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23 07:34:56
中篇(明珠蒙塵)
證嚴法師 著
天災人禍
一片大好的山河,竟由於人禍而引起天災,
弄得滿目瘡痍,這是為什麼?
一九八六年,雲南大火造成無數人的傷亡,使數萬災民無家可歸。根據調查起火原因,是由於防火人員的疏忽所致——這組負責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員巡視山區時,雖然看見一社區的森林起火燃燒,以為只是司空見慣的小火,而沒有及時撲滅,大夥就離開現場,絲毫不加理會那不斷蔓延的火勢,甚至認為中國地大物博,燒掉一小片森林,又算得了什麼!
一片大好的山河,竟由於人禍而引起天災,弄得滿目瘡痍,造成民生疾苦。為什麼說天災起於人禍呢?我常常說「眾生共業」,現在大陸的人民已自顧不暇,哪有辦法去兼顧他人,所以在無形中就鬆懈了關照他人的心態,這就是共業;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爭奪,難免埋沒了內心良知而造成人禍、招感天災。
臺灣實在是一個福地,人人自由又豐衣足食,富有的人家可以兼顧貧困的眾生。就以慈濟志業而言,集合這麼多愛心人士的力量,共創善良的福業,有善的共業才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們應該持續努力,儘量啟發人生的良知,這種啟發必須依靠大家的愛心,才能遍及社會。
愛河與苦海
愛就是欲的追求,欲就是愛的浪濤;
切莫隨著社會潮流,沖進愛河或苦海中浮沉不定。
社會上的物質越來越充足,人的心靈卻越來越空虛,為什麼呢?有句話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不論物質多豐富,欲念還是無窮盡的,所謂水漲船高,人的欲念無止境,求得一個滿足後,後面又有永不滿足的欲念推動著我們,水無盡期地追求物質享受與精神依靠,這種生活怎麼會不痛苦呢?
夫妻感情不睦,多數都發生在富有的家庭,在富有的家庭中,由於先生事業興隆,應酬繁多,不能控制自我的色欲,就容易受女色引誘而另築香巢或金屋藏嬌。
對子女要求越高的人,苦惱也越多,什麼樣的人對子女的期待與希望特別高呢?也是富有的人家。因為有錢,所以貪愛名利,希望子女的學識配合其富有,以滿足父母的虛榮心,結果逼得現在的學童苦不堪言。
愛就是欲的追求,欲就是愛的浪濤,我們莫隨著社會的潮流,沖進愛河或苦海中浮沉不定,應該自覺自救。
愛之欲其生
有一種人,對自己所愛的人,便願意無條件地付出。
世間有一種人,所愛的只是自己親近的人,若不是自己親近的人,就會將他排除;因此,有自己的和別人的孩子、自己所愛和討厭的人之分別。
自己所愛的人,便願意無條件地不斷付出。就像一些為人父母的到佛寺時,跪在佛像前,一定都為自己的孩子祈禱,希望佛陀讓孩子與自己所愛的人除去一切災難。有些甚至在佛前祈求:「佛啊,我的孩子若有業,我的先生若有什麼不如意,我願意用我的身軀來負擔他們的業;我的孩子病了,我願意將壽命折給他。」
這種慈母心,對孩子有無限的開心,若不是自己的孩子,就不能發出這分心,甚至對於有怨(上對下心)是非的人,就在佛前咀咒:「佛啊!那個人一再欺負我,不斷佔便宜,我已經忍無可忍,希望他能早日得到報應。」對自己所愛的人,舍了身命都希望能讓他消災增福;對於自己所討厭的人,則希望他早日得到報應。這就是對於人的執著,而執著不除,煩惱就無窮無盡了!
青少年問題的省思
為什麼青少年犯罪心理,會如此高漲呢?
