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佛陀教育 (淨空法師講述)
認識佛陀教育
淨空法師講述
陳宜蔚記
諸位善信,今天有這樣一個殊勝的因緣,跟大家在一起,尤其我們皆是從臺灣來的,能在國外相聚,感覺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並給諸位介紹什麼叫做佛法?
我走過許許多多的國家地區,目前的佛教最興盛是在我們臺灣,東南亞比我們差一點,大陸因為過去十年文革不必說了。臺灣佛教雖然很興盛,但是真正對佛教認識的人,依舊不是普遍。今天在此地我特別為諸位介紹‘認識佛教’,佛教與我們中國人的關係實在太密切,中國的文化跟佛教在這二千年當中可以說完全融化結成一體,雖然它源於印度,但是印度的佛教早已不存在,真正的佛教是在中國。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淨的意思,佛是覺悟。釋迦牟尼佛他是北印度人,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根據中國歷史的記載,他是生於周昭王廿六年甲寅,跟現代外國人考據不一樣,年代相差很多。佛入滅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年,世壽七十九歲,我們通常講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歲,實際是七十九歲,因為我們中國人講虛歲,虛歲是八十歲,實足年齡是七十九歲圓寂的。如果根據這個記載,釋迦牟尼佛入滅到今年,應該是三千零十五年,虛雲老和尚以及我們中國從前的古大德們,都是用中國的記載。
佛教正式傳來中國是漢朝,非正式還更早,在周朝時已經陸陸續續傳過來,但不是正式的,正式是國家派了使節到西域去迎請,禮請過來,這是正式的,正式來是在後漢永明十年(西元六十七年),在中國已經有一千九百多年歷史,到中國來之後,因為是中國皇帝迎請他過來的,所以是以國賓的禮節來對待他,來了之後,與我們朝野人士談的很投機,我們非常歡迎他,希望他能常住中國。最初來的二位法師,是竺法蘭和摩騰,他們二位把佛教,佛像,經典第一次正式帶到中國來,為中國朝野所接受,來到中國之後,是國家招待他們,就好像現在的外交部禮賓司來接待,那時候的政治制度與現在不相同,現在的外交部都在行政院之下,從前的外交部不歸宰相管理,外交直接歸皇帝管轄,那時的外交部也不叫這個名稱,而叫做鴻臚寺。所以諸位要明瞭佛教中的寺是怎麼來的?寺是漢朝的時候政府辦事的機關,它並不是廟,而是帝王所轄的一級單位,直接屬於皇帝督導的,皇帝下面有九個寺,寺的長官叫做卿,我們稱做公卿,鴻臚寺卿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長,所以由鴻臚寺來接待,以後由於想把他們常留在中國,這樣一來,鴻臚寺不能長遠招待他們,因此皇帝下面再增加一個單位,也就是從九個寺增加到十個寺,這個寺就是佛寺,佛寺是從這裏開始的,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稱是白馬寺,當時首都在洛陽,故洛陽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第一個寺,要知道這個寺的來源?它是皇帝下麵辦事的機關,它所辦的事?第一點我們要認識清楚佛教它實在是教育,它不是宗教,這一點一定要明瞭,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跟我們中國的儒家一樣,是孔老夫子的教育,過去中國人對於教育非常重視,自古以來我們即曉得教育的重要,禮記學記篇所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國家政治要能上軌道,人民要能過真正安和樂利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教育。中國近百年來,遭受這麼大的災難,原因就是教育失敗,教育政策錯誤了,所以才有這麼大的苦難。中國過去帝王對教育非常重視,教育部在一切政治設施中列於第一,名為禮部,宰相下面六個部是以禮部為第一,把教育擺在第一,佛教也是教育,是外來的教育,但是它的教育的思想基礎,跟我們中國教育的理想完全相應,中國儒家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是孝親尊師,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這樣一來,東西方的聖人就不謀而合,如中國人所謂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當時的禮部負責一般的教育,替國家選拔人才。皇帝下面就增加了一個佛教教育部,白馬寺實在講就是佛教的教育部,是歸皇帝管的,而不是宰相管轄的,因此中國有了二個教育部,而佛教的教育以後比儒家教育更是普及,這是由於皇帝提倡,上行下效,沒有多久,佛教教育就傳遍了整個國家,對於我們的生活文化思想起了融合作用,與我們中國儒道思想融成為一體,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基礎。實在講,佛教到中國的發展,是遠遠超過了印度,歷代修學成就之人非常之多,比印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所以佛教教育從漢朝起一直到清朝,國家社會以及全國老百姓都非常喜愛與認真的學習,帶給中國幾千年來的長治久安,是個很大的穩定力量,這是我們應當要認識與不可忽視的。當時的佛寺是佛陀教育的機關;唐朝以前佛寺的主要工作都是從事經典的翻譯、經典的講解、以及指導大眾修行。以上是佛法傳來中國的情形,我們瞭解以後,再介紹佛法二字的釋義。
