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佛陀學習

夢參老和尚

夢參老和尚略傳

  一九一五年六月:夢參老和尚出生于中國黑龍江省開通縣。

  一九三一年:在北京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依止慈林老和尚剃度出家,法名為“覺醒”。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覺也沒有醒,再加上是作夢的因緣出家,便給自己取名為“夢參”。

  同年在北京拈花寺受比丘戒,戒期圓滿,南下九華山,朝禮地藏菩薩道場,正遇上六十年舉行一次的開啟地藏菩薩肉身塔法會。由於因緣殊勝,為老和尚爾後弘揚地藏法門種下深遠的影響。

  一九三二年:轉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湧泉寺參訪,他對湧泉寺當時的一切境界似曾相識,仿佛故地重來。

  當時虛雲老和尚于鼓山創辦法界學苑,並請慈舟老法師王講《華嚴經》。他決定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歷時半年,仍無法契入華嚴義海,遂親自向慈舟老法師請法,之後決定以拜誦〈普賢行願品〉、燃身臂供佛的苦行,開啟智慧。

  一九三五年: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的人,在當時包括了道源長老、靈源長老、慧三長老以及淨嚴法師等。

  除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外,更旁及虛雲老和尚的禪法,有時也奉慈舟老法師之指示,代講經論,諸如《阿彌陀經》等等。

  一九三六年:赴青島湛山寺,依止倓虛老法師學天臺四教,並擔任湛山寺書記,負責倓虛老法師的庶務以及對外連絡事宜。

  在湛山寺擔任書記期間,一方面向倓虛老法師習天臺四教,及宣揚慈舟老法師的戒律精神。隨後奉倓虛老法師之命,禮請慈舟老法師北上青島湛山寺講律,又護送慈舟老法師到北京,開講《華嚴經》。

  一九三六年底:再度奉倓虛老法師之命,赴福建廈門萬石岩,禮請弘一大師北上弘律,歷時半年之久。因《梵網經》的請法因緣,弘一大師同意北上湛山寺,開講〈隨機羯磨〉。

  一九三七年:擔任弘一大師的侍者半年,以護弘老生活起居,深受弘一大師身教的啟發。當時並就近依《占察善惡業報經》所描述的占察輪相,請弘一大師親手製作一付,以供修習。

  弘一大師為了答謝他擔任半年的外護,親贈手書的“淨行品”偈頌乙本。

  一九三七年至四○年:隨同倓虛老法師在長春般若寺傳戒,講四分戒律,並往來于東北各省、北京、天津、山東等地,講經弘法。其間曾接觸來自西藏的藏僧,引動了赴西藏學習密法的因緣。

  一九四○年:由北京至香港、新加坡、印度弘法並朝禮佛陀遺跡。

  一九四一年:轉赴西藏拉薩學習密法,住在西藏黃教三大寺之一的沙拉寺學習經論五年,依止夏巴仁波切,赤江仁波切,並因能海老法師的引進參拜康薩仁波切。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轉赴西康等地參學,總計在西藏學習密法達十年之久。

  一九五○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由西藏返回中國內地,元月二日即被令政治學習,後因不肯放棄和尚喇嘛的信仰,並有反動言論行為而被收押。因反革命之嫌,被判刑十五年,勞動改造十八年,入獄長達三十三年。在獄中,他經常觀想一句偈頌:“假使熱鐵輪,在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奠立了爾後重回佛教,弘揚佛法的信心。

  一九八二年:平反出獄,回北京任教於北京中國佛學院。在這段時間如法修學地藏法門,重啟弘揚經論的智慧。

  一九八四年:接受福建南普陀寺妙湛老和尚、圓拙長老之邀,到廈門南普陀寺重建閩南佛學院,並擔任教務長一職,開講《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大乘起信論〉等。

  一九八七年:應美國萬佛城宣化上人之邀,赴美數月後返回中國。

  一九八八年:應美國洛杉磯妙法院旭朗法師之請,再次赴美弘法,開講《占察善惡業報經》、〈華嚴三品〉、《地藏經》、《心經》、《金剛經》、《華嚴經》等,並數度應弟子邀請到加拿大、紐西蘭、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地區弘法。

  二○○四年:現常住五臺山靜修,並于普壽寺開講《大方廣佛華嚴經》預計四年圓滿。

 

  在生活中修行

  諸位善友,我們分別大概有三年了吧!還記得從上回講,受了三皈依之後要怎麼修行,至今也有三年多了。光陰過的很快,現在又跟大家結個緣,講講我個人的修行過程,做為大家修行時的參考,我說的不見得很對,這不是講經,只是漫談一下。

  要如何修行?有幾個重要的觀點是我們應當要先認識的。一般來說,我們所謂的修行都是禮懺、念經、念佛,或者上早、晚課。其實這樣的修行是不夠的,我們往往忽略了現前的境界,在佛堂拜佛的時候,忽略了禪室外頭的事情。在我們拜懺或打木魚、敲引磬的時候,會影響到別人;而你並沒考慮到別人,就只看到自己在修行。這樣的修行會有障礙,對你的利益不大,也不會對他人生起什麼好的影響。

  在修行的時候,所有外邊的、現前的一切現象,跟我們修的法應該是很有關係的,如果不把修法和日常生活充份結合起來,那麼我們修法的成就也不會太大,對我們的幫助也很小。

  這個涵義就是說,不論你拜懺也好,念佛也好,修禪定也好,一定要跟你現前的現實生活,以及工作結合在一起,這樣來修法,成就也容易大一點。也就是把我們的心念跟所修的法結合在一起,如果我們的修行跟日常的生活、工作成了兩條平行線,分別的進行,互不相干,這兩者你都會做不好。修行和生活不是兩條線,應該是一條線,要使你的心跟現實生活,結合成一體,這樣的修行,對你的幫助是很大的。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一天到晚起心動念,如果你不能夠把佛法跟你現在所做的工作、所面對的生活結合在一起,用教義上所說的話,就是你的心不能轉變客觀和現實的環境,不能把佛法運用到現實環境當中,所以修行所起的作用不太大。

  我們經常說信心、信佛,你有沒有信心?你有沒有信佛?這兩個涵義是一體的。信佛即是信心,信心就是信佛,但是我們常把心跟佛分開了,分開了理解力就不強。我們經常說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要相信自己的心,你們有沒有信心?我們一般說:你有沒有信心?好像是指信佛,並不是如此,而是說信你自己的心。

  我們講述《華嚴經》的時候,就跟大家說:“你要相信自己就是毘盧遮那佛,要這樣你學《華嚴經》,才能學得進去。”意思就是說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要相信自己就是阿彌陀佛,“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這不是一句話,而是你在做的時候能夠跟心結合在一起,這叫有信心;如果你沒有這個信心,成不了佛,也不是真實的信佛,信佛就是指信你自己的心。

  佛的涵義,學佛的人都知道。佛的印度原話是“佛陀耶”,“佛陀耶”中譯為直覺的覺,明白的明,我們的覺心是明白的,是覺悟的,但因為受多生累劫的薰習,薰習妄緣迷惑了我們本有的佛性、本有的佛心,好像朦朧陰影,受了垢緣;一旦這些迷惑消失了,恢復你原來的清淨心,也就是在《楞嚴經》上所說的“妙明真心”,那就對了。

  因此你在修行的時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心。這個心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不論是在你工作當中所面對的事物,都不要離開現前的一念心。學佛法就要用佛法來指導我們的生活,讓佛法跟生活成為一條線,而不是成為兩條平行線,如果成為兩條平行線的話,修行起來就很困難,也不容易成就。

  當大家念經或者拜懺的時候,心總不能夠跟法、佛融合在一起。我跟很多道友談過,當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你是不是觀想自己就是阿彌陀佛,當你念地藏菩薩的時候,你就成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你有沒有做這樣的觀想?你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你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不是隨隨便便說說,《地藏經》第一品當中那些來聚會的大眾,都是受了地藏菩藏教化,從六道出來,乃至於成佛、成菩薩,都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因為你的心跟佛的心已經結合在一起了,當你念地藏菩薩的時候,你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念阿彌陀佛,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這個問題在你修行當中是最主要的問題,可不是小問題。你要是以這個心來擬定你一天所做的事,以佛心來指導你的一切,那麼你所做的都是佛事,也就是你的心、跟佛的心、跟佛的事業是分不開的,當這樣做的時候,你並沒有求利益的心,也沒有求福報的心,也沒有求加持的心,為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自心所具有的,以自心來加持自心,這是從心上來說。

  從身體來說。我們生在這個地球,在地球裏我們有肉體,我們這個心究竟是在地球裏頭?還是在地球外頭?在我們肉體裏頭?還是在我們肉體外頭?這就是我們要參的,我們所要研究的。

  先說身。我們這個身是非常可貴的,在什麼地方可貴呢?假使說沒有這個肉體、沒有這個身,你又怎麼能修行呢?沒有辦法修行!我們經常講這個身體是圓滿的,為什麼是圓滿的呢?就是因為他能夠修道,我們生而為人,能夠有閒暇有時間修行,又幸運地遇到佛,有佛法可以聽聞,有指導的法可依循,所以說這個身體是非常可貴的,一般來說是享受八無暇十圓滿。

  我們的肉體本身就具足了圓滿,肉體雖然可貴,但同時也是無常的,更是不淨的,觀身不淨!觀身無常!它隨時在變化,像現在各位身體的外觀,有二、三十歲的,四、五十歲的,甚至於八十多歲的,這就是無常的標誌。一切都在變化無常,再過些時候,你一回憶起來,轉眼瞬間,這一切好像就在眼前。所以要觀想身是可貴的,這個可貴的身又有這種的信念,能信自己的心,假這個心藉助於這個身來修行、求解脫,將這種觀想貫串連系起來,你很快就得到解脫。以這種心來修行的時候,你的心就不會起執著。

  學佛的人,就是學我們自己的心。我們這個心,成就的部份就是佛;污染的部份就是眾生。現在污染的部份占的重,但是我們有成佛的種子,有一顆清淨的心,有一顆無染的心。有人曾經問我說:“我們的佛性究竟在哪里?”我就答復他:“你現在不要問佛性在哪里!也不要問有沒有佛性!”連我們經常說的真如、實相、如來藏心乃至於法界性,這樣的名詞很多,實際上只有一個,就是性體,在佛為佛性,在法為法性,一切眾生都是具足的,但是要先問你信不信,如果你信了,佛性就在你的心,不信等於沒有。

  在《法華經》當中,比喻窮人不知道衣服裏本來有顆寶珠,卻去討飯。我們本來是清淨無染的,因為迷了,所以才在六道中受苦;但是現在聞了法,要先建立信念,這個信念就是我們學佛真正的動機,有了這個信心,就可以直接依這信心去修福成佛。在修行當中、日常生活當中,要隨時的觀照,觀照什麼呢?觀照我們的念頭,這個念頭一定是能觀的,這個念具有外面所有的現象境界,我們這個信心的心能轉變一切的境界,而不被外面的境界所轉,因此就可以逐漸的解脫。

  我剛才說了身體的可貴,但是你也要觀察身體的不淨、觀察身體的無常。不淨觀,就是要你藉假修真;觀無常,就是讓你不要貪戀、不要執著,不要在這個身體、肉體上花費很多的心思,否則的話,你是沒有辦法進入的。因此學佛的第一步驟是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建立這麼一個觀點。

  第二步驟,在修行時,我們的生活跟我們所修的法,不要分裂成平行線,要走在一條線上,生活就是修行,這是第二步驟。第三步驟,就是要瞭解身體在修行方面雖然可貴,但如果貪戀這個身體是不可以,它是不淨的也是無常的,我們在修行當中要注意這幾點。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學佛之後,我們的道友們總感覺自己所學的不夠,瞭解的不夠透徹,經典看的不夠豐富。以念經來說,念一部經嫌少,念兩部經,有時候又嫌太長,有時候聽說《華嚴經》最圓滿,就去念《華嚴經》,或者念《法華經》,反正越大越圓滿,至於受灌頂也是要受大圓滿的灌頂。

  這是貪心,想多累積功德,這樣好嗎?總以為自己學的、所用的功課不夠,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知道的已經不少了,可是缺乏什麼呢?缺乏實際的行動力,沒有一件一件地把我們所知道的去實行;不去實行,你就不能證得,不能證得,你等於沒有得到。所以我們知道的其實夠多了,像我剛才講的那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吧!“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大家經常掛在口上,“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每位元道友都會念,但你再進一步討教他,他就無法響應了,因為我們知道的事情雖然很多,但是所做的事情卻很少,至於講到證得的部份就沒有了,多數是沒有證得。

  為什麼呢?因為你具足煩惱!好多道友煩惱還是很重,還是解脫不了煩惱,因為你所學的、所念的都跟你的心、你的性體結合不起來,沒有真正去修行,為什麼不修行?我們很懶呀!我對很多道友說,包括我在內,我們都很懶!很懶!經常找藉口說,沒有時間,時間不夠分配,我沒辦法啦!不打算修行啦?這樣就把那個可貴的“暇滿身”輕易地浪費掉了,我自己也是如此。一天當中包括誦經、心裏修觀,你究竟做了幾個小時?當然我們法師是專業的,你們作為道友的都是副業。其實以你們副業的標準,一天二十四小時,睡眠占去好多個小時?閒聊天又占去好多小時?還不說你們玩樂的時間,這樣算起來,其實你們修行的時間並不多!你做了很多的事情了嗎?這叫做“懶”啊!叫做“不精進”啊!

  倘若以為念部大乘經典就圓滿了,想出億萬個理由,能否有什麼辦法能讓我不要付出就能獲得這法?沒有!我跟大家老老實實地說,我出家六十多年了,我也一直這樣在找!要鑽空路、學竅門,沒有的!不論你跟哪位喇嘛受什麼灌頂,就是釋迦牟尼佛親自來跟你受灌頂,佛也沒辦法,佛也有做不到的事,佛不能消你的定業。

  佛有三不能。佛能知道眾生的一切種性、億萬劫的事,佛都能知道。但是無緣的眾生,佛也度不了,佛也不能化,這是佛第一個做不到的事。第二個,佛能空一切相,能成一切萬法之智,但是他滅除不了定業,這是第二個佛做不到的。佛能度無量有情,你看《地藏經》,地藏菩薩度那麼多的眾生,連佛眼觀故猶不盡數。文殊菩薩用天眼測量,地藏菩薩已度成佛的、成菩薩的、乃至到忉利天參加法會的有那麼多;但是第八品當中閻羅王問佛:“我有一件事情不明了,地藏菩薩那麼大的威力,那麼大的神通,我看他所度的眾生,隔沒多久又回來了,(意思是說地藏菩薩的神通還不大,力量還不夠。)為什麼?不是他度出去的嗎?怎麼又跑回來了?”佛說這是眾生的業,剛強難調難伏,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度的好的!就是佛能度無量有情,像地藏菩薩度的那麼多,但是眾生界是永遠度不盡的。就算我們所最尊重、最尊貴的佛也如是,一切佛都如是,一切佛都在度眾生,但眾生界還是那麼多,無窮無盡。

  我們剛講這個地球上有六十多億人口,那就很多了。大家再看看魚、鱉、蝦、蟹那些海洋生物究竟有多少?那也都是眾生啊!’

  因此,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個問題—要“自修”、要自己努力,沒有一個什麼樣的善巧方便,說我不修就能證得了,就能解脫了;就算釋迦牟尼佛再生也是一樣,你就算親自見到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也沒有辦法幫你,觀世音菩薩也沒辦法。

  因此,與其幻想有一個能救護你的寄託,不如反過來求你自己的心,把你的心住到一定的住處。《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才能生心!生的這個心是什麼心?是無住!你把心住在無住上,無住就是一切都不執著,這樣才能夠得到成就,才能夠得到解脫,除此之外,你再也無法尋獲。

  所以事情不須要知道那麼多,我們能夠斷見惑,就很不得了了;只要你能斷了見思惑,起碼不在三塗流轉,不到六道輪回流轉。我們不要講的很高、很大、很圓滿,但是做起來,還是得一步步地實行,腳踏實地的做。

  另外,不要把佛對這一類眾生所談的法接到另一類機上,這樣是行不通的;因為我們這個時候沒有明師,沒有好老師給予指導,觀不到我們多生累劫的根機,如果就把佛教導的話拿出來說,也不知道哪個是對機的,哪個是契合你的,反正你都接受,那你會造成混亂。就好像明明是大乘根機的大眾,反而跟他們說小乘的契經,面對小乘的根機反而說大乘的經,人家一聽就想:“我何必學那個呀?我還是明心見性吧!禪門一炷香,立證菩提嘛!還是去學禪宗!”

  這些問題造成了我們的困惑,這種困惑是誰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帶來的,因為我們的業,所以遇不著明師。從前有一位道友跟我說,要我給他介紹一位元明師讓他認識,要像弘一法師、虛雲老和尚那樣的明師。每次到他那裏去,都要我講講他們的過往經歷,我都沒有講,其實還有比他們更高的明師,像明朝的四大名儈,你只是聽到名字,當你真正親近他們,他們也不是聖德啊!釋迦牟尼佛當時在印度人眼中也不比外道強,不過是另創的一位佛嘛!不像我們東方把佛宣傳的那麼神秘,那麼神話,這是不切合實際的。我這樣說,大家可能不太能接受,反正我說的是實在的話,這是我出家六十多年的體會。

  你是什麼業、什麼因緣,你就會遇上什麼教師。我說:“你自己好好地修吧!如果釋迦牟尼佛在我們身邊,像我們這樣的業,他也是沒辦法,你不學,他有什麼辦法呢?並不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所有釋迦牟尼佛教育的眾生都證得阿羅漢果的,還是好些眾生沒法證得。”我的體會是這樣。

  我以前也是非常的好奇,總想找個竅門,不然我不會從大陸跑到西藏去,還是一個人跑到西藏去的。我也想尋找一個快捷方式,可以方便一下成佛,也不要參禪,也不要念佛,念個咒就行啦!我到了西藏以後,一共持了幾十年的咒,現在也還沒有成佛。專門持咒也是修法的法門,大家在臺灣會遇著很多的大德喇嘛,你先得自存己德,把你自己的德行看一看,看你能接受到哪一個階層的法,以自己的福德、智慧,能夠接受到哪一個階層的法,你就踏踏實實地照著哪一個階層的法去修行,能得到現世的安樂。這就好比你想要上高級餐廳,荷包裏得有那麼多的錢,如果沒有那麼多錢,在小攤子上隨便吃吃也可以,能夠不餓肚子就可以了。

  現在這個時候我們等於還在迷途當中,不知道究竟該走哪條路線?佛說了這麼多法,你一定還在摸索,念佛好呢?還是參禪好呢?這位大師說念佛好,那位大師說持咒好,其實哪一個方法好呢?你得選擇適合自己的,你感覺到哪一種方法你學得很高興、很愉快、很有心得,你就堅持這種方法不要放棄。不要聽到別人的指正,你就又改變主意,持續地做下去就好

  了。但是得精進,疲疲塌塌地、懈懈怠怠地就想成佛了生死啊?你就是想求發財都不容易啊!

