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30 18:19:2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30 18:14:33   編輯部 報導

《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研究

懺悔本是各個宗教相當重要的自省課題,也各有各的懺悔方式。佛教懺悔方式隨其所傳導教化的地域,產生種種相異的儀軌;但大抵皆是依據佛經,然後揉合當地原有的思維方式、信仰儀式,衍化為適應當地習俗的儀軌組織。中國佛教懺悔儀軌導源於印度佛教的「布薩」制度,傳至中國,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及道教文化的影響,發展為獨具一格的懺悔儀式。因此,中國佛教懺悔儀軌既有印度佛教的精神,也有中國傳統思想與民俗的脈絡。


在中國,佛教懺悔儀軌稱為「懺法」、「懺儀」或「行法」,隨各代創制者而有種種異稱;但無論名稱如何改易,「懺悔」本質上是佛教徒自我修行的重要方法,通過誦經、持咒、念佛、拜佛等等方法,懺悔以往所犯無邊罪業,並發願往後積極修行,恆不退轉的決心,在修這些禮拜、唸誦的種種行持即是懺法。


中國通行的懺法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摘自佛經所述,懺悔罪過的儀軌;一類是五悔法門,修習止觀的行法。前者始自梁武帝《慈悲道場懺法》(即《梁皇懺》),後來各派都依所宗經典撰寫種種懺悔行法,唐朝尤為盛行;後者為天臺智顗大師首創,智者大師參照以往五悔法門以及各種禮讚文、懺悔文,形成獨創一格的懺法,也成為後世天臺學者創制懺法的準則。


天臺懺法盛行於世,其中規模最大者,莫過於俗稱「水陸法會」的懺悔儀軌。今臺、港、大陸等華人地區盛行的「水陸法會」其儀軌主要根據宋朝大石志磐所撰、明朝雲棲祩宏所修的《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簡稱《水陸儀軌》)。志磐雖為天臺廣智尚賢和尚傳人,但於此懺法的創制,因前有所承,所以不專主天臺懺法,尚包納《梁皇懺》等舊有懺法。換言之,《水陸儀軌》綜合上述兩種懺法的儀軌、精神。透過《水陸儀軌》的研究可以瞭解佛教如何本土化以廣為流傳,以及義學佛教與民俗佛教如何整合、再創,而成為符合大眾需求的懺悔儀軌、普度法門。本論文凡分為六章: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敘述本論文的研究方法與範圍。第三節簡述與本論文相關的近代著作。


第二章:《水陸儀軌》的歷史變革與內容。第一節先釋題,然後就《水陸儀軌》歷史上眾說紛紜的「緣起」傳說作考據。第二節考述《水陸儀軌》的歷史變革,瞭解其「草創期」至「成熟期」至「流布期」的關鍵人物、歷史發展的概況;進一步探討其在今日應具何種樣貌,才能保有古風,又具新意。第三節就其內外壇之設施、意義進行分析。


第三章:《水陸儀軌》的顯教思想。本章重點在於發覺儀文所蘊含的內在精神。第一節先就志磐本家,瞭解天臺思想在《水陸儀軌》的鋪陳。第二節闡釋蓮池最後將此懺導入彌陀淨土的時代意義及其精神。第三節則論及禪、律兩家與《水陸儀軌》的歷史關連。


第四章:《水陸儀軌》的密教意涵。本章重點在於理清儀式的來源及其內涵。第一節探究中土密教與懺悔的關係。第二節追溯此懺所啟請諸佛菩薩神祇及啟請的用意。第三節根據此懺所使用之咒語、儀式、壇場設置等驗明其與密教的關連。第四節則對《水陸儀軌》密教儀軌之運用進行檢討。


第五章:《水陸儀軌》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涉。中國傳統思想以儒道為兩大家,因此第一節透過儀文、儀式明白《水陸儀軌》對儒家文化的吸收。第二節從宋代水陸會所引起佛道之爭,觀察道教文化在此懺的滲透。第三節綜上兩節分析掌握《水陸儀軌》是佛教漢化的產物,看佛教漢化的意義。


