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
一、古籍類: |
1.周•列禦寇撰,《列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2.周.左丘明傳,《春秋左傳注疏》(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周•墨翟撰,《墨子》(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4.秦•呂不韋撰,《呂氏春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5.漢•毛亨傳,《毛詩注疏》(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6.漢•孔安國傳,《尚書注疏》(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7.漢.董仲舒撰,《春秋繁露》(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8.漢.班固,《漢書》(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9.漢•班固,《白虎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10.漢.劉向撰,《新序》(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11.漢•王逸撰,《楚辭章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12.漢•鄭玄著,《禮記注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13.漢•劉安撰,《淮南鴻烈傳》(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14.漢•王充撰《論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 |
15.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 (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11月,一版一刷)。 |
16.魏•何晏集解,《論語注疏》 (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17.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周易注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18.晉.張華撰,《博物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19.晉•劉義慶,《幽明錄》(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67年)。 |
20.梁•釋僧祐撰,《弘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21.梁•沈約撰,《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22.北齊•魏收奉敕撰、(清)謝啟昆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魏書.釋老志》(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初版)。 |
23.隋•顏之推撰,《顏氏家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24.唐•韓鄂撰,《歲華紀麗》(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
25.唐•歐陽詢撰,《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9年,新二版)。 |
26.唐•房玄齡等奉敕撰,《晉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27.唐•姚思謙撰,《梁書》(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70年)。 |
28.宋•釋契嵩撰,《鐔津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29.宋•郭茂倩輯,《樂府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0.宋•朱子撰,《御纂朱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1.宋•朱熹撰,《論語集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2.宋•朱熹撰,《孟子集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3.宋•周密撰,《武林舊事》(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4.宋•吳自牧撰,《夢梁錄》(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5.宋•張君房撰,《雲笈七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6.宋•范瞱撰,《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7.宋•陸游撰,《老學庵筆記》(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8.宋•王溥,《唐會要》(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39.宋•林虙編、樓昉續編,《兩漢詔令》(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40.元•程瑞學撰,《三傳辨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41.元•施耐庵著、金聖嘆批,《水滸傳》(臺北:三民出版,1970年4月,初版)。 |
42.明•笑笑生著、秦修容整理,《金瓶梅》(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3月,一版)。 |
43.明•韓雍撰,《襄毅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44.明•凌迪知撰,《萬姓統譜》(臺北:新興書局,1971年4月,萬曆乙卯年一五七九刻本)。 |
45.明•胡應麟撰,《少室山房筆叢•二酉綴遺(下)》(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4月,初版)。 |
46.明•馮夢龍編,《醒世�琩央n(上海:古籍出版,1990年)。 |
47.明•馮夢龍編,〈鈍秀才一朝交泰〉《警世通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
48.明•東魯古狂生編輯,《醉醒石》(上海:古籍出版,1990年)。 |
49.明•李贄撰,《初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1999年)。 |
50.明•陸粲撰,《庚巳編》(河北省:中華書局,1985年)。 |
51.明•李贄著,《焚書》(臺北:河洛出版,1974年5月,臺出版)。 |
52.明•凌濛初著,《二刻拍案驚奇》(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1991年) ,初版。 |
53.明•凌濛初著,《古本小說集成•拍案驚奇》(上海:上海古籍,1993年)。 |
54.明•凌濛初著,《古本小說集成•二刻拍案驚奇》(上海:上海古籍,1993年)。 |
55.明•凌濛初原著、徐文助校訂,《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9月)。 |
56.明•凌濛初著,《拍案驚奇》(臺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 |
