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5/22 22:01:0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  智諭法師

 

目 錄
一、緒言
二、化跡人間
三、善導大師的著作
四、至誠懇切為主
五、定善與散善
六、彌陀淨土為報土
七、稱名念佛為正業
八、三心
九、論九品生
十、會通別時意
十一、簡介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
偉哉善導


 

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

一、緒言

善導大師,為淨土宗二祖。唐朝時代,弘化于長安。不過聖人垂跡,不可思議。我們凡夫寸見,焉知究竟?

據佛祖統紀言,善導和尚,是阿彌陀佛化身。為化此土,示長安。

佛祖統紀第二十六,法師善導傳言:「阿彌陀佛化身。至長安聞滻水聲曰,可教念佛。三年滿長安城皆念佛。後有法照法師,即善導和尚也。」

由來聖
不可思議,隨眾生心而示現。例如佛出現於世,有見佛金身,有見佛銀身,有見佛璃身。有見佛身高八尺,有見佛身高丈六,有見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有見佛不具相好,有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見佛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如果我們凡夫所見,不過一老比丘而已。

所以雖同處一會,以眾生根機不等,所見亦複不同也。彌陀示現,化
善導,凡夫唯可仰信,不可致疑。

佛祖統紀及宋高僧傳第二十五,釋少康傳均有記載雲,唐朝少康法師,于貞元初年,至洛京白馬寺。見殿內有物放光。於是取出看是何經,原來是善導行西方化導文。少康法師生大歡喜,於是默禱曰,我若與淨土有緣,願此文再放光明。誓願甫畢,果然光明重耀。並且光中有化佛化菩薩無量。

於是少康至長安,入善導影堂內乞願。見善導真像化為佛身,並謂少康曰,汝依我淨土法門施設,利樂眾生,同生安養。……

由此可知,善導大師,乃彌陀化身也。

善導大師,修淨土念佛,重于力行實踐,不尚空談。所謂聲聞以言教為主,緣覺以義理為主,菩薩以力行為貴。善導大師領導念佛,誠菩薩行也。

同時彼於教義,亦複通達無
。甚至超乎于當時諸師之上。例如當時諸師,依於觀經,判上品上生者,應是四五六地菩薩。因為經文有曰,上品上生者……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即見佛及諸聖眾。聞法即悟無生法忍。

諸師多依仁王經,得無生忍者,為七八九地菩薩。既雲生彼國已,聞法即得無生忍。當然是四五六地順忍菩薩也。

諸師多判上品中生者,為初二三地信忍菩薩。因為經雲,上品中生者,生彼國已,經一小劫得無生忍。同時上品下生者,生彼國已,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是知上品中生者,為初二三地信忍菩薩。

諸師多判上品下生者,是三賢位伏忍菩薩。因為經雲,上品下生者,生彼國已,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我們知道,歡喜地者,乃初地也。既然生彼國後,經三小劫登初地,當然是地前三賢之伏忍菩薩了。

諸師所判,皆僅據經文,而未探佛意。認為既然往生聞法既得無生忍,當然是四五六地人。往生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當然是初二三地人。往生經三小劫,得往歡喜地,當然是地前三賢位人。

如此等判,皆是根據往生人的資格而判。善導大師則不然,認為九品生者皆是凡夫。往生不是靠自力,乃仗佛力。凡夫仗佛力往生,生彼聞法即與八地菩薩等。p-4

善導大師認為,地上菩薩已經得度,何必更勞救拔?佛說淨土法門,是為救拔末法時期,水深火熱中的眾生。故九品生者,皆凡夫中人。

並引經文作證曰:「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由此可見,善導大師,顯理圓融,出過諸師之上也。

善導大師持戒精嚴,從來不舉頭望女人。一生安於弊衣惡食。衣食苟簡,口不嘗美味。一心辦道,從不鬆懈。其高行亮節,為時所崇敬。感化力之強,幾不可思議。

當時居長安,化人念佛一體向善。全城向化,皆斷肉食。屠戶生意,日見蕭條。

長安城中,有一京姓屠戶。因生意冷淡,大生煩惱。轉恨善導和尚,瞋恚難忍。於是持刀入寺,欲殺善導。

善導大師,好言慰喻,為說淨土法門。指示西方現淨土相。京姓屠戶大受感動,發心念佛。

甚至出寺後,登寺前柳樹,自投於地,捨身求生西方。當時大眾,均見有化佛,引其神識,往生西方。

當時受善導感化,捨身求生者,時有所聞。可見其至德感人,受化者眾。

故淨業行人,應效法善導,持戒念佛。觀經雲:「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此三福淨業,總說即為凡夫、二乘、菩薩之戒行。此三者,前不具後,後必具前。初言孝養父母云云,乃凡夫人天所具之行。第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云云,乃小聖所具之行。第三發菩提心云云,乃大乘菩薩所具之行。

何故言前可不具其後,後者必具其前呢?若大乘菩薩,不具凡夫小聖之德,焉得名菩薩?若小聖不具凡夫之德,焉得為小聖?所以前不具後,後必具前。

由此三福看來,可知淨土法門,五乘普度。下自凡夫人天,上至諸大菩薩,一皆求生淨土。如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皆淨土行人也。

二、化跡人間

我們說過,凡夫見淺,聖跡難思。為順凡情,我們將大師來歷,略述梗概。

佛祖統紀法師善導傳雲,法師善導,不知何處人……

但有人說,善導大師是安徽泗州人。亦有說是臨淄,若為臨淄,應是山東人。(其實臨淄籍者,乃善道,非善導也。雖一寸之差,即為二人。)總而言之,依佛祖統紀,無法知善導為何處人。

有人說善導俗姓朱,生於隋大業九年。但是佛祖統紀均無記載。

唐太宗正觀中,見西河綽禪師九品道場講誦觀經。善導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速超生死。

續高僧傳釋會通傳,亦有類似的記載雲:「……近有山僧善導者,周遊寰寓,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唯行念佛,彌陀淨業。」其餘所記,亦有與佛祖統紀略同者。

後至長安,精進念佛。每入室念佛,互跪合掌,高聲唱名,必至聲嘶力竭。雖寒冬時節,亦須流汗。

自念佛堂出,即為人演說淨土法門,廣行化導,利益眾生。

善導精勤念佛,行般舟三昧。三十餘年,不暫睡臥。並且護持戒品精嚴,纖毫不犯。不厭惡食,不求甘美。好食供眾,粗食自奉。乳酪醍醐,皆不經口。

自古修道之士,大概都是一心辦道,淡薄自奉。如寒山拾得二大士,亦是儉苦自持,唯求利眾。反觀今日我等凡夫,衣食無缺,悉賴十方。若不悉心辦道,能不慚愧!

善導凡有施,便用寫阿彌陀經,竟積至十萬卷。畫淨土變相圖,三百餘壁。修營壞寺廢塔,然燈續明。

長安有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卷者。有日課佛號萬聲,乃至十萬聲者。有得念佛三昧者,有往生極樂世界者,莫能紀述。長安一時大化,鹹歸淨土。

善導大師行不共眾,恐談世事。每念佛一聲,有一光明從口而出。高宗知其念佛口出光明,賜號其寺曰「光明寺」。

一日大師忽謂人曰,此身可厭,吾將西歸。於是登上寺前柳樹,向西祝願曰,願佛接引我,願菩薩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養。

有雲祝願畢,於樹上端身立化。有雲祝願畢,投地而寂。

至於善導大師入滅年,幾無可考。僅于釋氏嵇古略卷三有雲:「善導和尚,入京化人,修淨土業,念阿彌陀佛。說法光明寺。是年入滅。」

查該年或系壬戍龍朔二年。宋高僧傳,亦有「善導瘞塔於秦嶺」句。然文簡亦莫知究竟。

善導大師,有勸修淨土偈雲:

「漸漸雞皮鶴發,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豈免衰殘老病。任是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唐京師千福寺,釋懷感法師,初不信念佛能徑生安養。於是謁善導大師,用決所疑。善導予以開示,令至心念佛,將來定有證驗。

懷感法師,入于道場,三七念佛,然不見靈瑞。自恨障重,欲絕食捨身。善導止之,令發願精誠三年念佛。

後果然感得靈瑞,親見金像毫光。於是便證得念佛三昧。遂著群疑論七卷傳世。

懷感法師,臨命終時,果然感化佛來迎。合掌面向西方,安詳往生。

是知修淨土法門,鬚髮深心。至誠懇切,持念佛名。不念到慈光照臨彌陀現前,誓不甘休。莫問佛來迎不迎,只問己心誠與不誠。

今日修淨土行者,往往才念得三二日佛號,便怪佛猶不來感應。此總是心不真切,意存躁動也。
三、善導大師的著作

善導大師的著作,究竟有幾種,我們現在莫知其詳。我們只能就現在所能見到的而言,當然這不見得正確。但我們現在,祇能作到這一點。易言之,我們所知道的,僅僅是遺留到現在的一批,至於失傳的究有多少,我們便不得而知了。

今僅就我們熟知而現存者,約有以下數種:

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內分一玄義分。二序分義。三正宗分定善義。四正宗分散善義。觀經疏一名四帖疏。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一卷。

轉經行道願生淨土法事贊二卷。

往生禮贊偈一卷。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一卷。

其餘尚有「念佛鏡」二卷,署為唐道鏡、善道共集。則此善道,非彼善導也。聊記於此,以卻或疑。

從善導大師遺著中,我們可以看出,善導修行,主張至誠懇切,不尚虛理空談。處處腳踏實地,力行不懈。這是善導大師的特色,不似其他的,談理雖妙,而行之不切。

我們似乎可以想見得到,善導大師沒有虛偽的排場,弊衣惡食,身體力行,念佛度生。此亦大師感人至深,眾所欽敬之處。

古德示現,乃為後人作楷模。我們末法愚癡凡夫,皆應以此為典範。庶幾道業可期也!

