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料與專書 |
(一)中文 |
1、(韓)蘇鉉淑《東魏北齊莊嚴紋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
2、Hugh Honour, John Fleming著,吳介禎等翻譯,《世界藝術史》,臺北: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
3、中國石窟雕塑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石窟雕塑全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
4、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11龍門石窟雕刻〉,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
5、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3魏晉南北朝雕塑〉,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
6、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3魏晉南北朝雕塑〉,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
7、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4隋唐雕塑〉,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 |
8、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7敦煌彩塑〉,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
9、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8麥積山石窟雕塑〉,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
10、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9炳靈寺等石窟雕塑〉,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
11、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4敦煌壁畫〉,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
12、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5敦煌壁畫〉,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
13、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6新疆石窟壁畫〉,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 |
14、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7畫像石畫像磚〉,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 |
15、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編》〈雕塑編10 雲岡石窟雕刻〉,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
16、王炳華,《絲路傳奇─新疆文物大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8年12月。 |
17、王紅旗、孫曉琴《圖說山海經》,臺北:尖端出版,2006。 |
18、王鏞,《印度美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
19、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臺北:商周出版,2003年6月。 |
20、尼古拉斯‧米爾佐夫著、倪偉譯,《視覺文化導論》,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
21、全佛編輯部,《佛教的護法神》,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10日。 |
22、朱大渭、劉馳、梁滿倉、陳勇著,《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
23、朱英榮、韓翔,《龜茲石窟》,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1990年10月,第1版。 |
24、克裡斯多福‧泰德格著;洪秀芳譯,《印度與東南亞》,臺北:木馬文化,2002。 |
25、吳裕成,《中國的門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
26、呂宗力、奕保群著,《中國民間諸神》(河北) |
27、李 立,《漢墓神畫研究─神話與神話藝術精神的考察與分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
28、季崇建,《佛像雕刻》,臺北:藝術圖書公司,2001年3月。 |
29、尚會鵬,《印度文化傳統研究‧比較文化的視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
30、林保堯,《山奇大塔─門道篇》,新竹市: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9年6月,初版。 |
31、林許文二、陳師蘭,《圖解桑奇佛塔》,臺北:橡樹林文化出版,2003。 |
32、林煌州,《印度教宗教文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 |
33、金 申,《佛教雕塑名品圖錄:中外收藏家私人藏品、中國博物館藏品、外國博物館藏品》,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5年12月。 |
34、查爾斯‧埃利奧特(Sir Charles Eliot)著,李榮熙譯,《印度教與佛教史綱第一卷》,高雄市:佛光出版社,1990年12月。 |
35、查爾斯‧埃利奧特(Sir Charles Eliot)著,李榮熙譯,《印度教與佛教史綱第二卷》,高雄市:佛光出版社,1991年2月。 |
36、段文傑主編,《中國石窟雕塑全集1‧敦煌》,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
37、殷光明,《北涼石塔研究》,新竹市: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0年6月,初版。 |
38、馬玉紅,《雲岡石窟造像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
39、崔樂泉,《圖說中國古代體育》,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2007年2月。 |
40、張文玲,《古代中亞絲路藝術探微》,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8年5月 |
41、梁思成,《中國雕塑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12月。 |
42、陳永國主編,《視覺文化研究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
43、陳清香、楊白衣主譯,《世界博物館3印度國立博物館》臺北:出版家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4月。 |
44、敦煌研究所,《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三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第2版。 |
45、敦煌研究院編,《中國石窟‧安西榆林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5月。 |
46、塚本善隆著,林保堯、顏娟英譯,《龍門石窟‧北魏佛教研究》,新竹市: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5。 |
47、楊雄、胡良學、童登金,《大足石窟與敦煌石窟的比較》,四川:巴蜀書社,2008年5月,第1版。 |
48、趙聲良,《藝苑瑰寶‧莫高窟壁畫與彩塑》,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
49、劉景龍主編,《龍門石窟造像全集第1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0月。 |
50、摩訶提瓦著,林煌州譯,《印度教導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6月。 |
51、閻文儒,《雲岡石窟研究》,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
52、龍門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學考古系,《中國石窟‧龍門石窟‧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
53、嚴耀中,《佛教與三至十三世紀中國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
二、 期刊論文 |
(一) 中文 |
1、(韓)林玲愛,〈敦煌石窟北魏時期金剛力士的「漢化」過程〉《中華文化論壇》(2008.4):5-12 |
2、《中央研究院週報》(2007) |
3、毛寧,〈龍門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論中國佛教藝術的本土化與世俗化〉《新美術》(2004.4):41-44 |
4、王銀田、曹臣民〈北魏石雕三品〉《文物》(2004.6):89-93 |
5、宇恆偉、李利安,〈東漢時期印度佛教民間化的歷史嬗變〉《五台山研究》(2008.3):28-32 |
6、吳衛、單賀飛〈秦叔寶、尉遲恭——宅門武將門神畫探尋〉《家具與室內裝飾》(2007.3):64-67 |
7、吳曉歐〈古代印度佛教造像藝術溯源〉《吉林藝術學院學報‧學術經緯》(2004.3):31-33。 |
8、李建勇,〈門神探源〉《貴州文史叢刊》(2002.2):55-57 |
9、李柏華,〈佛教造佛中的力士像與天王像〉《文博》(2005.5):26-31。 |
10、金 申,〈關於神王的探討〉《敦煌學輯刊》(1995.1):55-62。 |
11、胡彬彬,〈長江中上游地區的造像與佛教初始輸入的別徑〉《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21.5: |
12、孫燕,〈唐墓的守護神——天王俑〉《文物世界》(2008.4):27-28 |
13、殷光明,〈試論北涼石塔基座像與神王〉《敦煌研究》(1996.4):8-19,119。 |
14、翁 佶,〈漫談金剛力士〉《佛教文化》(1995.5):38。 |
15、梁白泉,〈中國早期力士造像舉隅〉《東南文化》(1994.1):93-95 |
16、楊雄,〈敦煌西晉墓畫─敦煌壁畫的另一源頭〉《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5.1)26.1:60-63。 |
17、趙秀榮,〈北朝石窟中的神王像〉《敦煌學輯刊》(1995.1):63-71。 |
18、劉光義,〈秦漢時代的百技雜戲〉《大陸雜誌》 22.6:24-26。 |
19、霍旭初〈龜茲金剛力士圖像研究〉《敦煌研究》(2005.3):1-7。 |
20、簡佩琦,〈勞度叉聖鬥變之文本與圖像關係〉《敦煌學》(2008.2)27:493-520。 |
21、嚴 海,〈五丁力士考論〉《天府新論》(2008.12):303-304。 |
(二) 日文 |
臺信祐爾〈敦煌的四天王圖像〉,《東京國立博物館紀要》27 |
三、工具書 |
1.《CBETA電子佛典(大正藏)》:簡稱(CBETA),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02。 |
2.《大正藏》:全名《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世樺出版社,1994。 |
3.《佛光大辭典》光碟版:正式版1.0b,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2002。 |
4.《佛教漢梵大辭典》,AKIRA HIRAKAWA(平川彰)編纂,日本:京都,1997。 |
5.《佛學辭典集成》光碟版:(包含《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著)、《佛學常見名義集》(宋普潤法雲編)、《五燈會元》(宋釋普濟撰)、《漢英-英漢-英英佛教詞彙》等七部),美國佛教會,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2002。 |
6.《梵和大辭典》,荻原雲來編纂,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1988〕。 |
7.《漢語大詞典》,光盤繁體單機2.0版,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02。 |