因為社會的論調太多了,所以引起的問題也多。
有一則報導:一個十三歲的小孩殺死哥哥,這實在駭人聽聞。
這宗命案的起因,是這個小孩帶了一位女朋友回家,她一進門就佔用電話,邀約朋友前來相聚。這時,那個小孩的祖母從外面回來,看到這個女孩子在打電話,不經意地對她說:「妳一直佔用著電話,我打電話進來都無法接通……。」說了這個女孩幾句話而已。
她的孫子認為祖母不給他面子,對他的女朋友不客氣,因此惱羞成怒,抓起一把椅子就向祖母丟過去,幸好旁邊有人拉住他,祖母也及時閃躲,沒有被椅子丟傷。
這個小孩仍不知悔改,氣衝衝地帶著女朋友出去,直到淩晨才回家。他的大哥知道這件事之後,等弟弟回到家,就趕緊將他拉到房間裏,指責他對年老的祖母無禮。
這個小孩不但不接受大哥的忠告,反而大聲地頂嘴,大哥勸他音量放低,不可吵醒他人。不料他竟從袋子中拿出水果刀,往大哥的胸膛刺下去,一刀刺進心臟,送醫急救已來不及了……。
這是一個青少年犯罪的悲劇。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犯罪心理會如此高漲呢?因為社會不當的論調太多了,所以引發的問題也多;假如不是這些不健康的論說,社會也不會發生這麼多事情。家庭受社會影響,而社會則受世俗學識所影響,雖然說人需要教育,但若只在口頭上喊口號,對整個社會、家庭、人生根本沒有幫助。最重要的是要人人安分守己,隨分隨力去體解實行,智識固然要追求,但是真正地體解才重要,體解之後能真正實行則更可貴。
【社會傳真】
臺灣的學子,總是背著笨重的大書包,一大清早就從家裏到學校,晚上又從學校回到家裏,有的學童甚至沒有回家就直接去補習班,很晚才回家。第二天清晨,又無法與昨夜應酬至深夜才回家的父母碰面,得不到他們一點溫馨的愛,就趕著去上學,等到晚上回來,還是一樣不能與外出應酬的父母碰面,雖然是住在同一個家庭裏,卻罕有見面的機會。這種現象,值得深思!
緣與教
每個人都有種種心理病態,所以要有良好的教育,
用種種方式來調伏。
眾生都有種種心理病態,所以要教育再教育。有的人要溫柔善順地去親近他、教育他,有的人卻需要以怒目瞋視的形象去制伏,也有人必須以欲擒故縱的形態……,總而言之,要用種種方式來調伏。
佛陀對眾生也自歎有三種不能:無緣的眾生,縱然與佛同世並聽佛說法,卻無法體會佛陀的心,接受佛陀的教育;不但不能接受佛陀的教法,反而起來反抗。
難度無緣人
提婆達多領導的五百弟子,就是反叛佛陀的群眾。提婆達多是佛陀的堂弟,而且也是佛陀的弟子,佛陀以愛心教育他,但是他卻唆使僧團背叛佛陀,而僧團中,竟然有一愚昧無知者,跟著提婆達多搬弄是非、破壞僧團、擾亂秩序。
至高無上的佛陀,由他親自教育的人都有這種情形,何況是末法時代,有這麼多剛強的眾生。以我們凡夫的發心,哪有辦法隨心所欲,把每個眾生都教導得很好呢?
有時候面對剛強難以調伏的人,雖然也會有挫折感,但是若想起佛陀,就會自我安慰:佛陀都會遇到這種事,何況是我?佛陀有無緣的眾生不能度,所以我們也難免會遇到不能調伏的眾生,還會碰到譭謗、破壞、反抗的人,這就是業,彼此的共業啊!