善導大師的著作,以觀無量壽佛經疏,內容最為豐富。觀經疏分玄義、序分、定善、散善等四分,所以觀經疏又名四帖疏。

提起觀經四帖疏,和我本人還有一段很深的淵源。我初學佛時,第一部經便是看四帖疏。

初學佛的人,毫無根基,看如此深的經,真是不著邊際。不過我知道這是一部好經,於是耐著心性,終於一字一字地看完。雖然看完了,可是還是不懂。

有一次法師問我:「最近看甚麼經?」

我回答說:「看的觀經『四疏帖』。」

法師馬上糾正說:「不,是觀經『四帖疏』。」

可想而知,我對觀經四帖疏瞭解的程度,夠多可憐了。

觀經疏玄義,在於解釋經題,及明全經教旨。如玄義釋名分說「言佛者。乃是西國正音。此土名覺。自覺覺他覺行窮滿。名之為佛。言自覺者。簡異凡夫。此由聲聞狹劣唯能自利闕無利他大悲故。言覺他者。簡異二乘。此由菩薩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雙行不著有無也。言覺行窮滿者。簡異菩薩。此由如來智行已窮時劫已滿出過三位故名為佛。言說者。口音陳唱故名為說。又如來對機說法多種不同。漸頓隨宜。隱彰有異。或六根通說。相好亦然。應念隨緣。皆蒙證益也。言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又南者是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壽覺。此乃梵漢相對其義如此。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

觀經疏將所觀之境,分為正報依報。依報又分為地下莊嚴,地上莊嚴,與空中莊嚴。

地下莊嚴,如經雲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等是。

地上莊嚴,即一切寶地池林樓閣宮殿等是。空中莊嚴,即一切變化寶宮華網,寶雲化鳥,風光動發聲樂等是。

正報有二,一者主莊嚴,二者聖眾莊嚴。主莊嚴者,即阿彌陀佛是。聖眾莊嚴者,即現在彼土之諸聖眾,及十方法界往生彼土者是。

觀經疏序分,是說明證信序及發起序。解釋經文自「如是我聞開始,下至五苦所逼,雲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為序分。

自日觀以下為正宗分,正宗分又分為二。前十三觀為正宗分定善,後十四十五十六,三輩九品為正宗分散善。定善十三觀,系韋提希征問,佛作解答。散善三觀,系佛無問自說。

觀經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前十三觀,均以觀佛為主,故列為定善。自第十四觀以下,借修餘善為助緣,回向發願往生,故列為散善。第十六觀,臨命終人為苦所逼,已不遑修觀,教令持念佛名,是為念佛三昧。

依經文看來,末法眾生惡業深重,唯持名念佛一門,最為應機也。茲依觀經,錄九品往生之生因,俾供參考而利修行。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複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

行人若欲求上品上生,便應謹遵教旨,如是發心,如是修行,如是求生。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行人如是修行,如是求生,便得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此是上品下生生因。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回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上所說,上品生者是第十四觀,中品生者是第十五觀。以下第十六觀,系下品生眾生。下品生者,皆作惡眾生。佛猶不舍,皆度往生。故淨土法門,何止五乘普入,直是普度一切也。

經文雲,「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複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贊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如此罪人,以惡業故,應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明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經中初雲「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者,言心念佛也。換句話說,即觀想佛也。後言「應稱無量壽佛」者,是言汝若不能觀想彼佛,可稱名念佛也。

由此可知,觀經處處指示了生死之法。吾人欲知雲何了生死,雲何往生極樂世界,以及臨命終時雲何修行,當讀觀無量壽佛經。欲明觀經深義,當讀善導觀經疏。

昔曇鸞大師求長生不死之法。遇菩提流支,授以觀經。曇鸞讚歎頂受,自行化他,廣為流布。可見觀經誠為出生死之聖典也。曇鸞以後,善導大師出,于觀經益廣弘化。

觀經疏除以觀佛及念佛三昧為宗外,並以一心回向發願往生淨土為體。所謂稱名念佛之行,必依回向發願求生西方為體。依體而起行,借行而成願。行願相當,即得往生。

所以今日修淨土行者,必須以回向發願求生西方為體。以此願心,導而起行至心念佛。非懇切求生願心,無以導行。非至誠心念佛,無以成其願。如果只知隨口念佛,無向無願,則悠悠蕩蕩,標心無的。如果徒有求生之願,而無念佛之行,其願則虛。故善導大師言,今此觀經,以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

至於觀經教相,玄義分判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所攝。

總括來說,餘人所作之觀經疏,多是發理玄微。而善導大師之觀經疏,卻以誠行為勝。並且余諸大德,多判上品生是地上菩薩所得。獨善導大師,判三品生,皆凡夫中人。彼即根據經中所言此經「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而作如是判。並且說末法時期,唯此念佛法門最為應機。因為如此法門,系佛為救末法時期眾生所說故。
四、至誠懇切為主

善導大師主張念佛須至誠懇切。以至誠心持念佛名,以懇切心求願往生。如此念佛,可與阿彌陀佛願力相應。若得佛願我願相應,方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怎樣念佛方能與阿彌陀佛相應呢?第一念佛人須戒殺,這樣便與阿彌陀佛相應。如念佛人猶自殺生,便與娑婆世界相應,與阿彌陀佛不相應。

第二要不盜。如果犯盜,便與阿彌陀佛不相應,與娑婆世界相應。

第三要不邪淫(出家人直戒正淫)。如果犯邪淫(淫),便與阿彌陀佛不相應,與娑婆世界相應。

第四要不妄語,第五要不惡口,第六要不綺語,第七要不兩舌。如果嚴重的犯口四過,便與阿彌陀佛不相應,與娑婆世界相應。

第八要無貪心。若生貪心,便與阿彌陀佛不相應,與娑婆世界相應。

第九要無瞋心。若生瞋心,便與阿彌陀佛不相應,與娑婆世界相應。

第十要無惡見。若有惡見,便與阿彌陀佛不相應,與娑婆世界相應。

這樣不犯十惡業念佛,名持戒念佛。如果持戒念佛,便與娑婆世界不相應。以不相應故,便不生於娑婆。若人不留娑婆,以念佛功德力故,自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修淨土行者,要須至誠念佛,懇切求生。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有雲:「行者等,必須於一切凡聖境上,常起讚歎之心,莫生是非嫌恨也。」又曰「自他境上,護得三業能令清淨者,即是生佛國之正因也。」

善導至誠懇切般舟三昧行道,精勤不懈願求往生,至為感人。般舟翻為常行道,三昧翻為定。由前三業無間,心至所感,則佛境即可現前。佛境現前,則身心內悅,故名為樂。

善導大師,發心懇切,念念願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至誠心懇切願,流露於字裏行間。茲僅將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摘一段於下: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三界六道苦難停無量樂

曠劫已來常沒沒願往生 到處唯聞生死聲無量樂

釋迦如來真報土願往生 清淨莊嚴無勝是無量樂

為度娑婆分化入願往生 八相成佛度眾生無量樂

或說人天二乘法願往生 或說菩薩涅盤因無量樂

或漸或頓明空有願往生 人法二障遣雙除無量樂

根性利者皆蒙益願往生 鈍根無智難開悟無量樂

瓔珞經中說漸教願往生 萬劫修功證不退無量樂

觀經彌陀經等說願往生 即是頓教菩薩藏無量樂

一日七日專稱佛願往生 命斷須臾生安樂無量樂

一入彌陀涅盤國願往生 即得不退證無生無量樂

萬劫修功實難續願往生 一時煩惱百千間無量樂

若待娑婆證法忍願往生 六道恒沙劫未期無量樂

貪瞋即是輪回業願往生 煩惱豈是無生因無量樂

驗此貪瞋火燒苦願往生 不如走入彌陀國無量樂

彌陀因地發心時願往生 頓舍王位求菩提無量樂

饒王佛所落發須願往生 出家修道名法藏無量樂

四十八願因茲發願往生 一一誓願為眾生無量樂

眾寶莊嚴名極樂願往生 廣大寬平無限量無量樂

我得菩提當心坐願往生 徹窮後際度眾生無量樂

身相光明照法界願往生 光所及處皆蒙益無量樂

一一光明相續照願往生 照覓念佛往生人無量樂

欲比十方諸佛國願往生 極樂安身實是精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釋迦如來悲意深無量樂

本師釋迦修普行願往生 長時長劫度眾生無量樂

一切如來設方便願往生 亦同今日釋迦尊無量樂

隨機說法皆蒙益願往生 各得悟解入真門無量樂

門門不同八萬四願往生 為滅無明果業因無量樂

利劍即是彌陀號願往生 一聲稱念罪皆除無量樂

釋迦如來因地時願往生 頓捨身財求妙法無量樂

小劫大劫長時劫願往生 隨順佛語誓修行無量樂

念念時中行六度願往生 慈悲喜舍化眾生無量樂

三業專修無間業願往生 誓作菩提無上尊無量樂

證得菩提無上果願往生 分身百億度眾生無量樂

一音演說隨機悟願往生 各各隨悟到真元無量樂」

欲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行願具足。如果終日只是飄飄忽忽念佛,而無願求往生之心,是不得往生的。

觀經疏雲,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必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如果但有行而無願,則其行必孤。但有願而無行,其願必虛。所以一定要行願相扶,始得往生。

臨命終人,不可顧慮佛來不來迎接。只要決定回向願生西方,阿彌陀佛決無虛願,一定垂手接引。如果自心生疑,懷疑佛不來迎接,懷疑不能往生。如此皆是自誤,莫怪彌陀。所以淨土行者,必須真信切願力行念佛。須知佛境由心現,決定心必現決定境。

故善導大師雲,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回不回。但使回心決定向,臨終華蓋自來迎。

所以念佛求生西方,必須生決定信。善導雲,若人不信,或起譭謗,現身即得諸重病。

其他如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亦說:

「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其人得無量之福,永當遠離三塗之厄。命終之後,皆當往生彼佛剎土。命欲終時,一心信樂,念不忘舍。阿彌陀佛,將諸眾僧,住其人前,魔終不能毀壞斯等正覺之心。」

又說:「其有不信讚歎稱揚阿彌陀佛名稱功德,而謗毀者,五劫之中,當墮地獄具受眾苦。」

所以淨業行者,真信切願,持名念佛,是往生的保證。善導大師,為令行者守護信心,以防被外道邪見所壞。特別舉譬喻說明,堅定信心願力方得往生的道理。

善導大師說:「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裏。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

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回,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複恐墮此水火二河。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甯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

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卻退心。

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回來,此道險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噁心相向。

此人雖聞喚聲,亦不回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

此譬喻所明,東岸譬喻娑婆火宅,西岸譬喻極樂世界。群賊惡獸詐親者,譬喻眾生之六根六塵六識五陰四大。無人曠野者,譬喻常隨惡友,不遇真善知識。水火二河者,譬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恚如火。中間白道可四五寸者,譬喻眾生於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之心。常為水火交侵者,譬喻貪愛能染善心,瞋火能燒功德法財。言行人直向西者,譬喻修淨土行。東岸聞人聲勸進西行者,譬喻釋迦牟尼佛滅後,雖不見佛,然猶有教法可尋。或行一分二分群賊喚回者,譬喻其他的別解別行,及惡見人妄說惑亂,或者自己造罪退失道心。西岸人喚者,譬喻阿彌陀佛慈悲大願。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者,譬喻眾生久沉生死,今信順釋迦彌陀二尊,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見佛聞法,慶喜無極。

由這一段譬喻,我們即可看出善導大師的信願是如何地懇切,念佛是如何地真誠了。現在念佛的人千千萬萬,往生者寥寥無幾。無他,只怪行者信願不懇切,念佛不真誠罷了。

由於這種原因,於是導出欣厭二門。欣往西方,厭離娑婆。

善導大師說,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忻。如果厭娑婆,則娑婆可離。如果忻往淨土,則淨土可以常居。離娑婆則無六道之因,亦無輪回之果。居淨土便可不受眾苦,但受諸樂。

有人謂佛法無取無舍,何來忻厭。此人不知佛法,自來古德多有駁斥。今復試申明之。

法身佛生同具,不二不別,無取無舍。不僅如此,經雲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者,即法身也。

眾生雖同具法身,但未具功德智慧,故只名佛性,不名為佛。眾生若欲成佛,必須斷諸煩惱,修諸功德。一旦功德智慧具足,佛性圓顯,即名為佛。以須斷煩惱修功德故,焉得不捨下取上?焉得無忻厭之心?