  要是現在的生活很困難,想求佛菩薩加持我,讓自己發財,就很不容易了。買獎券可以發財!八千萬張也只有一張會中獎!你去碰一下運氣吧!這是不可靠的。你應當腳踏實地的做,盡你所能,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好,運用自己真摯的、正知正見的心,處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把學佛、學道這些正知正見、求解脫的知識,運用到你的工作當中、生活當中,你會得到一定的受用,你可以鍛煉到不生起煩惱的境界。以前你愛罵人,愛說些不好聽的話,愛挖苦人;以前妒嫉心很強,看別人好就不高興,看誰發了財,他就妒嫉,看誰受窮,又瞧不起人家,現在都改正了。

  在社會上,有這一類思想的人很多,如果我們沒有這類的思想,那要更精進的去做。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善用其心”,就是把你這個心,運用到日常生活上去,把佛法灌輸到生活上。一旦有了佛法的指導,你日常生活就不同了;有了佛法的指導,工作上也不同了,這些明顯的轉變,你自己去體會吧!你能夠沒有妒嫉心,沒有障礙心,你就不會有煩惱了。能夠不起瞋恨心,你已經從中得到很多,已經逐漸的往成道的方向走了!要想另外有個什麼特殊的因緣,不必強求!對你反而有害無益,只有真正的斷了煩惱,斷一分煩惱,證一分菩提,那才是你實在的受用。

  如果煩惱還是存在,再大的神通,像四天王的神通不小,我們知道龍王的神通也不小,就連鬼神的神通也不小!但是他們的煩惱非常重,瞋恨非常的重,正知正見始終產生不起來,那種神通也只能幫助你做些壞事,不能幫助你做好事。

  因此不要生起不正確的念頭,要精進;要在正知正見的指導下,把所修行的佛法灌輸到你的生命當中。修佛法就是要了脫生死!就是修你的生命!各位道友們!精進一點不要懶惰,要善用工作、生活之外屬於你自己的時間,不閒談、不聊天、不說空話,那樣犧牲精力來做,你會得到的。修你自己的生命,修你自己的世界,像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是修他自己的世界,釋迦牟尼佛修華藏世界的時候,華藏世界修成了,他的化身可以示現什麼呢?不只示現釋迦牟尼佛,也示現畜牲身,不只是佛身。

  佛在囑託地藏菩薩度眾生的時候,跟地藏菩薩說的很清楚:“我不是只示現佛身度眾生,我也示現一切身度眾生。”我們修的時候,一個一個的修我們自己的化身;本尊成就了,自然就是化身,你現在就是化身。

  因此,你要是能看重自己所做的修行跟你的生命,那就是修你的生命,你的生命要生存必須有適當的環境。環境就是你的世界,修你自己的世界,在這方面不但能自利也能利他。阿彌陀佛修成極樂世界,就利益一切的眾生了,誰到那個世界都沾他的利益,假祂的威力攝受了。

  要是這樣來修行,才能逐漸消除我們的業障;雖然不能徹底消除,但是你修行一段時間,就消除一部份。當處在逆境的時候,你的業障會很快消失,你得會利益。如果你學佛法,沒有跟生活結合起來,當你處在逆境的時候,就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不但業障沒有消除,反而增加新的業,業障越增越重。假使你會運用的話,一旦這一段業障過去了,你會得到很好的啟示。

  因此我們每位道友自己修行、用功的時候,一定要把你所理解的佛教道理,用你的心去指導你的身、口、意,一步一步地腳踏實地的走,千萬不要生起超越的想法,不要起非份之想,想一下子成佛,有沒有即生成佛的呢?有啊!《法華經》裏只說一位龍女,《華嚴經》裏只說一位善財童子!其他的經教可有指示哪一位是即生成佛的呢?我們必須認識佛所教導的法,也認識我們現實世界的生活,你把這些結合在一起,認識你自己,雖然你得了暇滿可貴之身,但是你用功不夠,你就把“暇滿身”糟蹋了!

  有位道友跟我說:“我能有‘暇滿身’,又信佛、又聞法、又修行,我的成就還不高?”你不能這樣比!你要往好一點的比!這樣去比較是沒有錯,但是你的成就如何?當你兩隻眼睛一閉,壽命盡了,能不能解脫?如果沒有把握,你就得加油、用功,不要想的太好了,想的太好容易懈怠;因為我已經夠了,也不求成佛,現在的財產夠我生活了,子孫也很孝順,我放棄了!照樣的輪轉,再換個面目還不是這樣,你別的宿業又成熟,就會往下墮,生到天上去的也會下墮的。

  因此當我們分配時間的時候,一定要撥出點時間來修行,讓我們的修行更有把握一點。說到有把握,你自己要怎樣才知道有沒有把握呢?我想自己都能知道一點,以前一見著心愛的東西,你會貪戀的不得了,現在因為修行的關係,淡泊了,甚至有沒有都無所謂了。比如說你喜歡古玩、喜歡玉石、喜歡寶石,甚至於睡覺前還摸摸它、看看它,現在你已經丟下了,有好幾天沒有去看了,連找都不想找,有沒有都沒有關係,這樣你的工夫就會有進步了,貪戀心也輕了。

  以前談戀愛的戀人或者夫婦兩人離開一段時間,彼此會想念著對方,現在都很自然了!直到各睡各的,到一定要分開的時候,各不相干,都淡了。以前最貪戀的都是衣服、飲食、貪欲,還有妒嫉心,看到別人好,過去是妒嫉,現在看到別人好,讚歎學習。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在這裏就用上了,隨喜功德可以把業障轉變成福德了,你自己可以體會。

  我本來是很愚癡的,以社會的眼光來看,連小學都沒有畢業,書也讀的很少,就靠佛菩薩的加持,我是虔信不已的,但這是佛菩薩的加持?是自心智慧的增長!怎麼能讓智慧增長呢?那是磨練出來的,經過好多的磨難!智慧不但沒有消失,還增長了一些,以前不會的現在也會了,也沒有從外來,也沒有跟誰學,這就是證明。以前每逢要講大部經或者講深奧一點的經,心裏頭便有恐懼,恐懼什麼呢?怕講錯話,講錯了要背因果。但是這幾年恐懼感沒有了,但僅僅只是不恐懼而已,是不是講的好呢?那就不一定!

  為什麼我們在做好多事情的時候,心裏會產生恐怖感?一個人住或者晚上到“夜總會”(就是墓地),晚上天又黑,走到那種地方去,總會生起害怕的感覺,為什麼會有恐怖感?你的智慧還沒有明瞭,雖說是假的,

  你都當成真的;說沒有鬼,你又害怕什麼呢?人人都說沒有鬼,你也知道沒有鬼,大家不是都怕鬼?如果你獨處暗室,有一個人戴張鬼臉,就會把你嚇一跳。這是因為你心裏有罣礙,還沒有解脫。你可以考驗自己,要是解脫了,什麼損失都沒有了,從來不動心,就叫有工夫,你可以自己印證一下。

  這就像說我作夢,夢見觀世音菩薩來給我指導,地藏菩薩來跟我見面,這些都是不可靠的;可靠的是你自己的心。佛菩薩有沒有加持呢?我們學佛的人,一切的得失都是佛菩薩的加持,佛菩薩在哪里呢?是你自己的心跟佛菩薩相結合,哪一部份結合,哪一部份就得到加持;沒結合的部份就得不到加持,要這樣來理解、這樣來修行,才能把我們的生活跟所學的佛法相結合。

  但是我們怎麼樣來訓練這個心?怎樣相結合呢?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例子很多,我們好多女道友在廚房烹飪料理的時候,只是在做炒菜的動作,心理頭又怎麼跟佛法相結合呢?能不能相結合呢?烹飪料理的時候,你心裏頭是怎麼想的?你發過願嗎?依照文殊菩薩跟智首菩薩說的“善用其心”,你應該發願!

  我跟好多道友談論過這個問題,當你做菜時,要發願說:“我做菜呀!比天上的美味還美妙,不論誰吃了一定會高興,還有我這道菜,誰吃到了它,病難消除、災難消除,病苦沒有了,身心健康!”先不說那道菜是不是有這種效用,你能這樣修練你的心,就已經是大菩薩心。你有沒有這樣想過?我們多少女道友烹飪料理的時候有這樣想過嗎?發過這種願嗎?對我們來講,吃了我做的這道菜,癌症消失了,不用吃什麼藥,我的菜就是藥,飯、菜本身都是藥,我們只知道肚子餓了,吃東西可以解饑,還不知道它的妙用,病從口入也從口出,你知道嗎?

  我碰到過這麼一位發願的菩薩,你吃她這份飲食,你的癌症消失了,

  這是她的加持力啊!因為她的心跟你的心是相通的,這是心的體會,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善用其心”。

  我們還要修無常觀,在日常生活當中,心裏頭不要留戀什麼,不要貪戀什麼,你想一想貪戀之後也沒有意義,一樣都會過去的,都會消失的,沒有一件東西不會消失的。現在科學發達,大家都知道地球被破壞殆盡了,我們經常不能理解現在災難的來源,把它歸究於鬼神的作用,但是事實上已經證明,這是我們大家共同造業的結果。氣候反常、地震頻繁、風災特別多,科學越發達的地方,風災越厲害,這是物質性的,不屬於精神性的。我們為了要貪取財富,拼命的競爭,掏空地球,我們算一算一天輸出多少油?從地底下挖出多少煤礦?它不會再生了,地球即是如此,空了,它能不陷下去嗎?

  大家都知道唐山大地震那麼大的災難,唐山大地震不是像我們這裏的地震只是搖幌一下,而是整個塌陷下去的,一震就全都坍塌下去了。北甯路、錦潮路,還有許多的鐵路,只要經過唐山大地震的地方,就會同時被陷在其中。多少列火車、還有運貨車、整座寺廟,還有樓房都陷在地底層,為什麼?從明末、滿清的時候,唐山就開挖煤礦。唐山市不大,現在整個市區早就挖空了,它能夠不陷下去嗎?像汽油內含很多礦物,不也都是從地球取出來的嗎?這是人為的災害,不是天災;人類自己要整自己,自己要害自己又有什麼辦法呢?“自作業”沒有辦法。氣候的反常,乃至於好多的衛星上空,空中的氣量已經不同了,還有很多的二氧化硫呀!增加的成份,我們大家都可以理解的。

  我曾經待過西藏,在距離康定很近的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做“者多”,一到達那座山上時,必須把騾子的鈴鐺都摘下來,事先那騾子的主人告訴我們不能大聲說話,不能大聲喧嘩,要我們慢慢步行下來,我就覺得很奇怪,不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說:“騾子的鈴鐺聲,跟人大肆喧嘩的聲音一樣響亮,如果你不相信,我們都下山去,你在山上喊一聲,冰雹馬上就滾下山來,這不是神話!因為空氣一震動,山頂上的雪就裂開、滾落下來了。”我根據這個道理推想,是不是整個空中的氣流,一經震動它就會產生變化,因此我們的心跟日常生活、一切物質是結合在一起的。

  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盡做些破壞地球的事,大家要多讀《仁王護國經》,讀讀《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就會知道末法時代、我們現實的社會為什麼會這個樣子,是人親手造成的!如果我們把所學的佛法跟日常生活結合起來,我們這一部份人所造的業就會有所不同。

  哪個人沒有家族?哪個人沒有眷屬?誰不愛護自己的眷屬?愛護自己的家族?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以佛的神力,以佛的那些大弟子,那些大阿羅漢的神力,當琉璃大王殺釋迦種族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知道這是宿業所感召的,目犍連尊者不服氣,救了五百名童子到天上去,等災難過去了,他把缽取下來,這五百名童子已經化為膿水,這是業啊!所以我剛才說,佛也不能消宿業,怎麼辦呢?要靠自己轉,自己作的業要自己轉,不要抱怨這抱怨那,抱怨是沒有用的,只會增加自己的業。為什麼?因為不瞭解、不認識,所以才會抱怨;如果你瞭解、認識,就不會抱怨了。

  我經常聽到有人抱怨這個世界不平等,這也不平等,那也不平等,那裏有平等的地方?依照佛的教導,自己作的業自己來受,有什麼不平等!這都是你自己作的業!自己作的業自己來受!所以這是平等的,我們雖然是信佛,現在也修行,每天要接觸很多的事物、很多的人,你不能不接觸的!就算是我們出家人,離開家庭,也還得在社會上生活。每天坐車、生活、吃飯,也要接觸很多人、很多事。你要如何面對這些人、這些事?在沒有學佛、不知道佛法的時候,我們運用的都是些錯誤的應對方式及方法,現在我們明白佛法了,也明白了善惡果報,也知道怎麼樣修行可以消災免難了,你就應該把這些方法運用到你的日常生活當中。在面對很多人、事的時候,你就可以拿這些道理來運用,不是嗎?你知道了佛教導的道理,你就拿來運用。就像你學其他的技術一樣,例如:學車床、學鉗工、學工商管理,你進入社會的時候就可以拿來用,學佛的時候也是這樣。

  我們不論學一門技術,或者念佛也好、參禪也好,要面對現實,面對這一切事、一切人,當你碰見一個人無理的咒駡你、譭謗你,也許與你素無瓜葛,可是他無緣無故的就來殘害你,你應該怎麼辦呢?沒有學佛的人,遇到這種情況當然會不服氣,就想要報復,去跟他比力氣、勢力、金錢!學佛的人要學會忍!忍他、讓他、不理他,因為這些事物都不是常在的,我們剛才講“無常”,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有人經常問我:“老和尚啊!您那三十三年是怎麼過的?”我說:“‘無常’!我現在感覺三十三年的時光很短,當時一天一天地感覺好像是很長,但一晃眼就過去了,感覺很短啊!”我們上回在這裏演講,至今相隔三年多了,現在又回來了,感覺好像是昨天的事,講完了再繼續講,沒有空暇的。這樣觀照一切,它不會久停的。一過去,再換個環境,不論是環境、事物、人物都在變換,時間的變換很快,物質的變換也很快速,人的面貌也煥然一新。一轉換,又是一個新的情境。在無常當中,都會變化不定的,能這樣想會幫助你看開一點,放下一點,不要太執著,什麼事都不要太硬碰硬,對你沒有好處,對眾生也沒有好處。假使你能忍一時之氣,當時好像是被人欺負了,可是一個學佛的人知道,那是消災免難,當你用佛法來面對一切的人、事、物,也是如此!

  好比我們開一間公司,遭受意外、被人陷害、被人誤解、或者遭人縱火等種種災害,假使你內心不平、氣恨,想盡種種辦法報復,已經是不可能挽回的,你又能怎麼辦呢?我們佛教就是講懺悔,懺悔自己的業重,起碼這樣子能夠讓你安定下來,安定什麼呢?安定你的心靈,知道因果不滅、因果迴圈,自己作的業自己消,任何事情能照著佛所教導的教理去想、去做,你會得到很大的受用,當你都能受用了,你就知道修行的工夫進步了。

  當我們沒有信佛的時候,不懂得佛的教導,很多事情想不通,甚至犯了更多的錯誤。諸位道友都有個人的經歷,信佛久了,自己總覺得有份安慰,自我的安慰。人家打你兩個耳光,你不還手,這不是“阿Q精神”,不要看到魯迅的“阿Q正傳”上的敍述,以為阿Q就是這種精神,其實不是的。他所寫的“阿Q正傳”,也是我們佛教忍辱波羅蜜的精神,釋迦牟尼佛就是這種精神。我們要做的就是忍辱波羅蜜,所以要把修行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來。隨便你做那一行,都可以運用到你的生活當中。

  過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學畫畫,他的畫本來就不怎麼好,有一次他平靜的用心作畫,他一“靜”下來,他在“靜”中看到一幅好畫,提起筆

  就把這意境畫下來。在他作畫的時候,正好有一位朝山的大富翁看上了這一幅畫,要讓他再畫第二幅晝,他怎樣畫也畫不出來了,即使畫出來也很醜不象樣,這是什麼原因呢?那時候我曾經想過這個問題,宏覺法師說那位元和尚已經不是專心一致的作畫,已經走火入魔了。怎麼樣才叫“走火入魔”呢?這不是像氣功那樣的“走火入魔”,而是不修正念,墮到邪門。他自己沒有警覺,畫畫是想賺錢,賺了錢他還能修嗎?他的心就不定了,因為嘗到甜頭了,還想再畫去賣錢,這時候,連三塊錢都沒有人要買了!一切事物都是這樣的。

  我說這個故事的意思是,當你修行剛有點工夫的時候,一入就靈!靈的時候,一旦錯用就迷了,迷了就著魔了。所以當我們的工夫到達了一個程度,跟日常生活結合了,不要炫耀,不要以為成道了,你僅僅是降伏自心中色心的境界相;如果你以為已經有成就了,就完全錯誤了,因為修行人發生這種事情太多了,你的成就一多了,魔難也就跟著來了,甚至連你生起一個錯誤的念頭,都會遭很大的魔難。因此大家將佛法結合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要知道自己功力到達什麼程度,要自己認清自己。

  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來驗證這個心,無非是訓練心的一個方法,我拉拉雜雜的說了這麼多,都是在說明“煉心”,“煉心”應該在什麼地方練習呢?就在生活當中!就在你面對一切的人、事!處理之後你就會知道,你的心境是心如止水,還是波濤洶湧?是有功力,還是沒有功力?只有自己最清楚。

  我舉自己讀《金剛經》的例子。我平反之後,再次回到中國佛學院教書,開始讀《金剛經》,那個時候我讀起來,跟我以前所學的、聽的、講的完全不一樣,好像很生疏。以前慈舟老法師、倓虛老法師也講過,但是回憶他們講過的話,感覺自己不甚理解,反而從那個時候開始讀《金剛經》從不間斷。十年之後,所有的問題自己突然有了解答,這是怎麼來的呢?是讀了十年《金剛經》所換來的。在這個時候,你說有悟境嗎?沒有,只是以前的疑惑自己已經能夠解答了。在理解《金剛經》之後,再來看《阿彌陀經》等其他的經典,它們都是相通的,相同的疑問,也都能夠理解的。如果再繼續讀上十年,我想情況就會有變化了。讀經的時候心裏遊蕩,思緒紛亂,雖然不是遊山玩水,但又回到以前的境界,這就是錯誤的。

