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說精髓
(決定菩提道次第中所說實修之門一切善說精髓)
達波貢欽昂旺札巴 著
江波(仁欽卻劄) 譯
(作者簡介:達波貢欽昂旺札巴,西元十五世紀出生于達波遝地方。幼年出家,從傑洛卓佩巴聽般若、量論。至沙拉傑,以善習大論聞名。於下密院從舉欽堅讃桑波聽“集密四家合注”,于甘丹從傑卻炯嘉措(甘丹墀巴, 1534-1539)聽怖畏、時輪等。曾任下密院法台。複任達波紮倉第二任法台。“貢欽”是大修行者的意思。此師的詳細傳記似乎闕如。)
敬禮諸大德師長!
以勝三學教證業,能如實持佛密意,
隨學彼大阿闍黎,實修顯密道次第。
此中菩提道次第引導分四:(甲一)作者殊勝;(甲二)法殊勝;(甲三)如何聞說其法;(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甲一)作者殊勝
詳見他文。
(甲二)法殊勝分四:(乙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者;(乙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乙三)易獲勝者密意殊勝;(乙四)極大惡行自趣消滅殊勝。
(乙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者:
三乘所有斷證類,道之主次盡所有,
知是一人成佛道,通達一切教無違。
(乙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
依師教授獲決定,一切聖言之含意,
觀止實修次第明,根絕謗法現為訣。
(乙三)易獲勝者密意殊勝:
雖諸教典為妙訣,未學難獲其密意,
縱獲亦須久辛勞,此則易解佛密意。
(乙四)極大惡行自趣消滅殊勝:
是故有分佛之教,障礙方便二次第,
捨棄善說此訣除,極大惡行自消亡。
如何聞說其法
(甲三) 如何聞說其法分三:(乙一) 聽法之理;(乙二) 說法之理;(乙三) 結束時共作之理。
(乙一) 聽法之理分三:(丙一)思惟聞法利益;(丙二)于法與法師發起承事;(丙三)正聽聞之理。
(丙一)思惟聞法利益:
若由聞法發信意,成妙歡喜獲堅住,
啟發智慧無愚癡,用自肉買亦應理。
(丙二)于法及法師發起承事:
專信恭敬而聞法,離慢不輕法法師。
發起承事、恭敬者,謂于師起如佛想。
(丙三)正聽聞之理分二:(丁一)依六種想;(丁二)斷器三過。
(丁一)依六種想者:
自如病者師如醫,教誡為藥修為療,
於如來起善士想,及發正法久住想。
(丁二)斷器三過:
倒覆底漏垢過斷,善諦聽聞意思念,
總之憶念成佛因,及聞功德而喜聞。
(乙二)說法之理分四:(丙一)思惟說法利益;(丙二)于大師及法發起承事;(丙三)以何意樂與加行而說;(丙四)於何等境應說與不應說之差別。
(丙一)思惟說法利益:
斷求利敬等染心,及除邪見如實宣,
《勸發增上》、《具威經》,說無量理當思之。
(丙二)于大師及法發起承事:
佛說佛母自設座,法乃諸佛應敬境,
故應于法及大師,隨念德恩起敬重。
(丙三)以何意樂與加行而說分二:(丁一)意樂;(丁二)加行。
(丁一)意樂:
吝法自讃厭說法,舉過推延嫉應斷;
于徒修慈具五想,如理說善樂資想。
(丁二)加行:
沐浴潔淨為前行,坐妙座誦甚深咒,
舒顏審定諸義理,以眾教因宣正法。
(丙四)於何等境應說與不應說之差別:
聽聞規矩如戒經,未請不說知是器,
未請亦說為特例。
(乙三) 結束時共作之理:
聽講善回大菩提。如是每座之聽講,
皆有所說無量利,聽講入道此關要,
前行妙訣當愛重。
道之根本依止知識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分二:(乙一) 道之根本依止知識之理;(乙二)既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
(乙一) 道之根本依止知識之理分二:(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廣說;(丙二)略示修習法。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廣說分六:(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丁二)能依弟子之相;(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丁四)依止勝利;(丁五)未依過患;(丁六)攝彼等義。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次說實修正教授:弟子相續發一德,
亦觀待於善知識,初依止法關要大。
能以戒學制心馬,以念知索令得定,
慧目能觀深實性,多聞較自德增上,
教理達實性亦可,善巧引導而巧說,
興悲開示悲憫體,勇悍剛抉勤無倦。
三學達實性悲五,雖是主要今難得,
功過二者取德勝,此等具足堪依止。
(丁二)能依弟子之相:
不墮黨類廣希求,具慧分辨道非道,
聽時於法善屬意,此等具足弟子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分二:(戊一)意樂依止之理;(戊二)加行依止之理。
(戊一)意樂依止之理分二:(己一)修信以為根本;(己二)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己一)修信以為根本:
增上信取軌範德,剎那亦不觀師過,
或成或障悉地故;若放逸觀即刻悔。
(己二)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此處隨念師深恩,當如《十法》《華嚴經》,
所說吟誦且思惟,此乃意樂依止理。
(戊二)加行依止之理:
自子妻財與隨從,洗浴按摩擦侍病,
遵行師教無違逆,修供為主令歡喜。
(丁四)依止勝利:
諸佛歡喜知識親,不墮惡趣業惑衰,
功德漸增、悉成辦,現久義利勝供佛。
(丁五)未依過患:
倘若依止法顛倒,大愚死墮無間燒,
功德不生生退失,惡友師亦招此愆。
(丁六)攝彼等義。
若是至心欲行法,恒依無錯引導師。
以知利益過患心,護師誓句逾愛命。
(丙二)略示修習法分二:(丁一)正明修法;(丁二)須以兩種修法而修之原由。
(丁一)正明修法分二:(戊一)座上修時應如何;(戊二)座間時應如何。
(戊一)座上修時應如何分三:(己一)加行;(己二)正行;(己三)結行。
(己一)加行:
次凈處安三所依,無諂供具設端嚴,
座上端身跏趺坐,歸依發心與心合。
觀資糧田師為主,修七支攝集淨要,
禮供勸請隨喜五,集福懺凈喜令增,
為令集淨增諸善,終無窮盡故回向,
攝集淨增無盡三。供曼陀羅作祈求:
敬知識等無倒心,一切發起並息滅,
內外障等猛利欲,多返祈禱決定行。
(己二)正行分二:(庚一)總修法;(庚二)此處修法。
(庚一)總修法:
為令自心堪住善,所緣數量與次第,
定無增減具念知,否則終生善成過。
(庚二)此處修法:
此處思惟依師利,不依過患防觀過,
純念功德修淨信,及修念恩發誠敬。
(己三)結行:
後回向善為次第,一晝夜分四座修,
暫應時短次數多,獲暖相已隨宜行。
(戊二)座間時應如何:
所修所緣於座間,數數憶持不逸散,
修集資糧淨罪障。又護根門食知量,
精勤修習寤瑜伽,眠時身儀正知行,
加正結行座間修,至觀皆同正行別。
(丁二)須以兩種修法而修之原由:
燒洗珍寶成堪能,如是於黑白業果,
厭離淨信之作意,猛利長時觀察修。
隨所欲成止觀故,修無常是上觀修,
如修奢摩他之時,多觀非妙須止修。
是故智者孤薩黎,止與信等定應修,
止住觀察二皆須。又沉掉是住心障,
猛利凈信除沉最,猛利厭離能斷掉,
定量妙典多說故,能除違緣不視過。
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乙二)既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丙二)如何取心要之理。
(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分三:(丁一)認明暇滿;(丁二)思惟利大;(丁三)思惟難得。
(丁一)認明暇滿分二:(戊一)有暇;(戊二)圓滿。
(戊一)有暇:
邊地根不具倒見,無佛教四人無暇,
長壽天並三惡趣,離此八種說為暇。
(戊二)圓滿分二:(己一)自圓滿;(己二)他圓滿。
(己一)自圓滿:
人複生中諸根具,未作無間信三藏。
(己二)他圓滿:
佛降說法聖教住,隨轉有他具悲憫。
(丁二)思惟暇滿利大:
已獲身具十圓滿,注重此生乃畜行。
俱盧不堪為戒身,多數欲天上界天,
其身無新得聖道,三洲男身除女性,
是心力大妙人身,若無利似為咒惑。
不僅聖道須此身,人天身財眷屬因,
此身修施等非他,是故應常思利大。
(丁三)思惟難得:
持不善品惡趣門,自諸善為嗔賊奪,
不凈宿過不護後,懶散若此將何趣?
