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17 17:21:4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17 17:15:03   編輯部 報導

為「《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重心圍繞在《楞嚴經》的解脫思想與方法上,期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呈顯此經解脫法門的階次性,釐清《楞嚴經》解脫道的前行與正修之內容、方法。復將研究成果與幾部具有代表性的佛典:《阿含經》、《華嚴經》、《法華經》、淨土經典,以及影響中國佛教至深的禪宗要典-《六祖壇經》進行對比,以明此經在佛教教義中的特色與價值。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陳述研究《楞嚴經》解脫道的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學術研究現況與文獻探討、論文結構之說明。

第二章分析「解脫」的字義,並探究《阿含經》、《華嚴經》、《法華經》、《六祖壇經》、淨土諸經(及其它經典)的修行解脫法門。第三章至第五章以分析《楞嚴經》的解脫道為主。

第三章探討《楞嚴經》的基礎思惟,包含對真妄心的剖析,與五十陰魔境的作用與內容。

第四章論述《楞嚴經》解脫道的道前基礎,分別為:去五辛、持戒、建立修行之環境、持咒,屬於經中所指-正修耳根圓通法門之前的助道之法。在此並究明五辛的過患,與其它經典的記載,以及不同名稱。持戒部份,詳明修行上不持戒所產生的障礙,以經中殺盜淫妄的四個方向為主,指出不持戒所產生的果報。續對壇場環境的擺設、方法、程序作說明。《楞嚴經》認為持咒可以幫助修行者排除修行上的障礙,本文針對此經認為持咒的益處,及佛教對咒語的態度作出說明與探討。

第五章探討《楞嚴經》解脫道的究竟修行之法-「耳根圓通法門」,先深究此經為何以耳根為入手處的原因,次則探討二十五圓通法門的內容,最後論及此經的耳根圓通之法。

第六章對前面幾章作出整體回顧,繼而比較此經與其它經典的內容,以進一步了解《楞嚴經》的特色、目的。並對《楞嚴經》未來的研究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93/碩士/研究生:李英德(釋慧心) 指導教授:呂凱文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關鍵詞:  解脫 ; 真心 ; 五十陰魔 ; 耳根圓通 ; 楞嚴

參考書目
 
一、 經律 
 
《大方廣佛華嚴經》,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正藏》第九冊。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刺蜜帝譯,《大正藏》第十九冊。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唐•善無畏、一行、寶月等譯,《大正藏》第十八冊。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唐•般若譯,《大正藏》第三冊。
 
《大般涅槃經》,東晉•法顯譯,《大正藏》第一冊。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東晉•鳩摩羅什,《大正藏》第八冊。
 
《中阿含》,東晉•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一冊。
 
《四分律》,姚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地藏菩薩本願經》,唐•實叉難陀譯,《大正藏》第十三冊。
 
《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法》,唐•不空譯,《大正藏》第十九冊。
 
《佛說三轉法輪經》,唐•義淨譯,《大正藏》第二冊。
 
《佛說轉法輪經》,後漢•安世高譯,《大正藏》第二冊。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宋•沮渠京聲譯,《大正藏》第十四冊
 
《法句經》,印度法救撰集,三國吳天竺維祇難等譯,《大正藏》第四冊。
 
《法華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九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八冊。
 
《長阿含》,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第一冊。
 
《阿彌陀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十二冊。
 
《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大正藏》第十二冊。
 
《梵網六十二見經》,三國吳•支謙譯,《大正藏》第一冊。
 
《梵網經》,後秦•鳩摩羅什,《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十二冊。
 
《普曜經》,西晉•竺法護,《大正藏》第三冊。
 
《無量壽經》,曹魏•康僧鎧譯,《大正藏》第十二冊。
 
《菩薩瓔珞本業經》,姚秦•竺佛念譯,《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道行般若經》,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正藏》第八冊。
 
《增壹阿含》,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二冊。
 
《摩登伽經》,吳(三國)•竺律炎共支謙譯,《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摩訶僧祇律》,東晉•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劉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譯,《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雜阿含》,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二冊。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唐•玄奘譯,《大正藏》第十四冊。
 
《觀無量壽經》,劉宋•畺良耶舍譯,《大正藏》第十二冊。
 
二、 論
 
《大乘義章》,東晉•廬山慧遠問,鳩摩羅什答,《大正藏》第四十四冊。
 
《大智度論》,印度龍樹著,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唐•六祖慧能述,唐•法海集,元•宗寶編《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弘贊法華傳》,唐•慧詳,《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成唯識論述記》,唐•窺基,《大正藏》第四十三冊。
 
