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仁認仁波切

 尊貴仁認仁波切--阿閦鞞佛超渡灌頂大法會
 

阿閦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閦佛(梵文:अक्षोभ्य,Akshobhya,藏文:Sangs-rgyas mi-vkhrugs-pa;「閦」音「觸」),又名不動佛、無動佛,五方如來之中的東方佛。據《阿閦佛國經》云,阿閦佛在成佛久遠之前,曾侍奉大目如來(又譯廣目如來),示而萌發「對眾生不起瞋恚」的誓願,經過累劫的修行,即於東方妙喜世界成佛。[1] 即便為人所怨恨,也不退轉,不為嗔恚而動,是為「不動」。與「不動明王」有區隔。

 

阿閦佛,為大乘佛教信仰中,東方妙喜世界的佛陀,地位等同於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著名的維摩詰居士即是出自妙喜世界。阿閦佛的妙喜世界非常莊嚴,有高大的七寶菩提樹。阿閦佛信仰與阿彌陀佛信仰皆起源於大乘佛教早期,不過同屬大乘的漢傳佛教中,另外一位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較為人知。在藏傳佛教與密宗信仰中,阿閦佛是金剛界五智如來(五方佛)中的東方如來,代表「大圓鏡智」。

 

最早有關阿閦佛的漢語佛經是公元147年由東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法師譯成漢語的《阿閦佛國經》,這部經也是已知最古老的淨土經典。最近在巴基斯坦發現了用犍陀羅語書寫的,涉及到阿閦佛的佛經殘卷,它們屬於早期的大乘佛教,書寫時間在公元1世紀末和2世紀間。阿閦佛心咒則是阿閦佛信仰者持誦以求得渡的經典。

 

大寶積經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

 

阿閦佛在不同的經典中也被譯為阿閦鞞佛、阿芻鞞耶佛、惡乞芻毗也佛、無怒佛、無嗔恚佛。

阿閦佛形相

阿閦佛的形象,據佛經記載,為藍身,偏袒右肩,左手執拳,執袈裟角,右手伸五指,手指指地,置於右膝。一般其像結跏跌坐,坐於青色象背負的蓮花台上。此佛在金剛界曼茶羅中,為左手執拳安於臍前,右手下垂觸地,成觸地印。

相關文章:
藥師佛=不動佛=阿閦佛? 緣氣:(10531)

上一篇(西方三聖的特徵) 回目錄 下一篇(尊胜佛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