什麼是‘佛法’?中國人常說,佛法無邊,‘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它的意義是‘智慧’,‘覺悟’。當年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為智覺?而用這個佛字?這是因為中國文字中沒有相當的字彙能夠對等的翻出來,因為‘佛’這個字含有多義;它所含的智慧之義絕對不是我們一般所指的智慧,而是究竟圓滿對宇宙人生徹底明瞭的智慧,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無所不知的智慧。而我們中文裏‘智覺’二字都沒有圓滿的意思,因此採取音譯再加上注解,通常講佛智有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些都是佛學專有的名詞,這三種智,以現代哲學名詞來說,一切智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對於宇宙萬有本體徹底明瞭通達,而且非常正確,這種智慧,佛教裏稱為一切智。第二種智叫做道種智,道種智是知道宇宙一切現象,這個現象太多,例如:動物、植物、礦物、森羅萬象,無量無邊,這些東西從那裏來?什麼道理來的?怎樣演變的過程成為現在這個狀況?將來的演變又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些完全明瞭與通達的智慧叫做道種智,也就是知道宇宙萬有的現象。第三種智慧講一切種智,就是本體與現象,它是一不是二,這個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它不是偏在一邊,而是對整體完全通達明瞭,這樣的智慧才是圓滿的智慧。智慧的作用就是覺悟,就是覺而不迷,對於人生宇宙、過去、現在、未來,通統明瞭一點都不迷惑,這才叫覺,所以智是體,覺是用,在生活起作用,我們稱之為覺,覺是智的作用。以上是對佛這個字簡單的說明。起作用是覺,那麼覺必定有物件,所以覺是能覺,能覺是自己有智慧,大智大覺,所以佛寺有很多名‘大覺寺’,大覺就是佛的意思,覺的物件我們用一個總代名詞,這個代名詞就叫做‘法’,‘法’字的內容就包含宇宙萬有,用一個代名就統統把它包括盡了。佛法簡單講,有四種:心、境、事、理,這四大類把宇宙一切萬法都包括在裏面;心就是思想、見解,例如我們講心理,精神這部份。除此之外,境就是境界,例如我們今天所講的物質。精神物質,現代科學把一切萬法分為這兩大類,就是佛法裏講的心、境,或者是心、色,心經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色,這個色指的就是境界,也就是物質,與一切事,一切道理,所以這個‘法’字可以說把宇宙萬法都涵蓋盡了,這是我們覺的物件,叫做所覺。我記得大約在民國十二年時歐陽竟無先生在中山大學發表一篇講演,那次講演當時在國內起了很大的震撼!當時的講題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換句話說‘佛法’是現代人所必須要學習的,它不是宗教,它也不是哲學,這在當時的確引起很大的震撼,因為一般人不是把它看成宗教,就是把它看成哲學。歐陽先生說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他提出很多理由來證明,的確也是如此,這篇演講我們在臺灣也曾經翻印流通。佛法為什麼不是哲學呢?哲學都是二元的,有能有所,佛法沒有能所!能所不二,這是中外哲學所沒有的,所以它不是哲學,哲學有能有所,有能覺,有所覺,這些都是屬於哲學的範圍,而佛法講能覺與所覺是一不是二,是很難理解的,這個道理在佛教唯識經論中講的非常透徹,它講的三細相,無明不覺生三細,其中第一個是無明業相,無明就是動,這一動就有能見相,經中叫做見分,由能見相變現出來的所見就是相分,見相同源,是同一個本體,所以它是一,不是二,這些就不在哲學範圍之內,講的很有道理,是佛教的一個特質,所以佛教是佛陀智覺宇宙人生的教育,我們每一個人,不管信仰任何宗教,都應該學佛,因為它是智慧覺悟的教育,一定要認真地去學習與研究,這些是‘佛教’的定義,我們要把它搞清楚。
今天的社會中,佛教有四種不同的形態,我們要辨別清楚,而我們今天所講的是傳統的佛教,原本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但是大約在一百五十年至二百年前之間,佛教變質而成為宗教,例如我們在臺灣可以看到一些佛寺,它不是教學或講經說法,也不是指導大家修行,經常都是拜懺、祈福、超薦亡靈,因此就變成宗教,所以今天絕大多數的佛教是宗教的佛教。在日本有少數佛教寺院所辦的私人佛教大學,他們把經典當做學術、哲學來研究,形成學術的佛教或哲學的佛教,專講佛教的理論而不重視修行。最近還有一種更糟糕,扛著佛教的招牌,做些與佛教完全不相干的事情,這是邪教的佛教,不倫不類連宗教都不如。宗教不會叫人做壞事,學術也還不錯,探討理論,邪教就很糟糕,甚至做出很多違背道德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明瞭現在佛教在世界上有四種形態,我們真正要學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目的是使我們能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得到生活上真實的利益。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總有一個教學的目標與方針,也就是佛法所希求:
這就是教學的目的,佛希望我們變成什麼樣的人?這就是教育的宗旨。佛在經論中常常提到一句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梵語,就是佛教教育的目標,也就是佛對我們的期望。這句話譯成中文,梵文中的‘阿’字是‘無’的意思,‘耨多羅’是‘上’,‘三’是‘正’,‘藐’是等,‘菩提’是‘覺’,整句話翻成中文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句話可分為三個階段來講,正如同我們現在的教育分成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階段,佛教育有小乘、中乘、大乘。後來的祖師分的更細密,有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五乘佛法,例如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一直讀下去,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也的確是如此。第一個階段的目標是‘正覺’,第二個階段是‘正等正覺’,最後的目標是‘無上正等正覺’,它的一句話裏面,三個目標通通包含了。
佛法的修學,一定要證到阿羅漢果;‘阿羅漢’,‘菩薩’實質上與現代教育制度的學位名稱相同,例如大學畢業,授給您一個學士學位,在佛陀教育裏面的學位就叫做‘阿羅漢’,‘阿羅漢’是學位的名稱,因為您已經真正證得正覺,正覺就是您對宇宙人生,思想,見解,行持,絕對是正確的,正如三歸所說的‘正而不邪’,‘覺而不迷’,‘淨而不染’,這時就得到正覺的果位,尊稱為阿羅漢。再升一級是‘正等正覺’,等於佛而不是真正成佛,比佛差一級,由此可知正等正覺雖然覺悟沒錯,但跟佛還是不能相等,正覺是小乘,正等正覺是大乘。大乘學位的名稱是‘菩薩’,再往上去就是成佛,‘佛’也是學位的名稱,是佛陀教育中最高的學位,在得到最高究竟圓滿的智慧,絲毫缺陷也沒有,就稱為‘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比這更上了,所以這個學位的名稱為‘佛陀’,如我們現代教育所稱的博士。‘佛’是博士,‘菩薩’是碩士,‘阿羅漢’是學士,這是三個階段修學的果位,也就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總而言之,我們把它歸結起來講,它是覺悟明瞭宇宙人生的實相,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白、通達,具有究竟圓滿的智慧,所以‘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我們誰不想求智慧呢?有了智慧,任何事情都可以解決,所以佛法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只要您有智慧,不論您在社會從事任何行業?決定都是第一,因為您不迷惑,所作所為都會是勝利的正確的,所以行行都是第一,這是佛教教給我們的,‘目標’明瞭以後,再談它的教學方針,它用什麼方法教給我們?使我們才能真正達到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呢?這就是修學綱領!有兩點,我們要特別重視,就是‘菩薩道’、‘菩薩行’。
自古以來,大家最重視的佛經是華嚴經,稱為經中之王,華嚴又稱為釋迦牟尼佛的根本*輪,一切經,一切法門,都是華嚴眷屬,好像一棵樹中,華嚴是根,是主幹,一切經是枝枝葉葉,枝枝葉葉再多也不能離開根本,所以華嚴稱為根本的教法。我們在華嚴經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是佛法修學的一個榜樣,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的第一句話,他就說:‘我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心就如同現代人所說的,我已經立志要求究竟圓滿的智慧,‘但是我不知道要怎樣修菩薩行?學菩薩道’?請求善知識指導。因此菩薩行和菩薩道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菩薩道?菩薩是梵語,翻成中文是覺悟的意思,菩是菩提,薩是薩埵,中國人簡譯成菩薩,實際上印度的梵語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眾生,是一個覺悟的眾生,不是迷惑顛倒。‘道’是指‘存心’,換句話就是我們應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待人接物,什麼樣的心態來過日子?以什麼樣的心境生活在這世界?這些的確對我們很重要。如金剛經上須菩提向釋迦牟尼佛提出兩個問題,一個是‘應雲何住’?一個是‘雲何降伏其心’?道就是存‘心’,應以什麼樣的‘心’修行?這是要明瞭的,菩薩行,‘行’就是行為,身體的造作,口裏的言語,心裏的念頭都是屬於行為。我們應該要用什麼樣的行為才合乎真智徹悟的標準?以上是指導的兩個原則。儒家孔子教學中的格物致知就是菩薩行,誠意正心就是菩薩道,所以佛教到中國來,能為中國人歡喜接受,因為它與孔孟學說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建立在同樣的基礎上,儒家講的比較簡單籠統,佛法講的很詳細,因為儒家充其量後來結集而成者只有十三經而已,佛法經典不只三千部,佛法講得太詳細了,因此儒佛兩家一合作,那便是儒家提綱要,而佛家則詳細地來講解,的確讓我們對宇宙人生做到明達不迷,這是它的好處。我們知道它教學的重點,一個是我們的存心,一個是行為,因此我們要講求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為’,我們的行為有了錯誤,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做修行。