安樂待法故須修,具師暇滿能修法,
不修暇滿難再得,死無定期現應修!
相較惡趣善趣稀,其中暇滿更稀有,
總之體認暇滿體,由因果門思難得。
(丙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丁一)于道總建立發決定解;(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丁一)于道總建立發決定解分二:(戊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聖言之理;(戊二)顯示由三士門依次引導之原由。
(戊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聖言之理:
一切聖言所詮道,決定攝入三士道,
成增上生決定勝,除此聖言不說他。
分增上生決定勝,依次成三故遍屬。
(戊二)顯示由三士門依次引導之原由分二:(己一)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己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原由。
(己一)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
導以少分中下位,共道前行引入大。
(己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原由分二:(庚一)正說;(庚二)所為。
(庚一)正說:
發心大乘道命木,如點金汁圓二資,
現竟無餘希欲事,此妙心成定無疑。
為發如是具德心,于勝利起大歡喜,
當修共下中意樂,其次決定修彼心。
此心根本為慈悲,自乏安樂眾苦逼,
思時若不生憂惱,不忍他苦何能生?
是故惡趣受苦理,善趣亦乏安樂理,
配自下中覺受思,于親眾生發慈悲。
又下中時諸集淨,發心前行修治法,
下中法類成大支,思此等理殷重修。
由此發心令堅固,儀受願心聽學處,
次若負荷佛子行,受行律儀捨命護,
斷下中纏犯還凈。總學六度別學止,
為發神通及勝觀,探究真理次入密。
又知深廣之道已,次第數量雙決定,
不以一分而知足。
(庚二)所為:
若下中道是大支,何須立名三士道?
摧慢未學稱佛子,廣益上中下心故。
經與諸大車皆說,須漸發起三士心。
下士不堪勝道器,示共上中道無過。
于共下士道次第修心
(丁二)正取心要之理分三:(戊一)于共下士道次第修心;(戊二)于共中士道次第修心;(戊三)于上士道次第修心。
(戊一)于共下士道次第修心分三:(己一)正修下士意樂;(己二)發此意樂之量;(己三)除遣此中邪執。
(己一)正修下士意樂分二:(庚一)發起希求後世之心;(庚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
(庚一)發起希求後世之心分二:(辛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而念死;(辛二)思惟後世二趣苦樂如何。
(辛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而念死分四:(壬一)未修念死之過患;(壬二)修習勝利;(壬三)當發何等念死之心;(壬四)修念死理。
(壬一)未修念死之過患:
日日起念今不死,惟思現法慧目衰,
三門摻罪善力弱,背棄正法無更甚!
是故至心當念死,視勤現世無心要。
(壬二)修習勝利:
執不死方衰損門,念死一切圓滿藏。
此時能辦士夫利,耽延癡睡並閒談,
飲食散亂知為過,死無定期當銘記。
(壬三)當發何等念死之心:
雖生怖懼難遮死,當畏糅雜罪沒亡,
滅惡趣因、辦人天,決定善因巧遷識。
(壬四)修念死理分三:(癸一)念決定死;(癸二)思死無定期;(癸三)思死時除法之外餘皆無益。
(癸一)念決定死分三:(子一)思死主決定當來無緣能令卻退;(子二)思壽無可添而無間有減;(子三)思于生時亦無暇修法而決定死。
(子一)思死主決定當來無緣能令卻退:
旋即死故難無畏:三有無常如秋雲,
眾生生死等觀戲,眾生壽行如空電,
猶崖瀑布速疾行。若能向內思無常,
萬物無不示此理。
(子二)思壽無可添而無間有減:
中間生亦日近死:人中勇士于初夜,
安住世間胎胞中,彼從此後日日中,
全無暫息趣死前。
(子三)思于生時亦無暇修法而決定死:
頑稚衰耄不念法,中為飲食睡病耗,
雖住百年少有修。今日死生雖不定,
諸具思擇執死方,執不死則悔而亡,
籌備待死豈非妙?
(癸二)思死無定期分三:(子一)思贍部洲人壽無定故死無定期;(子二)思身極脆弱故死無定期;(子三)思死緣極多活緣稀少。
(子一)思贍部洲人壽無定故死無定期:
南洲壽量極不定,
(子二)思身極脆弱故死無定期:
身弱不堪抗死緣,
(子三)思死緣極多活緣稀少:
活緣少複成死緣,汝定死故當重法。
(癸三)思死時除法之外餘皆無益:
總之現法諸圓滿,定捨棄我我棄彼,
身友受用皆無益,如是決定當修法。
是故不應輕此訣,舍而矜慢修上道;
若怯弱念修難生,當作請白髮精勤。
(辛二)思惟後世二趣苦樂如何分三:(壬一)思地獄苦;(壬二)思餓鬼苦;(壬三)思旁生苦。
(壬一)思地獄苦:
如是速死無暫息,死亡之後非斷滅,
為業力引生二趣,墮惡趣感熱冷苦。
(壬二)思餓鬼苦與(壬三)思旁生苦:
饑渴枯瘦癡苦多,長久難忍可經劫,
人間一月為一日,餓鬼壽長達萬年。
畜苦甚者亦經劫。若惟芒刺尚難忍,
惡趣苦觸又如何?
修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歸依
(庚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分二:(辛一)修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歸依;(辛二)發一切樂善根本深忍信。
(辛一)修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歸依分四:(壬一)正明其境;(壬二)彼堪歸依之因;(壬三)如何歸依之理;(壬四)歸依已應學之次第。
(壬一)正明其境:
依止後世樂方便:若誰永無一切過,
一切功德所依處,以此為表法聖僧,
是求解脫之依怙。
(壬二)應歸依此之因:
自已解脫諸怖畏,善方便救他人怖,
大悲遍轉堪歸依。外緣佛成雖不缺,
內緣歸依當至誠。
(壬三)如何歸依之理:
如何方成歸依者:圓明相好莊嚴身,
由一音酬各各問,智悲遍轉所知輪,
事業任運不間斷,此是略說佛功德;
佛修法生法功德;善修法理僧功德;
知三寶德細差別,佛師僧伴法正依,
于自大師教法僧,了知無過餘則非。
此等相續若具足,如是即成此歸依。
(壬四)歸依已應學之次第:
餘天非依離殺害,不共外道住遮學;
任何佛像木造等,皆修禮供起立等,
縱一法字碎黃布,亦當敬如真法僧。
自心為證於三寶,斷除不恭修誠敬。
知外內師教徒別;念知三寶誠勤供;
安立有情歸依善;隨作何事求三寶;
由此得入佛教內,成生律儀之所依,
先集業障輕且盡,功德有形空難容,
不墮惡趣人非人,不能為難所思成,
速成佛故日六次,念諸功德而歸依;
無論如何終不舍,若有命難念捨棄,
或執二依壞律儀。自畏輪回見三寶,
