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
 

以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

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蔡耀明∗
 

摘 要
本文試圖以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闡明佛法「不二中道」學說用以建構的關鍵概念,包括不二、中道、非我、無常、生滅、緣起、空性,而這些深具導航作用的概念,其意涵的詮釋進路一經打通,在排除觀念迷航的基礎上,不僅可藉以理解佛法以「不二中道」為標幟所要彰顯學說的基本思惟方針與實踐旨趣,而且在思惟明燈的逐一點燃下,還可藉以續航在生命世界的實相大海。


深受相對概念的影響,二分式的或二極化的思惟形態或觀點,在日常語言、哲學思辨、宗教論說,不僅無孔不入,甚至早已鑲嵌成思惟或觀點的基本結構,很容易被視為理所當然,而難以覺察,且難以∗ 蔡耀明,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投稿:95 年8 月7 日;修訂:95 年10 月12 日;接受刊登:95 年10 月14 日。
∗ 本文初稿,在2006 年5 月27 日,以〈不二中道:切向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向〉,發表於臺灣大學哲學系主辦的「佛教哲學的建構學術研討會」,後經大幅修改而成現稿。筆者感謝研討會上熱烈的提問與建議,也要感謝《臺灣大學哲學論評》兩位匿名審查人細心的指正和寶貴的意見,對本文的修改,助益良多。
116 《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三十二期


甩脫。以檢查且揚棄二分式的思惟形態而起家的不二中道,其基本概念與基本議題通通不落俗套,不論在哲學或宗教,都提出開創式的做法,一方面,提供獨特的眼光,從基本的結構,檢視哲學或宗教的嵌入招式,另一方面,也開闢出哲學或宗教可以走的或許更加深刻、通暢、或長遠的道路。


本文最主要的任務,在於解明「為什麼將生命世界看成不二中道」,「如何看成不二中道」,以及「看成怎樣的不二中道」。基於以達成這一系列的任務為重,研究方法的工作要項即落在概念的釐清,議題的解析,意涵的闡明,以及理路的鋪陳。
在論述架構的安排,由強調不二中道和全面實相為宗教哲學或生命哲學極富創意的基本概念入手,先做關鍵概念的界說和釐清,尤其區別於二元主義、一元主義、和多元主義,凸顯不二中道的非實體觀念以及從根本揚棄二分式的思惟形態。接下來,一方面,避免廉價的嫁接或庸俗的套用;另一方面,除了強調以佛教經典專業修煉的經驗為詮釋所依據的網絡配備,還特別闡明思惟的多重向度之開啟,不僅讓詮釋工作的張力較有機會淋漓盡致發揮出,也是抽絲剝繭地揭示實相的一項利器。


本文主幹的部分,按照非我、無常、生滅、緣起、空性、中道的順序,這些都是佛教哲學極具特色的基本概念,串連成共構的主軸,猶如一系列導航的概念,基調在於拆解日常語言的慣用所衍生的遮蔽、限定、或封閉,包括對象化、事物化、個體化、外殼化、區別化、概念化等問題,從而由縱貫的取向一躍而入,搭配因緣生滅變化的視角,將生命世界的實相,一層又一層揭露開來。在這一連串由基本概念接續運作的進程,一棒接著一棒,登向巔峰的,正好是不二中道,亦即,拆解相對概念的區別化,從區別化的對峙與桎梏掙脫而出,傾全力打通緣生緣滅的接連環節,進而趨向覺悟和涅槃。若以佛教解脫
道骨幹經典的《阿含經》為依據,不勝枚舉的經證在在顯示,不二中道藉由非實體觀念,從個體的閉鎖獲得釋放,並且藉由非二分式的思惟形態,從周遭邊界的封閉得到釋放,以如釋重負的姿態,心無旁騖地導向縱貫的因緣生滅的變化之流,生命世界的實相就這樣一一豁顯而出。
 

關鍵詞:不二、中道、實相、實在、生命哲學

結論

深受相對概念的影響,二分式的或二極化的思惟形態或觀點,在日常語言、哲學思辨、宗教論說,不僅無孔不入,甚至早已鑲嵌成思惟或觀點的基本結構,容易就被視為理所當然,而難以覺察,且難以甩脫。
以檢查且揚棄二分式的思惟形態而起家的不二中道,其基本概念與基本議題通通不落俗套,不論在哲學或宗教,都提出開創式的做法,一方面,
提供獨特的眼光,從基本的結構,檢視哲學或宗教的嵌入招式,另一方面,也開闢出哲學或宗教可以走的或許更加深刻、通暢、或長遠的道路。
或許正好由於不二中道的開創式與非典型,雖然博得學界多視角的解讀,卻往往南轅北轍或眾說紛紜。本文由強調不二中道和全面實相為宗教哲學或生命哲學極富創意的基本概念入手,先做關鍵概念的界說和釐清,尤其區別於二元主義、一元主義、和多元主義,先打預防針,避免迷航,凸顯不二中道的非實體觀念,以及從根本揚棄二分式的思惟形態。接下來,一方面,避免廉價的嫁接或庸俗的套用;另一方面,除了強調以佛教經典專業修煉的經驗為詮釋所依據的網絡配備,還特別闡明
思惟的多重向度之開啟,不僅讓詮釋工作的張力較有機會淋漓盡致發揮出來,也是抽絲剝繭地揭示實相的一項利器。
 

本文主幹的部分,按照非我、無常、生滅、緣起、空性、中道的順序,這些都是佛教哲學極具特色的基本概念,串連成共構的主軸,猶如一系列導航的概念,基調在於拆解日常語言的慣用所衍生的遮蔽、限定、或封閉,包括對象化、事物化、個體化、外殼化、區別化、概念化等問題,從而由縱貫的取向一躍而入,搭配因緣生滅變化的視角,將生命世界的實相,一層又一層揭露開來。在這一連串由基本概念接續運作的進程,一棒接著一棒,登向巔峰的,正好是不二中道,亦即,拆解相對概念的區別化,從區別化的對峙與桎梏掙脫而出,傾全力打通緣生緣滅的接連環節,進而趨向覺悟和涅槃。
 

文獻依據主要得力於《阿含經》。不勝枚舉的經證在在顯示,不二中道藉由非實體觀念,從個體的閉鎖獲得釋放,並且藉由非二分式的思惟形態,從周遭邊界的封閉得到釋放,以如釋重負的姿態,心無旁騖地導向縱貫的因緣生滅的變化之流,生命世界的實相就這樣一一豁顯而出。
再多的努力,在一篇論文所能呈現的,還是很有限。本文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務,在於從一連串基本概念的理路推演,找出詮釋不二中道的一條線索,而這樣的一條線索,正好在於導向縱貫的因緣生滅的變化之流,搭配非實體觀念,甩脫二分式的思惟形態,進而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由於只不過才找出一條詮釋的線索,雖然這一條線索上的環節概念皆具導航作用,學術工作上,距離建構《阿含經》不二中道的學理,還很遙遠。至於建構《般若經》不二中道的學理,恐怕窮畢生之努力,
也不敢奢望能夠做出什麼水準的成果。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

關鍵詞:不二、中道、實相、實在、生命哲學


上一篇(舍利弗在《維摩經》中的性) 回目錄 下一篇(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