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7 01:36:18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27 01:32:16   編輯部 報導

從部派佛教到龍樹時的菩薩觀

印度佛法的演變,由原始佛教而部派佛教,再到大乘佛教。若要貫穿理解整體佛法的話,唯有從部派佛教到初期大乘佛教著手,這期間是處於整體佛法的中心地位,於菩薩觀而言,從有菩薩思想傾向,到以菩薩為本並含容小乘思想。向前根源於原始佛教,向後則為啟發大乘佛教思想的先驅,可說是承先啟後的中心思想地位。


佛法在演進中,部派時期以及初期大乘佛教時期,對「菩薩」的定義要求標準,思想差異甚大。有情是否須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種種難行苦行後,修習妙相業時,才能稱為菩薩;或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起,即可名為菩薩? 對於菩薩墮不墮惡道的問題,部派論師之間看法不一,有說三阿僧祇劫修行中有墮入惡趣的可能,要到修相好業才決定不墮;有認為菩薩從發心以來無三毒,本不須受生惡趣的,為救度惡趣眾生,憑藉其悲願力而驅往。龍樹菩薩認為菩薩從初發心起,即不墮惡道。 修諸波羅蜜方面,有主張修四波羅蜜多,有主張修六波羅蜜多。


大乘佛法中以三心為實踐菩薩道的精神──一切智智作意、大悲為上首、以無所得為方便。菩薩在實行六度、四攝時,一方面培養慈悲心而行布施、持戒、忍辱等利他之事;一方面內心體驗、理解空性之理,悲智等持,若智勝於悲,則有退墮小乘之危機。菩薩是以佛為理想、為目標,而立下自己也要成佛的大志願,初發心必基於大悲,如缺乏悲心,任何法門都將與成佛無關,而要成就菩薩的大行,若是處處取著,沒有無所得為方便也不行。大乘佛教的行者──菩薩的理想,在於「自未得度先度他」,菩薩因體得無我相,又加之大悲薰於內,與佛心冥合,其所行雖不為自己修善根,但無邊善根功德卻自然圓備。自利與利他是相互相成的,無法將它分別開的,兩者為一體的兩面。佛教本是人間的,菩薩深入人間,以出世精神,從事入世之事,於入世法中,攝化眾生向於出世,做到入世與出世融合為一,自利與利他之完成。菩薩本為成就眾生而發心,若不為眾生則菩薩不名為菩薩。

佛光大學/宗教學系/95/碩士/研究生:林怡君  指導教授:劉國威教授

目錄
緒論 3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二、 研究範圍與文獻回顧 6
(一)、研究範圍 6
(二)、文獻回顧 11
第一章 部派佛教及菩薩思想之起源 15
第一節 部派佛教 15
第一項 部派形成之時間及分裂的原因 16
一、 部派形成之時間 16
二、 部派分裂的原因 18
第二項 部派分化的過程 23
第二節 菩薩思想 26
第一項 菩薩(bodhi-sattva)之語義 27
第二項「菩薩」名稱的起源 28
第三項、菩薩思想之起 31
第四項、菩薩行的開展 33
第二章 說一切有部之菩薩觀
第一節 說一切有部對「菩薩」之見解 35
第一項 說一切有部對「菩薩」的定義 36
第二項、說一切有部對「真實菩薩」的看法 37
第二節 菩薩之修行時劫──修相異熟業 39
第一項 菩薩幾時修妙相業 40
第二項、三十二相之意義 41
第三項、是否要百劫修相好 43
第四項、相異熟業於何處可修 45
第五項、菩薩是否墮惡道 45
第六項、正覺前的菩薩相 49
一、入胎之相 49
二、胎內之狀態 51
三、降生之相 51
第七項、菩薩何時當知作佛 52
第三節 菩薩修行之階位 52
第一項 菩薩修行逢事之諸佛 52
第二項 菩薩於何處成佛 53
一、菩薩受生於兜率天(覩史多天)及於人間成佛的理由 54
二、於人間成佛之理由 56
三、菩薩將來生時,先觀四事之說明 58
第四節 菩薩道之實踐精神與要目 59
第一項 說一切有部對波羅蜜多之主張 59
一、四波羅蜜多 59
二、波羅蜜多何時圓滿 61
第二項 三十七道品──菩薩何以遍學三十七道品 63
一、何謂三十七道品 63
二、三十七道品的次序是否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64
第三章 大眾部之菩薩觀
第一節 菩薩之定義 67
第二節 菩薩修行之階位 68
第一項 四行 68
第二項 十地 69
第三節 理想化、信仰化的菩薩觀 70
第一項 入胎之相 70
第二項 胎內之狀態 70
第三項 降生之相 71
第四項 無三毒與願生惡道 71
第四節 菩薩正行--六波羅蜜多 72
第四章 初期大乘佛法的菩薩觀
第一節 菩薩之定義 74
第一項 何謂菩薩及菩薩之語義 74
第二項 對「名字菩薩」與「真實菩薩」的看法 80
第二節 菩薩修行時劫 82
第一項 從何時起名為菩薩 82
第二項 種妙相業之時、處、因緣 82
第三項 何時當知作佛 87
第四項 龍樹對「三祇修福慧」的看法 88
第五項 菩薩是否墮惡道 88
第六項 菩薩從兜率天上下生人間,是否先觀四事 90
第七項 三世十方佛與同時有二佛出世 91
第三節 菩薩修行之階位 94
第一項 大乘初期通用的階位說 94
第二項 十地說 96
第四節 菩薩道之實踐精神與要目 128
第一項 以「三心」為實踐菩薩道之精神 129
第二項 六波羅蜜多 135
第三項 菩薩之尊勝--自利利他與未能自度先度人 159
第五章 結論 163
 