故自凡夫以至等覺,無非忻厭,無非捨下取上。一旦究竟佛道,證無上覺,取至究竟故無取,舍至究竟故無舍。故無取無舍,無忻無厭者,是法身也,非具縛之凡夫也。具縛凡夫,必須離盡煩惱纏,方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之法身。

若謂凡夫即無取無舍,則與佛何異?若與佛無異,何得謂之凡夫?若謂凡夫即無取無舍,則何以轉凡成聖?若謂凡夫即無取無舍,則何以轉迷證覺?何以離六道之生死,證涅盤之寂滅?

所以自凡夫以至聖人,無非忻厭取捨。自初果二果三果,乃至阿羅漢,無非忻厭取捨。自信位至住位,自住位至行位,自行位至回向位,無非忻厭取捨。自初地至二地,二地至三地。乃至自十地至等覺,無非厭下忻上,捨下取上。若必謂凡夫即無忻厭取捨,是無因果也。所以忻西方厭娑婆,是信願行必然的結果。反過來講,若非忻厭二心,又焉能發起真信切願而念佛?
五、定善與散善

所謂定散二善,依觀經疏,定善是前十三觀,散善是十四十五十六三觀。觀經疏雲,定善一門,韋提希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從日觀以下,至第十三觀以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

經文雲:「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此即定善之文。思惟者,即觀佛前方便也。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也。於此我們可以知道,定善者與觀佛三昧相應也。散善者修三福餘善,得九品生。以修餘善故,是名散善。

三輩散善一門,三福以為正因,九品以為正行。三福中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是人從來未聞佛法,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故名世俗善。

第二福者,名為戒善。此戒善即有人天聲聞菩薩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回向,盡得往生。

第三福者,名為行善。此是發大乘心凡夫,自能行持,並兼勸有緣,舍惡持善,回嚮往生淨土。

於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單行世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單行戒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單行行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行世福戒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行戒福行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惡邪見闡提之人。

依觀經所示,九品生者,皆有瑞應所現。上品上生者,臨命終時,因此人勇猛精進故,佛及眾聖來迎。見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來迎。

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音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勸進行者。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

此是上品上生臨終瑞相。第一三聖親迎。第二乘金剛台。第三生彼國已,即見佛聞法得無生忍。

上品中生,往生瑞相是這樣的。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及無量大眾眷屬,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來迎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寶華,經宿則開。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台,禮贊於佛。經于七日,即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應時即能飛行,遍至十方,曆事諸佛。于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

此是上品中生者,往生之瑞相。第一佛及聖眾來迎。第二乘紫金台。第三紫金台如大寶華,經宿乃開。經七日後,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極樂世界一日一夜,於娑婆世界為一小劫。

上品下生之瑞相。行者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七寶池中。一日一夜,蓮華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于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遊歷十方,供養諸佛。于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上品下生者,第一坐金蓮華,蓮華即合。第二經一日一夜,蓮華始開。七日之中,始得見佛。雖然見佛,然不能了了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須經三七日,始能了了見。第三經三小劫,始得百法明門,住初歡喜地。

于此可知,上品下生者,等同三賢伏忍位菩薩。經三小劫,即同初地信忍位菩薩。一般古德,多依往生者之資格,判此段經文。謂往生者具四五六地菩薩之資格,始得上品上生。因為經雲往生彼國已,見佛聞法即得無生忍故。據仁王般若經,地前三賢是伏忍位。初二三地是信忍位。四五六地是順忍位。七八九地是無生忍位。十地及妙覺是寂滅忍。今行者生彼國已,即得無生忍,當然是順忍菩薩始得往生了。

一般判上品中生者,為初二三地信忍菩薩。因為經雲,經一小劫,得無生忍故。一般判上品下生者,為地前伏忍位菩薩。因為經雲,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初歡喜地故。

若如此判,很明顯與佛言「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一語不合。同時若據此判,則凡夫往生無分矣。焉得謂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呢?

故善導大師判九品生,皆是凡夫。理由是,往生非靠自力,而是仗阿彌陀佛之願力。以佛願力故,往生西方,即同七八九地菩薩。由此可見,淨土法門是何等殊勝了。末法時期眾生,若不仗彌陀願力,焉有如此便宜事?

其餘中品上生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苦。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台。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蓮華尋開。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中品三生,皆同小乘。故中品上生者,生彼國已,聞法即證阿羅漢道。得三明六通,八解脫。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六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八解脫者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

中品中生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贊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在七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中品上生者,生彼國已蓮華尋開,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中品中生者,生彼國已,經於七日,華始開敷。先得初果,半劫以後,方成四果。此系中品上生與中品中生,不同之處。

中品下生者,命終生於西方,經七日已,遇觀音勢至,聞法得須陀洹。過一小劫,得阿羅漢。

總之,凡夫若生彼國,得上品生者,即證菩薩道,可得無生忍。得中品生者,可成無學,得無漏道。

下品上生者,命欲終時,有化佛化菩薩來迎。于彼國寶池中,經七七日華開見觀音勢至。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下品中生,往生的情形。臨命終時,有化佛化菩薩來迎。生彼國已,于蓮華內,經於六劫,蓮華始開。觀音勢至,為說大乘甚深經典。聽聞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

下品下生者,命欲終時,見金蓮華,如一念頃,生於彼國。于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音勢至為說實相法,應時即發無上菩提心。

何故下品生者,經多劫後,或證大果,或發無上菩提心。而中品生者,反證小果,得無漏解脫呢?須知西方極樂世界,純系大乘,無有小乘。中品生者,皆回小向大之人。此等之人,勿須經過多劫,即可體證大道。而下品上生者,發無上菩提心後,須經十小劫,方入初地。下品中生者,于六劫方得華開,見觀音勢至。聞法始發無上菩提心。尋經文當知得大道之時劫,當更久遠。下品下生者,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方華開見觀音勢至。聞法後方發無上菩提心,得大乘道果之時劫,當更久遠矣。

前十三觀,均須專觀往生,故判為定善。十四十五十六三觀,發三種心,修於三福,得九品生,故曰散善。
六、彌陀淨土為報土

佛有報佛與應化佛,報佛居於報土,化佛居於化土。所謂「報」者,是指實報而言。地上菩薩,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性,可以分證實報。佛過盡德圓,是究竟實報之人。

佛為了未破無明未見法性之人,示現化身化土。未破無明未見法性之人,是沒有資格生於報土的。凡夫與二乘,未破無明未見法性,故不能生於報土。

因為這種原因,便引出西方極樂世界,究竟是報土,抑系化土之諍。如果西方極樂世界為報土,則凡夫二乘應不能生。例如當時攝論諸師,便執此說。因而有「別時意」之說。

如果西方極樂世界是化土,那麼阿彌陀佛,亦應是化佛。今凡夫二乘皆得往生,可見西方極樂世界應為化土。報土是淨土,化土豈得真淨土?

於是其說不一,諍論紛紛。攝論諸師,便執著西方極樂世界是報土。凡夫二乘不能往生,凡夫二乘往生者,只是別時意。於是當時淨土行人,多有退心者。

然而別時意,與佛語相違。佛于無量壽經,明瞭宣示「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經亦說,下品下生者,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令聲不絕,十念即得往生。由此觀之,別時意是不正確的。

於是有人提出「事淨土」之說。謂西方極樂世界,是事淨土。所以凡夫二乘,皆得往生。

事淨土是淨影寺慧遠大師所立。淨影慧遠,與廬山慧遠大師非為一人。廬山慧遠,系東晉時人。淨影慧遠,系北魏時人。

淨影慧遠大師著作甚多。大家所熟知者,如無量壽經義疏二卷,觀無量壽佛經義疏一卷,大涅盤經義記二十卷,維摩經義記八卷,大乘起信論疏二卷等。另外還有大乘義章二十卷。

淨影慧遠大師,頗關心於淨土。于大乘義章中,特別著「淨土義」一章。大師將淨土分為三類,一、事淨土,二、相淨土,三、真淨土。事淨土是凡夫所居之淨土。相淨土是二乘及地前菩薩所居之淨土。真淨土是初地以上菩薩乃至妙覺佛,所居之淨土。

既然西方極樂世界為報土,當是地上菩薩及佛所居之土。凡夫沒有資格居住,凡夫只能往生事淨土。於是有人便主張西方極樂世界為事淨土。總之,大家都認為凡夫是無法往生報土的。

另外還有諸師主張,西方極樂淨土,是通於報、化二土的。初地以上的菩薩,生於報土。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生於化土。

如此說法,固然很有道理。但總覺此論,有故圓其說之嫌。似不能令我們服服貼貼,堅信不移。

善導大師出,力排群議,獨彰正說。善導大師,著眼于文義並顯。大師主張,第一阿彌陀佛是報佛。西方極樂世界是報土。而凡夫之人,皆能生於報土。其所以生報土的原因,是仗阿彌陀佛強大的願力,而非眾生自力所致。如果忽略了彌陀大願,只著眼於往生者之資格而論凡夫能否往生,其說是不正確的。

善導大師,依大乘同性經,確定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一有一段話,有問: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答曰:是報非化。雲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大乘同性經卷下,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薩問佛,世尊!佛身幾種?佛言,善丈夫!略說有三,一者報,二者應(化),三者真(法)。

菩薩又問何為報、應、真身?佛答報身者,如我今日現諸如來清淨佛剎,現得道者當得道者。如是一切,即是報身。

是故當知,凡于清淨佛土成佛者,無論現在得道者,或是當來得道者,皆是報身佛。

佛複回答應身說:善丈夫!如今日踴步揵如來,魔恐怖如來,大慈意如來。如是等一切如來,穢濁世中,現成佛者當成佛者。如來顯現從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汝今當知如是化事,皆是應身。

所以我們知道,凡於穢濁世成佛者,凡示現八相成道者,皆是應化身佛。

佛回答真身說:如來真法身者,無色無現無著不可見,無言說無住處無相無報,無生無滅無譬喻。如來不可說身,法身智身,無等身,無等等身,毗盧遮那身,虛空身,不斷身,不壞身,無邊身,至真身,非虛假身,無譬喻身,是名真身。

而大乘同性經說,阿彌陀如來,蓮華開敷星王如來,龍主王如來,寶德如來等,皆是清淨佛剎成佛者。故知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為報佛報土。

既然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為報佛報土,那麼凡夫二乘,焉能得生報土呢?善導大師說明凡夫得入報土者,系由托佛大願,以為強緣。所以能令五乘齊入,得生彌陀淨土。

有人問曰:「若言凡夫小聖得生者,何故天親淨土論雲,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是何道理?」

善導大師斥責曰,子但誦其文,不窺其理。況加以封拙懷,迷無由啟。

於是引觀經下品三生,證明凡夫得生清淨報土,用卻眾疑。下品三生,皆是罪惡凡夫尚得往生,況二乘聖人乎?

