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1/01/03   報導

 

格澤摩訶班智達簡傳

瑪巴噶陀派五黃金法座領袖之一大成就者



公元八世紀時藏王赤松德真(755-797)迎請蓮師入藏,大興佛教,
廣譯經典,至藏王達瑪禁佛滅法(838-842),之後佛教復興時期,
大師紛赴印度重續法教,蔚成新傳,昔時為避法難,潛隱於師徒父子 秘傳則成舊派,稱為寧瑪派,或名前譯(古譯、舊譯)。

噶陀派即屬寧瑪傳承,起源自噶唐巴德新謝巴(1122-1192)尊者,
藏人慣稱「噶陀巴」或「唐巴德謝」,其遵上師瞻敦巴卓威貢波授記:「汝往岡波修行,肉身可化光蘊,汝赴噶陀住持,佛法可傳邊際」,

為真利他,向東方游歷尋覓其地,後終至藏東有一天然白色
藏字噶字黑石之地,在1159年於當地起建新寺、經二年竣工,
名為「噶陀」,義即噶字之上,該地曾為蓮師師徒住錫二十五天、
加持十三遍,伊喜措嘉及毘盧遮那閉關之勝地。

噶陀寺掌教之位,例稱「五黃金法座」依制系本派五大主要轉世
世系祖古,分別為莫札世系、吉美新炯世系(直美信雄)、
格澤世系、夏察世系及寧貢世系,五位輪流執掌噶陀法教事務,
此外噶陀司徒亦曾一度執掌法座,一般漢地俗人將其稱為「法王」。

第一世格澤大班智達 遍智
局美徹旺秋祝 於第十三勝生鐵蛇年(1761年)出生在格澤卓宿世家中。由卓千巴貝瑪貢卓和噶陀巴吉美新炯汞波仁波切一致認證其為龍薩寧波之侄徹旺津雷之轉世,
迎至噶陀寺升座。
從古夏仁波切和莫珠南卡卻旺,熟習噶陀傳承之所有教傳及巖傳教法,聞思修顯密及五明。並求法於吉美林巴尊者攝受,得其甚深教授,
與薩嘉鄂巴堪布巴滇卻炯,格魯派二世章嘉國師洛貝多傑
(雍正帝師)、卓千巴
阿諦滇貝堅參等教派領袖論交,亦從章嘉國師獲得許多法教,故持弟子禮事之(有些書文誤載其為章嘉國師之師)。

此外,亦蒙達賴喇嘛青睞,甚為投契。曾同時受漢、藏、蒙三地官方
尊封「摩訶班智達」之銜,義即大碩學博聞之士,
因此獲僧俗大眾尊稱「格澤摩訶班智達」;應德格土司親近邀請對德格舊存的經、律、論以及寧瑪續部著作等進行了精細校訂、刻版,
並將寧瑪十萬續和龍欽巴與吉美林巴遍智大師的全集校對刻版;
開創講習《祕密藏》和《般若》等講法之規。大師著作甚豐,
有《舊譯十萬續部經典目錄》、《蓮華道次第廣疏》、《四部宗義》、《祕密藏疏》、《聲明妙音經疏》等十幾部,然因曾遭祝融,
今唯餘十卷。

其法承重要弟子有第三世卓千仁波切、雪謙冉江
班久嘉措、
嘉察祖古、噶陀咕夏
仁增吉美汞波、司徒鄔堅桑珠、
莫札
卻英多傑、卻央朗卓(仲巴第二世)、寧貢貝瑪卻傑、
札噶索南南傑等學行雙證大師。

第二世格澤 徹旺仁增嘉措,住世匆匆、行相不昭。

第三世格澤 局美滇巴南傑(1886-1952)博通顯密,
雖為一遁世行者,然「遺名而聲飛、晦耀而光發」,
當今噶陀派諸大長老耆德,皆出門下,或為再傳,
其為人樂道推崇是將噶陀派即生身化虹光的耳傳秘密十三種典籍配合《龍薩金剛藏》融會大成,著作導引講解《珠鏡》一巨函,
是噶陀派法中至寶、秘中秘典。

第四世格澤
局美滇貝堅參(1954-),
系經第二世蔣揚欽澤卻吉洛覺、安宗竹巴、十六世大寶法王等,
寧瑪、噶舉聖士大師認證無疑,感世皆妄、堅心離塵、不累虛飾、
孤身跡近頭陀行,唯因利生故隨緣遊化於世界各地,
除每年應邀於印度金剛座參加寧瑪大祈願法會外、
行跡不定於尼泊爾、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地應請傳授顯密實修深法。:本文依噶陀寺誌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