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
Bibliography |
一、佛教經典 |
〈毘婆尸佛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
〈長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
〈中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
〈增一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 |
〈雜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 |
〈過去現在因果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冊。 |
〈佛本行集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冊。 |
〈佛所行讚〉,《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冊。 |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9冊。 |
〈佛說月燈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5冊。 |
〈正法念處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7冊。 |
〈摩訶僧祇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2冊。 |
〈四分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2冊。 |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2冊。 |
〈大智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 |
〈無量壽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7冊。 |
〈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9冊。 |
〈大乘百法明門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 |
〈成唯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 |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0冊。 |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 |
〈人天眼目〉,《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
〈敕修百丈清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
〈景德傳燈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1冊。 |
〈釋氏要覽〉,《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4冊。 |
〈八識規矩略說〉,《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55冊。 |
〈祖庭事苑〉,《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64冊。 |
〈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69冊。 |
〈歷朝釋氏資鑑〉,《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73冊。 |
〈天聖廣燈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78冊。 |
〈教外別傳〉,《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84冊。 |
〈八十八祖傳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86冊。 |
二、中文圖書 |
王士峰、莊耀輝、鈕則誠編(2001),《生命教育與管理:生命關懷與生活倫理的 |
整合》,台北:水星文化。 |
王邦雄(1999),《21世紀的儒道:儒道兩家思想的現代出路》,台北:立緒文化。 |
王景琳(1992),《中國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出版社。 |
王順民(2001),《當代臺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 |
洪葉文化。 |
印順編(1980),《太虛大師全書》,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印行。 |
冉雲華(1995),《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 |
弘一(1995),《戒律學要略》,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 |
如常(2003),《雲水三千:星雲大師弘法50年紀念影像專輯》,高雄:佛光山文 |
教基金會。 |
江燦騰(1996),《台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 |
江燦騰(1997),《台灣當代佛教》,台北:南天。 |
李明芳(1989),〈大乘佛教倫理思想研究〉,《中國佛學研究論文大系》第8冊, |
高雄:佛光出版社。 |
李富華(1998),《中國古代僧人生活》,台北:台灣商務。 |
李龍元(1998),《中國佛教規儀》,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 |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1987),《佛光山開山20週年紀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 |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1997),《佛光山開山30週年紀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 |
林思伶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出版公司。 |
林清玄(2001),《浩瀚星雲》,台北:圓神出版社。 |
依昱(1993),《談心說識》,高雄:佛光出版社。 |
星雲(1987),《星雲禪話》,高雄:佛光出版社。 |
星雲(1991),《星雲大師講演集》,高雄:佛光出版社。 |
星雲(1994),《心甘情願》,高雄:佛光出版社。 |
星雲(1994),《星雲日記》,高雄:佛光出版社。 |
星雲(1998),〈釋迦牟尼佛傳〉,《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第107冊, |
台北:佛光文化。 |
星雲(1999),《往世百語》,台北: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
星雲(2000),《六祖壇經講話》,台北:香海文化。 |
星雲(2004),《迷悟之間典藏版套書》。台北:香海文化。 |
星雲編(1994),《佛教叢書》,高雄:佛光出版社。 |