觀經下品上生人,或有眾生,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如此愚人,豈非凡夫?然臨命終時,猶得化佛菩薩現在其前,金光華蓋迎接往生。生彼國已,聞法即發無上道心。

下品中生,及下品下生,亦系罪惡凡夫,蒙佛接引往生。生彼國已,聞法即發無上菩提心。此即凡夫仗佛願力,往生報土之明證。

或問,二乘種不生,所謂種之與心,有何差別?善導大師回答說,種之與心,義無差別,不過取方便而言罷了。凡夫既生彼國,因為身器清淨故,正堪聞法。聞已便能生信,並不簡別大小。但是當時觀音為說大法,不為說小法。因為彼國眾生,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故。彼人聞大歡喜,即發無上道心。如是便名大乘種生,亦名大乘心生。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於不聞小,故曰二乘種不生。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悉得往生。生彼國已,先證小果,證已即回小向大。一經向大,便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種不生。

至於女人及根缺不生義者,因為彼國無女人及根缺故。女人求生彼國,皆得往生。生彼國已,即轉丈夫身。十方根缺眾生求生彼國,皆得往生。生彼國已,當即諸根具故。

所以十方眾生,只要至心信樂,求願往生。上至盡形,下至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得往生。
七、稱名念佛為正業

安樂集雲,諸佛以四種方便度化眾生。一、以相好光明度化眾生。此是以身業度化眾生。佛以神通大方便,於無相法,而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及無量光明。令眾生起歡喜心仰慕心,而受度化。二、說法弘教度眾生。此是以口業而興度化。佛以神通大方便,於不可說法,而以言語宣說。令眾生聞法歡喜,而受度化。三、以神通變化度眾生。此是意業度眾生。以神通變化,折伏剛強難調眾生,而度化之。四、以名號度眾生。此是以悲願功德力度眾生。佛秉大願,十方眾生,稱佛名者,皆蒙度脫。佛是萬德洪名,一經稱念,可滅無量罪。

善導大師立五念法門,一、禮拜門。身禮阿彌陀佛。二、讚歎門。口業讚歎阿彌陀佛。三、觀察門。意業觀想阿彌陀佛。四、讀誦門。讀誦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五、稱名門。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求願往生。

於五念門中,唯稱名一門,為修行正業。其餘禮拜、讚歎、觀察、讀誦等。皆是修行助業。有稱名願生之正業,輔以禮拜、讚歎、觀察、讀誦等為助緣。如油之助火,火勢之借油,方能成就往生淨業。所以善導大師,獨以稱名一門為正業。其餘禮拜等四門,為修行助業。

何以稱名一門,有如是大之功德?須知諸佛名號,萬德莊嚴。阿彌陀者,譯為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者,橫遍十方。無量壽者,豎窮三際。所以稱一佛名,即稱一切佛名。一切佛名,皆不出乎一佛名。

三藏十二部,無非讚歎於佛。若非贊諸佛德,則三藏十二部便落虛妄。換句話說,若非贊佛實德,則三藏十二部便無價值了。

諸佛之實德,在於自覺覺他覺滿。佛者十號具足,十號者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前五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是諸佛自覺之德自利之德。後四號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是佛覺他之德利他之德。如是自覺覺他覺滿,自利利他俱利,名之曰佛。

或曰此是十方諸佛通具之德,何故獨稱西方阿彌陀佛名號?此有二意,一者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為度末法眾生。二者世尊為令眾生標心有方,故獨贊稱念西方阿彌陀佛。其實諸佛是法界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

善導大師于往生禮贊偈中曾說,若稱念阿彌陀佛一聲,即能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十往生經雲,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音經雲,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複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

又如無量壽經雲,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又如阿彌陀經雲,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稱佛不亂。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國。

次下並有六方諸佛證明。經雲一一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各于本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此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雲何名護念?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乃至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恒河沙佛證成此事,故名護念經。又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故名護念經。

故稱念佛名,求願往生,必得往生。稱佛名號,可滅重罪。所以念佛法門,功德無量。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雲: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一入彌陀涅盤國,即得不退證無生。」故善導大師,特別重視念佛法門。往生彼國,縱下品下生,亦證不退,永不退墮凡夫位。證無生者,是指上品生人。上品上生,生彼國已,聞法即證無生。中下二生,亦必當證無生。故曰一入彌陀涅盤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至於念佛滅罪,行道往生贊亦雲,「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所以稱名功德無量,可以往生,可以滅罪。

依無量壽經,稱佛名號畢命為期。依阿彌陀經,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依觀經所說,十念即得往生。此是說明,念佛法門極為方便。若能盡形壽持念佛名,亦得往生。但持念佛名,必須至誠懇切。以持名為正業,並以禮拜、讚歎、觀察、讀誦,及一切餘善而資助之。雲何以為資助?凡禮拜讚歎觀察讀誦,及一切余善功德,悉皆回向願生西方,願見彌陀。如此念佛,畢命為期,必得往生。

依阿彌陀經,若不能盡形壽持念佛名,一日二日乃至七日勇猛精進,念至一心不亂,亦得往生。

如果無暇七日進修,或平時不信不念。臨命終時,至誠歸命願生西方。十稱南無阿彌陀佛,便蒙佛及聖眾,現前接引。釋迦無虛語,彌陀無虛願,若人起淨信,便應信受佛語,依教奉行。

所以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雲:「隨順釋迦如來教,佛教多門八萬四。正為眾生機不同,欲覓安身當住處,先求要行入真門。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無生。」

可知其餘八萬四千法門,要須曠劫修行。如此久遠,凡夫眾生,難修難證。

「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

此說念佛求生西方,直捷易行。不勞經歷多劫,勿須難行苦行。一旦生至彼國,聞法即得無生忍。

「一食之時尚有間」一食之時雖短,尚生煩惱間隔佛道也。何況多生多劫,而不生惑造業呢?所以接著說:「如何萬劫不貪瞋?貪瞋障受人天路,三惡四趣內安身。」

眾生經歷多劫,難免起惑造業。所以不但求得無生忍遙遙無期,甚至三塗惡報亦複難免。

「欲到彌陀安養國,念佛戒行必須回。」念佛持戒,必須回向願生西方也。故曰念佛戒行必須回。

「戒行專精諸佛贊,臨終華座自來迎。一念之間入佛會,三界六道永除名,三明六通皆自在,畢命不退證無為。」

十方諸佛,皆化眾生,何故偏念西方阿彌陀佛?同時極樂世界,去此十萬億佛土。十萬億佛土,相距不謂不遙,何故偏求往生?行道往生贊有雲:

「誓願今生順佛教,行住坐臥專念佛,一切善業並須回,一切時中望西禮,表知凡聖心相向。佛知眾生心雜亂,偏教正念住西方。」

佛教眾生偏念西方阿彌陀佛者,欲令眾生標心有方也。娑婆世界眾生心多雜亂,雖有十方諸佛,難攝眾生散亂之心。故教眾生專念西方阿彌陀佛。故世尊告阿難及韋提希曰:「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瞭。」

所以念佛人,行住坐臥,應想望西方。知西方有佛,不敢向西方吐痰及大小便利。應知西方雖去十萬億,然不出我之恭敬心。若能至誠懇切念佛,便可彈指之間入寶池也。

持戒念佛功德無量,勝過一切財施功德。贊雲:

「相續念佛報佛恩,雖舍錢財造功德,不如持戒斷貪瞋。普敬眾生常念佛,自他功德並須回。安心定意生安樂,獨超三界出煩籠。臨終見佛華台至,須臾即入寶池會。蓮華大眾皆歡喜,即與天衣隨意著。菩薩聲聞將見佛,禮佛一拜得無生。彌陀告言諸佛子,極樂何如彼三界,新往化生俱欲報,合掌悲咽不能言。得免娑婆長劫苦,今日見佛釋迦恩。」
八、三心

觀經雲:「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故所謂三心者,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也。

善導大師觀經疏謂,此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必得往生。所謂願行者,求生願行也。願即求生西方求見彌陀,行即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如此願行既成,若不往生者,無有是處。

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換句話說,此三心雖出於散善文中,但亦通攝於定善。凡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此三心不可缺少也。

以下依觀經疏第四,申述三心之義。

一者至誠心。所謂至者真也,誠者實也。所以至誠心即真實心。念佛第一要有真實心,不虛偽心。一切眾生身口意業,必須要於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而內懷虛假。甚至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調,事同蛇蠍。如果這樣,縱起三福淨業,亦是雜毒之善。縱使苦勵身心,日夜辦道如救頭然。總名雜毒之善,不名真實修行。

若以此雜毒之行,求生淨土者,必不可能。因為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道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故行人修行若不真實,便與阿彌陀佛不相應也。

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自利真實者,複有二種。一、要以真實心斷除諸惡。行住坐臥,觀想自己同一切菩薩,斷除諸惡。二、要以真實心勤修眾善。

同時於真實心中,讚歎阿彌陀佛,及彼佛依正二報。以真實心厭離娑婆,厭離三界六道自他依正二報。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之善。如果眾生有作不善業者,應敬而遠之,亦不隨喜彼行。

於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供養阿彌陀佛,及彼佛依正二報。於真實心中,身業厭離娑婆,生死三界自他依正二報。

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於真實心中,意業厭離娑婆生死三界自他依正二報。總之不善業,必須真實心中舍。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暗,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二者深心。善導大師謂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深信之心,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己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生死,常隨生死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深信若乘彼佛願力,即得往生。

又深信釋迦牟尼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贊彼佛依正二報,令人欣慕。又決定深信阿彌陀經中所說,十方恒沙諸佛,所證所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一切行者,于淨土法若生深信,即應一心信受佛語,不惜身命,決定依教奉行。佛令除舍者,即便除舍。佛令奉行者,即便奉行。佛令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隨順佛願。是真佛弟子也。

複次一切淨土行者,但能依照觀經深信力行者,必不誤眾生也。因為佛是滿足大悲之人,是實語之人。是故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

按:當時攝論師,依天親菩薩往生論,提出十念往生系別時意之諍。善導大師即指出,不信二尊(釋迦牟尼佛及阿彌陀佛),反信菩薩,實非正信。因為佛所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佛之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依順佛教而修行。永除疑惑錯誤,不被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惑亂,因而退失信心,傾動信心。

此即針對當時教界,別解異執而言。即今現在,別解異執人士亦複不少。今睹善導之文,應有所警悟也。凡佛弟子,應決定深信,我是具縛凡夫。佛為三界導師,大智之人。勿為露己鋒芒,侮及大聖也。

或問曰,凡夫之人,智淺障深。若逢解行不同之人,多引經論,來相妨難。證明謂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若遇此事,當雲何對治?而堅固自己之信心,決定直進,不生怯退呢?

