是,懂得去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去尊重不同的這種宗義內容,一起共同的努力來幫助人類的大家庭,共同的去提倡愛和慈悲的這種信仰。“

在傳授或者是聽聞佛法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有的動機、或者是意樂,先生起皈依及梵文的大乘教典裡面最主要的內容,也就是菩提心。皈依和發心這兩者,是我們在接受佛法教授的時候,必須要有的意樂的緣故,所以在此我們先唸「諸佛正法眾中尊」這個偈頌文三次。當我們在唸誦的時候,請各位務必發起皈依及發心這兩顆心。“

佛陀涅槃之後,開始傳的教授就是四聖諦。「四聖諦」就是講到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四聖諦」是整個佛法思想最根本的基礎,佛陀是以三種的方式來講授四聖諦的:四諦的性質,四諦的作用,四諦的作用及果實,以這三種的方式來宣說四聖諦的內涵。

什麼叫做以四諦的「性質」而說四諦呢?也就是讓我們瞭解到實際的狀況是什麼,這個叫做以四諦的性質而說。認知了實際的狀況之後,我們要如何去取捨呢?針對這個內容而說到了四聖諦的「作用」,所以四聖諦是以作用的角度而說的。這個實際的狀況認知之後,要如何去選所取,如何去捨所捨,我們如實這樣去取捨之後,會獲得什麼樣的好處呢?會獲得什麼樣的果實呢?就是以「作用及果實」的角度來說四聖諦的。

之前我們說到了在詮釋四聖諦的時候,可以透過四聖諦的「性質」來詮釋,就是配合著實際的情況來認知四聖諦。什麼叫做「配合實際的情況來認知四聖諦」呢?每一個人都不想要痛苦的,所以第一個「苦諦」,無論是任何大小的痛苦我們都不想要。既然不想要痛苦,就要去尋找痛苦來自於哪裡?痛苦的根源是什麼?從痛苦的根源把它斬除掉,痛苦才能夠永遠的斷除,這是一個非常符合實際的狀況。所以既然我們不想要痛苦,那就要去尋找痛苦之因,這是第二步驟。所以當我們在尋找苦之因的時候,佛陀詮釋了「集諦」。

痛苦來自於「業集諦」以及「煩惱集諦」兩者。但是「業集諦」,最主要也是因為有煩惱,才會造這種業集諦的緣故,所以它最主要的根源是來自於「煩惱集諦」的。但是實際的情況是一物剋一物,每一個東西都有它相剋的另外一個東西存在的;同樣的,煩惱集諦它也是有另外的外緣(或者另外的逆緣)來消滅它的。煩惱集諦並不是物體,也不是物質,要去尋找與它相剋的另外一體存在的時候,不能從物體或者物質上去尋找,應該從心識、意識上去尋找才對。

有什麼樣的力量可以消滅煩惱呢?什麼樣的心可以消滅這種煩惱呢?與煩惱所執正相違的另外一種心態,才能辦法消滅煩惱。也就是說如果煩惱執取這個東西,它的所執就是這樣的話,那去尋找一個與它所執正相違的,就是以「認為不是這個東西的智慧」,來消滅「認為是這個東西的邪見」,透過所執相違的另外一種意識去消滅煩惱的緣故,所以煩惱是有它的特性、是有它的對治力的。

一切煩惱的根源是「我執」,如果要斷除我執的話,首先要瞭解「我執」的那個「所執」是什麼,才有辦法找到它的對治力,或者它相剋的內涵、相剋的意識。所以我執是執取什麼?它執取「有我」。這個「有我」實質上是否存在呢?這許多問題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實際上的情況,它是不是真的有自性?是不是有我呢?如果瞭解實際的狀況是「無我」,但是我執卻要執取「有我」的話,那就要去培養認知無我的智慧。因為認知「無我的智慧」與「有我的執著」,它們所執是相違的,一個認為是「有我」,一個認為是「無我」,就是因為實際的狀況可以找出與它相剋的意識,所以說煩惱是可以被消滅的。