障礙與助力
所以說「未成佛前,先結人緣」、「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如果在過去生中沒有和人結怨因,今日就不會得到惡果。有怨才有惡,如果互相不怨恨,就不會有阻礙、譭謗的惡果。
而菩薩為了救度眾生,一定要來來回回與眾生結緣,追隨眾生、引導眾生,在此之間難免和眾生結緣。當他領導眾生時,果報也會顯現於前,有阻礙也有助緣——大家能隨從回應,就是種善因得善果;受到阻礙,就是種惡因得惡果——菩薩應以智慧加以化解。
淨化社會人心的教育要實現,談何容易呢?但儘管人事如此艱難,我們也必須努力守住自己的崗位,對我們的理想抱著無窮的希望,心甘情願地獻出一分愛心,淨化人間。如果能歡喜地做,即使再多、再艱難的折磨,道心也不會退轉。
高爾夫精神
喜歡打球的人,再忙、再累,
即使在大太陽底下,也覺得其樂無窮。
現在流行打高爾夫球,生活富裕、地位較高的人都很有興趣。在高爾夫球場所見到的大多是社會中上階層的人士,即使事業再忙碌、人再疲累,仍然情願在大太陽底下打球,而且覺得其樂無窮。
有一位關心兒子的母親,兒子是位董事長,整天為事業忙碌、身心疲累,但是兒子無論如何疲倦,回家後仍然換上運動服去打球。甚至常常一大清早就背了球袋往高爾夫球場跑,即使烈日當空,汗流浹背,他還是樂此不疲,每次都曬得滿臉通紅地回家。
做母親的一看便非常心疼地說:「兒子啊!你不要那麼辛苦地去打球嘛!拿錢請人家去打就好了。」
這就是沒有興趣的人所不能體會的地方,有興趣打球的人甘心付出很多金錢,就只為了——他喜歡打球。但是為人母親的不能瞭解其中的快樂,他看兒子這麼辛苦,實在非常心疼,所以會說這些話。同樣的,我們若能拿出這些打球人士的奮勇精神,一杆打不進,兩杆……一直練習,直到一杆進洞,則任何困難皆難不倒我們。
【有感而發】
我們若能夠發大歡喜心,為眾生做事,即使分分秒秒不得休息,或時時刻刻都在勞動中,也會覺得歡喜,沒有絲毫辛苦之念。
英雄何必氣短
「願」一定要靠「力」來推動,才能夠達到目標。
我們常提到「願力」這兩個字,做事若只是發願仍然不足,還必須加上力量,也就是推動的意思。儘管發大願、立大志,如果欠缺一分推動的力量,則永遠不能達成志願,所以要願與力相配合,相輔相成。
「力」就是身體力行,除了以歡喜心去做,還必須站起來邁步向前,才能夠達到目標。因此,有「願」一定要靠「力」來推動。
順利的陷阱
願力的推動還必須配合「定」,因為有願無「定」則力不從心。
「定」就是定心,使心不動搖。起步與目標的距離非常遙遠,在人生路上難免會有一些挫折及坎坷;面對著這麼多的考驗,就必須有「定心」。
例如一輛車子行駛于道路上,如果周圍都沒有任何來往的行人及車輛,而且道路寬敞,那麼車子就能順暢地通行。
但是在平順之中,駕駛人便容易鬆懈下來。心情稍微鬆懈時,就疏於注意路面的坑洞,一不小心,便可能因方向盤失控而沖進坑洞裏,造成車毀人傷的危險;或者不自覺地越開越快,甚至超速行駛,這個時候如果叉路上突然出現人、車,就可能來不及煞車而發生車禍等不幸事故,不但傷害別人,而且也害了自己。
修行也是一樣,未必環境順利就有利於修行。因為,過於順利的環境,容易使人鬆懈心志,一日一遭受人事是非等委屈,就無法穩定心志而容易迷亂,也就是所謂的「英雄氣短」。
學佛修行,一定要發大願、立定心,才能夠好好地行菩薩道。
開車如此、修行如此,做任何事,何嘗不需要發大願、立定心,克服一切困難?
對「鏡」說「境」
鏡子能夠照徹萬物,物來則影現,
物去而影不留於鏡中,絲毫不受外境所影響。
鏡子能夠照徹萬物,即使多麼巨大的境物都能照現,但是卻不會被壓碎,只要能遠離外境,則多麼骯髒污穢的東西映到鏡子上,鏡面還是一樣清淨;最怕的是把鏡子混入垃圾堆中,這樣就會染上污穢了。
修行就像無著於鏡子一樣,雖然能照見周圍的污穢環境,但是卻不會被污染。
一面鏡子不論體積多小,都能把高山巨峰的影像納入鏡中;人的雙眼雖然如此微小,也能將外界的景物看得一清二楚。為什麼心卻不能「量周沙界,心包太虛」?