具有能力救輪回,下至戲笑不應舍,
誠信共學歸依義。
思總業果
(辛二)發一切樂善根本深忍信分三:(壬一)思總業果;(壬二)思別業果;(壬三)思已進止之理。
(壬一)思總業果分二:(癸一)正明思總業果之理;(癸二)分別思惟。
(癸一)正明思總之理分四:(子一)業決定理;(子二)業增長廣大;(子三)不遇未造業;(子四)已造業不失。
(子一)業決定理:
從總善與不善業,生總苦樂、別苦樂,
從細二業差別起;
(子二)業增長廣大:
微善罪感大樂苦;
(子三)不遇未造業:
未集業則定不受;
(子四)已造業不失:
自所造業不唐捐,不遇未造非予取。
(癸二)分別思惟分二:(子一)示十業道為主要;(子二)抉擇業果。
(子一)示十業道為主要:
十不盡攝三門業,攝粗顯說十業道。
戒等善根無一修,自稱大乘廢行者,
說於佛前欺世間。應護諸言善護意,
身不應作諸不善,彼等勤修大仙道。
(子二)抉擇業果:(醜一)示黑業果;(醜二)示白業果;(醜三)示餘業差別。
(醜一)示黑業果分三:(寅一)正示黑業道;(寅二)示輕重差別;(寅三)示此等之果。
(寅一)正示黑業道:
殺生為首十不善,有事意樂等四相。
殺生事為他有情,意樂想煩惱等起:
有情想等有四種,惑三毒隨一等起,
欲殺總念錯亦罪,加行器杖毒咒等,
若自作或教他作,究竟為其加行殺,
彼須先於自身死。等起總念餘九同。
不與取事他攝物,意樂想煩惱如前,
等起未許欲離彼,加行力劫或盜竊,
此複寄存負債等,欺詐多同不與取,
究竟發起得心支。
欲邪行事不應行,口與便道等非支,
塔廟師前等非處,懷孕齋戒等非時,
前須無誤意樂想,不淨行則錯亦犯,
然《俱舍》中有異說。惑三毒隨一等起,
樂欲行諸不淨行,加行發勤勇行事,
究竟兩兩交會是。
妄語事八他解義,意樂於見變不見,
等想煩惱與前同,等起變想樂欲說,
加行言說或默忍,示相作態亦複然,
自利利他說同犯,妄語離間粗惡語,
教他說亦成業道,律經則雲須自說,
究竟謂他領解義,未解此三成綺語。
離言有情和不和,想及煩惱如妄語,
等起和離不和乖,加行實妄美不美,
為自為他說皆同,究竟他解離間語。
惡語事他引恚惱,意樂之中二如前,
等起樂欲說粗言,加行真實或非實,
種性身戒過隨一,依彼宣說非愛語,
究竟所說境解義。
綺語事引無利義,意樂作欲說義想,
惑三毒隨一等起,樂說無屬隨意語,
加行勤勇說綺語,許究竟即說語訖。
貪心事屬他財產,意樂想作彼事想,
三毒等起令屬我,加行於所思發動,
究竟謂念其財等,願成我所有即成。
恚心事與想煩惱,如粗惡語樂打等,
願其破財等等起,加行於所思發動,
究竟抉斷於打等。
邪見事謂實有義,想於所謗作實想,
三毒等起樂誹謗,加行於所思發動,
於因果用與有事,四謗究竟定誹謗。
意思是業非業道,身語七業亦業道,
思行處業業道定。
(寅二)示輕重差別:(卯一)十業道輕重;(卯二)附帶略示具力業門。
(卯一)十業道輕重:
身語七前重於後,意三則後重於前;
猛利三毒為等起,久近習多說為重。
恒常耽著無對治,從德尊事所起業,
德恩二事開為五,作善不善皆重大。
(卯二)附帶略示具力業門分四:(辰一)由福田門故力大;(辰二)由所依門故力大;(辰三)由事物門故力大;(辰四)由意樂門故力大。
(辰一)由福田門故力大:
于三寶師應供處,父母等所損或益,
能得大福及大罪。盜佛法物還得淨,
僧物未受則不淨。奪食物墮大地獄,
盜余無間邊暗生。設由忿恚將眾生,
禁閉黑獄于菩薩,忿恚背對尤為重。
焚毀恒河沙數塔,於彼生恚起害心,
說諸惡稱罪尤重。若剜十方有情目,
由慈心故令眼還,放出牢獄獲梵樂,
勝解大乘欲瞻視,讃歎菩薩福為大;
害南洲眾奪其財,障彼施食罪尤重。
(辰二)由所依門故力大:
悔前防後不藏惡,對治清凈智罪輕,
矜智輕蔑罪尤重。三千在家菩薩眾,
供佛燈炷如須彌,出家菩薩一油燈,
供佛得福尤勝彼。由是具戒較無戒,
行道進趣殊異大。具十不善經百歲,
在家無間集眾惡,比丘犯戒披袈裟,
一日受用信施重,亦由所依門力大。
具三具二律儀身,近住所修善惡別。
寧吞熾燃熱鐵丸,不可犯戒受人食,
較依正法所犯罪,十不善是極少惡。
(辰)三)由事物門故力大:
佈施之中法佈施,供中如教行為勝,
物門力大餘亦多。
(辰四)由意樂門故力大:
不離一切智心善,惡行之中恚害心,
猛利恒長所作者,斯由意樂門力大,
三善難救害心罪。
(寅三)示此等之果分三:(卯一)異熟果;(卯二)等流果;(卯三)增上果。
(卯一)異熟果:
上品殺生至邪見,異熟地獄中餓鬼,
下十說生旁生中,十地經說中下反。
(卯二)等流果:
等流殺生壽短促,不與取感資財乏,
欲邪行則妻不貞,妄語謗多離間故,
親友乖離粗惡語,聞違意聲綺語故,
言不威肅意之三,貪嗔癡三依次生。
(卯三)增上果:
增上殺生感外界,飲食藥果力微劣,
盜感旱澇果鮮少,邪行污濁不可愛,
妄語農船業不興,離間高低地難行,
惡語多杌刺石礫,綺語果劣非時結,
貪心盛事漸衰微,恚心疫癘災戰亂,
邪見勝源悉隱沒。
(醜二)示白業果分二:(寅一)白業;(寅二)果。
(寅一)白業:
現當解釋白業道:事意樂與行究竟,
事他有情意樂者,謂見過患欲遠離,
加行起行息殺害,究竟正息圓身業,
此斷殺生餘推知。
(寅二)果:
異熟十善軟中上,依次人欲上界天,
等流增上違不善。
(醜三)示餘業差別:
引樂趣業決定善,引惡趣業定不善,
能滿不定共四種。故思作增決定受,
反之業為不定受。作業思已身語起,
增長業除十種業,夢所作等余諸業。
夢作等十不增業。定受業依果時分:
即生果熟現法受,次生果熟順生受,
三世後熟順後受,如是感果有三種。
思別業果
(壬二)思別業果分三:(癸一)異熟德;(癸二)異熟用;(癸三)異熟因。
(癸一)異熟德:
異熟功德作用因,成修種智妙所依,
壽形族姓及自在,言肅勢大男具力。
(癸二)異熟用:
壽積善形眾歸仰,族貴遵教自在攝,
言肅四攝因勢大,為報恩故受勸教,
男根智廣無嫌礙,具力勇健速發通。
(癸三)異熟因:
異熟因者不害他,施燈明與鮮淨衣,
摧伏慢心施乞求,修離四種不善語,
發願供養師三寶,深見女過救男根,
隨宜伴助施飲食。八具三緣異熟妙:
心清淨中待自二,修因眾善回無上,
至心殷重辦諸因,隨喜同法離競爭,
不逮、日觀所應行,此是待他之兩種;
加行待自待他二:前久猛利無間斷,
後未受行讃令受,已受讃美令歡喜,
令無間作不棄舍;田清淨由心行二,
予眾果故等妙田。
思已進止之理
(壬三)思已進止之理分二:(癸一)總示;(癸二)特以四力淨治之理。
(癸一)總示:
黑白業果應知修,於此未得真定解,
修空性時舍業果,任修不得佛喜見。
《三摩地王經》中說:“設月星處皆墮落,
具山聚落地壞散,虛空界可變餘相,
然尊不說非諦語。一切諸法如水月,
等於幻泡陽焰電,雖諸死已往他世,
有情意生不可得。然作諸業終不失,
如其黑白果成熟,如此賢妙理趣門,
微細難見佛行境。”又如《諦者品》中雲﹕
“大王汝莫為殺生,一切眾生極愛命,
由是欲護長壽命,意中永莫思殺生。”
如是十不善業等,起心動念亦應遮。
極不現事甚微細,當以精細慧起解,
心莫寬大恣意為,日察三門不放逸,
作此受此佛說故。
(癸二)特以四力淨治之理
墮還出如三律儀,罪由四力凈為上。
多悔不善破壞力;受持契經信空性,
念甚深咒造佛像,勤供三寶持名號,
此等對治現行力;後護罪墮遮止力;
歸依發心依止力。罪淨理者將感苦,
變短期或全不受,感惡趣苦於此身,
