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臺灣佛教的學術研究
釋聖嚴
提要
佛教學術在臺灣的成長發展,乃是1960年代漸漸開始的事。
四十年來在臺灣的期刊雜誌中,雖偶有論述性的佛教論文,而最具代表性的,則當數《華岡佛學學報》及《中華佛學學報》,由這兩份學報為中心,凝聚了海內外的學者們,從事佛教論文的撰寫。從《華岡佛學學報》第四期至《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在時間上是次第相承的,先後共計十一個年頭,集合了四十四位元學者,發表了一一八篇論文。其中包括中國佛教史學、禪學、淨土學、華嚴學、魏晉佛學、天臺學、唯識學、中觀學、中印佛學、西藏佛學、佛教藝術等。供稿較多的,則為冉雲華、曹仕邦、劉貴傑、陳玉蛟、李志夫、楊惠南、陳清香、以及我自己。
在四十四位學者中,華人占了三十七位,更可喜的是,除了研究中國佛教,我們也有了研究藏傳佛教、南傳佛教以及梵文原典的人才。
一、前言
臺灣佛教原系中國佛教的一部份,早期是由大基的福建省傳人,後在日本統治的五十年時期,受到若干影響,例如李春氏留學日本駒澤大學,林錦東及曾普信等人,以在家身住持寺院,剃光頭、穿僧服,擔任佛教儀式的主持人。但是臺灣佛教的基礎,依舊是屬於中國系統的傳承,此如基隆月眉山的靈泉寺派,台南開元寺及的溪寺派,中壢的圓光寺派等的僧侶,都還保持著中國佛教東大式,傳授中國佛教的戒法。也有若干僧侶,遊學大陸的叢林,此如斌宗及其弟子慧獄等人。
因此,當1945年臺灣光復之後,大陸的佛教即受到臺灣的歡迎,特別是從1949年起,由於中國共產黨全面統治了中國大基,大陸各地的佛教精英僧侶及居士,約數十位,基續地移居臺灣,更為臺灣佛教帶來了空前未有的生機。其中乙太虛大匠的同學、弟子、學生及其三傳,占的比率最高,例如焦山智光及其弟子南亭,三傳成一。太閂的門下,則有東初、慈航、印順、默如、李子寬等,再傳續明、演培、仁俊,三傳星雲、聖嚴等。另有圓瑛法師的弟子白聖及其同學道源,印光大師的在俗弟子李炳南,虛雲和尚的弟子蔡念生,徒孫靈源等人。
這些人到了臺灣之後,從事於寺院的經營、佛學的開創、經書雜誌的發行、以及大藏經的影印,為臺灣佛教的教育文化及宗教事業等各方面,作了相當大的貢獻。
至於在臺灣的學術佛教,基礎相當脆弱,自1950年至1960年代,在臺灣的佛教徒中,能寫出夠水準的學術論文者很少,有一份名為《臺灣佛教》的月刊,經常載一些日本學者們所寫名作的中文譯稿,偶而有幾篇臺灣學者的論著,所引用的資料,也都是出於日文著作的第二手。1952年秋,印順法師自春港到了臺灣,他是中國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學問僧,他的文章經常發於《海潮音》月刊,他為臺灣佛教的學術化,注入了強有力的營養。然而若以現代學術論文的角度來看他當時論著,只能說他的思想敏銳,頗具深度,而尚未具學術的要求,那時他的文章,雖然觸及面很廣,卻少注明他所徵引資料及其論點的出處。直到1970年,印順法師寫成《中國禪宗史》一書,無論在史料的運用及資料的考證判斷,都極謹嚴,這算是一部純學術的論著了,故於1973年即以此書而獲得日本大正大學的文學博士學位力主審的教授是關口正大博士。實際上他在1967年至1970年之間,一共寫了三部書,另外兩部是《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都是以現代學術的方法完成的钜著,也是帶動臺灣佛教學術研究的里程碑。
二、臺灣的佛學學報
臺灣的佛教刊物雜誌,四十年來起起落落的總有百種以上,經常維持出版發行的,為數極少,其中偶有學術論文刊出的,僅有《海潮音》、《中國佛教》、《菩提樹》、《獅子吼》、《慧炬》、《佛教文化》、《十方》等。以佛教學術專門刊物的姿態出版者,乃為《華岡佛學學報》、《中華佛學學報》、《華梵佛學年刊》、《佛光學報》、《西藏會訊》、《西藏研究論集、、《諦觀》等數種。在一般的人文科學學報及漢學學報中,偶而也會刊出幾篇有關佛教研究的論文,此如《故宮學術季刊》、《國立編譯館館刊》、《中國學術年刊》、《臺灣大學哲學論評》、《漢學研究》、《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年報》、《佛教藝術》、《鵝湖學志》、《敦煌學》、《當代》等。