一、漢譯大藏經(依大正新脩大藏經CBETA 電子佛典2005之經號排序)
 
《長阿含經》第 1 冊 no. 0001卷2《遊行經》、卷1、卷9、卷10、卷22(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大集法門經》第 1 冊 no. 0012卷1(施護譯)
《中阿含經》第 1 冊 no. 0026卷6(東晉‧提婆譯,道祖筆受)
《 雜阿含經》第 02 冊 no. 0099 卷13、卷26、卷28、卷34、卷43(宋‧求那拔陀羅譯)第311經
《別譯雜阿含經》第 02 冊 no. 0100卷3 第五十四經、卷5(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增一阿含經》第 02 冊 no. 0125卷11 第六經、卷19、卷26、卷34、(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第 2 冊 no. 0130卷3(施護譯)
《六度集經》第 3 冊 no. 0152卷1(吳‧康僧會譯)
《大方便佛報恩經》第 3 冊 no. 0156卷7(失譯人名,在後漢錄)
《悲華經》第 3 冊 no. 0157卷10(北涼‧曇無讖譯)
《太子瑞應本起經》第 3 冊 no. 0185卷1(吳‧支謙譯)
《雜寶藏經》第4 冊 no. 0203卷3(元魏‧吉迦夜、曇曜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5 冊 no. 0220卷48、卷61、卷75(唐‧玄奘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 6 冊 no. 0220卷341(唐‧玄奘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7冊 no. 0220卷404、卷447、卷569、卷570、卷572、卷579、卷580、(唐‧玄奘譯)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第 8 冊 no. 0026卷7、卷9(唐‧般若譯)
《放光般若經》第 8 冊 no. 0221卷9(西晉無羅叉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第 8冊 no. 0223卷5、卷6、卷24(後秦‧鳩摩羅什譯)
《道行般若經》第 8 冊 no. 0224卷2、卷8、卷9(後漢‧支婁迦讖譯)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第 8 冊no. 0227卷5、卷7、卷8、卷10(後秦‧鳩摩羅什譯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第 8 冊 no. 0233卷1(梁扶南國僧伽婆羅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 8 冊 no. 0235卷1(姚秦‧鳩摩羅什譯)
《妙法蓮華經》第 9 冊no. 0262卷4(後秦‧鳩摩羅什譯)
《華嚴經》第 9冊 no. 0278卷23、卷27、卷47(東晉‧佛陀跋陀羅譯)
《華嚴經》第10 冊 no. 0279卷16、卷17、卷39、卷53、卷62、卷63、卷67(唐‧實叉難陀譯)
《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第10 冊 no. 293卷40(唐‧般若譯)
《十住斷結經》第10 冊 no. 0309卷1、卷4(姚秦‧竺佛念譯)
《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第四十三第 11冊 no. 0310卷54、卷112(唐‧菩提流支譯)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第12 冊 no. 0340卷1(唐‧菩提流支譯)
《大般涅槃經》第 12 冊 no. 0374 卷29、卷38(東晉‧釋法顯譯)
《維摩詰所說經》 第14 冊 no. 0475卷1、卷2(吳‧支謙譯)
《說無垢稱經》第14 冊no. 0476卷2(唐‧玄奘譯)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第14 冊 no. 0489卷3 (法護等譯)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第 15 冊 no. 625卷3(姚秦‧鳩摩羅什譯)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第15 冊 no. 0628卷4(法天譯)
《佛說無上依經》第16 冊 no. 0669卷1(梁真諦譯)
《菩薩瓔珞經》第16 冊 no. 0656卷14(姚秦‧竺佛念譯)
《佛說華手經》第16 冊no. 0657卷7 (後秦‧鳩摩羅什譯)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第 17冊 no. 0847卷2(唐‧釋智嚴譯)