可能有一些人會問:「我執」的力量大,還是「無我」的力量大呢?當然「我執」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可是它沒有正量的後盾。什麼叫「沒有正量的後盾」呢?實際上的情況並非是「有我」,或者是「有自性」的,所以只要對實際的狀況,認識得越久、認識得越清楚,平時保持非常清醒的智慧的話,這個「我執」或者「自性」的執著,它的力量就可以慢慢的消弱。所以乍看之下「我執」的力量非常強大,可是因為它沒有正量的後盾,所以「我執」是可以被消滅的,所以滅諦是存在的。以這種理由去推論的話,解脫是絕對有的,既然解脫存在的話,就有成立解脫的方法。這個方法是什麼?這條道路怎麼走?這個「道諦」是什麼?就是現證無我的智慧,非常強而有力的去對治「我執」,這個就是「道諦」了。佛陀是以這種符合實際的狀況,來宣說(或者詮釋)四聖諦的緣故,所以這一種的解釋方式,是以四聖諦的「性質」來解釋四聖諦的。

再加上我們內心的體性是不受煩惱污染的。當然每一個人內心都有很多的煩惱,可是並不是代表說,二十四個小時,每一時、每一刻都在煩惱當中。內心當中有時候有煩惱,有時候沒有煩惱,所以內心的本性當中,它並沒有煩惱的污染存在。如果它已經融入煩惱的污染,變成有心就有煩惱的話,那應該是全天二十四小時,每一時、每一刻都要有煩惱才對,可是也不是啊!因為內心本身的本性,沒有受到煩惱的污染,再加上有其他的對治力來相剋這個我執,或者消滅這個我執的緣故,所以煩惱是絕對可以拿掉的。如果煩惱拿掉的話,痛苦就可以解除了,所以解脫是絕對有可能的,這些都是符合實際狀況的。既然煩惱有對治力可以獲得,再加上我們內心本性上沒有受到煩惱的污染,所以「滅諦」是可以獲得的。“

瞭解了實際的狀況之後,要如何去行「取」還有「捨」呢?從四聖諦的內涵當中,什麼是「所取」,什麼是「應捨」的呢?以四諦的「作用」來詮釋四聖諦的時候,佛陀說到了:「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什麼叫做「知苦」呢?如果四聖諦裡面的「苦諦」,它的範圍僅僅侷限在「苦苦」,也就是我們一般人可以認知的痛苦感受的話,這不需要刻意的去學習就能夠認知,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不要說人類,就連細微的蟲類、螞蟻等,牠們也會知道什麼是苦的感受。所以「苦苦」的這種感受,不用刻意的去學習,也不用刻意的去教導。所以「苦諦」不僅僅侷限在「苦苦」的範圍,或者世人痛苦感受的範圍而已。

其實世間人榮華富貴的享受,世間的安樂,這也是痛苦,這是第二個層次的痛苦,我們稱為叫做「壞苦」。為什麼這也是一種痛苦之因呢?因為世間的這種安樂,它的主因跟煩惱有關、跟無明有關。因為它的因地上、它的起因,已經有污染存在了,已經有痛苦的因素存在了,所以它所感得的果實,乍看之下雖然是快樂,可是它的性質馬上就會變壞,馬上就會壞滅,轉為痛苦的副作用,或者是其他苦因的起源、或者是其他因苦的助緣。因為它的性質一直在變,它沒有辦法永恆快樂,它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它也是一種痛苦,所以說到了「壞苦」。“