被臺灣的國立中央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所肯定的佛教學術刊物,則僅有《華岡佛學學報》、《華梵佛學年刊》《中華佛學學》、《中國佛教》等四種。其中論文篇幅最多,選稿標準最為嚴謹的,則首推《華岡佛學學報》及《中華佛學學報》。此兩種佛學學報,原系同一份學報的先後兩個階段,《華岡佛學學報》創刊於1968年8月28日,由國文化學院附設「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發行,其發行人兼主編即是當時該所所長張曼濤,迄1973年5月發行至第三期,因為張氏去職而停刊。到了1978年10月,我本人被聘為該所所長,便醞釀《華岡佛學學報》的復刊工作,直到1980年10月,她的第四期始行面世。然而到了1985年10月發行至第八期之後,由於該校創辦人年老退休,校政方針改變,「中華學術院」終止各項活動,佛學研究所被逼停止招生,我本人也離開了該校。為了佛教學術人才的培養,不能因此中輟辦教育的工作,我便於1985年張羅著創辦了「中華佛學研究所」,同時考慮發行學報,至1987年3月,比照《華岡佛學學報》的型式及其學術水準,出版了第一期的《中華佛學學報》。由於人事的丕變,人力及財力的兩缺,我們無法做到每年定期出版學報,故到今年(1991年)7月,祗發行到第四號。
三、《華岡》及《中華》佛學學報
在1960年代的臺灣佛教界,能有治學興趣和研究潛力的人,實在不多,所以前三期的《華岡佛學學報》作者群,一共十四位,那便是印順、道安、邢光祖、張曼濤、張尚德、林傳芳、韋達、梁道蔚、藍吉富、黃公偉、巴宙、陳新生一龍、陳清香、周邦道。其中在臺灣而有教授及研究員資格即身分的,僅印順、道安、邢光祖、韋逵、張曼濤、黃公偉、周邦道等七人,巴宙教授在美國、陳祚龍教授在法國等五位,都尚是講師及研究所學生的身分。至於他們的作品性質,具備學術論文形式及價值的,僅僅邢光祖的〈禪與詩〉力印順的〈波羅提木叉經集成的研究〉,張曼濤的〈中國佛教的思惟發展〉、〈大般涅槃經中的涅槃思想〉、〈魏晉新學與佛教思想的問題〉,林傳芳的〈新發現的西藏佛教文獻Hu Lan Deb Then的內容及其價值〉及〈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展開〉,陳祚龍的〈劉薩河研究〉,藍吉富的〈楊仁山與現代中國佛教〉及〈漢譯本《中論》初探〉、陳清香的〈觀音菩薩形像研究〉,共計七人寫了一十一篇。其餘諸文,則系譯稿、劄記、英文著作、書評、通訊、辭、序等。
1972年8月,道安法師在《華岡佛學學報》第二期開頭,寫了一篇「?辭」,文中介紹了當時他所見到的中國人圈內的佛教學術活動狀況,他說:
「近數年來,若國內之印順法師、東初法師,均有其特佳之成績表現。」「旅美之陳觀勝、張澄基、張鐘元等教授,亦皆有
其嶄新謹嚴之著述貢獻。留日之林傳芳、梁道蔚、聖嚴法師等,其學力亦日益大進。他如出身(香港)新惡的曹全邦、霍韜晦、李潤生等,亦均是佛學界的後起之秀;長者如(香港)羅時憲、陸寬佑、韋達等,亦莫不積學不凡。」「蘭(現已旅美執教於Iowa大學)之巴宙、在印之譚雲山更是多年埋首於內學之士,他如印第安那大學之齊思怡、多倫多之冉雲華等,皆都深入教海。」當年道安法師所知的台港及國外華人佛教學者之中,僅張曼濤已從日本留學回國,在臺灣居住的佛學者,除道安本人,僅得印順及東初二人而已,道安研究藏經雕刻,印順研究的範圍以印度的阿含、一切有部諸論、龍樹的中觀學為主,東初是我的剃度匠,乃以佛教史學為其專攻,他撰有《中印佛教交通史》、《中日佛教交通》、《中國佛近代史、,張曼濤於留日期間,專究涅槃思想方此外道安所知的十五位華系佛教學者,均在香港、日本、印度、美國、加拿大。事實上,當時在臺灣的尚有一兩位青年佛教學者,已於《華岡佛學學報》初露了頭角,那便是藍吉富及陳清香。從1980年10月發行《華岡佛學學報》第四期開始,它便進入了第二階段,那是由於我本人成了它的主持人。此後的十一年之間。《華岡佛學學報、繼續發行了五期,接下來的《中華佛學學報》也發行了四期,每期的篇幅均在三十五萬字上下,撰稿學者陣容,也大大地壯盛起來,尤其所刊論文的層面和範圍,也漸漸地擴展開來。現在將其作者所提論文以統計方法,製成一表如下:
以上共計四十四位作者,發表了一一八篇論文。其中十一位居住國外,六位是外籍。以他們的學歷而言,出身於日本各大學者十一位,遊學印度者三位,獲得美國學位者七人,有英、法兩國學位者一人,在澳洲完成學位者一人,其餘二十一位皆系國內造就。
就其論文的主題範圍而言,研究中佛教的人數及篇數最多,其中於中國漢傳佛教史學的有釋聖嚴的四篇,冉雲華的八篇,曹仕邦的七篇,江燦騰、釋明複及娟的各一篇,筱原亨一的兩篇。屬於學者則有釋聖及陳榮波的各兩篇,楊白衣、李昌頤、吳汝鈞、杜松柏、鄧克銘、成中英、史維仁、華珊嘉的各一篇。屬於土學的則有釋聖嚴、楊白衣的各一篇。屬而於華嚴學的則有方東美、楊政河的各兩篇。屬於魏晉佛學的則有楊政河的一篇、劉貴傑的八篇。天臺學的僅得李世傑寫了一篇。中國唯識學者有楊白衣的兩篇,霍韜晦、楊惠南及葉阿月的各一篇。中印佛學及與儒學對比的有劉貴傑、熊琬與傅偉勳的各一篇,李志夫的四篇。中國佛教藝術史者,吳永猛三篇、陳清香的六篇。佛教寺院經濟的有吳永猛的一篇。古佛教的有紮奇斯欽的一篇。漢藏佛教對比研究的有巴宙及巴博的各一篇。西藏佛教有陳玉蛟寫了五篇。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的人數也不少。屬於阿含學的有程文熙一篇,楊郁文三篇。俱舍學有李志夫的一篇。般若龍樹中觀學的有楊白衣、李昌頤、釋專敏各一篇,吳汝鈞的兩篇,楊惠南的三篇。瑜伽學的有釋惠敏的兩篇。涅槃學的僅有張曼濤的一篇。有關印度部派佛教及小乘經典者則有劉奕賜的一篇,林崇安的兩篇。印度哲學的乃有李志夫的一篇。佛教文獻學的則有高明道及丁敏的各一篇。宗教學及東西方哲學比較者,乃有史維仁及稻田龜男的各一篇。
由以上的綜合分類,可以知道,《華岡》及《中華》先後兩種佛學學報,在將臺灣佛教帶向學術化的過程中,已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首從國外引進學術的觀念及方法,同時以優厚的稿酬jia華勵國內外的學者,撰寫研究佛教的論文。故從1972年時道安法師所見的僅十多位華人群中的佛教學者,發展到1991年時,已有三十八位華裔的學者撰寫有關佛教的論文了。在刊出的一一八篇論文之中,是以研究中國漢傳佛教的份量最多,多達七十多篇,尤其在中國佛教史的研究方面,釋聖嚴、冉雲華、曹仕邦三位博士,所下的工夫最深,所見的成果也最多。次如劉貴傑的魏晉佛學,陳清香的佛教藝術,均已見出其專攻的功力。研究藏傳佛教的陳玉蛟,連續撰寫了五篇,此在臺灣佛教界是難得見到的喜訊。研究印度佛教方面的楊郁文,專攻漢巴兩種語文的阿含,也是臺灣佛教學界前所未有的事。至於研究中觀及瑜伽唯識的學者,老一中首推印順法師,年輕一代的則以葉阿月、楊惠南、霍韜晦、釋惠敏的實力較強。
四、臺灣地區其他刊物的佛教學術論文
除了《華岡》及《中華》兩種佛學學報之外,尚有若干位學者,正在做著研究佛教的工作,有的是專攻,多半是兼修。像在《中國佛教》月刊(1954年創刊)出現的徐正典,專研唯識學;高柏園撰寫淨土及禪;曾錦坤研究淨土;釋慧嚴研究明末清初的佛教,她在日本佛教大學,已於1990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目前受聘為中華佛學研究所專任副研究員,萬金川發表了幾篇印度佛學的論文;葉德生(現已出家,法名厚觀)撰寫〈十住毗婆沙論與華嚴十地經之比較研究〉,目前正在東京大學大學院中;林孟穎撰寫中觀及唯識,她出身於中華術院佛學研究所。