  讀經,心沒有住到經上,換句話說,你吃飯沒有住到吃飯上,喝水沒有住到喝水上,心跑了,這就沒有辦法了,這樣讀誦經典所得的利益很少。雖然每部經上都說,你讀此經會得到什麼福德,那些都是鏡花水月,不可靠的。功德是因為你讀經的時候,心理產生般若的明,有一種照慧,這是在解上來論功德,如果你只念到文字,以為就能有好大的功德,有沒有功德呢?有,但跟你這個智慧的功德是不能相互替換的。

  我再舉個念經的例子,大家有沒有念經念到心神遊蕩,晃到哪兒去了都不曉得?還有,你在誦經時電話正好來了,不管你誦經是否完成了就去接電話,你這部經算不算圓滿呢?如果你去接電話,你就不能繼續剛才未完成的部份繼續念下去,必須從頭開始誦經。讀誦大乘經偶爾會有入定的情形,好像很快就念完了,平常讀《金剛經》需要二十分鐘的時間,可是今天突然只要十分鐘就可以持誦完畢,仔細回想我並沒有遺漏哪一段經文!那是因為你的精神今天特別集中,所以有此收穫,但這要你自己認定,一點也滲不得假的。

  念佛也是如此!先是計數,計一計連數字都沒有了,我們念經、念佛都有這種情況,能念的人,所念的經,好像都沒有了,還在念嗎?沒有念嗎?四十多分鐘一下子過去了,這也是好現象,這是你的心明白了,漸漸趨於寂靜,不論修哪一法,裏頭都會有很多的體會,每個人都會有的,只是深淺不同,時間的長短不一,每個人下的工夫如何?只能自己領受了,並不適用其他人,你是你,他是他,不是嗎?我們看別人的境界,不能把它搬到我們自己身上來,那是不適用的,因為有時候只是心裏出現短暫的寂靜而已,你還沒有得到,要真正的入定,我今生恐怕做不到了。

  我現在八十多歲了,時間也不多了,但是你們必須得這樣的做。諸位道友,我們今天漫談了這麼一段時間之後,不論你吸收了多少,都要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像〈淨行品〉當中,文殊菩薩跟智首菩薩說“善用其心”,之後,文殊菩薩又說了一百四十一種的例子,包括你上洗手間的時候都要念個偈子,但是夠不夠呢?不夠的,說的不完全,你遇到的事情太多了,你可以自己編。不論你遇著什麼可以自己編,例如:“當願眾生,如何如何:”,你發什麼願就編什麼偈子,都可以,這就叫做“善用其心”。反正就是“上求佛道、下度眾生”,這樣你就念念住在佛、法、儈三寶上。

  像我們第一次講〈修行〉的時候曾經提到,你晚上睡覺的時候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儈!”,早晨起來也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儈!”雖然說中間有停歇,但是兩頭連系起來,還是很好。如果你的心力強,日常生活中又都能夠“善用其心”,那麼你所受的效益會很快的、很明顯的增強!一個月、二個月,或者一年、兩年,你會逐漸改變個人的習性、思惟方式,以前的思惟方式是那樣,現在的思惟方式是這樣,不盡相同!現在我們的思惟方式是順著菩提道走的,一念覺念念覺,達到究竟覺,究竟覺悟者,每一位道友都可以自己體會得到的,這不是很深的,人人都做得到。根據這個路子做,只聽我公開演講是不夠的,有時候心有所感,就隨手記錄下來。

  總之,我們所學的要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我們的行為舉止也必須與我們說過的話相結合,這樣子你就不會去說傷人的話,到達了一定程度,你就不會想罵人。聽到罵人的話,你聽到的不知道是什麼語言,你想罵人也罵不出來。你知道該罵人的話,什麼都罵的出來,這就是你已經達到自然而然、不造作的境界了。那個業只是口,如果你念念的那個心,都不曾離開佛、法、儈三寶的話,心裏的惡念頭就不容易生起!也沒有機會生起,不論遇到什麼環境,你都要導引使它生起善念。

  大家可以驗證一下,下次我們再來講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個觀怎麼觀?怎麼住?念有住,我們的念是不住的,我們要學習這念怎麼樣才能安住。

  【問答篇】

  問:剛才老和尚講了修觀、無常,我們都知道無常,我想只要是人都會死,既然我們都會死,本來就無常了,為什麼還要修一個“無常觀”呢?修“無常觀”的目的為何?因為我們都知道既然會死就不應該再去觀無常,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楞嚴經》裏面講,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具足了千萬空觀,返聞聞自性,剛才老和尚講過“善用其心”,我想請問一下“善用其心”具足了多少空觀?還有“善用其心”與耳根圓通返聞自性,有何差別?

  答:第一個問題,我先給你答復。你說人都知道無常的,可是做起來都是常的,徐居士你想一想,你做的都是常啊!你認為你自己何時會死,你能知道無常嗎?佛問他的一個弟子說:“人的生命大概在幾天之內吧?”有的說是在一天之內,有的答在呼吸之間。佛說:“汝近道矣!”你說無常人人都知道,可是人人現在做的都是有常啊!就連我也是如此,我知道我明天死不了啊!所以我就沒準備,萬一今天晚上死了呢?所以說“無常觀”是讓你證得,不是讓你瞭解這個名詞,你瞭解了這個名詞,不見得是事實啊!

  你要能夠證得無常,基本上你起碼要斷見思惑,就因為你沒有證得,所以佛要你觀無常。雖然時時刻刻都會想到無常,如果是思想當中修成了“無常觀”,並不是叫你自殺!觀無常是看一切事物的變化是無常的,要找無常性,你看看《雜阿含經》,看看佛說的,觀心無常,心一天天的變化,你說那是常的嗎?是定性的嗎?不住!所以無常。

  第二個問題,你問文殊菩薩答的“善用其心”與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有何差別?“善用其心”是初入門的,從動的境界,在你每一天的境界相上,遇到什麼境界就發什麼菩提心,讓你的心繫念在菩提道上,繫念在度眾生上、成佛道上,不要岔到別處去了。觀世音菩薩就不同了,他是聞到自性的。這就跟禪宗問:“念佛是誰?”他找哪個誰啊?也就是我剛才講的佛性,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性都跟佛無二無別,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是利根的,可以迅速證入,“善用其心”這個法門是遇事時發心,這是磨練,使你的心能夠達到那種境界,現在你的心還不能到達那種境界,所以要清淨你的行為。

  題目中就已經明白的告訴你,這樣做能使你的心地清涼,明天我們就要講怎麼念住,眼耳鼻舌身意,在你眼觀色的時候,要住在色上,耳聞聲響的時候,要住在聲上,你做任何事情要住在上面,不要讓念頭跑了,這叫住。住就是定!

  《楞嚴經》上所說的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入三摩地證得的時候,他是從這個法門證得耳根圓通,像大勢至菩薩憶佛、念佛必定見佛,都是一個涵義。〈淨行品〉有兩種意義,〈淨行品〉是“慢來”,《楞嚴經》是“頓來”,“頓”是由“慢”而形成的,“慢”是成就“頓”的。這是《華嚴經》的信位菩薩所修的,初信佛的人必須如此修法。

  〈淨行品〉是信位,善財童子最初參文殊師利菩薩的時候,文殊師利菩薩跟善財童子說的當然不是這個法,在《華嚴經》裏頭說善財童子見了文殊菩薩就生起了信心,發了菩提心,也沒說善財童子怎麼信的、怎麼修行的就過去了。只說他從那時候就一位一位的參,參到〈十回向品〉的第七回向,經過信、住、行參的回向,觀世音菩薩示現的是第七回向,就是二十七參的時候,善財童子才參到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在《楞嚴經》中說耳根圓通,《華嚴經》中則沒有說,這二者不能夠混淆在一起。《楞嚴經》說的是《楞嚴經》,〈淨行品〉說的是〈淨行品〉,各各法門是不一樣的。

  觀照的力量

  我們繼續講修觀。什麼是“觀念”?“觀念”代表很多種意義,當我們第一次看到一件事物的時候,我們只是有個概念而已。但是這個概念(就是我們的念頭)在未經過深入瞭解、分析的時候往往會趣於執著性,把這種概念當成是真實的事情,其實這種概念不是真實的。

  我們看一切的事物,或你在做任何的工作、生活中所遇見的事情,你最初也只是有個概念而已,但是經過研究分析之後,透過思考,整個概念起了變化。

  學佛的人,把佛所教導的,自己所認識的、體會的,再加上我們所接觸的事物,經過思考、判斷,而後才確定是否投入,這就叫做“觀”。你最初看事物的時候,只是接觸而已,經過你的“觀”,經過你的修練,去掉粗的部份,取其細的部份,那麼你對這件事情的可行性,才會產生一種新的認識。沒有學佛以前,我們“觀”的標準就是從我們的主觀意識出發,學佛以後就是根據佛所教導的教理去比較,沒有能力去判斷的事物,就把佛所教導的話拿來比較一下,你就可以判斷這件事可以做、不可以做。

  但是我們最初的時候很多都是妄想心,要怎麼樣才能夠安住呢?

  我昨天跟大家說過,不論你是學了義或者不了義,我們的心要安住。了義的經典是從理上來說的,不了義的經典是從事相上來說的。在事的方面,我們都有點不大清楚,但是我們用理對照、研究一下,就知道它合不合理,我說合不合理,是指合乎佛的教理。

  平常我們從感情、從概念認知事物,經過分析、研究之後,變成理性的。但是,處在這社會當中,還有國家的法理,除了情理、法理,還有“性理”。“性理”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謂的講“道理”,但這個社會上的“道理”跟佛教所謂的“道理”是兩回事,佛教所謂的“道理”是什麼呢?就是菩提道。我們一動心、一動念,所做、所行的事,都應該順著菩提道走,而怎麼樣才能跟菩提道相應呢?你得發幾種心,總合來說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心也有很多分別的。

  以〈大乘起信論〉來講,要有“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就是直觀你的本性;“深心”,就是依著你的本性所生起的大慈大悲心,就是修一切善法,利一切眾生。要修一切善法、利一切眾生,都得有大悲心,沒有大悲心,你的心會不平等。這個大悲心是平等的,沒有親疏、厚薄、善惡之分。對於惡人,我們還能有大悲心嗎?越是惡人,你越要生起大悲心,你度一個惡人比度一百個善人都要好,惡人不做惡人,就都變成善人了!如果這個惡人繼續做惡,會使社會都不安寧,不久以前陳進興他們三個人,就把臺灣鬧的不安寧!你把這位惡人度了,社會就會很安定,度的時候不要有所揀擇。昨天我們講過了,我們之所以不能成為聖者,是因為我們的心太揀擇了,分別心太重了。

  但是西藏的教育沒有這種說法,藏傳佛教的菩提心是“菩提道次第”,講三心。第一個是“出離心”,出離心就是認識這個世界之後,不要生起貪戀,這個世界上所有一切的事物,不論是家庭、眷屬、財富、功名、地位、利祿,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你先生起“出離心”,有了“出離心”,不是只有自己出離。

  第二個是“大悲心”,要是沒有智慧你能出離嗎?所以有了“出離心”是不夠的,還應當有“大悲心”,這個跟〈起信論〉所講的是相通的。“大悲心”就是度一切眾生,你看看這世界上充滿了缺憾!這個不好,那樣也痛苦,你先生起“出離心”,要離開你的眷屬乃至一切眾生,然而一切有情應該讓他們也都出離,這就必須有“大悲心”。如果你的“大悲心”不夠平等,有揀擇、有分別,這樣的“大悲心”是不正確的。

  第三個就是“般若心”,“般若心”就是智慧心。只有“大悲心”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心,以智慧來主導你的“大悲心”。就好像剛才我說的,對惡人,還有非善非惡的、各形各類的人物,有了大悲心之後,我們用這個“般若心”來指導對機說法,使他能夠出離。

  佛說的“道理”指的是這個,我說了這麼多也是在解釋這個“道理”,什麼“道理”呢?菩提道的“道理”,除了情理、性理,還有社會上的一些法理,我們所講的是“道理”,都不是菩提道的理,講的是世間的道理。世間的道理是沒有標準的,我們拿什麼來衡量?大家都覺得自己有道理,是你對?我對?究竟是誰對呢?不論民主社會也好,專制社會也好,封建社會也好,那個“理”就是金錢、權勢,如果“道理”是建立在這基礎上,你們說法官判案公正嗎?不論哪個國家,想求得合理的判決,只要你心平了,那就平了,就合理了。

  如果照菩提道的理來講,就完全不合理了,菩提道的理是不是攝受世間的道理呢?應當把它攝受進來,你最初應當有這個概念,用這個心來修行,不論你修行那種法門,都是無障礙的,都是圓融的,不要去分別哪個法是大的,哪個法是小的。假使你的心量大,你觀苦、觀無常,按說這都是小教的教義,但是一切的苦無自性,苦的性是什麼呢?它沒有自性的,苦性即是樂性;樂性也是苦性,就是苦樂平等。你心中不存在苦樂性,也就沒有苦,也沒有樂,這就究竟了。

  聽到好多佛教弟子說:“我信佛這麼虔誠也幾十年了,為什麼佛都不加持我,讓我病痛的這麼嚴重啊!為什麼讓我遇見倒楣的事!”你說他圓融嗎?他達到苦性了嗎?當然沒有。這是觀照的力量不夠,這就是他在研究、分析的時候,認識的不夠,這裏頭摻有善惡因果。因此,我們必須自己如實的修,我剛才講的道理就是如理的修,合乎情理的修。但是,在法上可以如此說的,這是菩提道理上講的,我還沒有講到正題。

  我在前面跟大家講應當具備什麼心,讓你以後好修行,修行的時候就沒有困難了,也就不會問怎麼樣修行啊?有些出家師父出家一、二十年了,也還沒有入門,不知道怎樣修,是根據這個問題講的,大家別把主題忘了,而偏離了主題。我說的這些是前方便,因為是前方便,你必須得這樣準備,你能準備些什麼呢?要相信自己是佛、相信自己有佛性,你要是學《華嚴經》,就相信自己是毘盧遮那佛,你要是念阿彌陀佛,就要相信自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佛性跟你的佛性是相同的。因為,你既然相信了,從根本上就已經進入了,當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解決困難的思想就不同。

  因此,第一個要有信心,你問我,佛性在哪里?在我們身體內?在我們身體外?是遍一切處?學過《楞嚴經》的,就知道所謂的“七處徵心”。現在你先不要問佛性在哪里,佛性在哪里,哪里就能得到快樂;你快樂的時候就是佛性,你痛苦的時候就不是佛性,因為你已經失掉佛性了。先問你自己信不信佛,我們有好多學佛的人,問他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就說:“我有信心!我相信佛!”但他並沒有直接回答我,能相信自己的心,很少人能這樣回答。現在我們應當相信自己的心,相信自己的心即是佛,我們有佛種子,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佛;能依這個佛心來修一切法都是佛,你要先具足這麼一個信心。

  譬如說持〈大悲咒〉、念〈普門品〉,你有所求,也許請求神丹妙藥,或者你是幫人求。感應好的時候,就把這個功德都說是咒語的靈驗、觀世音菩薩的加持,你忘了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當你持咒的時候,你的心跟觀世音菩薩相契合,跟〈大悲咒〉相契合,跟法相契合,跟佛相契合,跟一切僧相契合,這種加持力是自心顯現的。

  因此要建立這麼一個信心,而後當你修一切法的時候,能有這麼一個基礎,先把你的心訓練的堅信不移了,再也不動搖,以後修法的時候,你就很容易進入狀況。不論你念經、持咒、拜懺,不論修哪一個法門,都能夠很快地進入。當你進入之後,你就逐步的認識自己的功力到達什麼程度,如果自己還不理解,你可以對照經典,就會知道。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就可以提起觀照的念頭。

  佛法在哪里呢?就在你日常生活當中,佛法在哪里呢?就在你自己的心中。把你的心跟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一條直線。把所學到的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接觸人,一種接觸事。不論在人、在事上,你都得這樣用心,這樣處理問題,你會處理的很恰當。在病苦的當中,特別是在困境當中,你就會感覺到心的威力,體會到佛法的威力,因為佛法就是心法。

  我感覺我們很多道友,以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薩聖號,或者念大乘經典才是修行,反而覺得做飯、燒開水、或者遊山玩水,都不是佛法,這就錯了!沒有一件事不是佛法,沒有一件事離開你的心而能成就的,你要把一切法都運用到自己的心上,以這個心再來修行起觀照,就會很快得“定”,這個“定”並不是說六根都不動了。我所說的這個“定”不是指這個“定”,而是在眼觀色、耳聞聲、舌嘗味的時候,都在“定”中,所謂“那伽常在定”,這個“定”要怎麼修呢?就是要“觀照”。

  觀照,在教理的術語,叫“毘缽舍那”。“毘缽舍那”,叫做“觀”,“觀”就能夠得到三昧、三摩地、禪定、奢摩他、止。這些都是一樣的,名詞雖然很多,但是,意思只有一個,簡單的說就是“定”,“定”了才能生慧,沒有“定”的慧是沒有根的。

  這個“定”要怎麼學呢?就是心裏上經常的覺知,心裏覺知就是明白。佛就是覺,也就是明白,你明白了,正知正覺了,這就是佛。經常有佛的覺知智慧,覺知觀照。覺知觀照什麼呢?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觀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但觀照的方法是隨個人的做法而有所不同。

  我以前觀照的方法,是念阿彌陀佛或者念地藏菩薩,用呼吸的方式,

  吸氣的時候就念“阿彌”,呼氣的時候就念“陀佛”,或者“地藏”、“菩薩”都可以,你用久了就可以一鼓作氣了。一呼一吸、一吸一呼都是地藏菩薩,隨時這樣念。

  有一位緬甸的大智者馬哈希禪師,他教導一種方法很適合我,但是他的方法不是像我以佛菩薩為名號。他都觀照些什麼呢?他說要觀照吸氣,往內吸氣腹部就脹,往外呼氣腹部就扁了,就觀你呼吸時的腹脹、腹扁,思想自然就會專注在這個動作上。

  如果我們不注意還是注意不到,他還告訴我們,你可以用手摸摸自己的肚皮,一吸氣肚子就往上鼓了,一呼氣肚子就扁了,專注在你肚皮上不放。人必須呼吸,但是這個做不住、念也定不住,用這種息念住的方法,念定不住跑了,你也不要著急,也不要非把它拉回來不可。馬哈希禪師的方法是不拉,我以前的方法是拉回來。好比說念頭一走了,把它收攝回來。馬哈希禪師是隨著念頭轉變,他說,你觀照腹部的脹扁,把能動念的心,跟你所觀的,隨你腹部脹扁的現象,就是觀照使它不失,念念的使它不走樣,念念的去觀照。

