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21 04:36:28

喇嘛網 日期:2010/03/21 04:31:55   編輯部 報導

慧明法師開示錄·第十四座出世與入世  慧明法師講 弟子陳耀智記

第十四座出世與入世

諸同學!佛法真理,本不可說,出世入世,亦是假名。姑方便說,都歸一心。究竟何心是出世,何心是入世?當知真心為出世,妄心為入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入世是有。出世是法身,入世是報身。出世是真,入世是妄,然真妄丕一,離開入世,亦無出世。故六祖云離世無菩提。這種道理,要用心參究,才知道我佛慈悲應世之大事因緣。


初學佛者,只談出世,不談入世。而昧於佛法者,一味入世,不知出世。如此皆落邊際。何以故?世法即佛法,離妄無真,離真無妄。而且佛法真實道理,入世就是出世,出世就是入世。

故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又雲:如如不動。當知出世入世,乃是體用不二之理。出世為體,入世為用,離體無用,離用無體。佛法真理,如是如是。而凡夫妄生分別,執著入世,則起惑造業;執著出世,則厭離生死。殊不知諸法如幻,生死亦了不可得。如來為破此等執著,故恒順眾生,示現種種方便,引其入道。其實應無所應,住無所住。其法身真心,十方遍滿,妙用如如,正表出世。而其報身,本此真心,現示幻身,隨機應化,正表入世。學佛人如果明白此理,住無所住,生無所生,無住無生,即是真心。真心是空,妄心是有,一切一切,有事無心,當下自在,何有出入。不過此理微妙,初學不易領悟,所以要從無住生心上用功。故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即是出世,生心是入世。無住生心,即是出世入世不二之妙心。


大乘佛法,不離入世,不廢出世,故首在修心。修持不相應者,並非佛法不相應,因學人不肯在心上用功,故不明心地。不知何心是真,何心是妄;又不知真心妄心,即是一心;更不知一心之妙,亦不可得,所以修持不相應。修持不相應,則功不成,而用不彰。蓋佛法真理不能悟到,其他道理亦難徹底,因此世道遂受影響。須知世道漸衰,並非世法不良,乃是人心不正所致。何以故?人心不正,則道心不立,以致舍真逐妄,捨本逐末,從流忘返,真理愈晦,世道愈衰。所以說事在人為,道在人行,世法佛法,理無二致。故儒家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如人人能本仁心,行仁事,入則仁慈仁孝,出則仁愛仁恕,以仁感仁,以仁而格不仁,何愁世道不仁。


邇來人士,鑒於國勢不振,遂疑固有文化無濟實用。其實中國文化最高,道德尤勝。儒家之修齊治平,於入世之道已臻其極,而大乘佛法涵蓋一切,普濟群倫,並行不悖。不過近代以來,歐化東漸,學術雖新,但迷於唯物,忽於唯心,只知入世,不知出世。而國人炫其功利,對於固有文化,多半不肯深入研究,以致人心江河日下,而世道愈以澆薄。若欲挽救世道,即當先救人心。欲救人心,亟應宏揚佛法。何以故?佛法無邊,不住無為,不著有為;不舍出世,不離入世;不偏唯心,不偏唯物。以一切法無我之真心,運用一切法;以一切慈悲之心量,應付一切人。如此則萬物得所,自然成化矣!茲有一偈,以揭其要:
佛法與世法本來不二法
心善是菩提心惡是夜叉
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云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佛法不離世法,只在善與不善之分耳。然法無自性,善與不善,全在一心。心正則法善,心邪則法不善。以出世無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一切法皆是善法,善法即是菩提。不然,則一切法皆非善法,非善法,即是夜叉。


歐美科學,偏於物質者,其善與不善亦然。就其資生工巧,有益人類言之,亦是菩提。就其新奇戰具,毒害群生言之,則無異於夜叉。然此等戰具,在發明者之本旨,是想與社會國家有利,然未想到世界人類之害,以致愈演愈烈,遂與發明本旨相乖。須知日造殺人之因,必結人殺之果,未來之慘,可想而知。推其原因,乃由偏執入世有為之用,而忽於出世無為之體。有用無體,偏於一邊,而失平衡。其所以執入世忽出世者,蓋以為無為落於空,不如有為生萬有。其實空有不二。譬如一切生物,離空不生,離地不長。天生地長,正所以顯空有不二之用。是故偏執於有,雖功效蓬勃一時,而物極必反,終非長治久安之策。中國文化本來甚高,消長之理,遍於人心。於是唯心之士,惡唯物之害,乃偏重精神。殊不知偏重物質,固然執有,偏重精神,亦是執空。執有執空,均非中正之道。當知精神是體,物質是用。若有體無用,所談皆是無用之學;有用無體,所作皆是無體之事。無用之學,與無體之事,其弊相等。所以在此情形之下,除積極昌大固有之道德文化外,一面以精神運用物質,一面發展有益科學,以物質煥發精神,方合中正之義。


世俗以為學佛人不應談世法,談世法彷佛是開倒車。當知倒車就是順車。何以故?法法圓融,兼含互攝。入世固含出世,出世亦不離入世。入世出世,尚是假名;倒車順車,更是戲論。故經雲:無有定法可說。總之,佛法真理,不離世法,出世入世,全在自心。心正,入世亦是出世;心不正,出世亦是入世。六祖云: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慧明悟境有限,方便貢獻,只備大家作一參考而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