57.明•凌濛初原著、徐文助校訂,《二刻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4月)。 |
58.明•凌濛初著,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二刻拍案驚奇》(臺北:三民出版社,1993年9月,再版)。 |
59.明•凌濛初著,《二刻拍案驚奇》(臺北:桂冠出版社,2001年12月)。 |
60.明•凌濛初著,《譚曲雜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
61.明•沈德符撰,《萬曆野獲編》(臺北:新興書局1976年11月)。 |
62.明•袁了凡著、民國•黃智海演述,《了凡四訓白話解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初版)。 |
63.明•徐渭著,《四聲猿》(臺北:新宇出版,1985年10月)。 |
64.明•徐溥等奉敕撰,《明會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65.明•夢覺道人、西湖浪子著,《三刻拍案驚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4月,一版) |
66.清•張廷玉奉敕撰,《明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67.清•同安士老居士著述,《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結錄》(臺北:千象山普照寺文教基金會1995年,11月)。 |
68.清•秦蕙田撰,《五禮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69.清•魏茂林撰,《駢雅訓纂》(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68年)。 |
70.清•孫承澤撰,《春秋夢餘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
71.清•黃伯祿,《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集說詮真》(臺北:臺灣學生,1989年11月,初版)。 |
72.清•金聖嘆評點,《第五才子書水滸傳》(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一版)。 |
73.清•陸圻撰,《新婦譜》(濟南: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995年9月,一版)。 |
二、專書類:(按姓名筆畫) |
(一)英文翻譯書: |
1.J. G. Frazer著,汪培基譯,《The golden bough: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上)》(臺北:桂冠出版,1991年)。 |
2.Phil Cousineau 主編,宋偉航譯,《Soul : An Archaeology : Readings from Socrates to Ray Charles:靈魂考》(臺北:立緒文化事業,1998年3月)。 |
(二)中文專書: |
1.十三經注疏小組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
2.于平主編,《道家十三經》(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12月)。 |
3.大藏經編輯委員會會,《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1988年)。 |
4.中華書局校訂,《全唐詩》中華書局校訂,(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一版)。 |
5.尹選波著,《中國明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一版)。 |
6.文星書店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文星書店印行,1964年,初版)。 |
7.方立天著,《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2年)。 |
8.方立天著,《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 |
9.方立天著,《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4月)。 |
10.方俊吉著,《禮記之天地鬼神觀探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3月,初版)。 |
11.王平著,《太平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1998年10月,初版)。 |
12.王明編,《太平經合校》(臺北:台灣中華書局 1979年)。 |
13.王秋桂、李豐楙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第一輯。 |
14.王祥齡著,《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2月,初版)。 |
15.王景琳、徐匋著,《金瓶梅中的佛蹤道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 |
16.王景琳著,《中國鬼神文化溯源》(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1992年3月,一版) 。 |
17.王景琳著,《鬼神的魔力-漢民族的鬼神信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6月,一版,3月二刷)。 |
18.王雲五主編,《曹集詮評》引自王雲五主編,《蔡中郎文集嵇中散集曹集詮評陶靖節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臺一版)。 |
19.王雲五主編,《(明刊本)紀錄彙編》,(臺北:臺灣商務,1969年)。 |
20.王雲五主編,《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1月) |
21.王雲五主編,《蘇東坡全集(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
22.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台灣商務,1997年7月,初版)。 |
23.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3月)。 |
24.朱天順著,《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 |
25.江湖,《宋話本研究資料——說話與說話人》,(臺北:天一,1991年,初版)。 |
26.李杜著,《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1978年11月,初版)。 |
27.李明泉選注,《佛經格言》(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8月,一版)。 |
28.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1978年6月,初版)。 |
29.李剛著,《勸善成仙-道教生命倫理》(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一版)。 |
30.李新達,《中國科舉制度史》(臺北:文津出版,1995年)。 |
31.李漢三著,《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維新書局,1981年4月,再版)。 |
32.李澤厚著,《中國思想史論》(合肥市:安徽文藝,1999年)。 |
33.沈宗憲著,《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臺北:商鼎文化,1993年)。 |
34.典璧尼嘛尊者,《人生寶鑑玉曆寶鈔》(臺北:牟尼文化,1993年)。 |
