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5 23:03:50
學習次第 : 進階

緣起讚 第四講

 

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四)2007428 下午

問題一:如果我們坐下來,或者在某種環境下,可以安心的修行或者是觀想,但是當我們受傷,或者是生氣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安心的修行,這種對治的方法為何?是不是只有不斷的學習而已?我們有沒有辦法在逆緣的情況下找到直接的對治力嗎?

回答一:這個是不能怪你們的,因為你們現在對空性的理解,可能多數的人只是處於聞所生慧的狀況下。真的遇到了逆境,或者是自己很容易生氣,或者是情緒無法控制的時候,如果平常有修學忍辱、或者是菩提心的教授,能夠回憶起直接的作對治,這是最有效的。至於空性對治煩惱的方法,是要透過長時間的聞思,空性的這種理念或者概念,會慢慢的改變我們的想法,是非常緩慢、間接的來幫助我們,以現在的能力是沒有辦法直接給我們利益的,也就是需要時間的串習,而且我們可以觀想三大阿僧祇劫!如果煩惱的時候思惟空性,就能夠瞬間的斷除內心的煩惱的話,煩惱就不用分那麼多種了,像見道所斷、或修道所斷。“

問題二:對於不耐煩的人,如何容忍此人呢?

回答二:可以透過自他相換的思惟,或者像之前所說的多學習忍辱,或者是思惟無常,或者是觀想平等捨等,它有很多不同的對治方法。當然這不是馬上能夠成辦的事情,首先要先多聽聞這些的教授,讓自己反覆的思惟,並且熟悉它,讓自己內心有所把握,在這種的基礎下才有辦法在逆境、或者是遇到困難的時候,發揮對治力的力量。就是說先聽聞,之後有所把握,什麼叫做「有所把握」的意思呢?就是說如果真正修行的話,我應該可以到達這種境界,或者我應該會有所成就,當自己有這種自信心的時候,就是屬於第二步驟。

像不知道的疑惑,可以透過知道的當下,馬上去除不知道的疑惑,也就是知道的智慧一生起的當下,不知道就馬上消滅了,像這種情況是有的。可是像顛倒的執著,就是之前因為某種的原因,先入為主的觀念,根深蒂固的你就認為是如此,後來透過別人的解釋,慢慢覺得原來真實情況是另外一回事,並非之前所想像般的。問題是,之前那個根深蒂固的頑固的概念,因為已經持續了很久,所以當你要嘗試以理性來說服自己的時候,可能需要花一點時間。更何況是無始以來到現在,一直在串習的顛倒執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作對治才有辦法,因為所要對治的執著,它的根本已經非常堅固了。“

問題三: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有關時間與緣起的關係。空性和存在好像是相違的東西,我們要如何去說服自己說這是不相違的呢?就是說我們看到每個東西都是從它那邊而有,但是又說沒有!我們看到的和實際上存在的又不一樣,那我要怎麼說服自己相信呢?

回答三:這也是為什麼在經典有說到,如果你看到是從它那邊而有的話,這是一個錯誤的看法。所以這個錯誤的看法,當然是不能相信,因為它是一個錯誤的看法。所以只有到聖者現證空性智慧的那個當下,他的看法才是正確以外,除了現證空性以外的一切的這種意識、這種看相,因為是具有自性的緣故,所以都是錯謬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如果看到境上而有的話,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因為他的問題是說,既然空性是說從那邊而沒有,但是我卻看到從那邊而有,我要如何說服自己相信?法王回答說:你的這種看法就是錯的!

所以在經典上有說,如果看到從它本身而有的這種看法是正確的話,那我們去尋找是怎麼樣有的?就是因為越看它越不清楚,越去尋找它越模糊,甚至於消失,所以可見我們看法和實際上存在的內容上,已經有很大的距離,甚至是完全錯誤的。所以我們才說諸法如幻相,如夢幻的原因也是這個。也就是說諸法所存在的真正內涵,我們並沒有看到,我們看到的卻是與諸法存在毫無相關的另外一個內涵,它是完全顛倒的,完全錯誤的看法,就像幻相一樣。“

問題四:佛法裡面有談到生死輪迴,也就是所謂的來世,如何透過這種邏輯的理論來相信呢?