稍受病痛即清淨。四力定受亦能淨,
由悔傷損感異熟,雖可還出不染勝。
(己二)發此意樂之量:
改求現世為希求,後世為主發心量。
(己三)除遣此中邪執:
修增上生妙果德,求此不定輪回因。
決定共下士道修持之門說訖。
于共中士道次第修心
(戊二)于共中士道次第修心分四:(己一)正修意樂;(己二)彼生起之量;(己三)除遣此中邪執;(己四)抉擇趣解脫道體。
(己一)正修意樂分二:(庚一)明求解脫之心;(庚二)發此心之方便。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人天未能出行苦,複墮惡趣際惡故,
應修共中之意樂。脫輪回縛名解脫,
求解脫心求獲此。
思苦諦輪回過患
(庚二)發此心之方便分二:(辛一)思苦諦輪回過患;(辛二)思集輪回流轉次第。
(辛一)思苦諦輪回過患分二:(壬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壬二)正修苦。
(壬一)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
若能思苦取蘊過,見過自然起厭離;
自為苦逼善決定,專勤扼要止其因;
見能止彼誓證滅,此時當修趣滅道,
是故苦集滅道次,攝修扼要應珍重。
下時所說共所緣,此處所說諸不共,
善解觀止修要義,神志明淨持續修。
三乘功德由止觀,隨真或似而成辦。
(壬二)正修苦分二:(癸一)思輪回總苦;(癸二)思別苦。
(癸一)思輪回總苦分二:(子一)思八苦;(子二)思六苦。
(子一)思八苦分八:
(醜一):
生苦之理分五種:眾苦所隨具粗重,
苦所依及惑所依,不隨所欲離故苦。
(醜二):
如是老苦亦分五:盛色氣力根衰退,
受用衰退壽衰退。
(醜三):
如是思惟五病苦:身變心憂苦增長,
不能受用悅意境,強受非愛將離命。
(醜四):
死苦亦有五種相:舍離身財與親朋,
領受猛利憂苦理,當善思惟令意厭。
(醜五):
但遇怨敵便生苦,畏其制罰畏惡名,
畏苦惱中而死歿,畏懼死後墮惡趣。
(醜六):
愛別離苦有五相:舍離親等心憂戚,
語發愁歎擾惱身,念彼思戀令意惱,
彼所受用缺乏苦。
(醜七):
希求所欲不得苦,如同前述愛別離,
雖於所欲力追求,未得灰心而憂苦。
(醜八):
取蘊能引來生苦,為老病等之所依,
複為苦苦與壞苦,粗重隨逐生彼二,
初成取蘊即生為,行苦自性故是苦。
(子二)思六苦:
六苦無定無飽足,數數捨身數結生,
數數高下及無伴。輪回中無保信處,
受輪回樂無飽期,無始而轉三事攝:
初中不可保信四,得身損益盛事伴;
第二易解第三者,輾轉受生不見際。
(癸二)思別苦:
第二思惟別苦者:人亦有似惡趣苦;
非天嫉天意熱惱;欲天死歿墮下處,
斫裂殺害驅擯苦,上界有障無自在,
禪定雖妙終墮落,應詳思苦令厭離。
思集輪回流轉次第
(辛二)思集輪回流轉次第分三:(壬一)煩惱發生之理;(壬二)彼集業之
理;(壬三)死歿及結生之理。
(壬一)煩惱發生之理分三:(癸一)正明煩惱;(癸二)如何生起之次第;(癸三)煩惱過患。
(癸一)正明煩惱:
業數雖多若無惑,猶如種子無潤澤,
終不能發苦芽故,應知煩惱對治法。
貪耽著於可意境;嗔發恚惱粗猛心;
慢者令心高舉轉;不明諦等染汙癡;
有無是非疑兩端;壞見見我等染慧;
邊執見緣壞見我,計為常恒或斷滅;
見取緣依邪見等,所生見聚之染慧;
戒禁取者執邪禁,為出離道之染慧;
邪見墮增損染慧。此按各宗總軌釋。
(癸二)如何生起之次第:
若許壞見無明異,無明不明蘊本體,
誤蘊為我生壞見,從此發生諸餘惑。
若許彼二為一者,壞見即為煩惱本。
(癸三)煩惱過患:
壞自壞他壞淨戒,退損失利護師呵,
鬥諍惡名生無暇,失得未得意憂苦。
當定廣思此等過,本隨煩惱起便識,
知已對治令遮止。
(壬二)彼集業之理分二:(癸一)正明所集之業:(癸二)如何集業之理。
(癸一)正明所集之業:
於境役策相應心,心所意業為思業;
思業發起身語業,說彼即是思已業。
不善業謂非福業;福業欲界所攝善;
不動業者有漏善,色無色地之所攝。
(癸二)如何集業之理:
聖不新造能引業,造者大乘加行道,
第一法以下異生。
(壬三)死歿及結生之理分五:(癸一)死緣;(癸二)死心;(癸三)暖從何攝;(癸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癸五)次於生有受生道理。
(癸一)死緣:
壽盡福盡及九種,未舍枉死如經說。
(癸二)死心:
死時善與不善二,粗想現行心中現,
具無記心而死者,上述二心皆不轉。
作善如從暗趣明,解肢節苦亦輕微;
造不善多怪色相,解肢節苦極粗猛;
無記心死離苦樂。解肢節除天地獄,
所餘生處悉皆有。死時善不善二心,
多串習者現若等,先憶者現不起餘。
然則微細心行時,二心即遮成無記。
臨終乃至想未昏,久串習故我愛現,
由我愛力恐我無,愛身即成中有因。
預流一來伏我愛,不還我愛方不行。
(癸三)暖從何攝:
造善罪從下上身,攝暖心間而識遷。
最初生與最後死,心間精血中入舍。
(癸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
死成中有如秤理,諸根完具後生形,
容有轉改有二說。同類中有凈天眼,
能見中有見生處。作善造罪二中有,
分別如光黑黯夜。如同焦杌煙水金,
地獄旁生鬼欲天,色界色白《入胎》說。
生無色界無中有。天中有正人橫行,
作惡中有頭倒行。壽量至多七日住,
若得生緣無決定,未得易身住七七。
中有種子能轉故,天中有或轉成餘,
餘中有者亦如是。此中不許天中有,
能住天之七日說。
(癸五)次於生有受生道理:
中有見不見父母,行交會事有二說。
貪與父會當生女,生男貪母欲父離,
次惟睹見男女根,於此發憤中有死。
如秤低昂結生者,父母貪愛俱極時,
定出濃厚精血滴,如熟乳凝住胎中,
與此同時結生識,由其力故與別餘,
諸根大種二和合,精血集聚有根生。
此時入識有二說,有許彼為阿賴耶,
有不許為阿賴耶,則許結生乃意識。
若於生處不欲往,定不於彼受生故,
感生地獄屠夫等,見所殺習樂趣彼,
次由恚彼生處色,中有遂滅生有起。
旁生餓鬼人欲天,及色界天於生處,
見己同類欣往趣,次嗔生處等如前。
化生求宅濕生香,熱獄求暖寒希涼,
卵同胎生《俱舍》說。
(己二)彼生起之量:
如入熾然火宅中,及墮牢獄欲脫心,
不樂輪回希寂滅,即發共中心之量。
無則欲修惟虛言,大悲心亦無從起,
不求但解應力行。
(己三)除遣此中邪執:
由惑業力漂三有,菩薩亦生大怖畏,
以願悲力生有中,應喜當知是經義。
抉擇趣解脫道體
(己四)抉擇趣解脫道體分二:(庚一)以何等身滅除輪回;(庚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庚一)以何等身滅除輪回:
在家勤修雖能滅,諸佛菩薩多讃歎,
除輪回過出家身。出家戒即別解脫,
聖教根本如命持。
(庚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滅輪回道為三學。若經俱胝恒沙劫,
淨心以諸妙飲食,傘蓋幢幡及燈鬘,
承事百億俱胝佛。若于正法極失壞,
善逝聖教將滅時,晝夜能行一學處,
其福勝前俱胝倍。當念佛說《妙臂》雲:
“以我所說解脫,淨戒調伏盡無餘,
在家咒師除形相,軌則諸餘盡當學。”
如是欲求解脫者,當以顯密互伴行,
弘揚聖教令增盛!