但是最主要的是第三種痛苦,我們必須要認知的就是「行苦」。只要煩惱存在,就永遠沒有自由,就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的讓自己真正的離苦得樂,因為煩惱存在的緣故。雖然我們認知世間的安樂、或者榮華富貴等都是痛苦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是被煩惱所轉而產生的緣故。如果我們想要認知痛苦、想要獲得解脫的話,必須要好好的、仔細的想一想,到底什麼是痛苦?這個痛苦就是第三個層次的痛苦,我們稱為叫「行苦」。也就是說只要內心仍有煩惱的剩餘,或者是有煩惱存在的話,就沒有真正的快樂,沒有辦法真正獲得自由,所以認知「行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佛陀以四諦「作用」的角度去詮釋四聖諦的時候,說到了「知苦」,也就是讓我們認知什麼是真正的痛苦,那就是「行苦」。認知痛苦之後就要「斷集」。去成辦滅除煩惱的滅功德,也就是滅諦,所以叫「證滅」。為了獲得滅諦的緣故,而說了「修道」。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我們這樣的去取捨、去行持之後,會獲得什麼樣的果實呢?就是透過第三個角度,就是「作用及果實」的角度來詮釋四聖諦。當我們真正斷除一切痛苦,已經獲得解脫無餘涅槃的時候,就沒有其餘的痛苦可以讓我們再去體驗,再讓我們知道了。所以在四諦法輪的時候曾經說到了,「知苦不可得知」,也就是當你獲得無餘涅槃,痛苦完全都斷除的時候,就不會再由經驗去體會到最新的痛苦了,因為那個時候是不可能有痛苦的,所以「知苦不可得知」。「斷集不可得斷」,因為那時候已經沒有更新的、或者是其餘的煩惱集諦讓你去斷除了,所以叫做「斷集不可得斷」。「證滅不可得證」,已經獲得了滅功德,就沒有更新的滅功德可以讓你去獲得,因為你已經證有了,所以不可得證。「修道不可得修」。

透過了污染諦的因果次第,以及清淨諦的因果次第,而說了四聖諦的前後秩序。「苦、集」屬於污染諦,「滅、道」屬於清淨諦,這種因果秩序是一般的總相。如果仔細的去解剖分析,佛又說了十二緣起。有哪十二個因緣呢?第一支「無明」,第二支「行」。四聖諦裡面「集諦」有分兩者,「業的集諦」以及「煩惱的集諦」,十二緣起的第一支「無明」,就是講到「煩惱的集諦」,「行」就是講到「業的集諦」。由無明和煩惱,使得我們在第三支「意識」上,留執了過去的業種子。這個意識會隨著業而流轉到下一生,而形成了「名色、六處、觸、受」等。隨著「受」的貪或者是瞋,使得我們在臨終的時候,會因由「愛」慢慢的增大變成「取」,最後在非常強烈貪心的情況下,去滋潤之前的「業」,當然過去世的業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是滋潤「業滅」。「業滅」的能力非常強大的時候,叫做「有」。由這個「有」的力量、業的力量,讓我們再次的到後世去,之後又形成了「生」以及「老死」等,所以十二緣起是如此形成的。“

在講十二支緣起(或十二支因緣)的時候,從這個教授裡面,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樣的訊息呢?就是所有的輪迴,都是唯有因緣依賴的情況下,而讓我們輪迴的。如果要斷除輪迴,也唯有透過因緣互相依賴的情況下,才能夠獲得解脫,從輪迴而跳脫的。所以這一切都在唯有因緣互相觀待變化的情況下,而產生不同的作用、或者不同的果實。

在《因緣經》裡面時常用到這樣一個詞,叫做「唯緣」或者是「唯因」,在巴厘文的經典裡面也時常看到這樣的詞,中文直接翻譯就是「唯緣」或者是「唯因」。所以透過「唯緣」或者「唯因」這兩個字,可以知道一切的變化,或者我們看到的一切,並非由「常因」而生,也並非由「造物主」的想法而創造出來的,而是無因則無法生,有因有緣、因緣聚合之後自然會生的,在唯因、唯緣的情況下而產生輪迴以及涅槃的。“

因此至尊龍樹菩薩曾經有說到,有一種「因緣而有」的甚深緣起的見解,這是佛陀以衪的智慧自在宣說的,這種法的內涵確實是非常深奧的。在《緣起經》裡面也有說到:「何者看到緣起,就看到了法;何者看到了法,就看到了如來。」因為在梵文的「緣起」二字,有三種不同的解釋:第一個就是「接觸」;第二個是「依賴」,依由某種的角度而安立,或者是依賴著某種角度;第三個就是完全的「觀待」。因為它本身有三個不同意思的緣故,所以緣起的內容裡面有分:因果的緣起、依賴的緣起、唯名識安立的緣起,有分三個不同的層次。

之前講十二支因緣的時候,最主要是針對於因緣互相觀待、因緣互相接觸的這個層次,而說到了十二支因緣(也稱為十二支緣起)。這最主要是講到了「因果」,因和緣接觸之後會產生果,「果」是因緣接觸之後而產生的緣故,所以這是屬於因果緣起的部分。也就是必須要有「前因」,之後慢慢轉變成「後果」,這個叫做「因果的緣起」。當然我們可以知道,要先有苗的種子,由種子慢慢轉變成苗,有苗的時候沒有苗的種子,苗的種子存在的時候沒有苗,這種前後秩序的因果關係,我們用肉眼是可以看到的。“