  就像我們拿箭射靶,箭箭都射中的意思。觀照不失,如果這個念頭跑了、岔開了,念頭晃蕩了,不觀照腹部了,呼氣時腹部自然的會扁,吸氣時就脹了。吸、脹、扁,用手觸摸,但是念已經跑了,不在這上面,怎麼辦呢?你趕緊對自己觀想說:“散了!散了!”經你這麼一說,你的散亂就回來了,你說:“散了!散了!”散亂的現象就沒有了,這就是“照”。這樣的“照”就叫“念住”,念必須要住到這個脹扁裏頭,不要讓它散了。你這樣的對照一、兩次,散亂的現象就沒有了。初次使用的時候,你中間住久了就是呼吸,清清楚楚的“觀”就是呼吸。

  我以前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如果念頭跑了,趕緊把它收攝回來,馬哈希禪師觀照的方法比我的方法更好,他不收攝就隨著念頭轉移,念到哪就住到哪,這就是“念住”。念到哪就住哪,晃蕩就讓他晃蕩,它一晃蕩,你就隨著晃蕩起觀照,一觀照,晃蕩就沒有了,散亂就停止了。散亂一停止之後,他再恢復觀照,觀照什麼呢?觀照扁、脹,就這樣觀照。

  馬哈希禪師有時在修行的時候,隱隱約約之間好像撞見一個人,本來在觀照腹部脹扁的他,也是恰巧撞見這個人,一觀照之後又沒有了,沒有了又回到脹扁的情形;或者遇見一個人與他聊聊天、說說閒話,在閒談的時候就隨著閒話去觀照。他的意思就是,你隨著你生起的這些妄念、妄想、習性去觀照,一觀照之後,妄想就沒有了。

  在任何起心動念、回憶的時候,你都不離觀照,一旦觀照久了,這些現象都沒有了,又回到腹部的脹扁了。但是在這當中有很多過程,譬如有時心情很快樂,你就觀快樂;有時很憂傷,就觀憂傷吧!不要起分別,觀的時候就是一照而已,因為你的正念注意的是腹脹腹扁,就這一境專注不離,任何事情你都不要讓它岔開。

  如果沒有生起觀照的時候,你很容易心隨境轉,別的境界一來就隨著它跑了,這一跑就岔開主題,結果工夫全忘了。如果你生起觀照,其他的境界都空了,你就把正念提起來,這樣的觀照就很容易入定。“觀”就是讓你容易入定,看起來好像離開了,沒有佛法了,其實就隨著你的生活觀照,這就是佛法的根本教理,就是止觀。觀了之後就能定,就是止觀雙修的法門。

  只不過馬哈希禪師運用的方法不同,觀外界的境就是腹部的脹扁,但是,觀心跟所觀的外界好像是兩回事,因為有時候作觀時好像是境先起,心在後,等你觀久了,好像是心先起,才起心動念了去觀。心先起,境先有,這都不對的,到了“心”、“境”同時,一觀照心起念動,念動境界現前,境界現前兩個同時的,就是能觀的心跟所觀的境同時生起來。觀到最後,能觀的心也沒有,所觀的境也沒有,“心”、“境”俱寂。

  禪宗舉了這麼一個例子,一位牧童最初放牛的時候,時時刻刻小心地把繩子拉緊,深怕牛跑了,傷了別人家的苗稼。日子久了,那頭牛習慣了,那位牧童也就沒有心思再管牛了。後來,那頭牛沒有了,牧童也沒有了,這就是“心”、“境”雙亡,就達到禪宗入定的境界。

  禪宗這種境界,類似馬哈希禪師所說的那個境界,不過馬哈希禪師的方法是有境界相的。像我以前念地藏菩薩為修行宗旨,我也這樣觀、這樣想,但是我的方法是念頭一跑了,就把它拉回來,深怕它跑掉。馬哈希禪師是放任它,隨著自己的意識去觀它,意識來了就認真去觀它,意識走了你再把它拉回來,就這樣觀想,意念飄浮不定,到最後就能達到心境專一了。但是我們的六根不只有這一個,有時你可以用耳朵聽腹脹和腹扁的聲音,儘量讓自己沉靜下來,你會聽到自己的呼吸很粗、很重,好像腹脹的很厲害,腹扁的也很厲害。

  其實這些都是幻影,你隨著這些幻影一觀,幻影也就消失了,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此,你就一一的觀。比如我們現在打坐、修行,打坐時想息定,初坐時沒什麼感覺,坐久了腿就開始酸了,僵硬了,發痛了,就會影響你的觀,你就會放下不觀了,開始觀腿痛,為什麼他會腿痛?當你觀想力強的時候,麻也不麻了,痛也不痛了。

  如果一直的觀還是解決不了痛的事實,腿確實還在痛。你想換腿,你就隨著這個念頭想:為什麼你想換腿?為什麼想換個姿式?就觀這個換姿式,觀想換姿式的一舉一動,為什麼要觀呢?清清楚楚地就像照相機一樣,一個個都照得清楚,這就是心法相續的意思。你相續不斷的觀,那個幻想、妄想自然都消失,這個時候唯有你所觀的境,目地是達到能觀的心與所觀的境調合成一個。

  如果念佛,你就觀阿彌陀佛,或者你念地藏聖號就觀地藏菩薩,有時你觀到自淨定處,能觀的心、所觀的像和所念的聖號全都沒有了,這個就叫有工夫。但是,因為你不能長時間保持定的狀態,就必須隨時的起念,隨時的觀照,真正的達到連續不斷的觀感,觀感其實就是感受的相續。只是我們說的那個受蘊,比如酸、痛、或消失、或快感、或痛感,都只是一種感受的相續,而且感受的相續,也就是你心法的相續。當這種觀修行久了,感受就漸漸少了,你又可以回來觀照你腹部的脹扁了。當你達到不為一切外境干擾的時候,能觀腹部的心與所觀腹部的脹扁都沒有了,這時候你就要入定了。

  馬哈希禪師告訴我們,你觀什麼就把念住上面,他不斷重複的說,觀搖晃就觀搖晃,他重複幾句是讓你注意觀,觀搖晃,心就住在搖晃上,觀酸痛,心就住在酸痛上,心住就是念住,念住在那兒,那兒就沒有了,你不念住,反而妄想紛飛,等你一住反而沒有了,他就是這個涵義。到這個時候心純念止境亡,心是純一了,能念的心就沒有了,境界相也沒有了,境界相都是幻相,這些都是沒有自性的。所有一切的事物都是沒有自性的,你要能觀想。

  《楞嚴經》上提到月光童子觀水觀,月光童子在做觀水觀時,發現他身體沒有了,其實都是水,觀什麼都是用我們的心力轉化而成,這是心力的轉化。所以這種觀,最初修行的時候很難,但是,你也不一定要照馬哈希禪師的方法,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觀想。熟悉了,你就可以運用自如。在過程中你必須要有耐性,為什麼要有耐性?例如:你打坐腿酸了,你要有耐性,不要腿酸了就馬上換腿。你這麼一觀它就不痛了,久而久之自然就入定了。你要是一入定了,任何痛苦都沒有了,這種入定的境界,或者幾十年、幾百年,或者幾千年、幾萬年。因此,入定的時候可以延長,最初時候你會有痛覺,那個痛覺是覺得痛,那個覺不痛,《楞嚴經》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有覺覺痛,無痛痛覺。”感覺痛的那個感覺不痛了。就像我們開刀打麻醉針的時候,麻醉針把你那個覺麻醉起來,你就不知道痛了。麻醉藥在你身上也起不了作用,肉體本身沒有痛覺,也沒什麼不痛,是因為你那個覺,那個覺本來是“有覺覺痛”,那個覺本身不痛。“無痛痛覺”就是能覺照那個“有覺覺痛”,它不迷的,永遠都不迷的,是因為你所覺的物體迷了,所以妄覺就不同了。

  由此又讓我們聯想到懺罪。我們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這樣的認識,因為佛的教導,“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一作百千劫,在你沒有成道之前,業報是不亡的,成了道之後是不是業報就盡了?沒有,佛還是示現受報,雖然他受報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這個覺,因為他沒有痛苦,他受報的時候,沒有感覺,沒什麼障礙。

  另外像我剛才所講的,你觀照成功了,這些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假使說我們業報不能轉、不能消滅的話,學佛有什麼用處呢?我們永遠也成不了佛,這是了義的說法。業性本空,就像我們在修空觀的時候,說業沒有自性的、緣起的。業的體又是怎麼樣的?是空的!“業性本空唯心造”,都是我們自己心所造的。

  所以現在我們修的這個心是妄心,必須達到“心境雙亡”的境界,“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心也亡,罪也滅了,兩個都沒有了,根本什麼都沒有,都只是幻覺。“是則名為真懺悔”,懺悔達到這個境界才是真懺悔,一切法都是緣起的。

  我們時間不夠,本來我想講“緣起性空”,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緣起性空”,為什麼會緣起?為什麼是性空?因為性空故才能緣起;因為緣起故,說它沒有自性才能空,這是兩面活用的。我們剛才講修行,這是心裏的觀想,而一切物質是緣起的,在心裏上,我們就說它是性空,讓“空”和“有”相互溝通一下,“空”、“有”無二。這種觀想法門,大家隨時要觀,當你最痛苦、障礙最深的時候,你就修這個觀!佛在教導方面所用的文字太多了,但是你要想修行,就要用這個法則來對治你的痛苦,對治你的障礙。你一觀照就沒有了,因為你已經修成,你在定中就沒有了。

  緬甸的馬哈希禪師還講一個故事,說佛陀滅度四個月之後,就舉行了第一次的佛經結集,共有五百位高僧被選中來進行這項工作,可是除了阿難尊者是初果須陀洹之外,其他的四百九十九位都是阿羅漢,為此,阿難尊者在結集的最後一刻,其他的人還是不准他進入結集場,阿難尊者就盡力修習禪定,繼續觀想身念處,那時候正是八月的第四個星期。他在修觀的時候,是用雙腿行走,不停地走,專注在自己的步伐上,可是還是無法證得阿羅漢果。

  阿難尊者就回想佛陀對他講過,繼續修習禪定,一定可以證得阿羅漢果。阿難尊者注意到自己太過急躁以及定力不足才導致散亂,所以他就停止行走,讓自己平和起來,於是他就躺臥下來繼續觀察。當阿難尊者走進房內,坐在床邊開始躺下來,阿難尊者就開始觀想:“倒下!倒下!”注意到他手、腳的姿式,阿難尊者是在觀察“倒下!倒下!”的時候開悟了,證道了,從初果到二果、三果、四果,一瞬間就證道。他修行的過程很長,但是,證得的時候很短。

  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越容易觸動內心感覺的時候,你馬上就得到解脫了!當我受難住監獄的時候自己就嘗試過,我觀想是不是有監獄呢?我是不是住在監獄裏呢?觀想監獄就像我初出家住在山裏修行的時候一樣,這又有什麼差別呢?在這裏還有人送飯來,門外還有解放軍拿槍守護著,保證我的安全,我什麼都不用過問,虎、狼、獅子都進不來,住在山上,有時候還吃不到飯,在這兒時間到了就有吃的,跟我們閉關時,關上門不出去不是一樣嗎?有什麼差別呢?但是,這樣一想,別人雖然覺得很苦,我在監獄裏頭就不覺得怎麼苦,要是苦了我也活不下去,這不是一天、二天的事。

  有一次,在我被吊起來受刑的時候,我就觀想假使人最初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天當中把你吊起來打幾次,你自然也就無所謂了。雖然被吊的時候很痛苦,有時候還會痛昏過去,然後又醒過來,想不起來剛才發生了什麼事。心裏頭想著吊一吊就吊一吊!時間久了,他們知道這種方法對我起不了作用,也就不做了。

  我親身經歷過最痛苦的事情,好比說“開刀”,我不是在說別人,而是說我自己。我開完刀之後,醫生告訴我,他切開我的腹部,把裏面的腸子都取出來清潔、消毒,並切除有癌細胞的部份。我醒了之後,回想自己又下了一次地獄,《地藏經》裏說的“抽腸剉斬”—把腸子全部抽出來然後一段一段斬,不是這樣的嗎?抽腸下地獄也不過就這麼回事,也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其實,一切的苦難都是你自己找的,你認為它苦,它就是苦,

  你認為它樂,它就是樂,你要轉變一下心境,這就得靠觀力了,如果你不這樣想,不轉換一下想像力,你活不下去的,別說三十三年,三年也活不出來。

  但是有監獄嗎?沒有。有沒有地獄?沒有。你們的土城監獄就在這裏,你說有沒有監獄?其實,你們也沒有去過監獄,你也沒有參觀過,監獄跟你毫不相干,因為你沒有這個業。說地獄眾生這麼多,跟你有什麼關係?你沒有造地獄的業,你也沒有像地藏菩薩發願去度眾生。說你不會去地獄,因為去地獄有兩種因緣,一種是威神力,一種是業力;這兩種你都沒有,也就跟你不相干,也就跟沒有是一樣的,是不是啊?

  我們都知道大西洋彼岸有個國家叫美國,現在中國大陸上,據我所知還有一、兩千萬人不知道有美國這個國家,你跟他說,他也不相信。像我去西藏的列五區,我跟他們說北京這個地方,他說人間沒有北京這個地方,或許天上有,但他們絕不相信你的話。但是,你要是跟北京人說西藏列五區中裏的人茹毛飲血,到現在衣服也不穿,就這樣生活著,他們也絕不相信,好像我在說瞎話。

  可是,這是我親身走過、經歷過、看過的,因為我有這個業,你沒有。在西藏十年的時間當中,五年在拉薩學法,其餘五年到處走走,五年的時間所看見的事情、所看見的人,都不能對別人講,講了別人也不會相信,因為別人沒有這個業,我有這個業。為什麼我想往那裏走,現在我問我自己:“為什麼年輕的時候往那裏走,走的時候還是一個人,你不怕人家把你整死嗎?不怕遇到野獸把你吃了嗎?”那時我腦子裏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因此我們在修行、修定的時候,你要專注一境,剛才我講的例子,你只要專注一境,就可以修行。昨天我說過,你做飯、哄小孩的時候,都不妨礙你的修行,不論你做任何事情只要把你的心都住在上面,這才是念住;做什麼就念住什麼在上面,最後就可以學成功了。你住在空義上就是空,念住的意思就是這樣。

  我剛才提的問題還沒有解答,業如果能轉,等於沒有因果,可是如果業不能轉,我們信佛做什麼?信佛能轉業,讓我幸福,但是求也求不到,大家要參一參啊!我雖然不見得解釋的清楚,但是你自己要參一參、想一想,必須經過思想、認識,你才能解答,業是不能轉,但可以由你修行三昧的力量來轉了,業沒有了,報也沒有了,但是我們現在是業報身。

  我原本該死在監獄的,但我把它轉了,所以我沒有死又出來了。原本開刀該死的,結果開刀也沒有死,也轉了,這就是能轉啊!開刀不一定得死,是不是啊!有的人會死,有的人不會死,這是沒有保證的,沒有決定性的,都是兩面性。什麼是決定性呢?我們依自己相續的心力不斷的修行,這就是決定性,當你力量達不到的時候,或者心力沒有達到某種程度的時候,你的業也是不能轉的,一定得受報;當你達到了,受即無受,不轉也轉了,遇到問題要能這樣想,求人不如求己啊!

  我昨天說過求佛菩薩加持的時候,佛菩薩有三種不能!辦不到,就得你自己消業,因為是你自己做的,你必須自己消。那我們還求他幹什麼?如果我們不求他,我們的心力就生不起來,其實我們求他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自己心力生起的時候啊!我們感到加持,那是佛的加持,佛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心就是佛。所以,我為什麼讓大家相信自己的心就是佛呢?反復地說這個問題,要有“信心”,把“信心”兩個字中間打個逗點“信,心”。信,就是信自己的心,這個心能作佛、作菩薩、作眾生,也能下地獄。十法界唯心造,因此大家在修觀的時候,要把你所學的佛法運用到你日常生活當中,不要讓佛法跟生活脫節了,成了兩條平行線。

  我在這裏拜懺與你在公司上班一樣,你把上班時的那份心力依著〈淨行品〉中那個發願的心來運用,我上班是做什麼的?是利益眾生的。有幾種行業我還沒想出來它要怎麼回向。例如:屠宰業,他們在殺雞、殺鴨的時候說是在行菩薩道,你要是大菩薩可以,我給你一刀,送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走吧!假使那眾生會說話,我肯定它會這樣說:“你慈悲慈悲,我不想去極樂世界,你不要殺我!”但是,這要看你自己的心,選擇職業很困難,哪怕是餓著,也別去做屠宰的行業,我們這裏好像沒有從事屠宰業的,但是殺雞、殺鴨的人還是有的。

  我們有好多弟子還是吃葷的,吃葷是可以,我也不勸人家信了佛就一定得吃素。雖然你信佛,但是你先生或者你太太他們未必信!或是你只信了一半還有一半不信,還有些小孩子是全家人一起吃飯的,你要吃素卻讓家人都跟著你吃素,這是不可以的,這會使他們都謗佛;你不但沒有幫助自己反而是害了自己,你如果安不下心來,就隨緣吧!家人吃肉你吃菜!同一個鍋煮的食物,人家吃菜邊肉,你吃肉邊菜,那不就好了嗎!不要成為家人的障礙,這不是條件,但是你還是不能殺生。你可以要求家人到市場買現成的給他們吃,不能買活的回來在家裏宰殺,那樣會帶來很多的戾氣,家宅會很不安寧。

  古人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半夜屠門聲。”現在豈只半夜,什麼時候都可以宰殺了,每一天都有人在宰殺,豈只大生物、小生物、魚、鱉、蝦,每一盤菜都得宰殺多少生命啊!你想要世界安定,這怎麼可能呢?我昨天講世界的構造不安定,再從你作業的不安定,你怎麼樣能夠快活?不可能,那是我們求自己,讓我們自己心安。

  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你不只要會用“觀”,還要會用“願”及“回向”。我剛才說的那些話不是笑話,這跟我們放生一樣,看著別人殺生,或者你會說反正它遲早也是要死的,我不殺你,別人也是要殺你,我不買別人也會買,到時候照樣也得死,你跟我結緣了!我給你作點佛事,我沒有殺你之前,我給你念念咒,我殺你之後,我還要還你的命債,將來你在殺我的時候,你也給我念念〈往生咒〉什麼的,你這樣子送它走。這是被動的,並不是你主動的,因為你被動的非這樣子做不可。