決定共中士道修持之門說訖。
于上士道次第修心
(戊三)于上士道次第修心分三:(己一)顯示入大乘門惟是發心;(己
二)如何發生此心之理;(己三)既發心已學行之理。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惟是發心:
惟獲解脫後須佛,勸發趣入大乘道,
一味利他為性者,應趣由悲說佛乘。
出生自他諸善門,一切智士所行道,
利他任運兼自利,希哉入此為善得。
大乘入門菩提心,有此無他亦大乘,
離此即退大乘道。
發生此心之理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之理分二:(庚一)修菩提心次第;(庚二)以儀軌受持法。
(庚一)修菩提心次第分二:(辛一)修七種因果教授;(辛二)依寂天菩薩論中所出而修。
(辛一)修七種因果教授分二:(壬一)於其次第令發定解;(壬二)依次正修。
(壬一)於其次第令發定解分二:(癸一)開示大悲即大乘道根本;(癸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癸一)開示大悲即大乘道根本:
佛菩提心增上心,悲慈報念恩知母,
諸心決定七因果。悲者望佛之稼禾,
如種水肥並果熟。
(癸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修母念恩報恩三,引發眾生悅意愛,
愛執有情如一子,此慈即能引發悲。
獨聲皆有四無量,然無承擔拔眾苦,
諸母樂等我成辦,增上心擔勝勇有,
悲引發此生髮心。
(壬二)依次正修分三:(癸一)修習希求利他之心;(癸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癸三)明發心即所修果。
(癸一)修習希求利他之心分二:(子一)修生起此心之基;(子二)正發此心。
(子一)修生起此心之基分二:(醜一)修于諸有情心平等;(醜二)修一切成悅意相。
(醜一)修于諸有情心平等:
怨敵親友為因故,分別黨類當遮止,
自離貪恚令心平,修緣中庸等教授。
(醜二)修一切成悅意相分三:(寅一)修母;(寅二)修念恩;(寅三)修報恩。
(寅一)修母:
自生無始輾轉故,未生胎類定非有,
是故眾生皆自母。
(寅二)修念恩:
彼時恩養同此母,
(寅三)修報恩:
若不報恩最下流。
(子二)正發此心分三:(醜一)修慈;(醜二)修悲;(醜三)修增上意樂。
(醜一)修慈:
緣不具樂之有情,修慈願其獲樂等,
利益閱經寶鬘等。
(醜二)修悲:
三苦所惱諸有情,緣修悲願其離苦,
修之次第先親友,思其少樂苦所逼。
(醜三)修增上意樂:
承擔度脫增上心。
(癸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見利他定須菩提,善思佛德欲證得。
(癸三)明發心即所修果:
自利亦定須遍智,此心二所緣修已,
誓證菩提為利他。
(辛二)依寂天菩薩論中所出而修:
自愛執諸衰損門,他愛執諸圓滿源,
故自愛執輕棄他,二心位置互換易。
呼吸亦純利他行。
(庚二)以儀軌受持法分三:(辛一)未得令得;(辛二)已得守護不壞;(辛三)設壞還出之方便。
(辛一)未得令得分三:(壬一)所受之境;(壬二)能受之身;(壬三)如何受之儀軌。
(壬一)所受之境:
所受境具行律儀。
(壬二)能受之身:
已修共同二道心,尤喜菩提心者是。
(壬三)如何受之儀軌:
加行等儀受為上。
(辛二)已得守護不壞:(壬一)修學此生不退發心之因;(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
(壬一)修學此生不退發心之因:
人天世間皆應禮;得倍輪王護守護;
成明咒予二悉地;諸佛多劫善觀察,
惟見此能利世間;此福有形過虛空。
若失長夜漂惡趣,日受六次恒不舍。
(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癸一)斷除能失四黑法;(癸二)受行不失
四白法。
(癸一)斷除能失四黑法:
欺誑二師具恩德;修善無悔令生悔;
說菩薩惡彼解義;非增上心行諂誑,
謂設方便不顯過,本無功德詐現有。
(癸二)受行不失四白法:
此四相反四白法:斷說妄語直心住,
于菩薩起大師想,堪熟有情入大覺。
此八後世不離因。
(辛三)設壞還出之方便:
壞可重受此乘別。未具戒住願心時,
除舍願心舍有情,若違菩薩余學處,
壞受中類善過失。
既發心已學行之理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之理:(庚一)發心已須學學處之因;(庚二)示
學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庚三)釋學習學處之次第。
(庚一)發心已須學學處之因:
但發願心利雖大,以此修行為要上,
謂學三戒諸學處。
(庚二)示學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方智乖離不成佛,全正方智須雙學。
方便即前述發心,智慧通達空性見。
修空以發心攝持,入行以智慧攝持,
是此方智不離義。或有棄舍妙觀慧,
所抉擇之空性見,而謂全不作意他,
一心安止乃修空。問汝究作何許時,
汝謂有情雖不住,以正理所抉擇義,
無分別住最善妙,若為彼見所攝持,
一切惡行皆佛因。然則以彼妙觀慧,
觀察且修有何過?念此為此諸分別,
分別三輪法我執,是故不逾輪回因。
則修歸依思師德,暇滿念死惡趣苦,
修慈悲及菩提心,修學行心學處等,
皆須思此引定解,若謂此皆所知障,
則彼修習法無我,即壞歸依等因故,
行見相違如寒熱。此等不堪作佛因,
汝見所攝嗔恚等,惡行乃因堪稱奇!
若謂彼如擐甲修,靈妙一法具一切。
具牛糞水即是施,云云以此即應足。
若彼是文非實意,汝語為實何能立?
若知正立因二諦,道位方智果二身,
略示廣慧即解故,歸依無緣大悲師,
開示諸事無自性,然諸因果無少亂。
(庚三)釋學習學處之次第分二:(辛一)總學大乘之理;(辛二)別學
金剛乘之理。
(辛一)總學大乘之理分三:(壬一)淨修欲學菩薩學處;(壬二)修
已受佛子律儀;(壬三)受已如何學習之理。
(壬一)淨修欲學菩薩學處:
咒與別解脫調伏,未受不可聽學處,
此則先知淨相續,次受戒固善方便。
(壬二)修已受佛子律儀:
受法參閱戒品釋。
(壬三)受已如何學習之理分三:(癸一)所學之事;(癸二)其中能攝諸學
之理;(癸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癸一)所學之事:
攝菩薩學為六度。
(癸二)其中能攝諸學之理分三:(子一)正義數量決定;(子二)兼說次第決定。
(子一)正義數量決定:
六度數量決定理:待增上生成二利,
引發利他攝大乘,複隨方便相而轉,
觀待三學數決定。何等勝身何二利,
安住何乘何方便,修何學不逾六度。
(子二)兼說次第決定:
六度後依前者生,後者較前為殊勝,
前較後粗次第定。
(癸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分二:(子一)總學行之理;(子二)別學後二度
之理。
(子一)總學行之理分二:(醜一)學六度成熟自佛法;(醜二)學四攝成熟
他相續。
(醜一)學六度成熟自佛法分六:(寅一)學佈施之理;(寅二)學持戒之理;
(寅三)學忍辱之理;(寅四)學精進之理;(寅五)學靜慮之理;(寅六)學
般若之理。
(寅一)學佈施之理分四:(卯一)佈施體性;(卯二)差別;(卯三)相續中
生起之理。
(卯一)佈施體性:
善舍思及此發起,身語行施時之思,
(卯二)差別:
施體分為法施等。
(卯三)相續中生起之理:
一切財物施他心,至心發起最殊勝,
但除慳吝非施度,舍心究竟施圓滿。
身受用與三世善,施時若具六度修,
成就久暫諸所須。
(寅二)學持戒之理:
此以律儀戒為主,離損他事能斷心,
是為戒體分三種。菩薩所具別解脫,
非菩薩律乃戒律,若壞菩薩律儀戒,
說即失壞諸律儀。自所承許諸學處,
縱細亦不怠凈護。戒凈處眾威如山,
非力脅迫眾生敬,離過莊嚴利繁多。
(寅三)學忍辱之理:
忍體耐害安受苦,以及勝解正法思。
分為思擇法忍三。害心邪見壞善根,
四力淨治不善二,遇緣亦不能生果,
說此即壞異熟義,於等流則不決定。
邪見謗正法以慢,輕蔑菩薩師長等,
引大異熟壞善根,故當力斷嗔恚等。
總之當念忍不忍,相關利害殷重修。
(寅四)學精進之理:
於攝善法利有情,勇悍之思即精進。
若為除一有情苦,百千俱胝無數劫,
惟住地獄終不變,勇求大覺名擐甲,
及攝善法等共三。斷懈自輕與貪劣,
順緣勝解堅固喜,暫息欲善具六度,
自住精進安立他。
(寅五)學靜慮之理:
于善所緣一心住,此思即為靜慮體。
體分世出世間二;品分止觀雙運三;
身心樂住引德通,饒益有情為作業:
身心輕安住定生,引通解脫遍勝處,
利有情事十一種,就作業分三之義。
了知利害而趣入,具足六度如前學。
(寅六)學般若之理:
慧見不見諸德本,根除有寂諸衰損,
現似相違達無違,離此見戒不能淨。
以慧觀察聞思義,速發修果殊勝慧。
忘失法義求持心,如同失財複貪故,
當修智慧具六度。
(醜二)學四攝成熟他相續:
佈施不惜身命等;愛語于徒示諸度;
利行如教令起行;同事與他同學四,
熟他相續當勤學。佈施生喜成法器,
彼時愛語斷惑疑,利行策勵欲修行,
同事自修他效仿。根本後得修六度:
定中止觀思深法,佈施持戒忍一分,
禪慧一分後得修。
受律儀前于諸行,起大勇悍得自信,
如儀受戒當極固。
決定淨修願心與總學佛子行之門說訖。
別學後二度
(子二)別學後二度之理分六:(醜一)修習止觀之勝利;(醜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醜三)止觀自性;(醜四)須修此二之原由;(醜五)次第決定;(醜六)各別學法。
(醜一)修習止觀之勝利:
緣善心一境性者,微細思擇觀慧者,
依次攝為止觀二。諸凡心上諸習氣,
能令有境顛倒增,諸凡於境倒執心,
複能長養彼習氣,名粗重縛與相縛,
修習觀止乃得除。
(醜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
靜慮智度諸功德,皆為止觀功德故,
決定顯示止觀二,總攝諸定故佛說,
立為三乘功德本。
(醜三)止觀自性:
止息外境散亂已,專注所緣不思擇,
引輕安樂奢摩他;乘止馬作觀察修,
自引輕安得勝觀,殊勝觀故如是名。
(醜四)須修此二之原由:
有說止無明分力,有名為觀不應理,
此為有無沉沒別,凡止亦須清沉沒,
一切離沉三摩地,定有心之明分故。
緣空性之止或觀,必證空性、無念定,
則無證空之決定,故心未趣空性定,
已證空定二者中,皆有樂明無分別。
修止成已觀真實,此慧便離動搖過,
一切觀修亦複然,若除於境散動過,
任修何善皆有力。
(醜五)次第決定:
止觀須依次第生,或問若先解無我,
此人緣空性止觀,同時生起有何過?