行為太多太多,佛用歸納的方法把它分為三大類:身、口、意。身是我們身體的行為,口是言語,意就是思想,見解。用這三大類就把我們的行為都包括了,這三大類的行為若有偏差,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叫做修行。我們常常聽到佛門中講的‘開悟’,是指某人修學開始覺悟了,您知道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錯了,這就悟了,悟了就不迷了。我曉得我今天做錯了事,說錯了話,曉得今天想問題的思考方式錯了,這叫做‘開悟’,也就是覺呀!悟了以後,立刻改正過來,將我的思想、言語、行為,改正過來,過而能改,改過自新,這叫做‘修行’,故佛教的教學,一點迷信都沒有,你們不能把它想錯了,它的教法非常平實,佛教中稱佛為‘本師’,根本的老師,學佛的人自己稱為‘弟子’,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佛是我們的老師,而不是神,這一點要明瞭,我們今天拜佛,拜佛就是如同我們中國人敬祖宗的意思,慎終追遠,不忘始本!我們今天得到佛陀的教育,真正開啟智慧,曉得如何斷惑修善,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的,佛弟子每天拜佛是紀念的意思,就跟我們拜祖先一樣,慎終追遠,返本報始,我們連最初的老師都不忘,自然對現在教我們的老師更不會忘,感恩之心自然深厚,遠祖不忘,自然對於現世父母,知恩載德,當然更不會忘掉,這就是‘孝親尊師’!佛教育要從這裏做起。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民族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才會天下大亂,若人人都能敬祖先、愛父母、尊敬老師,此人在社會上絕對不會做壞事,因為若做了壞事,內心會想我對不起父母、老師,所以他要想做一樁事情,都要考慮一下我對得起老師、父母嗎?若大家能夠信守佛陀教育的話,就不會為非做歹,社會上就不需要員警、法院、律師。中國自古以來至清朝時代,我們的社會治安會維持良好,都是靠儒佛的教育,大家相信因果、孝順父母、與尊師重道,尤其在鄉下沒有員警,也沒有法院,老百姓若有了爭執,會找一個教私塾的先生,請他來評評理,老夫子一聽過兩邊的意見後,就以孔老夫子的道理來說,大家就沒有意見,同時也解決問題,比法律還有效!儒佛思想深入人心,得到大眾的敬仰,故能給社會大眾帶來真正的和平幸福與和睦相處。
諸位必須明白‘修行’的定義,絕對不要以為每天念多少經,念佛、拜佛就是修行。佛教育的早、晚誦經是很重要的學習功課,這兩課的意義也要明白,早晨念經是提醒我們今天一天當中不要忘了佛對我們的教訓,它是提醒我們應該怎樣生活?怎樣做人?怎樣辦事。晚課則是反省,想想我們今天念的經義訓誨,對照一下那些做到了!那些還沒做到。所以早晚課很重要,能使我們真正反省、檢點,隨時提醒自己,讓我們能天天開悟,積小悟成大悟,常常覺悟,覺而不迷,時時處處修正自己的行為。早晚課的意義絕對不是念經給菩薩聽,佛菩薩是泥塑木雕的,他聽不到,這些全部是自己的事情,不幹佛菩薩的事情。具體而說,第一最高指導綱領,指導我們修行的,叫做‘三皈依’,所以學佛的同修們想入佛門接受佛陀的教育,先要受三皈禮,也就是正式拜老師,願意成為三寶弟子,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我們要瞭解三皈依的真正意義,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第一‘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從迷惑顛倒,回歸依靠自性覺,這叫做‘皈依佛’,並非皈依外面的佛,而是自己內心本自具有的大覺佛性。第二‘皈依法’,所談的‘法’,是狹義的,不是指廣義的佛法的法,佛法的法是廣義的,指的是宇宙萬有,此處的‘法’是指佛的教學,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道理方法,皈依法的‘法’也就是指佛的教材經典,它是我們修行的標準。我們如何知道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語上的錯誤?佛經就是標準,用佛法的標準來對照,如果我們的想法、看法和經典一樣,那就是對的;如果和經典上不一樣,那就是錯的,要趕緊修正過來,例如佛教教我們孝順父母,我們對父母沒盡到孝心,這就是錯誤的,佛叫我們要尊敬師長,沒做到就是錯誤的,佛教導我們在生活中要求心地清淨,我們卻一天到晚生煩惱,這也是錯誤,所以經典就是修正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的標準。‘皈依法’是正而不邪,是正確的思想、見解、行為。第三‘皈依僧’,此處所說的僧不是講出家人,‘僧’的意義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僧也是和睦的意思,大家在一塊很和氣的相處,所以‘僧’是淨、和的意思,淨而不染、和而不爭。例如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見就起心動念,碰到歡喜時,就起貪心,就是污染,見到不喜歡,不高興的,起了嗔恚心,嗔心也是染汙,你的心本來清淨,沒有貪、嗔、癡、慢、癡,在接觸外境時,迷而不覺,起了貪嗔癡慢,真心就被污染,所以佛陀教我們六根接觸外面,處世待人接物,要和睦、慈愛、不起貪嗔癡,不要被污染,要保持心地的清淨,佛說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平等與慈悲,所以慈悲是性德,不是修來的,本性就是慈悲,孟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是本性!