  如果你選擇的職業是在廚房裏當廚師,廚師是一門職業,要是有客人點一道菜你不肯做,老闆買的海鮮你也不肯做,你這職業也做不下去!這飯碗就砸了。但是如果你能到素食館去做更好,一樣能維持生計。

  所以,職業要有所選擇,這就是“善用其心”,這一、兩天我跟大家講的就是:一個是你要會修觀,一個是“善用其心”。就是把你的修行跟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把你所學到的佛法一點一滴的運用到你的思想生活當中,你就能得到很多好處,你的心真正得到“靈”。

  我說的“靈”並不是神通,其實現在我們一舉一動都是神通。有個人跟我說神通,我說你的神通現在也不小,當時這個人是開飛機的,駕駛飛機的機長不是神通不小嗎?那麼重的飛機他都能把它駕駛到天上去,神通不是很大嗎?阿羅漢也沒有這樣,阿羅漢的神通只限於他自己,大型飛機有四百多人,小型飛機也得有幾十個人,你說把那架飛機送上天,容易嗎?可思議嗎?不可思議嗎?阿羅漢的神通能帶個幾千、幾萬個人上天嗎?或許天神可以如此。

  真正講起“神通”這兩個字,“神”是天性,佛教講的“天”字是自然義,佛教中的天是自然形成的,除了六欲天跟人間是一樣的,忉利天跟四王天他們待在土地上,他在須彌山頂上,四王天在山腰,其他的天在空中,我們一般人看的是天空,他們看的是土地;我們看的是水,餓鬼看的是火;天人看的是琉璃,因為他們戴的眼罩都不相同,所以看到的也都不相同。因此,有好多問題都要從我們心裏頭去解決,從誰的心裏頭呢?由你自己的心裏解決,不要聽誰說有什麼神通、妙用、幫你消災免難,都是騙你的!我不該說這話,我要懺悔。

  如果說家裏有年老的人過世了,你不作幾場佛事,不請幾位師父念經,別人會說你不孝,好多人會指責你、罵你,你必然得請幾位師父念經,但是這樣有沒有好處?有,只是好處很小,用處不大。如果能把老父親從地獄度升到天上,問題就解決了嗎?還得靠你念經的力量,念經的力量一旦消失了,你有辦法讓他自救,讓他自己修,那才是真實的。勸大家多往心裏頭用功,供養三寶有功德嗎?肯定是有的,那是求外福德的,解決不了你的任何問題,你要成佛還是要你自己修。

  我在溫哥華的時候經常對一些道友說:“你不要一天到晚東奔西跑的,這個道場結束了又再趕那個道場,到處當義工等等,你在家好好靜坐一下,觀觀心,念佛也好,念經也好,這才是你真正能得到的。”因此,有些出家師父就罵我:“你老了,胡說八道,大家都不來寺廟,我們不都餓死!”我也就不敢多說了,其實,應該是你自己來修行,等你修行有工夫了,才

  可以東奔西跑。現在,我們修行的力量不夠,自己又沒有做什麼善事,跑跑寺廟,到處看看,隨喜隨喜,這樣也可以種種善根啊!你來生是不是還能來做人?是不是還能得一個暇滿身?是不是還能遇到佛法?這就很難說了。

  《地藏經》上說能聞《地藏經》再不墮三塗,但是《地藏經》沒有說你不用再繼續修行!不墮三塗了,就能保證你成佛嗎?地藏菩薩沒有這種力量,是因為你念了地藏菩薩、念了《地藏經》,你的心跟地藏菩薩結合在一起,這是你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請大家有“信心”,別忘了“信心”,信你自己的心就是佛,信心是佛,信心做佛,祝大家早日成佛。

  【問答篇】

  問: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中如何使用占察木輪?

  答:占察木輪有個〈占察相法〉,就是占察輪的相法,占察就是算命打卦,佛經只有這麼一部,在佛經裏頭制定戒律不許算命打卦,所以當堅淨信菩薩請問佛:“在末法時眾生信心不堅定,懷疑心太重!今天信了,明天不信怎麼辦!有沒有微妙特殊的法門?”釋迦牟尼佛說:“有!但這個問題你去請會中的地藏菩薩跟你說!”

  有人問我:“為什麼佛不說?”佛知一切,為什麼不說,而讓地藏菩

  薩說?我在講《占察經》的時候,就代替佛回答:“佛自己制定的戒,不許用算命打卦,就讓地藏菩薩說這部《占察善惡業報經》。”占察就是占卜,察就是對照一下,合適不合適,相應不相應,這個純粹是為了讓你修觀、修定,達到一實境界。

  《占察善惡業報經》的上半部是為方便修的,如果你現在有些困難,有些地方不明白,就可以用占察輪。占察輪有三種相法,第一種問過去世,是從什麼道來的,所以今生得遇佛法,也能聽聞佛法。前面一到十,共有十種,說你過去學過佛法,種過善因。從十一到一百六十一,共有一百五十種,就是問你的人生當中,生老病死那方面的吉凶禍福,買房子置地、做生意以及這個投資好不好都包括在內。任何你想要問的事,占察一下,地藏菩薩都可以告訴你。

  但是有一個條件,用占察輪的時候必須拜懺,怎麼拜呢?不是拜占察全本的懺。第一個禮拜十方諸佛,第二個禮拜十方尊法,第三個禮拜十方賢聖僧,之後,禮地藏菩薩,磕四個頭,最後還得念地藏菩薩聖號一千聲,這就是攝受你,這就是方便善巧。之後你再依你的力量供養,香花、燈塗都可以,點上燈,磕完了,才開始占。

  你最初使用的時候,多半不相應,你問害病,它說你發財,這就是不相應,你問的跟答復的兩者不相應,怎麼辦呢?你重新念、重新拜、重新再占,經過幾天之後,你才能夠相應!以後就會逐漸的相應。

  一定要拜懺,你要是拜《占察懺》,相應的時候就多了!我的意思是要是有人要用,我也不阻止。這是你內心裏有懷疑才有需要,如果你對什麼都不懷疑,從因果上講你不懷疑,從道理上講你不懷疑,從發菩提心上講你不懷疑,不懷疑就沒有必要占。吉凶禍福就靠你自己,你自己怎麼做,你自己不清楚嗎?這是第一個問題。

  問:在修行過程中如果有疑問可以寫信請教師父嗎?

  答:可以啊,哪位師父都可以,有的師父願意答復你,有的師父不答覆你,那也是隨緣。你要請問師父,你得找那位肯答復你的師父,找那位肯發慈悲的師父,你要先知道他的地址;像我漂浮不定,一會兒在溫哥華,一會兒在美國,一會兒在大陸,你上那裏找我呀?

  問:如果可以的話,信可以寄到何處?

  答:這裏有一間方廣出版社,出版社的人員會告訴你,你把方廣的電話記住,或者你要請經,或是印經結緣都可以。

  這是哪位道友的問題?他要請占察輪,一定要拜懺。我曾經問我的過去生,究竟是什麼因緣今生才能作和尚?我問了九次,有一次三次數位加起是這個數位,但是我還是有所懷疑,就再擲三次,結果還是同樣的數字。占察輪的數字是從一到十九,為什麼是十九個數字呢?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加上一個根本無明,所以這個數字是十九個。

  當你擲這個輪相的時候,如果地藏菩薩沒有來到道場,如果他的護法不在,你怎麼知道這個數位不准,因為這個數位一百八十九,六個數字,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總共六個輪,每一個輪子十八個數,你擲三次加起來的總數,前面的數字是一,最後的數字是一百八十九,要得到一百八十九這個數字必須六個輪相的數字,每次都是最大的,三次加起來才是一百八十九,每一輪四面,三面有數位,一面沒有數位,六個輪擲三次只出現一個一,如果是菩薩卜相,我就沒有話說,否則的話,你是擲不出來這個數字。

  還有像我說的,三次都是得到同一個數字,這是變化的,你擲六個輪,三次加起來數位都是那個數位,你就不要再懷疑了。你知道自己拜懺的效果很好。有一點必須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拜懺,遇到現不好的卦相,說你要倒楣,業障現前,說這個病好不了,怎麼辦呢?地藏菩薩說,這也有辦法,就念我地藏菩薩名號一萬聲,之後,就開始拜懺,冥想你的業障已經消失,這樣你的問題就轉化了。

  輪相還可以告訴你,現在給你看病的醫生不行,請你換一位醫生。一個輪有一個數字,大家可能不相信,但是你們不要懷疑。

  例如你要占問這位師父,考驗他是否真的有道德?是否是欺騙人的?你擲一擲問問看,說我可不可以跟這位師父學?他有沒有道德?地藏菩薩告訴你說:“他沒有道德,他是欺騙你的,不要跟他學。”你就不可以跟這位師父學,如果他說:“這個師父有道德,你可以跟他學。”

  不過,你要選擇跟隨哪一位師父,你先得自己考量考量。你選擇師父,其實師父也在選擇徒弟,不是嗎?如果他不選擇徒弟,要是收了一位德行壞的徒弟不是倒楣了嗎?把自己也連累下去了。但是,你還是得發慈悲心,越壞的人越要度他。 


  舍離的智慧

  學了佛之後,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又為什麼要學佛?我們大家都是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家庭生活,我們學了佛,要怎樣才能跟生活、工作結合起來呢?按照所學到的方法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工作,那麼我們學佛就會很有意義。如果是離開你的生活習慣,另外去做佛教的事情,這好像很不方便;我現在就跟大家講講,怎樣能夠使佛法跟你的生活、工作結合在一起。

  我們知道佛法中最究竟的了義,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證菩提果的過程;但是發菩提心包括的內容很多,就說我們在家的學佛道友,工作忙,家庭事務也多,要怎麼樣發菩提心呢?怎樣行菩薩道呢?怎樣能證菩提果呢?如何把佛法跟你的工作、生活結合在一起來修行?因為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接觸很多的事,在遇到每個人的時候你該怎麼樣處理?遇到每件事你又該怎麼樣處理?我想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首先要知道佛的涵義。佛是什麼意思呢?在印度的原話叫“佛陀耶”,“佛陀耶”翻譯成中文就是知覺的覺,覺悟的覺,就是覺悟;或是再淺顯一點說,就是明白,你要是明白了,你就是佛,要是不明白、糊裏糊塗的,你就是眾生。我們學佛的方法就是學覺悟的方法,學明白的方法,用這個方法能使我們明白,能使我們覺悟,我們就把這些方法運用到你的生活,運用到你的工作,要怎麼來運用方法呢?

  發了菩提心之後,它包括很多的內容。第一個內容就是要有出離心,你要怎麼樣生起出離心呢?就是要認識這個世界,認識你當前所生活的環境,你要是認識了當前所生活的環境,你就不會受到環境的迷惑,受到傷害了;你能夠隨順這個環境,使這個環境中生存的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能夠愉快安定,你就是行菩薩道了。

  我們現在講課學習的地方是一所醫院,這所醫院裏頭所有的醫生、護士、勤務人員、一切工作人員都是在行菩薩道,這就是菩提心中的大悲心;要能對一切人慈悲,醫生對待病人要付出大悲心,這個大悲心裏頭就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你這個大悲心生不起來,而且這個大悲心還是“愛見大悲”。當你看見病人,看見那些死亡的人,看見那些植物人,失去了工作能力了,甚至失去了生活的能力,你總能想到他們的痛苦。

  如果你又能設身處地的用佛教導的方法去愛護他們、幫助他們,使他們能夠認識病苦是怎麼來的,那麼這個工作、這個環境,對我們行菩薩道、發菩提心是一個特別好的環境,你對這個工作就有耐心。特別是學佛的人,這就是你行菩薩道最具體的、現實的一個環境。

  要發菩提心,首先要具足出離心,這個世界沒有一樣事物是快樂的,因為它不快樂,你就不會貪戀。面對這個世界所有的事物,不會爭名也不會奪利,也不去貪戀,因為你的慈悲心生起的更大了,甚至對你的患者能愛護的更好一點,希望他能減少痛苦,你盡你的力量,幫助他減少痛苦,那麼你的大悲心就生起來了。

  但是發大悲心要有智慧,必須觀照。因為我們都是凡夫,我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如果碰見有些患者,他們的煩惱特別重,他們有時候會罵醫生、罵護士,這種情況是常有的,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每所醫院裏植物人非常多,他失去知覺了,你們如何愛護這些患者?這真正得要具足大悲心了。你要隨時發願,願他們能夠恢復知覺,我們在發願,他們得不得的到是一回事,你的願心又是一回事,因此這是走你自己的菩提道,發了這個心,這個心就是明白的心。

  我們剛才解釋了,佛就是菩提,就是覺悟,菩提也翻成覺悟,是另一個名詞。你要自己明白,也讓一切眾生都明白,但是從你發心走入菩提道,一直到達成就佛果,是很艱難的,路途非常的長,不只是我們這個地球上所說的十萬里、百萬裏。我們大家知道念阿彌陀佛要往生到極樂世界,經過十萬億佛土,一個佛土有多大呢?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地球是小千世界當中的一個小洲,所以那條道路是很長的。而且你走這條道路的時候,也有很多種,有智慧的人,就有方便善巧,方便道就多了。比如說護士,你在照顧這位病人的時候,要想種種的方法減少他的痛苦,或者手術,或者麻醉,有很多的方法,這都是方便道,有了方便道你才能成就菩提果。

  我的意思是在你走菩提道的時候,有好多條道路都通向菩提果,佛所教導我們的,你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生活以及周圍環境的世界,都是苦的,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苦的,而且在這裏頭忍受苦。

  為什麼我們要忍受呢?這叫業不由己!不想忍受也不行啊!在忍受苦的當中,我們還要找各種形式的快樂!一般人認為是快樂的事,但是從佛學的道理上來講並不快樂,這就是一個苦的因,將來要受苦的果,如果你在這種不快樂之中能產生一種快樂,是什麼呢?是你求你的心安,心裏的快樂,這就是佛所說的方便道,你要怎麼樣離苦?怎麼樣得樂?我們在觀苦的時候,知道這個苦是無常的,但在受苦、生病的時候,或者受災難、不如意的時候,你要用智慧的力量克服它。你曉得這個是無常的,它不會常在你身上這樣壓迫,它會很快消失的。假使說你沒有智慧、沒有大悲心,就會無法忍受,反而把你的苦轉嫁給別人。

  就像我們看到搶劫犯或者強暴犯,他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他想得到快樂,或許他缺錢,去搶別人的,那只是苦上加苦,解決不了問題的。如果人人都能夠學一下這種明白的方法,就不會自討苦吃,不會苦上加苦。

  要怎麼樣才能減少痛苦呢?你要觀想。凡是我們所受的都是苦的,那麼不受,可以不可以呢?可以不受啊!但是要如何才能達到不受的境界呢?不去貪求!少一點欲望!你需要心裏觀想,知道自己現在所處的這個環境裏頭,我應當安心的付出自己所應付出去的,得到自己所應得到的,不要另外去攀求,不要占別人的便宜。

  遇到有人對我不好、侮辱我了,或者罵我、輕賤我,奪我的利益,損害我,我們應當忍他、讓他。佛教導我們要忍,這個忍並不表示我們卑賤,這個忍並不是表示我們沒有跟他奮鬥的能力,這種忍是一種智慧,在讓他的時候是在成就他,不讓他再去造業,這裏頭就要有這種智慧。學習這種智慧的時候,你要先認識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並不是用你的貪瞋癡得到了就能保得住,保不住的。一切都是假的,人的壽命才多少年?最後不是什麼也沒有了。

  所以在醫院裏看的最清楚了,你認識到了,就不會被迷惑,這樣能使你的出離心更堅強,大悲心更堅固、智慧心更增長;但是這裏頭還有很多的方便道路,所以你要想走這條道路,你如何能忍下去呢?這必須得學,看看我們四周的那些榜樣,看一看那些有智慧的人是怎麼做的,我們有一些道友並不一定是出家人,有的學佛很多年了,他怎麼做的,他怎麼付出的,我就向他學習,照樣做。

  我們最大的榜樣就是佛,因為他才是最究竟明白的人;為什麼要學他說過的話呢?因為他所說的話,他所做的事,是告訴我們明白的道路,我們照著他的道路走,不會錯的,這就是從發菩提心到證得菩提果的方便道。

  我們剛才說的大悲心,也是方便道的一種,不是全部。我們經常說“慈悲喜舍”,“慈”就是想辦法讓別人快樂,想辦法讓別人離苦,想辦法讓別人歡喜,想什麼辦法呢?佛就想了很多的辦法,教你怎麼樣離苦,離開苦,你就得到樂,你對別人慈悲,照樣是對自己慈悲。首先,你不煩惱,我們大家知道,如果說你經常笑臉迎人,對誰都不煩惱,誰惹你了,你也不煩惱,總是歡喜心。如果你看到一位向你瞪眼睛的人,你的心情如何呢?你看到人家恭恭敬敬的,歡歡喜喜的對你,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喜”就是歡喜,就是你對人內心永遠保持歡喜,這就很難了。任何的憂愁事,任何的煩惱事,你知道這都是假的,是現象,會損害你的慈悲心,損害你的智慧心,這就要觀照了。當你觀照的時候,自己就能看的破,看一切事物是無常的,能夠忍受,不去爭不去計較,能看破這個就不容易了。看破了、明白了,還得放下,不要去執著,這樣才能生起歡喜心。如果你看破了、放下了,你才能舍。佛教我們的方法,“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你要儘量的發揮這個心情,受用會是無窮無盡的。

  我們一聽到“舍”字,大家可能說:給別人幾個錢!舍一點衣物!這是最基本的舍。我說的“舍”不是這個,而是舍去你的知見,當你看問題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說的都是對的,聽聽別人的聲音,這也叫“舍”。舍掉自己財物的時候,你得量力而為,有些人舍完了,就生煩惱了,這就是自不量力,不要過份了,因為你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甚至於捨身,舍自己的家庭,舍自己的眷屬,就更不容易了。

  就拿我們出家人來說,哪位師父未出家之前不是男眾女眾?單是這第一步的“舍”,就很不容易了。大家想想看,“舍”容不容易?當你落發的時候,最初落發的那一念,就很不容易了,但是這個“舍”就夠了!我們和尚跟在家人差不多,煩惱照樣在、照樣增,照樣貪名貪利,當這個“舍”沒有全舍,只是換個環境,換個跑道,不在原來的跑道上跑。雖然是走上方便道,還是走得不夠好。如果真能舍掉一切,不貪著,是很不容易的,大家可以試著做,特別是跟人家爭執的時候,能夠放棄己見不生氣,是很難的,跟人家發脾氣,你不要看成是小事。

  在我們學佛的人來講,“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百萬個的障門都開了,因為這一念瞋恨心,一發脾氣,丟身家性命多的很,你要舍呀!為什麼把“慈悲喜舍”的“舍”字放到最後呢?就是因為“舍”不容易,

  特別是舍我們的身體,舍自己的看法,我們的主觀意見通常是很深的,以為自己都是對的,我說這話是不是說看到別人不對也不爭,不是這個意思。你得看因緣,你得有方便善巧、方便智慧,能幫助人得適當幫助,讓別人能接受,不適當的幫助,更增加他的煩惱,還不如不幫。

  我們有些佛教弟子自己信佛了,看到所有的人都想幫助他脫離,勸他信佛。不要熱心過頭了,如果他沒有那個因緣,你怎麼度他也度不了。因緣得遇合,他先得有那個因,這樣子你想要幫助他的緣才能成就,如果他根本沒有那個因,就算信佛了,你又要怎麼樣幫助他,使他更進一步呢?

