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3 23:22:3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3 22:48:40   編輯部 報導

《六祖壇經》的禪學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陳榮波
惠能大師開示者,無非教人明心見性,而明心見性不是口中說說而已,更重要的是把它行出來。惠能常常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不是只在理論上知解。因此本文亦多在修養論上著眼研究。其修養論是以般若為總綱,「無念、無相、無住」此三無法門為主要內容,並主張定慧等持;此外,惠能於經中所提出的「三昧」:般若三昧、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游戲三昧等,以及對當時佛法修行所出現的弊病一一加以批判,並提出其新的詮釋,以擺脫思想的束縛而直截發揮自己的體會,強調自力、平等、入世的實踐等等,皆是為了自對於有為法或無為法的執著中,解脫出來,明心見性,直了成佛。  簡易查詢  

東海大學/哲學系/87/碩士/研究生:曾月娟    指導教授:陳榮波

 ◎本文延伸閱讀與佛法研究資料庫- ◎本文延伸閱讀與佛法研究資料庫-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NCCU網站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 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NTU LIBRARY

佛教高階經營師與講師培訓班-國際學士院主辦〈一年培訓 後可銜接 國際學士院營管理碩士﹝一年取得﹞-資格大專畢*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不限科系*只酌收成本及材料費*利用星期六或日半天上課*2009年3月開課*電話報名    02-27196686  02-27196686    02-27196686  02-27196686      

◎經營研究高階人才培養 搖籃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第一章 緒論3
第一節 時代背景3
第二節 《壇經》作者及版本5
第三節 思想淵源8
第四節 《壇經》與經中所見其他經典10
第二章 方法論15
第一節 般若的不二法門15
第二節 真空妙有19
第三章 禪學思想22
第一節 總論 ── 中心思想22
1. 心性論22
2. 修養論──貴出聖,不貴住聖25
﹙1﹚對語言文字的態度:不取不捨25
﹙2﹚戒禪合一27
﹙3﹚般若為總綱30
﹙4﹚三無法門32
﹙5﹚定慧等持35

3. 公案禪機37
第二節 分論39
1. 《壇經》中的三昧39
﹙1﹚般若三昧39
﹙2﹚一行三昧41
﹙3﹚一相三昧42
﹙4﹚游戲三昧43
2. 惠能大師之批判與新解45
﹙1﹚三身四智 45
﹙2﹚戒定慧49
﹙3﹚三歸依50
﹙4﹚功德、福德51
﹙5﹚三乘之別52
﹙6﹚坐禪與禪定:53
第四章 《壇經》禪學思想的特色57
第一節 平等性 ── 貴自求不貴求他57
第二節 實踐性 ── 貴行解不貴知解60
第三節 自由性 ── 隨方解縛、游戲三昧63
第五章 結論65
第一節 對後世影響65
第二節 反省及評述68

第三節 結語71
 


延伸閱讀:【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

 