但解真實生覺受,未說先須奢摩他。
未獲空性修所成,不作觀修緣空性,
生修所成勝觀者,無上瑜伽部中有。
下三續部與此處,未成奢摩他之前,
求解無我數觀察,僅此不成奢摩他。
若不觀察止住修,雖能成止然此無,
修觀法故止為先,其後勝觀次第明。
生起勝觀之理者,妙慧觀察起輕安。
如所有或盡所有,次第決定皆如是,
余違經與智成論。此就新生時而言,
後則勝觀可先修,及依未到定攝觀,
修習正定所攝止。
(醜六)各別學法分三:(寅一)學奢摩他之理;(寅二)學毗缽舍那之理;
(寅三)學雙運之理。
(寅一)學奢摩他之理分三:(卯一)依止奢摩他資糧;(卯二)依止資糧修奢摩他;(卯三)修已成就奢摩他之量。
(卯一)依止奢摩他資糧:
住具五德隨順處,少欲知足閑淨戒,
斷欲尋思止資糧。
(卯二)依止資糧修奢摩他分二:(辰一)加行;(辰二)正行。
(辰一)加行:
修菩提心等加行。
(辰二)正行分二:(巳一)以何身威儀修;(巳二)釋修習次第。
(巳一)以何身威儀修:
正以具八身威儀,
(巳二)釋修習次第分二: (午一)引生無過三摩地法;(午二)依彼引生
住心次第。
(午一)引生無過三摩地法分三:(未一)心系所緣前如何修;(未二)系所緣
時如何修;(未三)系所緣後如何修。
(未一)心系所緣前如何修:
現法樂住樂滋身,獲輕安故易行善,
無主散於顛倒境,滅則惡行皆不生,
修善強力通變速,生深勝觀斷生死。
複次修時由觀見,正定功德生堅信,
由此生欲次生勤,次生輕安彼能滅,
退失正定諸懈怠。
(未二)系所緣時如何修分二:(申一)認明住心處所緣;(申二)如何系心於所緣。
(申一)認明住心處所緣分二:(酉一)所緣總建立;(酉二)認明此處之所緣。
(酉一)所緣總建立分二:(戌一)正明所緣;(戌二)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戌一)正明所緣:
周遍淨行與善巧,淨惑為總所緣事。
(戌二)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
別貪增上緣不淨,乃至尋思增上者,
緣呼吸又為了知,斷除對治貪等故,
觀生上中下品理。
(酉二)認明此處之所緣:
多尋思者修息善,如來等像為所緣,
有眾需故當修此。先于善妙大師像,
數數觀視取其相,是令現起佛總義,
次於意中真佛相,先修易現身粗分,
待彼堅固緣細分,所緣多則止不成。
一頭二臂身二足,依次明觀數次後,
彼身總體於心中,若能同時而現起,
半分頭足粗支分,縱無光曄之明瞭,
應知喜足獲所緣;若欲求明數攀緣,
雖略顯了障得定。所緣不明然無過,
速得妙定明易成。此時所緣色形數,
大小若變不可隨,於前所緣為所緣。
若緣天相極難現,前述所緣修其一,
或住空性見上持,以此主要在得止。
(申二)如何系心於所緣分三:(酉一)立無過規;(酉二)破有過規;
(酉三)示座時量。
(酉一)立無過規:
具二殊勝三摩地:心極明顯具明分,
及專注於彼所緣,無有分別具住分。
或加樂澄共為四,然此成澄不需樂。
上述具二殊勝者,昏沉能障如是明,
掉舉能障無念住,粗細沉掉乃違緣,
識已依順緣念知。現起前定所緣相,
系心所緣相續念,心不餘散離所緣。
此念具足三差別,即境行相及作業。
得前所緣以知持,起念心已系所緣,
所生行相強而高,次不更起新觀察,
相續將護此心力,是修念法切要處。
引三摩地主修法,即修念法故念者,
其行相為定知相,若無有力定知相,
縱有明分然無力。勝解修無所緣者,
須許專修不流散,不散即不忘所緣,
故仍未出修念法。
(酉二)破有過規:
或于前說修念法,思無沉沒掉增上,
唱言善緩即善修,乃將生沉誤為修;
若思有明故無過,此乃未辨昏沉二,
故釋緩緊適中界,具慧學者持如命:
若覺住此將生掉,即應緩息減其量,
若覺住此將生沉,即應策舉過其量,
自行觀察作判斷。念之行相令不衰,
並觀住否本所緣,沉掉何者已生起,
正知觀照觀察時,前心勢力尚未盡,
非太短促亦非久,中間時時作觀照,
時時憶念前所緣,正念力大知沉掉。
未達此要雖久修,智慧變鈍忘念重。
“數數意言所緣”者,憶念不忘執持義。
(酉三)示座時量:
諸凡散亂之忘念,沉掉生已不速知,
乃是正知力弱過,時短數多修為要,
若二過除可稍久。座量或為一正時,
或為半座或一座,隨自心力堪能修。
(未三)系所緣後如何修分二:(申一)有沉掉時如何修;(申二)離沉掉時
如何修。
(申一)有沉掉時如何修分二:(酉一)修習不知沉掉之對治;(酉二)修習
知已不勤功用以斷彼之對治。
(酉一)修習不知沉掉之對治分二:(戌一)抉擇沉掉之相;(戌二)于正修
時生覺沉掉正知之方便。
(戌一)抉擇沉掉之相:
掉舉之體即貪分,所緣為淨可愛境;
行相不靜向外散,以愛境相而趣入;
掉舉作業差別者,能障其心住所緣。
沉沒有二善無記,不起所緣緊行相,
雖有澄分無明力。昏是不善或無記,
為沉沒因是癡分,身心沉重無堪能。
(戌二)于正修時生覺沉掉正知之方便:
沉掉未生將生時,有力正知若不依,
惟了沉掉無利益。修正知法有兩種:
上述修念法相續;於中觀察自所緣,
其心于餘散未散,在旁觀照不間斷,
是修正知第二要。有力念是正知因,
旁數數觀亦其因。
(酉二)修習知已不勤功用以斷彼之對治分二:(戌一)明思及滅沉掉法;
(戌二)明生沉掉之因。
(戌一)明思及滅沉掉法:
如同鐵隨磁石轉,於善不善或無記,
動心心所即是思。此說對治生沉掉,
不勤功用造作思。沉沒心者太內攝,
由失所緣行相故,應修歡喜非厭患,
或修佛像光明相,思擇樂思境亦善。
修廣所緣及行相,經行讀誦修六念,
冷水洗面瞻星辰,思菩提心暇滿德,
除沉沒因修清淨。掉舉因貪趣境故,
應修無常可厭事,掉舉自然得止息。
太散暫停為教授,掉舉太猛亦暫停。
(戌二)明生沉掉之因:
食不知量不守根,睡不勤行不正知,
沉掉共因沉沒因,耽著睡眠太依止,
心暗不樂攀所緣。掉舉因者無厭離,
不修精進心太舉,於境親友等散亂。
沉掉將生而輕忽,微細所斷定有過。
散掉多時求住分,住時防沉求明力,
不應惟以澄淨足。此定一時雖難得,
修不成易然非有。
(申二)離沉掉時如何修:
約一座許離沉掉,得定見已修行舍,
緩功非舍行相力。複次加行時懈怠,
勤修定時忘教授,已住定時生沉掉,
生時而不勤功用,離時行思為五過。
以信欲勤輕安四,治懈怠以念正知,
及行舍四依次除,忘念沉掉不行行。
如是八行斷五過,無上瑜伽中亦需。
(午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未一)正說引生住心次第;(未二)由