  一般人開始信佛的時候,他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希望佛能幫我解決困難,菩薩能救度我,我要是精進沒有退墮,佛菩薩就幫助我發財;生病了,因為有佛菩薩的幫助,病苦就沒有了,那他是沒有明白佛法的意思。為什麼求了,卻沒有得到福報?因為你過去就沒有做過有福報的事,你今生想要有福報、想發財、想得富貴怎麼可能呢?不可能!你得先從這些方法學起,等你真正明白了,不必外求,就在你自己的心,這點大家要特別注意!我們信佛之後,大家恐怕都是向外求,對不對?借著外來幫助,最後還得明白你自己的心即是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句話必須經過幾道解釋,才能夠使你相信自己的心。現在我們的心是妄心,不是真正的佛心。我們要先發菩提心,再行菩提道,直到證得究竟了,就是證得自己的心。所以要有信心,既然信你的心,就用你的心來對治你的煩惱,對治那些所謂的痛苦、危險、惡難。自己能夠救度自己,自己能夠解救自己,當我們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我們最初就是信佛,佛是已經修行成就的,他已經究竟明白他的心!我們要向他學,學一切的菩薩,怎麼樣能使這個心快一點明白,使我們不糊塗,為此我們才學佛。

  從這個意義上講,一開始我就跟大家說過,要跟你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譬如說我們家庭主婦,在家裏得做飯、做菜給全家人吃,這是不是行菩薩道呢?是不是菩提心呢?如果你認為只是做飯、做菜圍著鍋爐轉的時候,那就不是菩提心,而是迷惑;如果你認為這是行菩薩道,你要照顧周圍的這些眾生,你讓他們吃了你做的飯,都能夠明白、能夠發心,能夠沒有三災八難等痛苦,吃了你做的飯能夠發了菩提心,漸漸行方便道,行菩薩道,漸漸能夠成佛;那麼,你做飯就不只是做飯,那是供養眾生,乃至使眾生都能得度。

  譬如醫生治眾生的病,治病只能去掉身上的痛,這是物質上的,隨便你怎麼治,他一定得死,不論任何人他一定得死,這一點是肯定的!你把這病治好了,只能減少他當時的一點痛苦而已,你不能讓他不死,死是既定的,你應當怎麼樣呢?你應當幫助他,發心讓他能夠恢復原來的自信,消滅他一些妄想的煩惱,消除一些障礙。你除了治療他的身病,還治療他的心病,心病就得用明白的法去對治他的糊塗病。身病要用藥物,但是沒有藥物能把病完全治好的,只能多延續時間而已,不論你的勢力有多大、有多少的金錢,你想待在這個世界上不死亡,是不可能的。不過,另外有一種方法能夠使你明白,能夠永遠不死,不是肉體,而是你的心靈。

  這個心靈就是我上面所講的真正的般若心,當你有智慧,任何事都明白,都能夠知道前因後果的一切過程,我們今生所受的,有智慧的人就會觀察,現在我受的,就是過去我自己所做的。明白之後,你看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你會感覺到一切平等平等,沒有不平等的,自己做的自己受,有什麼不平等的呢?我們心裏頭有不平,為什麼壞人還能那麼享受?我們認為這個人不錯,但是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因為我們沒有智慧,不知道他過去多生以前做過什麼,只是看到眼前這個樣子。

  當你有智慧、明白了,你就知道原來這都是他過去自己做的;那麼現在他所受的,是應該的,這樣就叫平等。佛教所說的平等是這樣的說法,在因果律方面講平等,自做自受的平等。

  我現在說了很多的跑道,你自己去走!就好像不論你從哪一個方向都可以來到“榮民總醫院”,不一定要走同一個道路,這就是一種觀。但是我們並不是說這種觀適合某人做,某人修一日,他就能成就,某人修,他就不能成就,因為他不是這個根機,他過去生沒有學習過,那就換一個跑道,學另一種方法。修行,有的人是念佛,有的人是持咒,有的人是誦經,有的人是打坐、習禪觀,有很多種方法。

  要選擇適合你的,你認為很相應的,就去做,但不論是哪一種,都不要離開現實,不要離開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不論你作什麼工作,在你的工作本位上,把你所學到的佛法、所教導你的方法,運用在工作上,你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當你做任何事情,要專心一致的注意在這件事情上,不要這樣做做、那樣做做;手裏做著這一個,想著那一個,那樣子你的心不住,不住就是妄想心非常重。當你念經就住在念經上,學佛的時候就住在學佛上,當你護理病人的時候,你就去護理病人,這就叫念住。

  不論做什麼,你的念頭就住在什麼上,這樣事情就會做的很好。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住的念頭,是你從佛那裏學來的,這麼做你就會得到一定的效果,這就叫“專心一致”。學佛如是,參禪也如是。

  你坐禪的時候,先把身調好,身調完了,再調你的呼吸,呼吸調好了再調你的心,這樣子你才能靜下來,才能漸漸的入。你念經的時候也如是,如果你讀誦大乘的時候,或者你念《金剛經》,一句一句的念,清楚明瞭的念,不要念著經想到別處,妄想紛飛,你就不能契入,也不會進入。

  如果你看護病人的時候,一心一意的看護他,心裏住在看護上,你要是佛教徒,就用佛教的觀點給他回向,加持他,把念經的功德也回向給他,減少他的痛苦。有沒有人不專心呢?還是有的,哪一行哪一業都有,尤其是我上面所說的;就是出家人,要是都能專心了,也早就成道業了,我說的這個方式,就是把佛所教導的道理,運用在一切時、一切處,這就跟你的生活結合起來,在生活當中,你既不厭煩這個生活,也不貪戀這個生活。

  我剛才講出離心,是厭煩的涵義,厭煩的涵義就是要你不貪戀六親眷屬以及世間這麼多的眾生,並不是說我要走了,我要出離了,他們幹我什麼閒事,我管不著,這就不是菩薩心了,大家能體會到嗎?

  還有我們要有愛心,但是這個“愛”可不是一般的“愛”,而是“大愛”。“愛”是慈悲心的一種,我們要如何發揮平等的精神,對一切人都如是。如果我們看到相貌長得很莊嚴的,就對他特別客氣,看起來非常醜陋,又髒又臭,他往你跟前走,你就嫌他氣味多,躲他遠一點,這就不是平等心,學佛的人不應該有這樣子的心。我講“平等心”、“愛心”、“慈悲心”,這都牽連到“出離心”,念念想出離,念念度眾生,念念的對這個世間不貪戀,念念的舍去這個世界。

  大家都知道“家家觀世音菩薩”,在極樂世界不是很好嗎?觀世音菩薩怎麼會跑到娑婆世界來呀?他本來是男相,為什麼會現女相呢?這表示他的大慈大悲心,示現女相度眾生更方便一些!觀世音菩薩的“出離心”是具足了、成就了,他知道眾生還沒有“出離心”,所以他就到這個世界來勸眾生,不要貪戀這個世界,要認識這個世界是苦的,在這個世界上找享受是沒有的,一切受都是苦,你要“觀受是苦”。

  我剛才講的心是“真心”,現在大家用的心是妄心,是妄想。“念念在變,念念不住。”我剛才講念住的意思,就是要把這個妄心止住,我們的妄心是念念不住的,所以心無常。

  “觀心無常”是說我們的妄心,妄心不是住,不是常的,它的變化太大了。我們每一個人如果從早晨睜開眼睛,醒了之後一直到晚上睡覺的時間,你生起了好多的念頭!你都想些什麼!你自己也弄不清楚,不論是誰,除非是有定力的修道者,他才能定的住,不然的話,我們都會隨著這個環境轉!客觀的、外面的環境是什麼,你就變化成什麼,隨時在變,所以要“觀心無常”。

  第四種是“觀法無我”,“法”是指一切有形有相的,包括我們的身體在內。我說這個法是“有法”,不是“無法”。“法”者就是環境,各式各樣客觀的事物,不要把“我”擺進去,沒有“我”,平常你在生活當中,我們也承認“一切法無我”的意思,但是就是不能悟入,不能領會,為什麼說我們承認呢?我們說話當中,“我的眼睛,我的鼻子,我的耳朵”或者“我的,我的,我的”,全是“我的”啊!並不是“我”!“我的”並不等同於是“我”。

  所以說這個身體是我,這是整體的我,但這是因緣和合的,你不得不承認,“我的眼睛”不是“我”,沒有眼睛成了瞎子,“我”還是存在的,聾子沒有了耳朵,他只是聽不見而已,那是“我的”耳朵聾了並不是“我”聾了,是不是這樣的涵義呢?整個的身體,“我的”心、“我的”眼睛,不論哪一部份都是“我的”,每個人說話都是這樣的,為什麼呢?如果耳朵、眼睛不是“我”,這身體不是“我”,沒有了這些,“我”在那裏呢?因為這就是“無我”,根本就沒有“我”,“我”是怎麼來的呢?是一切法因緣和合而緣起的,這個不是真實的,當緣散滅了的時候,“我”沒有了,如是觀一切無我,“我”還貪什麼!“我”還執著什麼?

  這樣能使你看破一點,幫助你看的破、放的下,你能看的破、放的下,在日常生活當中會活的愉快一點,不必很煩惱。我們如果起煩惱了,就坐下想想,為什麼我這麼苦?為什麼我要煩惱?都是自己找的,心裏不安定的人、煩惱很重的人,都不肯靜下來想一想,如果他靜下來想一想,就不會煩了。

  還有,我們總愛想過去的事,過去都已經沒有了,還要回憶把它拉回來,特別是年紀大的人,總把三、四十歲,精強力壯的事拿來回想,“當年我怎麼樣、怎麼樣!”、“過去我又如何等等!”過去的,早就過去了,已經死亡了,何必拉到現在來呢?不要再把它拉到現在來,你不能夠看破、不能夠放下,對這個世界、這個現實生活沒有認識,才會貪戀不舍。因為你貪戀不舍的緣故,就看不破、放不下,你沒有生起出離心,沒有出離心,你的大悲心就不可靠。

  因為你的大悲心是從貪愛心出發的,如此怎麼能生出智慧來呢?因為你的心念儘是貪愛,是長不出智慧來的,你得先消除這些貪愛,你才能漸漸的覺悟,才能“明”,怎麼能生起“明”呢?這要用你的觀照了,你先觀想你的心,當每個人做事的時候感覺很煩悶,有些事情現前的時候,腦筋要先靜一下,讓我想一想,想一想就是沉澱一下,讓心靜下來,才能生出智慧。如果說你想學一點智慧,要跟隨佛的教導,就要明白佛所說的那些法。

  佛就是覺悟的覺,覺悟者教我們怎麼樣去覺悟的方法,你學習的時候,就要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論你做哪一行哪一業,都有方法使你覺悟的,只是你認識不認識這一切法都是無常的,都是無我的。你這樣觀想思惟久了,自然漸漸就能“明”,並不是我們非得坐在那裏念經、參禪、打坐,非得念佛才能“明”。你做任何事情,如果能找到事物的真實,你就能明瞭了;當你沒有找到事物的真實,你就明白不了,不論你做哪一件事,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一定要找到事物的真實,你去找吧。

  因此,我們要從自己的心裏開始建設,用我們的心指導我們日常的生活,指導我們的行動,指導我們的工作。把心裏建設好了,再從內向外,這樣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能與佛法結合起來。結合起來之後,就漸漸的能掌握一切的事物,我們經常說真理,講道理,其實,我們講的不是理,理有很多種。以人的感情來說,朋友有友情,家庭中的父子、夫婦,都有親情,這些情感是感性的,不是理性的。

  你出了社會,社會上有一定的規範,有一定的法律,各個國家不一樣,它有法理、有法律,合乎法律,這個道理就是合法,不合法的事就是犯法,犯法就接受制裁。這些法是合理的嗎?這個國家是這個法,那個國家是那個法,當權者今天可以變法,明天還可以改法,情理法,這些理都是虛妄的,哪一個道理是對的?

  當我們要去某個地方,一定得要通過特定的道路,才能到達,但是現在我們由空中可以去,海裏也可以去,這條道不通,可以改走另外一條道!道路經常阻塞,你可以坐飛機呀!我們講的道理沒道可講,佛教中講的真理,是什麼真理?等你把妄心全歇了,那就是真理。真理沒理,理歸於真,沒有理。雖然講理,從來都沒有講到理。

  我們佛教有一部《華嚴經》,講一真法界,說一切法都由你心生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是真理,一真法界的真理,幾個人能通達這個真理?成佛了,佛跟佛是相通的,我們眾生跟眾生是通不了的!通不了就有障礙,凡是能通的就沒有障礙,不能通的就有障礙。等你達到了那個心,那個心就神了,那就是神通。神了就通,神是什麼呢?神就是我們自然的真心,不是我們現在的妄心,心是空的,那叫性空。

  這個性空的究竟,就是我們一真的心,也就是我們眾生的心。你要是能掌握這個緣起性空的道理,再運用到你的日常生活當中,能達到這麼樣的一個境界,一切就無障礙了,誰都不用求,就求你自己好了。到那個時候,才真正明瞭了,那時再回來度一切眾生,才真的能度他。現在我們大家都還在迷惑當中,我說了半天,連自己也還沒度,我也度不了你們。

  不過跟大家講講這種道理是可以的,我現在跟大家說的也就是我自己幾十年的體會!但是我也沒有通!你要是想放下就得看破,要想放下看破,就要從你的日常生活當中著手,不論你做什麼工作,就從這個入手,沒有什麼奇特的方法。你做什麼工作,就全心全意的找,究竟要怎麼樣才能把這個工作做好,怎麼樣才算做的圓滿!先找到這個真理,你的心也才真正的明白!如果沒有找到這個真理,你還是沒有明白,連一半也沒有明白,能夠明白十分之一就已經不得了了,真理是要漸漸明白的。

  因此在你的生活當中要這樣鍛煉,你的煩惱就會逐漸減輕,待人處事不要嚴格要求別人,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己的大悲心,增長自己的智慧,這樣子才能漸漸的入,入什麼呢?入佛所教導我們的法,但是我們最初掌握這個方法的時候,他有很多的跑道,八萬四千都算少,我們不是常說佛法有八萬四千種法門嗎?門門都可以通!跑道很多,看你自己適合哪一條道。

  如果你初入佛門,感覺到念佛很好,你就念佛吧!念了兩年、三年、八年,你就生起懷疑心!有沒有佛啊?那是你自己心裏起的念頭,你就改變去念經,碰見了喇嘛師父,聽說持咒好,就又去受灌頂持咒了,因為你心有所求,想有所得,所以你不論哪一門弄了幾年,沒有得、沒有求。

  從前有位道友問我說:“我信佛的目的,就是想使生意能好一點,能發財,結果我信了佛,比以前更窮!”我說:“你沒有走對路,發財不是這樣求的!”他說:“怎麼樣求啊?”我說:“你要布施捨呀!”他說:“我是求發財的,怎麼會舍呢?”我說:“你不舍怎麼會發財!”大家想想看,你不給人家,人家會給你嗎?說我做生意,做生意不是人家給你的,所以任何一件事,你要找它的原理,譬如說做菜,那位夫人做菜做的很好,我說:“不好吃!”她說:“你為什麼這麼說啊?”我說:“因為你先生是北方人,你做的菜鹹一點,你先生吃得好,別人吃的不見得覺得好,有人愛吃甜的,有人愛吃辣的,你很難滿足各人的口味!”

  要對了因緣,才能得到利益,一切法都如是,佛所教導的方法也如是,你自己選擇能相應的法門。你要是有福德,過去生修的多,你今生就會遇上大善知識,他有神通,可以知道你過去的因緣,知道你過去是念佛的,或是修念佛三昧的,或是修觀的,他就教你一個方法,你一修很快就能進入。如果你沒有那個福德,沒有那個智慧,你遇不見佛。

  佛在世的時候,佛為什麼說那麼多法?他為什麼要說法?就跟大家是一樣的,大家為什麼要來這裏聽?我為什麼又要說?我有我的目的,你們有你們的目的,都是為了自己的願望而來的。你們來聽這位和尚說的怎麼樣,那位和尚說的又如何,都聽一聽,看哪一位和尚跟我最合緣的,有緣了,我就取一點,沒有緣就算了,大家來聽的目的可能是這樣的。

  佛當初講經也是這樣!他為什麼要講經?他看這個世界太苦了!眾生在水深火熱之中,他想要利益他們、救他們,給他們說一些方法,可以離開這個苦。這個方法對這位眾生適用,對那位眾生就不一定適用,他就對那位眾生另外說一個方法,八萬四千個法門就是這麼來的。現在我們在臺北甚至整個地球,眾生很多,哪個方法適合你呢?你先得具足正知正見,我上面所說的那四種原則,如果都能符合了,就是正知正見,認為這個世界是苦、空、無常、無我,這是正知正見。

  如果有人說:“這個世界不苦,很快樂!你們去享受!去卡拉OK,去跳舞!”那個不是快樂!或是有什麼方式讓你長生不老,你別相信他,哪有這種方法呢?本來就是無常的,如果不符合這四種原則,你不要相信;符合這四種原則,不論誰說都可以信。佛之所以說這麼多的方法,那麼多的法門,是因為大家的愛好不同!

  為什麼在世間上有這麼多的行業?因為各人有各人的愛好!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習慣,在其他地區做餐館業的,換個地區他還是做餐館業。我們在美國看見那些做餐館業的,都是在臺灣、在大陸或在香港做過餐館業的,因為習慣的力量,做過什麼,他還是會做什麼。貪瞋癡慢疑,這也是眾生的習慣,一生下來就帶來了,你看小孩才一、兩歲就知道“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他的貪心自然具足,這是多生帶來的,我們想除掉多生帶來的習慣,容易嗎?不容易!