所以要恢復本性,這就是三自歸的要義,佛法的修學從這裏開始。佛法修的是覺而不迷(佛),正而不邪(法),淨而不染(僧),求究竟圓滿的智慧幸福、真善美慧的人生。佛既然重教學,教學需要一個團體,團體有它基本的規則,基本的規則就是‘六和敬’,也就是僧團。佛法中四人以上,遵守六和戒,在一起共同修學生活,稱為僧團,就好像佛教的學校一樣,今日的道場,意思是大眾修學活動的場所。六和敬中第一見和同解,見是見解,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講的共識,如果見解不相同,天天鬧意見,團體就不像團體,沒有幸褔可言,必須見解要相同,佛講我們的見解相同,講得的確很妙,非常的高明,叫我們聽了五體投地。佛不是以自己做標準,要求眾人的見解都要跟自己相同,佛不是這個說法,這樣我們未必肯服他;佛是要大家把妄念通通舍掉就相同,有妄念固執就不相同,大家把妄想執著都舍掉就相同了,誰也不跟誰走,誰也不受誰的約束,我們把一切的分別執著通通舍掉,每一個人都是心境清淨、平等、慈悲就相同,故佛法的‘同’是建立在真理的基礎上。
第二‘戒和同修’,戒是法則,持戒就是守法,大眾在一起生活,如同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人人要遵守。例家庭內,中國祖先為我們訂下來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每一個人有他的身份義務,我們每一個人明白自己的身份,盡自己的義務,這個家就和睦!就不會有爭執,這就是家規。還有現在我們講的公司,它也有個章程與法規,寺院內有同住公約,每個人都能遵守,就能和睦相處,故佛家講戒,就是守法的意思,我們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杜會的道德風俗習慣,要遵守自己所訂的章程,它是我們小團體的法規,戒和同修就是包括了以上這些事理。第三‘身和同住’,四個人以上居住在一起,日常工作平均分配。第四‘口和無諍’,言語和雅沒有爭執。第五‘意和同悅’,每一個人心裏都很歡喜,如同佛法所請的法喜充滿。第六‘利和同均’,利是物質生活,大眾都過平等的生活,衣、食、住、行都能做到均平,均等,大家就沒話可說,所以這六條是佛法僧團基本的條件,只要我們遵守這六個條件,就是僧團,所以諸位要知道‘僧團’絕對不只是指出家人,一個家庭內有四個人照這個方法修行,這個家庭就稱之為僧團,公司行號老闆、員工照這個方法去做,公司也就是僧團,所以佛法的教育應用很廣。寺院是佛教的學校,是大眾的模範與代表,更應當要遵守,假如這個寺院不能遵守六和戒,這個寺院就不能稱之為佛教的僧團,也就不能代表佛陀的教育,只能把它看成是宗教或學術的佛教,若能照上述六個條件去做,那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釋迦牟尼佛傳統教育的道場、機構。還有一個條件很重要,就是同羯磨,‘羯磨’是印度話,中文譯為會議、議決,所以佛教它是民主的,不管大小事情,都要徵求大家的意見,不可獨斷作主,羯磨就是開會,大家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在會議上提出來討論,會議通過之後,就一定要放棄自己的意見,遵守大家的決議。佛教是民主的,非常適合於現代的生活,故佛教是非常理想,高尚與開明的教育,也是民主教育的模範。
佛的一年一度再教育是結夏安居,現在臺灣每年還有一些寺院舉行,但是內容變了質,夏安居的起源是古印度的雨季有三個月,當時出家人的生活都是去托缽,若雨季去托缽就相當困難,由於當時印度其他宗教徒都不出去托缽,因此釋迦牟尼佛制定他的弟子,在雨季三個月當中,不出去托缽,以免讓人說閒話,這三個月可接受居士的供養,飲食由居士送來,同時,它更重要的意義,是進修再教育。當時,佛的弟子有兩種,一種是常隨弟子,就好像念書還沒有畢業,不能夠自己獨立,得常常跟著佛;另一種是菩薩弟子,已經修學有了成就,可以自己獨立,有責任代佛弘化,每一個人住持一個道場,所以佛法傳播很廣,這些人平常‘講經說法’,教化一方,但是自己仍要不斷的求學,這就是利用夏安居,所有這些在各地主持道場的弟子,每年要和佛共住三個月,全部回到佛的身邊,這三個月就是再接受進修教育,就好像暑假時老師不是放假,而是參加進修一樣,可見這個制度非常的好,九個月去教學,三個月進修,每年九個月教化眾生,另有三個月跟佛進修,聽佛講經,若有疑惑,隨時可以請教,同學之間也有互相切磋,交換教學的經驗與心得,這的確是非常圓滿的教育制度,真正值得讚歎,故結夏安居的真正目的是進修教育,以求精進,日新又新。
佛法學習初階,如觀經三種淨業,‘三種淨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可見它的重要性,無論修學那個宗派法門,這是根本法與基礎。前面講過的覺、正、淨是它的綱領。三種淨業則是入學必備的條件。第一條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裏面講的四樁事情很重要,一定要修學,它是人天的福報。第二條是小乘的福報,第三條是菩薩的福報。第一條是最基本的,做人、升天也要以這為基礎。孝親與敬師是求學的根本,現今這個世界這麼亂,原因就在世間缺乏賢母與良師,故中國古時政治上的設施,非常重視教育;賢人是要家庭與老師合作才能教育出來,從前的教學是教育,現在的教學重科技,教育是教人怎麼做人?孝親尊師是做人的根本,因父母是生育我們的恩人,要知恩報恩!老師是生我們法身慧命的恩人,人若沒智慧,與畜生就沒兩樣,因人也是動物之一,人比動物高是人有智慧,有道德的觀念,智慧道德是老師教的,所以老師的恩德與父母是相同的。