善導大師回答說,假使有人多引經論,證明說罪障凡夫不能往生者。應報言,汝雖將經論來證,謂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但我心決定深信,不受汝破。

我非不信彼諸經論,應知佛說彼經時,處所不同,時間不同,對機不同,利益不同。今說觀經定散二善,唯為韋提希及佛滅後,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證言念佛即得往生。為此因緣,我今依此佛教決定奉行。縱令汝等百千萬億言不得往生者,不但不能破我信心,反增長成就我往生之信心。

由此可見善導大師,對淨土法門之決定信心。大師決定相信,末法時期,唯有淨土法門,能度罪障深重眾生。其餘八萬四千法門,雖然門門皆妙,然於末法時期,非應病之藥也。

觀經疏複雲,仁者善聽,我今為汝更說決定信相。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佛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清淨信心。何以故?因為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

縱使初地以上,十地已來,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異口同音,皆雲釋迦牟尼佛,勸勵眾生,專心念佛及修餘善得生極樂國,皆是虛妄不可依信。我雖聞此等所說,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語真實決了義故。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是疑惑心中語故。複次不為一切菩薩異見異解,之所破壞。因為若實是菩薩者,終不違背佛教也。

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說言。釋迦牟尼佛所說,讚歎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阿彌陀佛及修餘善,回向願生彼淨土,此皆虛妄,不可依信。我雖聞諸佛所說,終不起一念疑退之心,怖畏不得往生彼國。何以故?一佛即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言行不相違失。釋迦牟尼佛讚歎念佛即得往生極樂淨土,十方諸佛亦同贊同勸同證。一佛所化,即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一佛所化。

如阿彌陀經中說,釋迦牟尼佛讚歎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十方恒河沙等諸佛,亦同讚歎,勸念佛求生也。同時十方恒河沙佛,一時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釋迦牟尼佛,所說所贊所證。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形壽,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行文至此,不覺慨然長歎!返觀今人,寧信奉凡夫所說,竟違背佛語佛教。能不令人感慨!

以上所說,是就人立信。以下再講就行立信。

所謂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正行者,專依諸淨土經而行。例如一心專讀誦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依正二報莊嚴。若禮拜,即一心專禮阿彌陀佛。若稱念,便一心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如是名之為正。

又如此正行中,複有二種。一者專念阿彌陀佛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因為稱彼佛名,順彼佛願故。餘如禮拜讀誦等,即名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其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如是正助二行,心常親近彼佛憶念彼佛,無有間斷,即名無間修。如果修其他雜行,心即常有間斷。雖亦可回向得生,但總名疏雜之行也。

三者回向發願心。所謂回向發願心者,即是將自己過去生,以及現在生,所有身口意業,所修積世出世間一切善根。及隨喜他人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積世出世間善根。悉皆以真實心深信心,回向願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是名回向發願心。

回向發願願生彼國者,必須於決定真實心中回向。必須于決定深信心中回向求生。此心深信,猶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之所動亂破壞。一心直進,不得聞人破壞之語,便生退怯回顧落道之心。

或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見雜行人等,來相惑亂。妄興種種疑難,謂念佛不得往生。或謂眾生曠劫以來,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雲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得往生彼土無漏無生之國位證不退也?若有人興此疑難,當雲何對治?

善導大師回答說,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

譬如世人眼可見可信者,例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等等。如此等事,皆對待之法可思議之法,尚且千差萬別。何況佛法不可思議,豈無種種利益也?

此言佛力不可思議,往生彼國者,系仗佛廣大願力加被,非仗自力所致。故不慮為曠劫業力羈留也。今人有謂帶業不能往生者,是不知往生系仗佛強大願力所致。豈是自力消業解脫?若單憑自力,當然惑業不盡,不得解脫。縱然菩薩,亦猶有惑業未盡者,何況凡夫?若仗佛願力,當知佛力不可思議也。

莫執眾生惑業實有,應知罪性本空由心造也。眾生惑業,皆於妄心中虛妄起。若謂惑業實有,此人即落有法。落有法者,概屬凡外。故經雲,一切眾生,皆以有法而入生死。應知一切法無生,無生法焉有帶業不帶業?一切法畢竟空,畢竟空中焉有帶業不帶業?一切法不二,於不二法焉有帶業不帶業?一切法無分別,無分別法焉有帶業不帶業?一切法無所有,無所有法焉有帶業不帶業?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法焉有帶業不帶業?有人入此無生,假名往生也。

惑業本空,皆是眾生之妄心。心外無一法可得,染淨諸法,唯是一心。佛是大覺慈尊,功德不可思議。以慈悲願力,能轉眾生迷心而為覺性。故仗佛強大願力,能令眾生帶業往生。所謂帶業往生者,不過令眾生于寶池中,見佛聞法,漸除其妄也。豈真有業可帶哉?故經雲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善導大師言,所謂回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眾生也。故回向有二義,一者回向西方。二者生彼國已,複回入生死,度化眾生。

故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往生者,無有是處。所以修淨土行求往生者,應發如是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
九、論九品生

依觀經所說,往生西方有九品生。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

當時諸師,多依往生人資格,判定九品生之位次。一般多判上品上生人,必須是順忍位菩薩。換句話說,即四五六地菩薩。故觀經疏雲,諸師解者,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七地已來,即指六地言。諸師何故作如是判?以經雲到彼即得無生忍故,所以作如是判。因為依仁王經,七八九地菩薩得無生忍。

諸師判上品中生人,為信忍位菩薩,亦即初二三地菩薩。故觀經疏雲,諸師解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一小劫得無生忍故。

諸師判上品下生人,是伏忍位菩薩。伏忍者,即地前三賢位人。故觀經疏雲,諸師解者,上下者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何故得知?由到彼經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聖人生位。若依諸師所判,三賢位以上之大乘聖人,方得上品三生。

何為種性以上?有五種性,一、習種性。是住位菩薩。二、性種性。是行位菩薩。三、道種性。是回向位菩薩。四、聖種性。是地位菩薩。五、等覺性。等覺位菩薩。此五種性皆屬因位,第六妙覺佛,則是究竟果位。所謂種性以上,初住已來,即住、行、向,三賢位菩薩也。

依諸師解,中品上生者,是三果小聖。何以知之?因為經雲,到彼即得阿羅漢故。

依諸師解,中品中生者,須是內凡。因為經雲,到彼即得初果須陀洹故。

小乘法中,以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之三賢位為外凡。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等四加行,為內凡。到彼得初果須陀洹,故知是內凡位人。

依諸師解,中品下生者,是世善凡夫,由厭苦求生,而得往生。何以知之?以經雲到彼經一小劫,得阿羅漢故。若依諸師解,中品生人,須是小乘聖人。

依諸師解,下品三生者,須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生。如此說來,我輩罪障凡夫,直無往生之分也。

例如當時淨影寺慧遠大師即作此說。淨影慧遠,依往生人之根機,判九品往生。

淨影慧遠認為,上品三生者,必須是大乘根機之人。中品三生,為小乘根機之人。下品三生,系大乘始學根機之人。

上品上生者,須是四五六地順忍位菩薩。上品中生者,須是初二三地信忍位菩薩。上品下生者,須是地前三賢伏忍位菩薩。其理由便如前文所說。若如此說來,我輩罪障凡夫,便無往生之資格了。

淨影判中品三生,皆系小乘聖者資格。中品上生,須是聲聞乘三果聖人。中品中生,須是加行位之內凡。或是小乘三賢人。中品下生,雖為世俗凡夫,但須修世善。何以知之?因為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故知須修世善,始得往生。其餘理由,如前所述,如此說來,罪障凡夫,當亦無資格往生。

淨影判下品三生,須於過去世,曾修大乘。否則亦無資格往生。若如此判,資格太高,我輩罪障凡夫,亦難望往生。

若如此說,觀經佛言為未來世,被煩惱賊所害之眾生,設此淨土法門。又當作何解釋呢?

然而淨影曾判分淨土為,一、事淨土。為凡夫所居。二、相淨土。為二乘及菩薩所居。三、真淨土。為初地以上乃至諸佛所居之土。

淨影複判觀經所說之淨土,屬事淨土。若屬事淨土,當唯凡夫所生。雲何伏忍、信忍、順忍、小聖,亦得往生呢?

所以善導大師,對於淨影慧遠之說,竭力反對。善導大師說,往生西方,非靠自力,所以不論往生者之資格。全仗阿彌陀佛強大願力為助緣,而得往生。凡夫既生彼國,仗佛力故,即可位登不退,乃至與無生忍位菩薩等。不但與無生忍位菩薩等,甚至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上善人者等覺菩薩也。

是知釋迦世尊,秉大悲心,為末法時期罪障深重眾生,說此淨土法門。為度沉溺一切眾生,非為已得度之菩薩所設。所以淨土法門,系佛為末法眾生所說,應機之妙教,對症之良藥也。眾生若舍而不由,何緣得度?

觀經疏有破諸師之文曰:

「上言初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

此是先破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說。諸師謂上品中生,系初二三地菩薩。上品上生,系四五六地菩薩。善導大師今破之。

「如華嚴經說,初地以上,七地已來,即是法性生身。斯等曾無分段之苦。論其功用,已經二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人法兩空。並是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轉變無方。身居報土,常聞報佛說法。悲化十方,須臾遍滿。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以斯文證,諸師所說,豈非錯也。」

初信至十信,經一萬大劫。初住至十回向,經一大阿僧祇劫。初地至七地,經第二大阿僧祇劫。八地至十地,經第三大阿僧祇劫。故曰已經二大阿僧祇劫。

菩薩登初地,即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性身。故曰即是法性生身。此時菩薩受變易生,已離分段生死。破無明證法性,即分得實報,分證成佛。斯等菩薩既證實報,自在見佛聞法,甚至神通自在悲化十方。何須借韋提希,請問于佛求生西方呢?