心鏡如果常常擦拭,不讓灰塵沾染,則照山山現、照水水現,明朗清楚。
佛陀將最究竟、圓滿的智慧,比喻成「大圓鏡智」,就是因為圓滿的鏡面映照外界的景物,能夠物來則影現,物去而影不留於鏡中。不管是映照何種事物,皆能保持鏡面的清淨。
我怎麼辦
為善抱持平常心,才能安然自在;
犯錯生出懺悔心,才能清淨無煩惱。
做點微末的善事就希望讓大家知道,如果不受表揚就會氣憤不平、產生煩惱,怎麼辦?
何不完全舍離善惡之念,以平常心去為善,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認為:這是人生應盡的義務,是我們的本分事,何需人家知道?更何需受表揚呢?
做錯事卻怕人知道,怎麼辦?
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孰能無過?人自懵懂無知而至體認世事,難道從未犯錯嗎?可能錯而不自覺,也可能明知故犯。不論是有心或無心之過都必須懺悔,才能清淨、去除煩惱,何必覆藏罪惡?
心靈的告白
每個人心中都有隱秘,它就像烏雲遮月一樣,
遮蔽我們清淨的自性。
每個人心中都有隱秘,它就像烏雲遮月一樣,會遮蔽我們清淨的自性,「懺悔」就是要撥開這片烏雲陰影,也可以稱為「心靈的告白」。
心靈上有什麼煩惱、錯誤或罪惡感,將其髮露出來,就是「告白」,也可說是精神污染的大掃除。因為人人都有良知,做錯事都會耿耿於懷而生煩惱。 掃除精神污染
懺悔就是要洗清心中的污染,掃除精神上的壓迫感,所以懺悔有三種好處:
第一:自覺錯誤。人犯錯時,要能自覺錯誤,才能得救;錯而不覺,就永遠無法得救。有懺悔心的人,才能自覺錯誤,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自我反省,這是一個人每日的例行事項——懺悔反省,自覺錯誤。
第二:誓願改正。自知反省過失、發現錯誤仍然不夠,還要更進一步誓願改過。有的人犯錯時便會向人求饒說:「下次我不敢了,請原諒我……。」等到事情一過去,就忘得一乾二淨,仍舊繼續犯錯。如此,即使自覺、反省也沒有用,自覺反省後,一定要自己誓願改正。
第三:力行正道。要改過向善,必須努力邁向正道,實行真理,遠離惡友。一個人儘管想要改過自新,如果身旁都是不良的朋友,往往禁不起他們的軟硬兼施或威脅利誘,還是一樣同流合污,因此真正想要改過,就必須善加選擇環境與朋友,遠離邪道惡友,親近良朋益友,以提升自我。
好朋友能夠時常糾正你的錯誤,幫助你改過自新;壞朋友卻會唆使你作惡,迷亂心志,心志一迷亂,則喪心病狂,作奸犯科亦不自覺,所以交友不可不瞋。
一件慘絕人寰的命案
臺北板橋曾經發生一件慘絕人寰的命案——
一對年輕夫婦,撫育一位四歲的幼子,開設一間稍具規模的洗衣店。由於事業蒸蒸日上,雇請一位年僅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來店裏當學徒。
這個年輕人,常常埋怨工作辛苦,因此耽溺於吃喝玩樂。老闆夫婦見他如此墮落,就主動規勸督導。他卻懷恨在心,認為老闆夫婦刻薄虐待,讓他吃盡苦頭:於是決定另謀他職。但是和老闆訂有契約,身分證也由老闆暫時保管,必須等合約期滿才能離職。
他求去心切便不告而別,到處謀職,卻因無身分證而處處碰壁。屢次回洗衣店索討身分證都遭拒絕,他一氣之下殺死三條性命,除了老闆夫婦之外,連無辜的四歲幼童都難逃一死。
十幾歲的青年,正值黃金年華,前途無量,卻因一念之差,一時氣憤衝動,鑄成慘絕人寰的悲劇,如果當時他的身旁有良友勸導,相信絕不會走上這種絕路。