《佛地經論》,親光菩薩等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佛祖統紀》,南宋•志磐,《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宋高僧傳》,宋•贊寧,《大正藏》第五十冊。
 
《法華三昧懺儀》,隋•智顗,《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法華玄義》,唐•智顗講述,灌頂筆記,《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法華傳記》,唐•僧祥,《卍續藏》第一三四冊。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部派五百阿羅漢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二十七冊。
 
《阿毘達磨俱舍論》,世親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眾賢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唐•釋圓照,《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智者,《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勝友集,唐•義淨譯,《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敕修百丈清規》,元•東陽德輝編,《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無量壽經宗要》,元曉,《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發菩提心經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菩提資糧論》,龍樹造,比丘自在釋,《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開元釋教錄》,釋智昇,《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瑜伽師地論》,彌勒講述,無著記,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十冊。
 
《漢譯南傳大藏經》,通妙譯,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六月。
 
《續古今譯經圖紀》,釋智昇,《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續高僧傳》,唐•道宣,《大正藏》第五十冊。
 
三、 疏
 
宋•長水子璿集,《楞嚴經義疏注經》,《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元•惟則會解,明•幽溪傳燈疏,《楞嚴經圓通疏》,《卍續藏經》第十九冊。
 
明•丹霞天然疏,《楞嚴經直指》,《卍續藏經》第二十二冊。
 
明•幽溪傳燈述,《楞嚴經玄義》,《卍續藏經》第二十冊。
 
明•曾鳳儀,《楞嚴經宗通》,《卍續藏經》第二十五冊。
 
明•蓮池祩宏述,《楞嚴經摸象記》,《卍續藏經》第十九冊。
 
明•憨山德清,《卍續藏經》第十九冊。
 
明•憨山德清,《楞嚴經懸鏡》,《卍續藏經》第十九冊。
 
明•釋交光,《楞嚴經正脈疏懸示》,《卍續藏經》第十八冊
 
明•釋交光著,《楞嚴經正脈疏》,《卍續藏經》第十八冊。
 
明•釋交光著,《楞嚴經正脈疏科》,《卍續藏經》第十八冊。
 
明•釋交光著,《楞嚴經正脈疏懸示》,《卍續藏經》第十八冊。
 
明•釋智旭撰述,道昉參訂,《楞嚴經文句》,《卍續藏經》第二十冊。
 
清•錢謙益鈔,《楞嚴經疏解蒙鈔》,《卍續藏經》第二十一冊。
 
四、 一般專書
 
Hammalawa Saddhatissa著,姚治華譯,《佛教倫理學》,台北:黎明文化,一九九三年初版。
 
McGovern, William Montgomery著,江紹原譯述,《佛家哲學通論 》,台北:新文豐,一九七五。
 
木村泰賢,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 》,台北:臺灣商務,一九九○。
 
木村泰賢著,巴壺天•李世傑合譯,《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台北:協志,一九七六年七版。
 
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慧日講堂,一九七八年再版。
 
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慧日講堂,一九七八年再版。
 
水野弘元著,郭忠生譯,《原始佛教 》,台中:菩提樹,一九八二。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天華,一九八四。
 
王文顏,《佛典疑偽經研究與考錄》,台北:文津,一九九七。
 
王居恭,《華嚴經及華嚴宗漫談》,北京:中國書店,一九九七。
 
朱文光,《佛學研究方法論》,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二○○二,頁66-71。
 
池田大作等原著,創價學會編譯,《法華經的智慧 : 論二十一世紀宗教》,臺北:正因文化,二○○○年二版。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晉唐彌陀淨土信仰研究:彌勒信仰述評》,《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二十二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二○○一。
 
何格恩等著,《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三十五冊,台北:大乘文化,一九七八年初版。
 
吳汝鈞,〈《法華玄義》的哲學與綱領〉,台北:文津,二○○二。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 》,台北:文津,一九九四。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呂澂佛學論著選集》第五冊,山東:齊魯,一九九六。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 》,台北:天華,一九八二。
 