回答四:這也是為什麼在佛法的宗義裡面,我們說法可以分三者:一個叫做「現前分」就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一個叫「粗分隱蔽分」可以用理由去推的,一個叫「細微隱蔽分」無法用肉眼看到,也是無法用理由去推理的,可以分三種不同的層次。

至於有關前後世的問題,當然並非說是透過同一個血肉之軀,從前生帶到今生,從今生帶到後世,絕對不是!而是除了血肉之軀以外,有一種無形無色的這種意識的體質存在,這個就是我們要瞭解的內容。也就是說無論任何一法,先從無常的角度去觀待一切有為法的時候,可以知道我們的身體在變,可以知道我們的內心在變,這個變化的過程,對我們來講是可以親身去體會的,或者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所以從這個變化的性質當中,我們可以認知一點,這種的變化絕非「常因」而有,或者是「無因」而有,這已經可以確定了,因為有因緣一直讓它變化著。

在整個變化的續流過程當中,我們認為每一個有為法,它的同性質的續流是有開始的。「質」的續流叫做「質續」,以它的質續來講的話是沒有開始的。就像我們今世的血肉身軀,一開始是從父母的精血結合而產生的,那是屬於同性質的續流。它的質續,也就是它的因,血肉之軀的因是由父母精血而來,父母的精血是從哪裡來的呢?由之前的父母精血而來的。如果我們按照這種質續的角度追溯下去,它的因在哪裡的話,那是沒有一個開始的。如同《四百論》裡面有講到。

所以現有的血肉之軀,如果要找出第一個因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它在質續和性續上有不同的說法,性續是有開始的,質續是沒有的。所以我們血肉之軀質續的因,這樣去找的話,甚至可以找到世間的成住壞空之前,可能都還要有的,所以它的因是沒有開始的,這是有關色的部分。至於所謂的心,什麼叫做心呢?我們每個人都會講「心」,但實際上我們真正的認知心的行相是怎麼樣嗎?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所謂的心就是根識,很難理解根識以外的心。就好比我們會隨著自己的眼睛,因為色法在那邊呈現讓我們看到,色法的呈現,加上眼根的能力、眼根的作用,因緣聚合之後,而形成了眼識。因為眼識看到這樣一個影像,之後意識會隨著影像而產生分別心,這種的分別心會記住這個影像而形成,這種意識的程度我們都可以理解,這是我們可以去瞭解的。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隨著自己的感受,快樂或者是痛苦的感受,「我有這種的感受!」這種的想法也是會有的,自己可以捉摸到的,可是我們把這些完全的拿掉,不要去想過去、也不要想未來,盡量的摒除根識,就想「心」本身的體質是什麼?什麼叫做「唯明唯知」的體質?它本身有一個瞭解事物的能力,這個能力到底長什麼樣子?要怎麼去觀察呢?怎麼樣去察覺呢?就是把這種所謂的感受,或者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這種境,完全的把它摒除之後,盡量的讓心安置在這種唯明唯知的情境上,或者是感受上。慢慢的,你會有所體悟,或者你會看到唯明唯知的體性確實是存在的,這是完全靠修行的力量才有辦法。

既然透過這種修行,可以去認知唯明唯知的體性是存在的話,代表這個體性是確實有的,不是沒有的。麻煩的是,科學家認為唯明唯知的心是一個腦細胞,但我們不認為這是個腦細胞,它區別、它的差異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如果唯明唯知的能力,它本身就是一個腦細胞,我覺得有很多問題,當然我們一直在討論當中。有什麼樣的問題呢?心可以分「分別心」和「非分別心」兩者,或者心也可以分「正量」和「非正量」兩者,這個要從腦細胞去解釋的話太困難了。至少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對這方面比較詳細的答案,或者更深入的答案,到目前為止是沒有的,他們在這方面確實遇到了瓶頸。

所以佛教徒認為這個唯明唯知的體性,具有這樣能力的心,不是單一腦細胞來作解釋的,腦細胞不能代替這種心,因為它是與色法完全不同性質的另外一種心。之前我們說無常,每一法都在轉變,因為它是依賴之前的因緣而轉變的,所以同樣的心,也是依賴著因緣而形成的。這個因緣到底是什麼因呢?我們在學因緣法的時候,會說到三種緣:第就是不動緣、無常緣以及能力緣,這三種我們就要認知了。也就是說這種唯明唯知的能力,還有它的近取因,一定要透過跟它相同性質的近取因,才有辦法形成這個唯明唯知的體性。否則的話光是色法,它只是一個輔助的作用,它沒有辦法轉為心的,同樣的心也沒有辦法轉為色法,這是因緣本身不共的性質,我們必須要認知的。