【社會傳真】
曾有一位年輕人對我訴說心事。他說:「師父,我要在你面前懺悔,雖然我有心改過,但是又一再犯錯,導致父母、妻子大發脾氣。我一時衝動,便在神明面前發誓不再喝酒、犯錯。如今我很擔心禁不起誘惑,而再犯錯、喝酒;因為我必須工作、應酬啊!」
我回答:「創業、工作,並不一定要喝酒,這些都是藉口。真正想改過,只在於你本人的志氣而已,只要你立定志願,就不必害怕還會犯錯。」
揭開隱秘
不承認錯誤的人,也就是沒有顯現其良知,
不肯髮露錯誤與過失。
很多人犯錯時,如果有人當面指正他,他都會一再反駁。像這種不承認錯誤的人,就稱為「覆藏」,也就是沒有顯現其良知,不肯髮露錯誤與過失。
只有心無隱私,自我髮露懺悔,才是真正有心改過的人。
慈濟委員中便有很多改過向善的例子。他們過去有不良的習氣或無意中得罪人而不自覺,經旁人糾正、提醒後,便馬上悔改,並且非常感激地說:「謝謝你,以後我如果還有這種情形,你就趕快提醒我,讓我能趕緊改正,」這就是自覺錯誤,而且還請大家幫忙提醒和注意,以便徹底改過自新。
所以,「懺」就是髮露之意,將自己的過失公開讓大家知道,並發願改正過去的錯誤,這就是懺悔;也是髮露本身之隱秘,捨棄小我。如果心中常存「自我」,往往會把人我得失擺在面前,不斷地計較:唯有放下自我,才能將小我融入大我中,勇敢面對現實,做我們應該做的事。
迎向光明
眾生的生活,如同處於一層殼中,一片黑暗,沒有光明。
每個人都曾犯錯,過錯有「粗相的過失」和「微細的錯誤」。
所謂「粗相的過失」,是由於觀念不正確,進而做出錯誤的行為。例如社會上有許多作奸犯科的人,都是因為心理上的缺失,而表現錯誤的行動,心存貪財之念,則強取豪奪,犯下搶、盜之罪行;心有貪色之欲,則行姦淫之罪業。
因為貪財、貪色等錯誤心念所引起的身業罪行,就是「粗相的過失」。
所謂「微細的過失」,是心念不正確,但是並未表現于行為;儘管內心充滿罪惡感,還不曾造下傷天害理的罪行,這就是存於心而未現於形的過失。
人所造的罪業,都起於錯誤的觀念,這種不正確的心念,一旦失去控制,則會顯露于行為上。所以,改正過失的治本之法,需從改變心念做起,而法律的制裁是治標而不治本。它只能在一個人造下罪行後,才將他繩之於法,接受國法制裁。此時,被害人已被傷害,犯罪者也已造罪,即使判罪服刑,仍無法挽回什麼,這種治末的行為,對人間實在沒有多大的助益。
而宗教確實為治本的大法,不但能使人行為不造罪,還能教人自我反省。眾生的生活,如同處於一層殼中,一片黑暗,沒有光明,不得解脫自在。
當我們發覺自己有錯誤的想法時,最好趕緊髮露懺悔,懺悔即清淨,心中便會覺得非常舒暢,呈現一片清淨與光明。
【有感而發】
人如果長期不斷地積壓煩惱,有時候會爆發出來,所以,必須常常有發洩煩惱和懺悔的機會。
真正的懺悔,是知道自己走錯路就立刻調整方向,朝正確的道路邁進。並非只是口中空喊:「我錯了!迷路了!」這樣無論如何哀歎、喊叫,都只是停留在路口,不能趨向正途。
煩惱向誰訴
我們除了改正自己的行為,
更可以成為傾聽懺悔的對象,作眾生的知音。
犯錯的人,需要有人傾聽他的懺悔,佛陀在世時,凡夫是以佛陀及長老為平時求懺悔的對象。現在佛陀、長老都已不在人間,我們必須自我鞭策。除了將自己的煩惱髮露懺悔,改正自己的行為之外,更可以成為傾聽懺悔的物件,作眾生的知音,這就必須具備五種條件。