星雲編(1999),《佛光教科書》,台北:佛光出版社。 |
南懷瑾(1991),《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台北:老古文化。 |
張曼濤編(1978),《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
郭良鋆(1990),〈巴利語〉,《經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符芝瑛(1995),《傳燈:星雲大師傳》,台北:天下文化。 |
傅偉勳(1994),《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台北:東大圖書。 |
傅偉勳編(1990),《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出版。 |
勞政武(1999),《佛律與國法:戒律學原理》,台北:老古文化。 |
滿義(2005),《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台北:天下遠見。 |
楊曾文(1991),《佛教的起源》,高雄:佛光出版社。 |
楊惠男(1993),《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 |
聖嚴(1997),〈戒律學綱要〉,《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第85冊,台北: |
佛光文化。 |
褚柏思(1999),《中國佛學史論》,台北:佛光文化。 |
趙敦華(2001),《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謝重光(1997),〈敕修百丈清規〉,《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第109冊, |
台北:佛光文化。 |
闞正宗(1999),《台灣佛教一百年》,台北:東大圖書。 |
續明(1993),《戒學述要》,高雄:慈源禪寺。 |
|
三、翻譯圖書 |
Bergson, Henri(1911),《創造進化論》(Evolution of Creation),(王麗珍、余習譯), |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
Conze, Edward(佛曆2530),〈佛教的本質及其發展〉(Buddhism: Its essence and |
development)(胡國堅譯),《世界佛教名著譯叢》第2冊,台北:華宇出版社。 |
Karnos, David ed.(1993),《愛戀智慧》(Falling in Love with Wisdom: American |
philosophers talk about their calling)(王尚文、古秀鈴、李志成、蔡佩青、蔡 政宏譯),台北:立緒文化。 |
Rahula, Walpola(1999),《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顧法嚴譯),台 |
北:慧炬出版社。 |
Welch, Holmes(佛曆2532),〈近代中國佛教制度〉下(not available),《世界佛教 |
名著譯叢》第83冊(包可華、阿含譯),台北:華宇出版社。 |
中村元(1995),《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釋見憨、陳信憲譯),嘉義: |
香光書鄉。 |
水野弘元(2000),〈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中華佛學研究所 |
論叢》第23冊(釋惠敏譯),台北:法鼓文化。 |
水野弘元、中村元等人(1998),《印度的佛教》,(許洋主譯),台北:法爾出版社。 |
池田大作(1996),《我的釋尊觀》(潘桂明譯),香港:三聯書店。 |
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井丿口泰淳、 木啟祥(1998),《印度佛教史概說》,(釋 |
達合譯),台北:佛光文化。 |
道端良秀(1986),《中國佛教與社會福利事業》,(關世謙譯),高雄:佛光出版社。 |
四、中文期刊論文 |
丁鋼(1989),〈禪林與書院的組織形式〉,《內明》205:12-17。 |
方立天(1995),〈中國佛教倫理及其哲學基礎〉,《哲學與文化》22(12):1136-1147。 |
王月清(1999),〈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法戒」和《百丈清規》為中心〉, |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4:131-146。 |
王順民(1995),〈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8:315-342。 |
王順民(1998),〈「人間佛教」的遠見與願景─佛教與社會福利的對話〉,《中華佛 |
學學報》11:227-253。 |
平川彰(1996),〈從戒律所見的佛教真理觀〉,《法光學壇》創刊號:42-63。 |
朱紀忠(1995),〈一行禪師談戒律和緣起的時代意義〉,《中國佛教》39(3):20-25。 |
吳麗玉(1991),〈傳統叢林教育的衰微與現代佛學教育的革新〉,《菩提樹雜誌》 |
469:14-17。 |
李志夫(1996),〈從佛教之倫理精神對中國當代社會之反省〉,《中華佛學學報》9: |
291-306。 |
坪井俊映(1992),〈出家戒律面面觀之四:戒律與社會倫理─不殺生的現代意 |
義〉,《中國佛教月刊》36(3):18-21。 |
拉渣瓦拉牟尼(1986),〈僧伽─理想的世界社會〉,《香港佛教》311:6-10。 |
東初(1974),〈林制度與禪宗教育〉,《佛光學報》1:1-27。 |
星雲(2001),〈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普門學報》1:3~56。 |
張培新(2000),〈佛教與社會福利慈善事業─以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為 |
例〉,《社區發展季刊》29:301-320。 |
曹仕邦(1993),〈從歷史與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華消沈的原因〉,《中華佛學學 |
報》5:55-56。 |
淨心(1992),〈出家戒律面面觀之四:戒律生活與日常生活〉,《中國佛教月刊》 |
36(3):12-14。 |
許勝雄(1998),〈中國佛教在臺灣之發展史〉,《中華佛學研究》2:289-298。 |
郭豫珍(1996),〈宗教、神的戒律與世間法(下)〉,司法周刊767:第二版。 |
郭豫珍(1996),〈宗教、神的戒律與世間法(上)〉,司法周刊766:第三版。 |
陶迺韓(2001),〈大乘菩薩精神在明末清初的落實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 |
5:377-410。 |
傅偉勳(1993)〈大小兼受戒、單受菩薩戒與無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的平較考 |
察〉,《中華佛學學報》6:73-99。 |
黃慧英(1996),〈普遍道德戒律與德育─對一個後現代觀點的分析〉,《鵝湖學誌》 |
18:167-186。 |
業露華(1999),〈佛教倫理的現代價值〉,《宗教哲學》5(1):151-157。 |
楊惠南(1993),〈台灣佛教現代化的省思〉,《當代》84:28-35。 |
翟本瑞(1996),〈人間佛教與現代化:韋伯論旨的重估〉,《逢甲學報》30:63-75。 |
慧開(2001),〈佛教教學對現代教育的啟悟之探索〉,《普門學報》3:196-227。 |