當然不只有上述的種種理論以外,有一些人能夠回憶到過去世,這也是很現實的例子。當然這種所謂的前後世的成立,我們不能說是因為佛說的,就如此單純而已。我們可以引經據論,但是光靠經文不是唯一的理由。所以我們說前後世的內涵,它是屬於「粗分隱蔽分」的層次,並非是細微隱蔽分。細微隱蔽分就是沒有辦法用理由去推,只能完全依靠引經據論,然後去相信。但是前後世並非歸類於極細微隱蔽分,它只是歸類於粗分隱蔽分,所以可以用邏輯的道理來推理,或者是成立的。當然粗分隱蔽分不只是前後世的理論以外,像空性也是粗分隱蔽分,這可以用邏輯去推理,可以用理由推理得知的,同樣的,像甚深緣起的見解,還有細微的無常等。

認為有前後世的外道,他們會為說遠離身心以外的那個我,他會從前生到今生,今生到後世,這是他們的一種說法。如果講到細微無常的話,當然現在用顯微鏡可不可以看到,這我們也不敢確定。如果可以看到的話,在這個顯微鏡看到的情況下,也可以變成它的現前分,這個我覺得沒有矛盾。就好比細微無常,對我們來講都是粗分的隱蔽分,並非現前分,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的。但是有一些瑜伽師,能夠透過神通的力量,很清楚的看到細微無常,對他來講是現前分,對我們來講仍是粗分隱蔽分,這並沒有相違。同樣的,像空性來講,對現證空現量的聖者來講,空性是現前分,因為它是用現量看到的,但是對我們來講還是粗分隱蔽分,所以這不會有任何的矛盾。

什麼是極細微隱蔽分呢?就是有很多不同的,像我們的生命體,它的長相都不同,或者是不同種類的生物,為什麼會形成這些?這些因緣從哪裡來?促成不同長相的細微因緣,沒有辦法用邏輯去推的,我們只能說有因,但不知道那個因緣是什麼,是無法用邏輯去推的。像這種極細微的隱蔽分的情況下,只能用引用經典、或者引經據論來相信它個別的因緣是什麼。當然我們要去成立極細微隱蔽分的時候,不能因為是佛說的而已,光是這樣的話,又有很多複雜的問題。“

剛剛法王加了一個重點,就是很多唯明唯知的能力,是沒有辦法用腦細胞代表的原因,法王就舉了一個例子。科學家他們透過了儀器,認為看到他人痛苦而產生的這種悲湣心(就是看到他人的痛苦而產生無法忍受的心態),及看到自己痛苦而產生的類似悲湣心,這兩個不同的訊息,來自同一個腦區域。換句話說,在腦的區域裡面,同一個地方,形成兩種不同的訊息:一個是緣他人的痛苦而產生的不忍,一者是緣自己的痛苦而產生的不忍。既然是來自於同一個腦區域,那就代表這兩種不同的心態,不是色法了,因為它是不同的。緣他人的痛苦而產生的這種不忍心,因地上是「愛他人」而產生的不忍,但是緣自己的痛苦而產生的不忍心,並非是愛他人而產生的不忍,而是一種「愛我執」而產生的不忍,因地上是不一樣的,但是它們兩者顯示的腦部裡面的區域卻是相同的。一者是自願,一者是無奈,所以怎麼會相同呢?但是來自兩者不同的想法,如果來自於同一個腦細胞的話,那不是變成這兩種的想法都要一樣了嗎?因為它是同一個腦細胞。