藏經部  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  CBETA T34 No. 1718《妙法蓮華經文句》卷1
1.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章安尊者記 《妙法蓮華經文句》 大正藏34冊 新文豐出版社出版 大藏經刊行會編輯 1983年1月修定一版﹙以下同﹚
2. 北涼‧中天竺沙門 曇無讖譯 《大般涅槃經》 大正藏12冊略論大乘《大般涅槃經》的傳譯
3. 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大正藏8冊
4. 唐‧罽賓沙門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藏3冊
5. 護法撰《成唯識論》大正藏31冊
6. 親光菩薩造 唐‧玄奘譯《親光佛地經論》大正藏26冊
7.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25冊
8. 《曆代法寶記》佚作者大正藏51冊
9. 宋‧契嵩撰《傳法正宗記》大正藏51冊
10. 道信撰《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大正藏85冊
11. 神秀撰《大乘無生方便門》大正藏85冊
12. 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48冊
13. 僧璨撰《信心銘》大正藏48冊
14. 法海集記《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大正藏48冊
15. 宋‧蔣之奇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大正藏16冊
16. 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藏16冊
17. 淨覺集《楞伽師資記》大正藏85冊
18. 杜朏撰《傳法寶記》大正藏85冊
19. 宗密述《禪源諸詮集都序》星雲大師監修,《佛光大正藏》禪藏‧宗論部 外十一部 高雄:佛光出版社 1994年12月
20. 《碧岩錄》大正藏48冊
21. 唐‧道宣撰《廣弘明集》大正藏52冊
22.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正藏57冊 新文豐出版社影印 民國69年6月
23. 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正藏58冊
24. 明‧如丞己集 《禪宗正脈》續藏經146冊 新文豐出版社出版,民國66年影印版
25. 明‧黎眉等編《教外別傳》續藏經144冊
26. 宋‧悟明集《聯燈會要》續藏經136冊
27. 宋‧普濟集《五燈會元》續藏經138冊
28. 《曹溪大師別傳》佚作者唐貞元十九年作續藏經146冊
29. 明‧瞿汝稷編集《指月錄》續藏經143冊
30. 唐‧神會述 《神會和尚遺集》 胡適校敦煌唐寫本 胡適紀念館印 1970年
31. 《禪宗集成》 藝文印書館 民國57年12月初版
32. 梁‧菩提達摩說《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禪宗集成》第一冊
33. 清‧性統編 〈五家宗旨纂要〉 收於《禪宗集成》第六冊
34. 唐‧弘忍述 《最上乘論》 《禪宗集成》第一冊
35. 唐‧慧海撰 〈頓悟入道要門論〉 《禪宗集成》第一冊
36. 唐‧慧海撰 《諸方門人參問語錄》 《禪宗集成》第一冊
37. 明‧虛一撰 《玄門宗鑑圖》 《禪宗集成》第四冊
38. 宋‧智昭集 《人天眼目》 《禪宗集成》第五冊
39. 清‧超溟著 《萬法歸心錄》 《禪宗集成》第六冊
著作部
1. 楊惠南著《惠能》臺北:東大出版社1993年4 月
2. 聖印法師譯《六祖壇經今譯》臺北:天華出版社1980年8月
3. 丁福保箋註《六祖壇經箋註》臺北:天華出版社1979年5月
4. 郭朋校釋 《壇經校釋》 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10月六刷
5. 吳平著《禪宗祖師一慧能》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二刷
6. 張曼濤主編《六祖壇經研究論集》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一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版
7. 郭朋著《中國佛教史》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3年7月
8. 印順法師著《中國禪宗史》 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7月八版
9. 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 《中國禪宗史》 臺北:東大出版1988年7月
10. 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 《中國禪思想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二版
11. 潘桂明著《中國禪宗思想歷程》 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年11月
12. 孤峰智燦著 《中印禪宗史》 釋印海譯海潮音社1972年版
13. 杜繼文‧魏道儒編著《中國禪宗通史》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14. 洪修平著《中國禪宗思想史綱》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15. 何國銓著 《中國禪學思想研究》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87年4月
16. 楊惠南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 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8月再版
17. 湯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 臺北:木鐸出版1983年9月
18. 洪修平著 《中國禪學思想史》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4月
19. 呂澂著 《中國佛學思想概論》 臺北:天華出版社
20. 呂澂著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1月
21. 吳汝鈞著《佛教的概念與方法》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9月
22. 吳汝鈞著《佛學研究方法論》 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9月二刷
23. 村上專精著‧釋印海譯 《佛教唯心論概論》 臺北:慧日講堂 1977年12月
24. 方立天著《佛教哲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7月
25. 高楠順次郎著‧藍吉富譯《佛教哲學要義》 臺北:正文書局出版 1978年5月
26. 刑東風著 《禪悟之道一南宗禪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9月
27. 洪修平著 《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10月
28. 吳汝鈞著 《游戲三昧一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 臺灣學生書局 1993年2月
29. 張曼濤主編《禪宗史實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四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1月
30. 張曼濤主編 《禪宗典籍研究》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十二冊 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10月
31. 印順法師著 《大乘初期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臺北:正聞出版社 1994年7月7版
32. 張曼濤主編《禪宗思想與歷史》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五二冊 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9月
33. 梁曉虹著 《禪宗史話》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二刷
