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7 17:28:08
學習次第 : 進階

在於探討出家法師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如何轉化並由此取得何等之生命意義。以文獻資料、參與觀察以及田野訪談為主要研究方法,本文探討當佛教出世思想融入於佛光山僧團所從事的弘法事業時,處於教團核心的出家法師們如何實踐生命。

本研究分為兩個主要的部份進行。第二章是以文獻考察探索臨濟禪宗傳承之佛光僧團的思想源流,由佛陀本人的生命及佛教最初的教團生活來探索初期佛教僧團的精神,由中國禪宗生命的實踐以及叢林的制度來探討中國僧團的內容,並歸納出世修行的理念基礎。

第二個部份則先由相關文獻和參與觀察考察佛光僧團的精神及制度。主要目的在於對照佛光山的宗風、佛光人的工作信條、行事規範、門規、理念及精神與第二章所提到的基本教義、僧團規範及叢林清規之關係。我們看到了佛教的基本教義為佛光僧團之重要基礎。此外,佛光僧團制度具有提升僧人生命品質的功能,我們發現,生命品質是一種心靈的品質,透過工作信條及宗風門規的落實與實踐,不但淨化三業,養成無我觀,以成就團體為使命。

田野的下一個部分則是以研究者的參與觀察及21位僧臘介於15~40年間的佛光山僧團成員之出家經驗中來分析佛陀的精神、僧團的理念如何影響僧團成員生命之養成與實踐。 我們發現佛光山僧伽人才的養成是歷經千錘百鍊的艱辛過程,更是多元化的終身教育過程。 經由在大眾中的制律生活、忙碌工作,報導人對人生真理產生深刻的體會,並以此來培養生命的韌性。 此外,由報導人回應的分析中,我們發現,菩提是加入佛教組織的動機,也是貫穿於出家人生命中,突破難關、了解真理的最大動力。

於結論,我們歸納出世的生命意義在於弘揚佛法,挫折的轉化為提昇生命品質的動力,而生命的價值則在於跟隨人間佛教的思想、僧團簡樸的原始精神、宗門以眾為我的弘法規劃、以付出為富有。因此,出世與入世生命的實踐是在出世與入世的差異中,揣摩中道的融合,得到提起放下的自在,在與社會密切接觸的同時,以正面的心念看待所有的事件,以快速的自覺,修正自己的錯誤,便能在三學與三慧的修行總綱下生活、實踐,進而體證佛陀的生命真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94/碩士/研究生:鄒秉芳  指導教授:翁玲玲博士

僧團生命實踐之理論基礎

佛陀對生命的看法

十二因緣是生、老、病、死的真相

生命的養成:以因緣法看待成長的課題

以戒律解決倫理的問題

以出世道解決生活的問題

佛教對生命的定義

物質的生命

人類的心智:八識

業力是形成生命的因素

中國禪宗的精神與內涵

中國禪宗的核心思想

臨濟禪風與禪宗公案的啟發

叢林的農禪制度

入世的服務

出世修行的理念基礎

佛光僧團的精神及制度

星雲大師與宗教理念之實踐

人生的八個時期

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

佛光僧團處事原則

宗風..工作信條..行事規範及門規..佛光人的理念 ..

佛光山的僧團制度..

宗門體制、行政組織.人事制度.經濟制度

 佛光山僧團的理想社會

 佛光僧團之生命實踐

僧眾的基礎教育

生活教育 .課程規劃 .思想教育

在家與出家

出家動機.社會與佛門的差異.出世與入世的融合

以弘揚佛法為終生事業

戒和同尊的生活.大眾成就的佛道 .出家的考驗

佛光僧眾的生命觀

佛光僧團生命的實踐

結論

佛陀時代六和敬僧團的理念、中國禪宗叢林的清規

佛陀所講說之戒、定、慧三學、中國禪宗的精神與內涵

符合佛光精神的僧人生活

出世與入世的生命實踐

 

 