第六章:結論。第一節綜合前述幾章研究分析《水陸儀軌》特色。第二節探究《水陸儀軌》儀式的本質及其時代意義。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91/碩士/研究生:洪錦淳   指導教授:林文彬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一、 研究動機……………………………………………………………………2
二、 研究目的……………………………………………………………………3
三、 研究成果……………………………………………………………………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4
一、 研究範圍……………………………………………………………………4
二、 研究方法……………………………………………………………………5
第三節 近代研究成果述要…………………………………………………………..7
第二章 《水陸儀軌》的歷史變革與內容
第一節 緣起及釋題…………………………………………………………………11
一、 釋題………………………………………………………………………..11
二、 緣起的傳說………………………………………………………………..14
三、 緣起考異…………………………………………………………………..15
四、 小結………………………………………………………………………..21
第二節 歷史沿革……………………………………………………………………22
一、 草創期……………………………………………………………………..23
二、 發展期……………………………………………………………………..34
三、 流布期……………………………………………………………………..42
四、 小結………………………………………………………………………..44
第三節 《水陸儀軌》的內容設施…………………………………………………45
一、 組織大要…………………………………………………………………..46
二、 外壇設施及其意義………………………………………………………..48
三、 內壇設施及其意義………………………………………………………..56
第三章 《水陸儀軌》的顯教思想
第一節 天臺思想在《水陸儀軌》的演繹……………………………………………67
一、 界說………………………………………………………………………..67
二、 教理演述…………………………………………………………………..68
三、 臺家懺悔儀軌的特色……………………………………………………..83
四、 小結………………………………………………………………………..88
第二節 淨土思想在《水陸儀軌》的鋪陳
一、 淨土界說…………………………………………………………………..88
二、 淨土宗與《水陸儀軌》的歷史淵源………………………………………89
三、 淨土思想在《水陸儀軌》的彰顯…………………………………………97
四、 淨土法門與懺法的同質性………………………………………………104
第三節 《水陸儀軌》與禪、律兩家………………………………………………105
一、 禪宗與《水陸儀軌》………………………………………………………106
二、 戒律在《水陸儀軌》中的意義……………………………………………110
第四章 《水陸儀軌》的密教意涵
第一節 中土密教與懺悔法門
一、 密教釋義…………………………………………………………………121
二、 中土密教簡史……………………………………………………………122
三、 中土密教懺儀的建立……………………………………………………124
第二節 《水陸儀軌》中的密教神祇
一、 諸佛………………………………………………………………………129
二、 菩薩………………………………………………………………………133
三、 明王………………………………………………………………………134
四、 諸天………………………………………………………………………138
第三節 《水陸儀軌》中的密教儀式
一、 《水陸儀軌》的陀羅尼
二、 《水陸儀軌》密教儀式之運用

三、 《水陸儀軌》壇場密教化
第四節 《水陸儀軌》密儀運用之檢討……………………………………………155
第五章 《水陸儀軌》對儒道兩家的涵融………………………………………………158
第一節 《水陸儀軌》對儒家文化的吸收…………………………………………158
一、 孝道的發揚………………………………………………………………158
二、 祭祀的繼承..………………………………………………………….….161
三、 博施濟眾的深廣化………………………………………………………165
第二節 《水陸儀軌》對道教文化的融攝………………………………………..169
一、 《水陸儀軌》與佛道之爭……………………………………………….169
二、 《水陸儀軌》的道教神祇譜系…………………………………………172
三、 《水陸儀軌》的道教科儀……………………………………………….177
第三節 從《水陸儀軌》看佛教漢化的意義………………………………………186
第六章 結論……………………………………………………………………………..189
第一節 《水陸儀軌》的特色………………………………………………………189
一、 繼承天臺懺法……………………………………………………………189
二、 重視戒法…………………………………………………………………190
三、 以西方淨土為依歸………………………………………………………191
四、 集懺法之大成……………………………………………………………192
第二節 《水陸儀軌》的精神………………………………………………………193
徵引書目…………………………………………………………………………………...198
附件………………………………………………………………………………………...209
附圖………………………………………………………………………………………...213

