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5 23:10:58
學習次第 : 進階

出世間讚 第二講

 

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二)2007427 下午

4、若法從因生,無因則非有,顯同影像性,何故而不許?

如同今天早上所說的「因果的緣起」,仔細的這樣去想的話,為什麼會依賴著他者而有?由「因」而生起的主要來源是來自於哪裡?因為它本身沒自己的性質,它並不是從自己而讓自己存在的緣故,所以才必須要依賴他者,必須要靠因緣聚合而生。因緣聚合而生,就等於沒有自性的意思了,所以在此就說到了,若法由因而產生的話,就不是由自己的性質、或者從自己的因緣讓自己而有的。就像我們看鏡子的時候,會有鏡子反射的影像,看起來覺得影像是從鏡子那邊反射讓我看到的,可是實際上卻非如此,看是一回事,但實際存在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們會覺得,好像自己的臉是從影像那邊而有的,可是我們的臉真的從影像那邊而有嗎?不是啊!可是我們卻會這樣看到,這是一個假相而已。“

5、四大眼不見,此實眼何見?遍遮見色法,色法如是言。

「四大眼不見,此實眼何見?」這句話確實有一點難解釋。所謂的「四大」,在此四大的意思,應該是指很細微的物質,無論是火大、水大、風大、地大等,在這種非常細微的實體下,眼睛是沒有辦法看到的,可以以這種方式來作解釋。或者是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說,無論是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等,它是由各別的支體聚合而有的。如果我們這樣去剖解之後,很細微的這個支分、這個實體,是沒有辦法看到的,所以叫做「四大眼不見,此實眼何見?」

「遍遮見色法,色法如是言。」在此最主要就是配合著三解脫門來作解釋的。也就是在《般若二萬頌》裡面,曾經有說到這樣一句話:「色法非由空性而空,因色法本身空性故。」之後就說了三解脫門,針對每一個解脫門說了三解脫門並非空性而空,因為三解脫門本身是空性故。這一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講到了「自空」的意思。當然「自空」有另外一種解釋方式,如果你所謂的「自空」,是瓶子不是瓶子本身的話,這種的自空是錯誤的,因為當瓶子不是瓶子的時候,代表瓶子已經不存在了,這種的自空不是在此要解釋的自空。

在此要解釋「自空」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認為眼睛看到了瓶子的這種看法是沒有錯的,這是屬於瓶子最基本存在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再來找瓶子有沒有勝義?瓶子有沒有真實?而去作破除的話,這個叫做「瓶子的空性而空」,這並不是瓶子本身的空性。為什麼呢?因為你把瓶子所存在的自相,認為是瓶子存在的基礎,再來尋找瓶子的真實性,再加以破斥的話,它本身在名相上有的自性還是存在的。名相上所看到的,瓶子從那邊而有的這部分,你認為這是存在的基礎,這樣再去破除真實就沒有意義了,因為瓶子的空性並沒有解決。所以為什麼在《般若二萬頌》裡面就說到:「色法並非空性而空,因為色法本身就是空性故。」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從它那邊而有的,那一種的幻相,這是必須要拿掉的,在此要講的就是這個自空的部分。

當然這句話,以後如果你們有看到其他解釋的話,也可以作參考,我自己本身並不是很懂,但是我就盡量的作解釋。《四百論》裡面曾經有說到一句話,剛剛法王是多作「自空」這方面的解釋。如果瓶子不是瓶子的話,如果瓶子不存在的話,那就不用再談瓶子上面的究竟性質,瓶子的空性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為什麼空性會存在的原因,是因為它依據了一個有法,那這個有法是怎麼存在呢?這樣去尋找之後,而去得知原來瓶子不是從它那邊而有的,而去認知了瓶子的空性。跟瓶子毫無相關的,去找一個瓶子的空性,這是無中生有,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所謂「自空」的意思是說,瓶子它到底是怎麼存在,從瓶子本身的究竟性質去尋找之後,找不到瓶子真正屬於它自己的性質,找不到從它那邊而有的性質,這是「自空」的意思。

於是我再接剛剛的翻譯,後來法王就開玩笑的說,在《四百論》裡面曾經有說到一句話:「如果我們對輪迴的根本──真實執著,縱使有絲毫的動搖,也會動搖我們輪迴的大樹。」所以今天雖然我不一定很懂,但是我給你們一些疑題,或者給你們一些題目,或多作一些解釋的話,說不定會少許的損害我們內心的真實執著吧!“