佛法修學的次第,常以四大菩薩為代表,猶如大學內有四個學院組成,四大菩薩就是中國的四大名山中九華山地藏菩薩,普陀山的觀音菩薩,五臺山的文殊菩薩,峨嵋山的普賢菩薩,這四大菩薩代表佛法教學的四個重要課目,等於四個學院,這也是佛法的綱領,不管多少宗派、經論,都出不了這四個範圍。學佛要從地藏學起,大地是我們生活的根本,何況地底下有無限的寶藏,例如資源,我們開採資源,受用不盡。佛講的地是比喻我們的心地,心地裏的寶藏是無盡的,心地蘊藏有無限的智慧,德能與才藝。佛說我們每一個人的智慧、德能、才藝都與佛一樣,沒有差別。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此寶藏。問題在你自己不知道開採它。佛陀教育就是教人開採心地寶藏,而孝親尊師就是開採心地寶藏最重要的工具,所以地藏經就是佛門的孝經,我們若想發揮自己本性中本具的智慧、德能與才藝,一定要孝親尊師,孝親尊師是性德,為何佛教這麼重視、提倡它,因您若不從這裏做起,您自己的本性、德能、智慧永遠不能顯現出來,所以佛法是師道、是教育!如育嬰孩,始於胎教,故佛陀教學重視孝親尊師。
慈心是佛心,佛菩薩的心;慈心從孝敬心擴展出來的大慈大悲心,在佛法中,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的精神,它是建立在孝敬的基礎上,沒有孝敬心,絕對不會有慈悲心,我孝順自己的父母,也要孝順天下一切人的父母,這個心要擴大。我敬自己的老師,進而尊敬一切眾生,這樣就是大孝、大敬,就成為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這是佛法修學的程式。慈心是德之用,是現在心,非指過去,或未來,指現在一念心,至誠是心之本體。慈之德用是十善業,修學十善業,十善之體就是慈,佛門慈悲為本,慈這個字是會意的字,上面是茲,下面是心,就是現在一念心,佛跟我們說,善惡果報是真理,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實,佛都不能改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要想得善果,一定要修善業,業是事業,我們要從事善的事業,將來就可得善的果,我們一般人追求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善的果報,一定要從事善的事業,才能得善的結果,絕對不可能有做惡業而能得善報,做善業得惡報的道理,這些我們要明瞭與信守的。十善共有十條,它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德觀念,有三條屬於我們身體造作的,第一就是不殺生,因為一切有情它有生命,有靈性,它都是貪生怕死,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第一個戒條。我們不願意別人殺害我們,我們也不能殺害一切眾生,所以推己及人,儒家講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加諸於一切眾生。第二條是不偷盜,第三條是不邪淫,這三條是佛法的根本戒,您能夠信守,便能夠得大富、大貴。若不能遵守,殺生的果報是短命,有許許多多的災難。偷盜的果報是貧窮。邪淫的果報是鴛鴦雀鴿報。所以佛在戒律裏面把這三條列在前面,用意非常之深,故佛不是勉強我們做!自己做自己得好處,得利益;若不能修,一切都不如意,因此佛家修學是以慈悲為本。另外有四條屬於口業,就是言語。言語要謹慎,孔老夫子教學,它有四個科目,第一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語。問對關係很大,言語不能傷人,要柔和、有信用與誠實,所以語業上有四條戒律,第一是不妄語、不欺騙。第二是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第三是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很難聽。第四是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目的都是欺騙。另外意業有三條戒,不慳貪、不嗔恨、不愚癡。這是十善業,我們若能修學,將來果報是升天,天上的條件就是十善業道。佛教我們要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殺則傷慈,傷害自己的慈悲心失卻慧命!不孝親、輕慢師,皆失慈心喪慧命,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瞭,明白後才會認真去做。
第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三句話好比童蒙養正,在佛法修學上,您將來要想成就慧業,這是很重要的修學條件,受持三歸,就是覺、正、淨三寶!三寶從慈心生出,慈心生覺、正、淨。覺就是佛,正是法、淨是僧,這是三自歸,如前所說,第一是覺而不迷,第二是正而不邪,第三是淨而不染,這是佛法修學的總綱領,法門雖多,法是方法,門是門徑,修學的就是覺、正、淨。它是在自己心裏面的,故佛法是內明,是內學,要從自己心地上去做功夫,如果從心外去修,那就變成外道,佛法指的外道,不是指佛教以外的宗教,而是指心外求法者。因為佛法著重於內心的修養,內心的覺悟,故佛法是自性三寶。皈依是三自歸,皈依自性三寶,將內心的覺、正、淨,表現在日常生活,與處世待人接物上,就是行為上的三寶。例如六根接觸六塵,的確做到不迷惑,沒有邪思,是自性正,沒有染汙,就是自性清淨,變成了行為上的三寶了。這就叫做三自皈。