更深入的另外一個層面的緣起是什麼呢?就是「依賴的緣起」。當種子存在的當下,它無所謂「因」,也無所謂「果」,它是藉由之前的因,而說這個種子是之前因的「果」;它是未來果的因,所以說種子是「因」。除了透過某一種角度去「依賴」以外,我們沒有辦法說這一顆種子,它是什麼的因,它是誰的果。我們要說它是「果」的時候,馬上就會聯想到之前的因,當我們說它是「因」的時候,馬上就會聯想到之後的果。可是在種子的時候,並沒有之後的果,雖然在種子存在的當下,並沒有之後的果,可是我們卻可以由之後將要形成的果,而來取名這個就是苗的因,這也是實際的狀況。所以藉由某種的角度,而去依賴它、而去安立它的這種緣起的確是有的。就像長和短,好與壞等,都是透過某一種的角度去依賴它,依賴這個角度之後而去安立說:這是好的、這是壞的,或這是長的、這是短的。所以我們要瞭解到,所謂的緣起不只是有「因果的緣起」而已,還有另一種的層面,就是透過某一種的角度、依賴著某一種的角度,而去安立它的存在,這種「依賴的緣起」是絕對有的。“

有很多實際的狀況,是透過依賴著不同的角度,去安立而有(或者是存在)的。如同之前所說的長與短,好與壞,支分或具支者,共相或別相等,這些都是依賴著某一種的角度安立而有的,所以這種「依賴的緣起」是存在的。而且在我們日常生活裡面,很多的事情會因為依賴著過去的經驗,而來安排現在的計劃;或者是會依賴未來的想法,而準備現在所要處理的事情。所以我們很多的事情,都是依賴著過去、和現在、和未來的;但是並不代表說,你在做這個事情的當下,必須要有你依賴的那個角度的存在。就像現在雖然是處於現在式,但是依賴著過去和未來的時候,在現在式的當下並沒有過去以及未來。雖然沒有過去和未來,但是又能夠互相的依賴而產生作用,這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可以學習到,每一法都不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性質存在;如果有的話,它要如何依賴其他的法,而安立它的存在呢?就不需要依賴其他的角度,而去安立它的存在了!因為它自己有力量讓自己存在了,何必要依賴著其他的角度,藉由它的力量讓自己存在呢?這是沒有道理的。所以透過依賴著某種角度而存在的這個事實,可以讓我們瞭解一點,所謂的緣起不只是「因果」以外,還有更深奧的意義,因為「依賴」著某種角度而存在的緣故。在這個同時,又可以讓我們瞭解到,原來此法的存在不是由自力,而是透過他人的力量,依賴著其他的角度、或依賴其他的力量,讓此法存在的。如果它本身是以自力讓自己存在,它的存在屬於自己所擁有的話,那何需要依賴其他的角度,而來建立它的存在呢?這是不需要的。所以今天需要依賴其他的角度,去認知它是存在的話,就代表它本身沒有自己的能力來證明它是存在的。“

緣起的層面大致上可以分三者:第一個就是「因果的緣起」,因果的緣起會成立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每一法沒有它自己不共的性質,沒有它自己的自性。如果「果」,它有自己的性質足以讓它存在的話,何必需要依賴著因緣而生呢?很明顯的、不可否認的,我們大家都知道,「果」是絕對由因緣聚合而有的,這是我們大家可以用肉眼看到,這是不可抹滅的事實。但是如果「果」的存在,是以它自己的力量,讓它自己存在的話,那何需依賴著因呢?不需要的!所以緣起可以讓我們知道「因果」的緣起,可以讓我們知道「依賴」著某種角度而生存的、而存在的緣起。