接下來是講到如同色法一樣,「受」感受也是無有自性的,所以在此說到了:

6、無所受無受,故受性無我,佛意許此受,自性全非有。

一般我們講到了我有這樣的感受,好像是講到了透過某一個事物,而去感覺到的。我有這個感受,或者我感受這個,我感受這個的時候,最主要講到了所受,「受處」。我感受這個的時候是講「境」,這個「我感受」好像是講「受」本身,就是感受本身。所以一般我們在講「感覺」或者是「感受」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境」,也會有「受」本身的這樣一個「識」,也就是所謂的「受者」。它有「受」的一個行為,「感受」的一個行為,「感覺」的一個行為。所以當我們在講「受境」的時候,一定是跟「受者」還有「受識」,有直接聯繫的關係。因為如果有「受境」,沒有「受者」,也沒有「受識」的話,那就無謂的「受境」了,只是一般的「境」而已,那不叫「受境」。所以有了「受境」,有了「受識」之後,必須要有「受者」。

那「受者」是從哪裡來?因為有一個「受識」,還有一個「受處」,這兩者觸碰之後,才會有一個「受者」。所以這三者,作者、作識、作處,受者、受識、受處,這三者都是互相依賴、互相觀待而有的。所以在此就說到了「無所受」,最主要是對「受境」而說,沒有受境的話,就沒有受者了。「無所受無受」,受境沒有了,受者也沒有了,那受本身的這個識,受的這個動作,受性也是沒有了,「故受性無我」。所以在此是針對於感受的部分,而說了無自性的道理。“

7、名與意非異,則火應燃口,亦或成無思,汝勝說此言。

    這裡有兩句,第一句是針對於「自性異」的部分作破斥,第二句話是針對於「自性一」的部分作破斥的。一般所謂的「名」與「意」,我們會認為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我們要去解釋某一個內涵、某一個事情的時候,我們會用「名相」來表達、來轉述。那針對這個東西,我們給予這個名稱,以及這個東西看起來好像是分開的。如果實際的狀況,像我們現在看到這樣「自性分開」的,它確實是如此的話,確實是自性「異」、自性分開的話,那就不應該互相觀待了,它也不會互相依賴了,那就變成毫無相關了。如果是毫無相關的情況下,我們再怎麼解釋這個東西,無論用怎麼樣的名稱,都沒有辦法解釋了,因為這個東西跟這個東西的名稱毫無相關了。所以縱使你在講這個東西的名稱,你也永遠不可能會瞭解到這個東西了,因為它們兩個是自性「異」,是自性分開的、毫無相關的。一般它們是分開的,但不是自性分開的,這個我們必須要去瞭解。今天為什麼會說毫無相關的原因,是因為如果它是「自性分開」的話,就毫無相關了。因為「自性」就是沒有依賴、沒有觀待的意思,它不會依賴的緣故所以說毫無相關。

如果你認為「名」與「意」是同一個的話,那我們在講「火」的這個名稱的時候,就變成名稱就是火了。這樣的話在講這個名稱,從你嘴巴講出來的時候,就變成你的嘴巴被火燒了,所以叫做「則火應燃口」。“

8、汝說名言有,作者獨立性。汝善說成立,互相關待性。

因為之前有說到,眼睛看到了色法,以及我們能夠感受到、感觸的這個「受」,以及「受境」、「受識」都沒有自性之後,現在就說到了這個「感受者的我」,以及能看到的「看者的我」,這一切也都無有自性的。雖然我們會覺得一切的「作者」,好像是一個獨立的性質,可是實際上並非是如此。所以在第8句就說:「汝說名言有,作者」,但是這個作者並非是獨立性的。所以「汝說名言有,作者獨立性。」這種的獨立性的作者是不存在的,所以在第9句的時候說到了:

9、聲韻王汝說:無作無受者,福無緣起生。緣生然無生!