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依靠與皈依處。除了自性三寶之外,佛法還有住持三寶,住持雖然是外面的形像,但是若沒有這個形像,佛法就不能夠存在與建立,不能利益廣大的眾生。因此住持三寶很重要,它就是形式上的佛教,寺院、庵堂、佛像,經典、出家人,代表的就是住持三寶,沒有它,佛法就會毀滅,所以這也很重要,應該尊重護持。住持三寶中的佛寶,佛在世時是沒有問題的,佛不在世時,佛菩薩的形像就是佛寶,看到它就要想到佛,要禮拜,這不是迷信,它的用意是尊師重道,如同我們過去的讀書人提到孔夫子,一定肅然起敬,見到孔子的牌位一定要拜,又例如中國人見到祖宗的牌位,一定要拜,這是‘返本報始’的道理,不忘自己的始祖。佛離開我們三千年了,對佛不忘,自然對我們現在的老師、父母,也會一樣的敬愛與孝順,這些都是孝親尊師的根本。住持的法寶就是經典,佛不在世,住持三寶以法寶為主,佛教導弟子當他入滅後,囑付後世弟子要依靠四依法;遵守四依法,就如同佛在世時沒有兩樣,不會走錯路,四依法中第一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佛所說的絕對可靠。第二經典有很多的譯本,我們要‘依義不依語’。第三佛教導我們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真正能了生死、脫輪回、真正斷煩惱、生智慧,才是了義經典,一切經典我們要去選擇,因為佛是隨機說法,經有了義與不了羲,佛經中有講做人的道理,有講升天的,小乘、大乘以及成佛的,佛勸大家要選最上乘的佛法,就是成佛者,而了義當中之了義者是‘無量壽經’,中國人公認的大乘了義經典有法華經、華嚴經等,而無量壽經是尤其難得,它是華嚴法華的精華。其次是小乘經典,成阿羅漢果,大乘經典成就菩薩,人天的經典是來生得富貴或者升天,這些都有方法,佛也都教給我們,但是我們應選擇最上乘,這就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是‘依智不依識’,這是佛法的修學態度,智是理智,識是感情,不要感情用事,修學佛法要理智,不要動感情。以上是佛教給我們的四依法,遵守這四條就如同佛在世時沒有兩樣,不會有偏差。住持三寶中,法寶非常重要,另外住持僧寶就是出家人。法是經典,經典需要人弘揚,所謂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經典需要人講解,一定要研究,討論發揚光大,讓人人都能明瞭修學,佛陀的教育才能普及,因此住持三寶,也是我們的依靠,但是真實的皈依是從住持三寶中啟發我們的自性三寶,例如我們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見到經典,就想到自性正,見到出家人就想到自性清淨。以上是三皈戒。‘具足眾戒’的戒,是戒律、生活規範,就是律法,它有精神與條文,會隨著時代而修正,因每一個時代生活方式不相同,所以有些條文在今日已不實用了,就如同法律也會因時代不同而修正。經典中的戒律,是佛當年為印度人制定的生活規範,那是三千年前社會的生活方式之下而制定的,我們今天念這個戒本是紀念的意思,並不完全適合用,只有重要的戒條像不殺生,不邪淫等等可以採用,因此佛教傳到中國來,戒律就修正了而稱為‘清規’,所謂‘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百丈大師立的‘清規’,就是戒律的中國化、現代化。從百丈禪師把戒律中國化之後,自古代到現在,每一個道場、寺院都有它共住的規約,每一家都不相同,目的在適合道場修行的宗旨。近代佛教要傳到外國,戒律一定要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要外國化,外國人才能接受與修學。戒律裏面有律儀,善法與攝眾三大類。善法、攝眾不在戒條內,這是講原則,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只要有利於社會大眾的事情,雖然戒條內沒有也要遵守與實行,攝受眾生如同剛剛所講的如何能讓外國人也能明瞭喜愛學佛,戒律條文中沒有,也應該特別制定規約,就叫做攝眾生戒。三聚圓戒就是‘律儀、善法、攝眾’;圓是圓滿,佛法以戒為師,沒有戒,佛法就不存在;如同儒家,沒有禮,儒也沒有了。它代表行為的準則,所以必須不犯威儀,才能真正守戒守法。因此受持三皈是佛法的入門,具足眾戒是修行的根本。
第三是菩薩福,是最究竟與圓滿的福報,但它一定以前面兩福為基礎,這三種福好比三層樓,底下一層是上面一層的基礎,上面一層必須要根據下面一層才能建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念佛)果(成佛),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菩提心就是覺心,觀經所說:第一‘至誠心’,真誠到極處,這是心之體。第二‘深心’,就是清淨心、好善、好德之心。第三‘發願回向心’,也就是慈心悲心,願願都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這是大慈悲心。深心與發願回向心,是用。深心是自受用,發願回向心是他受用,也就是我們處世待人接物要用什麼心?自己獨處時要用清淨心,沒有憂慮、煩惱。對待別人要用慈悲心。佛法講的‘菩提心’與儒家講的‘誠意、正心’是一樣的,誠意也是心之體,正心是心之用,所謂儒佛不二。這是大乘菩薩修行的根本,佛教到中國能被中國人普遍接受,就是它和儒家的教學基本概念完全相同。‘深信因果’,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報,善惡果報,絲毫不爽。為何證得菩薩果位還要深信因果?須知此地所指的‘因果’不同其他的因果,而是指念佛成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為菩薩唯一的目標就是要成佛,所以要深深相信念佛成佛這一因果。