前兩者緣起是存在的,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於哪裡呢?因為每一法,它沒有辦法以自力讓自己存在,沒有自己真正的性質存在,完全都是依靠著他者而有的。所以在「唯名、唯意識」安立的情況下,而產生種種的作用,「唯名識安立的緣起」才是最深奧的緣起內涵,才是最殊勝的。所以這三種的緣起的層次,必須要有前面的基礎,才有辦法瞭解到後者,這是一種環環相扣的內涵,不經由前者而直接瞭解後者,這是沒有辦法的。為什麼前者會成立?是因為後者「無自性」,因為這一切都是「唯名識」安立的緣故,所以才有辦法形成「因果緣起」,才有辦法形成某種「依賴」的角度而生存的緣起。如果這一切有自性的話,那前兩者的緣起也都沒有辦法觀待了。“

所以我們透過這樣最深奧的緣起角度,來看待諸法的時候,我們可以知道原來一切法的存在,並非是自力,並非是有自己的性質、或者是有自性,由從它這邊而讓自己存在的,而是在「唯名識」安立的情況下而有的。所以我們縱使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因,或者是不同的性質、不同的作用,但是這一切的種種,都是在「唯名」或者是「唯識」安立的情況下而有的,也就是因此而形成了「二諦」。為什麼呢?因為這一切的作用,或者這一切不同的幻相,是在一種無尋無找的當下,唯名識安立而有的。如果你覺得它的存在不是唯名識而有,你不會因此而覺得滿足,你覺得要從它的境上去獲得一些存在的力量的話,當你去尋找、有尋有找的時候,這一切的諸法將無法存在,因此而形成了二聖諦。所以龍樹菩薩曾經說過,佛所說的一切教法,都是依據「二聖諦」的內涵而來宣說的。

如果瞭解了二聖諦的內容,我們再看之前所說的四聖諦,將會有新的體悟。之前我們說「知苦、斷集」,可是當你認識了二聖諦之後,你會瞭解原來在唯名識安立的情況下,在無尋無找的當下,我們可以「知苦」,可以「斷集」。但是「知苦」的內容,你會覺得是從它本身而有,你不覺得這是唯名識安立就可以滿足的一種存在。若是你覺得是境上有存在的能力,或者境上有存在的重量的話,當你這樣去尋找之後,很抱歉!沒有「知苦」、也沒有「斷集」了,因為你是以「勝義諦」的角度,有尋有找的情況下去觀待這一切的。如果是以「勝義諦」的角度這樣去尋找的話,就沒有四聖諦了,但是遠離了這種的想法,在唯名識安立的情況下,再去看待四聖諦的話,那「知苦、斷集」這一切的作用都是存在的。所以透過了二諦,能夠更深入的體會四聖諦的內涵。“

當然二諦的內容,不只是佛教內部的宗義思想而已,其實外道他們也有說到二諦的內涵。就像數論派他們有說到,法可以分二十五種。這一切法的最主要來源就是來自於「共主相」,這個共主相就是勝義諦。能夠認知、能夠瞭解的這個我,「能認知者的我」,或者能感受的這個「感受者的我」,是勝義諦。除了這兩個法「共主相」還有「我」以外,其他的都是屬於「世俗諦」,這是外道二諦的說法。

但是現在所謂的內道,就是佛教徒所認定的,最深奧二諦的內容,就是如同《入中論》裡面有說到了,在唯有看到的情況下,所安立的這一切叫做「世俗諦」;去尋找它究竟性質的時候,不能夠獲得的,這個就是「勝義諦」,這個就是最細微、最深奧的二諦內涵。因此「緣起」可以分兩種的角度去觀待,一個叫做「唯相緣起」,就是唯有看到的情況下,而安立的這一切,叫做唯相的緣起。另外一個叫做「空相緣起」,什麼叫空相緣起呢?就是我們看到這一切的作用或性質,去尋找它在哪裡的時候,去尋找它究竟性質的時候,最後發現原來它沒有自己的性質,這個叫做空相緣起。“

之前我們說《緣起經》裡面的「何者見到緣起,即見到法」,在此我們可以以兩種的角度來作解釋。無論是誰,看到了「唯相的緣起」,就能夠在唯名唯識的情況當中,安立一切的慈心和悲心,以及自他相換的內涵,以及愛我執的過患,以及愛他心的功德。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到了大乘的方便資糧法,所以誰看到「唯相的緣起」,就能夠看到大乘的方便資糧,因此就可以看到如來。這個「如來」就是佛陀的他利色身。因為我們透過了大乘方便資糧的累積,成辦了六度萬行或者菩提心等這種福德的時候,由這個功德力可以生起佛陀的「他利色身」。