這是有很大的差別,可是卻來自於同樣的腦區域,所以那時候我就跟那些科學家說,我們的腦真笨,因為我們的腦並沒有辦法辨別這兩種不同的想法。所以我就常舉一個例子,在意樂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從這種意樂不同的兩種非常強烈的動機,而產生外表的一種表態,可能有時候是一樣的。就好比我們內心非常歡喜而流出的眼淚,以及內心非常痛苦流出來的眼淚,眼睛是沒有辦法分:這是歡喜的眼淚、這是痛苦的眼淚。如果可以的話,可能變成左邊的眼睛是流歡喜的眼淚,右邊的眼睛是流痛苦的眼淚,變成要這樣講,但是並沒有辦法。流的是同樣的眼淚,我們眼睛很愚笨,它沒有辦法分別說,這是歡喜的眼淚,還是痛苦的眼淚。但是實際上這兩個眼淚,卻是完全不同的動機,完全不同的原由,所以我們必須要認知。所以光是透過現在科學家所認證的腦部的學說,想要去詮釋所有心類學的話,我覺得是太困難。更何況意識有很多不同粗細的層次,去解釋的話是難上加難。

我們再接回剛剛的翻譯,也就是如何認證、如何成立極細微隱蔽分呢?必須要有三個條件,叫做三淨相。哪三淨相呢?第一個沒有現量違害,第二個沒有比量違害,第三能詮的引經據論的經文,必須要沒有前後矛盾的這種過失,這三個條件具足的情況下,這個經文所要表達的內涵,才算是極細微隱蔽分,才算是存在的。也是因為如此,所以我不相信,這個世界是依賴著須彌山安立而有的,我不認為有須彌山存在。因為光是講須彌山或四洲的這個經文,它有一些前後不一樣,它的內容有產生不同,所以第三條這個定義它已經違背了。再加上現在科學家的儀器,可以用現量去看到須彌山有沒有存在,藉由這種種的理由,我認為須彌山並非是極細微隱蔽分,因為它是不存在的。但是我所謂的不存在,並不是說不可能完全沒有,說不定在其他的三千大千世界有,這我們無從得知,我們不知道,但是至少在這個以南瞻部洲的角度,以這種眼光去看的時候,以目前的背景這樣去看的時候,是沒有的。如果沒有須彌山的話,那三十三天到底是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了,說不定在某一個地方吧!聽說阿修羅和天人時常在打戰,那三十三天不存在的話,也不需要打戰了,這不是很好嗎!“

問題五: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教導現在的這些小孩子們,讓他們生起慈悲心,引導到佛法。

答案五:如果是今天來問我的話,那我要說「你要教緣起」。“

問題六:瞭解了空性之後,我們要怎麼樣去修行?是在慈悲之前,或者是慈悲之後?對空性有少許認知之後,我們要怎麼去觀修?透過什麼方法?這是要跟慈悲一起修呢?還是之前修呢?是空性先修、慈悲後修?

答案六:在觀想空性的時候,為了能夠讓自己比較容易去觀想,我建議可以先觀「人無我」,再觀「法無我」,這會比較容易的進入無我的觀修。我們可以透過《入中論》的七相來尋找「我」到底是在哪裡?或者可以透過下部論師所謂的補特伽羅實體空的這種人無我,來先觀想人無我,之後慢慢的再去尋找從境上有沒有這樣一個我。當自己完全相信,我並非從自己這方面而有的時候,再來觀想從蘊體上的存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再間接的去觀想法無我。先從人無我作觀想的這個方法是不錯的!

至於在觀修正行的時候,悲心還有空正見是不可能一併,為什麼呢?因為空正見它是一種遠離戲論的智慧,所以正在觀修空性的當下,它不應該會想到有情,也不會想到痛苦,它是一個破除自性的狀態,是那種的當下而已,所以它不應該會想到悲湣心的所緣,所看到的這些種種是不應有的。當然在一些大論典裡面,有所謂「空悲無二」的這種說詞,這時候的悲心又是另外一個意思了,並非是現在我們所謂大悲心的觀修的那個大悲,不是那個意思,這個我們要搞清楚。

至於空性這種遠離戲論的觀修,我們也可以在悲心前觀,也可以在悲心後觀,這無所謂,這沒有一定的秩序,看情況來決定都可以的。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對空性的認知越深,悲心絕對會越強烈,這是有絕對的幫助。為什麼空性的認知越強,對悲心的幫助會越大呢?因為當我們透過空性,真正的、完全的相信煩惱是可以斷除的話,那明知煩惱可以斷除的情況下,為什麼我還要煩惱?會有很強烈的感覺存在。如同自己會有這種感受般,當我們去看這些正在痛苦的眾生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非常的憐湣他們,因為他們明明可以從煩惱當中獲得解脫,但是他們為什麼仍然還煩惱著?這種的概念會非常的強烈。這也是為什麼空正見,一定能夠幫助悲心的原因之一。