    「聲韻王汝說」,也就是佛您說了,沒有這種的「作者」,也沒有這種的「受者」。雖然沒有自性的作者,也沒有自性的受者,但是隨著福報,或者隨著善業,「福無緣起生」的這個「無」字,並不是否定之前的「福」字,而是另外一個「非福業」。由善業而生善趣,由非福業、非善業而生惡趣的這種作者和受者還是存在的,只是他們不是自性存在的。那是怎麼存在的呢?是由「緣起生」。因為唯有依賴因緣而生的緣故,所以不是自性而生了,所以「緣生然無生!」

   「聲韻王汝說,緣生然無生!」就是第一句,還有最後這一句,這兩者在《三摩地王經》裡面曾經有說到這樣一句話,「何生故無生,於此無生性,違緣應知空,知空能欣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何生故無生」,何者因為由完全依賴他緣而生的緣故,所以不是由自力、或從自己讓自己而生存的,所以「何生故無生」。既然你說了無生,但是我明明看到它存在,你怎麼能夠說無生呢?我所謂的「無」字,是沒有自己讓自己生的性質,所以在後面這句話說,「於此無生性」,針對自己從自己本身而有的性質而言,這是沒有生性的,它是沒有存在性質的,所以「於此無生性」。我並不是說它完全的沒有,我也不是否定它,為什麼呢?因為佛之後又說了「違緣應知空」,因為它是依賴因緣而有的,所以就不是自己讓自己而有的。自己由自己的方面讓自己存在的,以及依賴其他的因緣而存在,這兩個是相違的,所以「違緣」的緣故,我們應該瞭解到,它本身沒有自己的性質,不是從它自己而有的緣故,所以「違緣應知空」。「知空能欣喜」,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瞭解到,這個諸法究竟的性質的話,我們就能夠慢慢的斷除煩惱,以及一切痛苦的根源,就能夠真正獲得欣喜。“

10、不知非所知,彼無知亦無,是故佛宣說,知所知無性。

「不知非所知」,第一個「知」是講到動作的意思,知道的那個動作,姿勢。「非所知」就是知道的境,「知境」。如果沒有知道的這個動作的話,自然就沒有所要知道的內涵了,所以「不知非所知」。如果這個知道的動作,以及已經知道的這個內涵都不存在的話,那知道的意識也跟著不會存在了,所以知者的意識也就不會有了。所以「不知非所知,彼無知亦無」,「彼無」就是說,如果沒有前兩者的話,那兩者是哪兩者呢?就是知道的那個動作,以及知道的那個境,這兩者都沒有的話,能夠知道的意識也不會存在了。「是故佛宣說,知所知無性。」

就如同之前所說的,看者、看識、看處,受者、受識、受處,這三者都有互相依賴的關係,同樣的知者、知識、知處,也是有互相依賴的關係,三者缺一都不行。並非像是唯識派所謂的無有外境,但是意識卻是真實而有的,這個是完全相違的。所以在《入中論》裡面曾經有談到這樣一個觀點,就是說同樣的無自性裡面,你怎麼可以把境上的這種執著破除了之後,仍然還保持意識的這種執著呢?這是沒有道理的。所以同樣的,在此龍樹菩薩也說了:如果沒有知境的話,能知的識也會跟著沒有的。

11、性相與名相,異則二皆無。非異然非有,極顯汝明示。

    「性相與名相」,也是遠離了自性「一」,以及自性「異」的。也就是性相與名相,如果是自性存在的話,它是自性存在的一?還是自性存在的異?這樣去尋找。什麼叫「性相」呢?性相就是所謂的定義,「名相」就是定義所要表達的那個具定義者,就叫做名相。「名相」和「性相」兩者是自性「異」的話,自性分開的話,那就毫無關係了。毫無關係的情況下,我們怎麼能夠說,這個東西的定義就是這個呢?這個東西的性相就是這個呢?就沒有辦法講了,因為性相和名相毫無關係,所以這樣的話也不成立。如果性相和名相是「一」者的話,我們用不著說它的定義就是這個了,因為性相、名相是一者。自性「一」的話,就變成完全一個了,這樣的話也不成立,所以「性相與名相,異則二皆無。」「非異」如果是「一」的話,這樣何必要分兩個呢?何必要說就是這個的定義呢?這是不需要了。所以非異「然非有」又不存在,所以「極顯汝明示」。“

12、遠離名性相、斷離聲詮相,汝之智慧眼,令情安寂靜。

「遠離名性相」,遠離了性相以及名相的這種自性之後,「斷離聲詮相,汝之智慧眼,令情安寂靜。」也就是遠離了性相、名相的這種自性,您用您的智慧去現證空性的時候,這種遠離聲言可詮釋的這種勝義諦,您在現證空性的當下,所認知的這一切無自性的道理,並不是為了展示您個人的才華而為我們宣說的。就是有一些人會故意去炫耀說他很有學問,好像表現一副他是學者的樣子,絕對不是這一回事。佛陀為什麼要講這麼多空性的道理,不是讓我們覺得:奇怪!怎麼有一套好複雜的理論要去學習!不是這一回事。而是因為為了令有情能夠真正的獲得安樂,而「令情安寂靜」。

