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0 13:52:52
學習次第 : 進階

 
 

  如同前章解釋過的,皈依有兩個層面:因位皈依及果位皈依。此教本中,僧是果位皈依的一部分,不是我們在作皈依大禮拜時所觀想的僧。


  僧為因位皈依
  一般而言,僧為因位皈依的意思是:僧是我們在法道上的伴侶暨釋迦牟尼佛法教的追隨著。由於釋迦牟尼佛於二千五百年前住世,現代的我們無法會見他並直接領受他的法教,無法知道他到底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然而,佛陀創建了延續至今未曾間斷過的僧寶傳統,因此,殊勝的佛法得以完整地保存到今天。我們可視僧寶為法道上的伴侶,因為他們精善於幫助我們修學聖珍的佛法。例如,當我們因為怠惰或其他因素而無法修持時,僧寶會鼓勵我們繼續在法道上求進步。這稱為因位皈依的僧。


  僧為果位皈依
  《寶性論》以果位皈依敍述僧伽、前兩章述及佛和法各具有兩類六種,或總計八項的功德,而僧伽也是如此。


  在藏文中,果位僧伽的根本功德稱為瑞(格)卓rij-drol),意為智慧解脫。你也可以說瑞(格)卓和佛或菩提(bodhi)的意義幾乎一樣。


  的藏文是桑傑的意思是淨化淨除,即達到全然的證悟時,一切障礙或瑕疵皆已完全淨除;是指佛果的諸種功德都已經完全開展完全顯露。 


  梵文之菩提的藏文翻譯是江秋(不)的意思是應斷除、離棄的已被淨除秋(不)的意思是證悟的智慧與功德已臻至完美


  瑞(格)rig)的意思是完美和知識或證知,drol)的意思是從應斷離的解脫。所以,瑞(格)卓菩提的意義幾乎一樣。但是,佛果指最終究的結果,兩者的差異在於:菩提”——證悟——一詞較著重漸進而至的成就:瑞(格)卓”——智慧與解脫——則因為修持者尚未完全達到最終究的結果。
  智慧三功德
  智慧有三種功德:
  ·如實了知本性的智慧(如實見智)
  ·見到一切存在現象的智慧(盡真實智)
  ·覺知內在的智慧(內自證智)
  如實了知本性的智慧


  在一般佛法術語中,如實了知本性的智慧指究竟的甚深智慧;見到一切存在現象的智慧,指遍知一切事物的相對本性、覺知任何依因緣而顯現的現象。簡而言之,第一種智慧覺知事物的空性層面、甚深的究竟真理(勝義諦)、現實狀態的真正本性;第二種智慧覺知廣泛的相對真理(世俗諦)。
  在藏文中:吉他瓦(jitawa)一詞的意思是完全如其所是(如實、如是、如如)。例如,視紅色為紅色、視黑色為黑色、視小的為小的;如果我們把紅色看成黑色,或把大的看成小的,就不是如實地覺知事物的本性。如實了知本性的意思是:覺知現象原來如此的本性。這種智慧使僧伽真正了知現實狀況的本性。通常我們誤以為事物是具體的,具有實質的存在性;但是,僧伽看到世界不具真實、具體存在性的如如真相,他們了知一切事物的本質是空性、自性是明性的真相。


  見到一切存在現象的智慧
  在藏文中,進耶巴jinyepa)一詞的意思是任何存在的存在的一切。它的原義是,如果有三件物體,我們覺知到有三件物體;如果有一百件,我們看到全部一百件。我們覺知任何一切存在的現象,且這種覺知是完整的,不是部分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論其特質為何——都被如實地覺知,這是完整、全然的瞭解。凡夫的知識或許相當廣博,但有一定的限制,其智慧不能理解此界限之外的現象;但是,僧伽具有遍涵一切的智慧。


  覺知內在的智慧
  智慧的第三種功德稱為覺知內在的智慧。這表示修行者覺知自己內在的證悟潛能,即每一眾生皆存有的佛性或開悟的本性,這種覺知是瞭解一切眾生——包括我們自己——都能達到圓滿的證悟。由於這種智慧,我們不會陷入我永遠也無法達到證悟我無法達到勝眾之成就的念頭而深感氣餒,此殊勝智慧確知每一位眾生都具有這個種子——證悟成佛的因。所以,我們和勝眾一樣能成就佛果,因為我們全都具有同樣的潛能;既然證悟的潛能沒有什麼不同,我們就沒有理由感到氣餒。


  因為眾生的性情及能力不同,我們似乎只能幫助某些人,而無法幫助其他的人——適合某些眾生的,可能不適合其他的;我們甚至會覺得,某些眾生具有開悟的潛能,其他則沒有。但事實絕非如此,所有的眾生——無一例外的——都具有證悟的本質及成佛的潛能。某些眾生比較聰明,某些眾生具有極大的信心,有些則缺乏信心,但他們仍然全都具有證悟的本質。由於具有證悟本質,即使是才智很低或信心不足的眾生也能開展其成佛的潛能。