  所以我在前面跟大家講過,不論在哪個行業做什麼事,你要認識清楚,認識之後,你就要找到究竟,一追就究竟,這裏沒有,你就另外再去找,你再根據佛所說的,你看他說的究竟不究竟,你也多學學多聽聽,這樣你會得個入處。

  因此大家在開始學佛的時候,要有系統的一步一步的去做,就是在你做的工作當中,或者在你的生活當中,你要研究研究。你想,就這麼一個生命,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這樣,到什麼時候是結論?死了,就是結論?有沒有什麼解脫的方法?你做這個煩不煩?或是做人煩不煩?在人生病的時候苦不苦?你當然要找個解脫的方法!如果在你的生活當中,從頭到尾都找不到解脫的方法,你或者對照佛經,或者請問跟你有緣的師父,自己再對照一下,這樣你漸漸就能契入,也許你要學一年、兩年才能契入,但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

  現在我們道友們學佛的時候,一下子學的很多,什麼都學,結果十年、八年下來,學是學很多,可是收穫很少,這個時候你自己會產生問號,反而不知道佛究竟要教導我們什麼?如果你學佛一、二十年了,煩惱還是這麼重,這就說明了你沒有把學來的東西運用在生活當中。比方說我晚上睡覺,白天醒了,醒了又照樣工作,一天就這樣輪轉,有沒有起過問號?或者說生病了,為什麼會生病?人吃五穀雜糧,四大不調自然會生病,但是要怎麼樣調?像我看見有人跑步,從事各種健身運動的、吃各種健康飲品的,這就是找方法調,但這些方法永遠調不成的,最後還是死了。

  是不是有另一種方法可以調?使你的身心能安頓?少貪、少欲、知足,這些方法都是可以用的。佛教我們“觀身不淨”,觀我們這個身體是不清淨的,你一天洗多少遍澡,你洗完了,一出汗就又髒了,一定要觀它是不淨的,你能觀成功了,確實認識它是不淨的,你就不會另有貪求了,就不會為它作無謂的忙碌。

  “觀受是苦”,你儘量的減少享受好的,當你減少受的時候,你的身體可能還健康一些。你最初開始能這樣子想,觀就是想,你要先這樣去想,想完了去做,做完了你就印證一下。佛教導我們飲食要知足、要定量,你就練習一下!練練看是不是這樣子?我們要是有病的時候,感覺不舒服就少吃,甚至不吃,試兩天確實很好,你還可以再做下去。當你有病的時候,用饑餓療法,使你的腸胃空一下,不讓它成為負擔。

  這只是一種方法,我只是舉例,不是每個人都適用。你也可以從很多的教導方法來試,但是領受多了,就知道確實是苦的,不論哪一種受,你受多了都是苦的,我們認為很快樂,快樂一過去,苦跟著就來了!樂是苦的因,苦是樂的果。那可不是種高梁長高梁,種豆子結豆子,你種的,你認為是樂的,以後產生的是苦果,你可以這樣觀想一下,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觀心無常”,你的心是不是常的?你是不是能住在一個事物上,不生起其他的念頭,能住多長的時間?我們出家人的術語就是“入三昧得定”,你能得到嗎?你能六、七天就坐著,不吃不喝,什麼也不動,能做得到嗎?為什麼他能做到,為什麼我不能做到?因為他心裏無牽、無罣、無礙!你心裏的貪愛多,你的罣礙就多,你心有所想,心有所思,心有所求,這不就是罣礙嗎?有罣礙就有恐怖!也許得到了,也許得不到!最初的時候你運用佛所教導的方法,就會通向覺悟的道路。當你第一天、第二天運用的時候會很生疏,三天、五天之後就不會陌生了,用上一年、兩年、八年、十年就好多了。譬如你生病的時候很痛苦,你就去參悟這個病苦,追索這個痛到底是哪里痛,誰知道痛,你想一想吧!

  病痛跟知道痛的人是兩個還是一個?大家好像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以後你注意一下,你能覺得痛的這個覺,它不會痛,想一想!每個問題就這麼追,我為什麼說修行要在你日常生活當中?你弄明白你的日常生活,就有了道理。我們是糊裏糊塗的生活,我也如是,糊裏糊塗的活著,像我們打坐的時候,就感覺到痛,這個我是用過的,兩條腿子盤起,剛坐還好,一坐到二、三十分鐘,腿痛了,有的人剛一盤上就痛,你哪里痛?你的腿好好的也沒割傷也沒幹啥,為什麼痛啊?每個問題都牽涉到能知、所知。所知是境,能知是心,就是能覺的那個覺。

  等你觀久了,有功夫了,能知和所知合為一個,能知的那個心寂靜,所知的那個境也寂靜,到了“能所合一”的時候,痛也沒有,覺也沒有,你才能入定。因為你靜下來,定下來,能生出一種明,這就是有智慧,就是認識這個問題的明。

  已知面更擴大了,以後你就會運用自如,我們最初開始做的時候並不能立即就得到的,所以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忍耐、克服。你在做這些事時會有障礙的,遇到障礙,就要克服堅持;時間久了,熟練了,那時候才能逐步的進入,你才能得道。《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做不到這個境界,這部經是給須菩提、阿羅漢說的,他們已經斷見思惑了,佛要他們再斷無明。所以那一個法給那一類眾生說的,那一類眾生才得到利益!

  像我們是對境生心,要對到外頭的環境,才生起了這些念頭。要是沒有什麼環境,連睡覺也會做夢,那是你心裏的法塵。夢中所現的境界,全都留下來影子,等你靜下來又顯現,你的意識心又去分別。所以我們從早上到晚上,從晚上到早上,從來沒有停息過,這就是妄心!這個不停觀察事物的心,把妄想分別跟事物塵境相結合在一起,在意識中留下影子,明覺才無法產生,要明覺生起來了,你才能無罣礙!無罣礙才無有恐怖!

  我們每個人都會害怕,都有恐怖,怕什麼?各人怕的不同,說的簡單一點,就是顧慮特別多。“未來怎麼辦?”總有這麼個問號,“怎麼辦?怎麼辦?”總有這個問號,等你去掉這個問號,過去的已經過去,希望它消失不要存在,不要拉到現在,不要後悔,那個時候我該怎麼做,我要是那麼做,以後就不會受這種困難了,都過去了,現在你怎麼說也不行。未來還沒有來,不要現在就安排怎麼樣怎麼樣,不能都按照你安排的,不要計較過去未來,要把握住現在,怎麼樣把握住呢?不隨它轉,你自己做主,我現在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要三心二意,我把心住在這個上頭,心住意靜,念住一處。

  當你念住,換個跑道,說念經,就住在念經上,念佛就住在念佛上,你的念到哪里都能住,這必須要鍛煉,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完了,等你念頭專一,用到哪住到哪,就很容易得定,心很容易沉靜下來。

  沉靜下來以後,你就漸漸會有智慧,就明白該怎麼做。等你明白該怎麼做了,你所做的都是對的,自然的就不會造業,不會受到壞環境的影響。不會造業的意思,就是你今生不會造不好的業,都是造好的,而成佛不是一天可成的,是要經過無量劫的,明白如何修道也不是一天的事,要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

  只要大家能慢慢的修習,就能夠漸漸的入門。一旦你已經入門了,你才能更深入,但是最初的時候,眼觀色,耳聞聲,舌知味,身接觸,你的每一個念頭都有很多很大的分別,等你把它鍛煉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分別心沒有那麼大了,只要能夠定於一個事物上,做任何事都能夠專心,做什麼事都能夠有明覺。明覺就是知道我這個事該如何做,而且做出來都是對的,如果沒有這個明覺,你做出來都是錯誤的。或者有時候碰上了,那不是真對。

  不論你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找出原因,找出究竟,為什麼要這麼做,凡是對於傷害別人的事,不要去做,這是個基本原則。傷害別人的不要去做,只對自己有利、對別人沒好處的,不要去做,對別人有好處、對自己的好處不大的事,多做一點,甚至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做了也可以,因為這個能使你善心有所增長,幫助你快一點的明白。等你明白了,明白一點就能多做一點善事,這就是大悲心。明白的多,就做的更多,這是逐漸形成的。

  最初學佛的時候不要貪多,也不要貪大,也不要貪一下就能成就,不可能的,不是說明心見性,頓悟成佛嗎?不是說念一個咒就立即成佛嗎?這就是貪求快!我們應該自己先認識一下自己,是不是這樣的根器,如果你不是這樣的根器,你要認識自己,就得一步一步來、漸漸來,不是一下就能成就的。

  希望大家要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鍛煉自己,使自己的心能夠變得純善,使自己的心能夠靜下來,這有什麼好處呢?能減少你的煩惱,你也不去希求非份之想。和人接觸的當中,有人要是冒犯你一點,你就忍受,不跟他計較,你煩惱能輕一點。如果別人說你兩句,你還他三句,越說越多甚至動手動腳,這類事發生的太多了。我上面所講的這些都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保護自己什麼呢?保護自己真心的清明,使你明白的快一點,不糊塗,不糊塗就不做錯事,你自然就與佛心相合,“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你的心跟佛心、眾生心都沒有差別了,今天我就跟大家說這些吧!

  【問答篇】

  問:師父遠從大陸五臺山回來,直到今天才能來給我們開示,今天在座的各位非常有福報。師父跟我們提醒,如何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從四念處著手,怎麼樣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從這四點之中如何去做任何事情,我想在這些體驗中各位可以把自身的問題提出來,請師父開示。

  另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師父,我聽說師父在開刀的過程中,沒有打過止痛針,師父剛剛講到“能知”跟“所知”,說“我的身體”不是“我”,“我的眼睛”也不是“我”,問題就是如何將“能知”跟“所知”運用在生病的病人身上,如果跌倒了或是任何的外傷所帶來痛苦的時候,要怎麼樣的轉,觀這個痛不是“我”在痛,怎麼樣的轉,請師父給我們開示。

  答:這個在佛的教導當中是有的,剛才我們說“觀受是苦”,像開刀就是受,病苦是很苦的,如果你念念是苦,它能不苦嗎?唉呀!我痛的不得了,打麻醉針,麻藥過去了還是痛,藥力是有時限的,你天天打,不把腦子打傻,打成植物人了,雖然不痛苦了,變成傻子也很麻煩。我也不是不痛,我一樣是人,開刀的時候割開也是痛,忍受一下就是了。

  因為我以前受過很多痛苦,受苦也得鍛煉,在監獄受痛苦的時候,像是在空中倒吊的那種苦受過,我就想到那時候的苦跟開刀時候的苦差不多。開刀,我也是苦,哪有不苦的?都是苦,打麻藥針是這樣的,開刀手術當然是先打麻藥針,你不打麻藥針,醫生他敢給你開刀?哪有不打麻藥針開刀的!我是打過麻藥針才開刀的,後來麻藥過去了,還是痛苦的,但是沒有繼續再打麻藥,這個時候就要觀想。

  我剛才講,不要把注意力都擺在這上頭,你想它痛不就更痛嗎?你不想痛,轉移一下注意力,就會比較好一點了。這得靠平常多忍受,這也得鍛煉的,忍苦是鍛煉出來的,你平常有一點痛苦就忍受不了,等到痛苦真的來了,你當然忍受不了,小痛苦無所謂,它會過去,就是這樣。

  我剛才講“有覺覺痛,無痛痛覺。”就是這個涵義。你覺得痛,誰覺得痛?你多問幾個問號,在觀想的時候,你心裏注意力一集中,誰在痛?誰覺得痛?你找哪個覺,覺不痛啊!轉移目標,注意力一集中就好過一些。這是一種方法,要經常運用,臨時用來不及,它還是痛。還有一種是痛得昏過去了不痛,痛厲害了昏了,它不痛;你是聽誰說我開刀不痛?哪有這種事!這是謠言,我要糾正,我照樣痛,因為是肉體,一樣會痛的。

  問:請教一下師父,剛剛聽師父的開示,要大家去體驗那個苦,但是人往往在遇到無常之後才會想到修行,怎樣去忍,因為我也是眾生,苦的時候是很苦,苦過去了就又忘了,又去享樂了,所以能不能請師父針對三苦開示的更明白一點,謝謝師父。

  答:都是這樣的,我也是這樣的。現在的苦一過去,過了兩年,沒有事就忘了,時常想那個苦,能使心精進,修道心就切。這苦來受不了,我趕緊修行,解脫吧!解脫了就不苦,就這樣。知道苦,知道就別再造,不再造就停止做,心裏就向道,就精進修行。

  知道苦,就要斷苦,怎麼斷?好好修行,就行了。苦的境界很多,你剛才說我自己的苦忘了,別人還在受苦,特別是在醫院裏,你看每個病房裏都有苦,你經常看會隨時給你警惕,警告你別懈怠!你看看這位病人才出院,那位病人又來;隨時有人死,隨時有人住進來,一天當中不知道進來多少出去多少,有立著出去的,有倒著出去的,隨時做個警覺,就好了。

  緣起性空

  諸位善友,昨天蘇護理長提到“緣起性空”,希望我能解釋其中的涵義,這個題目的涵義非常的廣,可以用許多經論來解釋,因此我就依這些年來所做的筆記,總結來說“緣起性空”,其中可能有說錯的,說錯的部份還請大家糾正。

  佛法最基本的原理,或者佛法主要的綱要,就是“緣起性空”。“性空”本身就是佛的法身,也是我們每個人所具足的佛性,每個人都有,這是佛教中最究竟的道理。總結佛所說的法就是“緣起”。

  在印度,要造塔、修寺廟或者塑佛像,都會安一句緣起的偈子,這句偈子的內容是什麼?是“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佛說,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起的,即使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你所遇見的人、事,這一切都是因緣生的。

  這句偈頌說的就是法身,要是有眾生能夠瞭解,就會明白因緣的意思,也能明白一切佛法的涵義;如果不瞭解因緣的意思,那麼對於佛法就是還沒有入門。我們有時候把佛法總說為因果,也就是善惡因果,不論善法也好,惡法也好,一切的因果都是緣起的。你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就能明白業果。

  有人會說自己業障很重,我經常引證的話是,業果要是不定的,就沒有因果了,隨時可以轉化的;假使業果決定了又不能轉的話,那麼眾生就不能成佛了。因此過去的大德有這麼一個比喻,也就是所謂的“二水相投”,一邊是熱水、一邊是冷水,如果熱水多、冷水少,把冷水倒到熱水裏頭去,冷就變成熱了;如果冷水多、熱水少,你把它們混合在一起,熱水就變成冷水了。這個比喻的涵義就是說,按照你的修行跟聞法開悟的程度,來轉化你的業。

  我們根據這個涵義來看因果,因果就是緣起的,但是“緣起”這個名詞在各各經論上翻譯的很多,或者說“緣起”、“緣生”,或者叫“因緣”、“緣聚”都可以,名詞不同,但涵義都是一樣,一切法所依賴的東西是什麼?是緣起。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看見的一切現象,只要是眼睛能見得到的,耳朵能聞得到的,舌頭能嘗得到的,身體所能接觸到的,意念所能想得到的,全是緣起的。

  在〈俱舍論〉上講,種種因緣的和合,能令諸法聚集生起,這就是緣起;而因緣和合的,能令一切的形、色,所看得到的、所能理解得到的,都集聚而生起,這就是緣起義。緣起的意思就是種種條件和合而成的種種現象,你所看到的一切現象,全是因緣和合的,就是緣起和合。

  在《解深密經》中是說依他起,一切諸法都是因緣起的,叫依他起性,這就是緣起的基本原理。

  在《阿含經》裏頭,這是最基本的教義了,多處經文說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種涵義就是說,此若有彼也有,就是因緣生,此要是無彼也無。緣起的大意是這樣子,但是條件要是沒有了,緣要是沒有了,就滅了。緣能生,緣能滅,緣起能生,緣去又滅,這就是形容一切的事事物物沒有自己的體性,僅僅是緣生而已。

  在《雜阿含經》第十二卷,佛說:“緣起不是我所做的,亦非愚人做。”緣起不是哪個人做成的,不是創造出來的,不論佛出世或者未出世,緣起永遠如是,這就是緣起義。“由緣有故有,由緣無故滅。”這個法則是不變的法則,這就是佛教最了義的定義,是不能轉變的,不論佛有說、沒說,前佛、後佛,一切都如是。

  又有一部經叫《分別緣起殊勝法門經》,依這個緣起,是沒有造作意的,不是誰造作的,一共有十二義。有的是因生,有的是離有情,有的是依他起,有的是無動作,有的是性無常,有的是刹那滅,因果相續無間斷,種種因果、種種類別。在《分別緣起殊勝法門經》所解釋這個緣起義,是依照這十二種的道理來解釋的。“緣起”的意思大致是這個樣子。

  華嚴宗四祖澄觀大師,也就是造〈華嚴疏鈔〉的清涼國師,他在〈疏鈔〉裏也說“緣起法”的涵義。他認為緣起諸法,必具諸緣的條件,依著這個諸緣的條件,互遍相執,這一緣執著那一緣,那一緣執著這一緣,這個緣也存在,那個緣也存在,具存無礙。所有的異體,異體就是不同的體,“異體相入,異體相即,體用雙用,同體相用,同體相即,具入無礙。”這個涵義是華嚴的境界,我是引證華嚴的緣起義,把清涼國師注的這段文念給大家知道。

  我們一般認為《阿含經》是小乘,《華嚴經》是最究竟的大乘,可是不論大乘、小乘,緣起之義是相通的。我們現前的生活以及所接觸的事物,那就是“異體相入”,我們的體不同,互相入,我即是他,他即是我,都是緣起的,這也就是“緣起義”。

  “同體”,說我們同是人,算是“同體”,我剛才說人和畜牲就是“異體”,“同體”、“異體”,可以作多種的解釋,這都是因緣所生的法,因緣所生的法沒有自體可言的,沒有體性的,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繁瑣。《華嚴經》就是這個涵義,地球上的一個微塵,就可以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微塵,這就是“同體”和“異體”的玄義,也就是“以簡示繁”,運用很簡單的事物來表達很複雜和繁瑣的義理。從任何一個原理、規律或者角度來看問題都是一樣的。

  從緣起法看緣起的一切法則,大略的依四種涵義來解說。澄觀大師的四種涵義是很深的,我用我的意思概括一下,把它簡略了,使大家也能懂。

  第一是因緣和合的生諸法義,因緣和合了,才有一切的世出世間法。世出世間法在此地來講,出世間法也是生滅的,除了性體之外全屬於生滅的;生滅的就屬於有,不生滅的法性就屬於無。但是這種涵義非常的深刻,就是因緣和合而生一切之法,但是生起一切諸法的又是什麼道理?因緣和合了,這只是現象,這些現象是怎麼發生的?什麼原因?依什麼條件生起的?就是這個涵義。像我們人類就要具足很多條件才會有的,不只是因為父母生了我,在緣起的意思不是這樣講,因為你是地、水、火、風四大所組合的。