參考書目
Bibliography
一、佛教經典
〈毘婆尸佛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長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中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增一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
〈雜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
〈過去現在因果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冊。
〈佛本行集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冊。
〈佛所行讚〉,《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9冊。
〈佛說月燈三昧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5冊。
〈正法念處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7冊。
〈摩訶僧祇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2冊。
〈四分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2冊。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2冊。
〈大智度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
〈無量壽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7冊。
〈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9冊。
〈大乘百法明門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
〈成唯識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0冊。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
〈人天眼目〉,《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敕修百丈清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8冊。
〈景德傳燈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1冊。
〈釋氏要覽〉,《大正新脩大藏經》第54冊。
〈八識規矩略說〉,《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55冊。
〈祖庭事苑〉,《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64冊。
〈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69冊。
〈歷朝釋氏資鑑〉,《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73冊。
〈天聖廣燈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78冊。
〈教外別傳〉,《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84冊。
〈八十八祖傳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86冊。
二、中文圖書
王士峰、莊耀輝、鈕則誠編(2001),《生命教育與管理:生命關懷與生活倫理的
整合》,台北:水星文化。
王邦雄(1999),《21世紀的儒道:儒道兩家思想的現代出路》,台北:立緒文化。
王景琳(1992),《中國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出版社。
王順民(2001),《當代臺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
洪葉文化。
印順編(1980),《太虛大師全書》,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印行。
冉雲華(1995),《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
弘一(1995),《戒律學要略》,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
如常(2003),《雲水三千:星雲大師弘法50年紀念影像專輯》,高雄:佛光山文
教基金會。
江燦騰(1996),《台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
江燦騰(1997),《台灣當代佛教》,台北:南天。
李明芳(1989),〈大乘佛教倫理思想研究〉,《中國佛學研究論文大系》第8冊,
高雄:佛光出版社。
李富華(1998),《中國古代僧人生活》,台北:台灣商務。
李龍元(1998),《中國佛教規儀》,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1987),《佛光山開山20週年紀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1997),《佛光山開山30週年紀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
林思伶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出版公司。
林清玄(2001),《浩瀚星雲》,台北:圓神出版社。
依昱(1993),《談心說識》,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雲(1987),《星雲禪話》,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雲(1991),《星雲大師講演集》,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雲(1994),《心甘情願》,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雲(1994),《星雲日記》,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雲(1998),〈釋迦牟尼佛傳〉,《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第107冊,
台北:佛光文化。
星雲(1999),《往世百語》,台北: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星雲(2000),《六祖壇經講話》,台北:香海文化。
星雲(2004),《迷悟之間典藏版套書》。台北:香海文化。
星雲編(1994),《佛教叢書》,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雲編(1999),《佛光教科書》,台北:佛光出版社。
南懷瑾(1991),《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台北:老古文化。
張曼濤編(1978),《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郭良鋆(1990),〈巴利語〉,《經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符芝瑛(1995),《傳燈:星雲大師傳》,台北:天下文化。
傅偉勳(1994),《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台北:東大圖書。
傅偉勳編(1990),《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出版。
勞政武(1999),《佛律與國法:戒律學原理》,台北:老古文化。
滿義(2005),《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台北:天下遠見。
楊曾文(1991),《佛教的起源》,高雄:佛光出版社。
楊惠男(1993),《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
聖嚴(1997),〈戒律學綱要〉,《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第85冊,台北:
佛光文化。
褚柏思(1999),《中國佛學史論》,台北:佛光文化。
趙敦華(2001),《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謝重光(1997),〈敕修百丈清規〉,《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第109冊,
台北:佛光文化。
闞正宗(1999),《台灣佛教一百年》,台北:東大圖書。
續明(1993),《戒學述要》,高雄:慈源禪寺。
 
三、翻譯圖書
Bergson, Henri(1911),《創造進化論》(Evolution of Creation),(王麗珍、余習譯),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Conze, Edward(佛曆2530),〈佛教的本質及其發展〉(Buddhism: Its essence and
development)(胡國堅譯),《世界佛教名著譯叢》第2冊,台北:華宇出版社。
Karnos, David ed.(1993),《愛戀智慧》(Falling in Love with Wisdom: American
philosophers talk about their calling)(王尚文、古秀鈴、李志成、蔡佩青、蔡 政宏譯),台北:立緒文化。
Rahula, Walpola(1999),《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顧法嚴譯),台
北:慧炬出版社。
Welch, Holmes(佛曆2532),〈近代中國佛教制度〉下(not available),《世界佛教
名著譯叢》第83冊(包可華、阿含譯),台北:華宇出版社。
中村元(1995),《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釋見憨、陳信憲譯),嘉義:
香光書鄉。
水野弘元(2000),〈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中華佛學研究所
論叢》第23冊(釋惠敏譯),台北:法鼓文化。
水野弘元、中村元等人(1998),《印度的佛教》,(許洋主譯),台北:法爾出版社。
池田大作(1996),《我的釋尊觀》(潘桂明譯),香港:三聯書店。
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井丿口泰淳、 木啟祥(1998),《印度佛教史概說》,(釋
達合譯),台北:佛光文化。
道端良秀(1986),《中國佛教與社會福利事業》,(關世謙譯),高雄:佛光出版社。
四、中文期刊論文
丁鋼(1989),〈禪林與書院的組織形式〉,《內明》205:12-17。
方立天(1995),〈中國佛教倫理及其哲學基礎〉,《哲學與文化》22(12):1136-1147。
王月清(1999),〈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法戒」和《百丈清規》為中心〉,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4:131-146。
王順民(1995),〈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8:315-342。
王順民(1998),〈「人間佛教」的遠見與願景─佛教與社會福利的對話〉,《中華佛
學學報》11:227-253。
平川彰(1996),〈從戒律所見的佛教真理觀〉,《法光學壇》創刊號:42-63。
朱紀忠(1995),〈一行禪師談戒律和緣起的時代意義〉,《中國佛教》39(3):20-25。
吳麗玉(1991),〈傳統叢林教育的衰微與現代佛學教育的革新〉,《菩提樹雜誌》
469:14-17。
李志夫(1996),〈從佛教之倫理精神對中國當代社會之反省〉,《中華佛學學報》9:
291-306。
坪井俊映(1992),〈出家戒律面面觀之四:戒律與社會倫理─不殺生的現代意
義〉,《中國佛教月刊》36(3):18-21。
拉渣瓦拉牟尼(1986),〈僧伽─理想的世界社會〉,《香港佛教》311:6-10。
東初(1974),〈林制度與禪宗教育〉,《佛光學報》1:1-27。
星雲(2001),〈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普門學報》1:3~56。
張培新(2000),〈佛教與社會福利慈善事業─以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為
例〉,《社區發展季刊》29:301-320。
曹仕邦(1993),〈從歷史與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華消沈的原因〉,《中華佛學學
報》5:55-56。
淨心(1992),〈出家戒律面面觀之四:戒律生活與日常生活〉,《中國佛教月刊》
36(3):12-14。
許勝雄(1998),〈中國佛教在臺灣之發展史〉,《中華佛學研究》2:289-298。
郭豫珍(1996),〈宗教、神的戒律與世間法(下)〉,司法周刊767:第二版。
郭豫珍(1996),〈宗教、神的戒律與世間法(上)〉,司法周刊766:第三版。
陶迺韓(2001),〈大乘菩薩精神在明末清初的落實與發展〉,《中華佛學研究》
5:377-410。
傅偉勳(1993)〈大小兼受戒、單受菩薩戒與無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的平較考
察〉,《中華佛學學報》6:73-99。
黃慧英(1996),〈普遍道德戒律與德育─對一個後現代觀點的分析〉,《鵝湖學誌》
18:167-186。
業露華(1999),〈佛教倫理的現代價值〉,《宗教哲學》5(1):151-157。
楊惠南(1993),〈台灣佛教現代化的省思〉,《當代》84:28-35。
翟本瑞(1996),〈人間佛教與現代化:韋伯論旨的重估〉,《逢甲學報》30:63-75。
慧開(2001),〈佛教教學對現代教育的啟悟之探索〉,《普門學報》3:196-227。
鄧克銘(1985),〈百丈清規之僧團規範意義的探討〉,《獅子吼》7(24):16-21。
樸庵(1979),〈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暢流》60(1):17-21。
賴永海(1999),〈人間佛教與佛教現代化〉,《普門學報》5:59-72。
藍吉富(1999),〈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12:
237-248。
釋聖嚴(1993),〈從「三聚淨戒」論菩薩的時空適應〉,《中華佛學學報》6:1-30。
 