證以經文,則知諸師所說錯誤。

以下破諸師上品下生說。諸師謂上品下生者,須是從種性至初地已來菩薩。亦即住、行、向,三賢位之菩薩。觀經疏作如下破斥。

「上下者,上言從種性至初地已來者,未必然也。如經說,此等菩薩名為不退,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在水,水不能濕。如大品經說,此位中菩薩,由得二種真善知識守護故不退。何者?一是十方諸佛。二是十方諸大菩薩。常以三業外加,于諸善法無有退失,故名不退位也。

此等菩薩,亦能八相成道教化眾生。論其功行,已經一大阿僧祇劫,雙修福智。既有斯勝德,更憂何事,乃藉韋提請求生也。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還成錯也。」

初住位菩薩,即發無上菩提心,入正定聚。故曰此等菩薩名為不退。以下破諸師對中品三生之判。

「次責中輩三人者。諸師雲中上是三果者。然此等之人,三塗永絕,四趣不生,現在雖造罪業,必定不招來報。如佛說言,此四果人,與我同坐解脫床。既有斯功力,更複何憂?乃藉韋提請求生路?然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湣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以斯文證,故知諸師所判,義同前錯也。以下可知。」

文中僅破中品上生,以例其餘。三果聖者,生四禪五不還天,更不生於欲界。上二界七十二品無明斷盡,便出三界,成阿羅漢。故曰三塗永絕,人鬼畜獄四趣不生。現在雖在三界內,但當來必出三界,不招來報。

初果即入正定聚,七番生死即得解脫。故文中引佛語言,我與初二三四果人,同坐解脫床。

以下引經文,再度破斥。

「諸師雲,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以來菩薩者。何故觀經雲,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者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法僧等。此之三人,各以己業專精勵意。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續不斷,各回所作之業,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放光授手,如彈指頃,即生彼國。

以此文證,正是佛去世後,大乘極善上品凡夫,日數雖少,作業時猛。何得判為上聖也?然四地七地以來菩薩,論其功用,不可思議。豈藉一日七日之善,華台授手,迎接往生也?」

依觀經經文,上品上生者,複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故觀經疏雲,一者但能持戒修慈。觀經複雲,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故觀經疏雲,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讀誦大乘。觀經雲,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六念者,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故觀經疏雲,三者不能持戒讀經,唯能念佛念法念僧等。觀經雲,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故觀經疏雲,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回向願生,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接引往生。

若是四五六地菩薩,何須一日七日之善?又何須阿彌陀佛垂手接引?

觀經疏破諸師上品中生說:「次對上中者,諸師雲是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雲,不必受持大乘。雲何名不必?或讀不讀故名不必。但言善解,未論其行。又言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善根回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大乘凡夫行業稍弱。致使終時,迎候有異。然初地四地已來菩薩,論其功用,如華嚴經說,乃是不可思議。豈藉韋提致請,方得往生也?」

觀經上品中生文曰,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觀經疏解釋謂,不必讀誦者,是或讀或不讀之謂也。

觀經雲,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求生。故觀經疏雲,但言善解,未論其行。

然初地至四地已來菩薩,已分破無明,分證法性身。何待韋提希致請,方得往生呢?

觀經疏破諸師上品下生說雲:「次對上下者。諸師雲是種性以上至初地已來菩薩者。何故觀經雲,亦信因果,雲何亦信?或信不信故名為亦。又言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唯此一句,以為正業,更無餘善。回斯一行,求願往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與化佛菩薩大眾一時授手,即得往生。以斯文證,唯是佛去世後,一切發大乘心眾生,行業不強,致使去時迎候有異。若論此位中菩薩力勢,十方淨土隨意往生。豈藉韋提為其請佛。勸生西方極樂國也。」

諸師多判上品下生人,是大乘三賢位菩薩。但觀經雲,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求生極樂國。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及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

觀經疏謂亦信因果者,是或信或不信之謂也。由此可知是凡夫人,豈是入正定聚的三賢菩薩?

同時觀經雲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顯然亦是指發大乘心的凡夫言。觀經疏雲,此三賢位中菩薩之勢力,十方淨土,隨意往生。何須藉韋提希,代為請佛,勸請往生西方呢?

即此三品去時有異,雲何異?上上去時,佛與無數化佛一時授手。上中去時,佛與千化佛一時授手。上下去時,佛與五百化佛一時授手。直是業有強弱,致使有斯差別耳?

觀經疏破諸師中品上生說雲:「次對中輩三人者。諸師雲中上是小乘三果者。何故觀經雲,若有眾生受持五戒八戒,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比丘聖眾放光說法,來現其前。此人見已即得往生。以此文證,亦是佛去世後,持小乘戒凡夫。何小聖也。」

觀經雲,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回向求生,即得往生。

依經文看來,明明是指凡夫言。豈得謂為三果小乘聖人呢?

觀經疏破諸師中品中生說雲:「中中者,諸師雲見道已前內凡者。何故觀經雲,受持一日一夜戒,回願往生。命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以此文證,豈得言是內凡人也?但是佛去世後,無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其小戒,回願往生。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幹聖也。」

觀經雲,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回向求生。戒香熏修。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眷屬,迎接往生。

善導大師說,若論小乘聖人往生,亦無妨礙。但此觀經,是佛為凡夫所說,非為小乘聖人所說。如觀經雲,為救末法時期被煩惱賊所害之眾生,即是證明也。

觀經疏破諸師中品下生說雲:「中下者諸師雲小乘內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離者。何故觀經雲,若有眾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樂事,四十八願等。此人聞已即生彼國。以此文證,但是不遇佛法之人,雖行孝養,亦未有心希求出離。直是臨終遇善,勸令往生。此人因勸回心,即得往生。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亦不為出離故行孝道也。」

觀經雲,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所以觀經疏雲,此是不遇佛不聞法之人。雖行孝養,無求生之心。直至臨終遇善知識,勸令往生。始回心求往生也。非如諸師所雲,唯修世福,求出離者。

觀經疏破諸師下品上生說雲:「下輩三人者。諸師雲,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學凡夫。隨過輕重,分為三品。未有道位,難辨階降者。將謂不然。何者?此三品人無有佛法世俗二種善根,唯知作惡。何以得知?如下上文說,但不作五逆謗法,自余諸惡悉皆具造。無有慚愧,乃至一念。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教令稱佛一聲。爾時阿彌陀佛即遣化佛菩薩來迎,此人即得往生。但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塗,未可出也。」

觀經謂下品上生者言,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複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由是觀之,此人系仗佛力往生。若不遇善友,複無佛力加被,如是惡人,定墮三塗。豈是大乘始學善根,而得往生者哉。

觀經疏雲:「下中者。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毀破。又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即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功德,勸令往生。此人聞已即便見佛,隨化往生。初不遇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觀經雲,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是愚人,偷僧祇物,盜現前僧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善友為贊阿彌陀佛十力威德……命欲終時,華上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即得往生。如此看來,此人往生,亦系仗佛悲願成就。非是大乘始學善根,得以成就者。

觀經疏雲:「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沉。由終遇善,七寶來迎。」

所以細看觀經經文,無論定散二善,或是三輩九品,皆是佛取滅後,五濁惡世凡夫得生也。如是凡夫,仗佛悲願,即得往生。非是眾生自力,而得往生者。

諸師多以眾生自力往生,故有凡夫不能入報土論。同時將往生人之資格,判得過高。致令淨土法門,功德隱沒。若依諸師所判,我輩罪障凡夫,皆無往生資格。豈不哀哉!

善導大師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中,一再強調說:

「上品上生凡夫等,持戒念佛誦經專,一切時中常勇猛,臨終聖眾自來迎。觀音大勢擎華至,一時接手上金台。無數化佛菩薩眾,摩頭讚歎隨佛去。一念之間到佛國,即現真容菩薩眾。光明寶林皆說法,當時即悟無生忍。」

於上品中生者贊曰:

「上品中生凡夫等,讀誦念佛專持戒。一日七日俱回向,臨終聖眾皆來現。觀音大勢擎華立,行者即上紫金台。與千化佛同時贊,從佛須臾入寶池。」

於上品下生者贊曰:

「上品下生凡夫等,深信因果莫生疑。三業起行多憍慢,單發無上菩提心。回心念念生安樂,終時即見金華至。五百化佛觀音等,一時接手入華中。」

於中品上生者贊曰:

「中品上生凡夫等,偏學聲聞緣覺行,戒定慈悲常勇猛,一心回願生安樂。終時化佛聲聞到,七寶蓮華行者前,佛放光明照身頂,行者自見上華台。」

於中品中生者贊曰:

「中品中生凡夫等,一日一夜持眾戒,回此戒福善根力,直到彌陀安養國。臨終化佛師僧現,七寶華來行者前,行者見華心踴躍,即上華台隨佛去。」

於中品下生者贊曰:

「中品下生凡夫等,孝養父母行人(仁)信,臨終遇值善知識,為說極樂彌陀願。聞說合掌回心向,乘念即到寶池中,百寶蓮華台上座,七七日後寶華開。」

於下品上生者贊曰:

「下品上生凡夫等,具造十惡無餘善,增長無明但快意,見他修福生非毀。如此愚人難覺悟,良由知識惡緣強,唯知目前貪酒皮(肉),不覺地獄盡抄名。」

於下品中生者贊曰:

「下品中生凡夫等,破戒偷僧起眾罪,邪命說法無慚愧,破戒因果打師僧。如此愚人臨死日,節節酸(酸)疼錐刀刺。地獄猛火皆來逼,當時即值善知識,發大慈悲教念佛,地獄猛火變風涼。天華旋轉隨風落,化佛菩薩乘華上。行者即坐天華上,從佛須臾入寶池。」

於下品下生者贊曰:

「下品下生凡夫等,十惡五逆皆能造,如此愚人多造罪,經歷地獄無窮劫。臨終忽遇善知識,為說妙法令安隱。刀風解時令忍痛,教令念佛不能念。善友告言專合掌,正念專稱無量壽。聲聲連注滿十念,念念消除五逆障,謗法闡提行十惡,回心念佛罪皆除。病者身心覺醒悟,眼前即有金華現,金華光明照行者,身心歡喜上華台,乘華一念至佛國,直入大會佛前池。」
十、會通別時意

當時無著菩薩造攝大乘論,傳譯中國。佛陀扇多,真諦,玄奘大師等,均有譯本。世親菩薩有攝大乘論釋,亦有譯本在我國。

無著菩薩攝大乘論中曾說:「複次有四意四依。一切佛尊教,應隨決了。一、平等意。譬如有說,昔是時中,我名毗婆屍,久已成佛。二、別時意。譬如有說,若人誦持多寶佛名,決定於無上菩提不更退墮。複有說言,由唯發願于安樂國土,得往彼受生。三、別義意。譬如有說,事如是等恒伽所有沙數諸佛,於大乘法義得生覺了。四、眾生樂欲意。譬如如來先為一人讚歎佈施,後還毀呰。如施戒及余修亦爾。」

無著菩薩于「大乘莊嚴經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均曾提到別時意。大乘莊嚴經論卷六說:「別時意者,如佛說,若人願見阿彌陀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別時往生故如是說。」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亦說:「有四種意趣,由此意趣故,方廣分中,一切如來所有意趣應隨決了。一、平等意趣,二、別時意趣,三、別義意趣,四、補特伽羅樂欲意趣。」

世親菩薩為攝論作釋,均有流傳。於是諸賢多謂凡夫往生西方,不能當生成辦,而是別時意趣。以致隋代以後,淨土法門頗受妨礙。甚至有人,放棄西方淨土不修者。此與凡夫不能生報土論,頗有關係。一般認為彌陀淨土是報土,凡夫沒有資格往生報土。所以觀經等所說,凡夫往生極樂,是佛方便說,說往生者僅是種因,實際上是別時意。此說一出,致令淨土法門,濟拔末世眾生之功德,為之隱沒。