34. 葛兆光著《禪宗與中國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
35. 黃河濤著《禪與中國藝術精神的嬗變》 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8月
36. 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十八冊 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4月
37. 阿部正雄著王雷泉‧張汝倫譯《禪宗與西方思想》臺北:桂冠圖書出版1992年5月
38. 顧偉康著 《禪宗:文化交融與歷史選擇》上海知識出版社 1993年12月2刷
39. 洪修平‧吳永和著 《禪學與玄學》 臺北:揚智文化出版1994年7 月
40. 印順法師著 《空之探究》 臺北:正聞出版社 1992年10月6版
41. 印順法師著 《中觀今論》 臺北:正聞出版社 1992年4月修定一版
42. 姚衛群著 《佛教般若思想發展源流》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6年10月
43. 張曼濤主編《般若思想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四五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8月
44. 印順法師著 《如來藏之研究》 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5月修訂版
45. 道安法師著 《空的哲學》 臺北:天華出版社1981年10月
46. 霍韜晦著 《如實觀的哲學》佛教法住學會1988年12月
47. 牟宗三著《佛性與般若》﹙下﹚ 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4月修定再版
48. 聖嚴法師講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臺北:東初出版社 1993年11月
49. 陳榮波著《禪海之筏》臺北:志文出版社1986年8月再版
50. 南懷瑾著《禪海蠡測》老古文化出版社1980年12月臺灣五版
51. 南懷瑾著《禪話》臺北:老古文化出版社1981年4月臺灣四版
52. 巴壺天著《藝海微瀾》廣文書局1971年10月初版
53. 聖嚴法師編著 《禪門修証》臺北:圓神出版社 1991年9月
54. 聖嚴法師著 《禪門解行》臺北:圓神出版社 1991年9月
55. 湯用彤著《理學、佛學、玄學》 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1月
56. 傅偉勳著《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臺北:東大出版社1986年6月
57. 傅偉勳著《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7月
58. 吳汝鈞著《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59. 李翊灼校輯《維摩詰經集註》臺北:老古文化出版社1982年
60. 洪修平‧孫亦平著《十大名僧》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6月
61. 鈴木大拙著‧李世傑譯 《禪佛教入門》臺北:協志工業叢書 1989年1月七版
62. 聖嚴法師編著 《禪門驪珠》東初版社1991年9月
63. 熊琬著 《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4月
64. 聖嚴法師著 《禪與悟》 臺北:東初出版社 1993年11月
65. 吳怡著《禪與老莊》臺北:三民書局出版1976年4月四版
66. 張育英著《禪與藝術》臺北:揚智文化出版1994年12月
67. 馬定波著 《中國佛教心性學說之研究》 臺北:正中書局 1978年
68. 張曼濤主編《禪學論文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二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4年10月
69. 張曼濤主編《禪學論文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三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3月
70. 印順長老等著《1978年佛學研究論文集》 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年9月
71. 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 臺北:東大出版社,1980年10 月
72. 鈴木大拙著‧劉大悲譯 《禪與生活》臺北:志文出版社 1982年9月再版
73. 鈴木大拙著‧徐進夫譯 《禪天禪地》臺北:志文出版社 1981年9月
74. 佛洛姆與鈴木大拙合著徐進夫譯《心理分析與禪》 臺北:幼獅文化出版1976年10 月再版
75. 鈴木大拙著‧孟祥森譯 《禪學隨筆》臺北:志文出版社 1982年3月再版
76. 霍韜晦著《佛教的現代智慧》佛教法住學會1982年11月
77. 吳經熊著、吳怡譯《禪學之黃金時代》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1月初版
78. 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 《中國禪》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年1月
79. 牟宗三著《圓善論》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7月
80. 杜松柏著《中國禪學》臺北:三文印書館1984年6月
81. 鈴木大拙著《禪者的思索》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9月
82. 公方俊良著‧李常傳譯 《禪問》臺北:新潮社1990年8月二刷
83. 楊惠南著《雨夜禪歌》臺北:漢藝色研1990年5月
84. 顧偉康著《拈花微笑-禪宗的機鋒》臺北:風雲時代出版1993年8月
85. 印順法師編《法海微波》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6月
86. 周曉安著《心性悟修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8月
87. 印順法師著 《學佛三要》臺北:正聞出版社1971年11月重版
88. 吳汝鈞著《京都學派哲學:久松真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89. 聖嚴法師著 《禪的生活》 臺北:東初出版社 1993年11月
90. 聖嚴法師講 《拈花微笑》 臺北:東初出版社 1993年11月
91. 慈怡主編、星雲大師監 《佛光大辭典》 高雄:佛光出版社 1988年10月初版
92. 吳汝鈞編著 《佛教思想大辭典》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2年7月初版
93. 藍吉富主編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出版 1994年1月
期刊論文
1. 釋聖嚴 〈六祖壇經的思想〉 《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1990年4月六祖壇經的思想
2. 釋聖嚴 〈中國佛教的特色一禪與禪宗〉《華崗佛學學報》第四期中國佛教的特色----禪與禪宗
3. 高柏園 〈壇經頓漸品中的頓悟與漸修〉《中華文化月刊》 65期74年3月見性證果頓悟漸修
4. 高柏園〈壇經般若品探義〉《中華文化月刊》 第56期73年6月慧能《壇經》頓教襌法論義
5. 杜松柏〈禪宗的體用研究〉《中華佛學學報》 第一期76年3月禪宗的體用研究
6. 釋惠敏〈戒律與禪定〉 《中華佛學學報》 第六期82年7月禪宗的體用研究
7. 成中英 〈禪的詭論和邏輯〉 《中華佛學學報》 三期79年4月禪的詭論和邏輯
8. 江燦騰 〈楞伽經研究〉 《中國佛教》 二七卷第六期楞伽經的知識意義探究
9. 慧廣 〈明心見性──依唯識明心,依般若見性〉 《中國佛教》 三十卷 第十一期略論明心見性
10. 羅顥 〈哲學的困境與「空」的對治〉《中國佛教月刊》 三四卷第十二期
11. 程兆熊〈叢林的智慧與禪宗公案〉 《中國文化月刊》革新29號 24卷11期禪宗公案之經典化的解釋
12. 高柏園〈試析論禪宗話頭之義理結構及其發展〉《中國文化月刊》61期73年11月

壇經心性觀與心靈管理 

禪宗的藏識思想與體用   佛教哲學基本型態與論述方法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第三屆生命實踐研討會論文稿 

 

[PDF]《中論》有無觀之哲學詮解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