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3/16 09:17:26 NPO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第33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第二天:課堂裏的社會化和情緒學習與教育
作者:丁一夫 李江琳
“社會化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簡稱SEL)是這次研討會的重點內容。所謂“社會化”就是個人按照社會的倫理道德和普遍認可的文化規範來判斷是非,做出決定,采取行動。社會化是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能力。一個人如果社會化程度不足,或者社會化能力有缺失,在生活中就會在人際關系方面發生種種沖突和問題,對他人和自己造成傷害。社會化程度不足經常表現爲調節和控制情緒的能力不足。社會化和調節情緒的能力是需要學習的。這就是SEL。
今天參與討論的都是多年從事SEL研究和實踐的教育專家,討論的內容是在現代學校裏,怎樣把SEL引入課堂教學。
第一個坐上熱座的是Kimberly Schonert-Reichl。她自我介紹說,她原來是一個教師,而現在是一個科學家,研究和評估SEL。通過213項、涉及270,034個學生的SEL項目,得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結論。統計數據表明,課堂上的SEL課程能夠顯著提高學生調節自己的情緒,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各國教育界越來越重視SEL。現在有34個國家在試點課堂上的SEL。例如,美國在2011年只有三個州有SEL,到2017年,一半以上的州在展開課堂SEL學習。新的教育課程中,兒童的核心技能要包括社會化情緒管理的能力。
課堂上的SEL還是一種新事物,仍然需要展開研究和評估。在加拿大,有上千教師得到了SEL教育的訓練,這些訓練包括怎樣帶領學生打坐調息,學會傾聽,學會減輕精神壓力,尊重和善待他人。這方面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社會化能力。
隨後坐到熱座上的是兩位從事兒童SEL學習的女士,Sophie Langri和Tara Wilkie,於是達賴喇嘛尊者旁邊安放了兩把椅子,她們一起向尊者講述她們的SEL實踐。
她們的SEL項目是針對五歲兒童展開的,也就是要教五歲的小孩在課堂上學習怎樣了解自己的情緒,調節情緒,處理和他人的關系。她們的項目可以細分爲三個框架:Me,You,和Us。即:我,你和我們。在第一個框架中,要教小孩認識自己的情緒,即自我認知,然後來自我調節;在第二個框架中,教兒童去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去處理和他人的沖突;在第三個框架中,培養兒童負責任地做出決定的能力,讓兒童理解自己和他人是互相依賴,互相聯系的。這三個框架中,都有認知的部分,也都有行動的部分,也就是說,在改變兒童的認識後,要求兒童采取行動。通俗地講,就是懂了以後就要去做。
這一套理論聽起來很複雜,五歲兒童大多還不認字,他們能做到這些嗎?
SEL專家們設計的課堂教學很有意思。例如,在第一個框架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調節中,她們準備了一系列的小畫片,上面是各種情緒表情的卡通畫,讓還不認字的五歲兒童從中找出自己此時的“我感到”。兒童會學習從中找出自己感到生氣,感到傷心,感到快樂,諸如此類的卡片。然後,讓兒童在另一套卡片中找出“我想要”的畫片,比如我想要打人,我想要有人跟我一塊兒玩,我想哭,等等。通過辨認卡片,讓兒童學會辨認自己的情緒,辨認在相應情緒下自己的反應,然後漸漸學會調節這種反應。
對年齡稍大的兒童,卡片上不再是圖畫,而是相應的詞彙,比如憤怒、悲傷、孤獨、悔恨等等,因爲這時兒童已經有認字的能力,而通過認字來辨認自己的情緒,說明兒童有了一定的抽象能力,從“我感到”到“我想要”的辨認,就是一種理性能力。這種SEL學習,都包括專注力的訓練,就是提高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來辨認和控制情緒。這樣的學習最終是爲了養成學生建立健康人際關系的能力,即一種負責任的公民人格。
達賴喇嘛表示很傾慕她們所做的努力,贊賞SEL的研究和實踐,他說,從認知Me(我)到認知You(你)到認識Us(我們),教育和培養兒童獲得這種認知能力是非常要緊的,人類需要這樣的認知。達賴喇嘛說,當代世界有各種問題和困難,這些問題和人們的思維相關聯。一個地方的人思維更成熟的話,問題就少一些,思維不成熟,問題就更多一些。他認爲,眼下是全世界處於關鍵的時刻,亟需把這樣的認知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能夠這樣來認識問題,特別是在那些長期處於苦難中的地區。他說,我們的人生如果有友誼,如果我們生活在朋友中,生活在愛你的人中間,我們的生活就是快樂的。這對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是一樣。所以,我們要通過智慧來認識真相,認識事物的本質。而你們所做的SEL教育實踐,就是在兒童教育的層面上來回答這個世界的苦難問題。
達賴喇嘛尊者的這番評論不僅富於哲理,也是有感而發。達賴喇嘛尊者失去家園流亡異鄉已經半個多世紀,高齡的尊者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帶領流亡藏人克服重重苦難。而這種從外部強加給藏人的苦難,究其根源是外部某些人的認知失誤。而一旦人們有了認識事物本質的智慧,並且運用這種智慧認識了真相,認識了事物的本質,那就是藏人結束流亡苦難的時候。所以,達賴喇嘛在幾十年的流亡生活中一直教導藏人不要失去希望。