直至善導大師出,倡凡夫仗佛願力得生報土。凡夫生彌陀淨土者,系仗佛強大願力所致。於是諸家信服,眾說為之消沉。而求生淨土行者,得以再度振奮。

觀疏卷一,會通別時意說:「會通別時意者。即有其二,一論雲,如人念多寶佛,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者。凡言菩提,乃是佛果之名,亦是正報道理。成佛之法,要須萬行圓備,方乃克成。豈將念佛一行,即望成者,無有是處。雖言未證,萬行之中是其一行。何以得知?如華嚴經說,功德雲比丘語善財言,我於佛法三昧海中,唯知一行,所謂念佛三昧。以此文證,豈非一行也。雖是一行,於生死中乃至成佛永不退沒,故名不墮。問曰,若爾者,法華經雲。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亦應成佛竟也?此之二文有何差別?答曰,論中稱佛唯欲自成佛果。經中稱佛,為簡異九十五種外道。然外道之中都無稱佛之人,但使稱佛一口,即在佛道中攝,故言已竟。」

當知我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是成佛。而是厭離娑婆,去作極樂國的眾生。不過彼國眾生,以仗佛願力故,無有諸苦,但受眾樂。同時仗佛願力,得不退轉。

觀經疏接著說:「二論中說雲,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久來通論之家,不會論意,錯引下品下生十聲稱佛,與此相似。未即得生。如一金錢得成千者,多日乃得,非一日即得成千。十聲稱佛,亦複如是。但與遠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道)佛直為當來凡夫,欲令舍惡稱佛,誑言生。實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

善導大師指出,攝論言唯發願者,往生彼國是別時意。而諸家竟錯引觀經下品下生,十聲稱佛,即是別時意。彼不知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後文另有詳解。

以一錢得成千錢,是言譬喻以一錢為資本,經營生息,而獲千錢之利,非一日之功也。十聲稱佛是別時意,亦複如是。

觀經疏言:「何故阿彌陀經雲,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次下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言護念者,即是上文一日乃至七日稱佛之名也。今既有斯聖教以為明證,未審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諸佛誠言返將妄語。苦哉!奈劇能出如此不忍之言。雖然,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善自思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論以為指南!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也。」

引阿彌陀經一日乃至七日,稱佛名號,一心願生,臨命終時即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有十方恒沙諸佛,出廣長舌相而作證明。

阿彌陀經系佛言佛教,而今人卻之不信。反信受凡小之論,誠令人感慨。善導大師感慨地說,寧傷今世錯信佛語,不可執菩薩論以為指南。良以諸菩薩猶信受佛語,末世眾生豈可顛倒執著!

觀經疏繼雲:「雲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答曰。若欲往生者,要須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論中但言發願,不論有行。問曰,何故不論?答曰。乃至一念曾未措心,是故不論。問曰。願行之義有何差別?答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克。是故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問曰。願意雲何乃言不生?答曰。聞他說言西方快樂,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此語已,更不相續,故名願也。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雲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善導大師謂,求往生者,必須行願具足。行即持念阿彌陀佛名號,願即願生西方,願見彌陀。如果有行無願,其行必孤。有願無行,其願必虛。攝論雲,唯發願于安樂國土者,是虛願也,故不得即生。

由是可知,修淨生行者,必須信願行具足方能成辦。深信以導願,力行以成願。如是方得往生西方。徒自念佛,不知發願求生,不得往生。虛發其願,而無力行之功,亦不得往生。行願具足,定生西方寶池之中。

願心一發,即應念佛相續不斷也。觀經下品下生人,十稱佛名,即是十願十行具足。何以故?口稱「南無」時,即是發願求生。因為南無即是歸命的意思,而歸命即是回向發願之義。口稱阿彌陀佛,即是其行。所以稱佛名時,即是行願具足。故知攝論師,謂下品下生十稱佛名往生者,是別時意,乃錯引經文也。

最後觀經疏雲:「又來論中稱多寶佛,為求佛果即是正報。下唯發願,求生淨土即是依報。一正一依。豈得相似?然正報難期,一行雖精未克。依報易求,所以一願之心未入。雖然,譬如邊方投化即易,為主即難。今時願往生者,並是一切投化眾生。豈非易也?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斯乃不可以言定義,取信之者懷疑。要引聖教來明,欲使聞之者方能遣惑。」

善導大師,分別論,誦持多寶佛名,及與唯發願于安樂國土,二者之間有所不同。攝論雲,別時意者,如人誦持多寶佛名,決定於無上菩提不更退墮。又如說言,由唯發願于安樂國土,得往彼受生。無上菩提是為佛果,即是正報。往生淨土,是為依報。正報難期,佛果非易。所以僅憑一行(念佛)精進,未能成辦。然依報易求,行願具足即可成辦。但是僅憑虛願,亦未得入。

大師並舉例說明,依報者,猶如邊方之人,投化中國則易。正報者果位,猶人民期為國主則難。往生西方極樂國者,猶邊方之投化也。故行願具足,上盡形壽,下至十念,皆得往生。

由此可知,十聲阿彌陀佛名號往生者,與稱念多寶佛名者不同,不可一概而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是歸投依靠阿彌陀佛而為眾生。不過西方國土,依報殊勝。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在度眾生,故生願佛願相應,即得往生。而稱念多寶佛名,於無上佛果,得不退轉,應是別時意也。

然生極樂國者,要須行願具足。如果僅憑發虛願,而無力行相續,亦不得即生也。
十一、簡介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

善導大師之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系依經而立。依觀經明觀佛三昧法,依般舟經明念佛三昧法,依經明入道場念佛三昧法,依經明道場內懺悔發願法。

依觀經明觀佛三昧法略謂,觀阿彌陀佛相好光明身金色,常住意向西。

行者欲坐,須結跏趺坐。左足安右髀上與外齊,右足安左髀上與外齊。右手安左掌中,二大指相觸。端身正坐,合口閉目,似開不開,似合不合。觀佛之法,皆依觀經。

如果行人得見淨土中事,若見但自知,不得向人說。若說即大有罪,橫招惡病短命之報。

又行者欲生淨土,唯須持戒念佛誦彌陀經。日別十五遍,二年得一萬。日別三十遍,一年得一萬。日別念一萬遍佛,亦須依時禮贊淨土莊嚴事。大須精進,或得三萬六萬十萬者,皆是上品上生人。

依般舟三昧經明念佛三昧法。般舟三昧經請問品,明七日七夜入道場念佛三昧法。出般舟三昧經。

行品雲,佛告跋陀和,菩薩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則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髮許,是定意法名為菩薩超眾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進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癢

勿念饑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熱

勿念苦 勿念樂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命 勿念壽

勿念貧 勿念富 勿念貴 勿念賤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長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醜

勿念惡 勿念善 勿念瞋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經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舍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識

勿念斷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實

勿念輕 勿念重 勿念難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淺 勿念廣 勿念狹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親 勿念 勿念憎 勿念愛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敗

勿念清 勿念濁 斷諸念 一期念

意勿亂 常精進 勿歲計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獨處 勿聚會 避惡人 近善友

親明師 視如佛 執其志 常柔弱

觀平等 於一切 避鄉里 遠親族

棄愛欲 履清淨 行無為 斷諸欲

舍亂意 習定行 學文慧 必如禪

除三穢 去六入 絕淫色 離眾愛

勿貪財 多畜積 食知足 勿貪味

眾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綺飾

勿調戲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貢高

若說經 當如法 了身本 由如幻

勿受陰 勿入界 陰如賊 四如蛇

為無常 為恍忽 無常主 了本無

因緣會 因緣散 悉了是 知本無

加慈哀 于一切 施貧窮 濟不還

是為定 菩薩行 至要慧 超眾行」

此一段經文,世尊於般舟三昧經中,為跋跎和菩薩所說。即般舟三昧也。般舟三昧,能如法修者,十方諸佛悉在前立。般舟三昧以念佛為主,善導大師甚為重視。

於經中佛告跋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現在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如法修行。持戒完具,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今現在彼。隨所聞當念,去此十萬億佛剎,其國名須摩提。須摩提者,即西方極樂世界也。

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是四眾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足,到其佛剎。四眾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此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來生。

以上明念佛三昧之法,以下明啟建三昧道場。所謂三昧道場,即善導大師之佛七規範也。

欲入三昧道場時,一依佛教方法。先須料理道場,安置尊像,香湯掃灑。若無佛堂,有淨房亦得。掃灑如法。取一佛像西壁安置。行者等從月一日至八日,或從八日至十五日,或從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或從二十三日至三十日。

行者等自量家業輕重,於此時中入淨行道。若一日乃至七日,盡須淨衣,鞋靺亦須新淨。七日之中皆須一食長齋,軟餅粗飯,隨時醬菜,儉素節量。於道場中,晝夜束心相續,專心念阿彌陀佛。心與聲相續,唯坐唯立。七日之間不得睡眠,亦不須依時禮佛誦經。數珠亦不須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

佛言。想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光明徹照端正無比,在心眼前,正念佛時,若立即立念一萬二萬,若坐即坐念一萬二萬。

於道場內不得交頭竊語。晝夜或三時六時,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天曹地府一切業道,髮露懺悔一生已來身口意業所造眾罪。懺悔竟,還依法念佛。

所見境界,不得輒說。善者自知,惡者懺悔。酒肉五辛誓發願,手不捉口不吃。若違此語,即願身口俱著惡瘡。或願誦阿彌陀經滿十萬遍,日別念佛一萬遍。誦經日別十五遍,或誦二十遍、三十遍。任力多少,誓生淨土,願佛攝受。

善導大師對於臨命終時,亦有明確的開示。善導雲:

「又行者等若病不病欲命終時,一依上念佛三昧法,正當身心,回面向西。心亦專注,觀想阿彌陀佛,心口相應聲聲莫絕,決定作往生想,華台聖眾來迎接想。病人若見前境,即向看病人說。既聞說已,即依說錄記,又病人若不能語者,看病人必須數數問病人見何境界。若說罪相,傍人即為念佛,助同懺悔。必令罪滅。若得罪滅,華台聖眾應念現前。」

又行者眷屬六親,若來看病。勿令有食酒肉五辛人靠近。若向病人邊,病人即失正念。鬼神交亂,病人狂死,墮三惡道。

依經明五種增上緣。善導大師,依無量壽經,十六觀經,阿彌陀經,般舟三昧經,十往生經,淨土三昧經等,明五種增上緣。一滅罪增上緣,二護念得長命增上緣,三見佛增上緣,四攝生增上緣,五證生增上緣。

言滅罪增上緣者,即如觀經下品上生人。一生具造十惡重罪,其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一聲,即除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即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又如下品中生人,一生具造佛法中罪,破齋破戒,食用佛法僧物,不生慚愧。其人得病欲死,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為說彌陀佛身相功德國土莊嚴。罪人聞已,即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即滅。亦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又如下品下生人,一生具造五逆極重之罪,經歷地獄受苦無窮。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名十聲,於聲聲中除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此亦是現生滅罪增上緣。