另一個角度是什麼呢?誰看到了「空相的緣起」,就能夠看到完全遮擋自性的這個法。誰看到完全遮擋自性的空性內涵之後,自然就能夠獲得佛陀的「自利法身」,因為佛陀的自利法身,是由認識空相的智慧而獲得的。所以透過「唯相的緣起」,讓我們獲得了色身;透過「空相的緣起」,讓我們獲得了法身,所以佛陀的「他利色身」以及「自利法身」,都是由看到緣起而形成的。我們在解釋「如來」的時候,從真如本性而出來、而出現的話,這是屬於色身的部分;往真如本性而去的話,是屬於法身的部分。

所以《緣起經》裡面所說的:「誰看到了緣起,就看到了法;誰看到了法,就看到了如來。」這句話的內容,最主要是說到四聖諦的第三種角度所要詮釋的內涵,就是說四諦透過「作用以及果實」的角度來詮釋:「知苦不可得知,滅集不可得滅,證滅不可得證,修道不可得修。」“

至尊龍樹菩薩,以及其他的中觀大論師,他們在禮讚佛陀的時候,最主要是用什麼方法禮讚呢?是因為佛陀能夠依由自己的智慧,自在的宣說甚深緣起的道理,是透過這樣的角度來禮讚佛陀的,這是對佛陀非常不共殊勝的一個禮讚。龍樹菩薩著作的一些比較重要的讚文,應該是四大讚文,例如:離邊讚、空性讚(或翻為真如讚)、以及不可思議讚等等。我現在最主要先傳《出世間讚》,是龍樹菩薩所著作非常重要的一部敬佛或者讚歎佛的禮讚文。我自己沒有這個教授傳承,但是我的口授傳承,是由  仁波切那邊所獲得的。

之前我的想法是為大眾傳授《緣起讚》,但是《緣起讚》的內涵跟《出世間讚》的內涵非常相似,所以為了一個好的緣起,所以我想先傳授《出世間讚》。當我們看到了龍樹菩薩所寫的《出世間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知道,原來大師寫《緣起讚》的時候,不是大師自己在那邊誑語的。我們現在看《出世間讚》的講義。“

出世間讚

梵音:簍嘎地大四大巴麼

中譯:出世間讚

頂禮妙音童子

當我們看到印度的大師們所著作的論典,這些論典的名稱一般都是非常簡略的。不像之後西藏的這些大師們,他們在著作論典的時候,那個論的名稱把它寫得非常莊嚴,不會的!像龍樹菩薩所寫的《中論》,就是兩個字《中論》,它是講到有關中觀的內涵,就是這麼單純、簡單而已。提婆菩薩所著作的《提婆論典》,因為著作者的名稱是提婆,所以叫做《提婆論典》。像《四百論》來講的話,就是因為它是介紹四百偈,所以叫《四百論》,就是這麼簡單。月稱菩薩所著的《入中論》,是因為解釋《中論》的緣故,所以叫《入中論》。

為什麼叫《出世間讚》?一般「世間」和「出世間」的差別,不是在於身體的大小,也不是在於功德的多少,也不是在於對五明的認知多少,不是的!它的差別是來自於「有沒有辦法現證空性」,如果此人有辦法現證空性的話,就屬於「出世間」,如果此人無法現證空性的話,那就屬於「世間」。為什麼呢?因為真正出世間的涅槃,唯一的道路、唯一的途徑,就是透過空性的智慧。如果這個空性的智慧,能夠現證空性的話,就屬於出世間的尊者,或者出世間的聖者了。因為此論最主要是在解釋介紹,出世間的佛陀能夠以自己的智慧,自在的、無有障礙的、自由的宣說空性的緣故,所以在此讚歎佛陀,同時把這個讚歎的名稱,取名為《出世間讚》。“