鄧克銘(1985),〈百丈清規之僧團規範意義的探討〉,《獅子吼》7(24):16-21。 |
樸庵(1979),〈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暢流》60(1):17-21。 |
賴永海(1999),〈人間佛教與佛教現代化〉,《普門學報》5:59-72。 |
藍吉富(1999),〈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12: |
237-248。 |
釋聖嚴(1993),〈從「三聚淨戒」論菩薩的時空適應〉,《中華佛學學報》6:1-30。 |
|
五、碩士論文 |
丁仁淑(1991),《百丈懷海禪師之禪法與禪林清規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
所碩士論文。 |
林琦瑄(2000),《論《維摩詰經》之入世精神─以現代「人間佛教思想」為說明》, |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翁銘宏(2000),《佛光山派下國內分級據點蠡測─以中部教區為例》,私立東海大 |
學建築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陳怡舜(2000),《僧團的修行世界─修持的處境及其可能性》,國立東華大學族群 |
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
賈瑀金玄(1998),《臨濟禪法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廖淑珍(2002),《當代臺灣佛教的佛陀觀及其宗教實踐》,玄娤人文社會學院宗教 |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潘昱絢(1992),《中國叢林制度之研究:以《敕修百丈清規》為依據》,高雄師範 |
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
蔡琪惠(1991),《百丈懷海禪師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蕭玫(1996),《臨濟義玄禪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
釋依仁(1985),《僧團制度之研究─印度、中國及現行台灣三階段之比較》,文化 |
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
|
六、研討會宣讀論文 |
林仁昱(1999),《當代「青年佛教觀」的理論與實踐─以星雲大師為探究的中心》, |
發表於「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1月25-26日,台灣台北。 |
釋永本(1998),《全方位的僧伽教育》,發表於「一九九七年「佛光學」學術會議」 |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辦,5月12-13日,台灣佛光山。 |
|
七、手稿 |
星雲大師[年代不詳],《如何做一個出家人》,未出版手稿。 |
郭冠庭[年代不詳],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管理思想,未出版手稿。 |
|
八、英文圖書 |
Agar, M. H.(1986),《Speaking of ethnography》, CA:Sage. |
Cooley, Charles H.(1918),《Social Process》,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
Cooley, Charles H.(1922),《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Charles |
Scribner’s Sons. |
Coser, Lewis A.(1977),《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Ideas in Historical and |
Social Context》,(2nd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Elwell, Frank W. (1999),《Industrializing America: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
Society through Classical Sociological Analysis》,Connecticut:Praeger. |
Frankl, Victor E.(1984),《Man’s Search for Meaning》, NewYork:Washington Sqaure Press. |
Hughes, John A., Martin, Peter J. and Sharrock, W.W.(1995),《Understanding |
Classical Sociolog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
Kozier, Barbara, Erb, Glenora, Blais, Kathleen and Wilkinson, Judith M.(1993), |
《Fundamentals of Nursing:Concepts, Process and Practice》, California: |
Addison-Wesley. |
Maslow, Araham(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 New York: Harper & |
Row. |
Morrison, Ken(1995),《Marx, Durkheim, Weber:Formation of Modern Social |
Thought.》,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
Runciman, W.G., ed.(1996),《Max Weber: Selections in translation》, (E.Mathews |
tra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pradley, James.P. (1979),《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and Winston. |
Spradley, James P.(1980),《Participant observation》, Florida: Harcourt Brace |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
Weber, M(1968),《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sionism and Taoism》, (H.H.Gerth |
tra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
Weber, M(1946),《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World Religions:Essay in Sociology》, (H.H. Gerth and C.W. Mills tra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九、工具書 |
慈怡編(1989),《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