又若有人,依觀經等畫造淨土莊嚴變。日夜觀想寶地者,現生念念除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淨土莊嚴變者,畫造淨土莊嚴變相圖也。

又依經畫變。觀想寶樹寶池寶樓莊嚴者,現生除滅無量億阿僧祇劫生死之罪。

又依華座莊嚴觀日夜觀想者。現生念念除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又依經觀想像觀,真身觀,觀音勢至等觀。現生於念念中除滅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如上所引經證,皆是現生滅罪增上緣。以下複引經證,護念增上緣。

如觀經第十二觀中說雲,若有人,一切時處,日夜至心觀想彌陀淨土二報莊嚴,若見不見,無量壽佛化作無數化佛,觀音大勢至亦作無數化身,常來至此行人之所,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觀經下文,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觀音勢至常與行人作勝友知識,隨逐影護。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第九真身觀說雲,彌陀佛金色身毫相光明遍照十方眾生。身毛孔光,亦遍照眾生。圓光亦遍照眾生。八萬四千相好等光亦遍照眾生。又如前身相等光,一一遍照十方世界。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舍。此即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十往生經說,佛告山海慧菩薩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我從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隱,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彌陀經說,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如般舟三昧經行品中說雲,佛告跋陀和,若有人,七日七夜在道場內,舍諸緣事除去睡臥,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真金色身。或一日三日七日,或二七日,五六七七日,或至百日,或盡一生。至心觀佛,及口稱心念者,佛即攝受。既蒙攝受,定知罪滅得生淨土。佛言。若人專行此念彌陀佛三昧者,常得一切諸天及四天大王,龍神八部,隨逐影護,愛樂相見。永無諸惡鬼神災障厄難橫加惱亂。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又白諸行者,但欲今生日夜相續專念彌陀佛,專誦彌陀經,稱揚禮贊淨土聖眾莊嚴願生者,日別誦經十五遍,二十三十遍已上者,或誦四十五十百遍已上者,願滿十萬遍。又稱揚禮贊彌陀淨土依正二報莊嚴。又除入三昧道場,日別念彌陀佛一萬,畢命相續者。即蒙彌陀加念,得除罪障,又蒙佛與聖眾常來護念。既蒙護念,即得延年轉壽長命安樂。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以下複引經證,見佛三昧增上緣。

即如觀經說雲,摩竭提國王夫人名韋提希,每在宮內願常見佛。遙向耆崛山悲泣敬禮,佛遙知念,即於耆山沒王宮出現。夫人已舉頭即見世尊,身紫金色,坐寶蓮華。目連阿難立侍左右,釋梵臨空散華供養。夫人見佛,舉身投地號泣,向佛求哀懺悔。唯願如來教我觀於業處。又如此經證,非直夫人心至見佛,亦與未來凡夫起教,但使有心願見者,一依夫人至心憶佛,定見無疑。此即是彌陀佛三念願力外加故得令見佛。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經說雲,一者以大誓願力加念故得見佛。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見佛。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見佛。故名見佛三昧增上緣。

問曰。夫人福力強勝,蒙佛加念故見佛。末法眾生罪愆深重,何由得與夫人同例?答曰。佛是三達聖人,六通無障,觀機備教,不擇淺深。但使歸誠,何疑不見。即如觀經下說雲,佛贊韋提,快問此事,阿難受持廣為多眾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眾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願力故,見彼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又以此經證,亦是彌陀佛三力外加故得見佛。故名見佛淨土三昧增上緣。

見佛三昧增上緣,略引至此。讀者若欲詳覽,請閱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

以下介紹攝生增上緣。攝生增上緣者,言以阿彌陀佛願力攝受,便得往生也。簡非眾生自力,得往生者。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說,佛言,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是願往生行人,命欲終時,願力攝得往生。故名攝生增上緣。

又此經上卷雲,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即為證也,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此經下卷初雲,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如觀經第十一觀及下九品,皆是佛自說,修定散二善行人命終時,一一儘是彌陀世尊自與聖眾華台授手迎接往生。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如四紙彌陀經中說,佛言。若有男子女人,或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佛名。其人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釋迦佛言,我見是利,故說此言。即為證也。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如四十八願中說雲,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命終時,我不與大眾現其前者,不取正覺。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又如下願雲。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計念我國,至心回向願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此亦是攝生增上緣。

最後言證生增上緣。證生增上緣者,釋迦牟尼世尊,保證往生也。

如觀經雲,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由此經文證明,佛攝未來世一切凡夫,得往生西方極樂國土。淨土法門,非為一切菩薩賢聖所設也。當然菩薩賢聖求生淨土,亦屬無妨。然佛秉濟世大悲,為度末法時期罪苦眾生,特設此淨土法門也。此為釋迦牟尼佛,親作保證,故名證生增上緣。

又如觀經九品雲,一一品中所告眾生者,皆是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五濁凡夫,遇善知識,勸令生信,持戒念佛誦經禮贊,決定往生。以佛願力盡得往生。此亦是證生增上緣。

又如彌陀經雲,六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此亦是證生增上緣。

以上五種增上緣義,文廣不及備引。僅略述梗概如是。

善導大師,于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中述及,有不信是淨土法門者,所得之罪報,引經說明於下。

問曰。釋迦出現,為度五濁凡夫,即以慈悲,開示十惡之因,報果三塗之苦。又以平等智慧,悟入人天,回生彌陀佛國。諸經頓教文義曆然,今乃有人,公然不信共相誹毀者。未知此人現生及死後得何罪報?具引佛經與其作證,令生改悔,信佛大乘,回生淨土,即為利益也。

善導大師回答說:

「今直引佛經以為明證。即如十往生經雲,佛告山海慧菩薩,汝今為度一切眾生,應當受持是經。佛又告山海慧,是經名為觀阿彌陀佛色身正念解脫三昧經。亦名度諸有流生死八難有緣眾生經,如是受持。眾生未有念佛三昧緣者,是經能與作開大三昧門。是經能與眾生閉地獄門。是經能與眾生除害人惡鬼殄滅。四向悉皆安隱。佛告山海慧。如我所說,其義如是。

山海慧白佛言,未來眾生多有誹謗,如是之人于後雲何?佛言。于後閻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若男若女,見有讀誦是經,或相瞋恚心懷誹謗,緣是謗正法故,是人現身得諸惡重病,身根不具。或得聾病盲病失陰病鬼魅邪狂風冷熱痔水腫失心。如是等諸惡重病,世世在身。如是受苦,坐臥不安。大小便利,亦皆不通。求生求死,不得。謗是經故受苦如是。或時死後,墮於地獄,八萬劫中受大苦惱。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謗是經故得罪如是。或時得出,生在人中,作牛馬豬羊,為人所殺,受大苦惱,為謗是經故。後得人身,常生下賤,百千萬世不得自在,百千萬世不見三寶名字,為謗是經故受苦如是。是故無智人中,莫說是經。正觀正念,如是之人,然後與說。彼此不敬是經,墮於地獄。彼此敬重,得正解脫。往生阿彌陀佛國。」

若有人信受佛語依教奉行,則得大利益。如或問曰:

「若佛滅後一切善惡凡夫,發菩提心願生彌陀佛國者,日夜計心,畢此一生,稱觀禮贊香華供養阿彌陀佛及觀音聖眾淨土莊嚴。念念觀想,三昧或成未成者,現生得何功德,具引佛經以為明證,欲令修學行人歡喜愛樂信受奉行。」

善導大師讚歎曰:「快問斯義。即是閉絕六道生死之因行,永開常樂淨土之要門也。非直彌陀稱願,亦乃諸佛普皆同慶。今依經具答者,即如般舟三昧經說,佛告拔陀和菩薩,於是念佛三昧中,有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助其歡喜。過去諸佛持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成佛。現在十方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未來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皆得作佛。」

佛告跋陀和,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助歡喜,我於是三昧中,說其少喻比校念佛功德。譬如人壽百歲,亦生即能行走至老,過於疾風。有人能計其道裏以不?跋陀和言,無能計者。佛言。我故語汝及諸菩薩等,若善男子女人取是人行處著滿中珍寶,以用佈施,所得功德不如有人聞是念阿彌陀佛三昧,四事供養助歡喜功德。過上佈施者,千萬億倍,亦非比校。

佛言。乃往久遠不可計阿僧祇劫有佛,號曰私訶提。國名跋陀和,有轉輪王,名曰斯笒。往至佛所。佛知王意,即為說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歡喜,王聞歡喜,即持種種珍寶以散佛上。王自願言,持是功德,令十方人天皆得安穩。佛言。其王終後,還自生其家作太子也,名梵摩達。時有比丘,名曰珍寶,常為四部弟子說是念佛三昧。時王聞之,四事助歡喜。即以寶物散比丘上,又持衣服以供養之。王與千人於比丘所出家,求學是念佛三昧,常與千人共承事其師。經八千歲,日夜無懈。唯得一度聞是念佛三昧,即入高明智。卻後更見六萬八千諸佛,於一一佛所。皆聞是念佛三昧,得成佛果。佛言。若人百里千里四千里。欲聞是念佛三昧,必往求之,何況近而不求學者。」

睹斯經文,乃知三世諸佛皆由持此念佛三昧,而成無上覺,眾生何可不信而失大利?如今方信,念佛三昧乃三昧王也。

「問曰,准依佛教,精勤苦行,日夜六時禮念行道,觀想轉誦,齋戒一心,厭患生死,畏三塗苦,畢此一形,誓生淨土彌陀佛國者。又恐殘殃不盡,現與十惡相應,覺有斯障者,雲何除滅?具引佛經,示其方法。

答曰,依佛經答者,即如觀佛三昧海經說,佛為父王及諸大眾說,過去有佛,名曰空王,像法住世時有四比丘。破戒犯重,時空王佛於夜空中,出聲告四比丘言,汝之所犯名不可救,欲滅罪者,可入我塔中,觀我形像,至心懺悔,可滅此罪。時四比丘萬事俱舍,一心奉教,入塔於佛像前自撲懺悔。如大山崩,婉轉於地,號哭向佛,日夜相續,至死為期。捨命已後,得生空王佛國。」

經雲此四比丘,現均已成佛。東方成佛者,名阿閦鞞。南方成佛者,名曰寶相。西方成佛者,名阿彌陀。北方成佛者,名微妙聲。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終
偉哉善導

寫完本書以後,對善導大師興起無比的敬仰。隋唐時期,受攝論的影響,淨土法門日趨沒落。如果沒有大師力排眾議,獨彰聖旨。能否有今日的淨土法門,實不敢想像。

大師持戒念佛,精進不懈。尤其信心堅定,無間無雜。皆是後世淨土行者的楷模。我們若能效法大師于萬一,定能往生極樂國土。

筆者鈍根劣智,為文簡略,挂一漏萬。除向讀者致歉外,並向善導大師求哀懺悔!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