李世傑,《原始佛教哲學史 》,台北:慈航佛學院,一九七一。
 
李志夫,《中印佛學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一九八六。
 
李志夫,《楞嚴校釋》,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一九六五。
 
杜繼文•魏道儒編著,《中國禪宗通史》,江蘇:江蘇古籍,一九九三。
 
求那跋陀羅譯經,釋玄奘譯論,釋印順會編,《雜阿含經論會編》上、中、下三冊 ,新竹:正聞,一九八三。
 
赤沼智善,《原始佛教ソ研究》,東京:法藏館,一九八一年復刻第一刷。
 
孤峰智燦著,釋印海譯,《中印禪宗史》,台北:正聞,一九八一。
 
林中治,《楞嚴經之觀音法門》,台北:大圓,二○○一年二版。
 
林崇安,《佛教教理的探討 》,台北:慧炬,一九九○。
 
松本文三郎著,張元林譯,《彌勒淨土論》,北京:宗教文化,二○○一。
 
松原哲明著;心靈雅集編譯組譯,《開拓宇宙觀:華嚴經》,台北:大展,一九九二。
 
松常有慶•氏家覺勝合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與密教〉,載於《般若思想》頁229~258,台北:法爾出版,一九八九年一月。
 
河村孝照著,許洋主譯,《法華經概說》,臺北:新文豐,一九八九。
 
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臺北:東大,一九八八。
 
南懷瑾,《如何修證佛法》,台北:老古文化,二○○四年七月台灣二版。
 
南懷瑾,《楞嚴大義今釋》,台北:老古文化,一九八三。
 
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台北:臺灣商務,一九八三年二版。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綱》,南京:南京大學,一九九四。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二冊,高雄:佛光,二○○一。
 
唐一玄記述,《讀華嚴經•法華經記合刊》,高雄:大乘講堂,一九八二年再版。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合著,高觀廬譯,《印度宗教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二○○一年九月台一版。
 
高楠順次郎著,包世中譯,《佛教哲學精義》,台北:世樺印刷,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再版。
 
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台北:佛光,一九九八。
 
張曼濤主編,《六祖壇經研究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一冊,臺北:大乘文化,一九七九。
 
藍吉富主編,《淨土典籍研究》,《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八冊,台北:華宇,一九八八。
 
藍吉富主編,《淨土宗史論》,《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五冊,台北:華宇,一九八八。
 
藍吉富主編,《淨土宗概論》,《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四冊,台北:華宇,一九八八
 
藍吉富主編,《淨土思想論集(一)》,《世界佛學名著譯叢》叢第六十六冊,台北:華宇,一九八八。
 
藍吉富主編,《淨土思想論集(二)》,《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七冊,台北:華宇,一九八八。
 
張曼濤主編,《彌勒淨土與菩薩行研究》,《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九冊,台北:華宇,一九八八。
 
張曼濤主編,《禪宗史實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四冊,臺北:大乘文化,一九七九。
 
張曼濤主編,《禪宗典籍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十二冊,臺北:大乘文化,一九七九。
 
張曼濤主編,《禪宗思想與歷史》,《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五十二冊,臺北:大乘文化,一九七九。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美國:法印寺,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清水公照著;釋達智編譯,《華嚴經入門 : 佛陀之覺醒.經義講述》,台北:武陵,一九八五。
 
郭朋,《中國佛教史》,臺北:文津,一九九三。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 : 哲學與宗教二集》,台北:東大圖書,一九八六。
 
楊政河,《華嚴經教與哲學研究》,台北:慧炬,一九八二年十月再版。
 
楊郁文,《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一九九九年九月修訂版。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一九八三年七月。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圖書,一九八二。
 
楊曾文,《佛教的起源》,高雄:佛光,一九九一。
 
廖閱鵬,《淨土三系之研究》,高雄:佛光,一九八九年七月。
 
趙雅博,《印度哲學思想史 》,台北:國立編譯館,一九八六。
 
潘桂明,《中國禪宗思想歷程》,北京:今日中國,一九九二。
 
蔡耀明,《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二○○一。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高雄:佛光,一九九○。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台北:新文豐,二○○三。
 
