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理唯識和隨教唯識二者的異同

源悟法師:


  唯識分為隨教行派與隨理行派兩種。隨教唯識者隨行《瑜伽師地論》,又稱前代唯識派,主要隨行無著菩薩的觀點。全知麥彭仁波切于《大乘莊嚴經論釋?勝乘甘露喜筵》中說:“大乘聖者無著證悟中觀了義見解是毋庸置疑的,因彼為聖者故。”隨教唯識究竟了義的觀點根本不承許依他起為自相實有的唯識,唯一承許現空雙運或明空雙運,也就是第二轉無相法輪所說的大空性與第三轉實相法輪所說如來藏的大光明無二一味之大雙運。他們主要依據的義理在無著菩薩的《寶性論注釋》中有明顯論述。然而為攝受某些漸次的根機,暫時也安立了實有依他起性之唯識,這是方便善說的不了義觀點,如此宣說有一定的必要。因此在隨教唯識的有些論典中所提及的暫時一乘、究竟三乘為了義,以及承許唯識或依他起的自證分在勝義中有,其實以無著菩薩的究竟密意來看,並非承許這些觀點為了義,只是暫時施設的方便而已,所以應善加分析隨教唯識所謂依他起實有與非實有的差別與密意所在。
  

隨理唯識者隨行陳那論師的《集量論》與法稱論師的因明七論——即《釋量論》、《定量論》、《理滴論》、《因滴論》、《觀相屬論》、《成他相續論》、《諍理論》,被稱為後代唯識派。由對相分承許為心與不是心(與心非一非異)的差別,又有真相派與假相派之分。全知麥彭仁波切于《智慧品釋?淨水如意寶》中說:“(真相唯識宗承許)顯現所緣境自性的相分,即心的本體,不是外境義。”又說:“(假相唯識宗承許)如同空中毛髮顯現,承許唯一是無基而現;心者,離一切相的自性,如清淨水晶球而住。”假相派亦分:承許心的體性雜有無明習氣等垢障,稱為有垢假相派;承許心的體性未雜垢障,稱為無垢假相派。總的隨理唯識者承許能所二取顯現之法即無自體,僅許假立的遍計法為世俗,此等遍計的現基,是唯一究竟依他起識的自明自知(自證分),其上以外在的所取境與內在的能取分別識二者空,為圓成實。他們認為如果連輪涅二種現分的現基心識都不存在,則應成如空花般,因此應承許勝義中有自證分,並承許通過觀察不存在無分微塵的理論能遮破與心識異體的色法,因而不成立外境色法。他們說外境色法的自體,只是在迷亂識前似有而顯現,猶如夢境的顯現般並不存在。唯獨依靠自明自知的心識才能如是顯現,心識的本體猶如離垢如意寶,然而它們由清淨與不清淨的種種習氣如顏料般的障垢所染汙後,有分別識顯現為此法彼法,稱名為依他起,這與緣起義相同。以無始習氣作為緣,由唯識顯現為身、受用、住所等,猶如所欲、所懼、不淨觀等的串習。凡夫眾生不知這些諸法都是由自心所現,反而執著有單獨外在的所境法與內在的分別心,並認為二取是異體而獨立存在等皆非諸法的真實自相,因此承許為遍計或迷亂,猶如不知夢中外境實法為自心所現,卻反而執著有外境實法一樣。這樣能顯現二取(能所)諸法的依他起識,它真實自性未捨棄自明自知,彼上二我空性的反體為圓成實,並承許為諸法的究竟實相。因為有些論中說依他起是勝義法,又餘論中說依他起是世俗法,因此依他起的體性,如果著重從究竟實相義(二取之空基或二取的障垢未染汙的自證分之體性)的角度來衡量者,可攝於勝義中;如果著重從現相(二取之現基)的角度來衡量,可攝於世俗中,此等乃為關要之義。一切忽然的障垢雖然不是心識的究竟自性,但能徹底斷除,而自性光明的唯一心識,即使在佛地也不可滅盡,並且是顯現清淨刹土與佛陀色身之基。他們自宗承許圓證二無我,遍計的空性及無有自性生等法無我之義而如是安立。
  

總之,有些唯識論師把無著菩薩隨教唯識中部分不了義觀點暫時當成了義觀點來弘揚,是為了攝受某些漸次的根機逐步證悟實相,所以承許現基的心識為諦實,承許以精勤二資之道才能獲得五智體性的佛果,其實承許現基的心識為諦實這是尚未圓滿證悟法無我之相,只是證悟了部分法無我的空性。從畢竟上講,二者殊途同歸,在打破心識為諦實等的基礎上,究竟都可圓證菩提;如果僅從世俗的角度而言,菩薩披上救度一切有情的鎧甲,在諸多大劫中不斷修積無數二資之道才能獲得遍知之果,並非以一生一世即能如意成辦所化眾生的願望,而是心相續中的殊勝功德逐漸超勝,需獲得究竟智慧與無邊功德,才能真實地如願成辦二利事業,所以追隨廣大道的聖者無著之宗極為善妙應理,追隨隨理唯識者之宗也同樣善妙應理。
  以上出自《入中論自釋》、《土官宗派源流》、《善解七因明論》、《中觀莊嚴論釋?文殊上師歡喜教言》、《智慧品釋?淨水如意寶》等。

 


上一篇(禪與密的內證光明 光明) 回目錄 下一篇(萬德洪名—釋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