徵引書目
壹:用書說明
《大》=《大正新修大藏經》﹝日﹞高楠順次郎(1866─1945)等編。(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35。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10)
T=CBETA電子佛典《大正新脩大藏經》光碟版第二版(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0)no.表示在T中經典的序號。(T13, no. 418)即《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三冊編號418號
《中華藏》=《中華大藏經》(台北:修訂中華大藏經會印行,1968)
《續》=《新修卍續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再版)
《水陸畫》=《寶寧寺明代水陸畫》山西省博物館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03)
《道藏》=《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7.10初版)
《十三經》:(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清.阮元用文選樓藏本校勘,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1955初版)
《二十五史》:(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1975-1981)
貳:書目
一、經論
後漢.月氏支婁迦讖《般舟三昧經》(T13, no. 418)
後漢.失譯人《佛說摩尼羅亶經》(T21, no. 1393)
東魏.曇鸞《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T40, no. 1819)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彌勒下生經》(T14, no. 453)
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T21, no. 1331)
東晉.竺曇無蘭譯《寂志果經》(T01, no.22)
東晉.竺難提譯《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T20, no. 1043)
東晉.郗超《奉法要》《弘明集》(T52, no.2102)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T02, no. 125)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T02, no. 125)
東晉.慧遠《無量壽經義疏》(T37, no. 1745)
晉.失譯人名《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T21, no. 1332)
劉宋.曇無蜜多譯《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T09, no. 277)
劉宋.曇摩蜜多譯《觀虛空藏菩薩經》(T13, no. 409)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T12, no. 365)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T20, no. 1161)
劉宋.陸修靜〈受持八戒齋文〉(《道藏》第37冊)
劉宋.陶弘景〈洞玄靈寶五感文〉(《道藏》第55冊)
劉宋.陶弘景《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道藏》第5冊)
蕭齊.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T24, no. 1462)
梁.大法師《慈悲道場懺法》(T45, no. 1909)
梁.失譯人《陀羅尼雜集》(T21, no. 1336)
梁.僧伽陀羅譯《孔雀王咒經》(T19, no. 984)
元魏.曇曜譯《大吉義神咒經》(T21, no. 1335)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T13, no. 397)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T12, no. 374)
北涼.曇無讖譯《金光明經》(T16, no. 663)
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T30, no. 1581)
北涼錄.失譯人名《大方廣十輪經》(T13, no. 410)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T24, no. 1485b)
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T26, no. 1521)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T25, no. 1509)
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T30, no. 1564)
姚秦.鳩摩羅什譯《孔雀王咒經》(T19, no. 988)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T12, no. 366)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T09, no. 262)
姚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T24, no. 1484)
隋.吉藏撰《法華義疏》(T34, no. 1721)
隋.智顗《方等三昧行法》(T46, no. 1940)
隋.智顗《法華三昧懺儀》(T46 no. 1941)
隋.智顗說,法慎記,灌頂再治《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T46, no. 1916)
隋.智顗說,灌頂記《妙法蓮華經玄義》(T33, no. 1716)
隋.智顗說,灌頂記《法華三昧懺儀》(T46, no. 1941)
隋.智顗說,灌頂記《金光明經文句》(T39, no. 1785)
隋.智顗說,灌頂記《菩薩戒義疏》(T40, no. 1811)
隋.智顗說,灌頂記《摩訶止觀》(T46, no. 1911)
隋.智顗說,灌頂記《觀音玄義》(T34, no. 1726)
隋.智顗說《阿彌陀經義記》(T37, no. 1755)
隋.智顗說《淨土十疑論》(T47, no. 1961)
隋.智顗說《觀無量壽佛經疏》(T37, no. 1750)
隋.灌頂《天臺八教大意》(T46, no. 1930)
隋.灌頂《國清百錄》(T46, no. 1934)