《五分律》第 22 冊 no. 1421 卷30(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
《摩訶僧祇律》第 22 冊 no. 1425 卷33(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四分律》第 22 冊 no. 1428 卷41、卷31(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十誦律》第 23 冊 no..1435 卷10、卷60、卷80 (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
《善見律毘婆沙》 第24冊 no. 1462 卷1 (蕭齊僧伽拔陀羅譯)
《毘尼母經》第 24 冊 no. 1463卷1、卷3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優婆塞戒經》第 24 冊 no. 1488卷6(北涼曇無讖譯)
《大智度論》 第25冊 no.1509 卷4、卷11、卷12、卷13、卷14、卷15、卷16、卷17、卷18、卷19、卷27、卷29、卷32、卷34、卷35、卷36、卷38、卷43、卷44、卷45、卷46、卷49、卷50、卷51、卷53、卷58、卷75卷80、卷86、卷88、卷91、卷93卷95(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
《十住毘婆沙論》第25冊 no. 1521 卷1、卷2、卷3卷7卷13卷15(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27冊 no. 1545 卷11、卷20、卷24、卷32、卷35、卷44、卷51、卷60、卷68、卷70、卷82、卷90、卷96、卷99、卷120、卷135、卷143、卷145、卷153、卷171、卷176、卷177、卷178、(唐‧玄奘譯)
《舍利弗阿毘曇論》第28冊 no.1548卷3、卷 8(姚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第28冊no.1549卷8(尊婆須蜜菩薩造‧符秦僧伽拔澄等譯)
《異部宗輪論》第49 冊 no. 2031 卷1(世友菩薩造,唐‧玄奘譯)
《十八部論》第49冊 no. 2032 卷1(陳真諦譯)
《論事》南傳58‧412~413
二、現代著作
 
印順法師著作:《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1989年11月)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3月)
《成佛之道》(新竹‧正聞出版社,1991年8月)
《佛法概論》(新竹‧正聞出版社,1991年4月)
《印度之佛教》(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10月)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10月)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新竹‧正聞出版社,1994年4月)
《寶積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1991年1月)
《般若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1991年1月)
《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竹‧正聞出版社,1991年4月)
《佛在人間》(新竹‧正聞出版社,1991年4月)
《學佛三要》(新竹‧正聞出版社,1991年1月)
《華雨集‧第二冊》「方便之道」(新竹‧正聞出版社,1993年4月)
《華雨集‧第四冊》「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新竹‧正聞出版社,1993年4月)
呂澂著,《印度佛學思想源流》(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年)
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莊崑木譯,(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
平川彰等著,《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年)
木村泰賢著:《原始佛教思想論》歐陽瀚存譯(台北:臺灣商務1999年)
《小乘佛教思想論》演培法師譯(台北:天華出版社,1999年)
《大乘佛教思想論》演培法師譯(台北:天華出版社,1999年)
《菩薩論》,收於藍吉富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六十九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