  在《楞嚴經》上,則是由地、水、火、風、空、根、識七大緣成,才會有一個人!父母是緣,不是能生的,父母只能夠助成,不是生起,這一切現象的發生,都有一定的因緣和條件。“因”,就是生起的根本,就是內在的條件。“緣”,是輔助的、外邊的條件。內外和合了,內裏的作用跟外邊的作用結合在一起,就成功了,就生起了。內裏的條件消失或是外邊的條件消失,就沒有了。哪一個力量強就為因,哪一個力量弱就為緣,當內外因緣集合起來所需要的條件具備的時候,一切諸法就生起;若因緣不具備,這一法就生不起來。

  所以“因”跟“緣”要是變滅了,這個事物也就隨之消失了,這是一切萬事萬物所共同具有的最根本的性質。一切萬事萬物都如是,這就是一切的現象、一切的物質普遍遵循的決定的規律,不是假造作的,是本源的規律。

  這個法是有為法。有為法的意思,就是造作義,假造作而成的,它有所依待,依什麼?待什麼緣才能成立?它所成立生出來的事物,都是處於生住異滅當中。

  佛教的法相宗,就用五位百法來說明,學過佛教教義的道友就知道了,心法有八,心所有五十一,色法十一,二十四個不相應,六個無為,合起來是百法。這一百法是簡略說的,一百法就是說你的心理和現象,心法是心理,其他的都是現象,像我們的貪瞋癡煩惱、惱怒、瞋忿!這些都是心所有。“貪瞋癡慢疑”,“身邊戒見邪”,這些都是名詞,這些都是現象,不是本質,因此這是屬於物質,心法跟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就是我們的意念,就是我們的思想,也就是我們的精神。

  剛才我說的當中含有不相應法,不相應法不屬於這些法,心跟色法不相應,是屬於不相應法。實際上人類認識的方式,所認識的一切現象,從我們自己本身來說,就是我們的身心,外頭就屬於世界。我們內在的身心、外在的世界,這一切現象都是緣生的,緣既能生,緣亦能滅,就是因緣生起,因緣消失。

  舉個例子,一切物質都是依著原料與人工做成的,比如說大家看到的汽車,或者自行車,它是集合人工,把好多的配件組成的,如果少一個配件,那輛汽車或者自行車可能就不轉動了。因此隨你撚一物,隨你取哪一法,小到微塵,大到天地、大地,它都是依一定的條件而生存的,就是說以因緣和合而生,生起一切現象,生起諸法。

  就拿我們這個人身來說,我剛才說過,父母是條件,我們的本身當體就是各種條件。“地大”就是我們的骨頭,我們這些骨頭就屬於“地大”。沒有冷暖,沒有暖氣,沒有“火大”,如果沒有“火大”,人也不能生存了。沒有“風”,沒法運轉了,我們相信腹部裏頭都是空的,要不是空的,腸子跟胃就粘在一起了,中間要有空間,要有氣體。所以說“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再加上父母是個緣,都是依著這些條件和合而成的。所以諸法是當體,我們隨便取哪一法,當體都是好多東西和合而成的,不是單一的,是諸法和合而成的,除了因緣之外沒有一法。

  在《楞伽經》上這樣說的:“因緣生世間,佛不如是說,因緣即世間,如幹達婆城。”大家要注意,“因緣生世間,佛不如是說。”我們講的是因緣生世間法,可是《楞伽經》上怎麼會這樣說呢?因緣不是生世間,因緣是即世間,“因緣生世間,佛不如是說。”佛是怎麼說的呢?“因緣即世間”,因緣就是世間,世間就是因緣,大家要觀想一下,你的身體不是因緣生而是即因緣,身體就是因緣,諸法所生起的,各各的不同,但是各自有各自的條件。

  總的來說,一般有為法的生起,必須得具備“因緣、緣緣、次第緣、增上緣”這四種緣。在〈中論〉裏頭有句偈頌:“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因緣”就是因,因緣能辦成它自己的果,有了“因緣”必然產生相應的果報,所以當我們講果報的時候,這就是果報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什麼?唯識宗講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含藏了一切種子,又叫種子識,這就是“因緣”。

  “次第緣”就是“等無間緣”,從時間上來看,因果相續,因成了果,果馬上又成了因,因又成了果,也就是因果相續不斷。“等無間”就是中間沒有一點空隙,不間隔的意思,就是“等無間”,就是形容這個緣一點都不間斷。好比人的肉體滅了,滅了好像間斷了、沒有了,它處馬上就又生了。當時的氣一咽,他又在另一個世界出現了,這就說明了無間,無間就是“等無間緣”。

  “緣緣”,還可以說“所緣緣”。“緣緣”就是從內緣緣到外緣,就是外在的“緣緣”,“所緣緣”就是外在的條件。緣慮,從相上說就是我們心識所思慮的,所緣別的,所分別的,外邊的境像就叫“所緣緣”。這個緣有兩種,一種親緣、一種疏緣。

  “親所緣緣”為外面的訊息,在你心識之中形成了一種主觀的影像,在你心裏頭成了一個影子,落到你的心識成了一個影像,這是“親所緣緣”。

  “疏所緣緣”是指在你的第六意識,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妄想,在六識之外有一個實體所執的外境,有時候我們一生中見不到這個境界,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法塵”。以前收攝的影子、收攝的事物,落到你的識裏頭,就成了“所緣緣”的一個物件,所緣的一個條件。

  第四種“增上緣”,是幫助一切諸法生起的各種條件。生起一法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要有很多的條件來助成,增上生起,給它做緣,這叫“增上緣”。我們平常講,因緣生的!這很籠統,要是分析起來,就有這四種緣,也就是增上的作用。“增上緣”像中藥的藥引子,我們吃中藥的話,每一味藥都抓好了,或者擱三片薑或者擱幾顆紅棗,“增上緣”就是幫助你的藥力快一點達到,幫助你的緣很快的成就,這就是“增上緣”。

  這是一切有為法生起時絕對必要的,離了條件是不可能的,這都是說物質的有法。心法是生起,緣法是助成,昨天我們講到諸心,你現前一念心的活動,又是因又是緣,就具足生起了。大家要念住,不讓它生起。說你作什麼就住在什麼上面,這叫念住。念住是要把定的功力,訓練到在任何地方都能住,作飯時住在作飯上,工作住在工作上,等你入定的時候就住在入定上,修智慧的時候就住在智慧上,智慧就增長了。

  因此這一念心的活動就能生起,這是依心的活動而生的,一生出來就是現象的生起,這裏頭沒有“次第緣”。一切諸法都是因緣聚集而起的,說“昔日諸緣之中,缺一緣不能生起”,如果沒有這個“次第緣”怎麼會生起?所以在《雜阿含經》第十二卷裏頭,佛對於因緣和合的關係是如此說的,譬如三枝蘆葦,要互相的交叉才能立的起來,缺了一枝的支撐那就不能成立了。因緣法就是說,缺一個緣,就算是有其他的緣,也不能成立。

  佛在經上也說,佛說法,說了那麼多經,什麼意思?就是對緣說法,如果他沒有聞這個法的因緣,你就不能給他說。可是我們現在解釋經論就沒有按照次序了,也相應不到有緣、沒緣。像我們現在說“緣起性空”,誰來聽都可以,我們不能滿足大家的要求。佛不是這樣的,佛看大眾,佛說法是圓音,你要取《阿含經》的意思,你聞到的就是佛跟你說《阿含經》,你是《華嚴經》的菩薩,你就聽到佛跟你說《華嚴經》,“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我們現在不是如此,你本來是大乘根機來聽小乘法,你也如是學;你本來是小乘根機,也來聽大乘法,你也如是學。

  我們是大學、小學都在一塊兒學,所得的利益就不同了,也不對機了。這就是所謂的因緣不成熟,聞大乘法的因緣不成熟,聞小乘法的因緣也不成熟,所以他就不能獲得利益了。

  剛才講的是“次第緣”,就是說明了沒有“次第緣”不能生起,四緣缺一緣並不能生起,沒有“增上緣”,那件事情也不能成功,這一大段都說明因緣和合而生諸法。

  第二種就是“諸法無常”,無常的意義就是生滅法。變化無常,不是常義,這個緣不是常有的。因果相續,沒有間斷的。諸法無常,但是因果是相續的,這個相續是不是常呢?也不是常。因緣和合了聚在一起,就產生了一切有為法,這是暫時性的存在,因為一切法都處於“生住異滅”當中。就拿人來說,我們生的時候是生了,住就是成長到死亡,這個階段都叫住,但是在這個住的當中會發生變化,從十歲到二十歲,二十歲到三十歲都不同,住的時候就產生異,異就是不同,不同的變化,一年跟一年不同,就叫異。異之後,就是滅,滅就沒有了,死亡了。四相上永遠是遷流的,都是處於“生住異滅”當中。它不能夠常住不變,太陽有出還有落,月有缺又有圓,我們經常說鬥轉星移、四季雕謝,草木青了又黃,黃了又青,百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四季代謝都如是,人也如是。

  因此,當我們看到滄海變桑田,歷史的演變,宇宙萬物從來就是紛紜變化不定的,你如果再觀察一下,對每一個變化的過程,哪怕是極短暫的,裏頭也含著“生住異滅”四相,念念生滅。念念生滅而念念不間斷,念念都有“生住異滅”,你左一個念消失了,右一個念又生起了,這就叫做念念不斷的。

  大家讀過《仁王護國般若經》,經中說:“四法即生、即住、即異、即滅、一切法。”四法就指這一切法,生的時候就是在住的時候,住的時候就是在異的時候,異的時候就住滅的時候,四相永遠如是遷流。那就是說明,有的時候就是空,我們佛門經常說空是“緣起性空”,不是我們所說的空,我們所說的那個空是斷滅的。《仁王護國般若經》說:四法是即生、即住、即異、即滅,每一法都如是,生的時候是住的時候,也是滅的時候,一切法就是即有、即空。

  大家都讀過《心經》吧!“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字是對著,前面說的那個境界還沒有達到究竟,所以跟著又說了:刹那刹那都如是!說生住異滅法都是這樣。為什麼這樣說呢?九十刹那為一念,我們心裏一動念,就有九十刹那,唯有佛才能瞭解。像我們就不能看到,我們認為這一念就一念了,但是這一念中還有九十刹那生滅,生了滅了,滅了生了,就在這一念間有九十刹那,乃至色的一切法也如是,一切的色相都在變化當中,不停的變化。

  所以在禪宗的《楞伽經》上說:“有為法速滅速如電。”那個滅的,就像電那麼快。《無量義經》說:“一切法念念不住,心心生滅。”你念念的沒有一念是住的,念念不住,所以是生滅無常。〈俱舍論〉上說:“謂有為法,滅不待因。”有為法在滅的時候,並不等待因才滅,緣滅了,法就滅了。

  千經萬論都說無常。這麼多部經論,不論是哪一部經都說無常。這是有為法所共同具足的一個本性,有為法的本性是什麼?無常!因此我們修無常觀的時候,就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你想要讓你這個身體萬萬歲,恐怕是永遠達不到。因為它念念都是生滅的,這有另一種理解,這個生滅不是斷滅的,緣起的生、緣起的滅,不是斷滅的生、不是斷滅的滅,我們不要理解成斷滅了,斷滅就是斷滅空了。

  為什麼呢?因為它是相續的,始終如是,它不變滅故。我們人的壽命才活到百年,我們斷滅了就沒有了,但百年之後,它又相續了,這是什麼相續?因果相續的關係。前面的因滅了,後面的果生了,因恒生果,因常時生果,果沒有間斷,前念之因就為後念之果,這就是“等無間緣”,中間是不間斷的。由這個因果相續的緣故,很多事物往往在一個時間內,甚至久遠時間,相似相續。我們看見樹、看見山、看見水,也是念念生滅,它是相續的生滅!

  我們看見一座山,好像是一百年還是如是,並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們肉眼看的,這種“見”是有問題的。所以這種好像是穩定的狀況,其實還是念念生滅的,像我們看金剛石、黃金,經過億萬年還沒有朽壞,可是,它還是念念遷流的生滅,永遠不斷的。

  〈瑜伽師地論〉第十卷,總結“緣起”的意義是這樣說的:“依託諸緣,數謝滅已!緣起和合生故名緣起。”意思就是說,依託眾緣生起的諸法,很快就消滅了,但是續緣又和合而生了,速滅速謝,速緣速生,故名“緣起”。“數數現滅,浮相緣起,故名緣起。”很快滅了,很快又生起了。

  第三種,凡是有相對的法,互相不想舍離。相對的法就多了,我們可以舉一些例子,相對的法有:大對小,大小是相對的,這個道理大家都能懂的;長的和短的,陰和陽、男與女、真與妄、生死與涅盤,這些都屬於相對法,這些一切諸法都依待諸緣而生起的,這叫依他起,這是指什麼呢?是指諸緣。“相對的法,無不以對方為自己。”這句話大家想一想!如果沒有大,怎麼會有小呢?沒有小,大立不起來。沒有大,小也立不起來!沒有他,也沒有我!這叫相對法。相對法是互相而成的,缺一方是不能成立的,就不叫相對了,但是必須依一定的條件。大和小是在一個體內,長和短是在一個體內,同一體故。

  這是解釋性體的,同一體,不論這麼多的相對法,性空、緣起要講性,就是性空的條件,所以在〈瑜伽師地論〉第五十四卷是這樣說的:諸有的相對法,同處一處,不相舍離。大小同住在一處,不相舍離。長和短同住在一處,沒有短就沒有長,相交而緣起的,同是一個體性,不相舍離。

  〈瑜伽師地論〉還說:“有對法聚,無對法性。”有相對法相聚的形相統一,沒有相對法的性體,因為隨順轉故,大隨小轉,小隨大轉,因大而說小,因小而說大,因長而說短,因短而說長,沒有一法是定的。像這個杯子,我們說它是大,對某些人來說它就是小。這間房子對我們來說,是小了一點,但與其它的事物比起來?它是在同一體故。這樣使我們理解到,凡是相對法就互相不能離開,離開另一方,這一方也不存在了,就是這麼個涵義。因為它是隨順速謝,長短的位置可以變化,因為它隨順而生的,當此法對彼法的時候,它屬於大。

  而此法對另一法的時候,又變成小了,它是隨順轉的,不是固定的,但是互不妨礙。有了相對法,就有矛盾。矛盾性是什麼樣的呢?矛盾性就是相對的統一,並不是絕對排斥的,大絕不排斥小,沒有小,成不了大,因此就知道它們互相並不排斥的,這樣的雙方合起來的是什麼?是緣起法,我們講“緣起”,合起來才是緣起法。

  第四種,諸緣互遍的相知義。一切緣互相遍,此緣遍彼緣,彼緣遍此緣,此緣支助彼緣,彼緣又支助此緣,所以說宇宙萬物是互相緣起的。任何一緣皆能遍應多緣,一緣能遍了很多緣,很多緣又即是一緣。因此,這樣的解釋就是多種的事物能夠做為一個事物生起的條件,一種事物又能促成多種事物生起的一個條件,所以這個緣是互相支助的。

  《華嚴經》上講:“以一故,成就眾;以眾故,成就一。”就是這個涵義,一微塵成就了大地,大地成就一微塵。所以在《華嚴經》上經常有這種涵義,說“一微塵裏轉大法輪,一毛端現寶王刹。”一攝大,少攝多,在《華嚴經》上,這叫做“周遍含容”。

  這個意思我們可以簡單的說,以我們每一位道友來說,你本身是家庭成員之一,對你的父母來說,你是兒子、女兒;對你的子女來說,你又是父親、母親了;對你的夫人來說,你是先生,對你的先生來說,你是夫人;這就是說一緣成多的涵義。總之,是團體成員的一份子。我們的存在成就我們這個家族,家族的存在成就我這個人。人的體是依賴於空氣、依賴于水、依賴於食物,如果沒有這些,你不能生存。沒有這個社會,你沒有辦法生存。地球與太陽,沒有太陽的引力,地球也沒有了。

  廣而言之,就是普遍你隨便舉哪一件事物,任何一緣都是宇宙的大緣起網,甚至整個的宇宙,就是一個大緣起網,你是在這個緣起網當中的,你既成就它緣,它緣又輔助你,此緣是不可或缺的。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中說:大緣起生起陀羅尼法,要是沒有一,一切不成;沒有一切,一緣不成,去一緣即不成一切,去一切即不成一緣。這意思解釋起來很多,它是屬於《華嚴經》 〈十玄門〉當中的,一中具多,一裏頭具足很多。

  由此而言,宇宙萬法互相的緣起,組成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互相依賴關係網,而諸緣有立無立,有體無體,同一、隱顯、主客,是因為這些種種關係,相即相依、相攝相入,呈現出來的重重無盡,紛紜無盡的境界相,這就是佛學的緣起法則。

  但是從哲學的觀點來看,佛學的緣起法則,跟現在社會上所講的“辯證法”相似,但是佛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原理,“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原理,是最根本的“辯證法”。因此在它的涵義上、層次上,與“辯證法”有所不同。但是由“辯證法”可以理解到這種緣起的法則,非常相近,可以相通的。就是隨便哪一法都不能離開這個緣起法則,所以緣起法則是一切佛教諸宗,觀察一切問題的根本思想方法,就是一切經論最根本的方法。有關“緣起性空”的記載還很多,我簡單的跟大家講說一部份,今天就講到這裏了,如果有因緣,再跟大家講講。

  “緣起性空”的道理很深奧,但是也很淺顯。很深的意思就是一直到成就佛果,也是成就這個性空,大家讀《般若經》就知道;說它很淺顯,你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都是“緣起”的。一天當中的生活、說話、吃飯、接觸人、工作,這一切都是“緣起”,但是都沒有實體,都是假的,隨時在變化,隨時在“生住異滅”。真的是什麼?真的是“性空”;“性空”是什麼呢?“性空”就是“緣起”,這叫真空,不是斷滅空。“緣起”是什麼?就是達到“性空”,因為“性空”無礙,諸法才能“緣起”,因為“緣起”故才能成就“性空”。

  當然這不是我說兩句話大家就能夠明白了,這個得要深入的觀想。佛教的一切內容就是“緣起性空”的法則、規律,“緣起性空”不是情理,也不是道理,更不是法理,那麼是什麼理呢?是性理,也就是一真法界的性體。

  最後祝大家吉詳如意!

 


上一篇(以慧眼辨是非 以佛眼證真) 回目錄 下一篇(念觀音菩薩感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