第二,悲心有分「無緣大悲」,所以透過這種空正見的力量,可以讓我們生起無緣大悲。產生無緣大悲,一定需要空正見才有辦法的。相反的,像大論典有時候會看到這種詞句,也就是所謂的「煩惱悲」。什麼樣的悲心是具有煩惱的呢?乍看之下,好像是緣痛苦而產生的不忍,或說是所謂的憐湣,可是實際上它是隨著貪欲而慢慢的演變成緣痛苦的不忍。像這種的話,它不是很純正的悲心,這是具有煩惱的悲心,因為它是已經偏離的狀態了,不是很正直的角度,已經被非理作意給污染了。那還有一些是悲心,是具有很細微的真實執著的情況下而產生的悲心,這也是有的,因為真實執著的層次有分很多不同。“

現在看《緣起讚》的第11句。

11、世尊承許若時見,空性即是緣起義,能作所作與性空,彼此相順不相違。

    透過緣起的認知能夠馬上回憶起性空,透過性空的認知能夠馬上回憶起緣起,就代表性空有助於認知緣起的作用,認知緣起有輔助認知性空的作用,性空緣起能夠融為一體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真正瞭解到佛陀的意趣。

12、反之若見彼違反,空則作用不成立,若有作用則無空,墮落苦惱深險處。

「反之若見彼違反」,如果並非像之前所說的,由性空認知緣起,由緣起認知性空。相反的,如果看到緣起和性空像水火不融一般的,如果有這種現象的話,「空則作用不成立」,如果是在名言上沒有自相,就要完全沒有的話,「空則」就是說如果不是從它境上而有,就要完全沒有的話,因為像龍樹菩薩父子,他們最究竟的意趣是「名言上有自相的話,這是顛倒的一種實相,它並非實際的狀況」,但是很多說實派的論師他們認為,境相上沒有,從境那邊沒有,沒有自性的話,就等於它沒有了,叫做「空則作用不成立」。他們認為說,如果你認為名言上沒有自性的話,什麼都沒有了!沒有四聖諦了,沒有三寶了,因為你認為沒有自性。

龍樹菩薩在《中論》的第二十四品的時候,曾經有如此的反駁,說實派你們對於說空派的這種反駁,我可以用同樣的道理來反駁你們,如果你們仔細思惟的話,所以這時候有說到:「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這是因為有了自相、有了自性,所以不需要依賴他者,不需要依賴他者的話,四聖諦則不成立。如果它本身沒有自己的性質,它的存在就是依靠他力而有,四聖諦和三寶才會成立,是以同樣的方式來反駁的。在此說到了,「空則作用不成立,若有作用則無空,墮落苦惱深險處。」“

13、故於至尊教法中,極贊觀照緣起法,彼非一切畢竟無,亦非一切自性有。

14、無待猶如虛空華,是故不依觀待無,自性若有彼成時,便與因緣相待違。

確實是如此,如同之前所說的,如果每一法有它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存在,或者有它自己的性質的話。那這個性質形成的過程當中,就不需要依賴他力去形成了,自己讓自己形成,何需要依賴他力?或者何需要依賴他緣?這是相違的。所以「自性若有彼成時,便與因緣相待違。」

15、是故捨離緣起法,更無存有少許法,是故捨離自性空,亦無存有少許法。

16、諸法若是自性有,則說涅槃不堪能,及諸戲論無除滅,因由自性無滅故。

17、是故於諸智者中,發出廣大獅子吼,數數宣說離自性,妙善說法誰能難。

在此有說到「自性」這兩個字,一般「自性」的意思就是說,是它原本的一個性質,它一存在的那個當下,它自己本來應該有的性質,也意味著不可改變,它原本就是如此的一種感覺在。如果是以這種的角度來解釋「自性」二字的話,這是要破除的,那邊而有的意思。所以有時候在大論典,在使用「自性」二字的時候,它要表達的意思不同,所以我們要把前面的一些文句,還有後面的這種解釋要配合起來看、去閱讀,瞭解它要表達的自性二字的意思是什麼,否則有時候可能會亂掉。