為什麼呢?我們一般人在日常生活裡面會覺得說,煩惱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有了煩惱好像也不會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不是嗎?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是這樣子,所以他會生起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面,已經把煩惱認定是我們心裡的一部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這個是為什麼我們一直想要離苦得樂,但是卻不能真正離苦得樂的原因,因為我們跟煩惱已經太熟悉了,而且把它認為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於煩惱的根本──真實執著,我們怎麼可能想要去摧毀它!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覺得是太真實了,是從它那邊而有讓我看到的,所以根本不會有想要去摧毀它的念頭。就是因為有了這種頑固、非常堅固的這種執著的緣故,所以佛以衪的大悲心,而為我們開示、為我們開導。

所以如果真正要離苦得樂的話,光是靠發願是不行的,光是想著「我要遠離煩惱」,這樣唸著也是不行的。唯一的方法是什麼呢?煩惱最主要的苦因,我們要去尋找獲得。瞭解這是一個真實執著的情況之後,我們再去瞭解到實際的狀況是否有真實?佛是怎麼說的?透過佛的教法讓我們瞭解到,原來實際的狀況是無有真實性、是無有自性的,並非一切法都是從它本身而有的,瞭解這個道理之後,我們才能夠真正的獲得離苦得樂。所以「令情安寂靜」,這一句話不是說得很好嗎?“

13、實物非有生,非無非有無,非自非由他,非自他二生。

    「實物非有生,非無非有無」,在此跟《七十空性論》裡面所謂的「有故有不生,無故無不生」的這一句話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去尋找此法生的性質是從哪裡存在的。如果我們講「自性有」的話,因為你已經講「自性有」了,所以它是一個存在的「有」字。「有」的意思就是說「已經形成了」,所以才叫做有,如果是正在形成的話,我們不說「這個已經有了」。所以「有」的意思就是說「它已經形成了」,我們才叫做有。可是今天如果因緣要去幫助這個果形成的話,是這個果「正在形成」的過程當中,因緣才會去幫助這個果。如果這個果已經形成的話,因緣怎麼可能會去幫助果呢?是不可能的。因為是果已經形成了,果既然已經形成的話,因緣那時候就不存在了,所以如果按照自性的角度去講的話,已經有的果實,是不需要因緣去幫助它的。所以自性有的果實,因為它已經存在了、它已經形成了,所以不需要因緣去觀待它。所以「有故有不生」,因為自性有的緣故,所以不可能由因緣而生,所以「有故有不生」。

無故無不生」,如果它是一個自性無的話,那它的沒有,是由自己本身讓自己產生沒有的,而不是由他力讓它沒有的。如果由它本身讓自己沒有的話,他力再怎樣讓它形成、或者再怎樣讓它存在,也沒有辦法改變它沒有的性質,就是永遠不會再有的,所以「無故無不生」。但是是這樣嗎?不是啊!是因為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並不是一直都沒有的,所以「自性無」的緣故,所以才會有生。所以「無故」就是自性無的緣故,「無不生」就是才會有生了。因為自性無的緣故才會有生,因為自性無的緣故,才不會永遠的不生,在此的道理是一樣的。

「實物非有生,非無非有無」,它並不是自性有的生,也並不是自性有的沒有,也並不是又說有、又說沒有,這兩者都不是。「非自非由他,非自他二生。」所謂的「自生」,就像外道來講,他認為因果是同性的,也就是「果」的性質在「因地」的時候就存在了。因為果的性質在因地的時候已經存在的緣故,所以由同性質的因而引發果的,這種果的形成是同性質的情況當中來變化、來轉換的,所以稱為「自生」。它只是顯現的一個作用而已,而並不是說真正去培養一個果實。就是說這個果實,是在因地的時候叫做不明顯的狀態,在因地的時候已經有所有的果,但是這時候果實的狀態,是屬於不明顯的狀態。所以因生果,只是把不明顯的東西變成明顯而已,這是外道的一個因果的說法,這個稱為叫做「自生」,也不是這種的自生。諸法的因緣觀待而生的這個「生」字,並非是這種的自生。