隋.灌頂撰,唐.湛然再治《大般涅槃經疏》(T38, no. 1767)
唐.一行記《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T39, no. 1796)
唐.不可思議撰《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T39, no. 1797)
唐.不空《焰羅王供行法次第》(T21, no.1290)
唐.不空譯《大日經持誦次第儀軌》(T18, no. 860)
唐.不空譯《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T20, no. 1177,)
唐.不空譯《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T21, no. 1313)
唐.不空譯《佛說摩利支天經》(T21, no. 1255)
唐.不空譯《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T19, no. 963)
唐.不空譯《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T32, no. 1665)
唐.不空譯《金剛頂經金剛界大道場毘盧遮那如來自受用身內證智眷屬法身異名佛最上乘祕密三摩地禮懺文》(T18, no. 878)
唐.不空譯《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T20, no1171)
唐.不空譯《聖閻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驗念誦法》(T21, no. 1214)
唐.不空譯《蕤呬耶經》(T18, no.897)
唐.不空譯《總釋陀羅尼義讚》(T18, no. 902)
唐.司馬承禎《天隱子》(《道藏》第36冊)
唐.玄奘《菩薩戒羯磨文》(T24, no. 1499)
唐.玄奘譯《佛地經論》(T26, no. 1530)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T30, no. 1579)
唐.地婆訶羅譯《佛頂最勝陀羅尼經》(T19, no. 969)
唐.杜預注《十三經注疏.左傳》(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清.阮元用文選樓藏本校勘,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
唐.杜預注《十三經注疏.周禮》
唐.杜預注《十三經注疏.禮記》
唐.宗密《圓覺經修證儀》《續》128)
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T40, no. 1813)
唐.金剛智譯《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T18, no. 866)
唐.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T18, no. 901)
唐.阿質達霰譯《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T21, no. 1227)
唐.阿謨伽撰《焰羅王供行法次第》(T21, no. 1290)
唐.般若譯《諸佛境界攝真實經》(T18, no. 868)
唐.湛然《止觀義例》(T46, no. 1913)
唐.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T46, no. 1912)
唐.湛然《法華三昧懺儀》(T46, no. 1941)
唐.湛然《金剛錍》(T46, no. 1932)
唐.善無謂《尊勝佛頂脩瑜伽法軌儀》(T19, no. 973)
唐.善導《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T47, no. 1979)
唐.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T37, no. 1753)
唐.善導集《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T47, no. 1959)
唐.菩提仙、淨智金剛譯《大聖妙吉祥菩薩祕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 (T20, no. 1184)
唐.菩提流志譯《一字佛頂輪王經》(T19, no. 951)
唐.菩提流志譯《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T20, no. 1092)
唐.菩提流志譯《五佛頂三昧陀羅尼經》(T19, no. 952)
唐.菩提流志譯《六字神咒經》(T20, no. 1180)
唐.菩提流志譯《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T19, no. 1006)
唐.義淨譯《佛說大孔雀咒王經》(T19, no. 985)
唐.義淨譯《佛說無常經》(T17, no. 801)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T10, no. 293)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T13, no.412)
唐.實叉難陀譯《佛說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T21, no. 1314)
唐.輸迦婆羅譯《蘇悉地羯羅經》(T18, no. 893)
唐.輸婆迦羅譯《地藏菩薩儀軌》(T20, no. 1158)
失譯人名《大佛頂廣聚陀羅尼經》(T19, no. 946)
失譯人名《佛說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經》(T21, no. 1230)
五代.諦觀《天臺四教儀》(T46, no. 1931)
宋.元照《觀無量壽佛經義疏》(T37, no. 1754)
宋.天息災譯《佛說大摩里支菩薩經》(T21, no. 1257)
宋.守詮等編《應菴曇華禪師語錄》(《續》120)
宋.志磐撰,明.蓮池重訂《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續》129冊)
宋.法賢譯《佛說妙吉祥最勝根本大教經》(T21, no. 1217)
宋.知禮《金光明最勝懺儀》(T46, no. 1946)
宋.知禮《金光明經文句記》(T39, no. 1786)
宋.知禮《觀音玄義記》(T34, no. 1727)
宋.慈賢譯《妙吉祥平等祕密最上觀門大教王經》(T20, no. 1192)
宋.遵式《金光明懺法補助儀》(T46, no. 1945)
宋.遵式《熾盛光道場念誦儀》(T46, no. 1951)
宋.呂元素《道門定制》(《道藏》第53冊)
宋.寧全真《上清靈寶大法》(《道藏》第52冊)
元.沙囉巴譯《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T19, no. 925)