第一是心得語。要成為別人求懺悔的對象,如果自己沒有懺悔的心得,就無法解開別人的心結。所以我們要先審察自己過去的心態,以及進入宗教之門、瞭解宗教後,心態行為的改變,這些改變就是懺海的心得。總而言之,我們要接受人家問路,必須自己已瞭解路況,才能指導別人如何行走。
農曆二十四日,是慈濟每月一次的發放日——發放物品及現金給照顧戶。全省各地的委員都回到靜思精舍幫忙。發放之後,大家一同坐下,談談自己進入慈濟的心路歷程。很多人過去的生活非常富裕,因而養尊處優,養成嬌貴的態度,對家庭沒有一分柔和的善念,對丈夫沒有體貼的態度。總而言之,過去的生活與觀念,都是錯誤與空虛的,直至踏入慈濟世界以後,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觀,除了本身的改變以外,還能夠把私人的怨憎、人我的是非完全一筆勾消。
他們述說過去的心態,並描述現在快樂的心境,大家都聽得非常感動。這就是在眾人面前髮露懺悔,吐露過去的錯誤,進而培養柔和善順的正確觀念,這就是改往修來,真正地懺悔,並現身說法,以引導此時正在迷茫、苦惱中的人。這稱為懺悔者的心得,也是成為一個傾聽者,應該具備的第一個條件。
第二是真實語。向我們髮露懺悔者,必須將他的過錯,真實吐露出來;而我們身為別人求懺悔的物件,也必須以誠心互相對待,才能使他說出內心真正想說的話。
第三柔軟語。除了真實語之外,還必須能說柔軟語,一個人在錯誤、恐懼、驚惶時,必須有人以柔和的言語來安撫他的心,使其心情平靜、安穩,不再惶恐不安。
第四是利益語。對一切眾生,我們必須鼓勵他向上,讓他知道人生的價值。人身難得,既得人身並生於世間,就該珍惜;即使犯錯,也必須趕緊懺悔,再度發揮功能,以真正具有價值的生命面對真實的人間。必須以積極的形態鼓勵人生,不可以消極的態度使人意亂志喪,失去信心,所以我們應該要有這種互相鼓勵的精神。
第五慈心語。我們必須以慈心來引導他人,因為凡人大都嫉賢妒能——比自己能幹優秀的人,便不願意把自己所知的好方法教給他,認為他已經比我優秀,若再教他、引導他,他就會超越我。其實,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必須瞭解,有後面的波浪向前推動,我們才能夠前進,不要怕別人比自己優秀,我們要時時鼓勵、成就他人,使其達到所追求的目標,如此,他能夠得到常識也使更多人可以得到利益,學佛應時時以圓滿眾生的心願為目標。
例如地藏菩薩,他常在地獄辛苦地救度眾生的苦難,希望苦難的眾生能夠超越他而成佛得道。如果我們能夠抱持這分心,就可以成為別人的指導者,也能成為他人傾訴煩惱的對象。
【有感而發】
心中若有煩惱,如果能向知音吐露,便可以化解這股苦悶之氣;所以,心中有煩惱時,必須找一個能瞭解我們的善知識來傾訴。
回頭便離死門關
懺悔,是積極地透徹人生,
突破了小我的「殼」,在大自然的天地裏生活。
有的人想跳樓自殺,站在高樓上卻不敢往下跳,不跳又覺得非常苦惱,於是打電話向「生命線」求救,說他站在高樓上準備跳樓自殺,結果,勞動消防隊員在樓底下準備救生墊及帆布,等他跳樓時隨時救援。
也有人服毒自殺後,馬上打電話求救說:「我本想尋短見,現在不想死了,但是已經喝下毒藥,怎麼辦呢?請你快點來救我啊!」類似這些情形層出不窮。
有些人一直不敢走入宗教之門,其實,宗教的教育能治療心理的煩惱。若能夠接觸正信的宗教,心中的煩惱就能得到解脫,也不會有尋短見的心理,還會將終必一死的身體善加利用,發揮生命的良能以利益人群,反消極為積極。宗教中的懺悔,並非消極地看破人生,一味地想求解脫,而是積極地透徹人生,突破小我的「殼」,就像小雞破殼而出,能在大自然的天地裏生活,不再處於暗無天日的殼中。