也並非是「他生」,為什麼說並非是他生呢?在此所謂的「他生」,並不是很單純的唯名識安立而有的他而已。就像農夫去種菜,把這個種子下去的時候,他不會想說「我要種一個自生的種子、還是他生的種子」,再去種這個種子,這是不可能的。農夫種水果也好、種菜也好,他是很單純的去種菜而已,他不會去想這個菜是從自己而生、菜是從他而生,來種這個菜。所以今天我們雖然去尋找這個生在哪裡?是從自己而生,從他而生,這代表是「自性的他」了。如果這個果實是從「自性他」而生的話,那就不合道理了。為什麼?它不需要依賴啊!不需要依賴他者的情況下,如何說由他者而生,這是沒有道理的。所以「非自非由他,非自他二生。」“

14、能知成住故,莫成已滅矣。能知非無住,故莫成已滅!

「能知成住故,莫成已滅矣。」如果是自性而有的話,它就不能夠消滅了。因為自性有的東西,它的存在性質,是由它本身而讓它存在的,所以外緣就不能夠讓它消滅了,所以「莫成已滅矣」,因為它是自性有的。「能知非無住,故莫成已滅!」如果它是自性無的話,也就是不可能有因緣讓它存在了,不可能有因緣讓它消滅了,所以它是永遠的無的意思。這跟之前所說的「非有生,非無非有無」的那個意思是相同的。

15、且從已壞因,生果不應理,從未壞亦非,佛許生如夢。

  如果這個滅是自性的滅的話,就等於是完全的沒有了。這個生如果是自性生的話,就變成永遠要有了,沒有因緣讓它壞滅了,所以並非是自性生,因為它自己讓自己而生的話,變成跟他力又有關係了,不需要依賴著他力。如果不需要依賴他力的話,他力的因緣也沒有辦法讓這個法消滅了,既然沒有因緣可以讓這一法消滅,就等於這一法是永遠存在的意思了。如果這一法它是自己的性質讓自己消滅的話,就變成自己不可能會隨著他緣而再有了,所以就完全沒有了。所以在此是針對這個「自性的生」以及「自性的滅」作破斥的。「且從已壞因,生果不應理」,由自性壞掉了、或者是自性沒有的這個因來生果,這是不合道理的。「從未壞亦非」,如果是存在的,還沒壞掉的這個自性的因緣而生果的話,也不應理。所以「佛許生如夢」,所以這一切的存在,都是在一個唯夢、唯幻的情況當中而存在的。無尋無找當中是存在的,有尋有找的話那這一切是遠離戲論的。“

16、滅或未滅因,可生眾果實,如生幻相般,汝說生如幻。

17、故汝說情等,雖由遍尋生,亦由遍知成,無生亦無滅。

17句有兩種的方式可以作解釋,第一個就是說「故汝說情等」,這個「情」在藏文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有情的意思,第二種解釋接下來會說,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中論》所謂來去的意思,在此也不是來去的意思。是另外一個意思,這個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意識去緣取境的時候,那種意識的認知的意思。「故汝說認知等,雖由遍取生」,如果是按照「意識認知」的內涵去解釋這一句話的話,我認為在下面這句話不應該講「遍尋生」,應該講「遍取生」,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意識去認知諸法的時候,都是透過唯由名言安立而有的這種取生的內涵,來認知諸法的話,你就可以遍知諸法最究竟的意趣,你就沒有煩惱的生、煩惱的滅,就能夠脫離輪迴,這是一種解釋的方式。所以「故汝說情等」這個「情」字有這種解釋方式,也就是當意識去認知境的時候,這是一個認知,這是一者。

第二個解釋就是如同它詞義上所說的,「故汝說情等,雖由遍尋生」,隨著業和煩惱而轉的這些有情等,雖然是由非理作意而生的,在此的「遍尋」就是非理作意而生的。但如果能夠瞭解上述所說的無自性道理的話,也能夠從業和煩惱所帶來的生滅而獲得解脫。

18、常則無輪迴;無常亦如是,知已汝尊說:輪迴如夢幻。

    這個的道理如同上面所說的,如果常是「自性常」的話,輪迴也不可能、涅槃也不可能。如果這個無常它是「自性無常」的話,也不會有輪迴、也不會有涅槃。其原因就像之前所說的,知道這個道理之後,佛您說輪迴如同夢幻般。“