達賴喇嘛尊者在評論了SEL後,突然給大家講了一個例子,說起多年前他訪問以色列的遭遇。在訪問以色列的時候,以色列的猶太團體給尊者介紹了情況,後來,巴勒斯坦人也來給尊者介紹情況。他們講的是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時間的現實,可是尊者發現他們的說法有巨大的不同。後來,尊者遇到了一個小團體,這個團體中有猶太人,也有巴勒斯坦人,可是這兩邊的人相處得十分和諧。尊者介紹說,我跟他們說,你們雖然很小,但是你們是希望的種子。以巴問題不是兩個政體的問題,而是涉及很多很多人的生活的問題。既然你們必須共存,那就不如和睦共存。
第三個坐到熱座上的是Jennifer Knox,她是一位具有十八年教育經驗的資深教師,在美國、歐洲、亞洲都有過教學經曆。她是佐治亞州艾莫利大學社會、情緒、倫理學習(SEEL)項目成員,也是設計編制該項目教材的核心人物。
Jennifer Knox介紹了在美國南方佐治亞州一個有2,600學生(其中49%是黑人學生)的學校裏的社會化、情緒與倫理學習(簡稱SEE)的教育項目。Knox本人是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她說,自己從事這個教育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達賴喇嘛《超越宗教——一個完整世界的倫理》一書的影響和鼓勵。SEE項目就是要從兒童早期開始就學習認知自己、認知他人、認識人與人之間是互相依賴的,從而培養慈悲,獲得調節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她認爲,教育可以從培養學生個體的慈悲心,延伸到社區,把認知-慈悲-行動擴展到整個社會。
這時,達賴喇嘛插了一段評論。什麽是慈悲?慈悲是不是只是犧牲自己?尊者說,慈悲也包括愛自己,愛護自己。所以,慈悲並不是絕對地排斥自私(selfish)的認知和行爲。自私是任何生物的生存所必需的。但是,自私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認識到他人是自己生存的條件,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通過助人也有利於自己,這種自私就是智慧的自私;另一種自私是只顧自己不顧別人,而在這過程中自己變得惱怒生氣,傷害自己的內心,這種自私就是愚蠢的自私。我們要的是既愛自己也愛他人的智慧的自私。
有關SEL的演示和解說深具啓發性,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沒有接受過情緒教育的成年人來說,“情緒教育”、“情緒學習”、“情緒調控”、“情緒認知”、“情緒管理”等概念都相當新穎。事實上,兒童和青少年的“社會化情緒學習”在西方的教育界也是“新生事物”,目前仍在探索階段,有許多領域尚待拓展和研究,對其正負兩方面效果的研究也相當有限。聽完上午的各種ESL課程介紹後,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一些問題。我們必須承認,現實世界遠非完美,相對孩子們學校之外的世界來說,SEL教育是否有點“理想化”?這些孩子長大後是否會喪失自我保護的能力?
顯然並非只有我們想到這些問題。很快就有人提出問題:這些爲不同年齡段設計的SEL項目都是在學校裏,由受過專門訓練的教師們進行的,學校的環境與課堂外的環境全然不同,孩子們在課堂裏學會的各種技巧,是否有助於他們面對和處理真實世界的種種問題?是否需要同時教育他們的父母?
教師們承認,課堂和學校的環境與家庭與社會不同,她們也想到過這些問題,並爲此做過一些努力,其中包括爲家長們舉辦“工作坊”。遺憾的是,家長們對“社會化情緒學習”興趣不高,很難得到他們的配合。當然,家長們由於工作、家庭的壓力,沒時間參與,她們正在考慮在工作地點舉辦“午餐學習會”,利用部分午休時間來對家長們進行必要的訓練,目前尚未施行。不過,一位老師說有的孩子回家會把自己學到的SEL知識和技能傳給父母,也有的孩子會運用課堂裏學到的管理情緒的知識和技巧來化解自己與家人的沖突。
這一點讓我想起尊者反複強調的一個觀點:和平美好的社會從個人開始。有了快樂的人,才會有快樂的家庭,然後是快樂的社區,繼而是快樂的社會。這一切,都要從一個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開始。
下午的討論中,尊者的英文翻譯土登晉巴提出一個有趣的觀察。他注意到,在印度的類似教育項目和美國的這些項目中,人們使用不同的詞彙和概念。在印度,人們會談論一些與倫理有關的概念,使用“倫理”、“美德”、利他等詞彙,而在美國和加拿大,這些概念被忽略了,在課堂裏使用的也是一套不同的詞彙,如“康樂“(well being), “好心”(goodness)等等,似乎人們有意回避這些概念。或許現在人們應當重新開始討論“倫理“這一概念。他問科學家和教師們,現在是否已經可以公開討論”倫理“的時候?對這個問題,教師們的回答有點摸棱兩可。
教育問題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大問題。什麽樣的教育是好的教育?學生得到了什麽教育,學到了什麽,成爲怎樣的人,就是成功的教育?顯然,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那麽除此之外還有什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麽?這些問題是全世界共有的。今天達賴喇嘛和科學家及教育界人士的對話,有助於我們思考這個問題。(《縱覽中國》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