洗淨塵埃
人的兩隻腳應該走路,但不應該拖泥帶水。
常有人說:「我已經做很多了。」其實這種人一定沒做什麼事,因為自以為做很多事的人太自滿、自大、器量小,像一件器皿,裝不了多少東西就滿出來了。我們日常使用的器具,如果越深則容量越大,許多東西裝進去仍然有餘;人也要有這種深廣大量的心才行。
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刻刻做好事,但不必常常放在心上,因為我們所做的畢竟有限,即使如古人說的「日行萬善」,終其一生也無法將全部的善行積微成山;但是如果一天做了一件壞事,那就成為「惡貫滿盈」了。一個人平日做好事是理所當然、應該做的,既是應該做的事,就不算什麼,不足為奇;若是做壞事就不應該;不該做的事情,哪怕是一小點,都會破壞自己寶貴的人生與人格。
人的雙腳應該走路,但不應該拖泥帶水;人生也是如此,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做好人、做好事,謹慎於修養心性,縱使偶爾沾染一些泥土塵埃,也必須趕緊將它洗淨,使心地永遠清淨光明。
濁水變清水
濁水要經過一夜才能澄清,但是要攪濁它卻很快。
記得我小時候,農村還沒有自來水,喝的是溪水。往往上游人家洗衣服的髒水,下游的人還得拿來喝。這些水要如何處理才能喝呢?
大家都在晚上提水倒進水缸裏,讓它沉澱,等到第二天早上水清了,再取水來喝。
濁水要經過一夜的時間才能夠澄清,但是要攪濁它卻很快;只要手輕輕地攪一下,晚上那段讓水澄淨的時間,就白白浪費了——全部的清水一下子又變成濁水。人生也是一樣,好不容易才將煩惱壓制下來,切莫輕易又起心動念。
人一定要經得起磨練,使自己在動亂的境界中不動心。
【有感而發】
水盆中的靜水千萬不要攪動,否則又會變成污濁之水。我們的心與此相同,思想要鎮定,心念要靜寂,如此則能常在三味——定中,即使周圍發生什麼變化,也不會動搖我們的心。
本地風光
心地風光四時皆榮,香風塗除,
只因我們無法感受,才會心外尋境。
很多人喜歡遊覽名勝,飽覽優美的山水風光。
但是,在遊覽外界的風光時,不要忘了自己優美的心地風光。
遊山玩水所見的樹木,只不過是土壤水分滋養而成,與四季同榮枯,但是心地風光則是七寶行樹四時皆榮,香風徐徐、妙音樂動……。
只因為我們無法感受心地風光,才會心外尋境啊!
人生在世,時日一天一天地流逝,心念一旦鬆懈,就必須花很長的時間及很大的工夫,才能將此散心收攝起來。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觀察自性的風光,外面的景物雖然優美,也只不過是與草木同榮枯,風雨一來就會被破壞。
我們心地中有自性的風光,美麗極樂的境界,應該善加自我建設,即使是地上的幾顆石子、幾粒沙子,都是金沙布地;一草一木也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行樹,聽聽外面的鳥鳴聲,無不是迦陵頻伽共命之鳥啊!心靜下來時,所有的風吹樹動,無一不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這就是學佛者超然定靜的心態。若以凡夫心尋求外在的境界,心一散亂飛馳,想重回超然的定境就非常困難了。
若能盡情欣賞心內風光,那就無處不安樂,無地不是淨土啊!