19、外道計諸苦,自造及他造,共造無因造,佛說即緣起。

20、若法從緣生,佛說即是空,諸法無自性,無等獅子吼。

「若法從緣生,佛說即是空」,這句話跟《中論》的第二十四品,也就是《中論》最重要的一品,裡面有兩句偈頌文:

18、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為中道義;

19、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這兩句偈頌文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的一法,它只要是由因緣而生的話,我說這個就不是從自己本身而生的,由自己本身而有的這部分是空的,所以「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為它依賴著因緣而有的緣故,所以是唯名識安立而有的,「亦為是假名」,因為依賴而有的緣故,所以它是存在的,雖然是假名,但是是存在的。因為緣起的緣故,所以遠離了常邊和斷邊,「亦為中道義」。瞭解了這個中道的空性道理,稱為「基中道」,也就是實際空性的道理、內涵,稱為「基中道」。什麼叫做「道中道」呢?就是基道果,「道中道」的意思就是說,瞭解這個基空性的道理的智慧,稱為「道中道」。基中觀、道中觀的這種說法就對了。“

21、為除諸分別,故說甘露空,若復執著空,佛說極可呵。

    為了斷除一切法上的這種自性執著,我們想盡辦法去學習空性,並且破斥一切的法無我和人無我。已破的這個空性,再去執著為自性有的話,那這個就無可救藥了,這是非常嚴重錯誤的一種認知。

就像唯識派他們認為諸法的空性,這個圓成實也是諦實有的,它也是真實有的。他們的想法是什麼?因為圓成實就是諸法最究竟的性質,既然是最究竟的話,就應該要很真實才對,所以他認為空性是真實有的,這是嚴重錯誤的一種想法。還有一些人,他們認為在有尋有找,以勝義的意識去觀察每一法是怎麼存在的時候,這樣去找,找到最後是完全沒有了!破除了自性。破除自性的那個當下,因為破除自性的緣故,所以尋找勝義的意識知道了空性,但不被勝義識給堪忍。

可是這一派的人,被勝義識給堪忍、以及被勝義識給獲得,這兩者的內涵沒有辦法分清楚,他認為被勝義識給「獲得」,就等於被勝義識給「堪忍」了。所謂「堪忍」的意思,就是尋找之後獲得的意思。但是勝義識不是去找空性而獲得空性,而是尋找瓶子或柱子的時候,遮除了瓶子和柱子自性的當下獲得空性的,而不是尋找之後獲得啊!尋找這個東西之後獲得的話,這叫做被勝義識給堪忍的意思。所以「堪忍」和「獲得」他分不清楚,於是他認為空性被勝義識給知道了,所以叫做被勝義識給堪忍,於是空性是真實有的,這種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佛說極可呵」。

佛陀為了遮除對空性仍有真實執著的緣故,所以佛陀在講《般若經》的時候,說到了二十種空性,十八種空性,十六種空性,四種空性等。在這些不同的空性裡面,我們可以時常聽到「空空」或者是「涅槃空」等,就是依據空性而再去說它的自性空。“

22、物質依他空,如幻依緣起。今汝善任運,諸法無實相。

    在《解深密經》,佛陀非常善巧的,依據不同眾生的根器,而說了依他起真實有,圓成實是真實有等,就是把法可以分三相以及三無相。遍計執是無真實有,也就是說到了針對某一種法而說它真實四存在,針對某一種法而說它不真實的存在,在《解深密經》的時候,確實是有這樣的區分。這個只是佛陀針對眾生不同的根器,以及他的所需,還有他的希求,非常善巧的去宣說而已,並非是佛真正的本意。因為佛陀真正的本意,諸法而言,任何一法無論是內或者是外,如果一者無有自性的話,其他也是如此,都是相同的,不應該有區別,所以叫「諸法無實相」。

在「無實」的解釋裡面,當然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我們現在就依據《現觀莊嚴論》裡面所說的「此中無所遣,亦無少可立」的這句話來作解釋。也就是我們所要遮擋的這個真實,是以前沒有、後來有了再被遮擋的嗎?不是的!無論如來有沒有來到這世間,真實是永遠不可能存在的,它並不是說有了真實之後,如來來到這世間,才把這個真實或者自性給破除,不是這回事的。無始以來到現在,未曾有過的真實,只是因為我們顛倒執著的緣故,所以要去破斥。並不是說,這個真實執著已經成立之後,再刻意去破斥的。不是自性已經成立之後,再刻意去破斥,因為自性是不可能有的,而且將來也不可能會有的。不是說自性這個東西,突然冒出來讓我們去破斥,絕對不是這一回事的。所以在下面第23句的時候說:

23、汝今無少生,少許皆無滅;未來如往昔,空性皆通達。

「未來如往昔,空性皆通達。」先講後面這兩句,也就是說無實的這個東西,無論是未來、或者是過去,這個真實的道理是永遠存在的,無始以來到現在都是自性空,將來也是絕對自性空,不可能有任何一法有自性的一天。「汝今無少生,少許皆無滅;未來如往昔,空性皆通達。」在此就是讚歎佛陀的功德,也就是說您瞭解一切空性的道理,這個空性是什麼呢?就是「未來如往昔」的這個空性。“

24、聖者等宣示,無相若未修,怎得能知識?

如果我們不瞭解空性的話,煩惱最主要的根本──真實執著,沒有辦法破斥的時候,我們怎麼可能會得到解脫呢?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先要讓自己多多學習,以及多多聽聞空性的道理,先讓自己生起聞所生慧。已聽聞的道理,一次再一次反覆的思惟它,從內心深處完全的決定,只有無自性這條路以外,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了。當你有這種完全的把握、完全的信心的時候,叫「聞所生慧」。這時候也有可能是已經證悟空性的比量了,這個比量我們一次再一次反覆的串習它,證悟空性的比量再次的串習它,讓這個比量的二相慢慢的淨化掉,讓它轉為現量,這時候才有辦法真正的獲得聖者的果位。

25、無相若不修,無能解脫示。故汝於大乘,空性善遍宣。

所以第25句說到了:「無相若不修,無能解脫示。」這是誰說的呢?這是佛所說的,所以「無能解脫示」。接下來後二句最主要是說什麼呢?就是說大小乘雖然都瞭解空性,但是在瞭解空性上卻有少許的不同,什麼不同呢?小乘在瞭解空性的時候,最主要是為了斷除自己的煩惱障而修習空性的,可是大乘者學習空性、或者認知空性的時候,為了要讓他人瞭解空性的緣故,所以他懂得很多不同的比喻還有角度,而且必須要善巧的宣導,所以他在理解空性的時候,會以各種各樣全方位的角度,去瞭解或去認知,所以「故汝於大乘,空性善遍宣。」雖然同樣的,都是必須要依賴著空性才有辦法獲得大小乘的果位,可是在瞭解空性的過程當中,小乘最主要是為了自己解脫煩惱障,但是大乘卻是為了能夠救度一切眾生,所以他在學習空性的過程上是不一樣的。最後一句:

26、讚器汝讚雲:今由吾諸德,迴向諸眾生,願從相縛脫。“

龍樹菩薩著作的《出世間讚》,在相同的背景、或者相同意趣的情況下,大概在六百年前,大師就寫《緣起讚》,它的意義是相同的。

宗喀巴大師大約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對中觀就非常有興趣,而且也有非常認真努力的去聽聞中觀的論典,及非常精進的學習。雖然大師教授許多的弟子,可是有一天文殊師利菩薩對大師說:如果你要瞭解空性的話,第一個條件必須要集資淨障,第二個條件要多多閱讀大論典,第三個條件必須要反覆的祈求上師以及本尊。因為文殊菩薩有如此的教授,所以大師馬上放下對於弟子的傳法,於是自己帶著隨從的弟子(總共八位)去閉關修行(就是苦行的意思)。在苦行的過程當中,大師不只供曼達拉、三十五佛的禮讚文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反覆的看、或者是閱讀中觀的大論典,透過「止」還有「觀」兩者互相的方式來修學,並且思惟空性。

如是恒常串習的緣故,所以有一天,在一個半夢半醒的狀態下,大師就夢到了龍樹提婆佛護月稱清辨等五大論師,來到他的夢裡面。佛護論師身現藍色的樣子,拿著佛護論師自己著作的《佛護論典》,放在大師的頭頂上,於是大師就如此的醒來了。就在當天大師在翻閱《佛護論典》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句話,那句話就是說:「若五蘊是我的話,會有什麼過失……」,就是看到這個偈頌文的時候,突然開悟、恍然大悟,就是真正的通達了空性。那時候就是以比量證悟了空性,而生起了「性空緣起、緣起空性」的不共見解,於是對佛產生無比的信心,在這種非常強烈的感觸下,大師寫了這一部《緣起讚》。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