1、滅之慧能證,頂禮出世間。何者為利情,苦恒由悲心。

1句就是禮讚佛陀的「悲功德」以及「智功德」。前兩句先講佛陀智慧的功德,後兩句是講到悲心的功德。「滅之慧能證」,這個能證二諦的智慧,也就是能夠在同時間內,使根本定及後得道無二的現證一切二諦,無有障礙的這個智慧。為什麼稱為「滅之慧」呢?這個「滅」,也可以解釋為「消滅一切的煩惱障和所知障」。但是我想可能有更深奧的意思,就是說「唯名唯識安立的這個空性,現證的情況下,滅除一切戲論的智慧」,這樣可能比較有意思。就如同《中論》的禮讚文:「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在此也有一個「滅」字,跟這裡的「滅」字應該是相同的意思。這種能證的智慧,具有如此滅除一些戲論的功德的緣故,在此龍樹菩薩頂禮這個出世間的智慧。所以「滅之慧能證,頂禮出世間。」這是屬於禮敬佛陀智慧功德的部分。

接下來「何者為利情,苦恒由悲心。」透過自己的經驗,很深刻的體悟到煩惱以及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不只自己不想要這種煩惱以及煩惱所留下來的障礙以外,同樣的,隨著憐湣他人的悲心以及愛心,更不希望他人獲得絲毫的煩惱以及所知的障礙。如同自己將來可以獲得佛果般的,也要讓一切有情眾生,能夠早日的成就佛果位,這種的悲湣心永遠不會間斷,只要虛空未盡之前,都會為了眾生而努力、而付出,具有這種的悲心,這就是佛陀的悲湣心。所以透過佛陀的智慧以及悲心,龍樹菩薩在作如此的禮讚,就是「何者為利情,苦恒由悲心。」“

2、有情離唯蘊,汝不許此義。劣情亦視尊,汝住大悲性。

  「有情離唯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如同《入中論》裡面有說到了,所謂的「馬車」,它是由馬車各別不同的支分聚合之後,唯名識安立而有的一個假相而己。所謂的馬車,你這樣去尋找的時候是找不到的,馬車只是在馬車支分的聚合的情況下,而安立的一個假相而已。所以同樣的,像「我」來講的話,「我的存在」是如何存在的呢?「我的存在」就是因為有我的身、我的心,我的這些支分,這些種種的聚合體存在之後,而名識安立的一個假相而已。它是唯有透過身心之蘊,而安立的一個假相而已,所以叫做「唯蘊」。所以有情遠離了這個唯蘊之後,有一個真實獨立的有情嗎?是沒有的。所以「汝不許此義」在此的「汝」就是指佛陀您,破除了這種獨立有的,或者是遠離這個假相我的一個有的存在,因為你破除了這種的真實義,所以「汝不許此義」。所以前兩句話最主要是講到了「空相」的部分。

後面這兩句話「劣情亦視尊,汝住大悲性。」在此就講到「有相」的部分了。也就是說難道有情是不存在的嗎?我是不存在的嗎?其實不是的!我是存在的,有情也是存在的。因為我已經說了是唯名唯識安立而有的緣故,所以它是存在的。尋找之後找不到,並不是否定了它的存在,而是否定了它的「自性」而已。如果有自性的話要有一個理由,這個理由是什麼?尋找之後找不到。所以尋找之後找不到,並不是否定了它的存在,而是否定了自性的依據,或者自性的理由。

所以龍樹菩薩在第二十二品《如來品》的解釋裡面,提婆菩薩在《提婆論典》裡面,曾經用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有自性的話,我們就安住在它的自性上面,何需要依賴緣起而有呢?」我覺得這句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自性的話,它為什麼要依賴別於它的一些性質呢?或者是別於他法的一些性質呢?我們就不需要去理會它了,它為什麼要去依賴別者,因為它有它自己的性質,何需去依賴他者?所以「緣起」的意思,並不是否定了它的存在。

因此在這一句話裡面,也就是遮止了「常邊」以及「斷邊」。為什麼呢?因為說了緣起的緣故,所以我們可以瞭解到,每一法沒有從它自己本身而有的性質,於是遮止了「常邊」。也因為緣起的緣故,所以它是存在的,它的作用還是有的,而遠離了「斷邊」。所以一切的有情都是存在的,在唯名識安立的情況下,有情以及他的痛苦都是有的。在這種唯名識緣起的情況下,佛陀把一切的有情,視為是自己最尊貴禮敬的對象,於是為了有情的安樂,而恒住在大悲心,以這種的方式來禮讚佛。所以後這兩句,最主要是由佛陀的悲心而來作禮讚的。在這個同時就說到了「有相」的部分,之前說「空相」的部分。“