像好比《中觀莊嚴論》裡面有說到了,「諸法無自性,應離一及異。」《中觀莊嚴論》它是承許名相上有自性的,可是在做正因比喻的時候,它說「無自性,應離一及異」,實際上它承許有自性,所以有時候自性這個字,必須把它真正的意涵搞清楚,不然的話很容易產矛盾。

在一些大論典裡面「自性」這兩個字,有時候會用是「每一法不同的性質,所以作這樣的解釋。」如果是講到這一法的性質,當然這個作用、或者它的性質是存在的。所以我們看經典的時候,不是說拿一本經典在旁邊,看到同樣一個字就去翻字典,用經典裡面所詮釋的內涵,去套所有經典相同的字眼,不應該這樣閱讀經典的。

18、宣說無有少自性,及依此故而生此,一切安立皆成立,此二不違和合順。

「緣起」和「性空」,它不只是不相違,更是因為緣起的關係無有自性。如果有這種和順的感覺存在的時候,就如同第19句說:

19、因由緣起正因相,宣說不依二邊見,即此善說能成立,尊汝聖言無上因。

「因由緣起正因相」,不瞭解無自性的話,佛陀就「宣說不依二邊見,即此善說能成立,尊汝聖言無上因。」我們就可以遠離二邊的過患而入中道。

20、凡此皆是自性空,緣起是故此果生,緣起性空二決定,無礙相互為助伴。

21、除此更有餘何法,至為稀奇甚難得。以此道理贊至尊,成就讚嘆非由餘。

如同龍樹菩薩在《菩提心釋》裡面,在說菩提心功德的時候,沒有比這個更稀有的法寶。同樣的在此大師又說了,沒有比空正見更稀有的智慧,確實是如此。菩提心和空正見這兩大法寶,確實是最難得、最珍貴的寶物,我們要好好的去珍惜。悲智雙運,方便和智慧互相的雙運,在方便品裡面,沒有比菩提心更殊勝的方便品了,在智慧品裡面,沒有比正見和緣起見更深奧或更殊勝的智慧了。

22、若為愚蒙所役使,而與世尊成仇隙,彼於無有自性聲,無法堪忍有何奇。

「若為愚蒙所役使」,這是針對外道所說的,認為是有我的話,因為它已經認定是有我了,這是由他信仰的主張,所以他認為這是有我。針對這些人來講的話,「而與世尊成仇隙,彼於無有自性聲,無法堪忍有何奇。」因為跟世尊的教誨是背道而馳的,所以這時候針對世尊所說的無自性的獅子吼,他無法堪忍的話、無法接受的話,我不覺得稀奇,大師不會覺得稀奇。那什麼使大師覺得很不可思議的呢?怎麼會這樣子呢?第23句:

23、若於世尊語藏中,受行珍貴緣起法,無法堪忍空性吼,我說此乃為奇有。

我們皈依三寶,禮敬釋迦尊者,也主張了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您主張四法印的同時,卻把性空唯一的道理──緣起,說成(解釋成)有自性的道理,那我才覺得稀奇,所以在此說到了「受行珍貴緣起法,無法堪忍空性吼,我說此乃為奇有。」“

24、無有自性引導門,無上緣起即為彼,若是因由緣起名,而反執為有自性。

25、於今有何妙方便,引導彼等眾生趣,聖賢善趣之津渡,無比至尊歡喜道。

26、自性無待無造作,緣起觀待與造作,如何能於一事中,二者和順不相違。

27、是故說諸緣起法,本來遠離其自性,雖彼仍現有自性,此等皆是如幻事。

27句的內容最主要講到,有兩派的中觀師,他們的說法不同點是在於「所要遮的真實」,可不可以被根識所看到。如果認為名言上沒有自性的話,這一派的中觀論師都異口同聲的說,根識是可以看到所遮的真實,所要遮擋的真實是可以被看到的。這也是為什麼,凡夫一切的意識,或者根識都是錯謬識,因為都會看到自性。