從《華梵佛學學報》(1982年創刊)及《漢學研究》(1983年創刊)可以見到釋曉雲有關佛教教育論及佛教藝術的論文。從《西藏研究會訊》(1986年創刊,現已發到第十一期)及《西藏研究論文集》(1988年創刊,現已發行到第四期),可以知道臺灣佛教學界,研究西藏學佛教學的,除了陳玉蛟,尚有林崇安、陳又新、金松等人。從《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971年創刊),知道除了楊惠南、楊政河及葉阿月在該學報發表佛學論文之外,尚有釋恒清撰寫了〈論如來藏之空性義〉及〈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論〉等,她是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專攻佛學而以研究永明延壽的《宗鏡錄》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現在專任台大副教授並主持法光佛學研究所另一位張瑞良發表了〈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佛法概念之研究與深思〉、〈天臺智者的一念三千說之研究〉等。在《中華文化復興月刊〉有一位戴樸庵,發表了三篇有關翻譯佛經事業的論文。其他尚有數十位作者,偶而撰寫一兩篇論文發表於不同刊物而不具研究形式與學術價值者從略。
五、臺灣佛教的學術論著
到1991年的現在為止,臺灣尚未有一所大學設有佛教學系,更沒有碩士及博士課程的佛教學專攻。但在臺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師範大學、清華大學等的哲學、歷史、中文及邊政的研究所內,有若干研究生基於個人的興趣,以佛教學為題材,撰寫碩士及博士論文。近十年來我本人便指導了四篇博士論文,例如文大哲學所的孔維勤撰寫《永明延壽宗教論》(已由新文豐出版公司刊行),政大中文所的王文顏撰寫《佛典漢譯之研究》(天華出版公司刊行)、許宗興的《佛教的心性與儒家的性理》、以及塗豔秋撰寫《肇論思想研究》等。另有博士論文如文大哲學所的劉貴傑撰《竺道生思想之研究》、何國詮的《起信論與天臺教義之相關研究〉、何乾的《禪宗精神與中國藝術》。師大國文所的傅世怡撰寫《法苑珠林六道篇感應緣研究》、以及顏尚文的《梁武帝〈皇帝菩薩、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等。
至於近十年來以佛教是材撰寫碩士論文者則更多,其中已經出版了的,則有中華佛學研究所釋果祥的《紫柏大師研究》、釋見正的《印光大師生平與思想》(以上兩書均由東初出版社發行)。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高明道的《如來智印三昧經翻譯研究》,史學所王美的《善導大師之研究》、賴建成的《吳越佛教之發展》、黃運喜的《會昌法難之研究》,哲學所李燕惠的《智者大師的實相論與性具思想之研究》、陳英善的《華嚴清淨心之研究》、李泰敬的《普照禪的研究》、溫金柯的《阿毗達磨俱舍的諸法假實問題》,印度所李明芳的《大乘佛教倫理思想研究》、金希庭的《中國早期〈清華經〉之「方便」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所的李門濟撰寫《心經理論研究》。師範大學國文所蔡纓勳的《僧肇般若思想之研究》、順萍的《六祖壇經思想的承傳與影響》。政治大學中文所楊聖立的《洛陽伽藍記研究》、蔡榮婷的《景德傳燈錄之研究》、羅汀琳的《敦煌佛經寫卷題記初探》,邊政所黃正旭的《喇教對元代政治的影響》。清華大學歷史所蘇瑤崇方《佛教之社會機能初探──本晉至隋唐嶺南佛教的發展為例》、李玉珍的《唐代的比丘尼>號。臺灣大學圖書館研究所莊耀輝的《唐代佛書分類與現代佛學圖分類之比較研究》及釋成觀的《高麗再雕大藏目錄之研究》。