霍韜晦,《心經奧秘》,香港:法住出版,一九九七年六月二版。
 
霍韜晦,《現代佛學》,香港;法住,一九九八。
 
戴維尼爾著 ,楊懿麗譯,《佛教的基本教義 》,台北:法爾,一九九一。
 
鎌田茂雄著;釋慈怡譯,《華嚴經講話》,高雄:佛光文化,一九九三。
 
羅睺羅著,顧法嚴譯,《佛陀的啟示 》,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一九九七。
 
釋太虛,〈大佛頂楞嚴經攝論〉,載於《楞嚴經研究》,台北:文殊,一九八七年十一月,頁1~160。
 
釋太虛,〈大佛頂楞嚴經研究〉,載於《楞嚴經研究》,台北:文殊,一九八七年十一月,頁161~189。
 
釋太虛,《楞嚴經研究》,台北:文殊,一九八七。
 
釋太虛著;唐一玄編解,《法華經教釋》,高雄:佛光,一九八五年三版。
 
釋白雲,《楞嚴經決疑》,彰化:佛印月刊社,一九九五年再版。
 
釋白聖編,《楞嚴經表解》,高雄:高雄文殊講堂,一九九二。
 
釋印順 ,《佛法概論》,正聞 ,新竹:正聞,一九九○。
 
釋印順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台北:正聞,一九八八年修訂本初版。。
 
釋印順,《中國禪宗史》,台北:慧日講堂,一九七八年八月三版。
 
釋印順,《往生淨土論講記》,台中:菩提樹雜誌,一九八四年二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一九八一。
 
釋印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台北:正聞,一九九○。
 
釋印順,《學佛三要》,台北:正聞,一九八八年四月九版。
 
釋印順,《淨土與禪》,台北:正聞,一九九二年二月修訂一版。
 
釋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印順自印本,一九八一年三版。
 
釋守培,《大佛頂首楞嚴經妙心疏》,台北:佛陀教育出版社,二○○二。
 
釋宏印,《淨土思想述要》,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一九九四。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一九九七。
 
釋悟慈,《楞嚴經講話》,台南:開元寺佛經流通處,一九九八年八版。
 
釋海仁主講,釋文珠筆記,《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二○○四年
 
釋圓瑛,《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上下冊,台南:和裕,二○○一年一版二刷。
 
釋聖凱,《四大淨土比較研究》,台北:法明,二○○三。
 
釋聖嚴,《世界佛教通史》上冊,台北:東初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三版。
 
釋聖嚴,《佛教制度與生活》,台北:東初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三版。
 
釋聖嚴,《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台北:法鼓文化,二○○二。
 
釋聖嚴,《學術論考》,《法鼓全集》第三集第一冊,台北:法鼓,一九九九。
 
釋聖嚴,《禪與悟》,《法鼓全集》第四輯第六冊,台北:法鼓,一九九九年十二月。
 
釋演培,《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觀》,台北:慧日講堂,一九七五。
 
釋慧嚴,《淨土概論》,台北:東大,一九九八年四月。
 
五、 學位論文 
 
王毅文,《楞嚴真心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八。
 
朱文光,《佛學研究方法論》,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二○○二。
 
呂凱文,《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念之交涉》,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二○○二。
 
吳燦明,《淨土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六。
 
李治華,《楞嚴經哲學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四。
 
胡健財,《大佛頂首楞嚴經「耳根圓修」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九六。
 
張成鈞,《楞嚴經中身心關係之探究》,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五。
 
陳由斌,《楞嚴經疑偽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八。
 
黃慧英,《初期佛教生天思想研究》,真理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二。
 
劉嘉誠,〈《中論》解脫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七。
 
潘怡礽,《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之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二○○二。
 
六、 期刊論文
 
T.R.V.MURTI著,郭忠生譯,〈中觀辨證法與解脫〉,《一九八一年佛學研究論文集》,頁178~201。
 
方與,〈略論《楞嚴經》的修與證〉,《閩南佛學院學報》第二期,一九九○,頁39~43。
 
木村州誠,〈「次第禪門」ズれんペ首楞嚴心ズコゆサ─內方便メやをコサ〉,《天台學報》第三十四期,東京:Tentai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一九九二年十月,頁131~135。
 
呂凱文,〈梵思想的佛格義─佛教的詮釋學問題初探〉,《揭諦》第七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二○○四年七月,頁1~36。
 
志部憲一,〈天桂傳尊シ楞嚴•圓覺經ズコゆサ〉,《宗學研究》第三十期,東京:日本曹洞宗宗學研究所,一九八八年三月三十一日,頁216~221。
 
李志夫,〈試分析印度「六師」之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一期,一九八七年三月。
 
李治華,〈《楞嚴經》的業力觀─開顯染淨因果事理〉,《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四)》,台北:華嚴蓮舍,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李治華,〈《楞嚴經》與中國宗派〉,《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一九九八,頁207~229。
 