  大菩薩從不畏懼利益無量無邊有情眾生的事業,雖然他知道這必須經過許多劫才能圓滿,他不會感到氣餒而想:如果這只需要一、二劫,我就有辦法幫助這些眾生;可是,如果要更久的話,我就無能為力——眾生實在太多了!由於這第三種功德——覺知內在智慧,菩薩具有致力於廣大度生事業的勇氣及無畏。
  因此之故,這三種智慧功德至為清淨。這三種智慧功德的無比清淨,導致解脫的三種功德。
  解脫三功德
  解脫具有三種功德:
  ·免於束縛——染汙——的自由
  ·免於遮障——知識障——的自由
  ·免於劣見——聲聞者及緣覺者的態度——的自由
  免于束縛的自由
  解脫的第一種功德是免于束縛的自由。在許多例證中,束縛指貪婪或執著,但是在此處,它遍指使我們困於輪回的三毒或五毒所形成的一切煩惱和障礙(煩惱障)
  免于遮障的自由
  第三種智慧——覺知內在的智慧——實際上涵蓋于前兩種智慧;如實了知本性的智慧,及見到一切存在現象的智慧;但是,為了闡明及強調覺知內在智慧的重要,它被單獨描述一種功德。同樣的,解脫的第三種功德——免于聲聞者及緣覺者之劣見的自由——實際上包括于前兩種功德;免于束縛的自由,及免於遮障的自由;然而,為了強調無私菩提心——相對于聲聞者及緣覺者的自利態度——的重要,它被單獨描述為一種功德。


  免于劣見的自由
  聲聞者(梵文sharavaka)不關切其他有情眾生的成佛潛能,因此沒有利益其他眾生的意願;緣覺者(梵文 pratyekabuddha)又稱為獨覺者或辟支佛,覺得僅只為自己而成佛就足夠了,因此也沒有利他的志願。事實上,這種態度和覺知內在智慧正好相反,而且它唯一的對治就是覺知內在的智慧。


  總而言之,賦有這些無上美德或智慧功德的僧伽,被尊稱為聖僧。聖僧已超越輪回,他們具有智慧及解脫的根本功德,這兩種根本功德可分別細述為三種。依據西藏的計算方法,以上六種細分的功德加上兩種根本功德,總共是八種功德。
  問答:


  學員:仁波切能否進一步說明什麼是障礙,及它們和六波羅密多的關係?
  仁波切:六波羅蜜多(梵文paramita)又稱為六度,可抵銷煩惱障的力量。例如,佈施波羅蜜可消減吝嗇及貪婪,持戒波羅蜜可防範貪戀或厭惡的執著所造成的非理性行為,忍辱波羅蜜可克服嗔恚,精進波羅蜜可消除怠惰,禪定波羅蜜可矯正渙散的過患,智慧波羅蜜可驅散錯誤的知見。
  學員:凡夫和佛的覺知有何不同?


  仁波切:我們眾生目前所具有的智慧、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的智慧,和佛具有的智慧,在本質上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兩者的相對特質不同。我們的智慧是基於推論或演繹。因此,我們的瞭解是比較概念性的知識,例如,研究某件東西時,我們得知它的具體特性是什麼,但是,這並不是直接的瞭解。然而,當達到初地菩薩的果位時,我們的知識及瞭解變成直接的。而不再是推論的。目前,我們對事物只有非常粗略及淺濕地瞭解,菩薩則具有洞察性地甚深瞭解;但是,在本質上,這仍然是同樣的智慧。
  不過,在達到完全證悟之前,菩薩的智慧仍然不圓滿,他們仍然有禪修與禪修後這兩種階段的差別。在禪修時,他們的智慧是契入法性的圓融內證;但在禪修後,他們的智慧仍然暫時受到不清淨覺受的障蔽。當他們終於達到完全證悟的境界時,禪修與禪修後階段完全融合為一。所以,當佛覺知到他者或給予開示時,他的心從不離其自然狀態。
  達到圓滿開悟的境界時,兩種智慧自然生起;如實見知本性的智慧,及見知一切的智慧。在佛的覺知中,沒有任何事物具有本具的存在性,即使是眾生也如此,事物的存在系于眾生的幻惑或錯覺。由於佛具有了知一切世俗事物的圓滿智慧,他們知道眾生有什麼覺受,並瞭解眾生因其幻惑而歷經痛苦。雖然諸佛已經了悟痛苦無任何本具的存在性,他們仍然對誤以痛苦為真實的眾生具有無比的慈悲,這種究竟的慈悲稱為無緣慈悲。當然,圓滿證悟者也可能視一切眾生為聖傑、完美,因為《寶性論》闡明一切眾生都具有證悟本質,這實際上並不矛盾。
  學員:我不太瞭解究竟菩提心和相對菩提心有什麼差別?
  仁波切:當我們步上法道時,目標是究竟菩提心;我們把注意力朝向這個目標,這種志願本身稱為相對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又稱為絕對菩提心,和直接證知真相或法性有關。菩提心一詞的梵文是菩提淒他bodhichitta菩提的意思是證悟淒他,兩者合起來,表示契入事物真正本性的直接內證。
  學員:上師的加持是什麼意思?
  仁波切:加持不是由一個容器倒入另一容器的具體實質,這樣的東西並不存在;然而,如果我們具足開放、清淨的信心,那麼,某種與我們深信的物件相應的能力將會開展。如果對上師具有完全的信心,那麼,我們會具有達到上師已經達到的成就的能力——這是加持的真正意義。
  在法道上修行時,對上師的虔敬心非常重要,因為上師是教導我們如何修行的人;修行須要對修行有信心,否則,修行的效益不大。如果我們想:這也許會有圓滿的成果,但也可能不會。那麼,我們就不確定自己在做什麼,這種懷疑將會使我們無法達到最終的成果。如果我們對自己所做的事——修行——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信心,就只能達到一半的成果。為了對自己的修行真正有信心,我們必須真正信任法教的來源;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對自己的上師有完全的信心。因此,虔誠心至為重要。

 

 

 

 

 

 

 

 

 

喇嘛網 日期:2010/01/20 13:38:54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