35.周桂鈿著,《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2月)。 |
36.孟瑤著,《中國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1991年,再版)。 |
37.金諍著,《科舉制度與中國化》(上海:人民出版,1990年,一版)。 |
38.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臺北:丹青圖書公司,1983年5月,初版)。 |
39.范勝田主編,《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技法例釋》(浙江:古籍出版,1989年9月),一版。 |
40.唐君毅著,《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84年,11月,初版)。 |
41.孫昌武著,《佛教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書局1989年12月,初版)。 |
42.孫昌武著,《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一版)。 |
43.孫楷弟撰,《俗講說話與白話小說》(臺北:河洛圖書,1978年五月,初版)。 |
44.孫遜、孫菊園編,《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編》(台北:大安,1991年,初版)。 |
45.孫遜著,《中國古代小說與宗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0年)。 |
46.徐君慧,《中國小說史》(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
47.徐君慧著,《古典小說漫話》(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3月,一版)。 |
48.徐志平、黃錦珠著,《明清小說》(臺北:黎明文化,1997年4月,初版)。 |
49.徐志平著,《晚明話本小說石點頭研究》(台北:台灣學生,1991年,初版)。 |
50.徐岱著,《小說敘事學》,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9月。 |
51.馬美信,《凌濛初和兩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一版)。 |
52.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三言二拍]的精神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94年6月,初版)。 |
53.張兵著,《凌濛初與兩拍》(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一版)。 |
54.張健夫著,《中國喪葬史》(臺北:文津出版,1995年7月)。 |
55.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書店,1987年10月,一版)。 |
56.張國風著,《公案小說漫話》(臺北:遠流出版,1990年)。 |
57.張澤洪著,《步罡踏斗-道教祭禮儀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一版)。 |
58.梁銀林著,《祿•祿愿•祿瑞》(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一版)。 |
59.許麗芳著,《古典短篇小說之韻文》(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3月31日,初版)。 |
60.陳元靚編,《歲時廣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
61.陳平原著,《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8年)。 |
62.陳永正著,《三言兩拍的世界》(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6月),臺初版。 |
63.陳烈著,《中國祭天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00年12月,一版)。 |
64.陳耀廷著,《道教禮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一版)。 |
65.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8年3月,一版二刷)。 |
66.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1985年4月,三版)。 |
67.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1年)。 |
68.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著,《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臺北:洪葉文化,1995年5月,初版)。 |
69.業露華著,《中國佛教百科叢書--教義卷》 (臺北:佛光,1999年)。 |
70.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出版,1989年3月)。 |
71.葉桂桐著,《中國古代小說概論》(臺北:文津出版,1998年10月,初版)。 |
72.葛兆光著,《道教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書局,1989年12月,初版)。 |
73.寧宗一、魯德才編,《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臺灣香港論著選輯)》(河北:南開大學出版,1984年11月,一版)。 |
74.臺中清涼寺編,《受八關齋戒儀軌》(臺中:臺中清涼寺倡印,1991年9月)。 |
75.蒲慕州編,《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麥田出版,2005年6月1日)。 |
76.齊裕焜著,《明代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一版)。 |
77.劉守華著,《道教與中國民間文學》(臺北:文津出版,1991年12月)。 |
78.劉佐哲 李富華著,《中國民間宗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4月)。 |
79.劉新風著,《枯榮之間》(香港:中華書局,1992年10月,初版)。 |
80.劉道超著 ,《中國善惡報應習俗》(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2年1月,初版)。 |
81.蔡國梁著,《明清小說探幽》(浙江:文藝出版社,1985年12月),一版。 |
82.蔡國梁著,《明清小說探幽》(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初版)。 |
83.魯迅著,《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風雲時代,1992年,五版)。 |
84.蕭登福著,《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 (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1月,二版)。 |
85.蕭登福著,《道佛十王地獄說》(臺北:新文豐出版,1996年9月,臺一版)。 |
86.蕭登福著,《道教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95年10月,初版)。 |
87.蕭登福著,《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1月)。 |
88.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5月),初版。 |