六力成辦之理;(未三)具四種作意之理。
(未一)正說引生住心次第:
內住續住及安住,近住調伏與寂靜,
最極寂靜並專注,平等住九令生故,
(未二)由六力成辦之理:
以六力成九心理:初二依次成初二,
中三依次成二二,末成第九平等住,
聞思念知勤極熟,
(未三)具四種作意之理:
名為六力力勵轉,有及無間缺運轉,
無功運轉四作意。初二中有初作意,
次五住心有第二,第八之中有第三,
第九之中有第四,九住心有四作意。
(卯三)修已成就奢摩他之量分三:(辰一)示奢摩他成與未成之界限;
(辰二)總示依奢摩他趣道之理;(辰三)別說趣世間道之理。
(辰一)示奢摩他成與未成之界限分二:(巳一)示正義;(巳二)有作意相
及斷疑。
(巳一)示正義分二:(午一)示由獲未獲圓滿輕安之門獲未獲奢摩他;(午二)
示獲圓滿輕安已成就奢摩他之理。
(午一)示由獲未獲圓滿輕安之門獲未獲奢摩他:
雖第八住無沉掉,須無間依念知故,
稱作行或有功用。第九不須名無功,
乃至未獲輕安間,欲界地攝非作意。
(午二)示獲圓滿輕安已成就奢摩他之理:
身心於善無堪能,隨所欲轉名粗重;
離此身心於善行,柔如木棉極堪能。
修此堪能後成就,輕安心一境性止。
生輕安兆行者頂,似重然樂等相現,
心身輕安依次生,許初是識次為觸。
此身輕安初生時,雖具身心喜樂受,
然猶未得相圓滿、易了輕安後減退,
擾動其心粗喜樂,不動順定如影隨,
獲此輕安名得止,定地所攝初作意。
(巳二)有作意相及斷疑分二:(午一)正說有作意相;(午二)釋斷疑。
(午一)正說有作意相:
得此作意相狀者,有力淨惑入定時,
兩種輕安速生起,五蓋大多不現行,
出定亦具少輕安。淨奢摩他輕安二,
互相輾轉能增長。定中粗相悉消除,
心者如與虛空合,起定獲身似新生。
煩惱力弱難持久,住分濃厚極明瞭,
眠定和合夢清凈。
(午二)釋斷疑:
上述作意三摩地,若解無我見總義,
立異生位解脫道;菩提心攝大乘道;
若無他攝定自體,為內外道之共同。
是故樂明無念定,是否正解修真理,
有二當善分別之。
(辰二)總示依奢摩他趣道之理:
外內二與內道之,三乘一切瑜伽師,
斷惑現行與種子,粗靜行相十八界,
了相與諦行相等,一切勝觀初皆須,
依此而成故此止,說是近分未到定。
具粗靜相勝觀者,於內道非不可少,
外道則無諦等觀。無上部于生次時,
須成就止然不必,為生粗靜行相觀。
(辰三)別說趣世間道之理:
九住心至作意前,是名作意初修業;
從得作意至了相,名淨煩惱初修業,
《聲聞地》說、初近分,次為了相非同時。
若許同時證彼二,止前無須止住修,
近分之前已有止。
決定趣入靜慮波羅蜜多體性奢摩他之門說訖。
學毗缽舍那之理
(寅二)學毗缽舍那之理分四:(卯一)依止毗缽舍那資糧;(卯二)毗
缽舍那之差別;(卯三)修習毗缽舍那之理;(卯四)修成毗缽舍那之量。
(卯一)依止毗缽舍那資糧分二:(辰一)總示依止毗缽舍那資糧;(辰二)
別明抉擇正見。
(辰一)總示依止毗缽舍那資糧:
聽聞龍猛提婆等,具量論典及解釋,
以辨了不了義慧,抉擇正見者即是,
決定勝觀因資糧。是故佛護月稱論,
立為根本此涵蓋,妙論所詮諸深要!
(辰二)別明抉擇正見分三:(巳一)認明染汙無明;(巳二)明彼即生死根本;
(巳三)欲斷我執當求無我見。
(巳一)認明染汙無明:
無始以來執諸法,非分別立自體有,
此乃所破實執理,所著境名我自性。
二差別事人法上,無彼即是二無我;
執差別事上有彼,此二心即二我執。
或有唯識中觀師,雖許人我執所緣,
唯我然問其事時,則為藏識意識等,
眾說紛紜本派者,許能引生唯我念,
唯我乃是彼所緣。本派別法縱須臾,
不執蘊為所相事。如是"我之"俱生心,
其心所緣即我所,而不說我眼耳等。
俱生壞聚見所緣,要能任運生我念,
是故有人名“天授,”執“供施”有自性心,
非此、俱生我執是。俱生法我執所緣,
色蘊眼耳器界等。人法我執二皆具,
自性成就之行相。
(巳二)明彼即生死根本:
是故此二非宗派,所計常一自在執,
及計二取為異物;不待宗派過所染,
多劫為畜有此故,所謂俱生我執是。
設念有說壞聚見,或說執蘊諦實者,
為生死本二相違。當知後前為因果,
所緣相違行相同,故我無過如汝許,
同類無明前後念,彼二皆是生死本,
我許壞聚見即是,實執無明亦無過。
癡于諸境執即時,若所執境違己意,
即緣彼境而起瞋,順己生貪於中庸,
無他而生同類癡,生餘惑理如中士。
(巳三)欲斷我執當求無我見分二:(午一)欲斷無明當求通達無我見之理由;(午二)引生通達無我見之理。
(午一)欲斷無明當求通達無我見之理由:
說由見境無有我,斷三有種故善破,
我執所執之境者,煩惱諸過滅無餘,
如樹根斷之枝葉。故舍違彼生死本,
俱生我執行相道,餘道難除我見種。
凡心不住二無我,不可立為證無我,
非如剔刺而斷故。解修無我斷我執,
非理作意分別滅,彼見為本貪等滅,
彼所起業亦隨滅,即無生死業所引,
便得解脫當堅信。
(午二)引生通達無我見之理分三:(未一)二無我見生起之次第;(未二)正生具次第二見;(未三)建立世俗與勝義二諦。
(未一)二無我見生起之次第:
如法無我於他法,難了、于像則易知;
如是無自性于人,易知於法則難了,
如喻差別事故然。是故依此難易序,
經言“如汝知我想,亦如是知法”云云,
于修次第獲定解。
(未二)正生具次第二見分二:(申一)抉擇人無我;(申二)抉擇法無我。
(申一)抉擇人無我分二:(酉一)認明補特伽羅;(酉二)抉擇彼無自性。
(酉一)認明補特伽羅:
凡聖補特伽羅者,但依諸蘊立我故,
經雲蘊為安立依,補特伽羅安立法,
非其依即安立法,見蘊非即見人我。
經說見我為見蘊,意在破除離蘊我。
(酉二)抉擇彼無自性分三:(戌一)抉擇我無自性;(戌二)抉擇我所無自性;(戌三)示依此補特羅如幻現起之理。
(戌一)抉擇我無自性:
知我見相所破要,遮實三聚周遍要,
見難二成宗法要,順引定解所成要,
具此四要生正見。一異皆非不成故,
實有亦不出一異,有對無對皆非無。
無待堅住所破相,如現而有則成實。
若我與蘊有自性,複為一則全無異,
許則不能取捨蘊;如蘊數量我亦然;
於汝蘊滅我亦滅,此生作業後受果,
自性異故無關聯,許則不能憶前世,
不成同一相續故。我蘊若一自性滅,
前後生非一相續,許則值遇未作業,
作業失壞過難免。若我與蘊自性異,
可見然不為量緣;蘊具生住滅等相,
我不具故成常等。
(戌二)抉擇我所無自性:
如是觀時我與蘊,自性一異皆不得,