五、碩士論文
丁仁淑(1991),《百丈懷海禪師之禪法與禪林清規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林琦瑄(2000),《論《維摩詰經》之入世精神─以現代「人間佛教思想」為說明》,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銘宏(2000),《佛光山派下國內分級據點蠡測─以中部教區為例》,私立東海大
學建築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怡舜(2000),《僧團的修行世界─修持的處境及其可能性》,國立東華大學族群
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瑀金玄(1998),《臨濟禪法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淑珍(2002),《當代臺灣佛教的佛陀觀及其宗教實踐》,玄娤人文社會學院宗教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昱絢(1992),《中國叢林制度之研究:以《敕修百丈清規》為依據》,高雄師範
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琪惠(1991),《百丈懷海禪師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玫(1996),《臨濟義玄禪學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依仁(1985),《僧團制度之研究─印度、中國及現行台灣三階段之比較》,文化
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研討會宣讀論文
林仁昱(1999),《當代「青年佛教觀」的理論與實踐─以星雲大師為探究的中心》,
發表於「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1月25-26日,台灣台北。
釋永本(1998),《全方位的僧伽教育》,發表於「一九九七年「佛光學」學術會議」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辦,5月12-13日,台灣佛光山。
 
七、手稿
星雲大師[年代不詳],《如何做一個出家人》,未出版手稿。
郭冠庭[年代不詳],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管理思想,未出版手稿。
 
八、英文圖書
Agar, M. H.(1986),《Speaking of ethnography》, CA:Sage.
Cooley, Charles H.(1918),《Social Process》,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Cooley, Charles H.(1922),《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Coser, Lewis A.(1977),《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Ideas in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2nd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Elwell, Frank W. (1999),《Industrializing America: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Society through Classical Sociological Analysis》,Connecticut:Praeger.
Frankl, Victor E.(1984),《Man’s Search for Meaning》, NewYork:Washington Sqaure Press.
Hughes, John A., Martin, Peter J. and Sharrock, W.W.(1995),《Understanding
Classical Sociolog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Kozier, Barbara, Erb, Glenora, Blais, Kathleen and Wilkinson, Judith M.(1993),
《Fundamentals of Nursing:Concepts, Process and Practice》, California:
Addison-Wesley.
Maslow, Araham(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orrison, Ken(1995),《Marx, Durkheim, Weber:Formation of Modern Social
Thought.》,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Runciman, W.G., ed.(1996),《Max Weber: Selections in translation》, (E.Mathews
tra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radley, James.P. (1979),《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pradley, James P.(1980),《Participant observation》, Florid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Weber, M(1968),《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sionism and Taoism》, (H.H.Gerth
tra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Weber, M(1946),《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World Religions:Essay in Sociology》, (H.H. Gerth and C.W. Mills tra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九、工具書
慈怡編(1989),《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