89.鮑家麟,《中國婦女論集五集》(臺北:稻鄉出版,2001年7月,初版)。 |
90.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臺北:稻鄉出版,1993年,初版)。 |
91.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四集》(臺北:稻鄉出版,1995年,初版)。 |
92.薛惠琪著,《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
93.謝昕、羊列容、周啟志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初版)。 |
94.韓廷傑主編,《道教與民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5月,初版)。 |
95.藍吉富主編,《實用佛學辭典》(臺北:彌勒出版社,1984年3月)。 |
96.譚正璧編,《三言兩拍資料》(上海:古籍出版,1981年3月,一版)。 |
97.蘇冰、魏林著,《中國婚姻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 |
98.顧俊著,《明清小說講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再版)。 |
99.顧頡剛著,《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香港:龍門書店印行,1970年3月)。 |
三、期刊: |
1.宋光宇,〈中國地獄罪報觀念的形成〉《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1983年12月,第26期。 |
2.蕭登福〈漢魏六朝佛教之「地獄」說 (上)〉《東方雜誌》,1988年8月,第22卷第2期,頁34-40。 |
3.蕭登福〈漢魏六朝佛教之「地獄」說 (下)〉《東方雜誌》,1988年9月,第22卷第3期,頁23-30。 |
4.邢義田,〈《太平經》對善惡報應的再肯定-承負說〉,《國文天地》,1992年8月,第8卷第3期。 |
5.郭杰〈從《詩經》看周代天命觀念之興衰〉《江海學刊》,1992年,第二期,頁161-166。 |
6.鄭培凱,〈天地正義僅見於婦女-明清的情色意識與貞淫問題〉《中國婦女史論集(三)》(臺北:稻鄉出版,1993年),頁107-108。 |
7.姜楠〈從《詩經》看周代祭天禮儀〉《天津師大學報(社科版)》,1995年,第二期。 |
8.吳波,〈論因果觀念與明清小說的創作〉《松遼學刊》,1995年,第三期,頁32-37。 |
9.黃煥新,〈從《三言》《二拍》看作者的婦女觀〉,1995年9月,第10卷,頁11-12+35。 |
10.王三慶〈雷神之神話與傳說〉《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套討會論文集》,1996年3月,上冊,頁277-297。 |
11.趙雅博〈詩書經中的天人關係之探討〉《哲學與文化》,1997年4月,第24卷第4期,頁302-326。 |
12.劉增貴〈天堂與地獄:漢代的泰山信仰〉《大陸雜誌》,1997年6月,第94卷第5期,頁1-13。 |
13.方立天〈因果報應論述評〉《哲學與文化》,1997年7月,第20卷第7期,頁702-713。 |
14.周家華〈中國傳統孝道與表現方式之研究〉《訓育研究》,1997年6月,第36卷第2期,頁32-41。 |
15.魏學宏〈略論明清章回小說與詩歌的關係〉《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版)》,1998年,第2期,14卷,頁83-84。 |
16.陳洪,〈佛教八關齋與中古小說〉《江海學刊》,1999年4月,第202期,頁159。 |
17.傅世怡〈《尚書》中所見的人格天〉《高雄師大學報》,1999年4月,第10期,頁153-173。 |
18.曾春梅〈莊、孟的生死智慧及其對中國知識分子的影響〉《歷史月刊》,1999年8月,第139卷,頁47-52。 |
19.鄭振煌〈佛教的生死觀—生死輪迴〉《歷史月刊》,1999年8月,第139卷,頁59-65。 |
20.蒲慕州〈從墓葬形制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轉變〉《歷史月刊》,1999年8月,第139卷,頁74-78。 |
21.徐福全〈去土州賣鴨卵﹖--談臺灣漢人的喪葬習俗〉《歷史月刊》,1999年8月,第139卷,頁79-84。 |
22.俞曉紅〈古代文學「鬼魂」意象的索解〉《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0年6月,第1卷第2期,頁49-52。 |
23.申潔玲、劉蘭平「說書人」敘述者的個性化-中國傳統小說與現代小說的線索〉《廣東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頁140-147。 |
24.諶中和〈從殷商天道觀的變遷談周人尚德與殷人尚刑〉《哲學與文化》,2000年11月,第27卷第11期,頁1052-1067。 |
25.湯玫英〈談詩詞在古典小說中的作用〉《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6卷第2期,頁93-94。 |
26.傅世怡〈「尚書」中的善有善報觀--「尚書」中的善惡報應(上)〉《高雄師大學報》,2002年4月,第13期,頁83-102。 |
27.李華〈前兆迷信與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
28.傅世怡〈「尚書」中的惡有惡報觀--「尚書」中的善惡報應(下)〉《高雄師大學報》,2003年4月,第14期,頁151-167。 |
29.余治平〈董仲舒的祥瑞災異之說與讖緯流變〉《吉首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6月,第24卷第2期,頁 |
30.孫湘云〈天人感應的災異觀與中國古代救災措施〉《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9月,第25卷第5期,頁38-43。 |
31.蔡慧清〈漢代經學讖緯化的過程及其動因〉《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年9月,第25卷第5期,頁 |
32.邊家珍〈兩漢之際的讖緯論略〉《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7月,第27卷第4期,頁 |
33.張騰才、張永毅〈〈父母恩重經變〉與孝道思想的關係〉《歷史月刊》2005年6月,第209卷,頁94-98。 |
34.林珊妏〈明代短篇小說之僧人犯戒故事探討〉《南大學報》,2005年,第39卷第1期,頁17∼36。 |
35.嚴波、閏偉歌〈淺析董仲舒天人感應論〉《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頁6-7。 |
36.張谷良〈古神話傳說中的雷神與雷公〉《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3月,第2期,頁305-314。 |
37.劉彥成,〈明清時代大眾的功名心態〉《史轍: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學報》,第二期,2006年7月,頁1-33。 |
四、碩博士論文: |
1.王世榕著,〈因果觀念在中國民間社會的流衍〉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67年。 |
2.張宏庸著,〈兩拍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73年。 |
3.咸恩仙著,〈話本小說果報觀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
4.喻緒琪著,〈明末清初世情小說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
5.劉雯鵑著,〈歷代筆記小說中因果報應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
6.吳孟義著,〈太平廣記報應類故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
7.羅正孝著,〈《太平經》生命觀之研究〉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