明.中端正參等編《楚石梵琦禪師語錄》(《續》124)
明.正除等編《愚庵智及禪師語錄》(《續》124)
明.祩宏《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續》129)
明.祩宏《瑜伽集要施食儀軌》(《續》104)
明.祩宏《彌陀疏鈔》(《續》33)
明.智旭《寶王三昧念佛直指》(T47, no. 1974)
明.智旭《靈峰宗論》,台中:青蓮出版社,1994.04.08
明.傳燈《彌陀圓中鈔》,高雄:和裕出版社,1996.05初版
清.工布查布譯《造像量度經》(《續》87)
清.工布查布譯《造像量度經解》 (T21, no. 1419)
清.弘贊集《供諸天科儀》(《續》129)
清.咫觀《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續》129)
清.儀潤《水陸儀軌會本》,台北:宏願出版社,1995.05出版
《女青鬼律》(《道藏》第30冊)
《太平經》(《道藏》第41冊)
《道法會元》(《道藏》第48冊)
《道教義樞》(《道藏》第41冊)
《雲笈七籤》(《道藏》第37冊)
王月清《中國佛教倫理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06一版
知性《地藏經演孝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01
持松《密教通關》,台北:武陵出版社,1988.08
勞政武《佛教戒律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09
會性《大藏會閱》,台北:天華出版社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
聖嚴《戒律學綱要》,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12,11版
聖嚴《菩薩戒指要》,台北:東初出版社,1996.02
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11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08
二、史傳
西漢.司馬遷《史記》,(楊家駱主編,台北:鼎文書局,1975-1981)
東漢.班固《漢書》
晉.陳壽《三國志》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
梁.沈約《宋書》
梁.蕭子顯《南齊書》
隋.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 (T50, no. 2050)
唐.李延壽《南史》
唐.房玄齡《晉書》
唐.姚思廉《梁書》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T55, no. 2154)
唐.圓照《貞元新定釋教目錄》(T55, no. 2157)
唐.道世《法苑珠林》(T53, no. 2122)
唐.道宣《續高僧傳》(T50, no.2060)
唐.靖邁《古今譯經圖紀》(T55, no. 2151)
錢唐.智圓《維摩經略疏垂裕記》(T38, no. 1779)
宋.元照《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T40, no. 1805)
宋.宋祈、歐陽修等著《新唐書》
宋.志磐《佛祖統紀》(T49, no. 2035)
宋.宗鑑《釋門正統》(《續》130)
宋.延壽《宗鏡錄》(T48, no. 2016)
宋.道誠《釋氏要覽》(T54, no. 2127)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
宋.贊寧《大宋僧史略》(T54, no. 2126)
宋.贊寧《宋高僧傳》(T50, no. 2061)
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T49, no. 2036)
元.脫脫等撰《宋史》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T47, no. 1973)
元.覺岸《釋氏稽古略》(T49, no. 2037)
明.幻輪《釋鑑稽古略續集》(T49, no. 2038)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07一版五刷
呂建福《中國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08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5.02
金維諾、羅世平《中國宗教美術史》,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1995.06
陳揚炯《中國淨土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01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09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04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台北:國家出版社,2001.04出版
褚伯思《中國佛學史論》,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01
潘桂明、吳忠偉《天臺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12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台北:漢聲出版社,1972.12臺景印一版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05
嚴耀中《漢傳密教》,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11
﹝日﹞大村西崖《密教發達志》,台北:武陵出版社,1993.11,初版
﹝日﹞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社,1984.05
﹝日﹞望月信亨《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慧日講堂,1974
﹝日﹞鎌田茂雄,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09
﹝日﹞鎌田茂雄,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94.01初版
三、文集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T55, no. 2145)
梁.僧祐《弘明集》(T52, no. 2102)
隋(?).信行《翻梵語》(T54, no. 2130)
唐.法藏《華嚴經問答》(T45, no. 1873)