【有感而發】
雨過之後,雲開天青,顯得無比清涼。我漫步到戶外,大地一片清淨,回首望望精舍背景,群山青翠明淨,真是美景如畫。如果在遊覽車上顛簸搖晃,會比我在這清涼美景中散步更享受嗎?
菩薩的心
對於非親非故者,所起的悲憫之念,就是菩薩心。
有一位住在臺北的委員到慈濟醫院當志工,我問她:「你做得怎樣?有何感受?
她回答:「病苦的眾生真可憐啊!
這就是對眾生起了悲憫之心。要抱持快樂的心情發揮良能,必須先具有這種悲憫眾生的心態。
我們醫院曾經有兩位病重昏迷的患者,雖然躺在床上,卻被鐵鏈銬住手腳,手腳稍微活動,鐵鏈就發出鏗鏘的撞擊聲。我問在旁看守的執勤警員,為何要將昏迷的病人銬住?他們的回答是:「職務所在,犯罪的人一定要手銬腳鏈,不管他們是否在昏迷中。」
我們的委員就是看到這種情形,才覺得眾生實在真可憐,在病苦中還不得自由。她述說此事時,眼淚禁不住都要流出來了,這種對於非親非故者所起的悲憫之念,就是菩薩心啊!
做人與成佛
我們若能反觀自性,在日常生活中,
言行就不會有錯誤,舉止就可以接引人。
學佛應該先學做人,人若做不好要如何成佛呢?做人一定要認清方向,心不二志,才不會受外在環境所動搖。我們的心若能自在,就能常在「定」中,心常定就不會亂了自己的生活,生活安定就不會亂了人事;人事分明就不會有是非,這都是非常簡單的生活道理。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人家交代的事,我們是不是忠實地盡力辦好了?在團體中我們是否已守好自己的職責?每日相處的人,我對他是否誠信?與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用心學習?
反省之後若問心無愧,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性。這樣也叫做「觀」,所謂「反觀自性」,就是要用我們的本性來對待一切眾生,絕對不可以凡夫心來互相應酬。我們若能反觀自性,在日常生活中,言行就不會有錯誤,舉止也可以引導別人改過自新,如此便可接近賢人的境界。
一步難登天
起步之後,就要繼續前進;不怕慢,只怕停下來。
我們看到菩薩,都會起歡喜心。菩薩要讓眾生歡喜,當然自己須先對一切眾生起歡喜心;若能起歡喜心,就會對一切眾生具足無限的希望,有希望就能產生力量。
就像地藏菩薩的悲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一樣,他要先成就眾生,使眾生都成佛之後,他才要成佛,這就是對眾生寄託無限的希望。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要有所成就,先要幫助別人成就;自己想要通達,也要使人通達。
有許多人剛開始投入一個新環境,從事一項新的工作時,都寄以無限的希望。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求好心切、希望過高,不能達到他的希望便心灰意冷地說:「我無法達到原來的目標,我有挫折感、無力感。」就這樣退轉下來。
其實任何事業,都無法在短暫的時間內就達到理想,必須以長久的耐心與無窮的宏願持續努力。如果沒有這分願心就會欠缺信心,缺乏信心就無法提起勇氣毅力。
我一再強調「心無二志」,要完成一項事業必定要一心一意。既然從事這個工作,就必須不怕苦,有恒心、信心與耐心,從起步一路堅持到終點。我們有一條真正直捷的道路,只怕你故步自封,不肯起步。既然起步了就要繼續不斷地向前邁進,不怕你慢,只怕停下來,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不怕事不成,只怕沒有耐心。
【有感而發】
我們面對著現實的世間、苦惱的人生與世事,有時候的確會使人覺得無可奈何,但是這種無奈,只是一種環境的考驗,我們不應該有這種心態。要如何才能消除無可奈何的心理呢?
一句老話:守志奉道,發大歡喜心;具足信念,提升勇氣,一勤天下無難事。如此,世間就沒有所謂無可奈何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