3、慧者汝蘊如,陽焰及幻夢,亦如尋香城,廣示於諸慧。

    3句可以以兩種的方式來作解釋的,因為之前是講到了「我」有沒有自性的部分。也就是「我」是怎麼存在的呢?我是透過依賴著「唯蘊」的情況下,而安立有的一個假相。現在不只是「我」以外,我的施設處的這個「蘊」本身,它也是沒有自性的,它也是假相的,所以在此說到了「慧者」。在此的「慧者」為什麼稱為「慧」的原因,是因為能夠非常究竟透徹的瞭解一切的諸法究竟性質,在這個同時卻又能夠瞭解到二諦的這個慧者您,可以瞭解一切的蘊體,如同陽焰、如同幻化一樣、如同夢幻一樣,或者是如同海市蜃樓(尋香城就是海市蜃樓),於是而廣示於一切有情,這是一種解釋的方式,也就是慧者佛您,可以知道蘊如同假相一樣。

另外一種解釋方式就是說,不只「我」是唯蘊而安立的假相以外,有情輪迴眾生的蘊體也是假相。不只輪迴眾生的蘊體是假相以外,就連佛陀無漏的蘊體也是假相,所以「慧者汝蘊如」,就是說慧者佛,您無漏的法身或者色身,也像陽焰、幻化一樣。如同《中論》裡面有說到了,如來本身或者佛本身,也是無有自性的,所以同樣的佛的身蘊也是無有自性的。所以「慧者,汝蘊如」,或者「慧者汝,蘊如」,有兩種不同解釋的方式。

為什麼要講兩種不同的「無我」呢?一般講到空性的時候,大致上可以分兩種的性質,一個叫「人無我」,一個叫「法無我」。一般緣任何的法都會產生真實執著的,也就是說實際上有什麼法的存在,就等於有緣這一法的真實執著。為什麼在這麼多的法裡面,在這麼多的實執裡面,我們只挑「人我執」和「法我執」為主要的重點來講解呢?為什麼我們談到無我的時候,就馬上會聯想到人無我和法無我呢?其原因是因為生起煩惱的時候,我們去緣某一個境產生貪瞋的過程當中,能夠直接聯繫到的最主要就是這兩者:就是「受者」以及「受處」這兩者。

像「有部」和「經部」他們認為,看到某一個事物如果是悅意的、好的,於是而產生貪心的時候,是因為我去看、我看到的緣故,所以這樣的「我」與「受者」有關的執著產生了,由這種的人我執而帶來煩惱的。因為「我」看到漂亮,或者「我」看到不漂亮,於是而產生貪瞋的,因為「看者」是我,「受者」是我的緣故,而產生煩惱的。所以有部和經部,他們說了人我執,卻不說法我執。但是「唯識」他們說了更深入的內涵,他們說「法我執」也是存在的。為什麼呢?不只是「受者」看到以外,「境」本身仍然有真實執著的污染存在,你仍然會執著境上是好的,或者境上是壞的,這種執著還未斷除的緣故,所以法我執要說、法無我也要說,法我執要破除的。所以真正的我執,不只是人我執而已,法上,從那個境上也是有我執的。所以透過這樣比較之後,我們可以知道,原來有部、經部所說的,及唯識所說的,確實是大有不同的。

因為在貪瞋產生的過程當中,很多的執著都是跟「受者」和「受處」有直接聯繫的關係,因此我們要破除這種執著的時候,從「受者」上去破除叫做「人無我」,從「受處」上去破除叫做「法無我」。那「法無我」和「人無我」之間,又有什麼差別呢?它只是依據的這個有法不同而已。「法無我」建立在人以外的,像身、心,或者其他的蘊體,或者是人以外一切的事物,像這種的空性都稱為法無我。「人無我」,最主要是針對補特伽羅上的空性而說的,也就是它依據的有法是補特伽羅。它們只是依據的有法不同,除此以外,它的性質、或者它的粗淺本身,是沒有任何差異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