大乘經典有八萬四千法門,唯獨念佛成佛是真正的因,真實的果。為何說無量壽經是第一經呢?因為無量壽經所講的就是念佛成佛。佛的一切經中講成佛的理論與修學方法,最圓滿透徹,就是在無量壽經裏,它是佛經中的第一經。念佛成佛,念九界就成九界,這是佛法講的萬法唯心造。觀經講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看您念什麼就成就什麼。所以說念佛成佛,念菩薩成菩薩,念天就升天,念人來生就得人道,如果你念貪,來生就是餓鬼,念嗔恚,來生墮地獄,愚癡就變畜生。愚癡就是是非善惡搞不清楚,把善法當惡法,把惡法當做善法。‘念什麼成什麼’這句話叫我們要三業敬慎,就是心智、思想,言語,造作要慎重,要敬謹,起心動念,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知因果責任,成敗關鍵在於此,所以一定要深信因果。‘讀誦大乘’,您若想修行,修正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一定要有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前面講的依法不依人,經典要常常念,念了您就瞭解自己的看法、想法是不是對的?一切以經典做標準,所以一定要讀誦大乘,它是日常生活,處世待人接物,修因克果的真實依靠。用佛法的標準,建立共識,以佛為師,以佛為友。‘勸進行者’,就是實踐力行,菩薩事業。勸是勸勉,進是進修,我們自己要勸自己努力精進,同時也要勸勉大眾學佛,這是我們的責任,把佛陀教育普遍傳播,希望每個社會與國家都能遵守與奉行。修身、齊家是自利,治國平天下是利他;做到這些,就能得到美滿幸福的人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求生淨土,是超世永恆圓滿的智慧,它的意義都寫在無量壽經裏面。
大乘修學要領尚有文殊十波羅蜜,就是六度的展開,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以及華嚴經裏面所講的方便、願、力、智十度,是菩薩所必修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都是出自華嚴經,這些都是修學的綱領。
佛教教學的藝術,我們如能明瞭,會對佛教的教學佩服的五體投地。當時釋迦牟尼佛教學傳道,如同中國的孔子,也是周遊列國,到處講經說法。佛滅度之後,後世教學則講求藝術表法,教學講學,教材與教法,完全朝藝術這個方向去走,所以佛門重視音樂、美術、雕塑、建築,以及其他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在此地跟諸位略略地說一點,佛門裏面通常供佛像是一佛二菩薩,例如阿彌陀佛與兩旁的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當中的佛代表本體,二位菩薩代表德用。德用何以要以二位菩薩為代表,因為德用是無量無邊,佛法將它歸納為兩大類,一是智,一是行。西方三聖中,觀世音菩薩代表行,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代表智,也就是大慈大悲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不可感情用事。所以佛像供奉是表法的,必要明瞭此羲,才不致迷信。另外,具體向諸位報告一個例子——如‘天王殿’,正規的寺院建築,它有一定的形式,一進入寺院,第一個建築物就是天王殿,也就是護法神,天王殿裏面供的俗稱‘四大金剛’,實際上就是四大天王,台南開元寺的建築,供的就如法。天王殿當中是彌勒菩薩,面對著門口,一進門就看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旁邊是四天王。彌勒菩薩,滿面笑容,肚皮很大,表量大容人,要能笑面迎人才具有入佛門資格,臺灣這幾年來提倡微笑運動,佛門早在三千年前就提倡這個運動,提倡大家的肚量要大,能包容一切,它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悅相’;它代表我們入佛門,第一個要求,就是要具此態度才得進入佛門,不能有分別、執著與成見。四大天王也是表法的,東方持國天王,它代表負責盡職;南方增長天王,代表日新又新,天天求進步;西方廣目天王與北方的多聞天王,這二位天王代表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博學多聞。這是護自己的法,護自己的覺、正、淨;護自己現前幸福美滿的生活,能做到這些才行!不是說我們去燒香拜拜,佛就賜褔給我們,它表現的理事,我們一定要明瞭,啟發心智、身體力行。我們見到持國天王要反省我們在家庭、社會中有沒有盡職?不僅要負責盡責,而且天天求進步,不進步就會落伍。所以南方代表光明、智慧、日新又新,怎樣做到負責盡責與日新又新?就必須要求學、多見多聽,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博學多聞,才能使您的生活美滿、事業成長,才能讓您能得到真正圓滿的幸福,這是真實的護持,所以佛法中所供養的佛菩薩形像,全部有很深的教學表法意義,您若真正明瞭,到寺院去參觀時就像進入佛陀教育博物館,您流覽一遍後,佛法中的精華就全部得到了,所以它的確跟宗教不一樣,它是純粹的教育,充滿了無限的智慧。
佛陀教育的成果,其對社會國家的貢獻,可以證諸中外史籍。當知佛法,方便多門、不拘形式,經權互用、利物濟生,一切妄情迷執,如何能達佛法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