自性一異我亦無,無故彼我無自性。
無石女兒無其眼,可知我所無自性。
安立所依安立法,自性一異安立理,
以此觀察諸所知,知為二諦生稀有。
(戌三)示依此補特羅顯現如幻之理分二:(亥一)示說如幻之義;(亥二)依何方便顯現如幻之理。
(亥一)示說如幻之義分二:(幹一)顯現如幻之理正義;(幹二)顯現如幻之理似義。
(幹一)顯現如幻之理正義:
執自現識前無欺,有而破其諦實力,
亦說涅槃如幻化,如是如於識前現,
無自性人色聲等,現空聚故現如幻。
雖空有用非斷空,諸法本來無自性,
知本來故非臆造,此遍所知非少分。
心抉擇故堪為境,理智得故是可知。
然說破執如幻化,若知影像幻象馬,
及夢境中房屋等,非實物、非了空性,
然成同喻前已明。此等之上細空者:
如顯現無粗法等,亦違實有由思成。
達稱妄喻無性後,亦了諸法稱無妄,
解喻義理次第定。論雲“說一法見者,
即一切見者”之義,意為解時心進觀,
即能通達其密意,似指現前惟同證。
了知影像幻象馬,夢境房屋等非實,
如此少分亦不能,生解彼等無自性。
(幹二)顯現如幻之理似義:
未解前說所破量,以理析境便非有,
“觀者心亦同此理”,解此無者亦絕無,
皆無是非之決定,現相杳茫起種種,
即修斷見壞緣起。不修瞭解所破要,
全無作意修長久,後得現相如煙虹,
柔薄於彼覺無懼,但遮粗礙之修為。
自性成就全非有,能立無過因果二,
以彼量成獲深道。
(亥二)依何方便顯現如幻之理:
是故先於凈定中,破實執境如虛空,
修習空性若達要,次出定時觀諸境,
後得如幻自然現。強猛觀修空品力,
引定解後現如幻,別無所謂修如幻。
總之先現自無明,如何增益所破總,
若有如是之自性,則彼不出一或異,
審思二品之妨難,引生堅固定解後,
人無少分自性有,以前正理力決斷。
既于空品多修習,次於心中令現起,
不可遮止人名言,無自性中立緣起,
當獲定解同喻像,雖空然依形鏡生,
如是人雖無自性,依惑業生亦可立,
受果者理數憶念。
(申二)抉擇法無我分二:(酉一)即用前說之理加以變更而破;(酉二)用前未說之餘理破。
(酉一)即用前說之理加以變更而破:
複次修習法無我,依前說理引定解。
(酉二)用前未說之餘理破分二:(戌一)示緣起因;(戌二)用此及前理成立無為亦無實。
(戌一)示緣起因:
無有不依因生果,及不待支之有支,
故觀緣生與緣立,及其所依因與支,
自性一異破實有。
(戌二)用此及前理成立無為亦無實:
故滅虛空涅槃等,所得所量皈依處,
建立、實有不應理,能所相別名言成,
否則無關成能所,若許相關壞實有。
亦以觀察一異理,觀無為法支有支,
二者自性一與異,以此易成無自性。
(未三)建立世俗與勝義二諦分三:(申一)分別二諦之事與如何分別之數;(申二)如是分別之義;(申三)釋所分義。
(申一)分別二諦之事與如何分別之數:
但於所知分二諦。
(申二)如是分別之義:
二諦體一待遮異。
(申三)釋所分義分三:(酉一)釋世俗諦;(酉二)釋勝義諦;(酉三)示二諦數決定。
(酉一)釋世俗諦分三:(戌一)釋世俗與諦字義;(戌二)世俗諦相;(戌三)世俗差別。
(戌一)釋世俗與諦字義:
色等諸事唯世俗,斷無明者之所見,
具實執人實執前,實故諸事名世俗。
世俗諦非實執成,惟實執前是諦實,
然非立為世俗諦。斷除實執諸人前,
立世俗分不立諦,然則立為世俗諦。
(戌二)世俗諦相:
對之而成名言量,為名言量所獲義,
即是無過俗諦相。
(戌三)世俗差別:
許自相識自續師,許境正倒識則無。
此宗以俗名言量,能分正倒為可笑,
故說世俗俱生心,其前乃分正倒因,
此宗世俗無正倒,世俗現相真理合,
絕無有故必為倒。
(酉二)釋勝義諦分三: (戌一)釋勝義與諦字義;(戌二)釋勝義諦相;
(戌三)釋勝義差別。
(戌一)釋勝義與諦字義:
是義複勝故勝義,彼無欺誑釋為諦。
(戌二)釋勝義諦相分二:(亥一)正義;(亥二)斷諍。
(亥一)正義:
對之而成理智量,為理智量所獲義,
勝義諦相、不堪忍,諸有雖皆名言立,
然非其立遍是有。滅諦涅槃此宗許,
是勝義、有名言立。
(亥二)斷諍:
佛如所有智可分,心境心前無二相。
或計涅槃非所知,佛地中無心相續,
為獲無明勤無用,計心行為分別故。
諸境於他現為實,佛亦顯現非自現,
以具遍智故如是。如盡所有二佛智,
體性雖一分別立,前為理智後名言,
系境所獲理所致。二智二境不相違,
相違惟許二有境。
(戌三)釋勝義差別:
勝義諦廣分十六,略分人法二無我。
真順勝義之名者,是自續師之所許,
是否異門勝義名,藏人所立、前者意,
無有分別二理智,及境前二真勝義,
後二智境立為順。又實二相二戲論,
後有二相前智無。如是兩種境法性,
前有境前離二戲,後但除實而安立。
欺或不欺無第三,所知二諦數決定。
(卯二)毗缽舍那之差別:
正與最極思擇二,各分尋伺有四體,
有相尋求伺察者,毗缽舍那門有三,
尋求義事相品時,及求理者六尋求,
總之以此六尋求,成四體性之勝觀。
《聲聞地》說四作意,毗缽舍那中亦有。
(卯三)修習毗缽舍那之理分三:(辰一)示依止修觀之義;(辰二)示彼法屬大小乘中何乘何道;(辰三)正示依止修觀之理。
(辰一)示依止修觀之義:
止觀非以所緣分,二諦止觀皆可緣。
(辰二)示彼法屬大小乘中何乘何道:
無上瑜伽圓次定,不需餘論所說觀,
然可專注住見上。
(辰三)正示依止修觀之理:
止住觀察修法中,止觀平均修習法:
乘止馬作觀察修,時時間雜修止住。
若謂分別如何修,終不生無分別智,
有漏無漏世出世,從異生成聖者等,
後者不應從前生,因果皆不同類故。
若謂法性超心境,任何心皆不能解,
說難思議超心境,是破驕惟聞思證,
及執深義以為實,否則為眾教理難。
(卯四)修成毗缽舍那之量:
六加行法座座間,除沉掉修念知等,
深要所攝住分中,以妙觀智作觀察,
引生前述輕安時,即獲勝觀及雙運。
(寅三)學雙運之理:
止觀二者名為雙,運謂互系而轉義。
以觀力引獲止時,辨法慧與專注止,
相應和合平等轉,如盡所有此理同。
如是依師至止觀,智者修持決定門,
以易解頌善編排,吾乃此道有緣者!
(辛二)別學金剛乘之理:
以此共同道凈治,若堪荷負大慧擔,
赴深金剛乘喜宴,當知事行瑜伽道,
定飲能熟四灌河,樂嬉解脫二次道。
勤著此論善日光,清除眾生之心暗,
佛喜妙道皆圓滿,殊勝果位願定至!
決定菩提道次第中所說實修之門一切善說精髓者,由名為貢欽語自在利他軍者,造於色東噶波尼夏,願聖教久住興盛!
(全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