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母愛,如何修知母念恩
夏岩:我現在修菩提心的修法的時候,總有些障礙。
青松:什麼障礙?
夏岩:菩提心的修法的前行是“知母”、“念恩”,可是我對此怎麼也生不起來。
青松:為什麼呢?
夏岩:因為,我從小就沒有母愛,她從來都不關心我,給我的只有打罵,我的不好的性格也是受她的影響所成,我不恨她就不錯了,讓我對她感恩,實在難以作到。
青松:哦,這樣呀。那麼我們學了佛法了,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業感招,你現在的不幸,都是自己前世的業因所致,是自作自受,沒有理由去怨別人。
夏岩:是呀,這個我可以想明白,所以我不怨恨我母親,但是讓我對她感恩,實在難以作到。
青松:可是,你想過沒有,即便你沒有得到一點母愛,你母親對你也是有很大的恩德的。
夏岩:那為什麼呀?
青松:就因為她生了你,給了你一個人身,所以你現在才有可能聽聞佛法。你想,你現在很不幸,這正說明你前世的福報很少,如果沒有你母親生你,就憑你這點福報很有可能連人身都得不到,我們學過了暇滿人身有多麼寶貴,能帶給你暇滿人身,這恩德難道還小嗎?
夏岩:你這麼說雖然有道理,但是如果我媽不生我,我也可以投胎到其他人家來得人身呀。
青松: 沒有很重的緣分,怎麼可能隨便去投胎呢?你沒有母愛,那是因為你前世對你母親的前世不好,你能成為她的兒女,那是因為你們之間有很深的緣分,如果沒有母親這個緣,你是沒有機會投胎為人的。
夏岩:可是,你一會兒說我投胎到這家裡是我自己的業決定的,我前世的福報少;一會兒又說我能投胎為人都是我母親的功勞,我要感恩她。 那為什麼不可以說我投胎為人是我的業決定的,跟我母親沒關係呢? 而且,說一切眾生都當過我的母親,都對我有恩德,那為什麼不可以說我也當過一切眾生的母親,我對他們都有恩德呢?
青松: 這是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你今世不幸沒有母愛,是因為你前世福報少的緣故,這是從業是自作自受的角度來看的; 你能投胎為人,母親對你有很大恩德,這是從投生的因緣的角度來看的,這個時候就不能從自己業決定的角度來看了。
夏岩: 啊,這不是總是有利於你的角度來看問題嗎? 這不成了你怎麼說都有理嗎?
青松:你說的對,就是要從對自己真正有利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夏岩:啊?難道就沒有一個客觀的、真實的、確定的事物的性質嗎?難道是隨你怎麼看都可以嗎?
青松:確實是這樣,事物本身就沒有一個客觀的、真實的、確定的性質,是好是壞,都是我們人為主觀地加上去的。
夏岩:這有點難以理解。
青松:我給你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你肯定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老婆婆,她晴天也哭,陰天下雨也哭,因為她的大女婿是賣傘的,小女婿是賣鞋的,晴天就為大女婿賣不出傘而傷心,雨天就為小女婿的鞋不好賣而發愁,後來有人勸她,晴天應該為小女婿的鞋好賣而高興,雨天應該為大女婿的傘好賣而歡喜,於是她整天歡喜了。你說,晴天或者雨天倒底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呢?
夏岩:噢,這麼說來,晴天、雨天的本身確實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
青松:對吧,外界事物本身根本不存在什麼好與壞,好與壞完全是我們人為給加上去的,然後我們的情緒又完全受這個加上去的好、壞的影響,就像那個老婆婆一樣,當認為晴天是壞事的時候就整天傷心苦惱,而當認為晴天是好事的時候又整天歡喜高興。既然這樣,那我們何不把事物往好的方面去想呢?難道你願意整天愁眉苦臉嗎?
夏岩:當然不願意了。
青松:其實所謂樂觀的人,並不是總遇到順心的事,而是遇到的事他總是從順心的角度去看待而已; 所謂悲觀的人,也並不是總遇到煩心的事,而是遇到的事他總是從煩心的角度去看待而已。
夏岩:嗯,你這麼說我就明白了。
青松:所以,話說回來,你今世不幸沒有母愛,是因為你前世福報少的緣故,這要從業是自作自受的角度來看; 你能投胎為人,母親對你有很大恩德,這要從投生的因緣的角度來看。只有這樣去看,才有利於我們生起菩提心,有利於我們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夏岩:嗯,明白了。我要“知母”、“念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