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T52, no.2104)
唐.道宣《廣弘明集》(T52, no. 2103)
唐.道鏡.善道共集《念佛鏡》(T47, no. 1966)
唐.善導集《往生禮讚偈》(T47, no. 1979)
《全唐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12
《列子》,(《諸子集成》,《唐四部備要》),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54
宋.希麟集《續一切經音義》(T54, no. 2129)
宋.宗曉《施食通覽》(《續》101)
宋.宗曉《樂邦文類》(T47, no. 1969)
宋.遵式《金園集》(《續》101)
宋.蘇軾〈水陸法像贊並序〉(《續》101)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商務書局1968,採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袁弘道《西方合論》(T47, no. 1976)
明.祩宏《竹窗隨筆》(《中華藏》第二輯129)
明.祩宏《自知錄》(《中華藏》第二輯128)
明.祩宏《雲棲共住規約》(《中華藏》第二輯129)
明.祩宏《緇門崇行錄》(《中華藏》第二輯128)
明.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10,一版三刷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清.黃休復《益州名畫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一版
清.儀潤《百丈清規證義記》(《續》111)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神仙畫集》,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04,一版二刷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06
冉雲華〈中國佛教對孝道的受容及後果〉,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出版社,1990.10)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06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0,一版二刷
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09,初版
周叔迦《法苑談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06
孫尚揚《宗教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01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10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07一版
張運華《中國傳統佛教儀軌》,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澤洪《道教齋醮符咒儀式》,成都:巴蜀書社,1999.04一版一刷
虛雲述,李纘錚記,岑學呂主編《虛雲和尚法彙》台北:佛教出版社,1974.09
業露華《中國佛教倫理思想》,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06
楊文惠《等不等觀雜錄》,台北:河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3.12台景印一版
聖凱《中國漢傳佛教禮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08一版
劉仲宇《道教法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01一版
慧廣《懺悔的理論與方法》,高雄:解脫道出版社,1996.06四版
蕭登福《道教與佛教》,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10
藍吉富〈諷誦在大乘佛教中的意義〉,收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釋恆清主編,台北:東大出版社,1995.04
﹝日﹞牧田諦亮,方廣錩譯〈水陸法會小考〉《佛教與歷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01
﹝法﹞孟德斯鳩,嚴復譯《孟德斯鳩法意》,台北:台灣商務書局,1977
﹝意﹞馬里奧.布薩格里著〈中亞繪畫〉許建英、何漢民譯,收在《中亞佛教藝術》,烏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2.07
依.凡.亞布洛柯夫著,王孝雲、王學富譯《宗教社會學》台北:水牛出版社,1992
四、期刊論文
永祿〈略說經懺〉,《法音》,1997,12期,p32—33
吳海勇、李振榮〈略論佛教懺悔在中土的傳播與影響〉,《法音》,1998,12期,p34—35
吳藝苑《《慈悲水懺》與中國佛教懺悔思想》,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06
李四龍〈民俗佛教的形成與特色〉,《北京大學學報》,1996,第4期,p55—60
卿希泰〈道教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現代價值〉收在《道教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02,p241—256
徐自強〈《梁皇懺》初探〉,《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1998,p176—206
陳榮富〈論「江東佛教風格」的形成〉,《浙江學刊》,1997,第5期(總第106期),p91—94
傅偉勳〈大小兼受戒、單受菩薩戒與無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觀的評較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1993.07,p73—101
劉昌佳〈從《聊齋》看民間的佛教信仰〉,《中國文化月刊》,259期,2001.10,p70—88
歐陽鎮〈試述梁武帝力促佛教僧制的中國化〉,《江西社會科學》,1996,11期,p63—65
蕭麗芬(即釋大睿)《天臺懺法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06莊明興《中國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06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