性瀅,〈人天乘的解脫觀〉,《海潮音》第七十一卷第三期,一九九○年三月,頁4~13。
 
性瀅,〈菩薩道解脫觀〉,《海潮音》第七十一卷第六期,一九九○年六月,頁5~20。
 
性瀅,〈聲聞乘的解脫觀〉,《海潮音》第七十一卷第五期,一九九○年五月,頁5~19。
 
果利,〈試析《楞嚴經》的三種相續〉,《閩南佛學院學報》第二期,一九九○,頁81~88。
 
林光明,〈試析印順導師對咒語的態度〉,載於《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二○○三年三月,頁H1~H21。
 
松本信道,〈大佛頂經ソ真偽爭シ南部六宗的ソ動向〉,《駒澤史學》,東京:駒澤史學會,一九八五。
 
河村孝照,〈大乘涅槃經シ首楞嚴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佛教大學ズれんペ第十九回學術大會紀要(二)》第十七卷第二號,東京:印度學佛教學會,一九六九年三月三十一日,頁223~230。
 
胡健財,〈從《楞嚴經》「七處徵心」試談佛法之修行〉,《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頁421~431。
 
胡健財,〈從《楞嚴經》「十番顯見」試論真心之體認〉,《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二○○二年七月,頁243~268。
 
胡健財,〈從《楞嚴經》論禪修對身心管理的啟示〉,《第二屆禪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九九七年五月,頁189~201。
 
國芹,〈試論七處徵心〉,《閩南佛學院學報》第二期,一九九○,頁50~52。
 
郭勤正,〈楞嚴經二種根本論─對形上又原初的原理之探討〉,《中國佛教》第三十卷第一期,一九八六年一月,頁18~27。
 
陳由斌,〈談佛陀的耳根修行觀(下)─舉《楞嚴經》為例〉,《慧炬》第四三八期,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頁36~47。
 
陳由斌,〈談佛陀的耳根修行觀(上)─舉《楞嚴經》為例〉,《慧炬》第四三六期,二○○○年十月三十一日。頁51~56。
 
陳由斌,〈談佛陀的耳根修行觀(中)─舉《楞嚴經》為例〉,《慧炬》第四三七期,二○○○年十一月三十日,頁44~51。
 
馮永明,〈約楞嚴經義簡述『真能破』〉,《內明》第十期,六十二年一月,頁26~27。
 
馮煥珍,〈走向平等的經學觀----現代中國佛學研究的方法論反省〉,《鑑往知來:兩岸佛學教育研究現況與發展研討會論文專集》,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二○○二年四月,頁71~95。
 
楊維中,〈論《楞嚴經》佛學思想的特色及其影響〉,《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八卷第三期,二○○一年九月,頁70~76。
 
楊維中,〈論《楞嚴經》的真偽之爭及其佛學思想〉,《宗教學研究》第一期,二○○一,頁59~66。
 
愿成,〈十番顯見蠡測〉,《閩南佛學院學報》第二期,一九九○,頁44~49。
 
蔡宗志,〈楞嚴經中七破妄心義解〉,《中國文化月刊》第一百一十期,一九八八年十二月,頁65~83。
 
蔡惠明,「四部阿含的次第和內容」,《香港佛教》第335期,一九八八年四月,頁7~9。
 
蔡耀明,〈佛學研究方法學緒論〉,《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十二期,二○○二年三月,頁47~62。
 
蔡耀明,〈迎向專業的佛學研究〉,《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十二期,二○○二年三月,頁39~46。
 
藍吉富,〈楊仁山與現代中國佛教〉,《華岡佛學學報》第二期,一九七二年八月,頁97~112。
 
釋見豪,〈建構以四聖諦為綱領的佛法知識體系〉,《佛教圖書館館訊》第三十一期,二○○二年九月。
 
釋聖嚴,〈六祖壇經的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一九九○年四月。
 
七、 工具書 
 
SIR MONIER MONIER-WILLIAMS,M.A.,K.C.I.E editd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Karl H. Potter editd,The Encyclopedia of Indian philosophies,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 press,1983.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中文大辭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一九八五年五月七版。
 
中村元編,《佛教語大辭典》,東京:東京書籍社,一九八三。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文化百科文獻基金會,一九九四。
 
水野弘元,《新佛典解題事典》,東京:春秋社,一九七七。
 
平川彰編,《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靈友會,一九九七。
 
平川彰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一九九○。
 
吳汝鈞編,《佛教思想大辭典》,台北:商務,一九九二。
 
荻原雲來編纂,《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一九八八年五月。
 
塚本善隆等編,《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一九七四年五月十版。
 
慈怡主編,《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一九八七。
 
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一九九四年一月。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