28、說如至尊之教法,無有敵者能興難,並能如法尋過失,善巧通達即由此。

29、若謂何故由宣此,於今可見不可見,遠離增益妄執著,及諸減損過愆故。

30、緣起道之正因相,見尊說法無能比,由此證知尊餘法,亦為定量起決定。

我們的目標可分,暫時的目標增上生,究竟的目標決定勝。佛所說的教法,最主要是針對決定勝來作解釋的。因此為了能夠獲得決定勝的緣故,在佛陀眾多的說法當中,有很多很細微的因果,像是極細微隱蔽分的這種內涵,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直接的看到,或者我們也沒有辦法用理由去推理,但是我們可以相信的。因為佛陀說出了許多成辦決定勝的理由,這一一都被證實了,更何況佛陀具有大悲,衪所說的更細微的極細微隱蔽分,衪絕對不會誣賴我們的,因此我們可以相信。

31、觀見如義妙善說,若有隨學於至尊,一切衰損悉遠離,滅眾罪愆根本故。

32、因由背離尊聖教,雖久依靠疲苦行,後後諸過仍召喚,我執邪見堅植故。

33、稀有難得諸智者,善達此中二分別,是故爾時於世尊,心髓深處何不敬。

在此就是說到了透過見理所生的信心,確實是如此,而並非是一種愚昧的信心而已。而不是說不經由理由,就對教法所產生的信心,而是透過多聞多習,自己本身去體證之後,對佛產生的這種信心、或者對教法產生的信心。我們從這三句話就可以感覺得到,大師當時的信心是非常殊勝的,或者是不共的一種信心。

33句的最後一個字「何不敬」,這個「敬」字和「信」字必須要分清楚。「敬」和「信」不一樣,尊敬的「敬」和相信的「信」,這兩者是不同的。身為一個佛教徒,我們要相信的對像是什麼呢?就是能夠宣說緣起的導師。就像龍樹菩薩的弟子,要相信的是龍樹菩薩的教授,對於唯識派所謂的無外境的這種道理,我們可以尊重它、尊敬它,但是不要去相信它。同樣的道理,身為佛教徒,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也就是所謂佛陀所傳予我們的教授。對於其他的宗教信仰,我們要尊敬它、尊重它,因為它可以幫助其他的人,但是我們不要相信它,因為我們的信仰和其他的信仰是不一樣的。兩者完全不一樣的內涵,怎麼可以用同樣的信仰?怎麼有辦法一個人,同時保持兩種完全不同的信仰,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你不可能又信佛教、又信其他的宗教信仰,但是尊敬是必要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分清楚,「信」還有「敬」之間的不同。

34、縱於世尊汝語義,能獲少許決定者,此尚能與最勝樂,況尊眾多賢善語。

35、嗚呼愚蒙壞我慧,於此勝妙功德聚,雖曾長久皈依之,未知功德微少許。

36、臨命終時日西山,生命相續未沒際,能於至尊略生信,想此信心亦善根。

大師從出家之後,對於三寶的信心是非常強烈的。可是由見到空性而生起的,或者是由正量所引發的不共法寶的這個信心,是見到空性之後才有的。可以從三句的偈頌文當中,就可以體會到當時大師的感觸。

37、宣說言教當中緣起說,般若智慧當中緣起智,

二如世間一切勝王者,世尊善達非餘所能知。

38、盡尊一切所垂教,唯依緣起性而轉,彼為涅槃解脫故,尊汝無不趣於寂。

39、善哉世尊之聖教,任隨至於誰耳道,彼皆趣入寂滅故,尊教何人不敬持。

40、降伏一切諸怨敵,遠離前後互相違,能與眾生二利事,於此聖教我生喜。

在此說到了,於持教者的歡喜。

41、世尊為欲求此故,經於無量俱胝劫,數數施捨諸身命,及諸親愛受用等。

41句是隨念世尊的恩德而生的歡喜,就是隨念佛。

42、由見此法殊勝德,如同鐵鉤引諸魚,善誘世尊心續法,無緣親從世尊聞。

大師不能夠親身參與佛陀的狀況。

43、自恨善根甚微劣,而由彼之憂惱力,我意終不暫捨離,如同母意隨戀子。

可是讓大師感到慶幸的,就是第44句了:

44、憶念於此尊宣時,相好勝妙極晃耀,光網周遍作圍繞,大師清淨妙梵音。

45、追想如是作宣說,能仁善妙身相影,歷歷顯現於意中,即如月光治熱惱。“

46、於此稀有殊勝教,諸多無智愚昧者,周遍紛然起相諍,有如跋縛兔絲草。

46句,很類似《了不了義經》後面偈頌文的內涵。

47、由見如是紛亂相,故我殷勤多勵力,隨順智者之所行,數數尋覓尊密意。

48、次於自宗與他宗,廣修遍學眾教時,後後反陷疑惑網,遍極熾燒惱我意。

「次於自宗與他宗」,因為外道他們不講無我的內涵,所以在此的「他宗」並非是外道的意思,而是說自宗是中觀,他宗是像中觀之下像唯識、有部、經部。

49、世尊授記龍猛教,如實闡釋無上乘,遠離有無邊執見,教軌有如月開園。

「世尊授記龍猛教」,由世尊親自授記,非常有智慧的龍樹尊者的大教典,就是中觀最主要的起源,這個是基礎。比喻像一種花朵,這個花朵名字叫做「月開」,這些的教授,如同月開花的花園般的,「如實闡釋無上乘,遠離有無邊執見,教軌有如月開園。」

50、無垢勝智月輪滿,經教虛空無礙遊,盡除邊執心愚闇,映蔽邪說諸星宿。

龍樹菩薩的教授有很多不同的解釋,當然月稱菩薩也有作解釋。龍樹菩薩論典很多的解釋裡面,像清辨論師的解釋有很多種,有佛護論師的解釋等等,在眾多的解釋當中,最殊勝、最好的解釋是什麼呢?就是下面這句話:

51、吉祥月稱妙善說,皎白光鬘明照顯,由見上師深恩時,我意於今獲安息。

「吉祥月稱妙善說,皎白光鬘明照顯」,月稱菩薩的解釋是最殊勝的。龍樹菩薩的著作,之後由佛護論師再去作解釋。佛護論師解釋之後,清辨論師再去反駁佛護的解釋。之後再由月稱菩薩多作解釋的緣故,所以讓這個解釋更為詳細、更為清楚。所以龍樹菩薩的論典,好比月光一樣,這個白光照到月開的花朵的時候,整個花園的花朵就會一起開放,百花齊放的感覺。同樣的,透過月稱菩薩的註釋,我們才有辦法瞭解龍樹菩薩的論典最究竟的意趣。所以在此說到了,「吉祥月稱妙善說,皎白光鬘明照顯」。「由見上師深恩時,我意於今獲安息。」若以凡夫所見的角度而言,「仁達瓦」是大師中觀的上師。

從康地那邊曾有過這種的傳說,因為仁達瓦對中觀這方面非常有研究以及興趣,引起了當地的百姓對於中觀正見的一種喜好。所以從仁達瓦上師之後,聽說在康地那邊的居民,曾有這種的說法:「走也中觀,住也中觀,睡也中觀」,他們一直都在討論中觀的話題,曾有這樣一段故事。對於仁達瓦的讚歎,這是屬於一般世間共許的情況下,大家認同的大師的一位上師。如果是以不共的現象來講的話,大師的中觀上師是誰呢?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所以在此說到了,「由見上師深恩時,我意於今獲安息。」“

52、世尊一切事業中,語事最勝為第一,復彼因於此緣故,智者由此隨念佛。

這以上對佛的這種讚歎,造者是誰呢?由誰寫下了這部讚歎文呢?第53句:

53、隨順如彼大師正出家,修學佛陀聖教未退劣,

精勤瑜伽行之一苾芻,於彼大師如是至誠敬。

54、值遇無上大師聖教法,悉皆因由尊重深恩故,

此善無餘回施諸眾生,成辦能得善士攝受因。

54句,跟《俱舍論》最後的幾個偈頌文很相似。

55、並願具利聖教盡有際,不遭邪惡分別風動搖,

願能通達大師聖教理,於尊獲得信受常充滿。

56、願於一切生中捨身命,光弘顯耀甚深緣起性,

住持能仁妙善之教法,雖僅剎那亦不稍慢緩。

57、願勝導師無量難忍行,殷重精勤成辦心要此,

由何方便能令此復增,晝夜專注恆常作思察。

58、清淨意樂精勤彼事時,梵王帝釋守護世間者,

並同妙黑天等護法眾,恆為助伴永不暫捨離。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