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除了鼓勵並培養專業的佛教學術人才之外,自1989年起,每年也以獎學金的方式對研究佛教的碩士及博士論文,給予獎勵。1990年獲頒此項獎金者共九位,博士兩之,各得獎金新臺幣一十萬元,他們是政治大學中文所丁敏的論文《佛教譬喻文學研究》,文化大學哲學所孫富支的論文《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之研究、。碩士七位,各得新臺幣五萬元。他們是文化大學中文所汪娟,哲學所柳長吉、古天英,印度所金希庭,臺灣大學哲學所釋若學、釋若懷,臺灣大學圖書館所釋成觀。
除了學位論文之外,也肴若干出版社發行為數不多的學術性的佛教論著,人列如臺北的學生書局出版了吳汝鈞竹《佛學研究方法論》以及我的博士學位論文關世謙中譚本《明末中國佛教之研雨究》,廖明漢中的《嘉祥吉藏學說、。臺北志文出版社為陳榮波出版了《禪海之筏》及《禪學闡微》。臺北文津出版社為何國銓出版了《中國禪學思想研究──宗密禪教一致理論與判攝問題之探討》,胎北商務印書館為蔣義斌出版了《宋代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金──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於1990年為中華佛學研究所主辦召開的〈第一屆中華國基金一佛學會議〉,出版了中文部份的論文集《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我所主持的東初出版社也為中華佛學研究所的關係學者,出版了十多種屬於研究性的論著及工具書,例如用號雲華的《中國禪學研究論集、、《中國佛教文化研究論集》,曹仕邦的《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釋昭慧的《如是我思》(論集),釋聖嚴的《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明末佛教研究》,釋惠每的《中觀與瑜伽》,鄧兄銘的《法眼文益禪師之研究、、《大彗杲之禪法》、《張九成思想之研究、,陳玉蛟的《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釋》、《現觀莊嚴論初探》,蔡運辰的《二十五種藏經目錄對照考釋、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了李世傑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現代中國佛教思想論集》(一)和《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三民)。
此外,在近十多年中的臺灣,也出版了幾部史料性、資料性、學術性的文集或論集,那便是正聞出版社,為印順法師出版了共計二十三冊的《妙雲集》,演培法師的《諦觀集》共計三十四冊,幻生法師的《滄海文集》計四冊。新文豐出版公司為默如法師出版了《默如叢書》計五冊,為蔡運辰出版了《如是庵學佛謄語》計五冊,為佛林居士出版了《佛林叢書》計十八冊。東初出版社為東初法師出版《東初老人全集》計七冊。
六、結語
從如上各論著的主是,可以看出,屬於中佛教文學史學的較多,若干篇屬於佛教思想的論文,亦未出中國佛學的範圍,這是由於臺灣的佛教學術界,對佛教原典語文能力不足,所以只在漢文佛教典籍中著手。多半學者甚至也未能參考現代國際教學者們已經得到的研究成果,不過現代日本佛教的學術著作,已漸漸受到臺灣學者們重視。因此,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對於研究生的培養,特別重視佛教原典語文及國際通用語文的教授,是以本所師生在梵、巴、藏原典研究方面的成績,已漸漸成為氣候,於英日乃至德語的訓練,也在努力,故於臺灣佛教學術水準的提升,當可指日而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